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TWO NEW RECORDS OF GIGARTINACEAE FROM CHINA

中国杉藻科(Gigartinaceae)两个新记录种的研究



全 文 :第 21 卷 第 2 期             植   物   研   究 2001年 4 月
Vol.21 No.2           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 Apr.,  2001
中国杉藻科(Gigartinaceae)两个新记录种的研究
苏 乔1 栾日孝1 杨 君1 安利佳1 祖元刚2
(1.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 ,大连 116012)
(2.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 报道中国产杉藻科(Gigartinaceae)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和日本马泽藻(Mazzaella
japonica)两个种的分类研究 ,均为中国新记录 。
关键词 杉藻科;角叉菜属;角叉菜;马泽藻属;日本马泽藻 。
STUDYON TWO NEW RECORDSOF GIGARTINACEAE FROM CHINA
SU Qiao LUAN Ri-xiao YANG Jun AN Li-jia ZU Yuan-gang
(Bioengineering Department ,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Dalian , 116012)
(Northeast Fo restry University ,Harbin150040)
Abstract Tw o species of Gigartinaceae , Chondrus ocellatus and Mazzael la japonica are reported;
both are new to China.
Key words Gigartinaceae;Chondrus;Chondrus ocellatus;Mazzaella;Mazzaella japonica
  杉藻科藻类的主要特征是大型分枝或不分枝
体 ,构造为多轴型。藻体由皮层与髓组成 ,皮层细胞
小 ,含色素体 ,髓丝纵向平行。四分孢子囊生于内皮
层或由髓的特殊细胞发育而成 ,十字形分裂;果胞枝
由 3个细胞组成 ,支持细胞较大 ,果胞受精后与支持
细胞融合成辅助细胞 ,辅助细胞增大并分裂成产孢
丝;精子囊群位于体表面或生殖瘤内;孢子体与配子
体多为同形。
杉藻科有 7 个属 , 100多种 。中国目前有 2 个
属 ,6种。早在 1904 年 , Gepp[ 1]曾以名录的形式报
道了中国威海产 Cystoclonium armatus(Chondrus
armatus);1936 年 ,曾呈奎先生[ 2] 报道产于厦门的
Gigart ina intermedia (Chondracanthus inter-
medius)和 G.tenella(Chondracanthus tenel lus);
1962年 ,《中国经济海藻志》[ 3]首次报道产于东南沿
海的 Chondrus ocel latus;1998年 ,栾日孝先生[ 2] 首
次报道产于大连的 Chondrus yendoi 。而于 1999年
出版的《中国海藻志》[ 5] 第二卷第五册中只报道 3
种 , 即 Chondracanthus intermedia , C.tenellus 和
Chondrus nipponicus 。后一种为中国首次记录 , 其
作者在讨论中明确指出先前曾呈奎先生报道的
Chondrus ocellatus 为误报。由此可见 ,中国杉藻科
特别是角叉菜属的分类意见分歧较大 ,报道的其它
3种角叉菜存在与否尚需研究。我们的研究表明 ,
除了《中国海藻志》报道 3 种外 ,中国杉藻科还应包
括 Chondrus armatus , C.ocellatus 和 Mazzaella
japonica ,后 2种为中国新记录 。现报道如下:
角叉菜  图 1-2
Chondrus ocellatus Holmes[ 6] 1896:252 , pl.2 ,
fig.9;Okamura[ 7 ,8] 1932:79 ,pl.292 , fig.1 , pl.292 ,
fig.1;1936:653 , figs.311 ,312;Mikami[ 9] 1965:231 ,
figs.26 ~ 28;Yoshida et al[ 10] .1998:689 , fig.3 -
第一作者简介:苏乔(1971-),女 ,讲师 ,博士生研究生 ,植物系统学
收稿日期:2000-10-10
45E 。
藻体红褐色 ,常带绿色 , 软骨质 ,丛生 ,高 4 ~
10cm 。固着器盘状 ,基部具亚圆柱形短柄 ,向上扁
压或扁平楔状。体叶状 ,多次叉状分枝呈扇形 ,叶片
多纵向卷曲 ,腋角圆 ,枝端钝圆 ,枝宽 4 ~ 14mm ,厚
0.4 ~ 0.55mm ,在主枝或分枝上有时生有副枝 。构
造可分成皮层和髓部 ,皮层厚 80 ~ 100μm ,可分外
皮层和内皮层 ,细胞由外向内渐大 ,外皮层细胞 5 ~
8层 ,横切面观细胞椭圆或亚圆形 ,表层细胞长 4 ~
6μm ,宽 2.5 ~ 3μm ,含有色素体 ,内皮层细胞 2 ~ 4
层 ,不规则星状或亚圆形 ,横切面观长 5 ~ 6μm ,宽 4
~ 5.5μm;髓部厚 200 ~ 280μm ,由无色丝状细胞组
成 ,髓丝稍与表面平行 ,多呈网状结构 ,粗细不甚均
匀 ,横切面观细胞长 25 ~ 50μm ,宽 1.5 ~ 5μm ,长为
宽的 5 ~ 25倍 。孢子体与配子体同形。四分孢子囊
集生呈深紫红色的小斑块 ,斑块稍高出体表 ,正面观
圆形 、椭圆形或不规则 ,长 0.4 ~ 1mm , 宽 0.3 ~
1mm 。四分孢子囊由靠近皮层的髓丝形成 ,卵形 、
椭圆或四角形等 ,十字形分裂 ,长 30 ~ 50μm ,宽 25
~ 30μm 。雌雄异株 。精子囊由表皮细胞形成 , 卵
形 ,长 2 ~ 3μm ,宽 1 ~ 2μm;囊果散生于藻体上部各
处 ,正面观圆形或亚圆形 ,直径 1 ~ 2mm ,为一面凹
陷 ,另一面凸起 ,迎光观呈眼球状 ,果孢子囊球形或
卵形 ,直径 10 ~ 20μm 。
图 1 角叉菜 Chondrus ocellatus
1.未成熟四分孢子囊堆;2.部分孢子囊堆横切面观;
3.髓丝;4.四分孢子囊(AST20009205)
Fig.1.Chondrus ocella tus
2.Unmature tet rasporangia sorus;
2.Transverse section of part sporangial sorus;
3.Medullary filament;4.tet rasporangium.(AST20009205)
  习性及产地:在中 、低潮带大小石沼中固着于岩
石上 。孢子体成熟较早 ,在青岛 6月开始 ,配子体成
熟晚 , 8月份出现囊果和精子囊 。标本采自山东青
岛市汇泉角(AST20009205 , 20009243)、太平角
(AST20009245),存放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标本室。
地理分布:日本的本州 、九州和四国 ,朝鲜半岛 ,
中国 。
模式标本产地:日本静冈县(Shizuoka -ken ,
Japan)。
本种在《中国经济海藻志》[ 3] 、《福建海藻名
录》[ 11] (1983)和《Common Seaweeds of China》[ 12]
(1983)等曾报道过 ,但经考证这些报道有误。夏邦
美先生在《中国海藻志》⑤(1999:17)明确指出“经我
们再次检查和切片 ,发现其四分孢子囊不应属于角
叉菜属 ,待深入研究后移至它属” 。为此我们专程赴
福建采集和 Chondrus ocellatus形态相似标本 ,并送
请《福建海藻名录》作者陈灼华教授鉴定 ,认为此种
标本就是她们过去误报的 C.ocellatus。同时她指出
这个种应属蜈蚣藻属 。
经我们从形态 、切片和 DNA 序列分析(另文发
表)确认为 Grateloupia imbricata ,其主要特征:基
部具圆柱状短柄 ,复叉状分枝呈扇形 ,分枝基部略呈
楔形 ,皮层较厚 ,除基部外 ,四分孢子囊散生在各处
皮层间 ,囊果球形或亚球形 ,稍突出藻体表面 。
Chondrus ocel latus 与 C.nipponicus 在外形相
似 ,主要区别是前者藻体略矮(4 ~ 8cm),下部短柄
多呈圆柱或扁圆柱状 ,副枝较少 ,枝端圆形 ,藻体常
纵向卷。除基部外 ,囊果几乎散生于藻体各处 ,在藻
188     植  物  研  究                21 卷
体上呈一面凹陷 ,另一面凸起 ,迎光呈眼球状 ,正面
观四分孢子囊堆稍小 ,直径不超过 1mm 。而后者藻
体略高(9 ~ 14cm),下部柄多扁压或扁圆楔形 ,多副
枝 ,枝端微尖 ,叶面稍平 ,囊果仅分布枝边缘或副枝
上 ,于藻体一面突起或两面突起 ,迎光不呈眼球状 ,
正面观四分孢子囊堆稍大(直径 1 ~ 3mm)。从形态
看青岛产的标本与模式标本描述极为相似 ,故确认
为 C.ocellatus。
本种在日本本州 、九州 、四国及朝鲜半岛和我国
青岛均有分布。从气候地理等分析 ,我国东海也应
该有 ,但需进一步调查。
图 2 角叉菜 Chondrus ocellatus
1.囊果横切;2.4.雌配子体横切;3.髓丝(AST20009243)
Fig.2.Chondrus ocellatus
1.Transverse sect ion of cystocarp;
2.4.Transverse sect ion of female gametophyte;
3.Medullary fi lament.(AST20009243)
  日本马泽藻 (新拟) 图 3
Mazzaella japonica(Mikami)Hommersand in
Hommersand et al.[ 7] 1993:110;Yoshida et al.[ 13]
1998:692。
Rhodoglossum japanicum M ikami[ 9] 1965:
267 , figs.46-50 ,pl.9 。
Chondrus yendoi sensu Luan et Zhang[ 10] 1998:
269 , fig.2。
藻体紫红色 ,软骨质 ,具荧光 ,丛生 ,叶状 ,高 10
~ 30cm 。固着器盘状 ,体下部具楔形柄 ,分枝不规
则 ,次数变化较大 ,主要形式为叉状 ,边缘常生有副
枝 ,通常枝宽 1 ~ 6cm ,个别达 20 ~ 30cm ,厚 200 ~
500μm;构造可分皮层和髓部 ,皮层厚 50 ~ 80μm ,由
5 ~ 7层细胞组成 ,含色素体 ,外部细胞较小 ,排列整
齐 ,横切面观表层细胞圆柱或椭圆形 ,长 2 ~ 10μm ,
宽 2 ~ 3μm , 向内细胞渐大 ,排列疏松 ,亚球形或多
角形 ,直径 8 ~ 15μm;髓部位于皮层内 ,由无色髓丝
组成 ,髓丝多与表面平行 ,宽 2 ~ 4μm 。孢子体与配
子体同形 。四分孢子囊卵形 、球形或短锥形 ,十字形
分裂 ,长 75 ~ 140μm ,宽 50 ~ 60μm ,在皮层和髓之
间形成 ,集生 ,成熟的孢子囊堆在藻体形成稍隆起的
椭圆形深紫色斑块;囊果球形 ,散生 ,突出叶片两面 ,
正面观圆形 , 直径 0.5 ~ 14mm , 囊果被厚 80 ~
100μm ,产孢丝密集 ,细胞短而宽 ,果胞子囊球形 、卵
形或不规则 ,长 30 ~ 50μm ,宽 25 ~ 45μm 。
习性及产地:在潮间带石沼中或低潮线下的岩
石上生长 ,全年可见 ,几乎每个季节都有成熟体。标
本采 自 辽 宁 大 连 小 平 岛 (AST20009222 、
DNHM98064),标本分别存放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标本室和大连自然博物馆标本室。
地理分布:日本 。
模式标本产地:日本北海道(Hokkaido , Japan)。
本种和 M .hem isphaerica (Mikami)Yoshida
(13)在外形相似 ,主要区别是前者囊果球状 ,藻体
两面隆起;后者囊果半球形 ,藻体一面隆起。
Mazzael la 属是 De Toni 1936 年建立 ,其主要
特征是:藻体叉状分枝或叶状 ,平滑或生有副枝。产
孢丝丝状体致密 ,短细胞 ,经常以末端管状细胞与髓
1892 期             苏乔:中国杉藻科(Gigartinaceae)两个新记录种的研究
和次生丝状体相连 ,内部产孢丝扩展变宽 ,四分孢子
囊由初级皮层细胞转化而来 ,或产生于由内皮层或
髓细胞产生的次生丝状体 。
图 3 日本马泽藻 Mazzaella japonica
1.雌配子体横切面观(AST20009222);
2.未成熟四分孢子囊堆横切面观(DNHM 98064)
F ig.3.Mazzaella japonica
1.Transverse section of female gametophyte(AST20009222);
2.Transverse sect ion of unm atu re tet rasporangia sorus.(DNHM98064)
参 考 文 献
1.Gepp , E.S.Chinese marine algae.J.Bot.42:161 ~ 165 ,
pl.460 , 1904
2.Tseng C.K.Notes on the marine alg ae from Amoy , Chinese
Mar.Biol.Bull.1(1):1 ~ 86 , pls.1 ~ 6 , 1936
3.曾呈奎等.中国经济海藻志.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62
4.栾日孝 ,张淑梅.大连角叉菜属(杉藻科)的研究.植物
分类学报 , 36(3)268 ~ 272 , 1998
5.夏邦美 ,张峻甫.中国海藻志(第二卷 ,第五册).北京:科
学出版社 , 1999
6.Holmes E.M.New marine alg ae from Japan.Linn.J.Bot.
31:248 ~ 260 , pls.7~ 12 , 1896
7.Okamura, K.Icones of Japanese A lgae , Tokyo , 1932
8.Okamura, K.Nippon Kaiso shi.(in Japanese), Tokyo , 1936
9.Mikami, H.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Phy llophoraceae and
G igar tinaceae from Japan and its vicinity.Sci.Pap.I nst.Al-
gol.Res.Fac.Sci.Hokkaido Univ.5:181 ~ 285 , 1965
10.Yoshida et al.Marine Algae of Japan(in Japanese), Toky-
o , 1998.11.周贞英 , 陈灼华 , 福建海藻名录 , 台湾海峡 , 2
(1):91 ~ 102 , 1983
12.Tseng C.K.Common Seaweads of China.Science Press ,
Beijing , 1983.
13.Hommersand , M.H., Guiry M.D., F redericq S.&Leis-
ter G.L.New perspectives in the taxonomy of the G igar ti-
naceae(Gigar tinales , Rhodophyta).Hydrobiologia , 260 ~
261:105 ~ 120 , figs.1~ 41 , 1993
190     植  物  研  究                21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