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植物根冠关系



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1卷 第5期,2005年10月 555
植物根冠关系
陈晓远1,* 高志红1 罗远培2
1 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广东韶关 512005;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北京 100081
Relationship Between Root and Shoot of Plants
CHEN Xiao-Yuan1,*, GAO Zhi-Hong1, LUO Yuan-Pei2
1Yingdong 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Guangdong 512005, China; 2Agrometeorology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提要 介绍最近 15 年来植物根、冠关系的定性和定量研究进展,并对根、冠结构与功能的依赖与制约,其对逆境信号的
响应、传递与调节及各种描述根冠定量关系的模型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提出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高效利用可归结为根、冠
结构功能匹配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 植物;根冠关系;模型
收稿 2004-12-27 修定   2005-07-11
资助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313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
规划项目(G1999011709)。
*E-mail: chenxy2@163.com, Tel: 0751-8124786
专论与综述 Reviews
在农业生产中,根系作为植物水分和养分吸
收器官,其研究逐渐受到重视。随着实验技术的
进步和多样化(如大型地下观测室、自动淘洗设
备、视频、示踪技术、图象分析等),近 2 0 年
来根系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如果考虑单株植物
的资源(水分、养分,下同)利用效率,就需要将
根与冠联系起来(下称根、冠关系)。由于两者功
能和所处的环境不同,在水分和无机及有机营养
的供求关系上既互相依赖又互相影响[1,2],根、冠
关系不仅受植物和环境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影响,
而且还随植物本身的代谢反应而变化,是一个涉
及面广、相当复杂的问题,可视为环境因素对其
作用后,经过植物体内许多基本变化过程和自适
应、自调节后最终所表现出的综合效应,因而可
以把根与冠看作是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3]。
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是一
个亟待研究的问题[4]。
1 定性研究
1.1 依赖与制约的平衡 根、冠关系的早期研究可
追溯到Hellriegel(1883年)的工作[5]。当时认为,地
上部潜在的生长与产量完全依赖于地下部根系生长
潜力,任何阻碍根系生长的环境因子均会抑制冠
层生长,即所谓的形态平衡观点。该观点认为,
根系越大,冠层生长得就越好;作物高产需要根
大、根深、根密,并且认为这种根系是耐旱作
物的基本特征。这种看法的得出,有其实验依据
的支持。但是另一方面,也有实验证据表明,适
当地去掉一部分根系对植物整体的生长并没有什么
影 响 。
根冠关系的实际表现是各不相同的[3]。首先
是遗传因素。例如单子叶植物的初生根由胚结
(embryonic knot)的原基(germ)长出,次生根则由
与叶原基结(leaf primordium knot)相关联的原基长
出,且生长深度不同[6]。因此不同的根与冠层的
不同部分关系密切,每种根及其次级根吸收的物
质,必须首先通过冠层中与这种根连接的部分才
能输送到其它部分去。双子叶植物没有定根与不
定根的差别。它的根是由胚根发育的,胚根伸长
形成直根。因此,根、冠间的一切物质传输都
要经过这个由原始胚根发育的维管组织通道。双
子叶植物的木质部和韧皮部都是由形成层发育而来
的次级组织,这些组织是把根与冠连接起来的主
要通道,是构成根、冠间相互关系的结构基础。
而单子叶植物几乎没有次级生长。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1卷 第5期,2005年10月556
当土壤水分供应与大气的蒸腾需要不相适
应,或土壤矿质养分不足时,作物根、冠关系
的实际表现除了遗传效应外,还有环境效应[4]。
在植物发育期间,其各个部分都在增长,但每一
部分生长的时间是有限的。有些长大了,有些则
还在分生阶段。因此当外界条件改善或者受到干
扰时,作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伸缩余地就很大。当
叶的生长受到阻碍时,碳水化合物合成减少,水
和矿质养分相对充分,已经分化但仍处于不活跃
状态的叶原基可以得到快速生长,而根系生长则
受到抑制。许多去叶试验都得到这种结果[5]。在
去叶后数日内,根系中碳水化合物水平大大降
低,以致根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减少。以后随着绿
叶面积的增长,情况逐渐恢复。
去根试验中也有类似的现象[7]。去掉植株部
分功能根系的冠呈现一个短时间的快速生长,之
后,去根植株的生长远远落后于正常植株。多次
去根的处理,其整个植株的生长几乎完全集中在
冠的生长;而停止去根的植株根系生长迅速,这
时冠的生长很少,之后根、冠生长趋于正常。
这些试验表明,植物要存活,根和冠至少要
相互向对方提供最低限度的物质,同时又为自身
获得生长所需物质而竞争。当植物所处的环境发
生变化,特别是环境因素不利于它们生长时,
根、冠之间又竞争各自所需的物质。在环境胁迫
条件下,由根系吸收和冠层合成的物质,通常优
先供应近源处器官生长的需要。当冠层光合因素
受限时,对地上部生长相对有利,而根系生长则
是由冠层用剩的同化物决定的[8],碳水化合物通
常是优先供应给冠部。当土壤中矿质营养或水分
供应受限时,根系优先生长。可见,根、冠生
长是通过冠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和根系吸收的水分和
养分的分配调节的,即优先支持供应起限制作用
的部分[9]。
1.2 逆境响应与功能调节 研究者发现,当光合速
率和蒸腾速率之比保持恒定时,作物的水分利用
效率最大,根、冠生长的调节最优,作物可获
得最大的生物量,这是人们认识根、冠之间关系
和形成功能平衡观点[7]的基础。
在根、冠相互作用的具体方式上,最初对水
力信号(如叶水势的变化)的研究较多,认为干旱
会限制根系吸水,进而导致叶水势下降,抑制冠
的生长和功能[10]。近年来的资料显示,当土壤变
干时,一些植物可以不依赖于水力信号而对冠的
水分状况进行调节,即通过根源化学信号诱导气
孔关闭,减少叶中水分损失,调节植物生长和功
能[11 ]。其中,ABA 被认为是重要的根源化学信
号,遭受水分胁迫的根细胞产生的 ABA 传递到根
质外体中,然后随蒸腾流经由木质部输送到叶
片,促使气孔关闭[12,13]。许多实验证据显示,在
适度的土壤水分亏缺条件下,植物的蒸腾作用既
受化学信号又受水力信号的控制。由于叶片脱水
会导致细胞质酸化,从而影响保卫细胞附近的质
外体中 ABA 的累积,故叶中水势降低会削弱 ABA
信号的强度;相反,根系导水率的轻微变化不会
引起叶中水势的明显改变,因而能增加气孔对
A B A 的敏感度。由此可见,在根、冠调节过程
中水力信号和化学信号是协同作用的[14~18]。
在土壤干燥过程中,根系对无机离子的吸收
和运输的改变也会对冠的生理活性产生深刻
(profound)影响。比如,运输到冠部的硝酸盐和
其他营养物质的减少,也可以作为一种干旱信
号,调节叶中的生化反应(如促进ABA在叶片中的
重新合成、减少 ABA 的降解或结合态的形式、引
起共质体中贮藏的ABA向外释放等)和气孔开度[19],
从而为冠提供能从根系获得有效水分的策略,调
控植物的生长和功能。Roberts 和 Snowman[20]认
为,这是由于硝酸盐亏缺改变了膜上的钾离子通
道和载体功能,抑制保卫细胞对钾的吸收,从而
直接影响保卫细胞的活动,提高气孔对 ABA 信号
敏感度的结果[21]。最近的研究表明,土壤干旱时
硝酸盐减少导致气孔开度减小的机制是硝酸盐亏缺
使硝酸盐的还原位置从冠转移到根,致使木质部
中还原态氮的含量增加,液流变碱[22,23],从而引
起叶片气孔保卫细胞作用位点处的 ABA 浓度增加
所致[19]。由此看来,木质部液流碱化可能是一个
诱使叶片生理代谢(如气体交换等)发生改变的根源
土壤干旱信号。木质部和叶质外体中pH增高可以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1卷 第5期,2005年10月 557
阻止进入细胞的 ABA 从气孔保卫细胞作用位点向
外扩散,促使 A B A 接近保卫细胞。这暗示,即
使木质部中ABA浓度相对较低(比如在水分充足的
条件下),但如果因为 pH 的关系而使这部分 ABA
接近保卫细胞,那么也能使气孔关闭。因此,木
质部中离子浓度产生微小变化就会成为植物响应土
壤水分和营养物质胁迫时非常有效的信号,而无
需合成额外的(extra)激素[11]。但是,叶片气体交
换的变化可能不只是对根源信号 A B A 的简单响
应,叶细胞对来自于根和冠的信息都能够处理
(process)。在土壤干旱时,根源长距离信号和冠
内产生的信号(如叶水势的降低、保卫细胞膜上离
子通量的变化等)在叶片内共同作用,使叶片质外
体中的pH发生变化,最终决定叶片对根源ABA信
号的敏感性[11,24]。最近的研究表明,冠周围的大
气环境影响叶质外体中的pH值,例如发现大气压
亏缺(vapour pressure deficit)与叶质外体中pH值成
正相关,低温可降低气孔对 A B A 的敏感性,因
此,叶片的此种对ABA或基于 pH的根源信号的响
应过程可能会被冠周围的气候条件减弱或加强[19]。
矿质营养是调控植物生长、群体发展、提高
同化能力和水分利用的重要因素,对根、冠关系
亦有影响[1]。在矿质营养同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中,需要根、冠间的相互作用。比如,当根系
感知到矿质养分的不平衡或盐胁迫时,硝酸盐还
原产物在根、冠间的分配方向就会发生改变[25]。
当氮素和钾素亏缺时,硝酸盐还原过程会转向
根,而严重的磷素亏缺则几乎可以消除(abolish)根
部的硝酸盐还原作用,使这一代谢反应转到冠部
中进行。NaCl不仅抑制硝酸盐的吸收,而且还会
导致根部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活性的增
加,使硝酸盐还原活动从冠部转向根系。硝酸盐
在根、冠间分配模式的改变是木质部维持严格的
阴阳离子平衡的结果[26]。根系维持K/Na平衡和对
钾的选择性吸收也必须依靠根、冠的协作(c o -
operation)。当根系周围缺钾时,为了维持根生长
和根细胞中适当的共质体中钾浓度,冠部钾的韧
皮部再输入成为根系唯一的钾源[27~29]。
作为根、冠信号的 ABA 不仅在土壤水分亏缺
时产生,而且在土壤矿质养分不平衡时也会发
生。许多植物在受盐胁迫时,其叶片和根组织中
的ABA 浓度会提高3~6 倍,极端的可达20 倍[30]。
中等程度的盐胁迫(128 mmol·L-1 NaCl)可以导致根
中的 ABA 生物合成和储存显著增加,并由根向冠
大量运输,然而,ABA 从成熟叶片向根中韧皮部
的输入和向冠的其它部分的再移动也明显增加,
其结果是成熟叶片中的 ABA 浓度大大增加,而蒸
腾作用则明显减弱,这也反映了根、冠之间的一
种相互协作关系[31]。
2 定量研究
根、冠生长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经历了由
定性到定量的过程。在描述根、冠定量关系的模
型中,目前应用较多的大致有 4 类:异速生长模
型、Thornley 模型、功能平衡模型、激素模型。
2.1 异速生长模型 Huxley于1924年在动物研究中
首次给出动物体内不同生长变量间的异速生长关系
方程:
Y=aW k (1)
式中,Y 代表在给定时间内的一个生长变量,W
为另一变量,a、k 为系数,k 表示两个变量的
相对生长比率。
随后,研究者们将此公式应用于植物根、冠
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许多植物根、冠的量的
变化之间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均服从这一规
律[32 , 33],由此提出了植物根、冠的异速生长模
型,此模型也可以转化为线性形式:
logY=loga+klogW (2)
Y 代表冠,W 代表根,a、k 为系数。当 k<1 时,
根系的相对生长速率大于冠;反之,k>1 时,根
系的相对生长速率小于冠。尽管两个生长变量的
相对生长速率会随时间而变,这个方程仍然成
立。Troughton[34]于 1977年研究牧草时提出一个
根、冠重量比随时间变化的模型,并用来估量
根、冠间同化物分配对植物生长速率的影响,他
得出的结论认为根、冠相对生长速率之间有一固
定的比率。Barnes[35]用源-库理论对异速生长模型
进行了扩展,并将时间因素引入模型。扩展后的
模型式为: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1卷 第5期,2005年10月558
lnS=a-ht+g lnR (3)
式中,S 代表冠的生长量,R 代表根的生长量,
a、h、g 均为系数,a-h t 为 ln S 的截距,g 为
S 和 R 两者的对数的斜率。模型假设同化物分配
是由库的大小和相对活性控制,而与同化物的产
生无关。此模型是对异速生长关系的概括,亦是
异速生长模型的最高形式。Barnes模型具有一定
的机制性,它将根、冠生长与其库间的竞争联系
了起来,模型中的参数取决于植物库的相对活性
和初始重量,初始重量与时间有关。
异速生长关系模型是通过不同取样时间所测
得的作物根、冠重数据进行拟合而得到的。不同
作物或同一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和不同环境条件下
所表现出的异速生长关系往往是不同的。在异速
生长模型中,环境条件如土壤的水分、营养状
况、温度和日照强度等对根、冠异速生长关系的
影响可用方程中的斜率和截距的变化来反映[36]。
但是,Barnes也指出,任何特定植物的lnS和lnR
间的相互关系均不是在所有的生长阶段都是呈线性
的。异速生长关系模型有其适用的范围。陈晓远
等[37]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根、冠生长关系的
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分条件不足时,冬小麦
根、冠的异速生长明显,根冠比随着植株的发育
进程其指数下降;水分胁迫后复水,根、冠生
长的异速性逐渐减小,并趋于协调。
2.2 Thornley模型 Thornley模型是以碳素和氮素
的供应、运输及利用为基础而建立的两组分(根、
冠)、二物质(碳、氮)的运输-阻力(transport-
resistance)机制(解释性)模型[38],简称为TR方
法[3 9 ]。TR 方法假设根、冠间的碳、氮分配是由
底物运输和化学转化两个过程决定,即向由于转
化而浓度变低的方向运输,其速率取决于浓度梯
度和运输阻力。这种方法被称为“一个不能简化
的结构”(irreducible framework)。之所以这样称呼,
是因为物质运输和底物的化学转化过程只有按顺序
进行,物质分配才能完成之故。Thornley[39]认
为,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只有两个过程是有意义
的,即物质的运输和底物的化学 / 生化转化。分
配是底物供应、运输和利用的结果。这两个过程
对完成物质分配都是必需的。该模型的核心结构
是 :
DW/Dt=(1/fm)·(DM/Dt) 或 DWµDM (4)
W 为总干物重;M 可以是单个元素、化合物,也
可为一组元素或化合物;fm 代表 M 占干物重的百
分数,如功能平衡存在,f m 为常数;t 为时间。
如果 M 是由冠层所获得物,则 M 随着时间的变化
速率与冠的特定活性有关;如果 M 是根系获得
的,则与根系的特定活性有关。模型的指导思想
是,根、冠生长取决于底物碳和氮的浓度及其在
根、冠间的运输阻力。假定生长是以向一个极限
值渐近的方式而依赖于碳、氮浓度,则在碳、氮
浓度较低时,生长与底物的供应线性相关,随后
逐渐达到饱和,生长不再随底物的供应而增加。
这个模型认为,根系生物量会伴随着根系特定活
性的降低而增加,同样,冠层生物量也会伴随着
冠层特定活性的降低而增加。模型中不太直观的
部分是运输阻力。Thornley发现,只有与植株大
小成反比的阻力时,植物生长方可处于稳定状
态。
Wilson[40]认为,作为一种对根、冠物质分配
机制有指导性的假设,TR模型是很有意义的。其
价值在于它能从植物最基本过程中预测到植物的许
多行为,揭示出根、冠生长的共同特征和底物浓
度对根、冠活性的影响,从而为根、冠生长和
物质分配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Marcelis[41]认为,
分配和库调节模型是机制性的,可能会得出有价
值的结果。Dewar 等[42]指出,作为一个能够同时
考虑吸收、运输和碳素、养分及水分利用的模
型,TR模型是迄今描述植物自由生长方法中最有
希望的方法。
TR模型已经成功地应用到烟草、森林植物和
草地植物的生长模拟中[43]。尽管如此,由于模型
结构的复杂性和参数取值的困难,TR 方法还没有
在实际中得到成功的应用[39]。其局限性正如Cannell
和 Dewar[44]所说的:虽然在植物干物质的分配中
已得到了许多信息,但是对其机制的了解却知之
甚少;对植物同化物分配的深入理解,常常受到
将分配只看作是一个单独活动的假设的阻碍。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1卷 第5期,2005年10月 559
2.3 功能均衡模型 功能均衡理论是Brouwer[45]于
1963年首次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根系功能是
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冠层的功能是进行光合作
用,合成碳水化合物,根、冠的功能是互补的,
二者互相依赖,共同满足各自及植株整体生长的
需要,但是当它们当中有一个的功能发挥受到限
制时,即又转为互相竞争各自所需物质的关系。
这样,根、冠间存在着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竞争的
功能均衡关系。对根、冠之间的这种关系,以
往大部分研究均用根、冠的干重比(R/S)来表示,
但也有许多研究者指出用干物重大小表示根系功能
强弱并不恰当。冯广龙等[36]认为根长/冠干重是描
述整株植物吸收能力的最好方法。Van Noordwijk
和de Willigen[46]提出,相对于干重比来说,根和
叶的表面积比可能能更好地反映根、冠的功能关
系,他们还指出水分吸收与叶面积/根表面积之间
有更好的线性相关。Brouwer[45]也认为活性比比
重量比更有意义。Davidson[47]用定量方法表述了
根、冠的活性和大小间的相互关系:
根重×根系吸收速率(水分或养分)µ
     冠重×光合速率 (5)
也可写为:
  根重/冠重µ1/(根系吸收速率/光合速率) (6)
此式表明根、冠间的物质分配能力与根、冠的活
性成反比。Hunt[32]和Nicolas等[48]据环境胁迫条件
也提出与此类似的模型:
WR/WSµ1/(SARM/USR) (7)
或 重量比µ1/活性比 (8)
W R、W S 表示根、冠重;S A R M 表示根系对物质
M 的特定吸收率;U S R 表示冠层的光合速率。
Equiza等[49]认为,用根、冠面积关系才能最
好地表征植物与其环境之间的功能关系。因此他
建议将上式改为:
根表面积×根系吸收速率(水分或养分)µ
叶面积×光合速率 (9)
Davidson [47]认为不管外部环境怎样变化,
根、冠间都可能存在恒定的功能均衡。Hunt[33]所
做的黑麦草吸收K+试验为Davidson方程提供了证
据。他们在不同品种番茄试验中观察到,碳水化
合物的分配[47 ],N、P、K、C a、M g 和水分的
吸收均符合功能平衡模型[33]。但是 Brouwer[45]指
出,在田间或室内试验中,由于在一段时间内很
难保持各种条件充分恒定,所以达到与保持根、
冠功能的均衡状态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功能均
衡可能只是非均衡状态下的一种瞬时表现。
此外,Kage 等[50]以花椰菜为材料,建立了
一个总根长与总干重的相关关系模型:
  RL=(0.0124±0.005)×W, r2=0.76 (10)
式中,RL表示根长,W表示冠干重,r为相关系数。
他们认为根长的对数与冠重的对数间存在密切的线
性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不受氮素供应的影响。
功能均衡模型也属于经验模型。它不能告诉
我们为达到整株植物较为经济的功能均衡而分配同
化物的内部机制。但它却为我们了解植物对环境
条件变化的反应特征和规律提供了一个逻辑框架。
2.4 激素控制模型 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根、冠
关系一般是受激素控制的。许多用外源激素处理
的试验也表明,激素可影响 R/S。于是一些研究
者便将激素因子引入根、冠生长方程中,建立了
所谓的激素模型。如Barnes[51]在表述赤霉素(GA)
对胡萝卜干物质分配影响的定量关系时,在他以
前所建立的异速生长方程中又加入一个额外参数
k,用来说明外源激素对生长的影响。Barnes 的
激素模型为:
lnS=a–ht+k+g lnR (11)
k 若为正,则表示增加外源激素有利于冠的生
长;k 若为负,则表示增加外源激素有利于根的
生长。经验证此模型效果较好,但只能预测外源
激素对 R/S 的影响。
此后,Johnson[52]又建立了内源激素模型。这
一模型的原理是:当根系或冠层遭受水分胁迫时,
植物通过降低膨压或产生激素信息来诱导溶质从保
卫细胞向邻近细胞运移,结果保卫细胞中渗透势升
高(接近0),细胞中压力势降低,因此气孔导度降
低。此模型综合了许多具有争论的观点,尽管有
实验数据的支持,但还不具有普遍性。
3 结语
根系的主要功能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养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1卷 第5期,2005年10月560
分,冠层则在地上合成碳水化合物。为了植株整
体及各自生长需要,根、冠之间经常进行着物质
和能量的交换,二者的功能是互补的,既相互依
赖,又相互促进,从而构成作物的整体功能系
统。作物的正常生长及其对环境趋利避害的功能
是根、冠间相互协调、互相适应的结果。根、
冠生长或功能之间依赖和竞争的关系基本上取决于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对作物生长有利时,主要表
现为依赖关系;反之,则表现为竞争关系。根、
冠关系对环境条件的响应是以遗传特性为基础的,
是不断变化的,根、冠的快速增长阶段所处的时
期并不相同。当有水分、养分胁迫时,根、冠
关系的改变会因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根、冠间依赖与制约关系主要表现在功能和
生长上(如叶面积扩展和根系伸长)。根、冠变动
的功能决定着它们的生长量(结构),生长发育状
况(结构好坏)又影响着根、冠的功能。当根系结
构和吸收水分、养分功能与叶冠建成和光合作用
配合最恰当时,就会有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因
此,从这种意义来说,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高效
利用可归结为根、冠结构功能匹配问题。当环境
条件发生变化时(如干湿交替等),植物将通过其
根、冠结构的变化和功能的调节而对环境变动作
出响应,达到结构适应和生长恢复[53]。
尽管我们对植物根、冠关系的认识已有了很
大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根据目前的
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深
入探讨:
(1)根、冠之间的信号传导。虽然这方面的
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证明土壤水变
动或土壤适度干旱时,植物能够通过根源化学信
号和水力信号在根、冠间的传递调节叶片气孔开
度,减少奢侈的蒸腾耗水。但这类研究多数只强
调根源干旱信号传递与气孔响应的关系,而未能
与土壤水分和养分环境改变后根系本身的导水特
性、结构功能变化及其与冠生长的关系联系起
来,需要进一步拓展。
(2)根、冠之间水分传导的粗调节(coarse
regulation)和细调节(fine regulation)。根、冠之间
的水分传导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传导路径是一
个重要的影响因子。粗调节是指质外体路径对水
分传导的调节,即基于根、冠解剖结构的调节;
细调节是指跨细胞膜(cell to cell)路径中水通道
(water channels)对水分吸收和传导的调节,即基
于根、冠代谢功能的调节(水通道是一种运输蛋
白,其活性受植株代谢的控制)[54]。阐明根、冠
之间的粗调节和细调节过程及其反馈作用,可以
深入了解根、冠之间的水分传导机制,探索新的
生物学节水途径。
(3)根、冠整体功能关系的研究。如前所述,
根、冠关系本身是一个植物整体功能问题。为了
更好地解释这种现象,需要把它还原为基本层次
上的许多过程和事件。但是,了解了某些具体的
过程并不等于完全了解植物对环境响应的整体规
律。例如,以玉米为材料的试验揭示,叶的伸
长速率与根木质部液流中 ABA 的含量的对数呈负
线性关系,但反映到根、冠之间的整体关系(根 /
冠)时,便成为非线性关系[5]。这仅是单一变量问
题,如果再考虑其它多种调节因素的共同作用,
则会产生包含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对这种整体
水平上的问题,显然不宜用还原论的方法去解
决。这是一个研究不多的困难的方向,需要大力
加 强 。
(4)根、冠整体关系的定量模拟研究。前已
述及,目前描述根、冠定量关系的模型主要有 4
类,其中功能平衡模型最受关注[55,56]。但是这一
模型的不足之处是定量化程度不够,机制性不
强,特别是没有考虑植物生长过程中根与冠之间
的整体作用机制和功能关系,从而限制了它在植
物生长模拟中的进一步推广。因此,从植物总体
出发,在器官水平上,根据功能平衡思想,建
立根、冠生长和它们之间的互反馈调控模型不失
为今后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Shangguan ZP, Shao MA, Ren SJ et al. Effect of nitrogen on
root and shoot relations and gas exchange in winter wheat.
Bot Bull Acad Sin, 2004, 45: 49~54
2 任书杰,张雷明,张岁歧等. 氮素营养对小麦根冠协调生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1卷 第5期,2005年10月 561
长的调控. 西北植物学报,2003, 23(3): 395~400
3 罗远培, 李韵珠. 根土系统与作物水氮资源利用效率.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6. 115~121
4 Kahn BA, Schroeder JL. Root characteristics and seed yields
of cowpeas grown with and without added nitrogen fertilizer.
Hortic Sci, 1999, 34(7): 1238~1239
5 罗远培.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调节. 见: 邹琦, 王学臣主编.
农作物高产高效抗逆生理基础研究文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201~210
6 Klepper B, Belford RK, Rickman RW. Root and shoot devel-
opment in winter wheat. Agron J, 1984, 76: 117~122
7 Brouwer R, Kleinendorst A. Effect of root excision on growth
phenomena in perennial ryegrass. Jaarb Inst BIOL Scheik,
1965, 11~20
8 Humphries EC. Effects of removal of part of a root system
on subsequent growth of the root and shoot. Ann Bot, 1968,
22: 251~257
9 Troughton A. The rate of growth and partitioning of assimi-
lates in young grass: a mathematical model. Ann Bot, 1977,
41: 553~565
10 Comstock J, Mencuccini M. Control of stomatal conduc-
tance by leaf water potential in Hymenoclea salsola(T. &
G.), a desert subshrub. Plant Cell Environ, 1998, 20:
1029~1038
11 Davies WJ, Wilkinson S, Loveys B. Stomatal control by
chemical signaling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this mechanism
to increase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agriculture. New Phytol,
2002, 153: 449~460
12 Hansen H, Dorffling K. Root-derived trans-zeatin riboside
and abscisic acid in drought-stressed and rewatered sunflower
plants: interaction in the control of leaf diffusive resistance?
Functional Plant Biol, 2003, 30: 365~375
13 Kang SZ, Zhang J. Controlled alternate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its physiological consequences and impact on
water use efficiency. J Exp Bot, 2004, 55: 1~10
14 Tardieu F, Davies WJ. Stomatal response to abscisic acid is a
function of current plant water status. Plant Physiol, 1992,
98: 540~545
15 Tardieu F, Davies WJ. Integration of hydraulic and chemical
signaling in the control of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water
status of droughted plants. Plant Cell Environ, 1993, 16:
341~349
16 Steudle E. Water uptake by plant roots: an integration of
views. Plant Soil, 2001, 226: 45~56
17 Else MA, Coupland D, Dutton L et al. Dcreased root hydrau-
lic conductivity reduces leaf water potential, initiates sto-
matal closure and slows leaf expansion in flooded plants of
castor oil (Ricinus communis) despite diminished delivery of
ABA from the roots to shoots in xylem sap. Physiol Plant,
2001, 111: 46~54
18 Siemens JA, Zwiazek JJ. Effects of water deficit stress and
recovery on the root water relations of trembling aspen
(Populus tremuloides) seedings. Plant Sci, 2003, 165: 113~120
19 Wilkinson S, Clephan AL, Davies WJ. Rapid low tempera-
ture-induced stomatal closure occurs in cold-tolerant
Commelina communis L. leaves but not in cold-sensitive
Nicotiana rutica L. leaves, via a mechanism that involves
apoplasic calcium but not abscisic acid. Plant Physiol, 2001,
126: 1566~1578
20 Roberts SK, Snowman BN. The effects of ABA on channal-
mediated K+ transport across higher plant roots. J Exp Bot,
2000, 51: 1585~1594
21 Schuur U, Gollan T, Schulze ED. Stomatal response to dry-
ing soil in relation to changes in the xylem sap composition
of Helianthus annuus 2. Stomatal sensitivity to abscisic acid
imported from the xylem sap. Plant Cell Environ, 1992, 15:
561~567
22 Lips SH. The role of inorganic nitrogen ions in plant adap-
tation processes. Russian J Plant Physiol, 1997, 44: 421~431
23 Patonnier MP, Peltier JP, Marigo G. Drought-induced in-
crease in xylem malate and mannitol concentrations and
closure of Fraxinus excelsior L. stomata. J Exp Bot, 1999, 50:
1223~1229
24 Wilkinson S, Davies WJ. Xylem sap pH increase: A drought
signal received at the apoplastic face of the guard cell that
involves the suppression of saturable abscisic acid uptake by
the epidermal symplast. Plant Physiol, 1997, 113: 559~573
25 Cramer MD, Schierholt A, Wang YZ et al. The influence of
salinity on the utilization of root anaplerotic carbon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in tomato roots. J Exp Bot, 1995, 46:
1569~1577
26 Jeschke WD, Kirkby EA, Peuke A et al. Assimilation and
transport of nitrate and of phosphate in whole plants of
castor bean (Ricinus communis L.) as affected by P deficiency.
J Exp Bot, 1997, 48: 75~91
27 Engels C, Munkle L, Marschner H. Effect of root zone tem-
perature and shoot demand on uptake and xylem transport
of macro nutrients in maize (Zea mays L.). J Exp Bot, 1992,
43: 537~547
28 Allen GJ, Wyn Jones RG, Leigh RA. Sodium transport in
plasma membrane vesicles isolated from wheat genotypes
with different K+/Na+ discrimination traits. Plant Cell Environ,
1995, 18: 105~115
29 Maathuis FJM, Sanders D. Regulation of K+ absorption in
plant root cells by external K+: interplay of different plasma
membrane K+ transporters. J Exp Bot, 1997, 48: 451~458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1卷 第5期,2005年10月562
30 Hartung W, Jeschke WD. Abscisic acid: A long distance stress
signal in salt-stress plants. In: Lerner HR(ed). Plant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es. New York: Marcel Dekker, 1999.
333~348
31 Jeschke WD, Hartung W. Root-shoot interactions in min-
eral nutrition. Plant Soil, 2000, 226: 57~69
32 Hunt R. Further observations on root-shoot equilibria in
perennial ryegrass (Lolium Perenne L.). Ann Bot, 1974, 39:
745~755
33 Hunt R. Root/shoot equilibria in cranberry (Vaccinium
macrocarpon Ait.). Ann Bot, 1975, 39: 807~810
34 Troughton A. The rate of growth and partitioning of assimi-
lates in young grass: a mathematical model. Ann Bot, 1977,
41: 553~565
35 Barnes A. Vegetable plant part relationships. Ⅱ. A quantita-
tive hypothesis for shoot/storage root development. Ann
Bot, 1979, 43: 487~499
36 冯广龙, 罗远培, 石元春. 控制根、冠比的干物质分配模型.
见:李韵珠, 陆景文, 罗远培等编. 土壤水和养分的有效利
用. 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4. 83~84
37 陈晓远, 高志红, 刘晓英等.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根、冠生长
关系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04, 30(7): 723~728
38 Thornley JHM, Johnson IR. Plant and Crop Modelling: A
Mathematical Approach to Plant and Crop Physiolog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0. 370~397
39 Thornley JHM. Modeling shoot: root relations: the only
way forward? Ann Bot, 1998, 81: 165~171
40 Wilson JB. A review of evidence on the controls of shoot:
root ratio, in relation to models. Ann Bot, 1988, 61:
433~449
41 Marcelis LFM. Simulation of biomass allocation in glass-
house crops—a review. Acta Hortic, 1993, 328: 49~67
42 Dewar RC, Ludlow AR, Dougherty PM. Environmental
influnces on carbon allocation in pines. Ecolog Bull, 1994,
43: 92~101
43 Thornley JHM. A transport-resistance model for forest
growth and partitioning. Ann Bot, 1991, 67: 219~228
44 Cannell MGR, Dewar RC. Carbon allocation in tree: a review
of concepts for modeling. Adv Ecolog Res, 1994, 25: 59~104
45 Brouwer R. Functional equilibrium: sense or nonsense. Neth-
erlands J Agr Sci, 1983, 31: 335~348
46 Van Noordwijk M, de Willigen P. Root function in agricul-
tural systems. Proc ISRR Symp, 1991, 381~395
47 Davidson RL. Effect of root/leaf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s
on root/shoot ratios in some pasture grasses and clover. Ann
Bot, 1969, 33: 561~569
48 Nicolas MEH, Lambers RJS, Dalling MJ. Effect of drought
on metabolicsm and partitioning of carbon in two wheat
varieties differing in drought-tolerance. Ann Bot, 1985, 55:
727~747
49 Equiza MA, Mirave JP, Tognetti JA. Morphological, ana-
tomical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related to differential
shoot vs. root growth inhibition at low temperature in spring
and winter wheat. Ann Bot, 2001, 87: 67~76
50 Kage H, Kochler M, Stutzel H. Root growth of cauliflower
(Brassica oleracea L. botrytis) under unstressed conditions:
measurement and modeling. Plant Soil, 2000, 223: 131~145
51 Barnes A. Wegetable plant part relationships.Ⅱ. A quantita-
tive hypothesis for shoot/storage root development. Ann
Bot, 1979, 43: 487~499
52 Johnson IR. A model of water flow through plants incorpo-
rating shoot/root message control of stomatal conductance.
Plant Cell Environ, 1991, 14: 531~544
53 Magnani F, Mencuccini M, Grace J. Age-related decline in
stand productivity: the role of structural acclimation under
hydraulic constrints. Plant Cell Environ, 2000, 23: 251~263
54 Steudle E. Water uptake by plant roots: an integration of
views. Plant Soil, 2000, 226: 45~56
55 Hunt HW, Morgen JA, Read JJ. Simulating growth and root-
shoot partitioning in prairie grasses under elevated atmo-
spheric CO2 and water stress. Ann Bot, 1998, 81: 489~501
56 Zerihun A, Gutschick VP, Bassirirad H. Compensatory roles
of nitrogen uptake and photosynthetic N-use efficiency in
determining plant growth response to elevated CO2: evalua-
tion using a functional balance model. Ann Bot, 2000, 86:
72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