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4期,2007年 8月 689
高效的‘大红’甜橙实生苗上胚轴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敖小平 1,熊兴耀 1,* ,胡新喜 1,冯鹄峻 1,邓子牛 1,2
湖南农业大学 1园艺园林学院,2细胞工程实验室,长沙 410128
提要:以‘大红’甜橙实生苗上胚轴为外植体,研究其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的结果表明,MS+1.0 mg·L-1 6-BA的
培养基诱导不定芽的效果最好,30 d时诱导率达97.5%。外植体抗性筛选出最适kanamycin浓度为50 mg·L-1。IBA和NAA
都促进不定芽生根。1/2MS+4.0 mg·L-1 IBA和1/2MS+1.5 mg·L-1 NAA诱导根的效果最佳,生根率和根数分别达到76.92%、
0.81和 92.31%、1.88。
关键词:‘大红’甜橙;离体培养;植株再生;不定芽
Establishment for Culture in Vitro and Plant Regeneration System from Epi-
cotyl of ‘Dahong’ Sweet Orange Seedlings
AO Xiao-Ping1, XIONG Xing-Yao1,*, HU Xin-Xi1, FENG Hu-Jun1, DENG Zi-Niu1,2
1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2Key Lab of Cell Engineering,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Abstract: The technique of plant regeneration in vitro from epicotyl segments of ‘Dahong’ sweet orange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medium for adventitious buds induction was MS+1.0 mg·L-1 6-BA, the
induction rate was 97.5% in 30 d. The suitable concentration of kanamycin from the selection was 50 mg·L-1.
Both IBA and NAA could accelerate the rooting of adventitious buds. The best media for the rooting were
1/2MS+4.0 mg·L-1 IBA and 1/2MS+1.5 mg·L-1 NAA. The rooting frequency and the average root number per
shoot were 76.92%, 0.81 and 92.31%, 1.88 respectively.
Key words: ‘Dahong’ sweet orange; culture in vitro; plant regeneration; adventitious shoots
收稿 2007-05-21 修定 2007-06-18
资助 国家转基因项目(YJ04-B-02)和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重大
科技专项(04 NK1 00 5)。
致谢 本文工作在湖南农业大学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
* 通讯作者(E-ma il:xiongxingya o@1 2 6.com;T el:
07 31 -4 63 52 95 )。
‘大红’甜橙是湖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地方
柑桔品种之一,具有丰产、稳产,汁多、渣少、
皮色深红、有香气、耐贮藏等优良品质。由于
柑桔存在的世代周期(童期)长、杂合性高、种子
多胚性、遗传上的不亲和性、单性结实等现象,
常规育种很难满足生产要求。自从遗传转化技术
应用以后,植物的物种改良更有方向性,从而为
柑桔育种带来了广阔的前景。要进行遗传转化工
作,首先要建立一个高效再生体系。本文旨在探
索诱导‘大红’甜橙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的较佳
条件,以便为‘大红’甜橙遗传转化工作建立
基础。
材料与方法
采用的‘大红’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果实取自湖南省洪江市和江永县的生产园,种子
剥去种皮。用 70%乙醇浸泡 30 s,接着在 0.1%
的升汞溶液中浸泡10 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4
次,最后接种于 1/2MS (大量元素减半)培养基
上,每天光照 16 h,光强为 40~60 µmol·m-2·s-1,
培养室温度为(25±1) ℃。
诱导不定芽时,取 25 d左右苗龄的无菌苗上
胚轴,切成约 1.0 cm长小段,接种在MS基本培
养基中,外加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 6-BA。6-BA
浓度分别为 0、1、2、3、4、5、6 m g · L - 1,
试验重复 3次,取平均值。按不定芽诱导率(%)
=芽诱导外植体(个)/外植体(个)×100%,计算培养
15和 30 d时的诱导率。
以抗生素筛选不定芽时,取无菌实生苗的上
胚轴,放在较佳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加入经
过过滤灭菌的卡那霉素(kanamycin,Kan)进行抗
性筛选。Kan浓度分别为 0、25、50、100、150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4期,2007年 8月690
mg·L- 1。
不定芽离体生根培养时,取 1.0 cm左右的上
胚轴,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基以 1/2
M S 为基本培养基,加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
IBA和 NAA,pH为 5.7。设有 13个处理,试验
重复 3次,取平均值。按不定芽生根率(%)=生
根外植体(个)/外植体(个)×100%,计算生根率;
按生根数=外植体总根数 /总外植体数,计算生根
数。
实验结果
1 6-BA对不定芽的诱导
上胚轴接种后 15 d和 30 d分别观测 6-BA诱
导不定芽的结果(图 1)显示,接种后 30 d的诱导率
明显高于 15 d。30 d后,6-BA为 1 mg·L-1的最
高诱导率为 97.5%,此时外植体两端愈伤组织明
显膨大,并再分化出多数芽,丛芽生长势强(图
2-a); 6-BA为 6 mg·L-1的最高诱导率为 17.5%,此
时,仅外植体的一端愈伤组织稍膨大,不定芽生
长势极弱,40% 的外植体完全黄化;6-BA为 0
mg·L-1的诱导率为 75.0%,各外植体均一端膨大,
并且大多数外植体只分化出一个不定芽,但这些
单芽的生长势很强(图 2-b)。
分化的不定芽生长势强(图 2-a) ;Kan为 25 mg·L-1
浓度的不定芽诱导率为 12%,多数外植体只有一
端膨大,并且逐渐变黄,少数诱导的抗性芽生长
势较弱;Kan浓度超过 50 mg·L-1的外植体两端几
乎不膨大,抗性芽诱导率为 0,绝大部分外植体
逐渐枯黄。
3 IBA和NAA对‘大红’甜橙不定芽和抗性芽
生根的影响
先在预备试验为MS+1.0 mg·L-1 6-BA培养基
中,分别加 3 mg·L-1 IBA和NAA后,加NAA的
不定芽基部显著膨大,生根慢,白色根粗壮而短
小,叶片逐渐枯亡。这与王任翔等(2003)和吴金
寿等(2003)的柑桔试管苗生根结果有所不同。而
加 IBA的不定芽基部基本上不膨大,生根良好,
根黄绿色、叶片绿色。这与韩美丽等(2001)和黄
涛等(2002)分别在沙田柚和‘欧林达’夏橙中的
结果基本相同。进一步的试验证明,诱导‘大
红’甜橙生根对 IBA和NAA的浓度高低要求正好
相反,高浓度的 NAA 抑制‘大红’甜橙生根。
另外,参照预备试验,又设计了 13个处理
(1/2MS;1/2MS+ IBA 0.5 mg·L-1 (单位下同); 1/2
MS+IBA 1.0;1/2MS+IBA 1.5;1/2MS+IBA 2.0;
1/2MS+IBA 3.0;1/2MS+IBA 4.0;1/2MS+NAA
0.5;1/2MS+NAA 1.0;1/2MS+NAA 1.5;1/2MS+
NAA 2.0;1/2MS+NAA 3.0;1/2MS+NAA 4.0),
统计不定芽接种 30 d后生根的结果(图 3)表明,
IBA和NAA对‘大红’甜橙上胚轴不定芽的生根
影响较大。随着 IBA浓度的升高,不定芽生根率
和根数均增加;IBA浓度达到最高(4.0 mg·L-1)时,
生根率和根数也达到最高。此外,植株叶片翠
绿,根细长、黄绿色(图 2-c-②)。NAA对不定
芽生根的影响则有所不同。随着 NAA浓度的增
图 1 6-BA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Fig.1 Effect of 6-BA on the inducement of adventitious buds
2 不定芽的抗性筛选
考虑到今后遗传转化工作的需要,在诱导不
定芽的同时也筛选了合适的选择压。采用的抗生
素为卡那霉素(Kan)。上胚轴接种在MS+1.0 mg·L-1 6-
BA+Kan (浓度见表 1)培养基中,30 d后观测的结
果(表 1)表明,选择压为 0时,不定芽诱导率为
97.14%,外植体两端愈伤组织再分化能力强,脱
表 1 不定芽的Kan筛选
Table 1 Adventitious buds selection by Kan
Kan浓度 /mg·L-1 外植体数 /个 芽诱导数 /个 诱导率 /%
0 3 5 3 4 97.14
25 3 7 3 1 2
50 3 7 0 0
100 3 5 0 0
150 3 2 0 0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4期,2007年 8月 691
要从 2个方面着手,直接生根成苗和通过茎尖嫁
接间接成苗。在抗性芽直接生根的预备试验中,
采用 1/2MS+IBA (3、4、5 mg·L-1)和 1/2MS+NAA
(0.1、0.2、0.3 mg·L-1)进行诱导的结果表明,加
IBA的抗性芽极难生根,并逐渐黄化死亡(图 2-d-
④); 加 NAA的抗性芽生根量少,抗性芽基部略
膨大,根较粗壮,呈黄绿色,植株生长良好。
NAA浓度为 0.3 mg·L-1时,抗性芽生根效果最好
(图 2-d-⑤)。
4 试管苗移栽
试管苗移栽前,在组培室里先半敞开培养瓶
的盖,48 h后盖完全敞开。再经过 3 d左右,小
心取出试管苗,用自来水洗净根系上的培养基,
然后栽培到直径约 25 cm的花盆中。基质由白沙
土和棉籽壳对半组成。之后将花盆移到温室中,
用半透明薄膜覆盖,薄膜上钻几个小洞以适当通
风,防止膜中空气湿度过大,一个月后去掉薄
膜。移栽成活率达到 9 5% 以上。
图 2 ‘大红’甜橙实生苗上胚轴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Fig.2 Culture in vitro and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epicotyl of ‘Dahong’sweet orange seedlings
a. 6-BA浓度为 1 mg·L-1的不定芽诱导;b. 6-BA浓度为 0 mg·L-1的上胚轴不定芽诱导;c. IBA和 NAA对不定芽根的诱导(①
NAA浓度为 4.0 mg·L-1的根生长;② IBA浓度为 4.0 mg·L-1的根生长;③ NAA浓度为 1.5 mg·L-1的根生长); d. IBA和NAA对抗
性芽根的诱导(④ IBA浓度为 4.0 mg·L-1的根生长;⑤ NAA浓度为 0.3 mg·L-1的根生长)。
图 3 IBA和NAA对根诱导率和生根数的影响
Fig.3 Effects of IBA and NAA on the rooting rate and
number of roots
加,不定芽生根率和平均根数逐渐增加,当浓度
达到 1.5 mg·L-1时,两者值最大,分别为 92.31%和
1 .8 8 条根。此时,植株叶色翠绿,基部膨大,
根粗壮、黄绿色(图 2-c-③)。NAA浓度继续上升
时,生根率和根数反而下降,植株叶片变黄,基
部膨大及其明显,根较粗、黄白色(图 2-c-①)。
此外,为了解决抗性芽成苗问题,我们又主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4期,2007年 8月692
讨 论
柑桔大都具有多胚性,同一颗种子常存有性
胚和珠心胚,珠心胚能重现母珠的性状。本文采
用的‘大红’甜橙实生苗多由珠心胚发育而来。
‘大红’甜橙上胚轴在不加生长调节剂的情
况下,不定芽诱导率为 75%,当 6-BA浓度高于
4 mg·L-1,诱导率低于 47.5%。推测上胚轴可能
含有一定量的内源生长素。当外源生长素浓度过
高,反而会抑制不定芽的萌发。在不加 6-BA时,
主要形成单芽,加入低浓度的6-BA则会增加单个
外植体的成芽数。这个与董高峰等(2001)诱导沙
田柚不定芽的结果基本上一致。
IBA和 NAA 均能促进‘大红’甜橙生根,
‘大红’甜橙实生苗生根的最佳 IBA浓度可能高
于 4.0 mg·L-1。NAA浓度超过 1.5 mg·L-1则抑制生
根。IBA和 NAA对‘大红’甜橙抗性芽根的诱
导有显著差异。前者表现抑制生根,后者浓度低
促进生根。不同外植体的根诱导速度不一样。
前人的研究表明,柑桔再生率比较低(伊华
林等 2001)。从本文结果来看,‘大红’甜橙实
生苗的上胚轴再生比较容易,在适当条件下可以
获得较高的再生率,比一般柑桔的再生率高出
2.5%~20.5%。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遗传转
化技术培养优良的柑桔新品种已成为一种趋势,
Yang等(2000)、Costa等(2002)、Kayim等(2004)、
石玮等(2002)和敖小平等(2005)先后采用农杆菌介
导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柑桔中,并取得一定成效。
因此,本文建立的‘大红’甜橙的组织培养和
植株再生体系,可能会有助于这方面工作的开
展。
参考文献
敖小平, 胡新喜, 郭琛, 焦徕, 邓子牛, 熊兴耀(2005). 用 rolB基因
转化大红甜橙的初步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1 (6): 623~626
董高峰, 黄涛, 李耿光, 张兰英(2001). 沙田柚不同外植体离体培
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 (5): 440~444
韩美丽, 吴耀军, 黄华艳, 唐玉贵(2001). 沙田柚不同外植体离体
培养再生体系建立研究. 广西林业科学, 30 (4): 166~168
黄涛, 董高峰, 李耿光, 张兰英(2002). 赤霉素及其合成剂对沙田
柚上胚轴离体再生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通讯, 38 (6): 559~560
石玮, 李东栋, 邓秀新, 伊华林(2002). 根癌农杆菌介导绿色荧光
蛋白基因转化印度酸桔的研究. 园艺学报, 29 (2): 109~112
王任翔, 高成伟, 李洁荣, 李春瑶, 张锦松, 梁清华(2003). 欧林达
夏橙组织培养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 (2):
71~74
吴金寿, 王平, 吕柳新, 赖钟雄(2003). 柚杂交胚离体培养再生植
株的研究.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 (4): 474~477
伊华林, 邓秀新, 付清华(2001). 胚挽救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 果
树学报, 18 (4): 224~228
Costa M, Otoni W, Moore G (2002). An evaluation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iciency of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
formation of Citrus paradisi (Macf.) and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plants containing carotenoid biosynthetic genes.
Plant Cell Rep, 21: 365~373
Kayim M, Ceccardi TL, Berretta MJG, Barthe GA, Derrick KS
(2004). Introduction of a citrus blight-associated gene into
Carrizo citrange [ Citrus sinensis (L.) Osbc.×Poncirus trifoliata
(L.) Raf.] by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Plant
Cell Rep, 23: 377~385
Yang ZN, Ingelbrecht IL, Louzada E, Skaria M, Mirkov TE (2000).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mmer-
cially important grapefruit cultivar Rio Red (Citrus paradisi
Macf.). Plant Cell Rep, 19: 120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