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大叶吊兰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6卷 第 10期, 2010年 10月 1067
收稿 2010-08-09 修定  2010-08-24
资助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 04 15 20 8)。
* 通讯作者(E-mail: xuzhongdong@hftc.edu.cn; Tel: 0551-
3 6 7 4 1 5 0 )。
大叶吊兰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朱小茜, 杨杰, 徐忠东 *, 袁华玲, 李玲
合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合肥 230061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Chlorophytum malayense Ridley
ZHU Xiao-Xi, YANG Jie, XU Zhong-Dong*, YUAN Hua-Ling, LI Ling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s, Hefei Normal College, Hefei 230061, China
1 植物名称 大叶吊兰(Chlorophytum malayense
Ridley)。
2 材料类别 成熟种子萌发的无菌苗茎段。
3 培养条件 (1)种子萌发培养基: MS; (2)丛生芽诱
导培养基: MS+6-BA 1.0 mg·L-1 (单位下同)+NAA 0.1;
(3)丛生芽增殖培养基: MS+6-BA 1.0+NAA 0.01; (4)
生根培养基: 1/2MS+6-BA 0.5+NAA 0.1。以上培
养基均添加 30 g·L-1蔗糖和 7 g·L-1琼脂, pH 5.8。
培养温度为 26~28 ℃, 光照时间为 12 h·d-1, 光照强
度为 30~40 μmol·m-2·s-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4.1 无菌苗的获得 取大叶吊兰成熟种子, 清洗干净
后晾干,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 75%的酒精浸泡 30 s,
再用0.1%的升汞溶液浸泡10 min, 无菌水漂洗5~8
次, 吸干水后将种子接种到萌发培养基(1)上。35
d后种子开始萌发, 60 d后长成约 2 cm高的植株。
4.2 丛生芽的诱导与增殖 将种子萌发的无菌苗切
成 1.0~1.5 cm的带芽茎段, 接种到培养基(2)中, 培
养 10 d后, 茎段基部开始出现绿色芽点, 并伴随有
少量绿色愈伤组织产生。继续培养 30 d后, 将诱
导出的丛芽块分割后再接种至培养基(3)中进行增
殖培养(图 1), 每隔 20 d左右继代培养 1次。在此
种培养基上的增殖倍数为每月 3~4倍。
4.3 生根培养 将2~3 cm高的丛生芽切成单株后转
入生根培养基(4)中。10 d左右在芽基部开始有不
定根突起, 每苗可分化出 5~8条白色小根。30 d左
右即可形成根叶俱全的小苗(图2), 生根率达95%。
4.4 炼苗与移栽 生根培养约 30 d, 苗高 3~4 cm时
即可移栽。先打开瓶盖于自然环境下炼苗 5~7 d,
然后用镊子从培养瓶中取出组培苗, 清洗根部附着
的培养基, 移栽于事先消毒好的珍珠岩和腐殖质(比
图 1 大叶吊兰丛生芽的诱导与增殖
图 2 大叶吊兰的生根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简报 Brief Communications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6卷 第 10期, 2010年 10月1068
例1:1)的混合基质中, 置于50%荫蔽度的大棚内, 定
时浇水, 温度保持在 22~24 ℃, 成活率达 98%以上
(图 3 )。
图 3 大叶吊兰的移栽
5 意义与进展 大叶吊兰是百合科吊兰属多年生草
本植物, 叶片绿色, 叶柄橘黄色, 甚是美丽, 具有较
高的观赏价值。它耐旱耐阴, 适应性较强, 是理想
的家庭盆栽和园林绿化植物。常规繁殖的播种和
分株繁殖速度较慢, 无法满足市场需要。我们已经
建立起大叶吊兰的组培快繁体系, 可以规模生产组
培种苗。同属植物已有马达加斯加吊兰和吊兰的
组织培养(吕复兵等 2004; 谭文澄等 1986), 但大叶
吊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尚未见报道。
参考文献
吕复兵, 朱根发, 陈明莉, 王碧青, 邹春平(2004). 马达加斯加吊兰
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40 (5): 590
谭文澄, 戴策刚(1986). 吊兰的试管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22 (2): 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