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Classification of Vegetation in Piankou Nature Reserve Using Remote Sensing

片口自然保护区植被的遥感分类



全 文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4,12(5):41 1-418
Jouma/ofTropical and SubtropicalBotany
片口自然保护区植被的遥感分类
胥 晓1,秦 自生 ,赵 军2
(1.西华师范大学生物系,四川 南充 637002:2..IkJl县林业局,四川 北川 622700)
摘要:采用样方法对四川I片FI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本底调查,利用野外普查数据和卫星照片解译相结合的技术,分
析其植被现状。结果表明:片口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比较丰富,且保存较完整,共有6种植被类型和 l5种群系。
关键词:四川:片 口自然保护区:植被分类;遥感
中图分类号:Q948.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395(2004)05—041 1-08
The Classification of Vegetation in Piankou Nature
Reserve Using Remote Sensing
XU X i ao ,QIN Z i—sheng ,ZHAO Jun
(1.Dept.ofBiology,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2,China
2.The Forestry Bureau ofBe&huau County,Beichuan 6227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btained from background survey of vegetation in the field,the classification of
vegetation in Piankou Nature Reserve,Sichuan Province,was made using geographic imformation system and
remote sensing,as wel a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in combination.As a result,six vegetation types(、Ⅳim fifteen
formations)were classifed,viz,1.evergreen—and deciduous—broadleaved mixed forest,2.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3.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4.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5、subalpine shrub,and
6.subalpine meadow.A map of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Reserve is given.
Key words:Sichuan Province;Piankou Nature Reserve;Classification of vegetations;Remote sensing
片口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I省北川I县的正北方
向,最高海拔在北部的中六角顶,达 3 326m。最低
海拔于东南端,约 1 300m左右,地势北高南低。该
保护区植物区系南北渗透明显,是第四纪冰川I期间
植物物种分化和扩散中心。冰川I反复的进退和自然
演化,使得这里的植物成份复杂而古老,集原始性、
复杂性和演化中心等特点于一体。区内自然资源丰
富,生态系统完整,保存了完好的地带性原生生物
群落,目前还有大熊猫、扭角羚、珙桐、水青树、连香
树等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分布[1】。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TM(Thematic
Mapper)、SPOT(Systeme Probatoire d’Observation
dela Tarre)等卫星图像的出现,使得利用遥感技术
进行植被和森林资源调查成为可能。世界上不少国
家如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早在 20世
纪 70年代已经开始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多种森林资
源的调查,并逐步向精度和深度发展。我国利用 TM
卫片进行植被和森林的解译工作始于 20世纪 80
年代末,主要针对大面积范围的资源调查[21。本文在
野外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该技术对片口自然保
护区的植被进行精确定位和分类,既是遥感技术在
小区域植被解译方面的再次运用,又为 自然保护区
内的植被调查工作提供一条新的思路。这不仅在加
强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
实际意义,同时也为亚热带地区植被资源的空间分
布、利用现状、数量动态提供参考依据。
收稿 日期 :2003一l1—21 接受 日期 :2004—02—27
基金项目:g~)l省林业厅课题项目(2002—2):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 目(2002B18);g~)tl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ZD0420)资助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l2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第 12卷
l研究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文研究的影像资料为四川幅 2000—05-04的
TM影像(来源于四川省测绘局,格式为TMLandsat7
Fast.L7AEROS;分辨率为 30 mx30 m)。背景资料
为比例尺都是 1:10万的地形图、保护区边界图、土
地利用现状图以及森林资源分布图。此外,还有实
地考察的野外数据资料。
1.2植被分区和分类的原则
植被分区主要参照 《四川植被》中划分的基本
原则和依据,采用植被区、植被地带、植被地区和植
被小区4级来划分片口自然保护区植被。
植被分类主要参照 《中国植被》和 《四川植被》
的分类原则,采用植被型 (高级单位)、群系 (中级
单位)和群丛 (基本单位)3级[3-6]的分类方法。
1.3技术路线
由于传统的植被分类方法精度不高,目前普遍采
用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 GIS)数据、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 RS)数据
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
GPS)数据相结合的遥感信息复合方法,综合应用
“3S”(指 GIS,GPS和RS)技术,提高植被分类精
度[7-9】。本文在片口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研究过程中主
要采用这种分类方法,将野外普查的 GPS数据与遥
感数据相结合,在 GIS信息系统平台上完成遥感图
样线与样点设置
野外 GPS定位
植物群落样方调查 植被经纬分布规律
确定植被类型数
遥感图片非监督分类
矫正
植被类型分类结果
野外数据点
监督性分类
图 1 植被分类技术路线流程
Fig.1 Technical procedure ofvegetation classification
片的解译工作,得到精确的分类结果。其技术路线
如下:
首先根据 自然保护区的地形图,确定野外植被
普查的基本路线,以及每条基本路线中各样线、样
点的设置。然后运用GPS对各样线和样点进行定
位,并对各样点进行详细的植被群落样方调查。其
次在野外植被普查的基础上,结合植被分布的经、
纬度分布规律初步确定保护区的植被类型数【l01。其
次运用 ERDAS IMAGING 8.4和 ArcView GIS 3.2
软件对该保护区以非监督性分类方法进行初步分
类。最后,在非监督性分类结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
实际样点数据(表 1),运用监督性分类方法进行矫
正,以获得较为精确的植被分类结果 (图 1)。
2结果
2.1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片口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丰
富,植被保存较完整,可划分为6个植被型和 15个
群系。主要植被类型如下:
2.1.1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主要分布于海拔 1 300—2 000 m 的低中山地
区,属山地温带气候,为低中山偏湿性常绿落叶阔
叶混交林。土壤为黄棕壤。具有以下2个群系:
(1)曼青冈(Cyclobalanopsis oxyodon)常绿落叶
阔叶混交林 主要分布在海拔 1 300—1 900 m的
地区,群落外貌夏季呈一片浓绿色,入秋出现黄褐
色斑块。林冠较为整齐,高 15—25 m,总郁闭度 0.7—
0.8。在水热条件较好的环境下,常绿乔木可达 60%,
落叶乔木占40%左右;而在水热与土壤较差的情况
下,二者比例则相反。乔木层的常绿树种主要以曼青
冈为优势种,其次还有 巴东栎(quercu~engleriana)、
卵叶钓樟(Lindera limprichti)、润楠(Machilus pingi)
等;落叶树种较多,常见的有疏花槭 cer laxiflorum)、
大翅色木槭 .monov maeropterum)等,其次还有野
核~(Juglans cathayensis)、大叶杨(Populus lasiocarp 、
青麸杨 (Rhus potanini)、糙皮桦(Betula utilis)、泡花
树 (Meliosma Cltl~ifoli 、四川腊 瓣 花 (Corylops~
wilmotiae)等。灌木层盖度 70%左右,高 0.5—2.5 m,
主 要 为 青 川 箭 竹 (Fargesia rufa)、腊 莲 绣 球
(Hydrangea strigosa)、巴东忍冬(Lonicera henryi 、绒
毛杜~(Rhododendron pachytrichum)等,其次为川莓
ubus setchuenensis)、冰川茶蔗(Rihes glaciale)、蕊帽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5期 胥晓等:片口自然保护区植被的遥感分类 413
表 1片口自然保护区3条主要路线的 GPS数据点
Table I GPS data ofthre~main routes investigated in Piankou Nature Reserve
类型 Vegetation type:1.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Evergreen-and deciduous-broadleaved mixed forest;2.落叶阔叶林
Deciduous-broadleavcd forest;3.针阔混交林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4.亚高山针叶林 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5.亚高山灌丛 Subalpine shrub;6.亚高山草甸 Subalpine meadow. 路线 Route investigated:A.后
沟一中六角顶~前六角顶Hougou—ZhongLiujiaoding—Qian Liujiaoding.B.后沟一摩天岭 Hougou— Motianling:C.后
园沟一毛家沟 Houyuangou—Ma0jiagou.
忍冬(Lonicerapileata)、油竹子(Fargesia angustissima)、
少 花 荚 蓬 (Viburnum dasyanthum)、马 桑 (Coriaria
sinicn)、大 叶 醉 鱼 草 (Buddleja davidi)、假 升 麻
runcl~sylvester)、大枝绣球(Hydrangea rosthorni)
等。草本层盖度为20%左右,高 0.1—1.0 m,主要有
冷水花(Pilea notata)、小鳞苔草 Carex gentiles)、蜂斗
菜(Petusites japonic 、双舌蟹 甲草(Cacalia davidi)
等,次为旋叶香青(anaphd~contorta)、扶桑金星蕨
(Parathelypteris nipponic 、钝齿 铁线莲 (Clematis
obtusidentata)、牛尾独活(Heracleum vicinum)、野灯
心草(Juncus setchuensis)、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夏枯草(Prunela vulgaris)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l4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第 l2卷
(2)巴东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主要分布
在海拔 1 700—2 000 m的地区,群落外貌夏季深绿,
秋季夹杂黄色斑块。林冠较为整齐,高 l2—25 m,总
郁闭度 0.7左右。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的组成视具
体水热与土壤环境而定。乔木层的常绿树种主要以
巴东栎为优势种,其次还有曼青 冈、润楠、白楠
(Phoebe neurantha)、卵叶钓樟等;落叶树种较多,常
见的有野核桃、绒毛杜鹃、大叶杨、糙皮桦等,次有
长 穗鹅 耳枥 、岩桑 Morus mongolica)、桦 叶荚 莲
(Vib urnum betulifolium)、南烛(Lyonia ovalifolia)、五
裂槭 cer maximowiczi)等。灌木层盖度 40%一50%,
高0.2—3 m,主要为青川箭竹、多鳞杜鹃(Rhododendron
polylepis)以及悬钩子属的川莓等,还有中华青荚叶、
阔叶清风藤、中华绣线菊(Spiraea chinensis)、大枝绣
球、假升麻、刚毛藤山~P(Clematoclethra scandens1以
及卵叶钓樟、五裂槭等乔木树种的更新幼苗。草本
层 盖 度 为 15%一3O% , 常 见 丝 叶 苔 草 (Carex
capiliformis)、 扶 桑 金 星 蕨 、 六 叶 蓓 (Galium
asperuloides)、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钝齿铁
线莲 、旋叶香 青、双 舌蟹 甲草 、齿头鳞 毛蕨
(Dryopteris labordei)、山酢浆草(Oxalis grifthi)等。
2.1-2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在亚热带山地中是一种非地带性、不
稳定的植被类型。主要是植被受人为采伐形成的次生
类型。在片口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在海拔 1 300—
2 300 m的低中山和亚高山地区,属山地暖温带和
温带气候,常为低 中山桤木 lnus cremastogyne)落
叶阔叶林和亚高山桦木落叶阔叶林。土壤为黄壤和
黄棕壤。具有以下 6个群系:
(3)桤木林 该群系主要分布在海拔 1 300—
1 600 m的地区,多为次生林。群落外貌夏季呈深绿
色,结构简单,生长茂密,林冠较整齐,高 14—18 m,
总郁闭度在 0.8左右。乔木层主要以桤木为优势种,
次 为 栓 皮 栎 (Querc~ variabils)、青 杨 (Populus
cathayana)、漆树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大
叶杨、泡桐(Paulowniafortunei)等阔叶落叶树种以及
香椿(Toona sinensis)、凹叶厚朴(Magnolia of~oinalis
subsp.bilob 、黑壳楠(Lindera megaphyla)等栽培树
种。灌木层盖度为 25%一30%,高 1 m,主要有马桑、
腊莲绣 球 、铁 仔(Myrsine africana)、盐肤 木 (Rhus
chinensis)等,次为硬齿小蘖(Berberis bergmanniae)、水
麻(Debregeasia edulis)、岩桑等。草本层盖度为 15%一
2O%,高0.4—1.5 m,主要为青蒿(Artemisia apince 、
茵陈蒿 .capilaris)、马鞭草(Verbena oficinalis)、
山 蚂 蝗 (Desmodium racemosum)、薯 蓣 (Dioscorea
opposita)、元宝草(Hypericum sampsoni)等。
(4)野核 桃 林 该 群 系 主要 分 布在 海 拔
1 600—2 000 m的局部地区,常为次生林。群落外貌
夏季呈绿色,林冠参差不齐,高 10—16 m,总郁闭度
在 0.7左右。乔木层主要以野核桃为优势种,次为四
川腊瓣花、青麸杨、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
长穗鹅耳枥、大叶杨、刺榛(Corylus ferox)、疏花槭、
泡花树等。灌木层盖度可达 45%,高 l一4.5 m,主要
为青川箭竹、少花荚莲、蕊帽忍冬、中国旌节花
(Stachyurus chinensis)等,还有冰川茶蔗、长叶胡颓
子(Elaeagnus bocki)、川莓 、串果藤(Sinofrancheti0
chinensis)以及泡花树、刺榛的幼苗等。草本层盖度
为 20%一35%,高 0.05—0.6 m,主要有艾麻(Laportea
macrostachya)、白苞蒿 rtemisia lactifora)、细柄草
(Ptilagrostis mongholica)、蜂斗菜,还有水金凤、六叶
蓓、山酢浆草、麦冬、细风轮草(Clinopodium gracile)、
乌 头 conitum carmichaeli)、林 地 早 熟 禾 (Poa
nemoralis)、犁头草 (Violajaponic 、多花落新妇
stilbe myriantha)、石生繁缕(Stelaria saxatilis)、三
褶脉紫菀(A ster ageratoides)、华重楼(Paris polyphyUa
var.chinensis)、蛇莓(Duchesnea indica)等。层间植物
多为川I赤~(Thladiantha davidi)。
(5)领春木林 主要分布在海拔 1 800-2 200 m
的局部地区。群落外貌夏季呈黄绿色,林冠不齐,高
12—16 m,总郁闭度在 0.7左右。乔木层主要以领春木
为优势种,次为青麸杨、灯台树 Cornus controvers 、
泡花树 、五裂槭、宝兴棵木(C.scabrida)、野核桃、华
西枫杨(Pterocarya insignis)、大翅色木槭、西南樱桃
Prunus pilosiscula)、大叶杨等。灌木层盖度为45%左
右,高 1.5—3.5 m,主要为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
多鳞杜鹃、大枝绣球、皂~P(Salix walichiana)等,还
有川莓、宝兴枸子(Cotoneaster moupinensis)、高丛珍
珠梅(Sorbaria arborea)、红毛五DN(k r ia giraldi)、槐木
(A.chinensis)、甘肃棘~:(Oxytropis kansuensis)等。草
本层盖度为 25%一30%,高 0.2—1.8 m,主要有裂叶荨
麻、双舌蟹甲草、双花千里光(Senecio dianthus),次为
东方草莓 (Fragaria orientalis)、掌裂蟹甲草(Cacalia
palmatisecta)、鬼灯擎(Rodgersia aesculifolia)、蜂斗菜、
齿 果酸模 umex dentatus)、深 红 龙胆(Gentiana
rubicunda)、多花 落 新妇 、旋 叶 香 青 、打 碗 花
(Calystegia hederace 、J I甘 唐 松 草 (Thalietru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5期 胥晓等:片口自然保护区植被的遥感分类 415
baicalensem var.megalostigma)等。层间植物多为绞
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um)和川I赤爬。
(6)大叶杨林 主要分布在海拔 l 900—2 100 m
的局部地区。群落外貌夏季呈淡绿色,林冠不齐,高
l5—20 m,总郁闭度可达0.8。乔木层主要以大叶杨
为优势树种,次为灯台树、光叶珙桐 、川I鄂山茱萸
Cornus chinensis)、漆树 、盐肤木 、株木(e macro.
phyla)、长穗鹅耳枥、皂柳等。灌木层盖度达 60%左
右,高 I.5—3.0 nl,主要有青川I箭竹、川I莓、腊莲绣球、
中华绣线菊、桦叶荚莲和木姜子(Litsea pungens)等。
草本层盖度为 30%一50%,高 1.5—3 m,主要有中华
苔 草 Carex chinensis)、水 金 凤 、尼 泊 尔 老 鹳 草
(Geranium nepalense)等 ,其 次 有 细 穗 腹 水 草
(Veronicastrum stenostachyum)、掌裂蟹甲草、蕺菜
(Houtuynia cordata)、落新妇 stilbe chinensis)、白苞
蒿、冷水花、密花香薷(Elshohzia dens 、深红龙胆、
蛇莓、头状蓼(Polygonum datum)、齿果酸模等。
(7)华西枫杨、多毛椴(死妇 intonsa)林 主要
分布在海拔 l 900—2 200 m的局部地区。群落外貌
夏季呈淡绿色,林冠不齐,高 l4—19 m,总郁闭度可
达 0.7。乔木层主要以华西枫杨、多毛椴为共建树
种,其次为连香树、野核桃、泡花树等。灌木层盖度
为 30%一60%,高 2—4 m,主要以青川I箭竹为优势植
物,其次为大枝绣球、刺榛、 木、青荚叶等。草本层
盖度 约 45%,高 0.4一l m,主要有 东方荚果蕨
(Mateuccia orientalis)、蜂斗菜,次为旋叶香青、多花
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宝兴冷蕨(Cystopteris
moupinensis)等。
(8)红桦(Betula utilis var.sinensis)林 主要
分布在海拔 2 000—2 300 m的局部地区。群落外貌
夏季呈绿色,林冠较整齐,高 l5—20 m,总郁闭度达
0.7。乔木层主要以红桦为优势种,次为五裂槭、糙皮
桦 、刺榛、川鄂 山茱萸、细柄吴茱萸五加 cantho.
panax evodiaefolius var.gracilis)、大 果 冬 青 (1lex
macrocarp 、多鳞杜鹃、 木等。灌木层盖度为 60%一
70%,高 1.5—3.0 m,缺苞箭竹为绝对优势植物,偶间杂
青荚叶、冰川I茶蔗、川I莓等其他植物。草本层盖度为
15%一20%,高 0.05-0.5 m,主要有裂叶荨麻、细柄草,
次为细风轮草、多鳞耳蕨(Polystichum squarrosum)、山
酢浆草、双舌蟹甲草、续断(Dipsacus japonicus)等。
2.1-3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主要分布在海拔 2 000—2 600 m的地区,属于
寒温带气候,土壤为暗棕壤。主要有 1个群系:
(9)铁杉(Tsuga chinensis)针阔叶混交林 主
要分布在海拔 2 000—2 600 m的地区。群落林冠参
差不齐,高 l0—25 m,总郁闭度约 0.7左右。乔木层
主要以铁杉、红桦、疏花槭、领春木为优势树种,次为
糙皮桦、太白深灰槭 cer caesium subsp.giraldi)、大
翅色木槭、绢毛稠李(Prunus serice 、多毛椴、华西
枫杨等。灌木层盖度为 40%一60%,高 1.5—4.0 m,主
要为缺苞箭竹、盘叶忍冬(Lonicera tragophyla)、大枝
绣 球 、 大 叶 醉 鱼 草 、 茂 汶 绣 线 菊 (spenceria
sargentiana)、接骨 木(Sambucus wiliamsi)、多鳞 杜
鹃、蕊帽忍冬、 木、小悬钩子(Rubus nutans)、甘肃
棘豆 、皂柳 、巴东忍 冬 、大花卫 矛(Euonymus
grandiflorus)以及野核桃和漆树的幼苗等。草本层盖
度为 20%一30%,高 0.15—0.45 m,主要为密生苔草
Carex crebra)、打碗花、掌裂蟹甲草、鬼灯擎、稳舌橐
吾 (Ligularia franchetiana)、旋 叶 香 青 、珠 芽 蓼
(Polygonum viviparum)、 轮 叶 马 先 蒿 (Pedicularis
verticilata)、长籽柳叶菜( ilobium pyrricholophum)、
唐 松 草 (Thalictrum sp.)、 红 毛 虎 耳 草 (Sax/fraga
rufesce,~)、灯心 草(Junco.efu~us)、蒲儿根(Senecio
oldhamianus)、狗筋蔓、双花千里光等。
2.1.4亚高山针叶林
主要分布在海拔 2 500—3 200 m的地区 (部分
地区阴坡可达 3 300 m),属山地寒温带和山地亚寒
带气候,土壤为山地灰棕壤。主要具有以下 3个群
系:
(10)亚高山铁杉林 主要分布在海拔 2 500—
2 600 m的局部地区,常见于温暖阴湿的谷坡或阶
地。群落外貌暗绿色,林冠不整齐,高 l8—30 m。总郁
闭度约 0.6—0.8。乔木层主要以铁杉为建群种,还有
麦吊云杉 Picea brachytyla)、青榨槭 cer davidi)、糙
皮桦、臧刺榛(Coryl ferox var.thibetica)等。灌木层
盖度为30%左右,高 2—4 m,缺苞箭竹为优势种,还
有青荚叶、角翅卫矛(Euonymus cornutus)、宝兴茶蔗
(Ribes moupinense)、菝葜(Smilax china)、中华绣线梅
(Neilia sinic 、桦叶荚莲等。草本层盖度为 20%一
30%,高 0.1-0.7 m,主要有密生苔草、麦冬、中华耳蕨
(Polystichum sinense)、多 鳞 耳 蕨 、中 华 荚 果 蕨
(Matteuccia intermedia)、 少 花 虾 脊 兰 (Calanthe
delavayi)、羽裂蟹甲草(Caealia tangutic 、单叶细辛
$arum himalaicum)、大花糙苏(Phlomis megalantha)、
管 花 鹿 药 (Smilacina henryi)、七 叶 一 枝 花 (Paris
polyphyla)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l6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第 l2卷
(11)亚高山岷江冷杉(Abiesfaxoniana)林 主
要分布在海拔 2 700—3 300 m的局部地区,群落外貌
暗绿色,林冠整齐,结构简单,高20—30 m,总郁闭度
为0.7左右。乔木层主要以岷江冷杉为优势种,还有
少许槭树和桦木。灌木层盖度为 0.5左右,高 1.0—
3.0 m,主要有亮叶杜鹃 hododendron vernicosum)、
绒毛杜鹃、茂县杜鹃 .1lzloe125e)和西南花楸(Sorbus
rehderiana)、陕甘花楸 koehneana)、峨嵋蔷薇 Rosa
omeiensis),以及冰川茶蔗、西南樱桃、秀丽莓 ubus
伽 、宝兴枸子、菝葜、红毛五加等。草本层盖度
为20%一30%,高0.2—0.5 m,主要有丝叶苔草、早熟禾
(Poa ann~)等,次为糙野青茅(Deyeuxia scabrescens)、
掌 叶 报 春 (Primula palmata)、升 麻 (Cimicifuga
vaginat~)、掌裂蟹甲草、山酢浆草、岩匙(Berneuxia
tibeticn)、宝兴冷蕨、蹄盖蕨 thyrium rupicola)、鹿蹄
草(Pyrola rotundifolia)、东方草莓等。
(12)亚高山冷杉(Abiesfabri)林 主要分布
在海拔 2 700—3 300 m 的阴坡、半阴坡地区,群落外
貌深绿色,结构简单,高25—30 m,总郁闭度达0.8左
右。乔木层主要以冷杉为优势种,还有少许桦木。灌
木层盖度为30%一45%,高0.5—2.5 in,主要灌木为紫
丁杜鹃(Rhododendron violaceum)、青荚叶、团竹
(Fargesia obliqua)、小悬钩子(Rubus nutans)、丝毛柳
(s4i~luctuosa)、陇塞忍冬(Lonicera tangutica)、多鳞
杜鹃、高丛珍珠梅、红毛五加、西南花楸、冰川茶蔗、
陕甘花楸(Sorbus koehneana)、巴东忍冬、云南山梅花
(Philadelphus delavayi)等。草本层盖度为 20%一25%,
高 0.2—0.5 m,主要有丝叶苔草、山酢浆草、掌叶橐吾
(Ligularia przewalski)、单叶升麻(Beesia colthaefolia),
次为前胡(Angelica decursiva)、川甘唐松草( .
trum baicalel~sem var.megalostigma)、鹿药(Smilacina
japonica)、单叶细辛 santa himalaicum)、岩匙、石生
楼梯草(Elatostema rupestre)、高 山露珠草 (Circaea
alplina)、东方草莓、中华耳蕨、石松(Lycopodium
clavatum)等。
2.1.5亚高山灌丛
亚高山灌丛的垂直分布幅度较大,往往超出亚
高山针叶林的分布带。在片口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
在 2 500—3 300 m的局部地区,部分灌丛的分布可
下延至2 300 。土壤为山地黄棕壤、山地灰棕壤及
亚高山草甸土。主要具有以下 2个群系:
(13)团竹灌丛 主要分布在海拔 2 200—3 000 m
的局部地区,常呈斑块状分布,其外貌呈黄绿色。盖
度大,常达 90%左右。植株矮小密集,高约 2.5 m 以
下,常残存冷杉等树种。其草本层稀疏,盖度不足
5%,常见水金风 、六 叶薇 、独活(Heracletm he 一
leyanum)、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glanduligera)、掌裂
蟹甲草等。
(14)秀丽 莓 、喜阴悬钩 子(Rubus amabilis、尼
mesogaeus)灌丛 主要分布在海拔 2 500—3 000 m
的局部地区,群落外貌深绿色,灌木盖度 60%一
80%,主要有秀丽莓、喜阴悬钩子、绢毛蔷薇(Rosa
sericea)、蕊 帽 忍 冬 、山 光 杜 鹃 (Rhododendron
oreodoxa)、西南花楸、峨眉蔷薇等。草本植物稀疏,种类
少。主要为鬼灯擎、掌裂蟹甲草、东方草莓、粗齿冷水
花 (Pileafasciata)、粗根苔草 (Core.~pac 仰 /za)等。
2.1.6亚高山草甸
亚高山草甸主要分布在海拔 2 900—3 300 m的
地势稍开阔、排水良好的半阳坡和阳坡地段。土壤
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土层深厚。其植物种类组成
较丰富,以中生性杂类草和部分疏丛性禾草组成群
落的优势片层。主要具有 1个群系:
(15)亚高山杂类草草甸 群落外貌色彩鲜
艳,富有季相变化,分层不明显,杂类草占绝对优
势。草本层盖度 70%一80%,高 0.4—0.6 In。常见箭叶
橐 吾 (Ligularia sagita)、紫 花 碎 米 荠 (Cardamine
tangutorum)、紫 羊 茅 (Festuca fubra)、垂 叶黄 精
(Polygonatum curvistylum)、草玉莓 nemone rivularis)、
钝 裂 银 莲 花 nemone geum)、委 陵 菜 (Potentila
chinensis)、水金风、淡黄香青 naphalis,z倒esce )、
戟叶火绒草、钩柱唐松草(Thalictrum uncatum)、短毛
紫 菀 ster brachytrichus)、多 花 黄 芪 stragalus
floridus)、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等。
2.2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
根据片口自然保护区在四川省的地理位置,并
结合实地植被调查,可以确定其植被类型垂直分布
特点: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植被类型呈现常绿落
叶阔叶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针叶落叶阔叶混交
林一亚高山针叶林一亚高山灌丛一亚高山草甸的
分布特点,且部分植被类型在分布海拔范围上有重
叠现象 (图2)。
3小结
近 20年来,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地
被物的识别提供了一个新的科学手段【 ”。它以宏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5期 胥晓等:片l_自然保护l 植谈的遥感分类 41 7
图2片17目然候护x齄被粪型圈
F 2 印 Ofvegetation【yp disa]butedin Piankou Na【u Reserve
快速、客观等优点受到备数歧Jf=j’和决策部f J的重
视,井且逐步得到运用和技展I~.t21 本文利用 G1s数
据 与遥感数据相结台的信息复合方法,综合应用
“3s”技术,结合野外实地营奁数据.对片口自然保
护区的植被进行了分类.与传统的植被调查相比,
无论在定位 ,还是在定性 .其精度都有了根大
的提高 这不仅是现代化遥感技术在 自然保护区植
被调查中的 次运用,同时也为保护区涧查工作开
刨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片[J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 比
较丰富.植被保存较完整,共有常绿落叶阔I}r混交
林、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亚高I『I针叶林、
皿高ill罐从、亚高II草甸 6种植被类型;具有曼青
周林 巴东栎林、桤木林、野核桃林、领春木林、人叶
杨林、华西枫杨与多毛椴林、红桦林、铁杉 与红榉
林、铁杉林、岷江冷杉林、冷杉林、隔竹竹丛、秀丽莓
与喜阴悬钩 子灌丛、亚高山杂类草草甸 l5种群系。
此外,虽然综合应用 “3s”技术进行森林植被
的分类具自‘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但与客观实际相
比仍然1竽卉:一定的误差 这种陲差土要来源十遥感
卫片的分辨率、野外判别的准确性和GPS的精确度
等” 。不过,随着科技纳发展.以及备刊】仪器精度
的提高,植被分类技术将越柬越完善,分类结果将
越来越精确
参考文献
⋯ ,I=il县虑编纂蚕鼎会 ILql县苍 [M]北京:方志 版札 l996
2】博肃性.疆赙专题分析与地学图瞎【M】.北京:科学山版杜,
2【H]2 I45一l舯 .
[31剖踺地 嘎 h植被[M]成都:l玛川科挂{lI 社.】995.34—85
[4】 叩川植破协怍蛆 四川植被 『 】成都 删⋯凡氐 版扎 1980
64—7
q 嗣植被编辑委员会.tI]固植被 【M]北京:科学出舨社 19 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18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第 12卷
56-84.
【6】Walter H.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室译.Vegetation ofWorld
[M].Beijing:Science Press,1984.32-51.(in Chinese)
[7]陈述彭,赵英时.遥感地学分析 [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0.
147一l67.
[8]李星敏,郑有飞,刘安麟.遥感植被分类方法的概述及发展 [J]_
陕西气象,2002,(3):2O一23.
[9]Yuan J G(袁金国).Study of forest vegetation classifcation with
remote sensing[J]_J Hebei Norm Univ(Natl Sci)(河北师范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1 999,23(6):274—277.(in Chinese)
[10] The Compiling Commitee ofResearches on Vegetation Ecology
(植被生态学研究编辑委员会).Researches on Vegetation Ecology
[M].Beijing:Science Press,1994.108一l51.(in Chinese)
[11]K0chler A W,Zonneveld I S.Vegetation Mapping[M].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 988.1 3—42.
[12】Gao J(高峻),Song Y S(宋永昌)’Zhang Q F(张庆费).Analysis
ofthe characteristics ofurban vegetation and it’S mapping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J].Acta
Phytoecol Sin(植物生态学报),2002,26(1):1-9.(in Chinese)
[13]Burke I C,Kittel T,Lauenroth W K et a1.Regional modeling of
grassland biogeochemistry using GIS[J】.Landscape Ecol,1 990,4
(1):45-54.
[14]Davis F W,Scot G.Modeling vegetation patem using digital
terain data[J]_Landscape Ecol,1990,4(1):69-80.
[15]Goel N S,Norman J M.Measurements and remote sensing of
vegetation[J].ISPRS J Photogram Remote Sens,1992,4;:163一
l88.
[16]Hofer R M.Remote sensing to measure the distribution and
structure of vegetation[A].In:The Role of Tenestrial Vegetation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Measurem ent by Remote Sensing[C].
New York:JohnW iley& Sons.1984.13l一16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