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镧处理下大花蕙兰耐寒性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



全 文 :植物生理学报 Plant Physiology Journal 2014, 50 (8): 1177~1183  doi: 10.13592/j.cnki.ppj.2014.0114 1177
收稿 2014-03-18  修定 2014-07-17
* 通讯作者(E-mail: dxy861179@163.com; Tel: 18583910058)。
镧处理下大花蕙兰耐寒性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
王玲1, 段晓宇1,*, 唐敏2, 孙位1
1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四川温江611130; 2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实践教学中心, 四川温江611130
摘要: 采用自然降温处理, 研究稀土镧(LaCl3)对大花蕙兰组培苗耐寒性的影响, 确定培养基中加入La3+的浓度, 比较地上部
和地下部在反映组培苗耐寒性能方面的差异性。分别测定了地上部和地下部中丙二醛(MDA)含量、膜透性、可溶性蛋白
(SP)、可溶性糖(S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 7项与耐寒性有关的生理指标。结果
表明, La3+提高大花蕙兰组培苗耐寒性的最适宜浓度为20 mg·L-1, 浓度过高(60 mg·L-1)出现负效应。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两项指标在反应大花蕙兰组培苗耐寒性作用明显, 可作为其耐寒性鉴定指标。各浓度LaCl3处理
对大花蕙兰组培苗耐寒性的提高差异明显, LaCl3对地上部和地下部耐寒性的提高在不同指标间表现出不一致性。
关键词: LaCl3; 大花蕙兰组培苗; 耐寒性; 鉴定指标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Physiological Indices of Cold Resistance in
Cymbidium under Lanthanum Treatment
WANG Ling1, DUAN Xiao-Yu1,*, TANG Min2, SUN Wei1
1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enjiang, Sichuan 611130, China; 2Practice Teaching Center,
Chengdu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njiang, Sichuan 611130, China
Abstract: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s of lanthanum chloride (LaCl3) in medium and compare the dif-
ference between leaf and root in cold resistance of Cymbidium plantlets in vitro, the effects of lanthanum
ions on cold resistance of plantlets based on natural cooling treatment were studied. Seven indexes related
to cold resistance including MDA content, membrane permeability,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soluble sug-
ar content, SOD activity, POD activity and CAT activity of leaf and root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of LaCl3 to improve cold resistance of C. hybridum plantlets in vi-
tro was 20 mg·L-1. High concentrations of LaCl3 (60 mg·L
-1) had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cold resistance.
MDA and membrane permeability significantly reflected the cold resistance and could be the indexes in
Cymbidium plantlets in vitro. Each concentration of LaCl3 improved the cold-resistance differently. The cold-
resistance improvement of LaCl3 on aboveground and underground showed inconsistency between different
indexes.
Key words: LaCl3; Cymbidium plantlets in vitro; cold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index
大花蕙兰为兰科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兰
属中一部分附生性种类的杂交种(朱根发等2007),
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喜温暖, 生长适温为
15~20 ℃, 若温度低于5 ℃, 叶片呈黄色, 生长受
阻。大花蕙兰腋芽的萌发主要受温度支配, 高温
(18 ℃)出芽整齐, 温度低于6 ℃则发芽期拖长(刘
园和王四清2005)。目前国内外对大花蕙兰的研究
多集中于组织培养(Blidar等2009)、花期调控(易
绮斐等2005)以及移栽基质的研究(赵九洲等2003),
对提高其耐寒性方法的研究甚少。
据大量研究表明, La3+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
能够增强植物抗逆效应(何跃君和薛立2005), 适量
La3+可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发育, 影响酶活性(Aquino
等2008)。本试验在前人研究稀土对植物生理生化
影响的基础上, 通过将不同浓度La3+添加于大花蕙
兰生根培养基中, 探讨稀土镧对大花蕙兰幼苗耐
寒性影响的生理基础, 确定添加La3+最适宜浓度,
将此作为提高大花蕙兰耐寒性的辅助手段, 以期
为大花蕙兰组培苗后期养护管理以及稀土镧在花
卉园艺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植物生理学报1178
研究证明, 膜透性、丙二醛、抗氧化酶和渗
透调节物质等都被用作比较耐寒性的指标或认为
与耐寒性密切相关, 但不同的品种或处理在抗寒
适应性上存在差异, 用任何单一的生理指标都很
难客观地比较耐寒性的强弱(杨凤翔等2010)。因
此目前多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逐
步回归分析及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等, 将多
种指标综合起来分析, 以比较品种或处理间的抗
性差异(李轶冰等2009)。因此, 建立合适的耐寒性
评价体系对植物耐寒性鉴定有一定积极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基地情况
试验于2012年11月~2013年1月在四川农业大
学成都校区实验基地(103°51′E, 30°42′N)进行。该
基地海拔536 m,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
气温15.9 ℃, 年最高气温35.4 ℃ (7月), 年最低气
温–5.1 ℃ (1月); 年平均降水量966.1 mm。
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经过继代培养的大花蕙兰(Cym-
bidium Twilight Moon ‘Daylight’) ‘晨晖’品种无
菌苗丛, 株高约6 cm, 每株真叶3~4片。氯化镧
(LaCl3·7H2O)采购于乐山盛和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纯度≥99.9%, 试验所用试剂纯度均为分析
纯。
3 方法
3.1 试验设计与取样
从经过继代培养的大花蕙兰无菌苗丛中剪取
生长情况一致、株高约6 cm的幼苗, 在无菌条件下
分别接种于添加有La3+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培
养基为1/2MS+30 g·L-1蔗糖+6 g·L-1琼脂+1 g·L-1活
性炭, 1/2MS培养基成分及配制步骤参照王金刚
(2008)的方法, 生根培养容器规格为直径8 cm×高
13 cm, 带橡胶塞的玻璃瓶。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
(对照)、5、10、20、40和60 mg·L-1的LaCl3·7H2O,
共6个处理, 调pH 5.8, 每瓶接种2株, 每组接种50瓶,
接种后于光照强度25 μmol·m-2·s-1, 光照时间12 h·d-1,
温度(25±2) ℃的无菌室培养20 d。20 d后分别在各
处理选取生长状况相近且良好的幼苗60株, 分为3
组作为重复, 每组20株幼苗, 分别于室内室外炼苗
5 d后(2012年12月1日)移栽至兰花专用混合基质
中。移栽所用容器为直径10 cm×高12 cm的塑料
盆 , 每盆移栽1株幼苗 , 放置光照强度为1 0 0
μmol·m-2·s-1, 光照时间为12 h·d-1, 温度为(25±2) ℃
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每2 d检查水分情况, 叶面适
量喷水, 维持土壤湿润。
培养30 d后取样进行株高和生物量的降温前
测定。以自然降温作为低温胁迫处理, 自2012年
12月30日将幼苗放于室外培养, 自然降温10 d后,
于2013年1月8日(日最高温8 ℃, 日最低温–1 ℃)取
样, 取样于上午8:00~9:00进行, 迅速取样后用自封
袋封好, 放于冰盒中带回实验室。各处理幼苗用
蒸馏水冲洗干净, 并用吸水纸快速吸干水分后, 将
地上部与地下部分离, 立即进行植株株高、生物
量和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 重复3次。
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株高增量的测定: 株高增量△h (cm)=降温后
株高(h2)-降温前株高(h1)。
分别于降温前后, 将植株带回实验室, 用蒸馏
水冲洗干净并用吸水纸快速吸干水分后, 将地上
部和地下部剪开装入纱袋, 在105 ℃杀青30 min后,
70 ℃下烘至恒重, 称重得生物量(晁毛妮等2014)。
生物量增量△m (g)=降温后生物量(m2)-降温前生
物量(m1)。
丙二醛(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张
宪政1992); 可溶性糖(SS)采用蒽酮比色法(郝建军
等2007); 可溶性蛋白质(SP)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
染色法(郝建军等2007);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按文献
(李合生2003)方法测定; 细胞膜透性(PMP)采用电
导法(张宪政1992)。
3.3 数据分析与处理
以不加LaCl3·7H2O处理的测定值为对照值,
以加LaCl3·7H2O处理的测定值为处理值, α为处理
值与对照值之比(王贺正等2005)。先计算地上部
分和地下部分单项指标的相对值(α), 再利用主成
分分析、模糊隶属函数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不
同浓度的LaCl3处理进行综合评价, 并筛选抗寒性
鉴定指标, 数据统计和分析采用Excel和SPSS 19.0
软件。
每个LaCl3处理组各综合指标的隶属函数值用
公式(1)求得,
王玲等: 镧处理下大花蕙兰耐寒性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 1179
式中, Xj表示第j个综合指标; Xmin表示第j个综
合指标的最小值; Xmax表示第j个综合指标的最大
值。对于同一综合指标而言, 根据各处理隶属函
数值的大小, 可对其耐寒性进行分级。
根据各综合指标的贡献率大小, 用公式(2)求
得综合指标的权重,
式中, Wj表示第j个综合指标在所有综合指标
中的重要程度; Pj为各处理组第j个综合指标的贡
献率。
用公式(3)计算出各处理组的综合抗寒能力大
小,
式中, D值为各处理组在低温条件下用综合指
标评价所得的耐寒性综合评价值。
实验结果
1 试验过程中的气温变化
本试验过程中, 成都地区2012年12月30日至
2013年1月10日的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如图1所示,
2013年1月8日的最低气温为–1 ℃。
2 自然降温过程中镧对大花蕙兰生长状况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 随着LaCl3浓度的增加, 大花
蕙兰组培苗的株高增量、生物量增量均呈现先升
高后降低的趋势。LaCl3浓度为5 mg·L
-1时, 地上部
和地下部的生物量增量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P>0.05)。LaCl3浓度为20 mg·L
-1, 株高增量和生物
量增量均达到最大值, 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
LaCl3
-1浓度增至60 mg·L-1时, 三者的增量均显著小
于对照。这表明低浓度的LaCl3促进大花蕙兰组培
苗的生长, 而高浓度(60 mg·L-1) LaCl3对组培苗的
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 不同浓度LaCl3对大花蕙兰耐寒性的影响
3.1 不同浓度LaCl3对组培苗地上部耐寒性的影响
由表2知, 低温胁迫下, 大花蕙兰幼苗经不同
浓度LaCl3处理后, 地上部各指标均与对照出现差
异。其中, 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随LaCl3浓度的
升高均先降低后升高 , 且均在LaCl 3浓度为20
mg·L-1时达到最小值, 并与其他各浓度处理差异显
著(P<0.05); LaCl3为5 mg·L
-1时, 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P>0.05)。SP含量、SS含量和POD活性均随LaCl3
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 且均在20
mg·L-1达到峰值, 5和60 mg·L-1 LaCl3的测定值与对
照差异不显著(P>0.05)。SOD和CAT活性在LaCl3
浓度为10 mg·L-1时最高。由此可知, 较低浓度对大
花蕙兰地上部耐寒性的提高作用不明显, 提高大
花蕙兰地上部耐寒性的最适宜LaCl3浓度是10~20
mg·L-1, 当LaCl3浓度超过一定范围(60 mg·L
-1)时,
反而抑制大花蕙兰耐寒性的提高。
3.2 不同浓度LaCl3对组培苗地下部耐寒性的影响
由表3可知, 随LaCl3浓度的升高, 地下部各指
标测定值的变化趋势表现出不一致性。其中 ,
MDA和相对电导率的测定值均在LaCl3浓度为20
图1 成都的日最高与最低温度
Fig.1 The highest and lowest day temperature of Chengdu City
测定时间为2012年12月30日至2013年1月10日。
植物生理学报1180
mg·L-1时最小, 60 mg·L-1时二者的测定值显著大于
对照(P<0.05)。SS含量和POD活性的变化最为显
著, 在LaCl3浓度为20 mg·L
-1时, 二者的值达到峰
值, 60 mg·L-1时, 二者的测定值虽均小于对照, 但与
对照差异均不显著 (P>0.05)。LaCl 3浓度为10
mg·L-1时, SOD和CAT的活性即达到最大值, 经20
mg·L-1的LaCl3处理后, 组培苗地下部的CAT活性反
而低于对照。由此可知, 一定浓度的LaCl3可提高
大花蕙兰耐寒性, 浓度过高表现为负效应, 经LaCl3
处理后, 组培苗地下部在植株耐寒性提高方面与
地上部所发挥的作用表现出不一致性。
根据各生理指标的测定值, 分别算出地上部
和地下部各单项指标的相对值(表4和表5)。由表4
和表5可看出, 各处理经低温胁迫后, 各项指标与
对照相比有所变化, 但变化幅度不同, 因而用7个
不同单项指标的相对值来评价大花蕙兰组培苗的
耐寒性, 结果均不相同。说明大花蕙兰耐寒性是
一个综合性状, 用任何单项指标评价大花蕙兰的
耐寒性都具有片面性(周广生等2003)。从分析得
出相关系数矩阵可知, 所有生理指标都存在着或
大或小的相关性, 从而使得它们所提供的信息发
生重叠。同时, 各单项指标在大花蕙兰耐寒性中
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故若直接利用这些指标
对大花蕙兰的耐寒性进行评价, 不能准确评价各
表1 不同浓度LaCl3处理下大花蕙兰的株高增量及生物量增量
Table 1 Height increment and biomass increment of Cymbidium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LaCl3
LaCl3浓度/mg·L
-1 株高增量/cm 地上部生物量增量/g 地下部生物量增量/g
0 0.372±0.052d 0.031±0.004bc 0.036±0.008d
5 0.541±0.064c 0.033±0.003bc 0.041±0.004cd
10 0.828±0.103b 0.037±0.004b 0.052±0.006b
20 1.135±0.115a 0.048±0.003a 0.062±0.006a
40 0.584±0.062c 0.035±0.007b 0.047±0.005bc
60 0.310±0.070d 0.026±0.004c 0.031±0.003d
表中数字为平均数±标准差,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LaCl3浓度处理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下表同此。
表2 地上部各单项指标的测定值
Table 2 Measured value of single index of aboveground part
LaCl3浓度/ MDA含量/ 相对电导 SP含量/ SS含量/ SOD活性/ POD活性/ CAT活性/
mg·L-1 umol·g-1 (FW) 率/% mg·g-1 (FW) mg·g-1 (FW) U·g-1 (FW)·h-1 U·g-1 (FW)·min-1 U·g-1 (FW)·min-1
0 101.64±2.34b 23.09±1.27b 1.99±0.19d 68.17±2.34d 71.42±1.54f 18.11±1.17d 28.67±0.68c
5 99.16±2.36b 22.78±0.50b 2.03±0.14d 82.73±2.01c 126.53±2.50b 24.91±1.12c 35.23±0.73b
10 78.26±2.19d 21.07±0.75c 2.99±0.12b 96.35±2.28b 139.37±2.96a 25.76±0.84c 44.24±0.58a
20 55.91±2.13e 12.48±0.65e 3.30±0.21a 111.37±2.17a 111.63±3.93c 30.29±0.97a 30.86±0.67c
40 90.07±2.40c 17.62±0.69d 2.48±0.18c 109.19±2.30a 101.15±1.51d 28.62±0.59b 29.92±1.38c
60 112.14±3.25a 29.57±0.59a 1.88±0.10d 60.34±2.59e 94.18±0.82e 18.31±0.56d 18.18±0.53d
表3 地下部各单项指标的测定值
Table 3 Measured value of single index of underground part
LaCl3浓度/ MDA含量/ 相对电导 SP含量/ SS含量/ SOD活性/ POD活性/
CAT活性/
mg·L-1 µmol·g-1 (FW) 率/% mg·g-1 (FW) mg·g-1 (FW) U·g-1 (FW)·h-1 U·g-1(FW)·min-1 U·g-1 (FW)·min-1
0 77.42±1.52b 28.89±1.41c 0.36±0.06c 50.31±1.79d 55.12±1.21f 12.91±0.54e 21.97±0.60c
5 73.37±2.30c 26.61±0.62d 0.38±0.07c 68.41±1.96c 90.16±1.22b 16.14±0.67d 24.62±0.47b
10 71.39±2.19c 25.06±0.68d 0.56±0.06b 90.27±2.87b 101.45±2.16a 26.02±0.57b 31.19±0.61a
20 63.51±2.56d 16.13±0.83e 0.84±0.07a 122.22±1.53a 82.21±2.19c 34.28±0.93a 21.26±0.61c
40 69.94±2.40c 33.98±0.95b 0.41±0.12c 119.12±2.11a 75.37±1.17d 19.36±0.63c 20.83±0.51c
60 105.11±3.14a 40.26±1.43a 0.33±0.06c 49.33±2.04d 63.61±1.53e 12.35±0.43e 16.81±0.60d
王玲等: 镧处理下大花蕙兰耐寒性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 1181
处理下大花蕙兰组培苗的耐寒性。
4 综合评价及耐寒性指标的筛选
4.1 主成分分析
以各单项指标的相对值作变量, 利用SPSS软
件分别对地上部和地下部7个单项指标的相对值
进行主成分分析, 提取3个主成分(表6)。可看出地
上部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6 8 . 2 9 %、
16.85%和10.50%, 其累计贡献率达95.64%, 地下部
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66.65%、17.78%、
7.49%, 其累计贡献率达91.92%。这样就把原来7
个单项指标转换为3个新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
这3个综合指标分别代表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7
个单项指标95.64%和91.92%的信息, 同时根据贡
献率的大小可知各综合指标的重要性。根据主成
分分析得出的各综合指标的指标系数(表6)及各单
项指标的相对值(表4和表5)分别求出每个LaCl3浓
度下3个综合指标值(表7)。
4.2 耐寒性的综合评价
根据公式(2)计算可得, 地上部分的3个综合指
标的权重分别为0.714、0.176和0.110, 地下部分的
3个综合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725、0.193和0.082
(表7), 根据公式(1)、(2)和(3)分别求出地上部和地
下部的隶属函数值和综合评价值。
根据综合评价值的大小(表7)可对不同Lacl3处
理下的大花蕙兰组培幼苗的耐寒性强弱进行排序,
其中以LaCl3浓度为20 mg·L
-1的D值最大, 表明该处
理组耐寒性最强; 60 mg·L-1的D值最小, 耐寒性最
弱。同时, 结合降温前后大花蕙兰组培苗的生长
表4 地上部各单项指标的相对值
Table 4 Relative value of single index of aboveground part
LaCl3浓度/mg·L
-1 MDA含量/% 相对电导率/% SP含量/% SS含量/% SOD活性/% POD活性/% CAT活性/%
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5 98.14 98.67 102.01 121.35 177.16 137.55 122.88
10 77.45 91.26 150.25 141.34 195.14 142.24 154.31
20 55.33 54.06 166.00 163.37 156.30 167.26 107.65
40 89.14 76.32 124.62 160.17 141.63 158.03 104.36
60 110.99 128.08 94.47 88.51 131.87 101.10 63.41
表5 地下部各单项指标的相对值
Table 5 Relative value of single index of underground part
LaCl3浓度/mg·L
-1 MDA含量/% 相对电导率/% SP含量/% SS含量/% SOD活性/% POD活性/% CAT活性/%
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5 94.77 92.11 105.56 135.98 163.57 125.02 112.06
10 92.21 86.74 155.56 179.43 184.05 201.55 141.97
20 82.04 55.83 233.33 242.93 149.15 265.53 96.77
40 90.33 117.62 114.81 236.77 136.74 149.96 94.81
60 135.77 139.36 91.67 98.05 115.40 95.66 76.51
表 6 三个综合指标的系数[CI(x)]及贡献率(P)
Table 6 Coefficients [CI(x)] and proportion (P) of three comprehensive indexes
部位 指标 MDA REC SP SS SOD POD CAT 贡献率(P)/%
地上部分 CI(1) –0.323 –0.418 0.240 0.214 –0.331 –0.138 0.049 68.29
CI(2) 0.043 0.168 0.029 –0.037 0.560 –0.146 0.603 16.85
CI(3) 0.129 0.219 –0.028 0.099 0.422 0.856 –0.434 10.50
地下部分 CI(1) –0.276 –0.710 0.338 –0.388 –0.400 0.116 0.032 66.65
CI(2) –0.071 0.076 –0.205 –0.039 0.547 –0.061 0.588 17.78
CI(3) 0.072 0.485 0.085 0.827 0.328 0.270 –0.304 7.49
植物生理学报1182
状态在不同浓度LaCl3处理间的比较结果, 得出大
花蕙兰幼苗地上部分耐寒性综合评价值和耐寒性
排序, 依次为20 mg·L-1>10 mg·L-1>40 mg·L-1>5
mg·L-1>0 mg·L-1>60 mg·L-1。
4.3 耐寒性鉴定指标的筛选
分别把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耐寒性的综合
评价值(D值)作因变量, 各单项指标的相对值作自
变量, 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分
别为
D1=(1465–11.645X1)×10
-3
D2=(1368–9.471Y2)×10
-3
式中, X1和Y1分别代表地上部分MDA含量的
相对值和地下部分细胞膜透性的相对值。由方程
可知, 在地上部分的7个单项指标中, MDA对大花
蕙兰组培苗地上部分的耐寒性有显著影响, 故在
鉴定中可选择其作为耐寒性鉴定指标。在地下部
分的7个单项指标中, MDA对幼苗根的耐寒性有显
著影响, 故在研究大花蕙兰组培苗地下部分的耐
寒性能时, 可选择MDA和细胞膜透性作为大花蕙
兰组培苗抗寒性鉴定指标。
讨  论
目前, 较多的是用隶属函数法对植物的抗逆
性进行综合评价(张朝阳和许桂芳2009)。但评价
植物抗逆性的指标较多, 且指标间有着一定的相
关性, 故仅用隶属函数法对植物抗逆性进行综合
评价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在
不损失或很少损失原有信息的前提下, 将原来个
数较多而且彼此相关的指标转换成新的个数较少
且彼此独立的综合指标(吕跃东等2008)。在此基
础上, 求出所有品种的每一个综合指标的值及相
应的隶属函数值后进行加权, 便可得到各品种抗
逆性的综合评价值, 据此可较科学地对各作物品
种的抗逆性进行评价。
大量研究证明, 用抗氧化酶活性、MDA和可
溶性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可直接衡量植物的耐寒性
(相昆等2011; Patton等2007; Ederli等2004)。随处
理温度的下降, 细胞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及抗
氧化酶活性逐渐上升, 耐寒性较强的植物品种上
升幅度大于不耐寒品种(Dionne等2001; 王丹等
2011)。本试验发现, 自然降温处理后, 相比于对
照, 10~40 mg·L-1的LaCl3能显著提高渗透调节物质
含量(如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 缓解膜脂过氧化
作用, 明显增强三大抗氧化酶活性, 提高植物耐寒
性, 与前人研究其他植物的结果一致(姜照伟等
2008a; Wang等2011)。但La3+浓度过高出现负效应,
因为LaCl3毕竟是重金属化合物, 浓度施用过大容
易引发植物氧化胁迫(郑海雷等2000)。通过对测
定数据分析知, 地上部分的MDA含量和地下部分
的细胞膜透性可反映出不同浓度LaCl3处理的大花
表7 各处理的综合指标值[C(x)]、权重(IW)、隶属函数值[u(x)]和综合评价值(D)
Table 7 The value of comprehensive index [C(x)], index weight (IW), subordinate function values u(x)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D) of each treatment
部位 LaCl3浓度/mg·L
-1 C(1) C(2) C(3) u(1) u(2) u(3) D 耐寒性排序
地上部分 0 0.004 –0.659 –1.931 0.475 0.095 0 0.356 5
5 –0.722 0.809 0.130 0.226 0.672 0.766 0.364 4
10 0.117 1.643 –0.112 0.513 1.000 0.676 0.617 2
20 1.537 –0.414 0.592 1.000 0.192 0.938 0.851 1
40 0.446 –0.478 0.561 0.626 0.167 0.926 0.578 3
60 –1.381 –0.902 0.759 0 0 1.000 0.110 6
权重(IW) 0.714 0.176 0.110
地下部分 0 –0.100 0.767 –0.558 0.402 0.665 0.342 0.448 4
5 0.568 –0.613 –1.482 0.642 0.134 0.000 0.491 3
10 0.039 1.637 0.090 0.452 1.000 0.582 0.569 2
20 1.566 –0.627 0.974 1.000 0.128 0.910 0.824 1
40 –0.852 –0.203 1.217 0.132 0.292 1.000 0.234 5
60 –1.221 –0.961 –0.241 0 0 0.460 0.038 6
权重(IW) 0.725 0.193 0.082

王玲等: 镧处理下大花蕙兰耐寒性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 1183
蕙兰组培苗的耐寒性, 因此, 可将MDA含量和细胞
膜透性作为大花蕙兰幼苗耐寒性的鉴定指标。
对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相对值(表4和5)进
行比较发现, 低温处理后, LaCl3对地上部和地下部
耐寒性的提高在不同指标间表现出不一致性, 这
一结果的出现, 一方面与La3+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
律有关(胡勤海和叶兆杰1996; 姜照伟等2008b); 另
一方面, La3+影响植物体内源激素的调控, 而植物
组织器官对内源激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所致(江玲
等1998)。基于La3+的一系列理化性质, 可将其加
入碳铵、氮磷钾复合肥或尿素等制成新型肥料直
接喷施于植物叶面或施入土壤中, 也可直接配成
溶液添加至培养基中, 对于稀土镧农用及其在组
织培养技术上的广泛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但在其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其施用份量, 避免盲目
施用而引起土壤污染, 妥善处理不合理施用所带
来的环境问题, 对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此试验只选择了部分生理指标, 初步研究在
组培阶段施用La3+对移栽苗耐寒性的影响, 若要全
面鉴定大花蕙兰组培苗的耐寒性, 还需在大花蕙
兰培育的其他阶段进行耐寒性鉴定试验。同时, 还
应多选择一些耐寒性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和综
合评价, 这也是以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晁毛妮, 郝德荣, 印志同, 张晋玉, 宋海娜, 张怀仁, 褚姗姗, 张国正,
喻德跃(2014). 大豆生物量与产量组分间的相关及关联分析.
作物学报, 40 (1): 7~16
郝建军, 康宗利, 于洋(2007).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 北京: 化学工
业出版社, 141~142
何跃君, 薛立(2005). 稀土元素对植物的生物效应及其作用机理. 应
用生态学报, 16 (10): 1983~1989
胡勤海, 叶兆杰(1996). 稀土元素的植物生理效应. 植物生理学报,
32 (4): 296~300
江玲, 王章荣, 周燮(1998). 镧对马尾松苗的根系生长和IAA含量的
影响. 植物学报, 40 (3): 251~255
姜照伟, 翁伯琦, 黄元仿, 黄毅斌(2008a). 不同施用条件下稀土元素
镧在牧草体内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
科学版), 34 (3): 281~288
姜照伟, 翁伯琦, 黄元仿, 王义祥, 罗旭辉(2008b). 施用稀土元素镧
对南非马唐生长及若干生理特性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
报, 14 (4): 713~720
李轶冰, 杨顺强, 任广鑫, 冯永忠, 张强, 李鹏(2009). 低温处理下不
同禾本科牧草的生理变化及其抗寒性比较. 生态学报, 29 (3):
1341~1347
李合生(2000).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 北京: 高等教育出
版社, 164~263
刘园, 王四清(2005). 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的研究动向.
园艺学报, 32 (4): 748~752
吕跃东, 董凤祥, 王贵禧, 王庆成(2008). 平欧杂交榛抗寒性综合评
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林业科学, 44 (9): 31~35
王丹, 宣继萍, 郭海林, 刘建秀(2011). 结缕草的抗寒性与体内碳水
化合物、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季节动态变化的关系. 草业学
报, 20 (4): 98~107
王贺正, 马均, 李旭毅, 李艳, 张荣萍, 刘慧远, 汪仁全(2005). 水稻开
花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筛选. 作物学报, 31 (11): 1485~1489
王金刚(2008). 园林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
社, 22~29
相昆, 张美勇, 徐颖, 王晓芳,岳林旭(2011). 不同核桃品种耐寒特性
综合评价. 应用生态学报, 22 (9): 2325~2330
杨凤翔, 金芳, 颜霞(2010). 不同草莓品种抗寒性综合评价. 果树学
报, 27 (3): 368~372
易绮斐, 邢福武, 叶秀粦(2005). 大花蕙兰‘黄金小神童’花期研究初
探. 园艺学报, 32 (3): 531~533
张朝阳, 许桂芳(2009). 利用隶属函数法对4种地被植物的耐热性综
合评价. 草业科学, 26(2): 57~60
张宪政(1992). 作物生理研究法.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44~155
赵九洲, 宛成刚, 陈洁敏, 汤庚国, 李淑顺(2003). 不同基质的水分亏
缺对大花蕙兰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 27 (2): 29~32
郑海雷, 赵中秋, 张春光, 冯金朝, 苏明佳(2000). 稀土生物效应机理
研究进展. 稀土, 21 (4): 55~60
周广生, 梅方竹, 周竹青, 朱旭彤(2003). 小麦不同品种耐湿性生理
指标综合评价及其预测. 中国农业科学, 36 (11): 1378~1382
朱根发, 李冬梅, 郭振飞(2007). 大花蕙兰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
AFLP分析. 园艺学报, 34 (2): 417~424
Aquino L. Pinto MC. Nardi L, Morgana M, Tommasi F (2009). Effect
of some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 on seed germination, seedling
growth and antioxidant metabolism in Triticum durum. Chemo-
sphere, 75 (7): 900~905
Blidar CF, Bandici GE, Szabo I, Mihalescu L, Marerosca OE (2009).
In vitro reactivity of Cymbidium hybridum L. protocorms, on
bistratified culture media, using various supernatant sucroses
solution. Analele Universitatii din Oradea, Fascicula Biologie,
XVI (1): 31~37
Dionne J, Castonguay Y, Nadeau P, Desjardins Y (2001). Freezing
tolerance and carbohydrate changes during cold acclimation of
green-type annual bluegrass (Poa annua L.) ecotypes. Crop Sci,
41 (2): 443~451
Ederli L, Reale L, Ferranti F, Pasqualini S (2004). Responses induced
by high concentration of cadmium in Phragmites australis roots.
Physiol Plant, 121 (1): 66~74
Patton AJ, Cunningham SM, Volenec J J, Reicher ZJ (2007). Differ-
ences in freeze tolerance of zoysiagrasses: Ⅱ. carbohydrate and
proline accumulation. Crop Sci Soc Ame, 47 (5): 2170~2181
Wang N, Wang CR, Bao X, Li XY, Tian LM, Zou HX (2011). Toxico-
logical effects and risk assessment of lanthanum ions on leaves
of Vicia faba L. seedlings. J Rare Earths, 29 (10): 99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