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林业科学研究 2015,28(4):531 537
ForestResearch
文章编号:10011498(2015)04053107
小陇山2种典型天然林空间结构参数分布特征
张岗岗1,王得祥1,柴宗政1,张丛珊1,刘文桢2,张宋智2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2.甘肃省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天水 741020)
收稿日期:20141216
项目基金: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天保工程区天然公益林抚育经营关键技术研究”(201204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秦岭松栎林
建群种更新格局对种子扩散过程及影响因素的响应”(31470644)
作者简介:张岗岗(1989—),男,陕西子长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森林可持续经营与评价研究。Email:zg201394@163.com.
通讯作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森林生态和可持续经营研究。Email:wangdx66@126.com.
摘要:采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一元分布、二元分布、林分综合指数和距离分析方法,探讨小陇山林区2种典型天然林
空间结构特征。结果显示:(1)油松天然林混交度为0.397,树种隔离程度较低,锐齿栎天然林混交度为0.797,混交
良好,油松、锐齿栎天然林胸径大小比数分别为0.507、0.485,林分均处于中庸状态,角尺度分别为0.511、0.508,林
木分布格局均属随机分布。(2)油松、锐齿栎天然林中相同混交程度或优劣程度的林木大多处于随机分布,相同混
交程度或分布格局的林木处于不同优劣程度的林木大致相等。区别在于油松天然林中同一优劣程度或分布格局的
林木大多与同种相邻,而锐齿栎天然林中同一优劣程度或分布格局林木大多处于强度和极强度混交。(3)油松、锐
齿栎天然林林分空间结构指数(FSSI)分别为0.526、0.739,林分空间结构距离(FSSD)分别为0.788、0.576,锐齿栎
林空间结构明显优于油松林。FSSI和 FSSD具有极显著的线性关系,FSSD=-1.4815×FSSI+1.6257,R2=
0.9906(P<0.01),二者在表述林分空间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研究表明:二元分布、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和
距离分别是从林木水平和样地水平研究林分空间结构较为有效的方法,可为小陇山林区林分微观结构分析和精细
的结构调整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小陇山;天然林;一元分布;二元分布;林分空间结构指数;林分空间结构距离
中图分类号:S718.54 文献标识码:A
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TwoTypicalNaturalForestSpatial
StructureParametersinXiaolongshan
ZHANGGanggang1,WANGDexiang1,CHAIZongzheng1,ZHANGCongshan1,
LIUWenzhen2,ZHANGSongzhi2
(1.ColegeofForestry,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Shaanxi,China;
2.XiaolongshanResearchInstituteofForestryofGansuProvince,Tianshui 741020,Gansu,China)
Abstract:Usingunivariatedistribution,bivariatedistribution,forestspatialstructureindexanddistance,thestruc
turalcharacteristicsoftwotypicalynaturalforestslocatedatXiaolongshanofGansuProvincewereanalyzed.There
sultsareasfolows:(1)TheaverageminglingvalueofPinustabuliformisnaturalforestwas0.397andbadly
mixed,whileQuercusalienavar.acuteseratanaturalforest’swas0.797andwelsegregated.TheDBHdomi
nancesofP.tabuliformisandQ.alienavar.acuteseratawere0.507and0.485separately,thestateofeachforest
belongedtomedium.Theaverageuniformangleindexvaluesofthemwere0.511and0.508respectively,both
wererandomdistribution.(2)InP.tabuliformisandQ.alienavar.acuteseratanaturalforests,mosttreeswith
sameminglingclassordominancedegreewererandomlydistributed,andthetreeswithsameminglingclassordis
tributionpaternwerebasicalyequalatdiferentdominancedegrees.ThemaindiferencewasthatinP.tabulifor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28卷
misnaturalforests,thetreeswithsamedominancedegreeordistributionpaternwerealmostsuroundedbythesame
specieswhileInQ.alienavar.acuteseratanaturalforest,theywerewelmixed.(3)InbothP.tabuliformisand
Q.alienavar.acuteseratanaturalforest,theforestspatialstructureindex(FSSI)were0.526and0.739respec
tively,forestspatialstructuredistance(FSSD)were0.788and0.576separately,thespatialstructureofthelater
wasbeterthanthatoftheformerobviously.TheFSSIandFSSDhadaverysignificantlinearrelationship,FSSD=
-1.4815×FSSI+1.6257,R2=0.9906(P<0.01),andstrongconsistencyintermsofexpressionstandspatial
structure.Itcanbeconcludedthatthebivariatedistribution,forestspatialstructureindexanddistancecanbeused
toquantitativelyanalyzetheforestmicrostructure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fromtwodiferentlevels,andprovidea
newwaytoaccuratestructureadjustmentforXiaolongshan.
Keywords:Xiaolongshan;naturalforest;univariatedistribution;bivariatedistribution;forestspatialstructurein
dex;forestspatialstructuredistance
林分空间结构体现了树木在林地上的分布格局
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排列方式,决定了树木之间的
竞争势及其空间生态位,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林
分的稳定性、发展的可能性和经营空间大小[1]。对
林分空间结构及其空间关系的描述和解释是制定森
林经营方案的有效手段,已成为森林结构研究的焦
点[1-6],但这些研究的共同特征是采用结构参数的
均值或者一元分布描述空间结构,只能各自独立地
描述林分整体单方面的特征或者对林分单方面进行
逐步优化调整。比如角尺度分布图仅展示林分整体
的分布状况,而与混交度或大小比数没有任何关系;
混交度分布图仅能够提供林分整体的混交状态,而
不涉及直径大小或分布;直径大小比数分布图仅能
说明树木大小分化,而与另外两个指标无关[7]。而
复杂的林分结构往往是由结构参数两个或多个方面
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的动态过程中形
成的。因此,采用结构参数的一元分布或各自均值
只能刻画单方面或整体的结构特征,而无法同时提
供两个或多个方面的林分结构信息,具有一定的局
限性。因此,将林分结构的两个或多个方面作为整
体来研究林分空间结构的特征和变化,才能更为客
观的表征森林结构与功能质量[8]。以往林分结构特
征分析研究中,尽管有将结构参数联合起来作为整
体来考量的意识和初步研究[7-11],但迄今尚未有成
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来检验这些方法的应用潜
力、揭示不同水平相邻木关系的内在规律,及其如何
应用这些结构特征来科学地指导森林结构优化经
营。小陇山林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天然林区,
在水源涵养、保持水土、维护地区生态平衡、提高环
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林业生产等方面发挥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目前,对小陇山林区天然林
的研究较多,但主要集中于种群生态位和数量特征、
树种多样性和结构特征、种群更新动态等方
面[3-6,12-18],而对典型天然林空间结构参数分布特
征的研究却鲜见报道。本研究利用群落调查的样地
资料,采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一元分布、二元分布和
综合指数分析方法,量化评价小陇山林区油松和锐
齿栎天然林空间结构特征,以验证二元分布和综合
指数的有效性,为小陇山林区林分微观结构分析和
精细的结构调整提供新途径。
1 研究区及样地概况
小陇山林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33°30′ 34°49′
N,104°22′ 105°43′E),地处秦岭西段,属暖温带向
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兼有我国南北气候特点,大多数
地域属暖温湿润—中温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
平均气温7 12℃,极端最高气温39.2℃,极端最
低气温-23.2℃,≥10℃积温2444 3825℃,年
降水量600 900mm,主要集中于7、8、9月,年蒸发
量989 1658mm,相对湿度68% 78%,年日照
时数1520 2313h,无霜期130 220d,区内秦岭
以北的地带性土壤为灰褐土,以南为黄褐土,垂直分
布比较明显。小陇山林区地处我国华中、华北、喜马
拉雅、蒙新四大自然植被区系交汇处,有苔藓、蕨类、
裸子、被子植物224科945属2700多种,其中木本
植物以壳斗科(Fagaceae)、桦木科(Betulaceae)、松
科(Pinaceae)、杨柳科(Salicaceae)、榆科(Ulmaceae)
等植物为主,构成植被的主要组成成分,草本层以禾
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豆科(Legu
minosae)、毛茛科(Ranunculaeae)、兰科(Orchidace
ae)为主。
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林天然林大样
235
第4期 张岗岗等:小陇山2种典型天然林空间结构参数分布特征
地位于龙门林场姚坝经营区,海拔1345m,东北坡
向,平均坡度29°,平均胸径23.2cm,平均树高19.5
m,样地面积2500m2,即50m×50m,树种组成为9
油1桦+阔叶;锐齿栎(Quercusalienavar.acuteser
rataMaxim.)天然林大样地位于小陇山林区百花林
场王安沟经营区,海拔1900m,东北坡向,平均坡度
37°,样地面积3600m2,即60m×60m,以上两个大
样地调查作为二元分布数据源。油松天然林23块
小样地位于龙门林场,小样地面积20m×30m,海
拔介于1424 1594m,坡度介于26 41°,平均胸
径17.9cm,平均树高15.7m;锐齿栎天然林24块
小样地分别位于百花、党川、李子、龙门、沙坝5个林
场,小样地面积28m×28m,海拔介于1609 1776
m,坡度介于30 41°,平均胸径14.8cm,平均树高
11.3m,以上油松、锐齿栎小样地调查数据作为一元
分布和综合指数数据源。
2 研究方法
2.1 野外调查
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选取未经人为干扰的油
松、锐齿栎天然林布设固定样地,利用TOPCON全站
仪对样地内胸径≥5cm的林木进行每木定位,并记
录其树种名称、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优势度等,
在样地4个角和中心设置面积为5m×5m的样方,
调查幼苗、幼树和灌草种类、高度、盖度和生活力等,
同时记录各样地的海拔、经纬度、坡向、坡度、坡位和
土壤状况等。
2.2 内业数据分析
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指标能够
准确地描述林分中林木个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因此,
本文用混交度描述树种空间隔离程度、大小比数描
述林木大小分化程度、角尺度描述林木水平分布
格局[19]。
角尺度(W)被定义为 α角小于标准角 α0(=
72°)的个数占所考察的 4个 α角的比例,其计算
式为:
Wi=
1
4∑
n
j=1
Zij
式中,Zij为离散型变量,其值定义为当第j个α
角小于标准角α0时,Zij=1;反之,Zij=0。Wi的5
种可能取值对应的林木分布格局描述分别为很均
匀、均匀、随机、不均匀、很不均匀分布。
混交度(M)被定义为参照树 i的4株最近相邻
木中与参照树不属于同种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计
算式为:
Mi=
1
4∑
4
j=1
Vij
式中,Vij为离散变量,其值定义为当参照树 i与
第j株相邻木非同种时,Vij=1;反之,Vij=0。Mi
的5种可能取值对应的隔离程度描述分别为零度、
弱度、中度、强度、极强度混交。
大小比数(U)被定义为胸径[20]大于参照树i的
相邻木数占所考察的4株最近相邻木的比例,其计
算式为:
Ui=
1
4∑
n
j=1
Kij
式中,Kij为离散变量,其值定义为当相邻木 j比
参照树i小时,Kij=0;反之,Kij=1。Ui的5种可能
取值对应的林木生长优劣程度描述分别为优势、亚
优势、中庸、劣势、绝对劣势。
林分空间结构指数(FSSI)用于定量化研究、分
析和综合评价天然林林分空间结构的状态和变化动
态,其计算式为[8]:
FSSI=
[M×(1-U)×2W]0.3333, W≤0.5
[M×(1-U)×2(1-W)]0.3333, W >0.{ 5
式中:0≤M、U、W≤1;0≤FSSI≤1,其值越大,
林分空间结构越优。
一般认为林分不受严重干扰,经过漫长进展演
替后,混交程度应逐步提高,林层更趋复杂,水平分
布格局也应趋于随机分布[21],结合W、M、U的定义,
可以认为M=1、U=0、W=0.5时为理想空间结构
点。因此,将林分空间结构距离(FSSD)定义为在林
分空间结构参数的“3D散点图”中,不同林分条件下
林分空间结构点向理想结构点逼近或远离的趋势,
其计算式为[8]:
FSSD= (M-1)2+U2+(W-0.5)槡 2
式中:0≤M、U、W≤1,0≤FSSD≤1.5,其值越
小,现实林分结构越接近理想结构。
本研究利用 Winkelmass1.0计算林分数角尺
度、混交度、大小比数,计算时为避免边缘效应的影
响,样地边缘设置5m缓冲区。先用Excel进行一元
分布频率统计;再用 Excel2010数据透视表分别统
计每2个空间结构参数不同取值组合(Xi,Yj)(其中
i、j=0,0.25,0.50,0.75,1)的相对频率值并用 Sig
maplot12.5绘制 X-Y的二元分布图;计算 FSSI、
335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28卷
FSSD,并绘制其3D散点图及其投影面。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陇山典型天然林一元分布
由计算结果可知(见表1),油松天然林中,以随
机分布林木为主,达58.4%,其次是不均匀和均匀
分布的林木较多,林分平均值为 0.511∈[0.475,
0517],属随机分布;林分中胸径大小比数频度分布
为均衡分布,即各优劣等级的林木比例都接近
20%,平均值为0.507,即林分生长整体上处于中庸
状态;林分中零度混交和低度混交的林木比例分别
为29.2%、26.2%,即55.4%林木周围相邻木为同
一树种或有1株不同种伴生,强度和极强度混交所
占比例较低,仅为28.2%,平均混交度为0.397,空
间隔离程度较低。锐齿栎天然林中,随机分布林木
比例为56.7%,其次是均匀分布和不均匀分布的林
木较多,分别为20.9%、15.8%;胸径大小比数频度
分布也比较均匀,均接近20%,林木整体具有较强
的竞争势;强度和极强度混交林木比例较高,总计为
79.5%,平均混交度为0.797,即林分中的大多数林
木与其它树种伴生。这些研究结果与前人的基本
一致[4,6]。
表1 小陇山2种典型天然林空间结构参数频率分布
林型 结构参数 0 0.25 0.5 0.75 1 均值
角尺度W 0.007 0.196 0.584 0.172 0.042 0.511
油松林 大小比数U 0.210 0.172 0.190 0.236 0.192 0.507
混交度M 0.292 0.262 0.164 0.128 0.154 0.397
角尺度W 0.008 0.209 0.567 0.158 0.054 0.508
锐齿栎林 大小比数U 0.215 0.184 0.236 0.179 0.187 0.485
混交度M 0.024 0.071 0.111 0.282 0.513 0.797
3.2 小陇山油松天然林二元分布
在油松天然林U-M、W-M和W-U二元分布
图中(见图1),由图1A可知,在同一混交等级下,频
率值随着大小比数的增大(Ui=0→1)无明显变化,
即相同混交程度的林木处于不同优劣程度的株数相
近;在同一优劣等级上,随着混交度等级的增大(Mi
=0→1)频率值略微增大再急降后趋于平缓,即相同
优劣程度的林木周围为同一树种或有另一树种伴生
的比例较大,而处于混交良好的个体较少。由图1B
可知,随着角尺度等级的增大(Wi=0.00→1.00),
同一混交等级对应的频率值先增大后减小,近似呈
正态分布,且在随机分布(Wi=0.50)时取得最大
值,即林分中相同混交状况的林木大多随机分布;在
同一分布格局下(除Wi=0.75),随着混交度等级的
增大频率值逐渐减少,总体来说,同一分布格局下林
木处于零度混交和弱度混交的比例较大,混交较差;
Wi=0.5且 Mi=0或0.25林木占整个林分株数的
35%,也就是说,林分中最常见的结构单元是参照树
为随机分布的同一树种或伴生有另一树种。图1C
大致以中庸轴(Ui=0.50)和随机分布轴(Wi=
050)为中心呈两侧基本对称,即随着角尺度等级的
增大(Wi=0.00→1.00),同一大小比数对应的频率
值均呈现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且在角尺度为0.50
时取得最大值,即林分中相同优劣程度的林木大多
处于随机分布;同一分布格局对应的频率值随着大
小比数等级的增大基本无变化,即相同分布格局林
木等比例的处于不同优劣程度。
图1 小陇山油松天然林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图
435
第4期 张岗岗等:小陇山2种典型天然林空间结构参数分布特征
3.3 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二元分布
在锐齿栎天然林U-M、W-M和W-U二元分
布图中(见图2),由图2A可知,随着混交度等级的
增大(Mi=0.00→1.00),同一优劣程度林木对应的
频率值逐渐增大,并且处于强度混交和极强度混交
的林木比例约为15%,即同一优劣程度的林木周围
大多伴生有其他树种,混交良好;同一混交程度下处
于不同优劣程度的林木比例大致相等。由图2B可
知,随着角尺度等级从0增大到1,同一混交度对应
的频率值先增大后减小,并在角尺度为0.5时取得
最大值,也就是说,相同混交等级的林木大多处于随
机分布,处于其他分布格局的林木较少;相同分布格
局对应的频率值随着混交度等级的增大而逐渐增
大,在Mi=1且Wi=0.5时取得最大相对频率值,为
0.277,远远大于其他组合对应的频率值,即锐齿栎
天然林中最常见的结构单元为参照树周围林木为随
机分布的不同树种。由图2C可知,随着 Wi=0.00
→1.00,同一优劣程度的林木株数先增大后减小,并
在角尺度为0.50时取得最大值,同一优劣程度下,
约占林分整体10%的林木处于随机分布;同一分布
格局的林木株数随着大小比数等级的增大(Wi=
000→1.00)无明显变化,即相同分布格局林木在不
同优劣程度的株数比例大致相等。
图2 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图
3.4 小陇山典型天然林空间结构指数和距离
由表1和图3可知,小陇山林区锐齿栎天然林
FSSI为0.739,其空间结构明显优于油松天然林
(FSSI=0.576),主要是因为2个林分生长整体均处
于中庸状态、分布格局均为随机分布,而锐齿栎天然
林的混交度(M=0.797)明显高于油松天然林(M=
0.397),从而大幅度的趋向于理想空间结构(M=1、
U=0、W=0.5),FSSD显著缩小,仅为0.526,油松
天然林空间隔离程度较低,呈现为远离理想空间结
构的趋势,因而FSSD高达0.788。进一步对各样地
FSSI和FSSD进行拟合发现,二者具有极显著的线
性关系,FSSD=-1.4815×FSSI+1.6257,R2=
09906(P<0.01),说明二者在表述林分空间结构
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为更直观地反映林分各样地的分布状况,绘制
3D散点图投影面 MOU、UOW和 MOW(见图4),从
图4A可知,油松林中约3/4样地趋于中庸和弱度混
交点(Ui=0.5,Mi=0.25)附近;锐齿栎林绝大多数
样地分布于中庸轴(Ui=0.5)两侧且介于中度混交
轴(Mi=0.5)和极强度混交轴(Mi=1)之间。由图
4B可知,油松、锐齿栎各样地大多接近中庸且随机
注:●和○分别为油松、锐齿栎天然林3D散点。下同。
图3 小陇山2种典型天然林空间结构参数3D散点图
分布点(Ui=0.5、Wi=0.5),在中庸轴两侧,锐齿栎
样地分布左侧大于右侧,油松林正好相反,即锐齿栎
林竞争势略强。从图4C可知,油松林样地大多分布
于随机分布轴(Wi=0.5)两侧且介于零度混交轴
(Mi=0.25)和中度混交轴(Mi=0.5)之间,锐齿栎
林样地大多分布于于强度混交和随机分布点(Mi=
0.75,Wi=0.5)四周。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分
535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28卷
布格局和优劣程度相近,主要差异是锐齿栎天然林
的空间隔离程度远远大于油松天然林,这与表1的
分析结果较一致。
图4 小陇山2种典型天然林空间结构参数3D散点图投影面
4 结论与讨论
样方的大小和数量达到合适的量时才能较真实
的反映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在样方面积为20m×
20m、50m×50m、60m×60m时,最小调查样方数
分别为12、1、1[22]。本研究采用样方大小(数量)分
别为油松天然林20m×30m(23)、锐齿栎天然林28
m×28m(24),可以准确判定二者的分布格局均为
随机分布,这与刘文桢等[6]采用50m×50m(1)、赵
中华等[4]和马映栋等[23]采用60m×60m(1)判定
林木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也有研究表明油
松天然林为聚集分布[15,24],与本文研究结果有较大
差异。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分别设置 20m×20m
(11)、20m×20m(7)样方,样方数量小于12,对应
的判断林分空间格局的准确性较低,其次,不同发育
阶段种群分布格局随时间表现出动态变化过程,随
着年龄的增加,种群逐渐呈现聚集分布→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趋势[25-26],而他们所研究的对象以幼、
中龄林为主,处于群落发展的初始阶段,可能使得种
群结构表现出强烈的聚集性。因此,实际调查研究
中,必须根据具体的立地条件、工作量、调查成本等,
确定较为合理、可行的样方面积和数量分析林木分
布格局。
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结构和空间分布往往是种
群生物学特性、种内种间关系以及环境条件长期相
互适应、相互作用的结果[23,27]。油松天然林经过长
期的自然演替,乡土树种油松、华山松相对多度和相
对显著度占绝对优势,占据林分的上层空间,光照、
水热、养分和生存空间等资源充足,限制了喜光树种
的更新和发育,使得大多数其余阔叶树种成为下层
木[6],而同种个体对资源环境利用的一致性和不同
种个体对有限资源的相互竞争,必然导致种间和种
内竞争激烈,一些林木大小分化严重,甚至死亡,使
最近邻林木个体为其它树种所取代,林木分布趋于
随机,同种或不同种个体之间逐渐占据各自的生态
位,形成不同优劣程度的林木。百年未经干扰的锐
齿栎天然林发育过程中,群落内相同树种个体争夺
共同的环境资源和空间,导致发生自疏现象,被淘汰
的林木个体的位置逐步被其它树种逐步占据并取
代,最终使得大多数林木不与本种相伴。其次,林内
多倒木和枯立木,自然更新良好,群落中这些树种在
各个径级均有分布[3-4],乔木层垂直结构分化明显,
这可能是不同优劣程度的株数比例大致相等的主要
原因。种群与环境、种群与种群长期相互作用、协同
进化,不同林木个体之间占据相对稳定的位置,最终
形成随机分布的典型天然林群落分布格局。
二元分布充分利用结构参数表达结构上的频率
优势,为进一步揭示林分空间结构内在规律提供了
有效途径,提供的大量且操作性强的异质性信息[7],
有利于林分结构调整优化。例如,油松天然林中劣
势和绝对劣势的林木占较大比例(表1),无法进一
步知道劣势和绝对劣势林木的混交状况如何,而大
小比数-混交度二元分布(图1A)直观地给出劣势、
绝对劣势林木中零度混交和弱度混交的林木分别占
整个林分株数的 12%、14%,其余混交等级的林木
仅占4%、7%,在采伐木筛选的过程中,6%处于绝
对劣势且零度混交的林木将作为首选采伐木,8%处
于绝对劣势且弱度混交和6%处于劣势且零度混交
的林木作为次选采伐木,6%处于劣势且弱度混交的
林木作为备选采伐木,可少量多次的进行采伐,从而
有针对性的缩小现实林分结构与理想结构的差距,
也便于控制采伐强度,从而为森林群落空间结构精
准分析和优化经营提供新途径,这些独特的优势在
之前的林分空间结构分析和优化研究中鲜有
635
第4期 张岗岗等:小陇山2种典型天然林空间结构参数分布特征
报道[2,6,28-29]。
油松天然林样地混交较差且属中庸状态或随机
分布、锐齿栎天然林样地大多混交良好且属中庸状
态或随机分布;二者大多样地均属中庸且随机分布
(图3、图4)。其中3D散点图投影面 UOW、MOW、
MOU分别对应于林木水平的U-M、W-M和W-U
二元分布,可以看作是样地水平的二元分布,可清
晰、直观的反映各样地的空间分布状态和数量特征,
FSSI和FSSD则量化了现实林分结构与理想结构点
(M=1,U=0,W=0.5)的差距大小,二者更适合于
立地条件复杂,呈斑块状镶嵌分布,没有大面积连片
分布的不同林分类型空间结构比较和优化研究,即
先通过FSSI和FSSD从整体上判断不同林分类型的
优劣,再通过3D散点投影面UOW、MOW、MOU比较
不同林分类型各样地的分布状态和数量状态的差
异。此外,可进一步通过具体样地一元分布和二元
分布特征调整林分结构,最终达到多树种混交的稳
定结构。比如,依据各样地3D散点图投影面 UOM
筛选出林木生长处于劣势且混交较差的样地,通过
这些样地的林木调整来快速有效地优化这一林分类
型空间结构,且样地布设灵活,省时省力,适应性和
可操作性强,这就为不同林分类型的结构比较和优
化经营提供了可行途径,也是对前人林分结构分析
和优化方法的重要完善和提升[7,10-11]。这也标志着
林分空间结构的研究跨入“面”、“体”新阶段,即结
构参数的二元分布和三维可视化研究将是现在和未
来研究的又一个重要方向[28]。
参考文献:
[1]安慧君.阔叶红松林空间结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
学,2003.
[2]岳永杰,余新晓,李钢铁.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蒙古栎林的空间
结构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8):1811-1816.
[3]赵中华,惠刚盈,袁士云,等.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的树种多样性
和结构特征[J].林业科学研究,2008,21(5):605-610.
[4]赵中华,惠刚盈,袁士云,等.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空间结构特征
[J].林业科学,2009,45(3):1-6.
[5]袁士云,张宋智,刘文桢,等.小陇山辽东栎次生林的结构特征和
物种多样性[J].林业科学,2010,46(5):27-34.
[6]刘文桢,赵中华,惠刚盈,等.小陇山油松天然林结构特征[J].林
业科学研究,2011,24(4):437-442.
[7]李远发.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的研究[D].北京:中国林
业科学研究院,2013.
[8]董灵波,刘兆刚,马 妍,等.天然林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的研
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3,35(1):16-22.
[9]WangML,RennolsK,TangSZ.Bivariatedistributionmodelingof
treediametersandheights:Dependencymodelingusingcopulas[J].
ForestScience,2008,54(3):284-293.
[10]LiYF,HuiGY,ZhaoZH,etal.Thebivariatedistributionchar
acteristicsofspatialstructureinnaturalKoreanpinebroadleaved
forest[J].JournalofVegetationScience,2012,23(6):1180
-1190.
[11]LiYF,HuiGY,ZhaoZH,etal.Spatialstructuralcharacteris
ticsofthreehardwoodspeciesinKoreanpinebroadleavedforest
validatingthebivariatedistributionofstructuralparametersfromthe
pointoftreepopulation[J].ForestEcologyandManagement,2014,
314:17-25.
[12]柴宗政,王得祥,张丽楠,等.秦岭山地天然林油松群落主要植
物种群生态位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2,31(8):1917-1923.
[13]蔺雨阳,王得祥,雷瑞德,等.秦岭西段天然油松种群的数量特
征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9,16(4):180:185.
[14]巨天珍,郝 青,葛建团,等.甘肃小陇山锐齿栎林空间分布格
局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0(4):17-30.
[15]巨天珍,宋晓伟,师贺雄,等.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林
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
(9):62-66.
[16]巨天珍,米彩燕,贺师雄,等.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种
群更新及生存[J].山地学报,2012,30(1):36-40.
[17]巨天珍,张彦文,葛建团,等.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群
落生态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4):171-175.
[18]胡元洁,巨天珍,米彩燕,等.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山松
种群更新动态分析[J].广西植物,2013,33(2):247-252.
[19]惠刚盈,赵中华,胡艳波.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指南[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107-113,126-128,140-143,147
-150.
[20]郝云庆,王金锡,王启和,等.柳杉人工林林分不同变量大小比
数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4):751-754.
[21]张家城,陈 力,郭泉水,等.演替顶级阶段森林群落优势树种
分布的变动趋势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9,23(3):256-
268.
[22]周红敏,惠刚盈,赵中华,等.森林结构调查中最适样方面积和
数量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9,22(4):482-495.
[23]马映栋,刘文桢,赵中华,等.小陇山锐齿栎林种群空间格局及
关联性变化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4,34(9):1878-1886.
[24]王 蒙.甘肃小陇山主要植物种群动态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25]郭篧鑫,胡有宁,李 刚,等,太白山红桦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
空间格局与关联性[J].林业科学,2014,50(1):9-14.
[26]张 健,郝占庆,宋 波,等.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红松与紫椴
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8):
1681-1687.
[27]ConditR,AshtonPS,BakerP,etal.Spatialpaternsinthedis
tributionoftropicalspecies[J].Science,2000,288(5470):1414
-1418.
[28]惠刚盈.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应用研究[J].北
京林业大学学报,2013,35(4):1-8.
[29]胡艳波.基于结构化森林经营的天然异龄林空间优化经营模型
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
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