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鱼毒性赤潮藻类的次生代谢物



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4卷 第 6期,2008年 12月 1197
鱼毒性赤潮藻类的次生代谢物
张勇, 杨维东 *, 刘洁生
暨南大学生物工程学系, 广州 510632
Secondary Metabolin of Ichthyotoxic Red Tide Algae
ZHANG Yong, YANG Wei-Dong*, LIU Jie-Sheng
Department of Biotechnology,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提要: 本文对近年来引起赤潮, 并对其他海洋生物、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米氏凯伦藻次生代谢物溶血毒素、活性氧、脂肪
酸和细胞毒素等的产生机制与危害方式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 溶血毒素; 脂肪酸; 活性氧; 细胞毒素
收稿 2008-08-24 修定 2008-10-08
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0733006)。
* 通讯作者(E-mail: tywd@jnu.edu.cn; Tel: 020-85228470)。
赤潮是全球面临的海洋生态灾害之一。近年
来, 世界范围内有毒、有害赤潮呈不断上升的趋
势。其中, 对海产养殖破坏最大、造成直接经济
损失最多、对生态系统破坏最严重的就是鱼毒性
赤潮。我国是世界上赤潮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
一, 也是海洋水产养殖大国, 鱼毒性赤潮对我国的
海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作用, 其主要的鱼毒
性赤潮生物有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球
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赤潮异弯藻
(Heterosigma akashiwo)和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等, 其中米氏凯伦藻曾多次引发大规模赤潮,
引起海产养殖业的巨大经济损失。
米氏凯伦藻, 属于裸甲藻目(Gymnodiniales), 凯
伦藻属(Karenia), 中文译名有米氏裸甲藻、米金裸
甲藻和长崎裸甲藻等, 是常见的有毒、有害赤潮
藻。1935年, Oda在日本京都Gokasho湾首次发
现该种, 定名为Gymnodinium mikimotoi, 后来陆续
在其他海区也有发现, 但名称并不统一, 与其同种
异名的有Gymnodinium nagasakiense和Gyrodinium
aureolum等。1998年 3~4月, 我国南海大鹏湾、
深圳湾、珠江口及内伶仃岛一带海域和香港海域
发生大规模米氏凯伦藻赤潮(吕颂辉和黄凯旋
2007)。其后, 由米氏凯伦藻引起的赤潮在我国沿
海频繁爆发。2004年 6月, 天津附近海域发生米
氏凯伦藻赤潮; 2005年 5月, 长江口外花鸟山、嵊
山、中街山、朱家尖、虾峙岛等海域发生米氏
凯伦藻赤潮; 2007年, 福建省平潭东澳及平潭龙王
头海域发生米氏凯伦藻赤潮。这些赤潮的发生引
起大量鱼类死亡, 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
失, 并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Neely 2006)。
米氏凯伦藻可引起鱼类的大范围死亡。有研
究指出, 米氏凯伦藻完整细胞、破裂细胞和细胞滤
液对鲍鱼幼体的 10% 致死量分别为 3 .3×10 5±
4.1×104、2.6×105和 3.4×105细胞 ·L-1。半致死量
分别为 1.1×106±2.6×104、1.4×106 和 3.2×106 细
胞 ·L-1 (Botes等 2003)。米氏凯伦藻可产生溶血毒
素(hemolytic toxin)、脂肪酸(fatty acid)、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和细胞毒素等次生代
谢物, 这些物质在米氏凯伦藻导致鱼类死亡过程中
几乎起到毁灭性作用, 这可能也是米氏凯伦藻导致
鱼类死亡的重要原因。
1 溶血毒素
1.1 溶血毒素的成分 溶血毒素是鱼毒性赤潮造成
鱼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米氏凯伦藻、海洋卡
盾藻(Ahmed等 1995)、克氏前沟藻(Amphidinium
klebsii) (宋阳等 2004)、球形棕囊藻(刘洁生等
2007)和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 (周成
旭等2007)等都能产生溶血毒素。溶血毒素的结构
和成分非常复杂, 主要为糖脂类、糖甙类和不饱和
多脂肪酸类化合物, 也有少数蛋白质和肽类物质。
目前研究得比较清楚的溶血毒素是球形棕囊藻和小
定鞭藻(Prymnesium parvum)产生的溶血毒素。球
形棕囊藻溶血毒素主要成分是糖脂类物质的混合
物, 由一个羰基和 α-D-半乳糖 -β-D-半乳糖组成,
其甘油的C-3与脂肪酸由酯键相连(图1) (何家菀等
1999)。小定鞭藻产生的溶血毒素主要成分有两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4卷 第 6期,2008年 12月1198
种: 定鞭金藻毒素 -1 (prymnesin-1, PRM1)和定鞭
金藻毒素 -2 (prymnesin-2, PRM2), PRM2的分子式
为 C96H136Cl3NO35 (Igarashi等 1999)。
最为显著。球形棕囊藻在盐度为4%、温度为30 ℃、
光照为 80 µE·m-2·s-1条件下, 产毒能力最强(郭瑾等
2007)。营养胁迫可增加球形棕囊藻溶血毒素的生
成, 氮、铁限制条件下溶血毒素生成明显增高(刘
洁生等2006)。有关环境因素对米氏凯伦藻溶血毒
素生成的影响研究报道不多, Neely (2006)研究了
环境条件对米氏凯伦藻不同藻株溶血毒素生成的影
响, 结果表明, 不同株米氏凯伦藻的溶血活性有显
著差异, 其中B1溶血活性最高。25 ℃、盐度 2.7%
时, 溶血活性是 2 mg·mL-1皂角甙的 51%; 盐度为
3.5%时, 是皂角甙的 85%。盐度和温度对米氏凯
伦藻的溶血活性均有显著影响。盐度升高时 ,
NOAA2、C5和 B1株米氏凯伦藻溶血活性显著升
高, 但 C9明显降低, 而 CCMP429则保持稳定。温
度升高时, CCMP429毒素产量有所增加。
2 脂肪酸
2.1 脂肪酸的成分 藻类产生的某些脂肪酸可以抵
御草食动物, 同时对某些水生生物具有化感作用, 在
藻类与其他生物的竞争和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
用。脂肪酸的毒性与不饱和键的数目有关, 随不饱
和键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后可
抑制藻的生长(Wu等 2006)。研究发现, 米氏凯伦
藻可产生长链脂肪酸, 包括 OPA、廿二碳六烯酸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十六烷基四烯酸
(hexadecatetraenoic acid, 16:4n3) (Sellem等 2000;
Mooney等 2007)、16:4ω3、16:1ω9c、18:2ω6、
22:1ω9c等, 其中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部分脂
肪酸具有溶血活性。
OPA在藻类中比较罕见, 是裸甲藻目的主要不
饱和脂肪酸。在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中, 大
部分OPA处于DGDG中; 在赤潮异弯藻中, 绝大
部分OPA则存在于藻的色素质体膜中的MGDG中
(Bell等 1997)。OPA具有很强的溶血活性, 同时对
硅藻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Sellem等 2000)。
Parrish等指出, OPA已知是米氏凯伦藻中溶血活性
最强的物质。OPA的溶血活性受氧水平的影响,
在低氧条件下, 活性会降低(Wu等 2006)。
2.2 脂肪酸的毒性作用 OPA能抑制细胞中Mg2+-
ATP酶和Na+, K+-ATP酶活性, 使鱼鳃组织的细胞
数量和形态发生变化。Sola等(1999)研究发现, 在
10-3 mol·mL-1的OPA作用下肠组织中Mg2+-ATP酶
的活性是正常组织的 50%, 鳃组织中Mg2+-ATP酶
米氏凯伦藻溶血毒素的主要成分为糖脂和不
饱和脂肪酸。Parrish等(1998)发现, 从米氏凯伦藻
中获得的一种游离不饱和脂肪酸和二半乳糖基单酰
甘油能使鱼致死。他们推测, 米氏凯伦藻溶血毒素
是一种含有两个不饱和脂肪酸的糖基二乙酰基甘
油, 水解之后可产生一个多不饱和去糖基甘油酯
(lysoglycoglycerolipid)和一个多不饱和脂肪酸。
Parrish等(1998)指出, 米氏凯伦藻中的单半乳糖甘
油二酯(monogalactosyl diglyceride, MGDG)和双半
乳糖甘油二酯(digalactosyl diglyceride, DGDG)具有
溶血毒性, MGDG和DGDG占米氏凯伦藻脂类的
17%。
Parrish等(1998)指出, 米氏凯伦藻中溶血活性
最高的物质是十八烷基季戊烯酸(octadecapentaenoic
acid, OPA), 其次为含 20:5的二半乳糖单酰基甘
油。米氏凯伦藻中OPA的含量很大程度上受环境
的影响, 在温度为 18 ℃和光照为 35 µE·m-2·s-1的条
件下, OPA占总脂肪酸的 34% (Gentien等 2007)。
1.2 溶血毒素的生成与毒害作用 从实验室培养的
米氏凯伦藻分离得到的不饱和糖脂对马和罗非鱼的
红细胞都具有溶血活性。从米氏凯伦藻赤潮中分
离到的溶血毒素能使长须鲸的鳃上皮细胞破裂。
鳃组织受损会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和细菌感染, 最
终导致死亡(Neely 2006)。
溶血毒素的产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
表明, 球形棕囊藻溶血毒素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平稳
期和衰亡期, 对数生长期产毒很少, 甚至不产毒(刘
洁生等 2006)。毒素的合成受温度、盐度、光照
等因素的影响。其中, 温度对溶血毒素产生的影响
图 1 球形棕囊藻溶血毒素结构(何家菀等 1999)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4卷 第 6期,2008年 12月 1199
的活性只有 28%。10-5~10-3 mol·mL-1范围内, OPA
对鳃组织Na+, K+-ATP酶的抑制作用存在浓度效应
关系, 随浓度的增加, 抑制作用越明显。OPA对鳃
Na+, K+-ATP酶的半抑制浓度为 1.6×10-4 mol·mL-1;
浓度为10-3 mol·mL-1时, Na+, K+-ATP酶活性完全被
抑制。鱼鳃组织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 藻细胞粘
在鱼鳃组织中, 藻细胞产生的OPA引致鱼类分泌大
量粘液, 从而导致鱼类窒息死亡。鱼鳃组织暴露在
10-5 mol·mL-1 OPA时, 氯细胞的形态会发生轻微的
变化如皱缩等, 同时进入初薄片(primary lamellae)
的数量减少, 次级薄片(secondary lamellae)和主静
脉窦之间的粘液增多。
OPA对其他海洋动物如海胆等也可造成伤
害。Sellem等(2000)发现, 5×10-4 mol·mL-1 OPA可
使海胆的胚胎细胞周期停滞; 5×10-6 mol·mL-1 OPA
会造成海胆胚胎的畸形。米氏凯伦藻分泌的OPA
对其他藻类的生长也可产生毒害作用。虽然OPA
具有自毒作用, 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但
其他藻类对OPA更为敏感。1.0 mmol·mL-1的OPA
能完全抑制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e)的生长
(Gentien等 2007)。
3 ROS
3.1 ROS的产生 ROS在植物中广泛存在, 高等植
物细胞质膜中的NAD(P)H氧化酶具有产生O2-· 的活
性(Kim等 2000)。ROS包括超氧负离子O2-· 、H2O2
和羟基自由基等, 在藻细胞中可以充当信号分子, 调
节基因表达和特殊防御蛋白的活性(Okamoto等
2001)。Oda等报道, Raphidophyte (针胞藻类)在没
有环境胁迫和刺激的情况下, 也能产生O2-· 和H2O2,
O2-·和 H2O2的产生不一定是关联的(Marshall等
2005)。Garg等(2007)将海洋卡盾藻于 100 ℃下加
热 20 min, 然后冷却至-78 ℃后, 未能检测到过氧
化物, 认为过氧化物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产生。
Yamasaki等(2004)发现, 米氏凯伦藻可产生活
性氧, 但O2-· 水平比海洋卡盾藻低, H2O2大约是海
洋卡盾藻的 10%。有研究指出, 海洋卡盾藻的表
面存在凝集素结合位点和 O2-·产生的信号转导系
统。五条鰤(Seriola quinqueradiata)和其他鱼种鳃
分泌的粘液可以增加O2-· 的产生, 藻生成的O2-· 因粘液
的分泌放大信号, 导致鱼鳃组织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Kim等2000)。与海洋卡盾藻不同, 外源凝集素如刀豆
球A (Con A)、小麦胚凝集素(wheatgermagglutinin,
WGA)、鱼皮肤和鱼鳃粘液物质不会诱导米氏凯
伦藻O2-· 的生成(Yamasaki等 2004)。
米氏凯伦藻细胞内可能存在专门储存H2O2的
细胞器(Yamasaki等 2004)。Yamasaki等(2004)研
究发现, 在米氏凯伦藻细胞悬液中加入过氧化氢酶
后, H2O2没有检出; 加入 SOD后, 有微量H2O2检
出。经超声波破裂的细胞悬液中H2O2含量明显高
于经 SOD处理的细胞悬液。
ROS的产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藻类持续处于
不良环境, 如光强度太高、紫外光辐射、营养不
足、盐度过高、极端温度、缺氧和各种各样的
有毒化合物等都会增加 ROS的产生(Perelman等
2006)。CO2的不足也会导致 ROS的产生。Vardi
等(1999)发现, 即使光强度远低于最大光合作用的
需求, ROS的产生仍取决于 CO2的浓度。
3.2 ROS的毒害作用 O2-· 能氧化细胞膜的膜脂, 使
核酸和蛋白质变性。鱼暴露在旋沟藻(Cochlodinium
sp.)之后, 鱼鳃出现水肿, 上皮组织薄片出现分离,
但鱼的内脏器官并无明显病变, 说明鳃的氧化损伤
可能是导致鱼类死亡的原因(Kim等 2002)。
ROS 对藻类细胞也有毒害作用。Vardi 等
(1999)的研究表明, 细胞内ROS的积累会导致原生
质体的皱缩和DNA的断裂, 最后造成细胞的死亡。
CO2的缺乏会诱导产生ROS, 进而导致加通多甲藻
(Peridinium gatunense)藻细胞出现类似于动植物细
胞凋亡的程序性死亡。
4 细胞毒素
目前已从米氏凯伦藻类分离得到 2种细胞毒
素: gymnocin-A和 gymnocin-B。这 2种毒素均为
稀有的多环醚类化合物, 对小鼠淋巴瘤 P388细胞
(mouse lymphoid P388 cells)有细胞毒性。其中,
gymnocin-A的半抑制浓度是1.3 µg·mL-1 (Tsukano等
2005), gymnocin-B的半抑制浓度为 1.47 µg·mL-1
(Satake等 2005)。
gymnocin-A由 14个相连的饱和醚环和 2-甲
基 -2丁烯的侧链构成(Tsukano等 2005), 分子式为
C55H80O18, 在 236 nm有紫外的吸收峰。其结构与
肉毒毒素B (BTX-B)相似, 但毒性与BTX-B明显不
同, 对鱼类只有很弱的毒性。它的细胞毒性与侧链
α, β-不饱和乙醛基以及分子的长度有关(Tsukano
等 2006)。有研究认为, gymnocin在水中的溶解度
很低, 实验室条件下毒素难以到达鱼鳃组织, 因此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4卷 第 6期,2008年 12月1200
不容易引起鱼的死亡。赤潮期间, 米氏凯伦藻能进
入鱼鳃, 因而gymnocin能直接接触鱼鳃导致鱼类大
量死亡(Satake等 2002)。
gymnocin-B带有 15个醚环, 是迄今发现的最
大的多环醚化合物(Chattopadhyay等 2007), 由 6个
甲基、19亚甲基、1个醛基、28个 oxymethine、
5个 quaternary oxycarbons、1个 olefinic methine、
1个 quaternary olefinic carbon和 1个乙醛基组成,
其中醚环是以反式并合。分子式为 C62H92O20。在
230 nm有紫外吸收峰。尽管它和 gymnocin-A的
结构有很大差异, 但其细胞毒性非常相近(Satake等
2005)。
5 结语
米氏凯伦藻是鱼毒性有害赤潮的重要原因种,
其爆发可引起大量鱼类的死亡。虽然人们已就米
氏凯伦藻的形态特征、次生代谢物等进行了许多
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对其产生的有毒物
质的结构成分、影响因素和致毒机制还远未阐明,
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1)除了上述有毒物质外, 米氏
凯伦藻是否还会产生其他的有毒有害物质?(2)米
氏凯伦藻导致鱼类死亡的机制如何?次生代谢物在
导致鱼类死亡过程中是否存在协同作用?(3)环境
因素如何影响米氏凯伦藻次生代谢物的生成?其机
制如何?(4 )产生次生代谢物的生态学意义是什
么?是避免自身被摄食, 还是藻竞争策略, 抑或是
其他?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对于正确认识米氏凯
伦藻赤潮危害、避免和减轻米氏凯伦藻引起赤潮
所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郭瑾, 杨维东, 刘洁生, 樊振华(2007). 温度、盐度和光照对球形
棕囊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27 (8): 1341~
1346
何家菀, 施之新, 张银华, 刘永定, 江天久, 尹伊伟, 齐雨藻(1999).
一种棕囊藻的形态特征与毒素分析. 海洋与湖沼, 30 (2 ):
172~179
刘洁生, 彭喜春, 杨维东(2006). 营养胁迫下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的生长行为及溶血活性. 生态学报, 26 (3):
780~785
刘洁生, 彭喜春, 杨维东(2007). 球形棕囊藻溶血毒素对兔红细
胞作用的 AFM观察. 热带海洋学报, 26 (2): 55~58
吕颂辉, 黄凯旋(2007). 米氏凯伦藻在三种无机氮源的生长情况.
生态环境, 16 (5): 1337~1341
宋阳, 龙丽娟, 吴军(2004). 海洋前沟藻属甲藻的次生代谢产物
及其生物活性. 中草药, 35 (10): 1194~1197
周成旭, 傅永静, 严小军(2007). 4种典型有害赤潮原因种的溶血
特征研究. 生态毒理学报, 2 (1): 79~82
Ahmed MS, Khan S, Arakawa O, Onoue Y (1995). Properties of
hemagglutinins newly separated from toxic phytoplankton.
Biochim Biophys Acta, 1243 (3): 509~512
Bell MV, Dick JR, Pond DW (1997). Octadecapentaenoic acid in
a Raphidophyte alga, Heterosigma akashiwo. Phytochemistry,
45 (2): 303~306
Botes L, Smit AJ, Cook PA (2003). The potential threat of algal
blooms to the abalone (Haliotis midae) mariculture industry
situated around the South African coast. Harmful Algae, 2
(4): 247~259
Chattopadhyay SK, Karmakar S, Biswas T , Majumdar KC,
Rahaman H, Roy B (2007). Formation of medium-ring het-
erocycles by diene and enyne metathesis. Tetrahedron, 63:
3919~3952
Garg S, Rose AL, Godrant A, Waite TD (2007). Iron uptake by
the ichthyotoxic Chattonella marina (Raphidophyceae):
impact of superoxide generation. J Phycol, 43: 978~991
Gentien P, Lunven M, Lazure P, Youenou A, Crassous MP (2007).
M ot i l i t y a n d a u t ot o xi c i ty i n Ka r e n ia m ik i m o t o i
(Dinophyceae). Phil Tran Royal Soc B-Biol Sci, 362:
1937~1946
Igarashi T, Satake M, Yasumoto T (1999). Structures and partial
stereochemical assignments for prymnesin-1 and prymnesin-
2: potent hemolytic and ichthyotoxic glycosides isolated
from the red tide alga Prymnesium parvum. J Am Chem Soc,
121 (37): 8499~8511
Kim D, Nakamura A, Okamoto T, Evtodienko YV, Yaguzhinsky
LS (2000). Mechanism of superoxide anion generation in the
toxic red tide phytoplankton Chattonella marina: possible
involvement of NAD(P)H oxidase. Biochim Biophys Acta,
1524 (2~3): 220~227
Kim D, Nakamura A, Okamoto T, Komatsu N, Oda T, Ishimatsu
A, Muramatsu T (1999). Toxic potential of the raphidophyte
Olisthodiscus luteus: mediation b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J Plant Res, 21: 1017~1027
Kim D, Oda T, Muramatsu T, Kim D, Matsuyama Y, Honjo T
(2002). Possible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 toxicity of
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 a red tide phytoplankton. Comp
Biochem Physiol C, 132 (4): 415~423
Marshall JA, de Salas M, Oda T, Hallegraeff G (2005). Superoxide
production by marine microalgae. Mar Biol, 147 (2): 533~540
Mooney BD, Nichols PD, de Salas MF, Hallegraeff GM (2007).
Lipid, fatty acid, and sterol composition of eight species of
Kareniaceae (Dinophyta): chemotaxonomy and putative
lipid phycotoxins. J Phycol, 43 (1): 101~111
Neely T , Campbell L (2006). A modified assay to determine
hemolytic toxin variability among Karenia clones isolated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4卷 第 6期,2008年 12月 1201
from the Gulf of Mexico. Harmful Algae, 5 (5): 592~598
Neely TE (2006). Differences in growth and toxicity of Karenia.
Texas: A & M University
Okamoto OK, Robertson DL, Fagan TF, Hastings JW, Colepicolo
P (2001). Different regulatory mechanisms modulate the
expression of a dinoflagellate iron-superoxide dismutase. J
Biol Chem, 276 (23): 19989~19993
Pa rri sh CC, Bodennec G, Gentien P (19 98 ). Haemolyt ic
glycoglycerolipids from Gymnodinium species. Phytochemistry,
47 (5): 783~787
Perelman A, Dubinsky Z, Martinez R (2006). Temperature de-
pendence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in plankton. J
Exp Mar Biol Ecol, 334 (2): 229~235
Satake M, Shoji M, Oshima Y, Naoki H, Fujita T, Yasumoto T
(2002). Gymnocin-A, a cytotoxic polyether from the noto-
rious red tide dinoflagellate, Gymnodinium mikimotoi. Tet-
rahedron Lett, 43 (33): 5829~5832
Satake M, Tanaka Y, Ishikura Y, Oshima Y, Naoki H, Yasumoto
T (2005). Gymnocin-B with the largest contiguous polyether
rings from the red tide dinoflagellate, Karenia (formerly
Gymnodinium mikimotoi) . Tetrahedron Lett, 46 (20):
3537~3540
Sellem F, Pesando D, Bodennec G, El Abed A, Girard J P (2000).
Toxic effects of Gymnodinium cf. mikimotoi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to gametes and embryos of the sea urchin
Paracentrotus lividus. Wat Res, 34 (2): 550~556
Sola F, Masoni A, Fossat B, Porthe-Nibelle J, Gentien P, Bodennec
G (1999). Toxicity of fatty acid 18:5n3 from Gymnodinium
cf. mikimotoi: I. Morph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aspects on
Dicentrarchus labrax Gills and intestine. J Appl Toxicol, 19
(4): 279~284
Tsukano C, Ebine M, Sasaki M (2005). Convergent total synthe-
sis of gymnocin-A and evaluation of synthetic analogues. J
Am Chem Soc, 127 (12): 4326~4335
Tsukano C, Sasaki M (2006).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
ies of gymnocin-A. Tetrahedron Lett, 47 (38): 6803~ 6807
Vardi A, Berman-Frank I, Rozenberg T, Hadas O, Kaplan A, Levine
A (1999). Programmed cell death of the dinoflagellate
Peridinium gatunense is mediated by CO2 limit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Curr Biol, 9 (18): 1061~1064
Wu JT, Chiang YR, Huang WY, Jane WN (2006). Cytotoxic
effects of free fa tty acids on phytoplankton algae and
cyanobacteria. Aquat Toxicol, 80 (4): 338~345
Yamasaki Y, Kim DI, Matsuyama Y, Oda T, Honjo T (2004).
Production of superoxide anion and hydrogen peroxide by
the red tide dinoflagellate Karenia mikimotoi. J Biosci Bioeng,
97 (3): 21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