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 物 研 究
B U L LET N I O FB OT A N ICA L RE S EA RCH
第 5 卷 .第 2 期
V o l
.肠 .N o .2
1.舫 年 4月
A P
r U
.
!二5
四 川 新 龙 晚 三 叠 世 植 物
陈 哗 陈明洪 孔昭襄 杨缓河
AT LE T AS S R I! P C LAN T S F R OM X!N L ONG
5 H IC UAN P RV N O I CE
Ch e n Y e h Ce n M i n g
一
h o n K go n Z h go a
一 e h e n Y an g Xi n a
一
h .
要
本文报道四川省新龙地区晚三叠世植物 (包括英珠娘阿组及喇嘛娅组 )
2 , 属 4 5种 。
在这植物群中 , 真威植物占优势 ( 8 属 15 种 ) , 其中又以扇旅科 , 合
囊蔗科和紫箕科植物占显要地位 , 苏铁类植物次之 , 银杏类和松柏类植物比
较丰富 , 种子蔗类植物出现了叉羽叶和鳞羊齿等 。 其组合特征与云南一平
浪组 、四川须家河组植物群 , 湘籁地区 ,警河以及藏东地区晚三叠世中晚期
植物群极为相似 。 与日本成羽 , 越南东京和东格陵兰等地晚三叠世植物群
也比较接近 , 所属地质时代大致相当 , 应属于三叠世考依 卜中— 晚期 。指示的气候属热带— 亚热带 。
前 言
新龙地区三叠系地层分布很广 , 尤以上三叠统发育 , 且多为海陆交互
相— 陆相沉积 。该区基础地质工作比较薄弱 ,对古生物研究极少 , 19 7 2年四川省地质局
陈啤 、 陈明洪 、 孔昭袁 : 北京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究所 ( Ins it ut e of B ot a n y , A ca ds m ia
S i
o ica 。 B e i j in g )
.
杨资河 : 四川 . 成都 .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 C h e 。。 d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G e o l o g了 a n d M 玉n e r a l
R
e so . cr e s
.
C h e n g d u
,
S ic il u a n )
。
一 2 1 一
第三区测队三分队对该区进行地质调查时 , 在河西区雄龙西乡鄂多— 卓西一带上三益统地层测制了一条剖面 , 将剖面 自上而下分为英珠娘阿组 ,
喇嘛址组及拉纳山组。
英珠娘阿组。
仅见于新龙县雄龙西乡的卓西 、 瓦日之西 3 一 4 公里的山 .上 , 以英珠
娘阿和日阿鲁娘阿两个山口之间海拔 4 9 3 8一 4 9 2 4 米高地山脊上出露完整 :
底部为砾岩 , 中上部为砂岩 、 板岩的频繁韵律层 , 顶部砂板岩中夹有浅灰
色含粒砂岩 , 因剥蚀未见顶 , 与下伏地层喇嘛娅组呈整合或局部呈假整合
接触 , 含有丰富植物化石 。 厚度 > 49 1 . 95 米。
喇嘛娅组 :
分布于日阿鲁娘阿向斜的两翼 。为一套灰黑色的砂岩 , 板岩的频繁韵律
性沉积。 底部有 17 一 30 米的浅灰色厚层长石石英砂岩。 硬砂质石英砂岩 。
局部夹煤线 , 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 , 底部亦含 uY n n a : 。 Ph o lu : 等瓣鳃类化
石 。 厚度 5 7 5 。 2 米 。
拉纳山组 ;
在日阿鲁娘阿向斜的两翼较为发育 , 为一套黑色板岩 , 夹少量浅灰色
砂岩 , 灰黑色粉砂岩 , 含有大量的 B : 二 “ ia 及 H al 动 l’a 等瓣鳃 类 化 石
及少量植物化石 , 其顶界与喇嘛娅组呈整合过渡 , 底界在向斜东翼的卓西一
带 , 因断层破坏与下伏地层图姆沟组关系不明 , 而在西翼的鄂多一带则与
花岗岩呈浸人接触 , 未见底。 厚度 1 4 52 . 1米 。
于 1 9 7 2 年 8 月 , 四川省地质局第三区测队在侧制剖面过程中并 采 集
了大量植物化石 , 曾经杨贤河等同志初步鉴定 , 将上述所含植物化石地层卜
时代定为晚三叠世 。 但对于植物群的组合特征等未作系统研究 。 1 9 8 2年陈
哗 、 陈明洪 、 孔昭哀等同志对横断山区进行考察时 , 正巧区调队同志为了
对该部面地层作深人研究 , 又在原剖面的英珠娘阿组与喇嘛娅组系统地补 ,
采了一批植物化石 , 连同 1 9了2 年所采的标本一并转给我们研究 , 经鉴定
计有 29 属 48 种 。 作为植物群来讲仍为首次报导 。 在植物学上和地质学上
具一定的意义 。
新 龙 植 物 群 的 组 合 特 征
本植物群 (包括喇嘛娅组及英珠娘阿组 )属种如下 :
旅类植 . 门 p t e r id o p h y t a
楔叶纲 S Ph e n oP s ida
木贼目 E 红忿 f s e ta t e s
一 2 2 一
后芦木科 P Ao c a l a mi ta e e a e
新芦木属 N eo e a la二 i tes Ha l l e
窄叶新芦木 N。 e ar r er e i( Ze i l l er) Ha l l e
?新芦木 (未定种” N。 s P .
木贼科 E至 uis o ta c e a。
木贼属 E口 uis e tu二 L i n n .
宽脊木贼 (比较种 ) E .ef . tak a hs ak i Ko n, n o
真旅纲 F I l i c o p s id a
莲座旅目 M a r a t` i a l e S
星囊威科 A s t o r o t入e c a c e a e
星囊旅属 A s t 。 , o t h e c a p r e s l ·
舌羽 星囊旅 (比较种 ) A . e f . c o t t o ” 11 Z e i l l e r
合囊旅科 M a ar t` t’a c ` a `
合囊旅属 M a r a t t i a S w a r t z
亚州合囊旅 M . a s i a t i c a ( K w a . ) H a r : 15
短囊合囊旅 M 。 优。 , s t e r i ( G o e p p 。 ) S e h i m p e r
紫箕目 0 5。 : ” d a l` S
紫箕科 o s m u” d a c ` a `
拟托旅属 T od l’t ` 5 S e , .
重齿拟托族 T . d e n t f c . l a t u s ( B r o n g n . ) K r a s s e r
陕西拟托旅 T . s几e n s i o n s l’ s ( P a 产 n ) S z e
真旅目 尸` l i c口 l` s
双扇旅科 D I P t e l id a c` a e
格脉玻属 c l a t h r o p t e r i s B r o n g n .
新月型格脉蔗 c . 杭 e n i s c i o i d e s B r o n g n ·
阔叶格脉旅 c . Pl a t万Ph夕Il a ( G o e p p . ) N a t h o r s t
格脉玻 (未定种 ) C . s .P
网脉旅属 D i c t , oP h百l l u m L i n d l e y e t H u t t o n
短镰网脉旅 D . o a rh o r s t i i Z e i l l e r
尼尔桑网脉蔗 D 。 : 115 50 : i ( B r o n g n 。 ) G o e p p 。
奇叶族属 Th a u二 a toP t e , 15 ( G o e p p . ) N a t h o r s t
一 2 3 一
布劳奇叶蔗 T. b匆: , l’an 0 P o p p .
目科不明的真玻植物 F i l i e o p s id a I n 。 e r t a e S e d i s
技脉威属 C l a d o Ph l e b i s B r o n g n 。
宜君技脉玻 C 。 i c h位趁e n s f s s : e
双歧技脉戴 C 。 : a c i bo r s k i i Z e i l l e r
多裂技脉蔗 (比较种 ) c . e f . l ob i f o l i a p h i一 i p s
福建技脉蔗 (比较种 ) C . e f . f u k i e n : f: s z e
螺旋藏属 S p ioyt t e , `5 S e h i m p e r
螺旋旅 (未定种 ) 5 . sP .
裸子植物门 G y m n o s p e r m a t o ph y t a
种子旅纲 P t e汀 d o s Pe , m o Ps i da
种子藏目 c , c a d o f i l i c a l。 :
盾生种子科 p e l ta : p e r二 a e e a 。
鳞羊齿属 L e夕id OP t e : 15 S e h i m p e r
奥托鳞羊齿 L . o t t o , 15 ( G o e p p . ) S e h inr p e r
兜生种子科 c 。褚 st o sP e lm ac ae 。
蓖羊齿属 C r e n o z a m i t。 : N a t il o r s t
苏铁型蓖羊齿 (比较种 ) c . e f . c百c a d e a ( B e r ` e r ) S c h e n k
叉羽叶属 P t i l叮 a m i t e s N a t h o r s t
中华叉羽叶 P . 动 i , 。 n s i s H s位
目科不明种子戴植物 P t e r i d o s p e r m o p s i d a I n c e : t a e S e d i s
新龙羽叶属 X i n l o n夕o Ph夕Il u m Y a o g
蓖羽叶型新龙羽叶 X . ct en oP et 句 i女: Y 。 。 g
多条纹新龙羽叶 X . m : I t£I i n o a zo m Y a n g
苏铁纲 C , c a d oP s i d a
苏铁目 c , c a d a l。 :
蕉羽苏铁科 N II: s o o i a c e a e
蕉羽叶属 刃 115 5哪 i a B r o n g n 。
渐尖蕉羽叶 N 。 a e u二 i , a t a P r e , l
本内苏铁 目 B , n , 。 t ti at le s
威廉逊苏铁科 平 i l l i a m s摊 i a c e a e
侧羽叶属 P r e r oP h , l l u m B r o n g n 。
等形侧羽叶 P . a e q: a l e ( B r o n g n . ) N a t h o r s t
短侧羽叶 P . b a 夕 i。 r i Z e i l l e r
二4
尖裂侧羽叶 p.才 in na t` f id : mH a r r is
尖裂侧羽叶 (比较种 ) p. ef.P in na l if id“ mH a r r is
异羽叶属A o o t nda z。 ` t e sSeh m iper
异羽叶 (未定种A ). sP .
目科不明的苏铁植物 Cy ea do ps ida Inr e eta e Sed is
镰羽叶属D , e乡a n o z a 柳 i t e s H a r r i s
镶羽叶 (未定种 ) 刀 . s .P
奇异羽叶属 T h a u二 a t o P几, I l u优 Y a n g
羽毛奇异羽叶 T . P t i l: 二 ( H a r r i s ) Y a n g
新龙叶属 X f n l o ” 夕i a Y a n g
侧羽叶型新龙叶 X . 乡t e : o乡人, Il o i d e s Y a n g
银杏纲 G i , k夕o Ps fd a
银杏目 G i , k夕oa l o s
银杏科 G i” 及夕o 口 c ` a `
舌叶属 G l o s s o Ph万l l u , K r a o s e l
细长舌叶 G . : 。 i l l e : ( S e w . ) s z e
银杏属 G i o k夕 0 L i n n e
不齐整银杏 G . a c , sm i a H a r r i s
新龙银杏 G . x ` , I o n夕` ” S`“ Y a n g
四川银杏 G . S i e h u a ” e n s i s Y a n g
裂银杳属 B a i e l a B r a u n
优雅裂银杏 B . c o n e i , , a ( H e e r ) K a W ·
瘦形裂银杏 B . e x i l i f o : 二 15 Y a n g
硬叶裂银杏 (比较种 ) B . e r . 夕u i l入a 、 m 。 t i z e i x l e r
裂银杏 (未定种 ) B . s .P
楔银杏属 S乡丙e n o b a i` r a F l o r i n
一 黄氏楔银杏 5 . h u a叨 ` ( S z e ) H s u
松柏纲 C溯 f f e , o P: ida
松柏目 c o , £f e : a l e s
扇苞科 C万c a d o c a r p i d a c e a `
苏铁杉属 p o d o : o沉 i t e s B r a u n
披针苏铁杉 p . l a n c e o l a t o s ( L . e t H . ) B r a u n
准苏铁果属 C犷e a d e c a冲 i d i u m N a t h o r s t
爱尔特曼准苏铁果 c . e ; d二 a n n i N a t h o r s t
一 2 5 一
弗尔干衫属 F er 夕a , i e l l a P r y n 。 d a
苏铁杉型弗尔千杉 F . Po d o z a二 i o i d e s L i h
分类位置不明的植物 I n e e r t a e S e d i s
带羊齿属 aT e n i o P r e r i s B r o n g n .
蕉羽叶型带羊齿 T . n i l s s o , i o fd。 : z e s l l e r
大带羊齿 (比较种 ) T . e f . 夕i夕a , ro a S e h e n k
似果穗属 S t, o bi l i r e s L i n d l e y e t H u t t o n
似果穗 (未定种 ) 5 . sP .
上列化石共计 29 属 妞 种 , 均系上三叠统地层中常见属种 ,基本上反映
了该地区晚三叠世植物群的面貌 。 其中楔叶类植物 2 属 3 种 , 占全体植物
的 6 . 3% , 真旅植物 8属 16 种 , 占 3 3 . 3% , 种子藏类植物 4 属 5种 , 占
1 .0 4写 , 苏铁类植物 6 属 9 种 , 占 1 8 . 8% , 银 杏 类 植物 4 属 9 种 , 占
1 8
.
8% , 松柏类植物 8属 3 种 , 占 6 . 3% , 分类位置不明的植物 1属 2 种
及裸子植物生殖器官化石 1属 1种 , 占 6 . 3 % 。
根据上述植物属种的统计分析 , 新龙植物群 (包括英珠娘阿及喇嘛娅
组 ) 有下列特点 : 真旅类植物占绝对优势 , 其中以双扇威科植物占显要地
位 , 是本植物群的主体 。 合囊旅科和紫箕科植物也比较发育 , 苏铁类植物
次之 , 在植物群中仍占重要地位 , 多为我国南方晚三叠世时期热带— 亚热带成分 , 银杏松柏类植物 (松柏类植物中主要以扇苞科植物为主 )较前有
了进一步发展 , 种子旅类植物出现了新的类型 , 如叉羽羊齿和鳞羊齿等 ,
在植物学上与地质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
植物群的对比及其地质时代的讨论
在新龙植物群中 , 虽有少数种可延续至中侏罗世及少数属、 科可以延
续至今外 , 绝大部分属种均出现于晚三叠世 。木贼类植物以新芦木和木贼为
主 , 前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布较广 , 后 ·音延续至今 , 而该属中的宽脊木贼
场 : i : 。 ut 二 at ka ha isk 最早出现于 日本晚三叠世中晚期植物群中 , 后来在
我国云南一平浪植物群 , 警河晚三叠世植物群 , 乡城喇嘛娅组植物群中均
出现过类似分子 , 越南鸿基植物群中被命名为 E . s盯 a1 ln’ 的 部 分标 本
( Z ie l e r 1 90 3
, 图版 39 , 图 1一 3) 亦与本种接近 , 可能同属于一种 , 现在
新龙喇嘛哑组中出现 , 看来该种植物分布较广 ,可能为晚三叠世特征分子之
一。 合囊藏科和双扇蔗科植物都是喜湿热的植物 , 至今它们仍广布于热带
及亚热带地区 , 在中生代时它们比较发育 , 地理分布也较广 , 合囊旅科中的
一 2 6 一
合囊蔗属在新龙出现 2种 , 即 M a ; a t t i a a s勿 t i c a 和 M . 二。 n s r o r i , 前者曾
出现于朝鲜 、 日本 、 越南晚三叠世植物群中 , 后来在我国南方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地层中常有出现 , 就其时间分布来讲 , 虽可在早侏罗世出现 , 但在
晚三叠世时更为发育 , 后者主要出现于晚三叠世植物群中 (亦可出现于侏
罗纪地层中 ) 。 双扇旅科中的 C l a t h l o P t o r i s m e n i s c i o i d e s 是世界上三叠至
侏罗纪广布种 , 为我国南方晚三叠世植物群中常见的重要分子。 C . Pl a -
t犷o p h , Il a 也是晚三叠世植物群中的广布种 。 T h a u二 a to P t e: ` s 属 在 瑞典 、
格陵兰 、 德国等地被视为早侏罗世的重要植物 , 后来在晚三叠世植物群中
也有发现 , 而在日本 、 朝鲜等地区晚三叠世地层中常有出现 , 在我国南方
晚三叠世中晚期地层中分布较广 。 D i ct , oP 丙班翻 m 在欧亚地区主要分布于
晚三叠世— 中侏罗世 。 刀 . an t h。打 it 最初出现于越南鸿基植物群中 , 也是我国南方晚三叠世植物群中的常见而重要的分子 , 它们的存在 , 不仅对
植物群的地质时代的确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 而在指明当时的气候也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
紫其科的 T o dt’ t。 : d o t i。川。 t。 : 多出现于越南 、 日本和我国湘赣地区 ,
福建漳平 , 云南一平浪 、 宁菠 , 四川须家河 、 餐河等地晚三叠世植物群中 ,
少数地区可延续至中侏罗世 。 T 。 s h。肛 i en : is 始现于陕北延 长层 , 是该植
物群中的典型分子 , 后来在我国南方相当地层中相继出现。 可见 , 它是我
国南北方的广布种之一 。 C l a d o Ph l` b i s ar c ib o l s ki i 是越南鸿基植物群中的
重要分子 , 在 日本成羽植物群中亦有此种出现 。 在我国南方三叠世植物群
中广泛分布 。 可见它在指示植物群的地质时代具有一定的意义 。
苏铁类植物在植物群中也相当丰富 。 p : e , o乡h , 11: m 乡` n n a : sf fd u m 是东
格陵兰植物群中的重要分子 , 后来在我国福建文宾山组 、 湘赣地区 、 云南
宁菠 、 四川等河晚三叠世中晚期植物群中出现 。 奇 异 羽 叶属 T hau , “ t“ -
P甸 11: , 是杨贤河 (一。 7 5 ) 根据哈里斯 ( H a r r i s 1 9 5 2 , 第 6 1页 ) 徐 仁
( 19 5 4
, 第 6 1 页 ) 定的 P t e : o Ph y l l u二 P t i l u m 的图形及四川的标本改定的
一个新属 。 该属的基本特征是 : 小羽片基部收缩成对称的园形 , 并以其一
点或极狭的柄状着生于羽轴腹面上 , 叶脉在小羽片基部一点呈 放 射 状 伸
出 , 然后小羽片侧边互相平行直达其顶端等特征与 p t o or ph班加二 的属征
不同 。 本 文 暂 同 意这个观点 , 即将 p . 夕t i l u m 改 为 T h a u , a t o P入, 11: 二
Pilt . 坑。 该种最初出现于东格陵兰 L eP id oP t叮 l’s 带 , 是该带的重要化石 ,
后来在我国南方晚三叠世植物群中常有发现 , 可视为该时期的标志化石 。
种子蔗植物有 3 属 3 种 。 L ` Pi d oP t“ l’s 属是东格陵兰 、 瑞典 、 德国等地
晚三叠世瑞替克期常见的属 , 并以此命名为化石带 , 少数出现于晚三叠世
一 2 7 一
中期。 L .t ot o ni s是该期的代表分子 。 在我国曾出现于广元须家河组上
部 , 广泛分布于湘赣地区 , 福建漳平地区晚三叠世中晚期植物群中 , 现在
新龙植物群中首次出现 , 对确定该地区地层时代具重要意义 。 据 杨 贤 河
( 1 9 7 8 )报导 , 在四川渡 口灰家所上三叠统大荞地组亦发现此种 , 但图影不
甚清浙 。 几 l’I o az m l’t 。 : 属在欧洲历来被古植物学家视为瑞替期的特有属。
在我国常见的有两种 , 即 尸 . : 衍ne sn i : 及 P 。 in ls s 。石 它 们都是晚三叠
世晚期的重要成员 , 前 者最初出现于湖南醛陵及江西萍乡晚三叠世晚期 ,
后来在其他地区相应地层中 , 如四川须家河组顶部、 云南一平浪 、 福建漳
平等地区晚三叠世中晚期地层中均有出现 , 且数量较多 。 在新龙地区该种
与 L ` iP doP et r行 口 l t on l’s 共生在一起 , 对该区地层时代的确定和对比提供
了重要的化石依据 。
银杏类植物始见于古生代 , 繁盛于 中生代 , 至今仅残存 1 种 iG kn g 口
ib l ob a 为我国所特有。 在新龙植物群中出现了 4 属 9 种 , 在植物群中占相
当比重 。由于它们的大量出现 , 标志着植物群在系统演化上进人了较新的阶
段 。 在这些银杳中 , G l o s s o 乡h , l l u n` : e i l l e , i 在越南鸿基植物群中比较常
见 , 曾在我国一平浪植物群及宝鼎大荞地组上部出现 。 B 。沁 ar 夕“ Ihau 二 ot i
始见于越南鸿基植物群 。 而后在朝鲜 , 日本和我国福建 、 藏东晚三叠世植
物群中相继出现 。 在餐河植物群和新龙植物群中均出现了类似分子 。
松柏类植物以 p o d o z a 二 i t o s I a n c e o l a t u s 为主 。 化石相当丰富 , 与我
国南方其他地区晚三叠世中晚期植物群一样 , 在植物群中占显要地位。 而
在宝鼎 、 盐边红泥大荞地组植物群中极为罕见 。 由于它在新龙植物群中大
量出现 , 与晚三叠世早中期植物群形成明 显 的 对 照 。 C` ca doc al 乡i d沁m
` 了
J 明洲 ln’ 是格陵兰 、 瑞典 、 日本等地晚三叠世的重要化石 。 在我国南方晚
三叠世植物群中广泛分布 。 因此 , 不少学者认为它可能是晚三叠世的标志
化石。 其实在个别地区的早中侏罗世植物群中亦有出现 , 说明它可以延续
到早中侏罗世。 但主要仍繁盛于晚三叠世。 在确定植物群的地质时代中仍
具重要意义。
X i九 l o n夕。乡h刀Il u二 和 X i n l o n夕i a 两属就目前资料来看 , 仅 出现 于新
龙 。 由于缺乏表皮和生殖器官的研究 , 其确切的分类位置尚需进一步积累
资料作深入研究方能确定 。
综上所述 , 新龙植物群在组合特征上与我国南方各地晚三叠世中晚期
植物群可以比较 , 与日本的成羽植物群 , 东格陵兰植物群 , 越南鸿基植物
群比较接近 (见表 )其地质时代大致相当。 应属于晚三叠世考依 卜中— 晚期 , 相当于海相的诺利中期— 瑞替期 。
一 2 8 一
翌 {殊 古 澎 椒 l+ +
蔺 }名 朴 匆 松 】 +
盖 }, 。 , 。 。 卜 十 + 十 + 七轰} 二 。 , 。 “ 廿 七 十 + 十 十 + + +
粼 , ` “ {
誉} . * , ` “ …
粼 , “ ` } + 七 + 吃叫 “ “ 曰 ` + 七
_
+ 十 + 十 _
_
_ _
_啤 1 长 。 : { +
. ! 川 。 田 ; + 十 + + + + 十 七
簇
1
粼 胎 骊 …十 + 十 + 十 + + ℃
,
}
。 。 , 。 二 …十
!“ { ’ 仆裘 玛娜枯 {
+ ℃
l长
4
} , 、 , , ! L
l誉 1摄 镰 斌 毓 } + + + 十 +
, l尹 l易 帐 健 毓 {十 + 十 + 十 七
I摺 1. 肠脚仔 , { ’ “
可 }权 ! 裸 铁 望 翻 . 十 勺 + 十 + 十 十 + + + + 七 牙
】叫 狱浙拱逮毓 ; + 十 ℃ ℃ + + 十 十 十 十 十 + + 十 冶 ℃
娜琳奴猫坦早摊姗季刹曰川钾留振
翅
.
d”ùó灿肠仇。ó!叭S
s,:
,、心翻、 .Uo勺工oj恤由01 .
怡ù魂的óo力嘴。`.Q
s.-sua.n心勺…-gl嘴叭oP。工勺
。七喃un`心竹! a`肠叭、a暇翻ó
恤.0勿之勺:自
!、勿`。心.之`工入钱。物气七q
d的.0
。、工卜心气入、叭.勺
“.
Pù o灿。叨怡.a`,喃`ó钱心二切工
5.-勿.aō君a心勺竹、、Po卜
勺.、D一、仙.名俪o卜
嘀óa灿勺.口`.决
。二钻、勿00物`。o翔
.-暇。物帆。a心仙`.灿协丫怡心.。。之`艺a勺.-nb国.`s.a、城胜。10oaN卜
.laj-ó。.场a、.-胜。工。o衡
川
禽
丫了/
..忆
一 2 9 一
眯 古 拐 奈
。` .、勺 . 0Za怡 s协勺 .asol !姚 .9
勿 . -B .熟。,心勺怡”oa以.9
;胜”.o0a魂:9
怡`al一节灿己补心含勺*01臼
祖P.-ol卜心气。`a氮.怡伪.抽喃X
翻`工怡、钱”,-`.叭。..心ó
身as、!欲`吕。会,U
ds”a物怡胜.20..气盈`Pó工怡…喃叭.d胜.忿、、、起.ó气.
怡`a、。.?氏
a一吕。a.1`补心叭`、民。铂.0勺妥,吕怡-osl.-N
胜.昔:勺工怡之.` .权
s.
P、0.-`a铂o.加。暇灿工气魂叭场1:X
帕勺”.a.怡心,竹之灿健拍。ù喃七d。.P入.竹a仙怡胜zo.a灿勺朴s:-o、10岭喃`,ó含P气灿7
习)1 眯 古 拐 奈理榨 一一一 哟 ~一一 - ~ 一一一一~ - -一曰曰 . J . , 山 . J乙`
}军 肠 扮 期 带 十 十r . 自门~ . ~ ~ . ~~ ~ ~ ~ ~ ~ r - ~ -~ 一 一- 一- ~ ~ - -一一l 怜 饵 舞 粗 娜 胜 十. 口}盲 勺, 脚 创 . . 脸 ,一 . , , . , . 叫, . . . . , 叫 .一 小 小l止旦- !! ~ 俐 , ~ 哪 }. J J }一— 「一一一一—— —一}琴 减 书 翔 +往 趁 长 场 娜 能匆曰 l ! l! ` 一 ~ . ~ . . . ., . . . . . . . . . . .l撼 补 净 肠 朔 }侧 l 。 , , . 一角 . , 气 1气 1二 习 . J 宁 .甲 .宁 宁 , . , . 宁工产 由口 口 , } -J 二 二 上 . 、; p户 1! 卜 佣 叨 】下 下 丫 下 七 丫释 } _ }}川 叫 田 翻 + + + + + +璐 翻; 触 翻 + + + 十 + + +
健
1摊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 . J ~ J 一扫目 屯目 月口 肖卜二 , 月 刃早 口. . . 甲 勺r , 尸. .目 . . , . . . . . . . . . .
J
1
, 玲祥娜娜性 + + +
{性 }。 。 : 。
盆~ ~ ~ ~ ~ ~ ~ ~ ~ ~ ~一 -~ 一 -~ ~ ~ ~ ~ ~ ~一一一 -+ + + 十二后汰石亩奋{共井份一一
1月 ! ` . 一 , ,
!
.` 目 l 门卜 J, ` 币孕口 , . 即
{二一一一一目 } 。 l ~ ` 创 `…’ }二二兰竺…振 ! 稼衡城宜城
3 0
珠 古 钱 扭月 l】 珠 古 钱 扭 + 」翻掩 二 J瓜 , 二几丁 .
l冬 习 . 币 r 刁日 吸片r~ e we we we e一一一 -一 - 一
. 铃 侣 莽 娜娜 梅 + 十
. 口
l万 甘 幽 翅 纽 能 + 小
l理一 l 一 ’ `、 ’ 一 ~ 一. 通〕 j
}落 擞 事 骊 +桩 桩 长 娜 母 眺 +匆牌 乙一 - - - -一一一一一一 ~一 ~一 - _ _ _ _ _ _ . _ _I ` , ` , .璐 不 ) 月户 功 砚 】 十侧 l 习 , 二 园 I -J 二
翻 .
下、 1峨 下刁 日日 .
} 甲 甲
~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 小 去 小 去山尸 权 喇门门二
! n 卿 , r {{ ’ 下 丁 丁
娜 l _ _ _
{
一兰兰巴竺, +
跪
}
, ; 肠 曰 + 十 +
健
1摊戈 ` 一 , {
{
, ~ ~ 一 {
~一 ~ ~ 目 . - - ~一 .一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户~ ~ .一 - . ,~ 一 一 ~ 一 .一 . . ~ - - . . . . . . . . . . .}
1
, 玲展娜娜巷 + 十 +
{返 {麟 拓 斌 骊 + + 十二…称瓜 ; }
1共牛we一一一一 + +
1弓 }橄斌娜尔赞 {
}二生红— 一一 } ℃ + + 十 +` …’ 阵兰竺兰】 ` + + + + 七
{叫 狱撰城盆翔 {
+ ` + + + + 一 +
一 3 1 一
由于双扇蔗科 , 合囊蔗科植物在植物群中的大量存在 , 苏铁植物亦占相
当比重 , 这主要的组合特征表明了当时的气候属于热带— 亚热带的炎热而潮湿的海洋性气候 。 但由于出现了较多的银杏和松柏类植物 , 从植物发
展阶段来看 , 该植物群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 裂银杏 、 楔银杏 、 银杏和苏铁
衫都是落叶乔木 , 它们可能生长在山地或山坡地带 , 反映当时的气候略较
前干 , 气温也略低 。 植物的数量减少 , 逐渐不利于成煤 。 与四川盆地同期
植物群相比 , 属种数量减少 , 同类型的植物体变小 , 显示出旱生形态 , 表
明气温较盆地略低 , 湿度也略干燥 。
前面已经提到 , 该植物群实际上包括英珠娘阿组和喇嘛娅 组 所 产 植
物 。 从地层层序上来看 , 两组虽有上下之分 , 两组之间为整合或局部不整
合接触 , 两组的总厚度仅 1 0 6 9 米 , 上下岩性均为砂板岩及板岩为主 , 无
本质区别 , 从植物群组成来看 , 英珠娘阿组有 32 种 , 喇嘛娅组有 3 种 ,
两组中相同的种有 20 种之多 (见表 ) , 绝大部分属都相同 , 可见这两组植
物的组合特征并无质的差别。 从植物群的发展阶段来看 , 这两组植物应同
属于一个植物群 。
代 表 属 种 简 述
木麟属 E q u i s e t u m L i n n ·
宽资木城 (比较种 ) E q u i s e t u m e f . t a k a h a s k i ( K o n , n o ) (图
版 1 图 l一 2 )
19 7 6 丑q : i s e r i t e s e f . t a 无a h a s k i K o n 尹 n o 。 李佩娟 , 第 。1 页 , 图版
2 , 图 1一 3 。
1 9 7 5 万q : i s e t u二 , e o e a l a二 i o id e s Y a n g , (杨贤河 ) , 第 4 7 0 页 , 图版
1 5 6
, 图 4 。
茎干较粗 , 宽 2一3 . 5 厘米 , 节间较长 , 至少在 13 厘米以上 , 叶鞘由
2 4 枚左右的叶组成 。 叶宽 3一 4 毫米 , 叶齿不明 , 缝合沟较宽长 , 与节间
纵沟相通 。
新龙的标本仅保存了两块 , 图版 l , 图 1 代表节间部分 , 图 2 代 表
节 。 就其主要形态来看 , 与李佩娟等定名为 E全u i s e : i`。 5 e f 。 t a ka h a : k i 的
云南标本比较 , 前者除节间较长外 , 其他特征相似 , 应局同种。 标本号 :
s P
。
0 0 3
一 8 0 6 1 0
合班旅属 M a r a t t i a s , a r t z
亚州合班旅 M a r a t t i a a s i a t i e a ( K a w . ) H a r r i s (图版 1 : 图 6 )
1 9 0 3 aT
e几 i o p t e : 15 (M a r a t忿i a ) 二让” s t e r i G o e p p . , Z e i l l e r , 第 6 3
一 3 2 一
页 , 图版 9 , 图 6一 s 。
1 9 5 , M
a o t t i o Ps i s a s i a t i` a K a w a s a k i , 第 5 0 页 。
1 9 6 1 M a ar t t i a a s i a t i c a ( K a w
.
) H
a r r i s
, 第 7 3 , 7 5 页 。
羽状复叶 , 当前标本仅保存了羽片的中段 , 长约 5 厘米 , 全长估计可达
8一 10 厘米 。 宽不足 2 厘米 。 两侧边平行 , 全缘 。 中脉明显 , 侧脉与中脉
几成直角 , 通常在近中脉处分叉 1次 。 接近叶缘处每厘米有脉 15 一 18 条 ,
侧脉之间具纤细的倒行假脉 。 聚合囊长椭圆形至线形 , 长约 2 . 5一 7 毫米 ,
由两列抱子囊并以侧面相互连合而成 。 着生于叶背面侧脉的末端 。
该种以侧脉较密为主要特征而区别于该属中其他种 , 前人误定为 M .
执让玛 et ir 的密脉类型均属于本种 。 标本号 : 8 0 2 2
格脉旅属 C la t h r o p t e r i s B r o n g n i a r t
新月格脉旅 C l a t h r o Pt e r l s m e n i s c 亩o i d e s B r o n g n . (图版 2 ,
图 4 )
1 8 2 5 F i l i c i t e s m e n i s c i o id o s B r o n g n
。 第 2 0 0 页 , 图版 2 1一 1 1。
1 8 2 8 C l
a t h r o P t e : 15 二 e n i s e i o i de s B r o n g n . 第 6 2 页 。
1 9 7 9 C l a t h
r O P t` 犷15 二 e n i s c i o id e s B r o n g n 。 徐仁等 , 第 2 2 页 , 图版
2 0
, 图 7 , 图版 2 1一 2 5 , 图版 2 6 , 图 1一 6 , 图版 2 7 , 图 1 。
该种叶较大 , 标本保存不佳 , 仅为叶之片段 , 但仍可见到该种的主要
特征 , 第三次脉呈规则的长方形网格 , 其内又有第四次和第五次脉 , 形成
各级的近长方形的网格。 本种在我国南方分布很广 , 多出现于晚三叠世地
层中 , 在国外曾见于 日本 、 朝鲜 , 越南 、 东格陵兰 、 瑞典 、 德国 、 法国、
北美以及苏联等地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 。 标本号 : 8 0 2 6
网脉旅属 D i c t y o ph y l l u m L i n d l . e t H u t t .
短镶网脉蔽 D i e t y o Ph y l! “ m n a t h o r s t i Z e i l l e r (图版 3 ,图 3一
5 ) 1 9 0 2一 0 3 D i c t梦o Ph , l lu m . a t h o , s t i Z e i l l e r , 第 1 0 9 页 , 图版 2 3 ,
图 1 , 图版 2` , 图 i , 图版 2 5 , 图 1一 6 , 图版 2 6 , 图 1一 3 , 图版 2 7 ,
图 1 , 图版 2 8 , 图 3 。
1 0 79 D i c t g o Ph , l l u m n a rh o , s t i Z e i l l e r
, 徐仁等 , 第 2 5 页 , 图版 2 6 ,
图 7 , 图版 2 7 , 图 6 5 , 图版 2 6一 3 1 , 图版 3 2 , 图 i 。
本种广布于我国南方晚三叠世 , 在越南 , 日本等地晚三叠 世 分 布 较
广 , 在苏联南部亦出现于早侏罗世 。 标本号 : 妞0 1 0 , 8 0 2 5 , s p · 0 0 6 8
一 3 3 一
拟托旅属 T od it esS e w a rd
映西拟托旅 T od it s es h. n, i e n s i s ( P尹 a n ) S z e (图版 2 ) 图 i )
1 9 3 6 C l a d o Ph l e b i s s h
e n s i e n s i s P
, a n (潘钟祥 ) , 第 15 页 , 图版 4 ,
图 1 6 , 图版 5 , 图 4一 6 , 图版 6 , 图 4一 8 。
1 9 5 6 C l a d o ph l e b i s ( T o d i t e s ) s h e , s f` n s f s P 产 a n , 斯行健 , 第 1 5 页 ,
1 2 3页 , 图版 1 0一 1 6一 图版 1 6 , 图 5 -
1 9 6 3 oT d i
t` 5 s h` n s i , n s i s ( p , a n ) S z e 斯行健 , 李 星学 , 第 e s 页 ,
图版 1 9 , 图 4 , 图版 2 0 , 图 1一2 , 图版 2 1 , 图 1一 4。
羽叶较大 , 末次羽片线形至披针形 , 互生 , 与轴夹角约为 70 。一8 0 . 。
小羽片形态变化较大 , 卵形至卵三角形或镰形 , 顶端钝圆至钝尖。 中脉明
显 , 略粗于侧脉 , 先以锐角由轴伸出后再向侧方弯曲与轴大致垂直 , 接近
小羽片顶端三分之一处便消散在侧脉之中, 侧脉分叉 2一` 次 , 小羽片基
部下侧第一条侧脉由中脉下延部分伸出 , 强烈弯曲。 生殖小羽片多近于圆
形 。 抱子囊圆形散生于叶的背面 。
新龙的标本属营养叶 , 生殖叶未见 , 小羽片较小 , 其形态和脉序与陕
西拟托蔗基本一致。 标本号 : 8 0 5 0
拼羊齿属 L e Pid o p t . r i s S e h i m p e r
奥托鳞羊齿 L e Pi d o P t e r i s o t t o n i s ( G o e p p . ) S e h i m p e r (图
版 5 , 图 6 )
1 5 3 2 A l e t h o P t e r i s o t t o , 15 G o e p p e r t
, 第 5 0 5页 , 图版 5 7 , 图 3一魂。
1 8 6 9 L e P id o P te : 15 o t t o n i s ( G
o e p p
。
) S
e h im p e r
, 第 5 7 4 页 。
1 5 7 5 L e Pid
o P l e : 15 o t t o n i s ( G
o e p p
。
) S e h i m p e r
,杨贤河 , 第 一, s 页 ,
图版 1 7 2 , 图 1 0
二次羽状复叶 , 羽轴较粗状 , 表面具鳞片状突起 , 未次羽片线形至披
针形 , 互生 , 与主轴约成 4 0 . , 主轴中部每两羽片之间具 1一 3 个间小羽
片 。 小羽片革质 , 栉羊齿 ( P ce oP t” 行) 型 , 中脉明显 , 侧脉不分叉 , 常
不清晰。 标本号 : 7 2 F `一 i 。
叉羽 叶属 P t i l o z a m i t e s N a t h o r s t
中华叉羽叶 P t i l o z a m i t e s c h i n e n s i s H s。 (图版 6 , 图 5 )
1 0 5 4 P t i l oz
a m f t` 5 c h i n e ” 5 15 H s住 (徐仁 ) , 第 5 4 页 , 图版 4 5 , 图 6 ,
图版 5 3 , 图 l 。
1 9 6 3 P t i l哪二 f et : c h f” e s f s H s Q , 斯行健 , 李星学等 , 第 10 ` 页 , 图版 ` 8 , 图 2 , 图版 魂, , 图 s , 图版 7 2 , 图 i 。
i, 7 5 P t i l o z a 摊 i r o s c h i n o n s i s H s。 , 周统顺 , 第 1 0 6页 , 图版 2 0 , 图
1一 4一 插图 3 。 ’
叶披针形 , 羽轴在叶的中部分叉 , 羽轴上具瘤状突起 , 羽片线形至镰
形 , 长 6一 2S 毫米 , 宽约 3 毫米 , 互生 , 与轴成 ,0 。一 5 0 ’ , 基部略下延 ,
顶端尖 , 有 2一 4 个顶端锯齿 。 脉平行 , 每个羽片中有脉 3一 4 条。
新龙标本的特征与徐仁先生 1 9 5 4 年描述的湖南和江西的 标 本 一 致 ,
1 9 7 8 年周统顺在福建发现了更加完整的标本 , 对本种的描述进行了补充 ,
指出完全的叶子可作假二歧式分叉成为掌状叶。 上述新龙标本仅为一枝二
叉式羽叶。 标本号 : s r 。 0 0 7 7 。
A B 5 T R A C T
T h e p r e s e n t p a p e r d e a l s w i t h f o s s i l p l
a n t s b e l o n g i n g t o 2 8
g e n e r a a n d 4 8 s P e e i e s
。
F o s s i l s w e r e e o l l
e e t e d f r o m Y i n g z h u n i
-
a n g a F o r m a t i o n a n d L a m a y a F o r m a t i o n i n X i n l o n g D i s t r i e t
,
S i e h
u a n P r o v i n e e
。
I n t h i s f l
o r a t h e d o m i n a n t g r o u P i s F i l i c o力s i d a ( 8 g e n e r a
a n d 1 5 s p e e i e s )
.
O f w h i e h m e m b e r s o f D IP t e 了 id a c e a e , M a r a t t f a c e a e
a n d 0 5劝 u 龙d a e e a e a r e a b u n d e n t . C亨c a d o Ph夕t a e o n s i s t s o f 6 g e n e r a
a n d 1 1 s p e e i e s
.
G i n无g o a l e s a n d C o 称i f o ar l e s a r e r i e h , P r。 , i d o s P e : 沉 a 。
e o n s i s t s o f P t i l o z a m i t e s
,
L e Pi d o P r e : f s a n d C t e n o 之 a 优 i t己s ( 1 s P e e i e s
p e r g e n u s )
。
T h e
e h a r a e t e r s o f t h i s f l o r a e l o s e l y r e s e m b l e s Y I P i n g l a n g
f l o r a o f Y
u n n a n , L a t e T r i a s s i e f l o r a o f H u
n a n a n d J i a n g x i
,
X u ji a h e a n d Q i
n g h e o f S i
e h u a n
,
E a s t e r n X i z a n g
,
T o n k i n f l
o r a
o
f V i
e t n a m
,
N a r i w a f l o r a o f J a p a n a n d E a s t G
r e e n l a n d f l o r a
e t c
。
b u t t h i s f l
o r a 15 y o u n g e r t h a n t h
e D a q i a o d i f l o r a f
o u n d i n
B a o d i n g
。
T h e a g e o f t h e f l
o r a 15 a s s i g n e d t o m i d d l
e K e u p e r
-
R h a e t i e s t a g . o f l a t e T r i a s s i e
,
T h e e l i m a t i e o f X i n l o n g D i s t r i e t
i n t h a t t i m e w a s t r o P i e a l
一 s u
b t
r o P i e a l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l 】 吴向午 . 19 82 : 西藏东部晚 三叠世植物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 察队宵裁高原科
学考察丛书 , 西 藏古生物 (第五分册 ) 科学 出版社 。
〔 2 1 吴舜钾 、 叶美娜 , 厉宝资 . 1080 : 那西香溪群一一晚三叠世 及早 、 中侏罗世植物化石 . 中
3 5
团科学院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 。 . 绍 “ 号 。 科学出版社 。
〔 3〕 李佩鹅 , 196月: 四川广元须家河组植物化石 。 中 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 。 第三号
〔 4 〕 李佩妈 , , 正尧 、 吴舜卿 、 1976 : 云南中生代化石 。 上 册 。 云南中生代植物 。 科学出版社 。
【6 1 周统服 , 均18 : 福建中生代含煤地层 及其植物化石 .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 第四扭 。 地质出
版社 。
〔 6 1 陈睁 . 段淑英 , 张玉成 , 19 7 0 : 四川 盐边晚三叠世植物 新种 I , 植物学报 . 第 21 卷 、 第
3 期 。
们 陈呻、 段 淑英 , 198 1 : 四川盐边 红棍晚三叠世植物群 .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 妞 届学术年会
论文逸集 。 科学 出版 社 .
[ 名1 陈睁 、 段椒英 、 张玉成 , 19 肠 : 四川俘河晚三益植物的初步研究 . 植物学报 . 第 Z T卷 ,
第 3 期 。
〔91 段扭英 、 陈呼 , 四川盆地东都中生代含煤地层及植物化石 、 四川盆地 中生代研究论文集 ,
因川人民出版社 , (正在印翻中 )
〔10 〕 段 敬英 、 陈呻 、 陈明洪 , 10朋 : 云甫宁菠地 区晚三益世植物群 . 青欢高原研 究 , 搜断山考
察专集 (一 ) . 云南人 民出版社 .
〔川 杨资河 . 1. 8T : 四川 中生代植物 . 西甫地区古生物田册 四川 分册 (二 ) 地质出服社 。〔玲 〕 徐仁 . 朱家协 . 陈呼 、 段淑英 、 胡雨帆 、 朱为庆 , 1幼19 : 中国晚三处世宝捅植物群 。 科学出版社 。
【招〕 斯行健 , 1. 研 : 跳北中生代延长层植物群 。 中国古生物志 , 新 甲种 5 号 . 总号 1幼册 .
〔1幻 斯行健 、 李星学等 , 1舫3 : 中国中生代植物 。 中国植物化石 : 第二粉 。 科学出版社 。
L场1 黄技离 , 周 名琴 , 19 80 : 陕甘宁盆地 中生代地层古生物 (古植物 ) 上 册 。 地质出版社 .
[161 A
s
h
.
S
.
R 二 1价2 : P l a n t m e o a f o s s i ls o f t h e Ch i n le F o r m a t io n . I n “ I n丫以王护 t io n s
o n th e T r i a s s ie C h i川 e F o mr a t io n ” . e d . b y C . 5 . B r e o d a n d W . J . B r创滋 . M咖u m
o f N ort h
e r n
A
r i z o o a
,
F l a gs at f f
.
[ 1了〕 B r o . g n i ar t A . , 1. 2 8一 1. 3T : H is t o ier d .e V 必g色ta u x f o s s i le s . P a r i s .
[1协] H a tr is , T . M . , 1 . 2 o . T五. R五a e it e f lo ar o f S e o r e s by S o u n d , E a s t G er e n l a o d .
M e d d
。 o 衍 G r 口” la . J . 68 .
[1. 1 二 , 193 1: T h e f o s i l f l o ar o f S e o er : b y S o u n d , E凌s t G er e n l a n d ,P t . I , C r y p t o g a也 s , `b i d . , 8肠(2 ) .[ 201— 一 1. 3 2 : T h e f o s s i l f l or a o f S c o r e s b y S o u n d . E a s t G r e n la n d .tP . 11. S e de p l a n t s in e e r t a e s e d污. i b `d 二 8. (匀) .[ 2 1] _ 二 193 2 : T h e f o s s i l f l or ` o f S e o r e s b y S o u n d , E a s t G er e o l a n d , P t .111. C a r t o n ia le o a n d B e n n e t t it a l e s . 16`d 二 85 (肠) .[ 221_ 二 1935 : T h e f o s s i l f l o r a o f S e o介 s b了 S o u n d , E a s t G er n l’ n d .P t . I y , G i nk o ao le s , C o n i fe ar l e s , L了co 加 d i a les a n d i s o l a t e d f ur e t i f ie a t i o o . i 6 i d . ,112 (主) .[ 231
_
. ,
1口61: T卜e Y o r k北 i r e J u ar s i e f l o ar . I . T 五a l lo p五y t a P te r i d o -
p五y ta . oL n d o n , rP i n t e d b了伪 d e r o f tk e rT o s re s o f t五e Br i t臼五 M “ 翻 . 口 ( aN 扭. 1
H is t o yr )
.
[241 K im aut
,
T 二 1 .丘9 : M e s o z o ie p l a n t s f r o m t h e K o ta k i C o a -l f证 ld . T h e K ur u二
Gt
o u p
,
ce o atr
.
H o n比 u , Ja p a n . B “ 11 . s e 二 H `口h . S c 石0 0 1. T o 掩夕o U ” i u . E d即二
s
, .
1。: 2 : 竹。 R、 a e t i。 v al n t。 r : 。 m : 。。 枷 10 D is tr ie 亡, not , B`ct 、介 o k a -
P r e f ce tu er )
.
J a p
.
J o
u r。 , F a c
.
S e i
.
H o k吞. I . p . U . i o . , S e , . 4 , 1 ( 3
O
。门`.r曰-以a比.J.匕创、才、J.工.口,.叨、ùóU.1
S e , a r d
,
A
.
C 二 1 808一 1匀19: F o s U P l a u st . l we 4 . C a m br ig e .
Y o koy
a
ma
.
M 二 1906 : M es o z o i c P l a n t s f r o m C h i n a . J o “ r ” . C o l l . S c ` . 1 价 P .
T o汤, 0 . 2 1( O〕.
. J.,lJó0..,2品`口.` rJFL
〔281 Z . il le r , R 二
洲、
均02 es 03 : F :。 r 。 fos 、le 如伽 d。 e 、 a而。 d。 T o n k ;二 . 它t u d o s
d .e 口iest 成 n色ar u x d e la F at 注 c e . aP r加 -
二一 3 6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