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 ’()’)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资助。
作者简介:谭金芳(%-,&—),男,河南内乡人,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研究。./0123:4156789:51;< :=;< >5
! 通讯作者 ./0123:96?@A8 B19CC< >C0< >5
不同施钾量对旱作冬小麦产量、品质
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谭金芳%,*,洪坚平%!,赵会杰!,韩燕来*,王宜伦*
(%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西太谷 "*"&"%;!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 D,"""!;
*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郑州 D,"""!)
摘要:在河南洛阳孟津干旱试验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旱作冬小麦产量、品质、生理特性和钾肥回收
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钾肥用量能明显提高旱作区冬小麦产量,改善其品质和提高光合性能。钾肥用量在
!!, EF G 90!以下,随钾肥用量的增加冬小麦株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明显增加。施钾量在 #,! %,"
EF G 90!能明显地增加冬小麦籽粒赖氨酸含量、出粉率、面粉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与不施钾处理相比,
不同施钾处理的上述前 ,项指标分别增加了 %"H&I!%*H,I、!H#I!%%H&I、DH*I!%*H*I、!*H,I!D%H!I、
!+I!*DI,且弱化度降低 !&H+I!*%H+I。施钾为 %," EF G 90!时能明显促进旱作冬小麦旗叶硝酸还原酶()J)的
活性,进一步提高钾肥用量则导致 )J活性降低。在供试施钾量范围内,同一生育期旗叶和子粒中的谷丙转氨酶
K(L活性、叶绿素和 (M’’随施钾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同一处理随生育期的延长而降低。冬小麦植株钾素积累量随
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钾素当季回收率则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减少,施钾 #, EF G 90! 的钾素当季回收率最高,为
D*H*I。
关键词:旱作;冬小麦;钾肥用量;产量;品质;生理特性;钾肥回收率
中图分类号:M,%!N H%;M%*%N H%H"+! 文献标识码:O 文章编号:%""&,",P(!""&)"*"D,+"# !""#%& ’" ()""#*#+% ,’%-&&)./ -,,0)-%)’+ *-%#& ’+ 1)#0(,2.-0)%1 -+( ,31&)’0’4)-0 3-*-%#*)&%)& ’" (*10-+( 5)+%#* 53#-% LO) Q25/715F%,*,RS)K Q215/?25F%!,TROS R;2/62:!,RO) U15/312*,VO)K U2/3;5* (! "#%&% #’ (%)#*+,%) -./ 0.12+#.3%.4,56-.72 8&+2,*4*+- 9.21%+)24:,;-2&* <=<>,"62.-;<br? "#%&% #’ @2’% 5,2%.,%),A%.-. 8&+2,*4*+- 9.21%+)24:,B6%.&C6#* DE<<?,"62.-;<br= "#%&% #’ (%)#*+,%) -./ 0.12+#.3%.4,A%.-. 8&+2,*4*+- 9.21%+)24:,B6%.&C6#* DE<<?,"62.- )<br67&%*-%:O 72:3= 4W213 X1@ >1WW2:= C;4 25 1W2= :A?:W20:5413 1W:1 C7 Y:5F625 >C;54B,R:515 ?WCZ25>: 4C :A1025: 49: :7/
7:>4@ C7 =277:W:54 ?C41@@2;0 7:W4232[:W W14:@ C5 B2:3=,\;1324B 15= ?9B@2C3CF2>13 >91W1>4:W2@42>@ C7 X254:W X9:14 < L9: W:@;34@
@9CX:= 4914 1??3B25F ?WC?:W W14: C7 ?C41@@2;0 7:W4232[:W >C;3= 25>W:1@: X9:14 FW125 B2:3=,@::= \;1324B 15= ?9C4C@B549:42>
?WC?:W42:@< ’5 49: W15F: C7 ]!S " !!, EF G 91,49: :77:>42Z: 4233:W@,@::= 5;0^:W@ ?:W :1W 15= %"""/FW125 X:2F94 C7 X9:14 133 25>W:1@:= X249 ?C41@@2;0 7:W4232[:W W14: < _C0?1W:= X249 ]",1??32>142C5 C7 ?C41@@2;0 7:W4232[:W >C;3= 20?WCZ: X9:14 @::= 3B@25: >C5>:54W142C5 15= 023325F W142C ^B %"H&I %*H,I 15= !H#I %%H&I,W:@?:>42Z:3B,25>W:1@: X9:14 73C;W M:=20:54142C5 Z13;:,‘:Z:3C?0:54 15= M41^2324B 420: ^B DH*I %*H*I,!*H,I D%H!I 15= !+I *DI,W:/
@?:>42Z:3B,15= =:>W:1@: X9:14 73C;W @C74:525F =:FW:: ^B !&H+ *%H+I < L9: 4W:140:54 X249 ]!S %," EF G 91 >C;3= 25/ >W:1@: 49: 524W14: W:=;>41@: 1>42Z24B,^;4 49: W:=;>41@: 1>42Z24B =:>W:1@:= X9:5 49: ?C41@@2;0 7:W4232[:W W14: :A>::=:= 492@ 3:Z:3 < O==242C5133B,25 49: W15F: C7 ]!S " *"" EF G 91,25>W:1@: C7 ?C41@@2;0 7:W4232[:W W:@;34:= 25 49: W2@: C7 K(L :5/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D(*):D,+ D+! """""""""""""""""""""""""""""""""""""""""""""""""""""""""""""" (3154 );4W242C5 15= a:W4232[:W M>2:5>: !"# %&’()(’",&*+,-,.*"++ &,/’/’ %/0 1233 45%/’5# 66(&(/&" (/ 7*%’ +%)8,95’ ’* )%+5 ,6 ’*8 (/0:8 0&-%80 7(’* .+%/’ ;-,7’*< 1,’%88(5# %&&5#5+%’(,/ (/ 7*%’ .+%/’ (/&-%80 7(’* .,’%88(5# 6-’(+(!- -%’8,95’ .,’%88(5# 6-’(+(!- -&,)-" -%’ 0&-%80< =* *(;*8’ .,’%88(5# 6-’(+(!- -&,)-" -%’(>?@?A)7%8 ,9’%(/0 7*/ BC D; E *% .,’%88(5#
6-’(+(!-(FGH)7%8 %..+(0< !"# %&’(:%-(0 +%/0;7*%’;.,’%88(5# %..+(&%’(,/ -%’;"(+0;45%+(’";.*"8(,+,;(&%+ &*%-%&’-(8’(&8;
.,’%88(5# 6-’(+(!- -&,)-" -%’ 近年来,随着我国小麦生产中有机肥施用的减 少,氮、磷肥投入增多,加之高产小麦新品种的推广, 北方麦区小麦缺钾面积不断扩大[I];另一方面,生 产中又存在着钾肥施用不平衡,肥料利用率较低的 现象,引起钾肥资源的浪费。因此进行钾肥适宜用 量研究,对实现小麦优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钾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品质的研究报道较 多[GJK,IIJIL],但研究结果不尽一致。何萍等在耕层速 效钾分别为 LG@L #; E D;和 IMC@L #; E D;土壤上研究 表明,施钾均有增产效应,且能明显改善面包强筋小 麦品质,小麦粗蛋白和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稳定时 间、最大阻力、延伸性、拉伸面积、面包体积和面包评 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对稳定时间的延长 效果更为明显[G];武际等在低钾和中钾条件下的研 究进一步表明,增施钾肥均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但 在低钾土壤上钾肥的增产效果明显,同时指出,低钾 时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施钾对小麦品质有明显的改 善作用,而中钾时,小麦的品质指标随着钾肥用量的 增加而降低[?];苗玉红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施钾 的增产效应因品种不同而异[>];邹铁祥[C]、黄绍 文[L]等也指出氮钾肥不同配合方式对小麦产量、品 质等指标有不同的影响。有关施钾量对小麦叶片叶 绿素含量[C,BJN]、12!量子效率[NJK]、硝酸还原酶活 性[B]等指标的影响研究亦有报道。然而,关于施钾 量对小麦谷丙转氨酶活性影响的报道较少,同时将 上述生理指标与产量品质相结合进行的研究亦较 少。 河南省冬小麦旱地面积占冬小麦总播种面积的 I E?以上,由于自然降水量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 衡,常造成冬小麦生育期内水分亏缺,影响子粒发育 和品质形成,致使小麦产量三因素同步降低,营养与 加工品质下降[IM]。钾素既是作物营养三要素,又是 抗旱元素和品质元素,尽管有关钾肥用量对小麦产 量、品质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已有较多的研究,但有 关旱作条件下的研究报道则相对较少,本试验通过 研究不同施钾量对旱作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其生育 后期硝酸还原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12!量子效 率等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为指导旱作冬小麦科学 施肥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区情况 试验于 GMML 年 K 月!GMMB 年 L 月在河南省洛 阳市孟津县旱作试验区进行,试验点位于北纬 ?>O >?PMMQ至 ?>OCBPMMQ,东经 IIGOIGPMMQ至 IIGO>KPMMQ之 间,年平均气温为 I?@BR,该区年平均降水量 LCM@M ##,无霜期平均 G?C 0,降水量因在年内分布不均, 在冬春季节往往造成干旱而影响冬小麦的产量。供 试土壤为褐土,其 M—GM &#、GM—>M &#土层的理化 性状见表 I。 表 ) 供试土壤农化性状 +,-." ) /0&%12"341,. 12,&,15"&4(541( %6 52" 5"(5"’ (%4. 土层 2,(+ +%"-8
(&#)
有机质
HS
(; E D;)
全氮
=,’%+ T
(; E D;)
碱解氮
U+D%+ < T
(#; E D;)
有效磷
U)%(+ < 1
(#; E D;)
速效钾
U)%(+ < F
(#; E D;)
.V
M—GM K@>C M@N? LK@G K@NL KN@G N@MC
GM—>M L@LL M@LI ?N@C G@BG NI@C B@KB
)*7 试验设计
试验设 C 个钾肥用量(FGH)处理:FM,M
D; E *#G;FI,BC D; E *#G;FG,ICM D; E *#G;F?,GGC
D; E *#G;F>,?MM D; E *#G。除钾肥外,各处理均施氮
肥(T)INM D; E *#G和磷肥(1GHC)ICM D; E *#G。供试肥
料分别为尿素(含 T >LA),磷酸二铵(含 T ILA,
BC>?期 谭金芳,等:不同施钾量对旱作冬小麦产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和氯化钾(含 ("# ’)%)。试验小区采 用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 *) + , - + . -) +"。氮肥基追比为 ’ /&,磷、钾肥的基追比为 0 /"。 基肥的施用方法为 1)%在耕前施入,-)%在耙前施 入。追肥在拔节期前开沟施入。供试冬小麦品种为 豫麦 &2320’,采用机械播种,行距 * 4+,基本苗 *5 , *)株 6 7+","))’年 *)月 *"日播种,"))1年 ’月 -
日收获。冬小麦生育期间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 样品采集
*5-5* 植株样品的采集 用于植株养分含量分析
的样品于成熟期采集冬小麦地上部整株,取回后于
*)8杀青 -) +9:,’8烘干至恒重,用粉碎机粉碎,
混匀后密封保存待测。用于叶片或子粒叶绿素、硝
酸还原酶、谷丙转氨酶等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的样品
分别于开花期、子粒形成期、灌浆初期、灌浆中期、灌
浆后期采集主茎,带回实验室后分离出旗叶或子粒,
立即进行有关项目测定。
*5-5" 土壤样品的采集 于基肥施用前用五点取
样法取试验地 )—") 4+、")—&) 4+土壤样品,经自
然风干后,过 )50 ++筛,充分混匀后待测。 !" 测定项目及方法
*5&5* 土壤有效养分测定[**] 速效钾采用 * +;< 6 =
>?&#@4浸提—火焰光度计法测定;碱解氮用碱解
扩散法;有效磷用 >A?B#-浸提,钼蓝比色法;有机
质用重铬酸钾氧化3外加热法;全氮用混合催化剂
消煮—凯氏定氮法测定。
*5&5" 植株养分测定[**] 全钾用 ?"C#& 3?"#" 消
煮,火焰光度计法测定。
*5&5-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叶绿素(47<)含量用
@D:;:法测定;硝酸还原酶(>E)活性用磺胺比色法
测定;谷丙转氨酶(F!G)活性用比色法测定。!C!
量子效率用英国产 HIC" 调制式荧光测定仪测定。
取生长基本一致的旗叶,于上午 2:)) 时用荧光分
析仪测定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即初始荧光(H;)、
最大荧光(H+)和 G+(从初始荧光产量到最大荧光
产量所需的时间),并计算 !C !量子效率。测定前
叶片暗适应 ") +9:,取其平均值进行分析。
*5&5& 子粒及面粉品质指标的测定 子粒容重、出
粉率、蛋白质含量以及面粉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形
成时间、稳定时间等品质指标均在冬小麦成熟收获
后,每处理留取子粒样品 JK,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按国标方法进行分析。 !"% 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钾素回收率% .(施钾肥小区植株地上部分钾 素积累量 3不施钾小麦植株地上部分钾素积累量) , *)) 6钾施用量。 数据用 LM4N<和 O!C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 结果与分析 &"! 冬小麦施钾量的产量效应 从表 "可以看出,在充足氮、磷肥供应条件下, 钾肥用量对冬小麦的株高、穗数、穗粒数、穗重、千粒 重和子粒产量都有显著的影响。总体趋势是施钾量 在 "" JK 6 7+"以下,株高、穗数、穗粒数、穗重、千粒
重、子粒产量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增加
钾肥用量,以上各指标均趋于稳定。说明适量的钾
素营养能促进冬小麦生长,有利于增加株高、穗数、
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其产量。
&"& 施钾量对冬小麦品质的影响
"5"5* 对冬小麦子粒品质的影响 施钾量对冬小
麦子粒品质具有一定的调控效应,但因品质指标而
异(表 -)。粗蛋白含量、容重、受施钾量的影响较小,
表 & 施钾量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 ,--+./ 0- 10/(22345 -+6/3*37+6 6(/+2 08 /9+ (:608053. /6(3/2 (8; :6(38 <3+*; 0- =38/+6 =9+(/
处理
GDNAP Q
株高
!
穗数
LADR
(>;Q , *)& 6 7+")
穗粒数
FDA9:R SND NAD
(>;Q)
穗重
LAD TN9K7P
(K)
千粒重
*)))UKDA9: TN9K7P
(K)
产量
V9N
增产率
X:4DNARN DAPN(%)
() ’"52 Y -) 4 25& Y "50 4 &-52& Y &*’’52 W (* ’-5- AY ’& Y4 ’*5" AY "512 Y4 &&5’’ Y &&2&51 4W 150
(" ’&52 AY 1- Y ’"5) AY "50& Y &5’0 AY &2’-5) Y4 *25*
(- ’’5’ A ’)) AY ’&5) A -5"- A &05* A &1’5& AY -*5&
(& ’’50 A ’"& A ’-52 A -5"- A &05&- A ’-05’ A -5-
注(>;PN):同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到 $%显著水平,下同 ZA<[NR \;<<;TNW Y] W9\\NDN:P
处理
01234 5
水分含量
67894:12
(&)
粗蛋白含量
;1:<2 =17428> ?7>42>4
(&)
容重
@:A* <2>984B
(+ , C)
赖氨酸含量
CB98>2 ?7>42>4
(&)
出粉率
68AA8>+ 13487
(&)
!" #") 3 #)D 3 //E 3 "’/ F ((" F
!# #"’ 3 #’) 3 /%% 3 "E) 3 (G( F
!) DD 3 #’# 3 /DD 3 "E) 3 (/( F
!’ D% 3 #’’ 3 %"# 3 "E# 3 G#( 3
!E #"" 3 #’# 3 %"’ 3 "E# 3 G"( 3F
))) 对冬小麦面粉品质性状的影响 表 E表明,
除湿面筋和吸水量外,施钾对冬小麦面粉的其它品
质指标均有显著的影响,使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
稳定时间增加分别提高了 E’&! #’’&、)’(& !E#)&、)G&!’E&,弱化度降低 )%G&!’#G&。
从钾肥用量对面粉不同品质指标的影响趋势看,施
钾量并非越多越好,一般在 /(!#(" *+ , -.)之间,最
佳施钾量因品质指标不同而异。
表 9 施钾量对冬小麦面粉品质性状的影响
"#%& 9 ’((&)* +( ,+*#--./0 (&1*.%.2&1 1#*& +3 (%+/1 5/#%.*6 ,#1#0&*&1- +( 8.3*&1 87&#* 处理 01234 5 沉淀值 H2<8.2>43487> I3A:2 (.C) 湿面筋 JA:42> ?7>42>4 (&) 吸 水 量 K3421 :=43*2 (.C , *+) 形成时间 L2I2A7=8>+ 48.2 (.8>) 稳定时间 H43F8A84B 48.2 (.8>) 弱化度 H7M42>8>+ (NO) !" ’’E" ? )E)" 3 (’G 3 E)( ? /(" ? #’G 3 !# ’E%( F? )(E( 3 (E( 3 G"" 3 #"") 3 D’ F !) ’/%( 3 )(/( 3 (ED 3 (/( 3F #""( 3 D’ F !’ ’//" 3F )((" 3 (ED 3 ((" 3F DD" 3F D( F !E ’(D( 3F )(D" 3 (E) 3 ()( F DE( F D/ F :;! 不同施钾量对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 对冬小麦旗叶叶片中硝酸还原酶(PQ)活性 的影响 硝酸还原酶(PQ)是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 酸盐,进而还原成氨的关键酶。从表 (可以看出,施 钾量对冬小麦旗叶 PQ活性具有明显的影响,钾施 用量由 " 增加到 #(" *+ , -.),可明显提高旗叶从开 花期到灌浆期 PQ活性,但进一步提高施钾量则导 致 PQ活性降低,表明钾素供应过量会引起植物体 内钾与氮以及其他营养元素失调,从而影响 PQ酶 活性。 表 < 施钾量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A(@·7),BC] "#%& < ’((&)* +( ,+*#--./0 (&1*.%.2&1 1#*&- +3 3.*1#*& 1&4/)*#-&(=>)#)*.D.*6 .3 87&#* (%#@ %&#D&- #* 4.((&1&3* -*#@&
处理
01234 5
开花期
R>4-2989
子粒形成期
!21>2A M71.3487>
灌浆初期
S31AB M8AA8>+
灌浆中期
68< M8AA8>+
灌浆后期
C342 M8AA8>+
!" #D/’ ? #""( ? D## ? //E ? )’% ? !# )’%( F #EG" F ##)/ F D"/ F ’%/ F?
!) )G#) 3 #G() 3 #)%E 3 D%% 3 EEE 3 !’ )’() F #E%# F #)"# 3F DGG 3F E#" F
!E ))G# F #’G) F? ##%E 3F DG/ 3F E)) 3F D(E’期 谭金芳,等:不同施钾量对旱作冬小麦产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对旗叶和子粒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催化转氨过程,在氨基酸合成中具有重要作 用,其活性高低直接调控着作物体内的蛋白质代谢。 由表 ’可以看出,在供试施钾量范围内,增加钾肥用 量明显提高了冬小麦开花期到灌浆后期旗叶和子粒 中的 %&活性;旗叶和子粒中谷丙转氨酶都随生育
期的延续而降低;在施钾量为 ()*!#** +, - ./! 之
间,同一时期子粒 %& 酶活性高于旗叶 %& 酶活
性。
表 ! 不同施钾量对冬小麦旗叶和子粒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 *+,- ! .//-01 2/ 321*44567 /-815,59-8 8*1- 2: "# *015;51< 5: =>-*1 /,*’ ,-*;-4 *:? ’8*5: 处理 旗叶 012, 132435 子粒 6278
&6329 :
开花期
;89.3575
子粒形成期
<36831 =>6/297>8
灌浆初期
?261@ =71178,
灌浆中期
A7B =71178,
灌浆后期
C293 =71178,
灌浆初期
?261@ =71178,
灌浆中期
A7B =71178,
<* !D’ E !!F E (G’ H (#D E !F E !*I E (() E
<( ##G HE !)’ H !*! H ()( HE I( H !)( H (#! H
<# #G) 2H !FD 2H !(D 2H (FD 2H I’ 2H !FD 2H (DF 2
!"#"# 对叶绿素含量和 %J!量子效率的影响 从
表 F可以看出,开花期到灌浆后期叶绿素含量均随
施钾量而增加,该现象持续至灌浆后期,说明增施钾
肥不仅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还具有一定的延迟叶
片衰老的效应。表 G结果显示,施钾显著提高 %J!
量子效率,且以施钾 ()* +, - ./!的增加最明显,如进
一步提高施钾量,%J!量子效率的增加则不显著。
表 @ 不同施钾水平对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7’ & ’,())
$*+,- @ .//-01 2/ 321*44567 /-815,59-8 8*1- 2: 0>,2823><,, 02:1-:1 5: =5:1-8 =>-*1 ,-*;-4
处理
&6329 :
开花期
;89.3575
籽粒形成期
<36831 =>6/297>8
灌浆初期
?261@ =71178,
灌浆中期
A7B =71178,
灌浆后期
C293 =71178,
<* #"!I E !"!( E ("F) H *"DG B *"#I E
<( #"## HE !"I) HE ("G( 2H ("!) E *"’) H
<# #"’D 2H !"G( 2H ("DF 2 ("IF 2H *"GG 2
表 A 施钾量对冬小麦 #B!量子效率的影响
$*+,- A .//-01 2/ 321*44567 8*1-4 2: #BCC D6*:167 -//505-:0< 5: =>-*1 /,*’ ,-*;-4
处理 &6329 : 开花期 ;89.3575 子粒形成期 <36831 =>6/297>8 灌浆中期 A7B =71178,
<* *"!G) E *"!DI H *"(D# E
<( *"#!# H *"#(( H *"!)G H
<# *"#’I 2 *"#F! 2 *"#FI 2
EFG 不同施钾量对冬小麦钾素积累和钾素当季回
收率的影响
从表 D可以看出,各施钾处理冬小麦吸钾量均
显著高于不施钾处理,且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并
以 率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减少,以施钾 F) +, - ./! 的
钾素当季回收率最高,为 I#"#K,施钾 ()* +, - ./!、
!!) +, - ./!次之,接近于 I*K,施钾 #** +, - ./!的钾
素当季回收率最低,仅为 #*"IK,可见旱地冬小麦
钾素当季回收率不高,土壤中积累的钾素的后效和
*’I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I卷
表 ! 不同施钾量对植株钾素积累和钾肥当季回收率的影响
"#%& ! ’((&)* +( ,+*#--./0 1#*& +2 3 (&1*.%.4&1 1&)+5&16 处理 !"#% &
子粒钾浓度(’)
(##) * +,-+#-%" &
植株钾浓度(’)
./-% * +,-+#-%" & 植株钾素积累量(01 2 345) * ++646/%7,- 钾素当季回收率(’) * "#+,8#"9 "#%# *: :;<= >;>= ?@;:A ) *> :;B: >;CB >5>;== + <@;@ *5 :;B5 >;A> >@@;?= + <:;> *@ :;B@ 5;:@ >A>;B: D @?;: *< :;B5 5;:B >?<;55 @:;<
累计回收率有待进一步研究。
7 讨论
>)研究普遍认为,小麦适量施用钾肥可提高小
麦产量,但小麦产量受钾肥的影响程度及最高产量
施钾量则因品种类型[>C]、土壤条件[@]、其它肥料配
合状况[BEC]等因素不同而异。雷全奎等在河南豫西
土壤速效钾为 ?小麦施钾肥试验表明[>@],小麦施钾表现出了明显的
增产效果,增产试验数占总试验数的 A=;A’,小麦
平均增产 <@:;B 01 2 345,增产率达 >>;B’,同时干旱
年份的增产效果优于正常年份。张会民等在土壤速
效钾为 >@C;A 41 2 01 的旱地土壤上进行的试验亦指
出:施钾量(*5F)在 :!/>5;B 01 2 345 的范围内,随
施钾量的增加,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增
加,施用钾肥对旱地冬小麦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
幅度为 A;?’!>B;A’,最高产量的施钾量(*5F)为
>><;5 01 2 345[><]。本试验在旱作麦田耕层速效钾为
?=;5 41 2 01,研究也表明,旱地小麦施钾具有显著的
增产效应,进一步说明在该旱地土壤速效钾水平下
小麦施钾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但本试验中增产幅度
为 A;=’!@B;@’,产量趋于稳定时的施钾量为 55B
01 2 345,均高于前者,其原因可能与试验中小麦品
种、养分配比、土壤条件等多种因素不同有关。
5)有关施用钾肥对小麦子粒营养品质小麦面粉
加工品质的影响报道的结果亦不太一致。一些研究
认为,施钾能明显改善强筋小麦的品质,小麦粗蛋白
和湿面筋含量、沉降值、赖氨酸含量随着钾肥用量的
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A,>C];另一些研究则发
现小麦施钾的品质效应不明显或呈负效应[<,>5,>A]。
本试验结果表明,施钾量在 AB!>B: 01 2 345 范围能
明显增加冬小麦子粒赖氨酸含量、出粉率、面粉沉淀
值、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但降低弱化度,这与
何萍、张定一等研究者对施钾增加面粉沉降值、面团
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的研究结果相同。
@)叶绿素含量及 .(!量子效率常被用于评价
光合机构的功能和碳同化速率[>=E>?]。本试验中施
钾可提高旗叶叶绿素含量及 .(!量子效率,这与前
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E?]。相关分析进一步表
明,小麦开花后不同时期旗叶叶绿素含量、.(!量子
效率与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
平(叶绿素含量与产量之间相关系数为 :;?C5>!
:;?=:;?:5>!:;?@CC),说明施用钾肥可通过增加光能捕
获,增加 GF5同化,从而提高产量。
<)本试验发现,供钾水平对硝酸还原酶有显著
的影响,其中施钾 >B: 01 2 345 时 HI活性达最高,进
一步增加钾素供应该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这与李
玉影[A]的研究结论相同,说明适量供钾可提高硝酸
还原酶活性,有利于植株对氮的同化与吸收。关于
施钾对小麦子粒谷丙转氨酶(J.!)活性的影响本试
验结果显示,该酶活性随施钾水平的增加而提高,说
明施钾量增加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有人认为这些
酶的活性与子粒中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5:E5>],有人
则认为相关不显著[55],本试验结果与后一结果相一
致。至于施钾虽增加酶的活性而未增加蛋白质含量
的原因可能是,蛋白质含量不但受蛋白质合成数量
的影响,还受子粒灌浆速率的影响,而钾素营养对
碳、氮代谢均有调控作用,当对碳代谢的促进作用大
于对氮代谢的促进作用时,由于子粒灌浆速度可能
快于子粒蛋白质增加的速率,则施钾对蛋白质含量
的提高作用会不明显,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 李贵宝,焦有,孙克刚,等 & 河南省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分布
[K]& 河南农业科学,>??=,(5):5AE5=;
L7 J M,K7, N,(6- * J !" # & G,-%#-% -) )7O%"7D6%7,- ,P %3# O,7/ 87/D/# Q,%OO764 7- +6/%78%#) O,7/ ,P R#-- Q",87-+#[K]& R#-- ST
1"7+& (+7 &,>??=,(5):5AE5=&
[5] 何萍,李玉影,金继运 & 钾肥用量对面包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
的影响[K]& 土壤肥料,5::5,(>):5:E5>;
>C<@期 谭金芳,等:不同施钾量对旱作冬小麦产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 & &,’%( ’ &) *++",- .+ / 0112%,0-%.( 30-"4 .( 5%"26 0(6 7802%-5 %( 93"06 :;"0-[’]) <.%2 ="3- ),>??>,(@):>?A>@B [C]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等 ) 不同土壤供钾水平下施钾对弱筋小 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麦类作物学报,>??D,>D(@):@?> A@?EB F8 ’,G8. H <,F0(I & J !" # ) *++",-4 .+ 1.-044%8K .( I30%( 5%"26
0(6 7802%-5 .+ <.+- I28-"( :;"0- .( 4.%2 :%-; 6%++"3"(- / 481125%(I 2"L"24
[’]) ’ ) M3%-%, ) N3.14,>??D,>D(@):@?>A@?EB
[O] 苗玉红,谭金芳,介晓磊,等 ) 两个超高产小麦品种施钾效应的
差异[’]) 土壤通报,>??C,CO(@):P>APOB
Q%0. & !,M0( ’ =,’%" H !" # ) R%++"3"(,"4 %( 1.-044%8K "++",- 9"S
-:""( -:. 481"3 A ;%I; 5%"26 :;"0- L03%"-%"4[’]) N;%() ’) <.%2 <,% ),
>??C,CO(@):P>APOB
[P] 邹铁祥,戴廷波,姜东,等 ) 不同氮、钾水平对弱筋小麦籽粒产
量和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E,>E(E):TEAU?B
V.8 M H,R0% M W,’%0(I R !" # ) *++",-4 .+ (%-3.I"( 0(6 1.-044%8K 481125 .( I30%( 5%"26 0(6 7802%-5 %( :"0X I28-"( :;"0-[’]) ’ ) M3%-%, ) N3.14,>??E,>E(E):TEAU?B [E] 黄绍文,金继运,董悦厚,等 ) 氮钾配合对强筋小麦济南 @D的 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土壤肥料,>??C,(E):@>A@PB !80(I < F,’%( ’ &,R.(I & ! !" # % *++",- .+ ,.K9%("6 0112%,0-%.(
.+ 6%++"3"(- 30-"4 .+ (%-3.I"( 0(6 1.-044%8K +"3-%2%Y"34 .( I30%( 5%"26 0(6
7802%-5 .+ :%(-"3 :;"0-[’]) <.%2 ="3- ),>??C,(E):@>A@PB
[D] 李玉影,金继运,刘双全,黄绍文 ) 钾对春小麦生理特性、产量
及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P,@@(O):OOUA
OPPB
% & &,’%( ’ &,%8 < J,!80(I < F) *++",-4 .+ 1.-044%8K .( 1;54%S
.2.I%,02 ,;030,-"3%4-%,4,5%"26 0(6 7802%-5 .+ 413%(I :;"0-[’]) #20(-
Z8-3 ) ="3- ) <,% ),>??P,@@(O):OOUAOPPB
[T] 邹铁祥,戴廷波,姜东,等 ) 氮、钾水平对小麦花后 旗叶光合特
性的影响[’]) 作物学报,>??D,CC(@?):@EEDA@EDCB
V.8 M H,R0% M W,’%0(I R !" # ) *++",-4 .+ (%-3.I"( 0(6 1.-044%8K 0112%,0-%.( 2"L"24 .( +20I 2"0+ 1;.-.45(-;"-%, ,;030,-"3%4-%,4 0+-"3 0(-;"S 4%4 %( :%(-"3 : ;"0-[’]) [,-0 [I3.() <%(),>??D,CC(@?):@EEDA @EDC [U] 齐华,于贵瑞,程一松,王建林 ) 钾肥对灌浆期冬小麦群体内叶 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C,@O(P):EU?AEUOB J% !,&8 G \,N;"(I & < !" # ) *++",- .+ 1.-044%8K +"3-%2%Y0-%.( .(
-;" 1;.-.45(-;"-%, ,;030,-"3%4-%,4 .+ -;" 2"0+ .+ :%(-"3 :;"0- 1.1820-%.(
683%(I %-4 I30%(A+%22%(I 4-0I"[’]) N;%() [112 ) *,.2 ),>??C,@O(P):
EU?AEUOB
[@?] 雒魁虎 ) 河南省旱地冬小麦高产理论与技术[Q]) 北京:中国
农业科技出版社,@UUUB
8. / !) M;".35 0(6 -",;(.2.I5 +.3 03%6 20(6 :%(-"3 :;"0- ;%I; 5%"26 %( !"(0( 13.L%(,"[Q]) W"%]%(I:N;%(0 [I3%,82-8302 <,%"(-%+%, #89S 2%4;"3,@UUUB [@@] 鲍士旦 ) 土壤农化分析[Q])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PB W0. < R) <.%2 0I3.,;"K%4-35 0(0254%4[Q]) W"%]%(I:N;%(0 [I3%,82-83S 02 #892%4;"3,>??PB [@>] 杜春莲 ) 强筋小麦在不同土壤类型上的钾肥效应研究[’]) 中 国农学通报,>??O,>?(C):@OEA@OTB R8 N ) <-86%"4 .( -;" "++",- .+ 1.-044%8K 0112%,0-%.( .( :;"0- %(
6%++"3"(- -51"4 .+ 4.%2[’]) N;%() [I3%,) <,% ) W822 ),>??O,>?(C):
@OEA@OTB
[@C] 雷全奎,杨小兰,郭建秋,张洁 ) 豫西耕地土壤速效钾现况与
冬小麦施钾效果[’]) 土壤通报,>??C,CO(>):@PTA@PUB
"% J /,&0(I H ,G8. ’ J,V;0(I ’) M;" 4-0-" .+ 0L0%2092" 1.-04S
4%8K 0(6 "++",- .+ 01125%(I / .( :%(-"3 :;"0- %( :"4-"( !"(0([’])
N;%() ’) <.%2 <,% ),>??C,CO(>):@PTA@PUB
[@O] 张会民,刘红霞,苗艳芳,等 ) 钾对旱地冬小麦后期生长及籽
粒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O,>O(C):DCADPB
V;0(I ! Q,%8 ! H,F0(I & = !" # ) #.-044%8K .( -;" I3.:-; 0-
-;" 20-" 4-0I"4 0(6 I30%( 7802%-5 .+ :%(-"3 :;"0- %( 635 20(6[’]) ’ )
M3%-%, ) N3.14,>??O,>O(C):DCADPB
[@P] 张定一,张永清 ) 施钾对强筋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效应
[’]) 西北植物学报,>??D,>D(@):TPAU?B
V;0(I R &,V;0(I & J) *++",-4 .+ 6%++"3"(- / 2"L"24 .( 1;54%.2.I%,02
,;030,-"34 0(6 5%"26 .+ 4-3.(I I28-"( :;"0-[’]) [,-0 W.- ) W.3"02% A
^,,%6"(- ) <%(,>??D,>D(@):TPAU?B
[@E] 程明芳,金继运,李春花,等 ) 施用钾肥和有机肥对小麦产量、
品质的影响[’]) 土壤肥料,>??O,(P):UA@@B
N;"(I Q =,’%( ’ &,% N ! !" # ) F;"0- 5%"26 0(6 7802%-5 04 0+S
+",-"6 95 1.-04; 0(6 .3I0(%, K0(83" 0112%,0-%.([ ’]) <.%2 ="3- ),
>??O,(P):UA@@B
[@D]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等 ) 钾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
效应[’]) 中国土壤与肥料,>??D,(>):PUAE@B
F8 ’,G8. H <,F0(I & J !" # ) *++",- .+ 1.-044%8K .( I30%( 5%"26 0(6 7802%-5 .+ 4-3.(I I28-"( :;"0-[ ’]) N;%() <.%2 ="3- ),>??D, (>):PUAE@B [@T] Q0_:"22 /,’.;(4.( G Z) N;2.3.1;522 +28.3"4,"(,":130,-%,02 I8%6" [’]) ’ ) *_1) W.- ),>???,P@:EPUAEETB [@U] N;0"32" ,!0I"(9""X R,W385(" * R !" # ) M;"3K02 0(6 ,;2.3.S 1;522S+28.3"4,"(," %K0I%(I 6%4-%(I8%4; 120(-S10-;.I"( %(-"30,-%.(4 0- 022 "0325 4-0I"[’]) #20(- N"22 #;54%.2 ),>??O,OP:TTDATUEB [>?] V;8 R J,V;8 H ,F0(I & "- 0@B <"L"302 1;54%.2.I%,02 1030K"-"34
%( 3"20-%.( -. I30%( 13.-"%( ,.(-"(- %( :%(-"3 :;"0-(&’("()*+
#!,"(-#+)[’]) [,-0 [I3.() <%(),@UU@,@D(>):@CPA@OO )
[>@] R",;036 * $) Z%-30-" 3"68,-04" 044054 04 13"6%,-%.( -"0- +.3 ,3.44"4
0(6 2%("4 %( 4.3%I :;"0-[’]) N3.1 <,%,@UDT,@T:>TUA>UOB
[>>] R022%(I Q ’,W.20(6 G,F%224.( ’ !) \"20-%.( 9"-:""( 0,%6 13.S
-"%(04" 0,-%L%-5 0( 6 3"6%4-3%98-%.( .+ (%-3.I"( 683%(I I30%( 6"L"2.1S
K"(- %( :;"0-[’]) [84- ’) #20(- #;54%.2,@UDE,C:D>@ADC?B
>EO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O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