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THE DIVERSIFIED SPERMATOPHYTES OF ANHUI PROVINCE

安徽省种子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全 文 :植   物   研   究
BULLETIN OF BOTAN ICAL RESEARCH
第 17卷 第 4期 1997年  10月
Vol. 17  No. 4 Oct. ,   1997
安徽省种子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沈显生1
( 1. 安徽教育学院 ,合肥  230061) 
张小平 2
( 2. 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 ,芜湖  241000)
摘 要 安徽省有种子植物 2, 498种 ,隶属于 898属 , 163科 ,其中裸子植物 6科、
13属、 18种 ;单子叶植物 26科、 211属、 593种 ;双子叶植物 131科、 674属、 1, 887
种。安徽植物区系隶属于华东植物区和华北植物区 ,基本上属于温带性质 ,特有现象
较明显 ,地理联系主要与东亚联系密切 ,水平与垂直替代现象也较明显。此区系起源
时间不晚于第三纪。安徽植物区系可以划分为 5个小区:皖南山地小区 ,大别山山地
小区 ,沿江江淮丘陵小区、淮北平原小区和淮北丘陵小区。
关键词 安徽省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STUDY ON THE DIVERSIFIED
SPERMATOPHYTES OF ANHUI PROVINCE
Shen Xian- sheng
1  Zhang Xiao- ping2
( 1. Anhui Educa tiona l Colleg e, Hefei 230061)
( 2. Depar tment of Bio lo gy , Anh ui No rma l Univ er sity , Wuhu 241000)
Abstract  It is fi rst published that there a re 2, 498 species of seed plants in Anhui
Province, which belong to 898 genera and 163 families ( not including cul tiva ted
plants and varieties) . Among them there a re about 6 families, 13 genera, 18
species in Gymnospermeae; 26 fami lies, 211 genera, 593 species in Monoco tyle-
doneae and 131 fami les, 674 genera, 1, 887 species in Dicotyledoneae. Anhui f lora
belongs to the flo ra region of East China and one o f No rth China. It is basica lly
tempera te in nature and has a certain endemic elements, and it is chief ly rela ted
w ith E. Asia in geographical relationships. It is obv ious in ho rizontal and vertical
vicariance. The flo ra o rigin is no t af ter the Tertiary Period. Anhui f lora may be
divided into 5 dist ricts: South Anhui mountainous dist rict , Dabie mountainous dis-
1996年 4月收稿。
trict, the Yang tze River v alley and Jiang- huai hilly dist rict , the Northern
Huai Riv er plain district and the Nor thern Huai Riv er hilly dist rict.
Key words  Anhui province; Seed plants; Flo ra
1. 安徽自然环境条件简况和植被特点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南部 ,介于 29°22′~ 34°40′N, 114°53′~ 119°30′E之间。东西宽 200~
300公里 ,南北长约 500公里 ,总面积约 139, 000平方公里 ,同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
和河南 6省相邻。 在大地构造上 ,安徽处于淮阳古陆与江南古陆之间 ,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
的南部成陆最早 ,以这两个地区的古陆为基础 ,向周围不断扩展 ,经历 10~ 18亿年的漫长时
间和多次海陆变迁 ,发展成为现在的地貌景观〔 1, 11〕。 安徽地貌条件复杂多样 ,山地、丘陵、岗
地和平原相互交织 ,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横贯其中 ,将境内自然地分为皖北 (淮北 )、皖中 (江
淮 )和皖南三大区域。 皖南为山地和丘陵组成 ,最高峰黄山光明顶 ,海拔 1, 841米 ;皖中主要
由丘陵和岗地组成 ,其中西部为大别山山地 ,最高峰白马尖 ,海拔 1, 774米 ;皖北多属平原 ,
但皖东北区有丘陵和岗地 ,例如皇藏峪海拔 374米。由于安徽地跨纬度 5°以上 ,自北向南 ,气
温、无霜期和降水量逐渐增加。安徽年平均气温 14~ 16℃ ,年降水量 750~ 1, 800mm ,无霜期
200~ 240d。 安徽地带性土壤自北向南 ,由棕壤到黄棕壤和山地棕壤 ,再到黄红壤〔1, 6〕。
由于安徽地跨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 ,气候的地带性变化明显 ,直接影响到植被
的发育。在植被区划中 ,皖北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皖中属于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
林带 ;皖南和皖西大别山南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在地带性植被类型方面 ,皖北是
以榆科为建群种的落叶阔叶林 ,林内主要有青檀 ( Pterocel tis tatarinowii )、大叶朴 (Celtis ko-
raiensis )、紫弹朴 (C. biondii )、栓皮栎 (Quercus variabil is )、麻栎 (Q. acut issima )和黄连木
(Pistacia chinensis )等落叶树种。 在皖中则主要以壳斗科落叶树种为建群种的落叶阔叶林 ,
树种以栓皮栎和麻栎为主 ,伴有胡桃科和金缕梅科树种 ;在局部岗地上发育了马尾松 ( Pinus
massoniana)针叶林。 在皖中西部大别山区 ,发育着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部分地段还有零
星小片耐寒性常绿阔叶林 ,建群种仍以壳斗科为主 ,但耐寒性常绿树种主要限于壳斗科的小
叶青冈 (Cyclobalanopsis gracilis )、青冈栎 (C. glauca )、青稠 (C . myrsinaefol ia )、苦槠 (Cas-
tanopsis sclerophyl la )和石栎 ( Lithocarpus glabra )等。在皖南山区是常绿阔叶林 ,由北向南 ,
常绿树种逐渐增多 ,除了具有皖西大别山区生长的耐寒性常绿树种外 ,还有甜槠 (Castanop-
sis eyeri )、栲树 ( C. fargesii )、东南锥 (C . jucunda )、米槠 ( C . carlesii )、大叶锥 ( C.
tibetana )、 罗 浮 锥 ( C. fabri )、 包 石栎 ( Lithocarpus cleistocarpus )、 红 楠 ( Machilus
thunbergii )、宜昌楠 (M. ichangensis )、浙江楠 ( Phoebe chekiangensis )、台楠 ( P. formosana )、
狭叶石笔木 ( Tutcheria m icrocarpa )、厚皮香 ( Ternstroem ia gymnanthera )和黄瑞木 ( Adinan-
dra m illet tii )等 ,建群种主要是壳斗科、樟科和山茶科植物。在皖南山地和皖西大别山山地 ,
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布非常明显 ,自下而上 ,有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落叶阔叶
林 ,在山顶常发育有黄山栎 (Quercus stewardii )矮林群落及草甸植被。
2. 科、属、种的统计
截止目前植物区系资料统计〔2, 13〕 ,安徽省有种子植物 163科 (按 Engler系统 , 1964)、 898
414 植  物  研  究                17卷
属、 2, 498种 (不包括种下单位及栽培种 ,但保留在本区无原种的变种 ) ;其中裸子植物 6科、
13属、 18种 ;单子叶植物 26科、 211属、 593种 ;双子叶植物 131科、 674属、 1, 887种。科的大
小排列顺序及各科的属种数见表 1。
表 1 安徽种子植物科的大小顺序排列
Tab. 1  The arrangement of the famil ies of seed plants in sequence from Anhui
Province
> 100种 ( 5科 )
禾本科 Gramineae ( 101∶ 216) ; 菊科 Compositae ( 61∶ 171) ; 莎草科 Cyp eraceae ( 17∶ 165) ; 蔷薇科 Rosaceae
( 31∶ 122) ; 豆科 Leg uminosae ( 37∶ 113)
51— 100种 ( 3科 )
唇形科 Labiatae ( 32∶ 96) ; 百合科 Liliaceae ( 24∶ 59) ;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 16∶ 57)
21— 50种 ( 25科 )
玄参科 Scroph ulariaceae ( 19∶ 48) ; 蓼科 Polygonaceae ( 4∶ 48) ; 兰科 Orchidaceae ( 27∶ 45) ; 伞形科 Umbel lif-
erae ( 29∶ 44) ; 十字花科 Cruciferae ( 20∶ 37) ; 茜草科 Rubiaceae ( 18∶ 37) ;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 7∶ 36) ;虎
耳草科 Saxif ragaceae ( 15∶ 33) ; 壳斗科 Fagaceae ( 6∶ 32) ; 石竹科 Caryophyl laceae ( 13∶ 31) ; 葡萄科 Vi-
taceae ( 5∶ 28) ;大戟科 Euph orbiaceae ( 9∶ 27) ; 樟科 lau raceae ( 7∶ 27) ; 报春花科 Prim ulaceae ( 4∶ 27) ; 荨麻
科 ur ticaceae ( 9∶ 26) ; 鼠李科 Rhamnaceae ( 8∶ 25 ) ; 卫矛科 Celas t raceae ( 5∶ 24) ; 五加科 Araliaceae ( 8∶
23) ; 山茶科 Th eaceae ( 8∶ 22) ; 榆科 Ulmaceae ( 7∶ 22) ; 槭树科 Aceraceae ( 1∶ 22) ; 萝摩科 Asclepiadaceae
( 8∶ 21) ; 木犀科 Oleaceae ( 7∶ 21) ; 景天科 Crassulaceae ( 4∶ 21) ; 冬青科 Aqui foliaceae ( 1∶ 21)
11— 20种 ( 27科 )
马鞭草科 V erbenaceae ( 7∶ 20) ; 杜鹃花科 Ericaceae ( 5∶ 20) ; 堇菜科 Violaceae ( 1∶ 20 ) ; 葫芦科 Cucur-
bi taceae ( 8∶ 19) ; 芸香科 Rutaceae ( 8∶ 17) ; 天南星科 Araceae ( 6∶ 17) ;罂粟科 Papav eraceae ( 5∶ 16) ; 紫草
科 boraginaceae ( 9∶ 14) ; 桑科 Mo raceae ( 7∶ 14) ; 椴树科 Tiliaceae ( 5∶ 14) ; 茄科 Solanaceae ( 7∶ 13) ; 柳
叶菜科 Onagraceae ( 5∶ 13) ; 龙胆科 Gen tianaceae ( 4∶ 13) ;安息香科 Styracaceae ( 4∶ 13) ; 桔梗科 Campanu-
laceae ( 8∶ 12) ;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 7∶ 12) ; 藜科 Chenopodiaceae ( 6∶ 12) ; 苋科 Amaran thaceae ( 4∶
12) ; 杨柳科 Salicaceae ( 2∶ 12) ; 猕猴桃科 Actinidiaceae ( 1∶ 12) ; 金缕梅科 Hamam elidaceae ( 8∶ 11)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 6∶ 11) ; 桦木科 Betu laceae ( 5∶ 11) ; 藤黄科 Gu tti f erae ( 2∶ 11) ;马兜铃科 Aris tolochiaceae ( 2∶
11) ; 灯心草科 Juncaceae ( 2∶ 11) ;眼子菜科 Potam og etonaceae ( 1∶ 11)
1— 10种 ( 103科 )
苦苣苔科 Gesneriaceae ( 9∶ 10) ; 瑞香科 Th ymelaeaceae ( 3∶ 10) ; 胡颓子科 Elaeag naceae ( 1∶ 10 ) ; 漆树科
Anacardiaceae ( 1∶ 10) ; 山矾科 Symplocaceae ( 1∶ 10) ; 薯蓣科 Dios coreaceae ( 1∶ 10) ; 木兰科 Magnoliaceae
( 4∶ 9) ; 千屈菜科 lyth raceae ( 4∶ 9) ; 锦葵科 Malvaceae ( 5: 8) ; 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 4∶ 8) ; 木通科
Lardizabalaceae ( 4∶ 8) ; 清风藤科 Sabiaceae ( 2∶ 8) ; 爵床科 Acanth aceae ( 7∶ 7) ; 防己科 M enispermaceae ( 5
∶ 7) ; 山茱萸科 Cornaceae ( 4∶ 7) ; 鸭跖草科 Commelinaaceae ( 3∶ 7 ) ; 鸢尾科 Iridaceae ( 2∶ 7) ; 石蒜科 A-
maryllidaceae ( 1∶ 7) ; 胡桃科 Juglandaceae ( 5∶ 6) ; 鹿蹄草科 Py rolaceae ( 5∶ 6) ; 水鳖科 Hyd roch ari taceae ( 5
∶ 6) ; 松科 Pinaceae ( 4∶ 6) ; 紫金牛科 M yrsinaceae ( 3∶ 6) ; 败酱科 Valerianaceae ( 2∶ 6) ; 牛儿苗科 Gerani-
aceae ( 2∶ 6) ; 远志科 Polygalaceae ( 1∶ 6) ;狸藻科 Utriculariaceae ( 1∶ 6) ;菱科 Trapaceae ( 1∶ 6) ; 浮萍科 lem-
naceae ( 3∶ 5) ; 小二仙草科 Haloragidaceae ( 2∶ 5) ; 五味子科 Schisand raceae ( 2∶ 5) ;柿科 Ebenaceae ( 1∶ 5) ; 
柏科 Cupressaceae ( 4∶ 4) ; 睡莲科 Nymphaeaceae ( 4∶ 4) ; 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 3∶ 4) ; 泽泻科 Alismat-
aceae ( 3∶ 4) ; 红豆杉科 Taxaceae ( 2∶ 4) ; 桑寄生科 Lo ranthaceae ( 2∶ 4) ; 金粟兰科 Chlo ranthaceae ( 2∶ 4) ;
 黄杨科 Buxaceae ( 2∶ 4 ) ;凤仙花科 Balsaminaceae ( 1∶ 4) ; 茨藻科 Najadaceae ( 1∶ 4) ; 大风子科 Flacour-
tiaceae ( 3∶ 3) ; 野牡丹科 Melas tomataceae ( 3∶ 3) ; 楝科 M eliaceae ( 2∶ 3) ; 无患子科 Sapindaceae ( 2∶ 3) ; 
马钱科 Loganiaceae ( 2∶ 3) ; 列当科 Orobanchaceae ( 2∶ 3) ; 百部科 Stem onaceae ( 2∶ 3 ) ; 姜科 Zingiberaceae
( 2∶ 3) ; 八角科 Illi ciaceae ( 1∶ 3) ; 白花菜科 Capparidaceae ( 1∶ 3) ;酢浆草科 Oxalidaceae ( 1∶ 3) ; 八角枫科
Alangiaceae ( 1∶ 3) ; 醉鱼草科 Buddlejaceae ( 1∶ 3) ; 车前科 Plantaginaceae ( 1∶ 3) ; 香蒲科 Typh aceae ( 1∶
3) ;
4154期          沈显生等: 安徽省种子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续表 1:
苦木科 Simaroubaceae ( 2∶ 2) ; 檀香科 Santalaceae ( 2∶ 2) ; 三白草科 Saururaceae ( 2∶ 2) ;梧桐科 Sterculiaceae
( 2∶ 2) ; 紫葳科 Big noniaceae ( 2∶ 2) ; 川续断科 Dipsacaceae ( 2∶ 2) ; 三尖杉科 Cephalotax aceae ( 1∶ 2) ; 蜡
梅科 Calycanthaceae ( 1∶ 2) ; 海桐花科 Pi t tosporaceae ( 1∶ 2) ; 交让木科 Daphniphyllaceae ( 1∶ 2) ; 杜英科 E-
laeocarpaceae ( 1∶ 2) ; 秋海棠科 Begoniaceae ( 1∶ 2) ; 桃金娘科 M yrtaceae ( 1∶ 2) ; 睡菜科 Menyan thaceae ( 1
∶ 2) ; 雨久花科 Pontederiaceae ( 1∶ 2) ; 谷精草科 Eriocaulaceae ( 1∶ 2) ; 银杏科 Ginkg oaceae ( 1∶ 1 ) ; 杉科
Taxodiaceae ( 1∶ 1) ; 杨梅科 Myricaceae ( 1∶ 1) ; 芍药科 Paeoniaceae ( 1∶ 1) ; 蛇菰科 Balanophoraceae ( 1∶ 1) ;
 铁青树科 Olacaceae ( 1∶ 1) ; 山柳科 Cleth raceae ( 1∶ 1) ; 杜仲科 Eucommiaceae ( 1∶ 1) ; 蒺藜科 Zygoph yl-
laceae ( 1∶ 1) ; 金鱼藻科 Ceratophyl laceae ( 1∶ 1) ; 马齿苋科 Portulacaceae ( 1∶ 1) ; 商陆科 Phytolaccaceae ( 1
∶ 1) ; 粟米草科 Molluginaceae ( 1∶ 1) ; 柽柳科 Tamaricaceae ( 1∶ 1) ; 沟繁缕科 Elatinaceae ( 1∶ 1) ; 连香树
科 Cercidiph yl laceae ( 1∶ 1) ; 领春木科 Eupteleaceae ( 1∶ 1) ; 大血藤科 Sargen todoxaceae ( 1∶ 1) ; 茅膏菜科
Droseraceae ( 1∶ 1) ; 旌节花科 Stachyu raceae ( 1∶ 1) ; 紫树科 Nyssaceae ( 1∶ 1) ;水马齿科 Calli t richaceae ( 1∶
1) ; 透骨草科 Ph rymaceae ( 1∶ 1) ; 胡麻科 Pedaliaceae ( 1∶ 1 ) ; 黑三棱科 Sparganiaceae ( 1∶ 1) ; 花蔺科 Bu-
tomaceae ( 1∶ 1) ; 棕榈科 Palmae ( 1∶ 1) ; 角果藻科 Zannich elli aceae ( 1∶ 1) ; 水麦冬科 Juncaginaceae ( 1∶ 1) ;
 仙茅科 Hypoxidaceae (1∶ 1)
3. 地理成分统计
在本区的 163科中 ,世界分布 35科 ,热带分布 68科 ,热带温带间断分布 34科 ,温带分
布 26科。在温带分布的 26科中含有东亚特有科 8科 ,有银杏科、三尖杉科、杜仲科、领春木
科、连香树科、大血藤科、猕猴桃科和旌节花科。在科的大小顺序排列中 ,大于 50种的有 8
科 ,都是世界性分布大科 ,并且主要分布北温带地区 ,共有 319属和 999种 ,分别占本区总属
数 35. 5%和总种数 40%。 从表 1中也可以看出 ,本地区区系是以温带性质的分布型科为主
体的。
根据吴征镒教授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系统〔4〕 ,本区的 898属可归属于 15个
分布区类型。对安徽分布的 2, 498种植物分布区研究 ,也可按吴征镒教授上述分布区类型系
统划分 15个类型。为了便于比较 ,现将安徽分布的 898属和 2, 498种的分布区类型表合并
如表 2。
4. 植物区系分析
4. 1 区系性质
通过植物区系资料统计 ,安徽种子植物区系基本上属于温带性质的。从表 1中看 ,种数
最多的是以北温带分布为主的世界性大科和温带分布科。在属的分布型中 ,温带成分和热带
成分为 479∶ 301,分别占总属数的 58. 83%和 36. 99% ,明显温带成分占优势。 在种的分布
型中 ,同样是以温带成分为多 ,温带分布的种与热带分布的种之比为 896: 416,分别占总种
数的 36. 38%和 16. 93% 。这种区系的温带性质与安徽地跨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地理位置有
关。
4. 2 特有现象
安徽省有中国特有属 34属 ,占总属数的 4. 18% ,其中的永瓣藤 (Monimopetalum )、银缕
梅 ( Shaniodendron)、虫胃实属 ( Kolkwizia )、山拐枣属 (Poliothy rsis )、夏蜡梅 Calycanthus )、短
416 植  物  研  究                17卷
穗竹 (Brachystachyum )和明党参 (Changium )等为华东特有属 ,有的仅局限分布于本省与邻
省交界处。在本区 1, 149种中国特有种中 ,属于华东特有的 164种 ,属于安徽特有的 69种 ,
后两者共有 233种 ,分别占本区总种数的 9. 33%和占本区中国特有种的 20. 78% ,可以说本
区系的特有现象是比较明显的。本区系的 69种特有种 ,有 4种产于皖东丘陵 ,为琅琊榆 (Ul-
mus chenmoui i )、醉翁榆 (U. gaussenii )、琅琊黄精 ( Polygonatum langyaense )和安徽景天
( Sedum anhuiense ) ;其中琅琊榆、醉翁榆和本区中国特有种紫弹朴、朴树 (Cel tis tetrandra
subsp. sinensis )、青檀和麻栎等构成安徽东北部森林植被的优势种或建群种。有 26种产于
皖西大别山山地 ,如大别苔草 (Carex dabieensis )、大别冬青 ( Ilex dabieshanense )、金寨山葡
萄 ( Vitis jinzhainensis )、金寨瑞香 (Daphne jinzhaiensis )、金寨铁钱莲 (Clematis jinzhaiensis )
和霍山石斛 (Dendrobinum huoshanensis )等 ;在大别山低海拔地区 ,主要由中国特有种麻栎、
枫香、茅栗 (Castanea seguinii )、小叶青冈、青稠和苦槠等组成森林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
而在大别山海拔较高的山地上 ,主要由华东或安徽特有种黄山栎、都支杜鹃 ( Rhododendron
shani i )和安徽杜鹃 ( Rh. anhweiense )等为特征种的山地矮林植被。这种植被类型常只分布
于北坡上。有 39种产于安徽南部 ,如祁门贝母 ( Frit illaria qimenensis )、祁门苔草 (Carex
qimenensis )、祁门鼠尾草 ( Salv ia qimenensis )、祁门黄芩 ( Scutel laria chimenensis )和休宁小花
苣苔 (Chiritopsis x iuningensis )等。在安徽南部的森林植被仍然以中国特
表 2 安徽种子植物属、种分布区类型统计
Tab. 2  The statistics of areal- types of genera and species of seed plants from Anhui
Province
分布型 属数 占总属数% * 种数
占总
种数% *
1. 世界分布 84 37
2. 泛热带分布
3.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4. 旧世界热带分布
5. 热带亚洲至大洋洲分布
6.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7. 热带亚洲分布
150
23
31
30
22
45
18. 43
2. 83
3. 81
3. 69
2. 70
5. 53
56
5
32
39
22
262
2. 28
0. 21
1. 31
1. 59
0. 89
10. 65






安徽共 301属 ,占总
属数 36. 99% ;共有
416种 ,占总 种数
16. 93%
8. 北温带分布
9. 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
181
70
22. 24
8. 60
85
20
3. 46
0. 81
温带地理成分
10. 旧世界温带分布
11. 温带亚洲分布
12. 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
13. 中亚分布
14. 东亚分布
70
15
5
2
136
8. 60
1. 84
0. 61
0. 24
16. 70
71
112
6
3
599
2. 89
4. 55
0. 21
0. 11
24. 35
安徽共 479属 ,占总
属数 58. 83% ;共有
896种 ,占总数 36.
38%。
15. 中国特有 34 4. 18 1. 149 46. 69
合  计 898 100. 00 2. 498 100. 00
4174期          沈显生等: 安徽省种子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有种为优势种或建群种 ,主要有栲树、米槠、甜槠、大叶锥、绵槠 (Lithocarpus henryi )、东南
锥、枫香和麻栎等。所以 ,从安徽各地群落中的建群种、优势种以及特征种来看 ,大多数都是
由中国特有种、华东特有种和安徽特有种组成的。在华东特有种中 ,有不少仅局限分布于本
区与邻省接壤地区 ,尤其是浙江天目山一带同皖南山区更为明显 ,如天目槭 ( Acer sinopur-
purascens )、天目朴 (Celtis chekiangensis )、天目珍珠菜 (Lysimachia tienmushanensis )、天目地
黄 (Rehmannia chingii )和天目贝母 ( Fritillaria monantha )等约 60种都分布在浙皖交界处 ,
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本区系的特有性。
4. 3 地理联系
图 1 安徽植物区系分区图 (图例说明同文中 )
Fig. 1  Map of the flora l regiona sli zation o f Anhui
Province ( The no tes ar e the same a s pape r)
安徽植物区系的地理联系较广 ,从
表 2可以明显看清与世界大部分地区均
有一定联系 ,但是与东亚地区联系最为
密切 ,因本区系的近 1 /4的种分布于东
亚地区 ,它们是构成本区系的主体。另一
方面 ,安徽北部为平原丘陵并地处暖温
带 ,为华北植物区系组成 ,所以又加强了
本区系与北温带地区的联系〔 12〕。至于皖
西和皖南山地则是华东植物区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 ,华东诸山在植物区系上是一
个整体〔 7, 9, 11〕。东北、华中和西南植物区系
有少量成分向本区系入侵 ,一般都分布
到海拔较高的山地地区。
4. 4 替代现象
安徽植物区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南
北区系的汇集带 ,为我国南方区系成分
的分布北界 ,又是某些我国北方区系成
分的分布南界〔1, 6〕。 因此 ,替代现象较为
明显。在水平替代方面 ,华北的油松 ( Pi-
nus tabulaeformis )在淮河以南被马尾松
( P . massoniana )所替代 ; 同样 , 槲树
(Quercus dentata )、槲栎 (Q. al iena )也逐
渐被白栎 (O. f abri )、小叶栎 (Q. chenii )
所替代 ;另外 ,淮河又是亚热带的油茶
(Camellia oleif era )、油桐 ( Aleurites fordii )和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等分布的北
界。在皖西和皖南山地 ,垂直替代方面主要表现在: 马尾松在海拔 800m以上被黄山松 (Pi-
nus taiwanensis )所替代 ;槲栎在海拔 1000— 1200m以上被黄山栎 (Quercus stewardii )所替
代 ;野菊 (Dendranthema indicum )在皖西海拔 1000m以上被毛华菊 (D. vestitum )所替代 ;
黄杨 (Buxus sinica)在海拔 1000m以上被小叶黄杨 (B . sinica var . parvi folia )所替代。另
外 ,杜鹃属 ( Rhododendron )、风毛菊属 ( Saussurea )、忍冬属 (Lonicera )、乌头属 ( Aconitum )和
苔草属 (Carex )等 ,在本区山地地区均表现出一定的垂直替代现象。
418 植  物  研  究                17卷
4. 5 起源与演化
由于本区地质历史古老 ,加上现存的许多古老孑遗植物 ,可以说明本区系的起源是古老
的。分布本区的大血藤科、连香树科、领春木科和杜仲科均为起源于第三纪前的单型科 ,而象
香果树 (Emmenopterys )、化香 ( Platycarya )、青钱柳 (Cyclocarya )、糙叶树 ( Aphananthe )、三
尖杉 (Cephalotaxus )、铁杉 ( Tsuga )和金钱松 ( Pseudolarix )等为第三纪前起源的单种属并多
为华东特有单种属。不仅如此 ,而且还有众多的第三纪植物在现今本区植物群落中占有重要
地位 ,如枫香 ( Liquidambar )、花楸 ( Sorbus )、荚迷 ( Viburnum )、泡花树 ( Meliosma )和朴
(Cel tis )等。 因此 ,本区系的起源不晚于第三纪。
安徽植物区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 ,在第四纪冰川期是否受到袭击 ,还值得进一步研
究。根据目前保留下来较多的第三纪古老孑遗植物来看 ,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地具有复杂
的地形条件 ,成为古老植物的避难所 ,在冰川后期又较快恢复和发展起来 ,形成现在的植物
区系。本区系目前仍在不断地演化 ,在本区 69种特有种中 (不包括种下新分类群 ) ,苔草属有
16种 ,鼠尾草属 ( Salv ia)有 5种 ,百合科有 6种 ,还有唇形科、玄参科和十字花科等 ,多数为
草本植物 ,说明本区不同地段的居群演化颇为活跃。
4. 6 区系分区
安徽植物区系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的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3〕 ,淮河以北地区为华北
植物地区 ,而淮河以南 (有些学者认为从大别山北坡至巢湖一线以南 )为华东植物地区〔 9, 11〕。
根据本区地貌、气候、植被和区系成分 ,可将安徽植物区系分为 2个地区、 3个亚地区和 5个
小区 (见图 1) ,即:
泛北极植物区
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
  A. 华北植物地区
   a. 安徽淮北亚地区
    a1. 淮北平原小区 (共有 65科、 210属、 350种 )
    a2. 淮北丘陵小区 (共有 102科、 327属、 554种 )
  B. 华东植物地区
   b. 沿江江淮丘陵亚地区
    b1. 沿江江淮丘陵小区 (共有 122科、 456属、 720种 )
   c. 安徽西南山地亚地区
    c1. 大别山山地小区 (共有 147科 、 685属、 1, 578种 )
    c2. 皖南山地小区 (共有 157科、 826属、 2, 118种 )
5. 结  论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 1)安徽省种子植物区系较为丰富 ,已知有 163
科、 898属、 2, 498种。今后 ,随着人们对皖南西南部皖赣交界地区的深入研究 ,安徽植物区系
的内容会有所增加。 ( 2)从全省范围看 ,安徽植物区系基本上是属于温带性质。 ( 3)安徽植
物区系的特有现象较明显 ,本区特有种 69种。 ( 4)由于安徽地理位置特殊 ,加上地形复杂 ,
使得植物区系的水平替代和垂直替代现象均较明显。 ( 5)安徽植物区系具有古老性 ,起源不
晚于第三纪。 ( 6)安徽植物区系地理联系广泛 ,但主要与东亚联系更密切。 ( 7)根据地貌、气
候、植被类型和植物区系丰富程度 ,安徽植物区系可分为 5个小区。
4194期          沈显生等: 安徽省种子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安徽植被协作组 . 安徽植被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1
2. 安徽植物志协作组 . 安徽植物志 . 1, 4, 5卷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 3卷 ,中国展望出版社 , 1985— 1992
3. 吴征镒 . 论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 . 云南植物研究 , 1979, 1( 1): 1— 22
4. 吴征镒 .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 云南植物研究 , 1991,增刊Ⅳ : 1— 178
5. 王荷生 . 中国植物区系的特点 . 地理学报 , 1979, 34: 224— 235
6. 吴诚和 . 安徽植物区系的探讨 . 植物学报 , 1982, 24( 5): 468— 476
7. 郑勉 . 我国东部植物与日本植物的关系 . 植物分类学报 , 1984, 22( 1): 1— 5
8. 邓懋彬等 . 皖西霍山县白马尖植物区系和植被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 1983, 7( 2): 113— 121
9. 沈显生 . 安徽大别山天堂寨山区植物区系的研究 . 植物学报 , 1986, 28(6) : 657— 663
10. 沈显生 . 黄山栎群落的分布与分析 .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版 ) , 1994, 1: 86— 90
11. 刘日方勋等 . 华东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 云南植物研究 , 1995,增刊Ⅶ : 93— 110
12. 王荷生等 . 华北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 云南植物研究 , 1995,增刊Ⅶ : 32— 54
13. 何家庆等 . 安徽植物增补及地理新分布 . 植物研究 , 1995, 15( 2): 191— 194, 1996, 16( 1): 51— 56
14. 钱宏 . 安徽大别山北坡植物区系的研究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1988, 15( 4): 35— 45
15. 钱宏 . 安徽大别山北坡植物区系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关系探讨 . 武汉植物学研究 , 1989, 7( 1): 39— 48
16. 刘宾 . 安徽大别山陀尖山区植物区系的研究 . 武汉植物学研究 , 1991, 9( 3): 239— 246
17. 黄成林 . 安徽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研究 . 武汉植物学研究 , 1993, 11( 2): 155— 162
18. 刘鹏 . 大别山植物区系及南坡和北坡相关性研究 . 广西植物 , 1993, 13( 3): 225— 233
19. 刘鹏 ,吴国芳 . 大别山植物区系的特点和森林植被的研究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版 ) , 1994, 1: 76— 81
20. 刘鹏 ,谢中稳 . 安徽大别山马鬃岭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 武汉植物学研究 , 1995, 13( 1): 37— 46
21. 谢中稳 ,吴国芳 . 安徽大别山多枝尖山区植物区系的研究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版 ) , 1993, 1: 102— 110
22. 谢中稳 . 安徽鹞落坪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研究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1994, 21( 4): 507— 512
23. 谢中稳等 . 安徽皇藏峪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和森林植被 . 武汉植物学研究 , 1995, 13( 4): 310— 316
420 植  物  研  究                1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