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 of Nitrogen Forms on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ctuca sativa L.Seedlings

硝态和铵态氮配比对水培油麦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全 文 :书西北植物学报!
"#$
!
%$
"
%
#$
"&!("&&"
!"#$%&#%&()$*+,""-.)/#0-/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0+#""")"!&+!"#$+"%+"&!
!!
收稿日期$
!"#&)#")%"
&修改稿收到日期$
!"#$)"%)"1
!!
基金项目$闽台特色设施蔬菜资源及其产业化研究"
23!"#&##"
#
!!
作者简介$王
!
晋"
#**"(
#!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蔬菜生理生态研究
4)56.7
$
!%&",&$$1&
!88
+9:5
!!"
通信作者$钟凤林!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设施植物遗传资源与生物技术(蔬菜生理生态和蔬菜资源与产业化研究
4)56.7
$
;<:0
=
&*#
!
>6>?+@A?+90
硝态和铵态氮配比对水培油麦菜苗期生长及
生理特性的影响

!
晋!周相助!胡海非!占丽英!张巧柔!钟凤林"!林义章
"福建农林大学 园艺学院!福州
%&"""!
#

!
要$采用水培技术!以油麦菜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硝铵态氮配比"
BC
%
(
DBE

F
#对油麦菜苗期地上部和根系
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
#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硝酸盐含量皆与营养液中
BC
%
(
(B
比例呈正相关关
系!且各处理均达到无公害蔬菜的标准"
!
#随着营养液中
BE

F
(B
比例的增加!油麦菜地上部有机酸含量先降
低后升高!且在硝铵态氮配比为
&D&
时最低!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硝
铵态氮配比为
&D&
时最高&油麦菜根系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两者分别在硝铵态氮配比为
&D&

,+&D!+&
时最高!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在全
BC
%
(
(B
时最高"
%
#随着营养液中
BE

F
(B
比例
的增加!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中
GCH
活性先升后降!并分别在硝铵态氮配比为
&D&

,+&D!+&
时最高!而地上部
和根系中
IHJ
(脯氨酸含量和
KCH
(
LJM
活性的变化趋势则与其相反"

#随着营养液中
BE

F
(B
比例的增
加!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干重皆先升后降!根冠比则逐渐减小&在硝铵态氮配比为
,+&D!+&
时干重最大!根冠比适
宜且稳定研究表明!水培油麦菜苗期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受到氮素形态配比的显著影响!且根系的生
理响应更敏感&营养液中硝铵态氮配比为
,+&D!+&
时!油麦菜受胁迫程度最低!地上部和根系生长较协调!油麦菜
生长和生理状况最佳
关键词$水培&氮素形态&油麦菜&生长&生理特性
中图分类号$
N*&+,*
!!!
文献标志码$
J
$%%&("%)#(*"
+
&,-"*./",(0&1*"2(03,!40
5
/#"6"
+
#36703*3(&*#/(#/
"%1$"#2"$3$#-4$89:&&!6#,
+
/
OJBPQ.0
!
RECST.60
=
;!
ESE6.>@.
!
REJBU.
V
.0
=
!
REJBPN.6:W:?
!
RECBP3@0
=
7.0
"
!
UXBY.;<60
=
"
L:7@
=
@:>E:WZ.9?7Z?W@
!
3?
-
.60J
=
W.9?7Z?W@60A3:W@/ZW
V
S0.[@W/.Z
V
!
3?;<:?%&"""!
!
L<.06
#
;$
M:.0[@/Z.
=
6Z@Z<@@>>@9Z:>0.ZW:
=
@0>:W5/:0Z<@
=
W:\Z<60A
]
<
V
/.:7:
=
.9679<6W69Z@W./Z.9/:>Z<@
!"#$%#"&"$("U+/@@A7.0
=
/
!
\@ZW@6Z@A:[@W
=
W:?0A
]
6WZ/60AW::Z/:>!)&"$("U+/@@A7.0
=
/\.Z>@W@0Z
5.^.0
=
W6Z.:/:>655:0.?50.ZW:
=
@060A0.ZW6Z@0.ZW:
=
@0?/.0
=
<
V
AW:
]
:0.9Z@9<0.
8
?@+C?WW@/?7Z//<:\@A
Z<6Z
$"
#
#
\.Z=
:>Z<@W6Z.::>655:0.?50.ZW:
=
@0.00?ZW.@0Z/:7?Z.:0
!
Z<@0.ZW6Z@9:0Z@0Z:>
:[@W
=
W:?0A
]
6WZ/60AW::Z/:>!)&"$("U+/<:\@A6W@A?9.0
=
ZW@0A60A\6/?
]
Z:Z<@/Z60A6WA:>
=
W@@0
[@
=
@Z6_7@/+
"
!
#
O.Z=
:>Z<@W6Z.::>655:0.?50.ZW:
=
@0.00?ZW.@0Z/:7?Z.:0
!
Z<@:[@W
=
W:?0A
]
6WZ//<:\@AW@A?9@A9:0Z@0Z:>:W
=
60.969.A.0Z<@@6W7
V
/Z6
=
@_?Z6
=
W@6Z.09W@6/@.076Z@W/Z6
=
@+G:7?_7@
96W_:<
V
AW6Z@9:0Z@0Z.0:[@W
=
W:?0A
]
6WZ/.09W@6/@A\<@0BE

F
.09W@6/@A+G:7?_7@
]
W:Z@.09:0Z@0Z
!
<:\@[)
@W
!
A@97.0@A>.W/Z60A.09W@6/@A76Z@W+O<@0BC
%
(
DBE

F
\6/&D&
!
Z<@9:0Z@0Z:>:W
=
60.969.A.0:[@W)
=
W:?0A
]
6WZ/\6/5.0.5?5\<.7@/:7?_7@
]
W:Z@.0W@69<@AZ<@56^.5?5+C0Z<@9:0ZW6W
V
!
:W
=
60.969.A9:0)
Z@0Z.0W::Z/@^<._.Z@AZ<@:
]]
:/.Z@ZW@0A
!
\.Z<60@7@[6Z.:0.0@6W7
V
/Z6
=
@60AW@A?9Z.:0.076Z@W/Z6
=
@+M<@
56^.5?5\6/A@Z@9Z@A\<@0BC
%
(
DBE

F
\6/&D&+G:7?_7@96W_:<
V
AW6Z@<6AZ<@<.
=
<@/Z7@[@7\<@0
BC
%
(
DBE

F
\6/,+&D!+&.0W::Z/+G:7?_7@
]
W:Z@.09:0Z@0Z.0W::Z/<6A56^.5?57@[@7\.Z%
(
(B.00?ZW.@0Z/:7?Z.:060AA@97.0@A\<@0BE

F
.09W@6/@A+
"
%
#
M<@GCH69Z.[.Z
V
:>:[@W
=
W:?0A
]
6WZ/60A
W::Z/:>!)&"$("U+.09W@6/@A>.W/Z60AA@97.0@A76Z@W\<@0BE

F
.09W@6/@A+M<@GCH69Z.[.Z
V
.0:[@W)
=
W:?0A
]
6WZ/\6/Z<@<.
=
<@/Z\<@0BC
%
(
DBE

F
\6/&D&
!
_?Z.ZW@69<@AZ<@56^.5?5\<@0BC
%
(
D
BE

F
\6/,+&D!+&.0W::Z/+C0Z<@9:0ZW6W
V
!
Z<@9:0Z@0Z/:>IHJ60A
]
W:7.0@6/\@76/Z<@69Z.[.Z.@/:>
KCH60ALJM@^<._.Z@AZ<@:
]]
:/.Z@ZW@0A_:Z<.0:[@W
=
W:?0A
]
6WZ/60A.0W::Z/+
"

#
O.Z=
:>Z<@W6Z.::>655:0.?50.ZW:
=
@0.00?ZW.@0Z/:7?Z.:0
!
W::Z)/<::ZW6Z.:A@97.0@A\<.7@Z<@AW
V
\@.
=

_:Z<:[@W
=
W:?0A
]
6WZ/60AW::Z/.09W@6/@A>.W/Z60AA@97.0@A76Z@W+O<@0BC
%
(
DBE

F
\6/,+&D!+&
!
Z<@
AW
V
\@.
=
_:Z<:[@W
=
W:?0A
]
6WZ/60AW::Z/\@W@Z<@<.
=
<@/Z
!
60AW::Z)/<::ZW6Z.:\6/:
]
Z.567+X0/?5)
56W
V
!
A.>>@W@0Z>:W5/:>0.ZW:
=
@0<6AW@56W`6_7@@>>@9Z:0Z<@
=
W:\Z<60A
]
<
V
/.:7:
=
.9679<6W69Z@W./Z.9/:>
_:Z<:[@W
=
W:?0A
]
6WZ/60AW::Z/:>!)&"$("U+/@@A7.0
=
/
!
60AW::Z/
]
<
V
/.:7:
=
.967W@/
]
:0/@\6/5:W@/@0/.Z.[@+
O<@0BC
%
(
DBE

F
\6/,+&D!+&.00?ZW.@0Z/:7?Z.:0
!
Z<@9::WA.06Z@A
=
W:\Z<:>Z<@:[@W
=
W:?0A
]
6WZ/60AW::Z/
\6/:
]
Z.567
!
60AZ<@A@
=
W@@:>/ZW@//\6/5.0.5?5+
=&
5
2"*!/
$
<
V
AW:
]
:0.9/
&
0.ZW:
=
@0>:W5/
&
!"#$%#"&"$("U+
&
=
W:\Z<
&
]
<
V
/.:7:
=
.9679<6W69Z@W./Z.9
!!
氮素既是植物重要的结构物质!也是其生理代谢
中调节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
大影响植物吸收的主要氮素形态是硝态氮"
BC
%
(
(B
#和铵态氮"
BE

F
(B
#!它们在植物体内的吸收(
转运和同化途径以及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
影响等方面均有显著的差异)!)%*根系是植物吸收氮
素的主要器官!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依赖于其形态构
型和生理特性!也受根际环境氮素形态的影响!在很
多条件下控制和影响着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植
物的地上部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有机物的主要来源!
其生理活性和状态也受氮素形态影响!进而影响整个
植株的生长发育植物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偏好因
其种类(器官和发育阶段不同而异!植物的不同器官
在不同发育阶段对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做出不同反
应),*因此!研究植物地上部和根系对不同形态氮素
的生理反应特征!可以了解植物在不同发育阶段对不
同形态氮素营养更细微的需求差异
油麦菜"
!"#$%#"&"$("U+
#属菊科莴苣属!是
以嫩梢(嫩叶为食用部位的叶用莴苣油麦菜营养
丰富(抗病性和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是无土栽培
研究的模式植物之一!也是生产规模较大的水培绿
叶蔬菜油麦菜属速生叶菜!氮肥用量和形态对其
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有显著影响相对于陆地和固态
基质栽培!水培油麦菜根系更发达!植株生长更快!
因此其生长和生理受氮素形态的影响更明显!其根
系对植株生长和生理的影响更大近年来!很多国
内外学者开展了氮素营养对油麦菜栽培的影响的研
究!主要集中在施肥调控)1)**(栽培效果)#"*(产量和
品质)##*(硝酸盐积累)#!*等方面!而且主要研究部位
为油麦菜的地上部目前!关于不同铵硝配比对油
麦菜各生长阶段生长和生理的影响情况还不清晰!
其对水培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的影响还不清楚在
其他叶类蔬菜上!关于氮素形态对蔬菜不同器官生
理生长影响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例如!研究发现!
铵态氮对陆地栽培菠菜(生菜地上部生长的抑制作
用比根系严重)1)*!#%)#*&可通过调控铵硝态氮的比例
来调节小白菜叶片和叶柄的比例!以满足大众对叶
片或叶柄的偏好和获得满意的产量)#"!#&*水培油
麦菜!特别是在苗期!根系生长迅速!植株生长很大
程度上依赖于根系吸收同化氮素和其他矿质元素
所以!需要对油麦菜苗期的地上部和根系都进行研
究!分析不同形态氮素水平下它们生长和生理特性
的差异!才可以准确地调控营养液的铵硝态氮配比
来更好地满足水培油麦菜的生长需求鉴于此!本
研究通过设计不同形态氮素水平的营养液栽培试
验!分别分析油麦菜苗期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和生
理变化规律!综合探讨不同氮素形态水平下油麦菜
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理反应差异!为深入研究油
麦菜氮素营养的调控机理及提高氮素营养的利用效
率奠定理论基础
#
!
材料和方法
>+>
!
材料培养和处理
供试油麦菜品种为+全年油麦菜,试验于
!"#


月在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设施温室中
进行水培试验在自主设计的立体层架式管道"
%
%&
%
期 王
!
晋!等$硝态和铵态氮配比对水培油麦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层#中进行将油麦菜植株用泡沫团悬浮固定
于定植孔内!根系深入到营养液深层以吸收养分和
水分该装置营养液层高
195
!营养液量较多!不
需要经常补充和更换营养液!可根据植株大小合理
调控营养液层的高度来达到理想的栽培效果
营养液配备借鉴华南农业大学的叶菜类
a

养液配方)#$*!在此基础上设置
&
个处理!其
BC
%
(
D
BE

F分别为
#"D"
"
M
#
#(
,+&D!+&
"
M
!
#(
&D&
"
M
%
#(
!+&D,+&
"
M

#(
"D#"
"
M
&
#
&
个处理的营养
液采用无土栽培通用微量元素配方$"
BE

#
$
I:
-
E
!
C"+""!5
=
-
U
(#
(
E
%
aC
%
!+1$5
=
-
U
(#
(
I0)
GC

-
E
!
C!+#%5
=
-
U
(#
(
R0GC

-
,E
!
C"+!!!
5
=
-
U
(#
(
L?GC

-
&E
!
C"+"15
=
-
U
(#
(
B6(4H)
MJ!"5
=
-
U
(#
(
3@GC

-
,E
!
C#+*,5
=
-
U
(#

营养液中加入
,
"
5:7
-
U
(#的硝化抑制剂二氰胺
"
HLH
#!防止营养液中
BE

F转化成
BC
%
(
!营养液
]
E
值控制在
$+&

!"#



#"
日开始育苗!期间不施加任何营
养液
!"#

&

#
日油麦菜幼苗长至
!
片真叶!移
植于各处理的栽培管道!用对应的营养液栽培定植
初期!营养液电导度为
"+1
#
#+"5/
-
95
(#
!栽培后
期将电导度调至
#+!
#
#+15/
-
95
(#
营养液供给
使用定时控制器控制!设定自动间歇循环供液!白天
每隔
<
供液
%"5.0
!夜间停止循环移植后缓苗

A
!
"#

&

&
日开始每
!A
取样测定
#
次!分别记

"A
(
!A
(
A
(
$A
(
1A
!共
&

>+?
!
测定项目及方法
同组处理的油麦菜幼苗采样并混合后进行指标
测定!且地上部和根系分别测定其中!采用电子天
平测定样本鲜重和干重&采用
B6CE
滴定法测定有
机酸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考马
斯亮蓝
P)!&"
法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1*丙二
醛"
IHJ
#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超氧
化物酶歧化酶"
GCH
#活性采用
BaM
光化学还原法
测定!过氧化氢酶"
LJM
#活性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
测定!过氧化物酶"
KCH
#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氧化法
测定)#**&脯氨酸含量采用茚三酮显色法测定)!"*
>+@
!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
HKG

UGH
多重比较进行差异
显著性分析!显著水平为
"+"&

!
!
结果与分析
?+>
!
硝铵态氮配比对油麦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植物的干重或鲜重的变化速率和趋势可直观反
映其生长状况由图
#
!
J
(
a
可知!随着营养液中硝
铵态氮配比的降低!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干重在各
时期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
M
!

理下达到最大值!其次为
M
#
(
M
%
!
M

(
M
&
处理较低&
随处理时间延长!各处理间差异逐渐加大!如处理
$
(
1A
时各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
#
"+"&
#其中!
M
#
(
M
!
(
M
%
处理的油麦菜地上部和根
系干重积累速率都比较快!
M

处理积累速率则显著
降低!
M
&
速率最低且积累极缓所以!在营养液中
BE

F
(B
比例没有超过
&"b
时!增铵可以促进油
麦菜幼苗的生长!当
BC
%
(
DBE

F为
,+&D!+&

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速率达到最快&当营养
液中
BE

F
(B
比例超过
&"b
时!则抑止油麦菜幼
苗的生长
同处理时期!各处理上标记的不同字母表示
处理间差异达
"+"&
显著水平&下同

#
!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下油麦菜地上"
J
#和
地下"
a
#干重和根冠比"
L
#的变化
JZZ<@/65@ZW@6Z5@0ZZ.5@
!
Z<@A.>>@W@0Z7@ZZ@W/W@
]
W@/@0Z
/.
=
0.>.960ZA.>>@W@09@65:0
=
ZW@6Z5@0Z/6Z"+"&7@[@7
&
M<@/65@6/_@7:\+
3.
=
+#
!
M<@AW
V
\@.
=
:[@W
=
W:?0A
]
6WZ/
"
J
#
60A
W::Z/
"
a
#
60A.Z/W::Z96
]
W6Z.:
"
L
#
:>!)&"$("U+
/@@A7.0
=
/?0A@WA.>>@W@0Z5.^.0
=
W6Z.::>0.ZW:
=
@0>:W5/
&
西
!

!

!

!

!

%$

同时!根冠比反映了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协调
性!也体现了植株对环境因素的适应性由图
#
!
L
可知!随着营养液中硝铵氮配比的降低!油麦菜幼苗
根冠比逐渐减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M
#
处理根
冠比保持缓慢增长!
M
!
处理先增加后趋于稳定!
M
%
处理先增加后下降!
M


M
&
处理则一直偏低所
以!水培油麦菜定植初期!营养液中较高比例的
BC
%
(
(B
有利于其根系的生长!
BE

F
(B
比例超

&"b
则会抑制根系生长!进而也影响整个植株的
生长&当硝铵配比为
!+&D,+&
时!油麦菜地上部和
根系的生长较协调!根冠比比较适宜和稳定!植株的
长势也相对较好
?+?
!
硝铵态氮配比对油麦菜幼苗有机酸含量和硝
酸盐含量的影响
?+?+>
!
有机酸含量
!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下油麦菜
地上部和根系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有明显差异
"图
!
#油麦菜地上部有机酸的含量随着营养液中
BE

F
(B
比例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整个处理期
内始终以
M
&
处理最高!随后依次是
M
#
(
M

(
M
!

理!
M
%
处理含量最低!且随处理时间延长处理间差
异逐渐显著增加&在处理末期"
1A
#时!各处理间的
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M
&
处理有机酸含量是
M
%

#+!*
倍"图
!
!
J
#同时!油麦菜根系有机酸含量的
变化趋势与其地上部分相反!在
BC
%
(
DBE

F为
&D&
时"
M
%
#含量最高!而在全铵"
M
&
#时含量最低&
处理末期"
1A
#!
M
%
处理有机酸含量是
M
&
处理的
#+%%
倍"图
!
!
a
#
?+?+?
!
硝酸盐含量
!
同一生长时期!油麦菜地上部
和根系硝酸盐含量皆随营养液中
BE

F比例的增大
而显著减少!且相同处理的油麦菜地上部硝酸盐含
量比根系高"图
%
!
J
(
a
#于处理末期!
M
#
(
M
!
(
M
%
(
M

处理油麦菜地上部硝酸盐含量分别是
M
&
处理的
&+!
(
+!*
(
%+$$

!+!"
倍!而其根系硝酸盐含量
分别是
M
&
处理的
&+!!
(
+!,
(
%+&

!+#$
倍各
处理油麦菜地上部硝酸盐含量在处理末期最高为
%!&+*$
"
=
-
=
(#
!均未超过无公害蔬菜的硝酸盐含
量标准"
#
%!
"
=
-
=
(#
#!所以各氮素形态配比处理
的营养液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
!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下油麦菜地上"
J
#和地下"
a
#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3.
=
+!
!
M<@9:0Z@0Z:>:W
=
60.969.A:>:[@W
=
W:?0A
]
6WZ/
"
J
#
60AW::Z/
"
a
#
.0!)&"$("U+?0A@WA.>>@W@0ZW6Z.:/:>0.ZW:
=
@0>:W5/

%
!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下油麦菜地上"
J
#和地下"
a
#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3.
=
+%
!
M<@9:0Z@0Z:>0.ZW6Z@:>:[@W
=
W:?0A
]
6WZ/
"
J
#
60AW::Z/
"
a
#
.0!)&"$("U+?0A@WA.>>@W@0ZW6Z.:/:>0.ZW:
=
@0>:W5/
&&
%
期 王
!
晋!等$硝态和铵态氮配比对水培油麦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
硝铵态氮配比对油麦菜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
白质含量的影响
?+@+>
!
可溶性糖含量
!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下油麦
菜地上部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有明显差
异"图

!
J
(
a
#其中!油麦菜地上部的可溶性糖含
量随着营养液中
BE

F
(B
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全
铵时"
M
&
#含量最高!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
M
&
处理
可溶性糖含量在处理末期分别是
M
#
(
M
!
(
M
%
(
M


#+1
(
#+&%
(
#+%#

#+##
倍"图

!
J
#同时!随着营
养液中
BE

F
(B
比例的增加!油麦菜根系可溶性
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并在
BC
%
(
DBE

F为
,+&D
!+&
"
M
!
#时含量最高!
BC
%
(
DBE

F为
#"D"
"
M
&
#
时含量最低!且处理间差异显著&处理末期时
M
!

理根系可溶性糖含量是
M
&
处理的
#+!%
倍"图

!
a
#以上结果说明!营养液中
BE

F
(B
比例越高
越有利于油麦菜地上部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而营
养液中
BE

F
(B
比例为
!&b
时较有利于根系可
溶性糖的积累
?+@+?
!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由图
&
!
J
可知!随着
营养液中
BE

F
(B
比例从
"b
增加到
&"b
!油麦
菜地上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而当
BE

F
(B
比例进一步增加时!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显
著降低&在整个处理期内!
M
#
处理油麦菜地上部可
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最低!而
M
%
处理始终保持最高!
且处理间差异显著&处理末期
M
%
处理地上部可溶
性蛋白质含量是
M
#
处理的
#+#,
倍同时!随着营
养液中
BE

F
(B
比例的增加!油麦菜根系可溶性
蛋白质的含量则表现出逐渐降低趋势!且处理间差
异显著&在处理末期!
M
#
处理油麦菜根系可溶性蛋
白质的含量是
M
&
处理的
#+&!
倍"图
&
!
a
#以上结
果说明营养液中硝铵态氮配比为
&D&
时较有利于
油麦菜地上部氮素的吸收和同化!而较高比例的
BC
%
(
(B
有利于根系的氮素的吸收和同化
?+A
!
硝铵态氮配比对油麦菜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
的影响
?+A+>
!
脯氨酸含量
!
脯氨酸作为羟自由基清除剂!
对胁迫反应十分敏感!其含量与环境胁迫的强度呈
显著正相关)!#*随着水培营养液中
BE

F 比例的


!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下油麦菜地上"
J
#和地下"
a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3.
=
+
!
M<@9:0Z@0Z:>/:7?_7@/?
=
6W:>:[@W
=
W:?0A
]
6WZ/
"
J
#
60AW::Z/
"
a
#
.0!)&"$("U+?0A@WA.>>@W@0ZW6Z.:/:>0.ZW:
=
@0>:W5/

&
!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下油麦菜地上"
J
#和地下"
a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3.
=
+&
!
M<@9:0Z@0Z:>/:7?_7@
]
W:Z@.0:>:[@W
=
W:?0A
]
6WZ/
"
J
#
60AW::Z/
"
a
#
.0!)&"$("U+?0A@WA.>>@W@0ZW6Z.:/:>0.ZW:
=
@0>:W5/
$&
西
!

!

!

!

!

%$


$
!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下油麦菜地上"
J
(
L
#和地下"
a
(
H
#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3.
=
+$
!
M<@9:0Z@0Z:>
]
W:7.0@60AIHJ:>:[@W
=
W:?0A
]
6WZ/
"
J
!
L
#
60AW::Z/
"
a
!
H
#
.0!"#$%#"&"$("U+?0A@W
A.>>@W@0ZW6Z.:/:>0.ZW:
=
@0>:W5/

,
!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下油麦菜地上"
J
(
L
(
4
#和地下"
a
(
H
(
3
#
GCH
(
KCH

LJM
活性的变化
3.
=
+,
!
M<@GCH
!
KCH60ALJM69Z.[.Z.@/:>:[@W
=
W:?0A
]
6WZ/
"
J
!
L
!
4
#
60AW::Z/
"
a
!
H
!
3
#
.07@ZZ?9@
?0A@WA.>>@W@0ZW6Z.:/:>0.ZW:
=
@0>:W5/
增加!油麦菜地上部脯氨酸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
变化趋势!并均分别在
M
%

M
&
处理下达到最低和
最高值!且同期各处理间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在处
理末期!
M
&
处理的脯氨酸含量是
M
%
处理的
#+*

"图
$
!
J
#同时!随着水培营养液中
BE

F
(B

例的逐渐增加!油麦菜根系脯氨酸含量也表现出与
,&
%
期 王
!
晋!等$硝态和铵态氮配比对水培油麦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地上部相似的先降后升趋势!只是在
M
!
处理就达
到最低值&在处理末期时!
M
&
处理的脯氨酸含量是
M
!

#+&
倍"图
$
!
a
#
?+A+?
!
丙二醛含量
!
丙二醛"
IHJ
#是植物在逆境
中脂质过氧化的产物!其含量常用来衡量受胁迫后
发生膜脂过氧化的程度由图
$
!
L
(
H
可知!随着营
养液中
BE

F
(B
比例逐渐增加!油麦菜地上部和
根系中
IHJ
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脯氨酸含量相同!
即分别在
M
%

M
!
处理下达到最低值!均在
M
&

理下达到最高值&在处理末期时!
M
&
处理油麦菜地
上部
IHJ
含量是
M
%

#+%&
倍!而其根系
IHJ
含量是
M
!

#+$$
倍以上结果说明营养液中
BC
%
(
DBE

F为
&D&
时油麦菜地上部受胁迫程度
最低!其根系则在
BC
%
(
DBE

F为
,+&D!+&

?+B
!
硝铵态氮配比对油麦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随着营养液中
BE

F
(B
比例的升高!油麦菜
地上部和根系中
GCH
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
势!两者分别在
M
%

M
!
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均在
M
&
处理下达到最低值!且处理间差异显著&处理末
期!
M
&
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的
GCH
活性分别是
M
%

M
!
处理的
"+$%

"+&,
倍"图
,
!
J
(
a
#同时!
随着营养液中
BE

F
(B
比例的升高!油麦菜地上

KCH

LJM
活性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
化趋势!并均在
M
%
处理下达到最低值!而在
M
&

理下达到最高值!且同期处理间差异显著&处理末期
M
&
处理的
KCH

LJM
活性分别是
M
%

#+$

#+!
倍"图
,
!
L
(
4
#油麦菜根系
KCH

LJM

性的变化趋势与地上部相似!只是其最小值在
M
!
处理取得&处理末期
M
&
处理根系的
KCH

LJM
活性分别是
M
!
处理的
#+1&
倍和
#+&,
倍"图
,
!
H
(
3
#以上结果说明营养液中
BC
%
(
DBE

F为
&D&
时油麦菜地上部受过氧化胁迫程度最低!其根系则

BC
%
(
DBE

F为
,+&D!+&

%
!

!

植物吸收利用
BC
%
(
(B

BE

F
(B
的途径
和主要部位不同
BC
%
(
(B
被根系主动吸收!其
同化过程中的限速酶"硝酸还原酶#活性易受铵盐抑
制!而且其还原需要大量碳水化合物!因此只能在叶
片中大量还原同化&
BE

F
(B
可以直接迅速透过
细胞膜!在根系细胞中很快同化为氨基酸!很少直接
向地上部运输)!!*因此!不同配比的硝态氮和铵态
氮会对植物地上部和根系造成不同生理影响
有机酸在植物氮同化中有重要作用一方面!
植物叶片合成的有机酸可中和硝态氮同化过程中产
生的
CE
(
!从而保持叶片硝态氮同化部位
]
E
稳定!
其中硝态氮充当有机酸合成的信号)!%)!*另一方面!
有机酸可为硝态氮或铵态氮同化为氨基酸提供碳骨
架!而且在根系吸收过量铵时!可以由地上部合成向
下运输以缓解
BE
%
毒害)!&*因此!分析植物地上部
和根系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可以了解植物地上部
和根系氮同化的差异及其生长状况本研究中!当营
养液中
BE

F
(B
比例不超过
&"b
时!油麦菜地上部
合成有机酸的速率与其同化
BC
%
(
(B
的速率正相
关!且向下运输速率与根系
BE

F
(B
同化速率正相
关&在
BC
%
(
DBE

F为
&D&
时!有机酸主要为硝态
氮或铵态氮同化为氨基酸提供碳骨架!且利用率达到
最大&当
BE

F
(B
比例超过
&"b
!地上部则大量合
成有机酸以缓解
BE
%
毒害
很多研究提到氮素形态会影响植物可溶性糖含
量例如!铵态氮较有利于菠菜可溶性糖含量的增
加)!$*!在大白菜的研究上也得出类似结论)!,*从代
谢机理分析!氮素形态主要通过影响氮同化来影响
植物可溶性糖含量在空间上!
BC
%
(
(B
同化与
光合碳代谢都发生在叶绿体内!氮同化和糖类的合
成都需消耗光合以及其它电子传递链的有机碳和能
量此外!氮素在植物体内几乎都以有机氮的形式
存在!无机氮转化为有机氮需要消耗有机酸)!1*!而
有机酸有一部分是由光合产物转化而来本研究
中!随着营养液中
BC
%
(
(B
比例降低!油麦菜地上
部同化
BC
%
(
(B
同化速率降低!与糖代谢的竞争
亦减弱!可溶性糖的含量升高油麦菜根系主要同

BE

F
(B
!需要地上部供应可溶性糖!当
BE

F
(B
比例不超过
!&b
时!根系
BE

F
(B
同化速率

BE

F
(B
比例正相关!可溶性糖向根系运输增
加当
BE

F
(B
比例超过
!&b
!过高的
BE
%

生毒害抑制
BE

F
(B
的同化!可溶性糖向根系运
输减少!根系可溶性糖含量降低
有学者提出氮素形态会影响植物可溶性蛋白质
含量例如!
BE

F
(B
会降低甜瓜叶片可溶性蛋
白含量)!**&韭菜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会随着
BE

F
(
B
比例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蛋白质是
植物所有蛋白质组分中最活跃的一部分!包括各种
酶原(酶分子和代谢调节物!在生理代谢中有重要作
用)%#*!可以反映植物的氮同化速率及氮素代谢水
平氮素形态主要通过影响氮同化速率来影响可溶
性蛋白质含量一般情况下
BC
%
(
(B
主要在地上
部分同化!但生长旺盛的根尖细胞中硝酸还原酶活
1&
西
!

!

!

!

!

%$

性很高!也可以快速地同化
BC
%
(
(B
!但容易受铵
盐抑制水培油麦菜苗期根系生长旺盛且侧根多!
可以快速地进行
BC
%
(
(B
的同化油麦菜根系可
溶性蛋白质含量在
BC
%
(
DBE

F为
#"D"
时最高!
说明在水培油麦菜苗期!较高比例的
BC
%
(
(B

利于根系的氮素的吸收和同化
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和
IHJ
含量常被作为
研究植物逆境胁迫的生理指标它们的变化规律直
观反映了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状况在本研究中!当
营养液中
BE

F
(B
比例不超过
&"b
时!油麦菜地
上部
GCH
活性较高!活性氧的清除快于产生!脯氨
酸和
IHJ
含量较低!
LJM

KCH
活性也较低&当
营养液中
BE

F
(B
比例由
&"b
上升到
#""b
时!
BE
%
毒害逐渐加剧!活性氧的产生快于清除而使膜
脂氧化!
IHJ
和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
LJM

KCH
活性升高以分解过多的活性氧来维持作物生
理代谢稳定所以!
BE

F
(B
比例不超过
&"b
时!
增加营养液中
BE

F
(B
比例可以促进油麦菜地上
部的生理代谢和生长!不会产生
BE
%
毒害&相比较
而言!油麦菜根系对
BE

F
(B
比例更加敏感!
BE

F
(B
比例不超过
!&b
时!可促进油麦菜根系
生理代谢和生长!不会产生
BE
%
毒害
综上所述!不同形态氮素对油麦菜地上部和根
系的影响不同!且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对营养液中
硝态氮和铵态氮的不同配比的偏好有差别营养液

BC
%
(
DBE

F为
&D&
时!油麦菜地上部
GCH

性最高!
IHJ
和脯氨酸含量最低!受过氧化胁迫程
度最低!氮同化速率和可溶性糖积累较快&相比较而
言!油麦菜根系对营养液中
BE

F
(B
比例较敏感!

BC
%
(
DBE

F为
,+&D!+&
时氮同化速率和可溶
性糖积累较快!最适宜油麦菜根系生长在硝酸盐
积累方面!用铵态氮部分代替硝态氮可以显著降低
硝酸盐含量&整个生长期内!各处理油麦菜地上部和
根系的硝酸盐含量均未超过无公害蔬菜的硝酸盐含
量标准综合考虑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的干重以及
根冠比!其皆在
BC
%
(
DBE

F为
,+&D!+&
时有最
大生物量且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较协调!所以营养
液中
BC
%
(
DBE

F为
,+&D!+&
时更适宜水培油麦
菜植株的生长出现这样结果的可能是$本研究的
水培油麦菜还处于苗期!其地上部光合作用等同化
作用较弱!而水培根系发达且代谢旺盛!能够快速地
进行氮同化和吸收矿质元素来满足油麦菜植株的生
长需求!所以在苗期水培油麦菜植株的生长对根系
的依赖性更大!植株的生理代谢和生长受根系生理
活动的影响更大
参考文献!
)
#
*
!

!
平!彭少麟
+
植物氮素营养的生理生态学研究)
Q
*
+
生态科

+#**1
!"
!
#$
%,)!+
REJCK
!
K4BPGU+K760Z0.ZW:
=
@00?ZW.Z.:0
]
<
V
/.:7:
=
.967@)
9:7:
=V
W@/@6W9<
)
Q
*
++#,-,
.
#"-&#/0#/
!
#**1
!"
!
#$
%,)!+
)
!
*
!
师进霖!姜跃丽!宋云华
+
氮素形态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氮代谢酶
活性影响)
Q
*
+
中国农学通报!
""*
!
?B
"
!!
#$
!!&)!!,+
GEXQU
!
QXJBPYU
!
GCBPYE+4>>@9Z/:>A.>>@W@0ZW6Z.:/:>
0.ZW:
=
@0>:W5/:0@0;
V
5@69Z.[.Z.@/W@76Z@AZ:0.ZW:
=
@05@Z6_:)
7./560A
=
W:\Z<:>9?9?5_@W/@@A7.0
=
/
)
Q
*
+120/&/3
.
4#%-5
$%4"-6#/0#/7%--/$0
!
""*
!
?B
"
!!
#$
!!&)!!,+
)
%
*
!
4LXcLX
!
L4LEXBG
!
A@3JJLSM4M
!
/$"-+4>>@9Z:>0.ZW:)
=
@0/?
]]
7
V
:0
=
W:\Z<60A
]
<:Z:/
V
0Z<@/./:>/?0>7:\@W
]
760Z/
=
W:\0.0Z<@
=
W@@0<:?/@
)
Q
*
+*-"0$6#/0#/
!
!""
!
>CC
"
&
#$
#%,*)#%1&+
)

*
!
乔建磊!于海业!宋述尧!等
+
氮素形态对马铃薯叶片光合色素
及其荧光特性的影响)
Q
*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
>D
"
%
#$
%*)
+
NXJCQU
!
YS E Y
!
GCBPGY
!
/$"-+4>>@9Z/:>0.ZW:
=
@0
>:W5/:0
]
<:Z:/
V
0Z<@Z.9
]
.
=
5@0Z60A9<7:W:
]
<
V$
>7?:W@/9@09@
9<6W69Z@W./Z.9/:>
]
:Z6Z:7@6[@/
)
Q
*
+8,%40"-,
9
120"3
.
4#%-5
$%4"-:0(/4&$
;
!
"#%
!
>D
"
%
#$
%*)+
)
&
*
!
4PEaJUUa
!
IJcJBdXUU4QO+c::ZA@[@7:
]
5@0Z60A0.)
ZW:
=
@0.0>7?^ :>9:W0
=
@0:Z
V]
@/
=
W:\0?0A@W9:5_.0@AAW:?
=
60A0.ZW:
=
@0/ZW@//@/
)
Q
*
+3
.
4,0,<
;
8,%40"-
!
#**%
!
DB
"
#
#$
#,)#&!+
)
$
*
!
3JP4cXJB2
!
aJUXPJcdL
!
LUJc2ca+K<
V
/.:7:
=V
:>
9W:
]]
W:A?9Z.:0
)
I
*
+3::AKW:A?9Z/KW@//
!
""$+
)
,
*
!
汪建飞!董彩霞!沈其荣
+
氮素不同形态配比对菠菜体内游离氨
基酸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Q
*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
>@
"

#$
$)$,"+
OJBPQ3
!
HCBP LT
!
GE4B N c+4>>@9Z:>BE

F
)B
%
B"
%
(
)BW6Z.:/:0Z<@>W@@65.0:69.A/60AZ@0)
;
V
5@/:>0.ZW:
=
@05@Z6_:7./5.0/
]
.069<
"
6
=
0"#",-/4"#/"
U+
#
/<::Z
)
Q
*
+*-"0$>%$4$,0"0?@/4$-A/46#/0#/
!
"",
!
>@
"

#$
$)$,"+
)
1
*
!
孙自航!艾绍英!刘春生!等
+
氮肥种类和用量对油麦菜生物和
品质的效应)
Q
*
+
中国农学通报!
"",
!
?@
"
*
#$
%$$)%,#+
GSBRE
!
JXGY
!
UXSLG
!
/$"-+4>>@9Z/:>A.>>@W@0ZZ
V]
@/60A
7@[@7/:>0.ZW:
=
@0>@WZ.7.;@W6
]]
7.96Z.:0:0
V
.@7A60A
8
?67.Z
V
:>
7@ZZ?9@
)
Q
*
+120/&/3
.
4#%-$%4"-6#/0#/7%--/$0
!
!"",
!
?@
"
*
#$
%$$)%,#+
*&
%
期 王
!
晋!等$硝态和铵态氮配比对水培油麦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
!

!

+
氮钾配施对油麦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Q
*
+
农业与技
术!
""1
!
?D
"
!
#$
&%)&$+
34BPc+X5
]
69Z:>0.ZW:
=
@0)
]
:Z6//.?5>:W5?76:0Z<@
V
.@7A
60A
8
?67.Z
V
:>7@ZZ?9@
)
Q
*
+3
.
4#%-$%4/BC/#20,-,
.;
!
""1
!
?D
"
!
#$
&%)&$+
)
#"
*
!
林俊芳!林义章!丘武昌!等
+
不同氮素水平对油麦菜栽培效果
的综合评价分析)
Q
*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
?>
"
&
#$
%!)
%1+
UXBQ3
!
UXBYR
!
NXSOL
!
/$"-+L:5
]
W@<@0/.[@@[67?6Z.:0
6067
V
/./:09?7Z.[6Z.:0@>>@9Z/:>7@ZZ?9@?0A@WA.>>@W@0Z0.ZW:)
=
@07@[@7/
)
Q
*
+8,%40"-,
9
C4,
=
#"-"0?6%D$4,
=
#"-7,$"0
;
!
!"#%
!
?>
"
&
#$
%!)%1+
)
##
*
!
庞均喜
+
氮肥的不同用量对油麦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Q
*
+

业科技通讯!
"#%
!"
$
#$
#!)#!$+
KJBPQT+4>>@9Z:>A.>>@W@0Z
8
?60Z.Z.@/:>0.ZW:
=
@0>@WZ.7.;@W
:0Z<@
V
.@7A60A
8
?67.Z
V
:>7@6>7@ZZ?9@
)
Q
*
+7%--/$0,
9
3
.
45
#%-$%4"-6#/0#/"0?C/#20,-,
.;
!
"#%
!"
$
#$
#!)#!$+
)
#!
*
!
李永胜!杜建军!龙增群!等
+
氮磷钾配施对油麦菜肥料效应及
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Q
*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
!
?B
"

#$
#*)!&+
UXYG
!
HSQQ
!
UCBPRN
!
/$"-+4>>@9Z/:>9:5_.0@A6
]]
7.96)
Z.:0:>B
!
K60A2>@WZ.7.;@W:0>@WZ.7.;@WW@/
]
:0/@60A0.ZW6Z@
9:0Z@0Z.0U69Z?96/6Z.[6
)
Q
*
+E2,0
.
F"3
.
4#%-$%4"-+0
.
5
0//40
.
1,--/
.
/8,%40"-&
!
"#!
!
?B
"

#$
#*)!&+
)
#%
*
!

!
健!孙兴祥!沈其荣!等
+
增铵对菠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
Q
*
+
土壤通报
+!""$
!
@E
"
!
#$
%!$)%!*+
OJBPQ
!
GSBTT
!
GE4BNc
!
/$"-+M<@.0>7?@09@:>65)
5:0.?5.09W@6/@A:0/
]
.069<
=
W:\Z<60A
8
?67.Z
V
)
Q
*
+120/&/
8,%40"-,
9
6,-6#/0#/
!
""$
!
@E
"
!
#$
%!$)%!*+
)
#
*
!
徐加林!别之龙!张盛林
+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生菜生长(品质
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Q
*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
?A
"
%
#$
!*")!*+
TSQU
!
aX4RU
!
REJBPGU+M<@.0>7?@09@:>A.>>@W@0ZW6)
Z.::>B>:W5/:0Z<@
=
W:\Z<
!
8
?67.Z
V
60A
]
W:Z@9Z.[@@0;
V
5@
69Z.[.Z
V
:>7@ZZ?9@
)
Q
*
+8,%40"-,
9
G%"A2,0
.
3
.
4#%-$%4"-:5
0(/4&$
;
!
""&
!
?A
"
%
#$
!*")!*+
)
#&
*
!
罗金葵!陈
!
巍!沈其荣!等
+
不同小白菜器官对氮素形态响应
的生理差异)
Q
*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
?E
"
%
#$
&")&%+
USCQ2
!
LE4BO
!
GE4BNc
!
/$"-+c@/
]
:0/@:>A.>>@W@0Z
[6W.@Z.@/:>L<.0@/@96__6
=
@Z:0.ZW:
=
@0>:W5/
)
Q
*
+8,%40"-
,
9
>"0
H
0
.
3
.
4#%-$%4"-:0(/4&$
;
!
""
!
?E
"
%
#$
&")&%+
)
#$
*
!
郭世荣
+
无土栽培学)
I
*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
#,
*
!
张治安
+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
I
*
+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
)
#1
*
!
王学奎
+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
I
*
+
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
""$+
)
#*
*
!
张宪政
+
作物生理研究法)
I
*
+
北京$农业出版社!
#**!+
)
!"
*
!
李合生
+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
I
*
+
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
"""+
)
!#
*
!
LUJSGG4B O+PW:\Z<
!
\6Z@W?/@@>>.9.@09
V
!
60A
]
W:7.0@
9:0Z@0Z:><
V
AW:
]
:0.967
V=
W:\0Z:56Z:
]
760Z/6/6>>@9Z@A_
V
0.ZW:
=
@0/:?W9@60A0?ZW.@0Z9:09@0ZW6Z.:0
)
Q
*
+*-"0$B6,-
!
!""!
!
?AE
"
!
#$
#**)!"*+
)
!!
*
!
胡霭堂
+
植物营养学)
I
*
+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
!%
*
!
GLE4ScOJM4cX
!
2Cc4B I
!
UJIa4cGE
!
/$"-+M<@
9:0ZW._?Z.:0:>W::Z/60A/<::Z/Z:\<:7@
]
760Z0.ZW6Z@W@A?9)
Z.:0.0>6/Z)60A/7:\)
=
W:\.0
==
W6///
]
@9.@/
)
Q
*
+8,%40"-,
9
+I
=
/4;
!
""!
!
B@
"
%,
#$
#$%&)#$!+
)
!
*
!
GLE4XaU4Oc
!
PCBRJU4R3J
!
UJS4c4cI
!
/$"-+B.)
ZW6Z@69Z/6/6/.
=
067Z:.0A?9@:W
=
60.969.A5@Z6_:7./560AW@)
]
W@///Z6W9<5@Z6_:7./5.0Z:_699:
)
Q
*
+*-"0$1/--
!
#**,
!
F
"
&
#$
,1%),*1+
)
!&
*
!
ceHXP4cGO
!
IJcXJBB4U
!
H4MU43G4
!
/$"-+J99?)
5?76Z.:0:>0.ZW6Z@.0Z<@/<::Z69Z/6/6/.
=
067Z:W@
=
?76Z@
/<::Z)W::Z67:96Z.:0.0Z:_699:
)
Q
*
+*-"0$8,%40"-
!
#**,
!
>>
"

#$
,#)$*#+
)
!$
*
!
张春兰!高祖明!张耀栋!等
+
氮素形态和
BC
%
(
)B

BE

F
)
B
配比对菠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Q
*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
>@
"
%
#$
#&,")#&1%+
REJBPLU
!
PJCRI
!
REJBPYH
!
/$"-+M<@W6Z.::>65)
5:0.?50.ZW6Z@@>>@9Z/:0/
]
.069<
=
W:\Z<60A
8
?67.Z
V
)
Q
*
+
8,%40"-,
9
>"0
H
0
.
3
.
4#%-$%4"-:0(/4&$
;
!
#**"
!
>@
"
%
#$
#&,")#&1%+
)
!,
*
!
杨兵丽!张国斌!周箬涵!等
+
不同形态氮素配施对娃娃菜光合
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Q
*
+
浙江农业学报!
!"#&
!
?E
"
&
#$
,$#),$1+
YJBPaU
!
REJBPPa
!
RECScE
!
/$"-+4>>@9Z/:>A.>)
>@W@0Z0.ZW:
=
@0>:W5/60AW6Z.:/:0
]
<:Z:/
V
0Z<@Z.99<6W69Z@W)
./Z.9/:>aW6//.96
]
@`.0@0/./
)
Q
*
+3#$"3
.
4#%-$%4"/E2/
H
"05
.
/0&&
!
"#&
!
?E
"
&
#$
,$#),$1+
)
!1
*
!
HSKCBM3I+I@Z6_:7.9
]
6Z<\6
V
/:>Z<@\<@6Z
"
C4$#%<
"/&$(%<
#
@0A:/
]
@W565
V
7:
]
76/ZW@[@67@A_
V]
W:Z@:5.9/
)
Q
*
+
7<#*-"0$7,-,
.;
!
""1
!
D
"
!
#$
%*+
)
!*
*
!
许如意!别之龙!黄丹枫
+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网纹甜瓜干物
质分配和氮代谢的影响)
Q
*
+
农业工程学报!
""&
!
?>
"
G
#$
#,)
#&"+
TScY
!
aX4RU
!
ESJBPH3+4>>@9Z/:>A.>>@W@0Z0.ZW:
=
@0
>:W5/:0Z<@AW
V
56ZZ@W699?5?76Z.:060A7@6>0.ZW:
=
@05@)
Z6_:7./5:>5?/`5@7:0
)
Q
*
+C4"0&"#$,0&,
9
$2/163+
!
""&
!
?>
"
G
#$
#,)#&"+
)
%"
*
!
卢凤刚!郭丽娟!陈贵林!等
+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韭菜产量
和品质的影响)
Q
*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
?F
"
#
#$
!,)%"+
US3P
!
PSCUQ
!
LE4BPU
!
/$"-+4>>@9Z/:>A.>>@W@0Z0.)
ZW:
=
@0>:W5/60AW6Z.::0Z<@
V
.@7A60A0.ZW6Z@9:0Z@0Z:>L<.)
0@/@9<.[@
)
Q
*
+8,%40"-,
9
3
.
4#%-$%4"-:0(/4&$
;
,
9
G/D/
!
!""$
!
?F
"
#
#$
!,)%"+
)
%#
*
!

!
杰!邹学忠!杨传平!等
+
硝酸还原酶和可溶性蛋白对蒙古
栎种源生长的影响)
Q
*
+
植物研究!
""&
!
?B
"
%
#$
%#,)%!#+
REJBPQ
!
RCSTR
!
YJBPLK
!
/$"-+M<@.0>7?@09@:>0.)
ZW6Z@W@A?9Z6/@60A/:7?_7@
]
W:Z@.0:0Z<@
]
W:[@0609@
=
W:\Z<
:>J%/4#%&<,0
.
,-#"
)
Q
*
+7%--/$0,
9
7,$"0#"-K/&/"4#2
!
!""&
!
?B
"
%
#$
%#,)%!#+
!编辑"裴阿卫#
"&&
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