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CHINESE ENDEMIC PLANT ANALYSIS IN WEST-NORTH DESERT OF CHINA

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分析



全 文 :第 21 卷 第 4 期             植   物   研   究 2001 年 10 月
Vol.21 No.4           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 Oct.,  2001
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分析
党荣理1 潘晓玲2
(1.新疆军区卫生防疫大队 , 乌鲁木齐 830011)
(2.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研究所 , 乌鲁木齐 830046)
摘 要 西北干旱荒漠区内中国特有属贫乏 ,仅有 6属 ,只占中国特有属的 2.33%,均属于新特
有成分;中国特有种 109种 ,隶属于 49属 、18 科 ,既有新特有种 ,也有一些古老孑遗种;地理分布
区类型 ,以古地中海属和温带属占绝对优势 ,均有 18属 ,占总属数的 36.73%;西北干旱荒漠区各
地的中国特有种分别为:塔里木盆地 38种 ,准噶尔盆地 32种 ,河西走廊 44种 ,阿拉善高原 42种 ,
柴达木盆地 17种。
关键词 特有现象;西北干旱荒漠区
THE CHINESE ENDEMIC PLANT ANALYSIS
IN WEST-NORTH DESERTOF CHINA
DANG Rong-li1 PAN Xiao-lin2
(1.I nstitute of M ilitary Medicine , the Xinjing Military A rea , Urumqi 830011)
(2.I nstitute of Deser t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 Xinjiang University , Urumqi 830046)
Abstract There are 6 genies Chinese endemic plants in West-North Desert of China , i t is 2.33%
of Chinese endemic genera , it is new endemicity.There are 109 species chinese endemic plants , ob-
long to 49 genues 18 families , it has new endemicity and older endemicity , the flo ra is mainly consist
of the Medi terranean elements(36.73%)and north temperate element Zhungeer Basin 32 spcies ,
Tarim Basin 38 spcies , Hexizulang 44 spcies , Alaxa Plateau 42 spcies , Caidamu Basin 17 spcies.
Key words China endemic;West-North desert of China
  特有现象(Endimism)是相对广域分布而言的 ,
凡是一切没有在全世界范围内分布的种系 ,都可以
称之为它们生长地区或生境的特有种。特有现象在
植物区系的分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表
明植物区系的性质 ,如古老程度 ,与周边地区植物区
系的亲密程度等 ,并可作为植物区系分区的重要指
标。
1 西北干旱荒漠区的中国特有属及其分布
西北干旱荒漠植物区指我国年降水量不足
200mm ,干燥度大于 4 ,水文网稀疏且多呈内流性 ,
并以干旱土和荒漠植被为标志特征的广大地区。包
括新疆的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东疆盆地 、甘肃
的河西走廊 、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和内蒙古自治区西
部的阿拉善高原。
西北干旱荒漠区分布的中国特有属共有 6属 ,
它们是:连蕊芥属(Synstemon 1 种)、四合木属
第一作者简介:党荣理(1965-),男 ,硕士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植物学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503)资助
新疆科委基金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01-02-16
(Tetraena 1种)、紊蒿属(Elachanthemum 1种)、马
尿泡属(Przewalski i 1种)、 菊属(Takeikadzuckia
1种)和百花蒿属(St ilpnolepis 1 种)。这 6 属均为
单型属。相对于中国特有属 257 属来看 ,西北干旱
荒漠区的特有成分是极少的 ,只占中国特有属的 2.
33%,小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 ,这 6属的分布见表
1。
  表 1 西北干旱荒漠区分布的中国特有属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endemic genera in West-North Desert of China
科名
Family
属名
Genera
习性
Life-form
新疆
Xing jiang
内蒙
Intermongolia
甘肃
Gansu
青海
Qinghai
西藏
Tibet
宁夏
Ningxia
菊科 紊蒿属 一年生草本 + + + +
菊科 百花蒿属 一年生草本 + + +
菊科  菊属 一年生草本 +
蒺藜科 四合木属 多年生小灌木 +
十字花科 连蕊芥属 一年生草本 + +
茄科 马尿泡属 多年生草本 + + + +
  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区系中特有属如此贫乏的
重要原因是由于中国特有属均以云南或西南诸省为
分布中心 ,向东北 、东 、西北方向辐射并逐渐减少 ,而
且主要分布于秦岭 --山东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
地区 。因此当它们辐射到西北地区时就减少到只剩
6属了 ,这种减少的梯度可从广东-广西 -贵 州
-四川 -青海 -西北干旱区特有属依次减少的
序列中明显看出。
  表 2 几个省 、地区特有属的比较
Table 2 Comparision of Chinese endemic genera in some province and district
省名
P rovince
广东
Guangdong
广西
Guangxi
贵州
Guizhuo
四川
Sichuang
青海
Qinghai
西北干旱荒漠区
West-North Deser t
特有属数 75 61 42 58 10 6
占总属% 29.18 23.74 16.34 22.57 3.89 1.24
  需要说明的是四川省(含今重庆直辖市)的土地
面积为贵州省的 2倍 ,所以在这一递减序列中稍有
例外 ,但总的趋势是十分明显的 。从与西北干旱荒
漠区邻近的西藏 、青海 、甘肃以及就在西北干旱荒漠
区范围内的新疆的比较也能很好地证明此点 。
  表 3 西北干旱荒漠区与邻近省特有属的比较
Table 3 Comparision of Chinese endemic genera between West-North Deser and neighbor
省名
P rovince
西北干旱荒漠区
West-North Desert
新疆
Xingjiang
西藏
Tibet
青海
Qinghai
甘肃
Gansu
特有属数 4 29 10 13
占总属% 1.24 1.56 11.28 3.89 5.06
  西北干旱荒漠区与其他邻近省份特有属数目的
比较再次证实了云南或西南诸省是中国特有属的分
布中心 ,且随着偏离华南和西南距离的增大 ,特有属
迅速地减少 ,以至到了西北干旱荒漠区这样偏远和
气候严酷的地区已减到了所剩无几了。
西北干旱荒漠区的 6个特有属从它们在系统发
育所处的位置来看 ,都属于新特有成分 ,只是由于时
间短暂还末及扩大其分布范围而已 。对西北干旱荒
漠区的特有属分析可以表明: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
区系相对华南和西南植物区系而言 ,还是较为年轻
的 ,许多发源于我国南方的古老成分和表征成分都
没有在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区系中出现 。
2 西北干旱荒漠区的中国特有种及其分布
2.1 特有种的构成
虽然西北干旱荒漠区分布的中国特有属十分贫
乏 ,但却有一定数量的中国特有种 。根据统计 ,西北
干旱荒漠区分布的特有的种子植物共有 109种 ,隶
属于 49属 、18科 。这些科 、属和种的情况如表 4。
520       植  物  研  究                  21 卷
  表 4 西北干旱荒漠区分布的中国特有种
Table 4 Statistics of Chinese endemice species in West-North Desert
科名
Family
分布区
Distributional
属名
Genera
分布区类型
Distributional
types
种 名
species
1 2 3 4 5
柏科 世界分布 圆柏属 8 祁连圆柏 + + +
麻黄科 热带至温带 麻黄属 2 斑子麻黄 +
杨柳科 亚热带至温带 柳属 8 布尔津柳 +
西北沙柳 +
蓼科 世界分布 针枝属 10-1 额河木蓼 +
沙拐枣属 12 阿拉善沙拐枣 + +
中国沙拐枣 + + +
艾比湖沙拐枣 +
吉木乃沙拐枣 +
若羌沙拐枣 +
新疆沙拐枣 + +
青海沙拐枣 +
库尔勒沙拐枣 +
河西沙拐枣 +
小果沙拐枣 +
塔里木沙拐枣 + +
三列沙拐枣 +
英吉沙沙拐枣 +
柴达木沙拐枣 +
藜科 世界分布 蓼属 1 灰蓼 +
单刺蓬属 12 阿拉善单刺蓬 +
驼绒藜属 8 内蒙古驼绒藜 +
猪毛菜属 1 柴达木猪毛菜 + + + +
新疆猪毛菜 + +
天山猪毛菜 +
青海猪毛菜 + +
碱蓬属 1 硬枝碱蓬 +
星果碱蓬 + +
地肤属 8~ 4 宽翅地肤 +
十字花科 世界分布 庭荠属 12 哈密庭荠 +
独行菜属 1 阿拉善独行菜 + +
连蕊芥属 15 连蕊芥 +
棒果芥 12 福海棒果芥 +
小柱芥 13 短果小柱芥 + +
念珠芥属 12 贝苞串珠芥 +
5214 期              党荣理等: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分析
科名
Family
分布区
Distributional
属名
Genera
分布区类型
Distributional
types
种 名
species
1 2 3 4 5
豆科 世界分布 黄芪属 1 阿拉善黄芪 + +
杯萼黄芪 +
荒漠黄芪 + +
格尔乌苏黄芪 +
哈密黄芪 + + +
茸毛黄芪 +
和田黄芪 +
木垒黄芪 +
鄂托克黄芪 +
短龙骨黄芪 +
西域黄芪 +
青河黄芪 +
托克逊黄芪 +
玉门黄芪 + +
锦鸡儿属 11 粗毛锦鸡儿 +
准噶尔锦鸡儿 +
昆仑锦鸡儿 +
甘草属 12 ~ 3 胀果甘草 + +
黄甘草 + +
膜荚甘草 +
石河子甘草 +
米口袋 11 甘肃米口袋 +
岩黄芪属 8 红花岩黄芪 + + + +
贺兰山岩黄芪 +
棘豆属 8 甘肃棘豆 +
狼山棘豆 +
黄花棘豆 + +
蒺藜科 热带至温带 四合木属 15 四合木 +
白刺属 12 白刺 + + + + +
霸王属 12-1 甘肃霸王 +
粗茎霸王 + + + + +
新疆霸王 +
芸香科 拟芸香属 10 ~ 1 针枝拟芸香 +
柽柳科 亚热带至温带 水柏枝属 10 心叶水柏枝 +
琵琶柴属 12 五柱琵琶柴 + +
黄花琵琶柴 +
柽柳属 10 甘肃柽柳 + +
金塔柽柳 +
莎车柽柳 +
塔克拉玛干柽柳 + +
522       植  物  研  究                  21 卷
科名
Family
分布区
Distributional
属名
Genera
分布区类型
Distributional
types
种 名
species
1 2 3 4 5
塔里木柽柳 +
伞形科 世界分布 阿魏属 12 阜康阿魏 +
新疆阿魏 +
萝摩科 泛热带 鹅绒藤属 2 羊角子草 + + + +
老鸹头 + + +
喀什牛皮消 +
紫草科 热带至温带 鹤虱属 8~ 4 沙生鹤虱 + + +
新疆鹤虱 +
翅鹤虱属 13 翅鹤虱 +
唇形科 世界分布 兔唇花属 13 新疆兔唇花 +
毛节兔唇花 + +
脓疮草属 13 ~ 1 脓疮草 + +
茄科 世界分布 马尿泡属 15 马尿泡 + +
列当科 世界分布 肉苁蓉属 12 肉苁蓉 + + +
沙肉苁蓉 + +
菊科 世界分布 亚菊属 11 束伞亚菊 +
蒿属 8 米蒿 + + +
富蕴蒿 +
黑沙蒿 + + +
短舌菊属 13 星毛短舌菊 + + +
女蒿属 13 ~ 2 喀什女蒿 +
苓菊属 12 羽冠苓菊 +
风毛菊属 8 劣风毛菊±
乌鲁木齐风毛菊 +
美丽风毛菊 +
雅布赖风毛菊 +
绢蒿属 8 博洛塔绢蒿 + +
民勤绢蒿 + +
蒙青绢蒿 + + +
沙湾绢蒿 +
紊蒿属 15 紊蒿 + +
 菊属 15  菊 +
百花蒿属 15 百花蒿 + +
鸢尾科 郁金香属 10 皱叶郁金香 +
合计:18 科 49 属 109 种 38 32 44 42 17
  1:塔里木盆地 , 2:准噶尔盆地 , 3:河西走廊 , 4:阿拉善地区 , 5:柴达木盆地
2.2特有种的分布 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区系的特有种问题资料很
5234 期              党荣理等: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分析
少 ,几乎没有专门的研究报道 。因西北干旱荒漠区
包括了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河西
走廊和阿拉善高原这几个区域 ,因此我们就这几个
地区特有种的分布分别加以论述。
2.2.1塔里木盆地 在本地区的植被组成中 ,特有成
分占有一定比例 ,包括有中国沙拐枣(Call igonum
chinense)、塔里木沙拐枣(C.roborowskii)、新疆猪毛
菜(Salsola sinkiangensis)、柴达 木猪毛菜 (S .
zaidamica)、哈密黄芪(Astragalus ham iensis)、黄甘
草(Glycy rrhiza eurycarpa)、胀果甘草(G.inf lata)、
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粗茎霸王(Zygophyl-
lum loczy i)、五柱琵琶柴(Reaumuria trigyna)、甘肃
柽柳(Tamarix gansuensis)、塔克拉玛干柽柳(T .
taklamakanensis)、 羊 角 子 草 (Cynanchum
cathayense)、沙生鹤虱(Lappula lasiocarpa)、毛节兔
唇花(Lagochilus lanatonodus)、博洛塔绢蒿(Se-
riphidium borotalense )、 民 勤 绢 蒿 (S .
minchunense)、马尿泡(Przewalsk ii tangut ica Max-
im .)。而若羌沙拐枣(C.jl lochiangense)、库尔勒沙
拐枣(C.kuerlese)、小果沙拐枣(C.pumilum)、英吉
沙沙拐枣(C.yengisarium)、天山猪毛菜(Salsola
junatov ii)、硬枝碱蓬(Suaeda rigida)、星果碱蓬
(S .stellat i f lora)、哈密庭荠(Alyssum magicum)、
和田黄芪(A .hot iansis)、托克逊黄芪(A .toksunen-
sis)、粗毛锦鸡儿(Caragana dasyphylla)、昆仑锦鸡
儿(Caragana polourensis)、膜荚甘草(Glycurrhiza
korshinskyi)、新疆霸王(Z .sinkiangense)、心叶水柏
枝(Myricaria pulcherrima)、莎车柽柳(T .sachuen-
sis)、塔里木柽柳(T .taremensis)、喀什牛皮消(C.
kashgaricum)、喀什女蒿(Hippolytia kaschgarica),
这些种仅分布在塔里木盆地 ,由于塔里木盆地严酷
的自然环境条件 ,这些种的分布范围很窄 ,多是寡种
属且呈间断分布 ,说明他们是残遗种 ,是第三纪的产
物。塔里木盆地缺乏新特有成分 ,这是由于塔里木
盆地的生境较为严酷 ,因此不仅缺乏从邻区迁移的
植物 ,也缺乏物种形成的因素 ,许多种属在这里都没
有获得发展 ,种系都得不到繁荣 ,更谈不到有新特有
种分化出来。
2.2.2 准噶尔盆地 不同于仅有一山之隔的塔里木
盆地荒漠植物区系 ,本区特有种比较少 ,因此也说明
了本地区荒漠植物区系起源的年轻性 ,本地区是西
北干旱荒漠区唯一起源较为年轻的地区 。仅分布在
本区的特有种有布尔津柳(Salix burginensis)、额河
木蓼(Atraphaxis jrtyschensis)、艾比湖沙拐枣(Cal-
ligonum ebi-nuricum)、吉木乃沙拐枣(C.jemiu-
naicum)、三列沙拐枣(C.trifarium)、灰蓼(Poly-
gonum glareosum)、福海棒果芥(Sterigmostemum
f uhaiense)、杯鄂黄芪(Astragalus cupulicalycinus)、
茸毛果黄芪(A.hebecarpus)、木垒黄芪(A.nico-
lai)、青河黄芪(A .qingheensis)、准噶尔锦鸡儿
(Caragana soongorica)、石河子甘草(Glycyrrhiza
shiheziensis)、阜康阿魏(Ferula fukanensis)、新疆阿
魏(F .sinkiangensis)、新疆鹤虱(Lappula xinjian-
gensis)、翅鹤虱(Lepechiniella lasiocarpa)、新疆兔唇
花(L .x inj iangensis)、富蕴蒿(Artemisia fuyingen-
sis)、羽冠苓菊(Jurinea pi lostemonoides)、乌鲁木齐
风毛 菊 (Saussurea popovii)、沙 湾 绢 蒿 (S .
sawanse)、皱叶郁金香(Tulipa sinkiangensis)。因
为准噶尔盆地在西北干旱区具有特殊的气候条件和
植物区系起源 ,因此在较少的特有成分中大部分是
仅分布在本区的种类 。与其它地区共有的特有种仅
有新疆沙拐枣(Calligonum klementzii)、红花岩黄
芪 (Hedusarum multijugum)、 白 刺 (Nitraria
tangutorum)、粗茎霸王(Zygophy llum loczy i)、羊角
子草 (Cynanchum cathayense)、毛 节 兔 唇 花
(Lagochi lus lanatonodus)、肉苁蓉(Cistanche deser-
ticola)、博乐塔绢蒿(seriphidium borotalense)等 。
2.2.3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在西北干旱区具有数
量最多的特有种 ,共有 43 种 ,在西北干旱区处于较
为特殊的位置 ,基本位于西北干旱区的中心地带 ,连
接西北干旱区中的其他地区 ,因此本区的特有种基
本上都是与其它地区共有的特有种 , 如祁连圆柏
(Sabina przewalskii)、斑子麻黄(Ephedra rhyt io-
dosperma)、中国沙拐枣(Calligonum chinense)、新
疆沙拐枣(Call igonum k lementzi i)、塔里木沙拐枣
(C.roborowski i)、柴达木沙拐枣(C.zaidam ica)、新
疆猪毛菜(Salsola sink iangensis)、柴达木猪毛菜
(Salsola zaidamica)、阿拉善独行菜(Lepidium
alashanicum)、短果小柱芥(Microstigma brachy-
carpum)、阿拉善黄芪(Astragalus alaschanus)、荒漠
黄芪(A.dengkouensis)、哈密黄芪(A.ham iensis)、
玉门黄芪(A .yumenensis)、黄甘草(Glycyrrhiza eu-
rycarpa)、胀果甘草(G.inf lata)、红花岩黄芪
(Hedysarum mult ijugum)、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粗茎霸
王(Z .loczyi)、甘肃柽柳(Tamarix gansuensis)、塔
克拉玛干柽柳(T .tak lamakanensis)、羊角子草
(Cynanchum cathayense)、牛心朴子(C.komarovi-
i)、沙生鹤虱(Lappula deserticola)、脓疮草(Panze-
ria alaschanica)、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沙
524       植  物  研  究                  21 卷
肉苁蓉(C.sinensis)、马尿泡(Przewalskii tangutica
Maxim.)、米蒿(Artem isia dalai - lamae)、油蒿
(A .ordosica)、星毛短舌菊(Brachanthemum pulv-
inatum)、紊蒿(Elachanthemun intricatum)、劣风毛
菊(Saussurea malit iosa)、民勤绢蒿(Seriphidium
minchunense)、蒙青绢蒿(S .mongolorum)、百花蒿
(Sti lpnolepis cent if lora)等 ,这说明了本地区植物区
系与其它地区有着密切联系。仅在本地区分布的特
有种只有西北沙柳(Salix psammophila)、河西沙拐
枣(C.potanini)、连蕊芥(Syrstemon petrov ii)、贝苞
串珠芥(Torularia bracteata)、甘肃霸王(Zygophyl-
lum kansuense)、金塔柽柳(Tamarix gentaensis)和
美丽风毛菊(Saussurea.pulchra)。一般说来 ,只有
当一个类群种数繁多 ,发育繁茂时 ,种间的分化和变
异才有可能发生。河西特有种所属的 25属的分布
类型 ,以温带类型占优势 ,共 14属占 56%。河西区
系中 ,温带成分占首位 ,特有种所归属也证明了这
点。
2.2.4 阿拉善 阿拉善高原也具有相对较多的特
有种 ,在西北干旱区仅次于河西走廊。本区既有与
其它地区共有的一些特有种类如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 i)、斑子麻黄(Ephedra rhy tiodosperma)、
阿拉善沙拐枣(Calligonum alaschanium)、中国沙
拐枣(C.chinese)、柴达木猪毛菜(Salsola zaidami-
ca)、阿拉善独行菜(Lepidium alaschanicum)、短果
小柱芥(Microst igma brachycarpum)、阿拉善黄芪
(Astragalus alaschanus)、荒漠黄芪(A .dengkouen-
sis)、哈密黄芪(A .ham iensis)、玉门黄芪(A .yume-
nensis)、红花岩黄芪(Hedysarum multijugum)、白
刺(Nitraria tangutorum)、粗茎霸王(Zygophy llum
loczyi)、羊角子草(Cynanchum cathayense)、牛心朴
子(C.komarov ii)、脓疮草(Panzeria alaschanica)、
沙生鹤虱(Lappula desert icola)、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 icola)、沙肉苁蓉(C.sinensis)、束伞亚菊(Aja-
nia parv i f lora)、米蒿(Artemisia dalai-lamae)、黑
沙蒿(A.ordosica)、星毛短舌菊(Brachanthemum
pulvinatum)、紊蒿(Elachanthemun intricatum)、蒙
青绢 蒿 (Seriphidium mongolorum)和 百 花 蒿
(St ilpnolepis cent i f lora)、  菊 (Takeikadzuckia
lomonossowii (Trautv .)Kitag.)等。仅在本区分布
的特有种也较多 ,如阿拉善单刺蓬(Cornulaca alas-
chanica)、宽翅地肤(Kochia macroptera)、内蒙古驼
绒藜(K rascheninnikov ia intramongolica)、格尔乌苏
黄芪(A .geerwusensis)、鄂托克黄芪(A .ordosicus)、
短龙骨黄芪(A.parvicarinatus)、甘肃米口袋
(Gyeldenstaedt ia gansuensis)、贺兰山岩黄芪(H .
petrov ii)、狼山棘豆(Oxy tropis langshanica)、四合
木(Tetraena mongol ica)、针枝拟芸香(Haplophyl-
lum tragacanthoides)、黄花琵琶柴(Reaumuria trig-
yna)和雅布赖风毛菊(Saussurea yabulaiensis)。这
些特有种有些分布区很窄 ,如阿拉善沙拐枣只见于
腾格里沙漠 ,甘肃霸王只见于嘉峪关附近 ,还有些种
的分布区以阿拉善地区为主 ,伸向蒙古或东部草原
地区 ,如蒙古沙冬青。阿拉善地区的低山带也有一
些特有种 ,并且分布区也很狭窄 ,如斑子麻黄 ,仅分
布在贺兰山南部低山及宁夏中卫黄河沿岸低山。
特有类群中的一些古老属种能在本区系中保留
至今 ,是由于本地区深居内陆 ,海拔较高 ,受中新生
代以来从海侵影响第四纪 ,又未遭受冰川覆盖之故 。
同时在本区系中也有不少属的一些种 ,它们既有区
别但又不易分清 ,也就是说这些种之间的特征存在
着交叉 ,或特征还不十分稳定的现象。这也反映了
本区系的年青属性。
2.2.5 柴达木盆地 本区仅有中国特有成分 17
种 ,与塔里木盆地的情形相似 ,个别分布区很窄的孑
遗种的存在有证明了柴达木形成陆地较早及本区植
物区系的古老性 ,但由于柴达木盆地的海拔比塔里
木盆地高出 1600m ,故它又具有高寒荒漠的某些特
殊性。其中的特有种包括祁连圆柏(Sabina prze-
walski i)、柴达木沙拐枣(C.zaidamica)、青海猪毛
菜(Salsola chinghaiensis)、柴达木猪毛菜(Salsola
zaidam ica)、红 花 岩 黄 芪 (Hedysarum multi-
jugum)、黄花棘豆(Oxy tropis ochrocephala)、白刺
(Nitraria tangutorum)、粗茎霸王(Zygoppy llum
loczyi)、五柱琵琶柴(Reaumuria kascharica)、牛心
朴子(Cynanchum komarovii)、米蒿 (Art imisia
dalai -lamae)、油蒿(Artem isia ordosica)、星毛短
舌菊(Brachanthemum pulvinatum)、劣风 毛菊
(Saussurea mali tiosa Maxim .)、蒙青绢蒿(Se-
riphidium mongolorum)这些与其它地区共有的特
有种 , 仅在本区分布的特有种只有青海沙拐枣
(Calligonum kozlovi)和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
suensis)两种 。
2.3 特有种所属科 、属地理成分分析
从科的系统发育来看 ,西北干旱荒漠区种子植
物特有种所归属的科既有原始的类型及系统发育位
置比较孤立的科 ,也有相当年轻和进化的科。前者
如麻黄科 ,属于这一类的被子植物象原始多心皮类
的毛茛科 、蓼科 、藜科 、石竹科 、十字花科等 ,后者如
菊科 、川续断科 、唇形科以及单子叶植物兰科 、鸢尾
5254 期              党荣理等: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分析
科 、百合科等等 。无论是较原始的科还是较进化的
科 ,它们所含的许多特有种都是新特有种 ,属于古老
性的残遗种较少 ,只有:喀什霸王(Zygophy llum
kaschgaricum )、 塔 里 木 沙 拐 枣 (Call igonum
roborowiskii)、五柱琵琶柴(Reaumuria kascharica)、
新疆霸王(Zygophyl lum sinkiangense)、心叶水柏枝
(Myricaria pulcherrica)、塔克拉玛干柽柳(Tamar-
ix tak lamakanensis)等等 。
西北干旱荒漠区种子植物特有种所归属的科和
属的分布区也是多样的。在科中以世界广布科占第
一位 ,有 9科 ,占特有种所归属的总科数的 60%;占
第二位的是热带至温带类型 ,有 3科 ,占 20%,亚热
带至温带类型的有 2科 ,占 13.33%;泛热带类型的
有1科 ,占 6.67%。从统计可以看出 ,只有那些广
布的世界性大科和生态适应幅很广的科如热带至温
带类型 ,在西北干旱荒漠区分布的种数均较多 ,种系
也发育较好 ,在它们中才产生出大量的新特有种 。
而那些少数的泛热带科或亚热带科几乎不含特有
种 ,因为它们本身在西北干旱荒漠区分布的种数就
十分有限 。一般来说 ,只有当一个类群种数繁多 ,发
育繁茂时 ,种间的分化和变异才有可能发生 ,科的分
析完全证实了这一点 。
西北干旱荒漠区特有种所归属的 49个属的分
布区类型 ,以古地中海属和温带属占绝对优势 ,均有
18属 , 占总属数的 36.73%;世界属 5 个 , 占 10.
02%;泛热带属有 2 个 , 占 4.08%;中国特有属 6
个 ,占 12.24%。在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区系中 ,古
地中海成分居首位 ,其次是温带成分 ,特有种所归属
的情况与此吻合 ,那些在区系中占的比例很低的属
一般都没有特有种发生。只有麻黄属和鹅绒藤属例
外 ,麻黄属虽然属于泛热带成分 ,但这一类群在西北
干旱荒漠区发育的很好 ,中国产的 12 种 6 变种中 ,
西北干旱荒漠区就分布有 9种 ,它们多为西北干旱
荒漠区荒漠植被的建群或优势种 ,也是西北干旱荒
漠区植物区系重要的表征属。
西北干旱荒漠区的特有成分 ,既有新特有种 ,也
有一些古老孑遗种类 ,这一方面反映了西北干旱荒
漠区离中国特有中心 ———华南和西南遥远这一地理
上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西北地质历史和区系
发展历史的特点。在这几个地区中 ,只有准噶尔盆
地植物区系是从第四纪才发展起来的 ,因此不大可
能有较古老的特有种 ,特有属就更不会有了。其余
如塔里木盆地 、河西走廊地区 、阿拉善高原和柴达木
盆地植物区系均起源于第三纪。 В.А奥布鲁切夫
就认为中国西部地区在上古生代已是大陆 ,从白垩
纪起更增强了大陆性气候的干旱性 ,第三纪时气候
旱化现象明显剧烈。西北干旱荒漠区从其发生角度
可以归为两大地理成分:古地中海成分和东亚成分 。
古地中海成分基本上是本地起源的 ,中生代时特提
斯海在中国西北部各地陆续退却 ,许多的成分便在
转为干旱的古海沿岸或遗迹上发生 。还有些种类发
生于距西北较远的东亚植物区系上而后向西北方向
扩散。因此 ,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区系的历史是较
为古老的(除准噶尔外),且均以本土成分占主导地
位。因此在上述地区分布有古老的特有种也是不奇
怪的 。
参 考 文 献
1.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新疆植被及其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8
2.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中国沙漠植物志(1-3 卷)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5~ 1992
3.刘华训.中国荒漠地带的植被.中国干旱地区自然地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5
4.黄大焱.甘肃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7
5.周兴民 , 王质彬 , 杜庆.青海植被.西宁:青海人民出版
社 , 1987
6.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内蒙古植被.北
京:科学出版社 , 1985
7.赵可夫 , 李法曾.中国盐生植物.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8
8.杜庆 ,孙世洲.柴达木地区植被及其利用.北京:科学出
版社 , 1990
9.周志宇.阿拉善荒漠草地类型初级营养类型研究.兰
州:甘肃科学出版社 , 1989
10.刘家琼 ,蒲锦春.河西走廊主要固沙植物的旱生结构及
干旱对它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集刊 ,
1982 , 2:75 ~ 82
11.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云南植物研
究 , 1991 , 增刊Ⅳ:1 ~ 139
12.应俊生 , 张志松.中国地理区系中的特有现象———特有
属的研究.植物分类学报 , 1984 , 22(4):259 ~ 268
13.王荷生.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起源的探讨.云南植物
研究 , 1985 , 11(1):1 ~ 16
14.潘晓玲.塔里木盆地植物区系研究.新疆大学学报 ,
1994 , 11(4):77 ~ 83
15.潘晓玲 , 张宏达.准噶尔盆地植被特点与植物区系形成
探讨.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 1996 , 2:93 ~ 97
16.潘晓玲 , 张宏达.柴达木盆地植物区系分析及形成的探
讨.新疆大学学报 , 1995 , 12(1):81~ 86
526       植  物  研  究                  21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