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书华北农牧交错带畜牧业外部经济效应解析
冯丽肖1,2,3,杜雄1,2,3,张立峰1,2,3
(1.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 保定071001;2.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河北 保定071001;
3.农业部张北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河北 张家口076450)
摘要:针对华北农牧交错带畜牧业现状与问题,选择代表性村庄,采用生产调查方法,对区域畜牧业外部经济效应
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华北农牧交错区畜牧业是转化农业副产品、无偿利用草场、以残屑食物链增值和环境外部
效益支撑的“数量”型畜牧业。通过降低日粮标准的“七成饱”饲养方式增加了近四成的载畜规模。畜牧业外部性
表现为草地过牧、农田过收,草地是外部不经济性的主要承担者。放牧条件下以青玉米为代表的人工饲草投入,更
大程度上加剧草地超载。低效畜牧业的扩张是建立在经济负外部性基础之上。依据畜牧业表象提出将区域畜牧
业发展为第一产业主导产业是不切实际的。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发展高效替代产业的途径解决区域畜牧业外
部性问题值得探讨。
关键词:华北农牧交错带;畜牧业;承载力;负外部性;农牧关系
中图分类号:F326.32;S8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09)02015508
华北农牧交错带位于冀、蒙、晋长城沿线,土地面积约1×105km2,垦殖率30%~40%,人口近800万。区域
气候干寒,植被低产,生态脆弱,年降水量393mm,平均气温3.7℃,无霜期90~110d,年大风日数超过60d,自
然植被属于针茅(犛狋犻狆犪犮犪狆犻犾犾犪狋犪)、羊草(犔犲狔犿狌狊犮犺犻狀犲狀狊犻狊)为顶极的干草原群落。该区历史上地广人稀,以牧
为主、鲜有农作。近代以来历经3次大规模农业人口移民,形成农牧交错生产格局。伴随人口激增,区域农垦面
积扩张、畜群规模提高,投入低收获多的生产方式致使农田草地沙碱退化[1,2]。作为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风沙源
头之一,区域“一退双还”生态建设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但生产落后、生活贫困的现状又决定了草地生态建设
与农牧经济发展存在诸多矛盾[3,4]。在华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超载运行下的畜牧业生产效益与环境需求压力下
的林草业生态效益,二者由于目标主体的差异,畜牧业发展动向难以统一。“因农而牧”的牧业生产实质与“为牧
而农”的农业生产性质,在作物饲用现象掩盖下,农牧关系的本质难以辩明。厘清上述问题,关系到退耕生态建设
的成效,关系到华北农牧交错带农牧业地位和发展。
畜牧业超载被认为是草地退化的主要成因,而经济因素对畜群扩张起到推动作用[5]。通用的畜牧业经济效
益评价,仅以购买物资作为成本因素,忽略了无需付费的秸秆、牧草对畜牧业经济效益的贡献,而这正是产生经济
外部性的根源[6,7]。传统畜牧业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在农区畜牧业和规模畜牧业中具有适用性。但对于以免费的
秸秆牧草投入为主的农户畜牧业,外部经济效益不可忽视。本研究以农业部张北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
观测试验站为代表,对华北农牧交错区畜牧业生产-生态-经济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对畜牧业外部性特征和农牧
依存性实质进行解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张北试验站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条件符合华北农牧交错区的典型特征,能很好
的代表华北农牧交错区。本研究选择试验站周边村庄为调查区域(东经114°48′,北纬41°06′),其总土地面积
598.8hm2,耕地面积241.56hm2,草地面积203.7hm2,总人口486人。主栽作物甜菜(犅犲狋犪狏狌犾犵犪狉犻狊)、豆类和
大部分马铃薯(犛狅犾犪狀狌犿狋狌犫犲狉狅狊狌犿)作为经济作物输出,莜麦(犃狏犲狀犪犮犺犻狀犲狀狊犻狊)、亚麻(犔犻狀狌犿狌狊犻狋犪狋犻狊狊犻犿狌犿),剩
第18卷 第2期
Vol.18,No.2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155-162
2009年4月
收稿日期:20080416;改回日期:20081020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5B05)和河北省“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06220901D)资助。
作者简介:冯丽肖(1975),女,河北栾城人,讲师,在读博士。Email:flx@hebau.edu.cn
通讯作者。Email:zlf@hebau.edu.cn
余马铃薯主要供应人畜消费,青玉米(犣犲犪犿犪狔狊)饲用。牧业畜种以绵羊为主,黄牛少量,年存栏量合计1882.5
个标准绵羊单位。畜牧业很少外购饲料。
1.2 研究方法
从2006年5月-2007年10月,采用全村农户走访问答的方式,调查了3个自然村147户农牧业生产与农民
生活现状。内容包括作物的种植结构,种植业物资与劳动力的投入,各作物的产量、产品价格和商品化比例;牲畜
的饲养结构,精饲料与粗饲料的来源、消耗数量及时期,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放牧的时间与牧业劳动力投入等。
并结合试验区多年饲草的田间试验数据及有关文献,采用边际分析和描述性统计方法,从生态学和经济学角度,
对区域农牧业生产外部性给予客观评价(外部性是指在一个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
者和生产者产生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并对农牧关系进行研究。
本研究有关数据指标的统计计算方法如下。
农牧业生产的结构、数量、产出、成本均以调查区域全部农户之总和计算。
草料消化能、可消化蛋白含量数据取值查自《饲料与饲养学》[8]和《中国饲料数据库》[9]。
草料提供的消化能(MJ)=草料供应量×草料消化能含量
草料提供的可消化蛋白(kg)=草料供应量×草料可消化蛋白含量
能量满足率(%)=草料提供的消化能/畜群需要的消化能×100
蛋白满足率(%)=草料提供的可消化蛋白/畜群需要的可消化蛋白×100
能量承载量(标准绵羊单位)=草料提供的消化能/单位标准绵羊单位理论消化能需求量
蛋白承载量(标准绵羊单位)=草料提供的可消化蛋白/单位标准绵羊单位理论可消化蛋白需求量
超载比例(%)=(实际畜群量-理论承载量)/理论承载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地的畜群承载力分析
表1反映调查区域内的饲料饲草供应量与承载量的关系。作物秸秆、麸饼等种植业副产品可提供畜群理论
消化能需求量的25.5%,可消化蛋白需求量的19.5%;以作物经济产品和购买饲料为主的精饲料提供能量和蛋
白分别占需求总量的8.8%和10.7%;副产品和精饲料之和远不能满足实际畜群对能量和蛋白的需求。实际畜
群量为1882.5个羊单位,按种植业副产品和精饲料消化能承载量估算,区域畜群超载率为192.0%。部分农田
种植青饲玉米后,饲料饲草的载畜量增大,使消化能满足率达到45.6%,然而畜群仍然超载119.5%。对草场进
行放牧,使得能量供应增加,放牧草场的采食量以人工控制条件下草地生物量的1.2倍计[10,11],能量满足率提高
到71.9%,畜群超载比例下降到39.2%。
在不存在外购饲草,且草场和农田啃食潜力已尽的情况下,畜群无处觅食,只能以牺牲个体生活质量来维持
群体数量的稳定。华北农牧交错区畜牧业是典型的“数量”畜牧业,而非“质量”畜牧业[12]。畜群规模在长达8个
月的冬春枯草季节降到最低,仅留母畜;春季产羔、犊后靠夏秋草场自然育肥,越冬前出售,获得经济效益。能量
和蛋白理论需求量是牲畜正常生育条件下的标准需求[13],在华北农牧交错区,由于追求数量、牺牲质量的生产使
每个羊单位只能获得71.9%的能量满足率和72.2%的蛋白满足率。39.2%的畜群超载以“减量扩容”的方式得
以缓解。“七成饱”的饲养方式增加了近四成的畜群规模。
动物性生产的限制因素通常为蛋白供应[14,15]。在本研究中,能量满足率与蛋白满足率相当,这是由于畜群
的能量满足率已经降到最低。在这种减量扩容的饲养体系下,只能饲养1353.9个标准羊单位的饲料饲草,养活
了1882.5个羊单位。
2.2 畜群生产的经济性分析
以农草的现实收获方式,减量扩容后的牧业生产不存在超载现象(表2)。然而畜牧业现实的饲料饲草供应
是建立在对土地过度收获基础上的。基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抵御区域土壤风水侵蚀目标,根据自然植被犓/2
(犓 为环境容量)适度收获原理[10,11,16,17],农田作物20cm高度留茬原则[18,19]估算,在“七成饱”饲养方式下,草
65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09) Vol.18,No.2
表1 饲料饲草供应量与承载量关系
犜犪犫犾犲1 犜犺犲狉犲犾犪狋犻狅狀犫犲狋狑犲犲狀犳狅狉犪犵犲犪狀犱犳犲犲犱犪犿狅狌狀狋犪狀犱犪狀犻犿犪犾犮犪狉狉狔犻狀犵犮犪狆犪犮犻狋狔
草料
Forageandfeed
占地面积
Area
(hm2)
草料量
Forageand
feedamount
(kg)
消化能
Digestible
energy
(MJ)
可消化蛋白
Digestible
protein
(kg)
能量承载量
Carryingcapacity
byenergy
(羊单位Sheepunit)
蛋白承载量
Carryingcapacity
byprotein
(羊单位Sheepunit)
能量满足率
Energymeet
ratio
(%)
蛋白满足率
Proteinmeet
ratio
(%)
秸秆Straw 164.4 350625.9 2616720 12318.24 457.2 321.3 24.3 17.1
麸饼Bran 29.1 10468.5 130452 1735.77 22.8 45.3 1.2 2.4
莜麦籽粒Oatgrain 37.5 56487.9 751290 6552.60 131.4 171.0 7.0 9.1
购买饲料Boughtfeed - 13500.0 195750 1161.00 34.2 30.3 1.8 1.6
青玉米Foragemaize 24.3 146640.0 1221510 8651.76 213.3 225.6 11.3 12.0
草滩草地Grassshoal 99.6 204580.2 1873956 14320.62 327.3 373.8 17.4 19.8
退耕草地 Manmadegrassland 47.7 81064.2 742548 5674.50 129.6 148.2 6.9 7.9
林间草地Grasslandinforest 56.4 23635.5 216501 1654.47 37.8 43.2 2.0 2.3
合计Total - 887002.2 7748727 52068.90 1353.9 1358.7 71.9 72.2
注:单位标准绵羊单位理论消化能需求量=15.6MJ/d×365d;单位标准绵羊单位理论可消化蛋白需求量=105g/d×365d。
Note:Theoreticaldigestibleenergydemandpersheepunit=15.6MJ/d×365d;Theoreticaldigestiblecrudeproteindemandpersheepunit=105
g/d×365d.
表2 植被不同收获方式下的畜群承载量和畜牧业生产的外部性
犜犪犫犾犲2 犃狀犻犿犪犾狊犮犪狉狉狔犻狀犵犮犪狆犪犮犻狋狔狌狀犱犲狉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狏犲犵犲狋犪狋犻狅狀犺犪狉狏犲狊狋犿狅犱犲犪狀犱狋犺犲犲狓狋犲狉狀犪犾狆狉狅犳犻狋
狅犳犪狀犻犿犪犾犺狌狊犫犪狀犱狉狔犻狀狋犺犲犪犵狉狅狆犪狊狋狅狉犪犾犲犮狅狋狅狀犲
因素
Factor
项目
Item
农田草地实际收获方式
Farmlandandgrassland
acturalharvest
农田草地安全收获方式
Farmlandandgrassland
sutableharvest
仅农田安全收获
Onlyfarmlandsuitable
harvest
仅草地安全收获
Onlygrasslandsuitable
harvest
理论承载量
Theoretical
animalcarry
ingcapacity
(羊单位
Sheepunit)
秸秆Straw 456.5 365.2 365.2 456.5
麸饼Brain 22.8 22.8 22.8 22.8
莜麦籽粒Oatgrain 131.1 131.1 131.1 131.1
饲料Feed 34.2 34.2 34.2 34.2
青玉米Foragemaize 213.1 181.1 181.1 213.1
草滩草地Grassshoaly 327.9 164.0 327.9 164.0
退耕草地 Manmadegrassland 129.4 64.7 129.4 64.7
林间草地Grasslandinforest 37.8 18.9 37.8 18.9
总计Total 1352.8 982.0 1229.5 1105.3
减量扩容饲
养方式 Hun
gerfeeding
承载 量 Carryingcapacity
(羊单位Sheepunit)
1882.5 1367.0 1711.5 1538.6
超载率Overloadingratio(%) - 37.7 10.0 22.4
外部成本Externalcost(元Yuan) - 43096.0 14296.0 28750.0
平均外部成本Externalcost(元/羊单位
Yuan/sheepunit)
- 22.9 7.6 15.3
注:减量扩容饲养方式下的承载量=理论承载量×(1+扩容倍数0.392);外部成本=超载羊单位数量×单位羊单位净产值;单位羊单位净产值=
畜牧业净产值/畜牧业存栏量;畜牧业净产值计算见表3。
Note:Carryingcapacitywithhungerfeeding=Theoreticalcarryingcapacity×(1+0.392);Externalcost=Numberofoverload×netoutputvalue
persheepunit;Netoutputvaluepersheepunit=Stockbreedingavailablenetoutputvalue/stockbreedingcarryingactualcapacity;Stockbreeding
availablenetoutputvalueseeintable3.
751第18卷第2期 草业学报2009年
地承载量由689.2降低到344.7个羊单位,降低了50.0%;相应农田承载量由1193.9降低到1022.3个羊单
位,降低了14.4%。与区域畜群存栏量1882.5个羊单位相比,农草安全收获标准下畜群超载率为37.7%。实
际上,从春到秋,畜群生产主要依赖采食草场,仅越冬母畜饲喂农副产品和青玉米,围产期补饲精料。过度啃食公
共草场和作物残茬,成为区域超载畜群的生存资源,而这种无偿的资源损耗却是造成当地草场退化、耕地沙化和
消耗环境成本的直接原因。
根据测算,土地超载共使调查区域农民获得收益43096元,平均22.9元/羊单位。这是土地超载下经济负
外部性估值的下限,即由于草场过牧、农田过收,造成了公共财产至少43096元的经济损失。如果加上由于风蚀
所造成的土壤有机质和无机养分的丧失而导致潜在的作物和植被减产,以及起沙扬尘给社会造成的生产和生活
的环境损害,土地超载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远远大于农民直接获得的收入。
在保护农田防治风沙要求下,仅作物安全收获,保证秸秆留茬20cm,草地利用维持现状,则土地承载量为
1711.5个羊单位,现有畜群超载10.0%,外部成本折合7.6元/羊单位。仅草地安全收获,作物不留茬,草地收获
量降低1/2,则现有畜群超载22.4%,治理和恢复草地要求减少343.9个羊单位,占畜群规模的18.3%,此时外
部成本为15.3元/羊单位。草地外部成本占到总外部成本的66.8%,因此草地是区域畜牧业负外部性的主要方
面。
2.3 农牧业资源配置的经济效果分析
农牧交错区的畜牧业既不同于放牧业,也不同于舍畜业,农牧结合的现状决定了区域畜牧业有诸多资源利用
的特性。种植业副产品和经济产品所提供的能量占畜群可消耗能的60.9%(表1),蛋白量占总可消耗量的
56.2%;草地提供的能量和蛋白分别占总量的36.6%和41.6%,可见区域畜牧业的饲草供应主要来源于农田,而
非草地。长达8个月的冬春枯草期,畜群只能依靠秸秆和糠麸等农副产品。占能量和蛋白供应总量12.2%和
14.8%的精饲料,仅用于母畜围产期补饲。因此,农牧交错区的畜牧业居于“因农而牧”的残屑食物链地位。
比较资源投入的农牧业经济效益,农业资金总投入和总产值分别为牧业的3.02和1.73倍(表3),以扣除种
子粮和母畜后的有效产值指标计算[20],农业净产值是牧业的7.53倍。同样,农业获得了高于牧业2.49倍的劳
动盈利率和成本盈利率。农业具有明显的比较经济效益优势。牧业既使依靠大量不计成本的秸秆和劳动力投
入,其成本盈利率也仅为1.22元/元,远低于农业的3.03元/元。因此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资源都优先投入到
农业中。牧业发展取决于农业副产品的数量、质量和机会成本。由农业耕地面积和产量等刚性限制所决定的牧
业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农产品及其副产品的机会成本又进一步制约了牧业规模,决定了残屑食物链地位牧业量
的限制;而区域莜麦秸秆、甜菜叶、糠麸、亚麻饼等农副产品在机会成本为0的情况下,通过畜牧业延长产业链而
实现了其潜在价值的经济开发,加之畜牧业利用免费草场的特殊功效,决定了残屑增值链地位牧业又必然存在。
由于牧业生产的周年性和草地生产的季节性,冬储饲草成为牧业规模的重要制约因素。人工饲草补饲越冬,
能有效提高越冬母畜的存栏量。在减量扩容饲养方式下、满足母畜越冬期(以8个月计)能量需求,每增加1hm2
补充饲草可增加1.9~21.4个羊单位越冬母畜(表4)。以越冬母畜每羊单位增殖1.5羊单位计,可获边际收益
580~6440元/hm2。青玉米边际收益更高,这是由于全株饲喂的青玉米生物产量大、饲用品质好,相比青莜麦和
秸秆、糠麸能提供更多能量和蛋白。从能量和蛋白供应看,种植青玉米是扩大畜群规模的优先选择。
分析畜群规模扩大的边际成本、效益可以看出,不计机会成本时边际利润是青玉米>青莜麦>秸秆>麸饼,
考虑人工饲草的机会成本,则人工投入饲草的边际利润都降低,边际效益为秸秆>青玉米>麸饼>青莜麦。低成
本秸秆是扩大畜牧业规模的经济高效选择。以农业耕地盈利率计土地机会成本,青莜麦边际效益为负,即种植青
莜麦全株饲喂牲畜,经畜牧业“增值”后经济效益尚不及青莜麦本身。实际上在当前畜牧业价格下也不存在“为牧
而农”的青莜麦生产。青玉米生物量大,营养含量高,供养母畜数量多,增殖数量大,边际收益高。在扣除耕地机
会成本后,仍然有1544元/hm2 边际利润,青玉米是继秸秆之后扩大畜群规模可选的人工饲草种类。
以青玉米种植为耕地利用方式的畜牧业,其耕地盈利率达到6559元/hm2(表3),超出农业用地34%,据此
似乎可以认为青玉米生产进入畜牧产业链后得到增值,青玉米生产是高效益的“为牧而农”。实际上牧业的耕地
效益是以啃食203.7hm2(表1)不计农民个人经济成本的公共草场为前提的,如果把这一部分草场计入畜牧业所
85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09) Vol.18,No.2
使用的土地面积,则其土地成本盈利率下降至691.4元/hm2,这仅为种植业的14.1%。青玉米生产在畜牧产业
链中的地位在于扩大畜群获取免费草场资源的能力,从而实现外部效益的提高,表象为青玉米通过畜牧业增值。
扩大人工饲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在于母畜数量增加,而在于青草期畜群总数量增加后引起的外部效益加大。
青草期更大数量的放牧群体提高了草地采食量,增强了对公共草场利用强度,免费草场转化效益得以提高。追求
更大放牧群体,不可避免造成共有地的超载。而这种通过过牧草场、过收农田所实现的更高经济效益属于典型外
部收益。秸秆、麸饼、青玉米生产从本质上都具有扩大草场超载率效应,而青玉米更为甚之。
表3 农业与畜牧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分析
犜犪犫犾犲3 犃犵狉犻犮狌犾狋狌狉犲犪狀犱狊狋狅犮犽犫狉犲犲犱犻狀犵犮狅犿狆犪狉犪狋犻狏犲犲犮狅狀狅犿犻犮犫犲狀犲犳犻狋
项目
Item
农业
Farming
畜牧业
Animalhuabandry
农牧业
Famingandanimalhusbandry
农业/畜牧业
Farming/animalhusbandry
成本投入Cost(元Yuan) 391052 129527 520579 3.02
耕地投入Occupiedarea(hm2) 242 24 266 9.88
劳动力投入Laborforceinput(人·日Person·d) 33120 10950 44070 3.02
总产值Grossoutputvalue(元Yuan) 1601939 928050 2529989 1.73
有效产值Availableoutputvalue(元Yuan) 1575938 286950 1862888 5.49
净产值Availablenetoutputvalue(元Yuan) 1184886 157423 1342309 7.53
成本盈利率Costprofitratio(元/元Yuan/yuan) 3.03 1.22 2.58 2.49
耕地盈利率Farmlandprofit(元Yuan/hm2) 4896 6559 5046 0.75
劳动盈利率Laborprofit(元/人·日Yuan/person·d) 35.78 14.38 30.46 2.49
注:按照当地农牧业经营现状,农业部分作物秸秆不计入农业产值,也不计入畜牧业成本。农业产值=籽粒产量×单价;畜牧业产值=母畜价值+
子畜价值;农业有效产值=农业产值-种子粮价值;畜牧业有效产值=畜牧业产值-年末母畜价值;农业净产值=农业有效产值-成本投入;畜牧业
净产值=畜牧业有效产值-成本投入。
Note:Agriculturegrossoutputvalue=Economicyield×priceperunit;Stockbreedinggrossoutputvalue=Numberofherd×priceperunit;Agri
cultureavailablegrossoutputvalue=Agriculturegrossoutputvalue-seedsvalue;Stockbreedingavailablegrossoutputvalue=Stockbreedinggross
outputvalue-numberofherdonyearend×priceperunit;Agricultureavailablenetoutputvalue=Agricultureavailablegrossoutputvalue-costs;
Stockbreedingavailablenetoutputvalue=Stockbreedinggrossoutputvalue-costs.
表4 减量扩容饲养方式下人工饲草边际效益分析
犜犪犫犾犲4 犕犪狉犵犻狀犪犾犫犲狀犲犳犻狋狅犳犲犪犮犺狋狔狆犲狅犳犵狉犪狊狊狅狉犳犲犲犱犫狔犺狌狀犵犲狉狉犪犻狊犻狀犵
项目Item 秸秆Straw 麸饼Bran 青莜麦Greenoat 青饲玉米Foragemaize
Δ占地面积Areaincreasing(hm2) 1 1 1 1
Δ消化能供应量Digestibleenergyincreasing(MJ) 15916.8 4482.8 35951.2 50267.9
Δ越冬母畜量Increasing(羊单位Sheepunit) 6.8 1.9 15.4 21.4
Δ仔畜量Younganimalincreasing(羊单位Sheepunit) 10.2 2.9 23.1 32.2
边际收益 Marginalrevenue(元Yuan/hm2) 2040 580 4620 6440
不计机会成本 Withoutopportunitycost
(元Yuan/hm2)
边际成本 Marginalcost 0 0 1800 1050
边际利润 Marginalprofit 2040 580 2820 5390
计机会成本 Withopportunitycost
(元Yuan/hm2)
边际成本 Marginalcost 213.3 287 4896 4896
边际利润 Marginalprofit 1826.7 293 -276 1544
注:Δ消化能供应量=各项目消化能量/占地面积(表1);越冬母畜量=Δ消化能供应量/理论消化能需求量(表1);Δ仔畜量=越冬母畜量×1.5;
边际收益=Δ仔畜量×仔畜单价,单价为当地价格;边际利润=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Note:Δdigestibleenergy=digestibleenergy/area(table1);Δbreeder=Δdigestibleenergy/theoreticaldigestibleenergydemandpersheepunit(ta
ble1);Δyounganimal=Δbreeder×1.5;Marginalrevenue=Δyounganimal×pricepersheepunit;Marginalprofit=marginalrevenue-marginal
cost.
951第18卷第2期 草业学报2009年
3 讨论
3.1 饲养方式与承载量的估算
载畜量计算中标准绵羊单位的日食量通常采用饲草重量或草地面积为标准[21~26],然而不同类型饲草饲料的
质量差别难以体现,以动物生长发育所需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质为标准,衡量饲料饲草的承载力更为适宜。华北
农牧交错带牧业超载、饲料短缺背景之下,以降低日粮标准、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的调亏饲养模式,维持了畜群规模
的稳定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与动物生育标准营养需求相比,本研究中草料能量满足率仅为71.8%,七成饱的
饲养方式增加了近四成的畜群数量。在长达8个月枯草的冬春季节,以维持母畜数量为目标的牧业生产,营养适
度调亏,成为区域牧业经济的必然选择。能量、蛋白营养适度调亏有效提高了饲草载畜量,从而实现更高经济利
益。在饲草短缺地区,调亏饲养方式可能普遍存在,牲畜营养理论需求量与实际消耗量会存在差距,在类似的承
载量计算中应予以考虑。
生物在营养不足条件下,能够充分发挥潜在生长能力,甚至表现(可能存在)为类似超补偿的生长效应,其营
养调亏适应能力产生过程和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3.2 畜牧业地位问题
华北农牧交错区从游牧继承而来的畜牧业,保留了免费利用草场、劳动力投入为主的生产特点。农业副产品
和季节性剩余劳动力投入,有效提高了草场放牧规模和强度。尤其青玉米以较农田残屑物更高的生物产量和品
质,使畜牧业规模扩张效果更加明显。从饲喂秸秆到种植青玉米,农业产品投入从一开始就具有扩大放牧季节畜
群数量,增强草场利用强度的效应。而草场过度利用正是外部不经济性的主要表现。因此“农牧结合”的青玉米
生产从本质上不是“为牧而农”,而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外摊成本机会。依据青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表象,做出
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的判断,甚至主张畜牧业成为区域第一主导产业的做法[27],都是欠科学的。
合理的农牧比例不是一个普适的概念,它依系统资源存量的不同而异,也不是一个常量,它随区域农业的发
展而变化。但无论怎样,畜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充足的初级生产基础上。简单的以农牧比例衡量区域农业发
展水平过于武断。在人均粮食尚不能稳定自足的华北农牧交错地区,草率的提出以畜牧业为主的发展战略,不但
不能建立合理的农牧生产结构,反而会更使这一地区的农牧比例失调,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有限资源的过度消
耗。现实的牧业规模扩大实际上已受制于农业副产品的数量和品质,当前区域15.4%的畜牧业净有效产值比
重,已显现耕地面积和作物产量的刚性限制。对于资源匮乏、人口超载、经济贫困的华北农牧交错区来讲,协调的
农牧比例关系必须遵循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兼顾的原则。
3.3 外部性的内部化策略
华北农牧交错区畜牧业产生外部性的现实根源在于放牧,在当前草地严重超载情况下,只有禁牧才能促进草
地的次生正向演替。草场围栏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没有围畜的围栏只能使少数草场得到保护,而使更多的非围草
场快速退化。舍饲围畜可有效遏制草场退化,但其前提是牧业可通过农业或其他途经获得足够的饲草,并取得至
少与放牧收入相当的经济利益。通过经济政策以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农民放牧行为的改变。以种
子、化肥、农机具等形式补贴饲料饲草生产[28],以农养牧,是保障畜群持续生产的有效方式。基于区域畜牧业以
劳动力投入为主,而劳动盈利率低下的状况,启动新型替代农业项目是区域重要的技术创新方向。依靠冷凉气候
资源优势,发展错季蔬菜促进了劳动力的产业流转,在部分区域已实现了牧业功能替代[29]。
4 结论
华北农牧交错区畜牧业是以转化农业副产品、无偿利用草场、以残屑食物链增值和环境外部效益支撑的“数
量”型畜牧业。通过降低日粮标准的“七成饱”饲养方式增加了近四成的载畜规模。牧业外部性表现为农田过收、
草地过牧,草地是外部不经济性主要方面。放牧条件下以青玉米为代表的人工饲草投入,更大程度上加剧了草地
超载。低效牧业的扩张是建立在经济负外部性基础之上。依据牧业表象提出将区域畜牧业发展为第一产业主导
产业是不切实际的。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发展高效替代产业的途径解决区域畜牧业外部性问题值得探讨。
06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09) Vol.18,No.2
参考文献:
[1] 张立峰.论华北农牧交错带生态与经济建设的策略与途径[J].应用生态学报,2003,(11):20542056.
[2] 闫玉春,唐海萍.草地退化相关概念辨析[J].草业学报,2008,17(2):9399.
[3] 张立峰.华北农牧交错带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的相悖与互依关系[J].草地学报,2004,(1):7074.
[4] 黄黔.我国的生态建设与生态现代化[J].草业学报,2008,17(2):18.
[5] 赵雪雁.高寒牧区草地退化的人文因素研究———以甘南牧区玛曲县为例[J].草业学报,2007,16(6):113120.
[6] 张树安,刘夏波,王昕.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模型新探[J].经济问题探索,2007,(8):8792.
[7] 赵成章,周立华.草地资源的外部性特征分析[J].生态经济,2004,(S1):107109.
[8] 韩友文.饲料与饲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856.
[9] 庞之洪,熊本海.中国饲料数据库[J].中国饲料,2000,(11):2527.
[10] 安渊,李博,杨持,等.植物补偿性生长与草地可持续利用研究[J].中国草地,2001,(6):15.
[11] 周秉荣,马宗泰,李红梅,等.刈牧胁迫对高寒草甸牧草补偿生长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7,(4):7983.
[12] 董文茂,阿柱.草原生态恢复思路之变:禽北上畜南下[J].环境,2007,(8):4042.
[13] 郑丕留.中国家畜生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14] 郭正刚,张自和,高淑兰.河西绿洲区草畜间粗蛋白质和能量供求关系及其调控措施[J].草业学报,2002,11(3):2228.
[15] 吴庶青.蛋白原料短缺状况下的思考[J].北方牧业,2007,(22):6.
[16] 谢正磊,林振山,齐相贞.可再生资源非线性收获的策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811.
[17] 董世魁,江源,黄晓霞.草地放牧适宜度理论及牧场管理策略[J].资源科学,2002,(6):3541.
[18] 常旭虹,赵广才,张雯,等.作物残茬对农田土壤风蚀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5,(1):2831.
[19] 杨秀春,严平,刘连友,等.农牧交错带不同农田耕作模式土壤风蚀的风洞实验研究[J].土壤学报,2005,(5):738743.
[20] 孙新章,张立峰,成升魁,等 北方高寒半干旱农牧交错带畜牧业地位问题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20(3):104108.
[21] 董世魁.什么是草原载畜量[J].草原与草坪,1998,(1):611.
[22] 刘定祥,邱元明,罗艳芬.草地适度载畜量[J].中国草食动物,1999,(2):1213.
[23] 杨正礼,杨改河.中国高寒草地生产潜力与载畜量研究[J].资源科学,2000,(4):7277.
[24] 贾幼陵.关于草畜平衡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J].草地学报,2005,(4):265268.
[25] 李银鹏,季劲钧.内蒙古草地生产力资源和载畜量的区域尺度模式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04,(5):610616.
[26] 钱拴,毛留喜,侯英雨,等.青藏高原载畜能力及草畜平衡状况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7,(3):389397.
[27] 薛凯.张家口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查:调思路结构关系———欠发达地区的“又快又好”之路[EB/OL].http://theory.people.
com.cn/GB/49154/49156/4729122.html,20060822.
[28] 国家财政部.加大农业补贴政策实施力度[EB/OL].http://www.gov.cn/ztzl/czsy/content_646790.htm,20070613.
[29] 杜雄,张立峰.论华北农牧交错区退耕区域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演替与增进机制[J].中国农业科学,2007,(12):27882795.
161第18卷第2期 草业学报2009年
犃狀犪犾狔狊犻狊狅犳狋犺犲犲狓狋犲狉狀犪犾犲犮狅狀狅犿犻犮犲犳犳犲犮狋狊狅犳犪狀犻犿犪犾犺狌狊犫犪狀犱狉狔犻狀狋犺犲犪犵狉狅狆犪狊狋狅狉犪犾
狋狉犪狀狊犻狋犻狅狀狕狅狀犲狅犳犖狅狉狋犺犆犺犻狀犪
FENGLixiao1,2,3,DUXiong1,2,3,ZHANGLifeng1,2,3
(1.ColegeofAgronomy,AgriculturalUniversityofHebei,Baoding071001,China;2.HebeiKey
LaboratoryofCropGrowthRegulation,Baoding071001,China;3.AgriculturalResource
andEcologicalEnvironmentKeyFieldResearchStation,Ministryof
Agriculture,Zhangjiakou076450,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Representativevilagesofthepracticeandproblemsofanimalhusbandryintheagropastoraltransi
tionalzoneofNorthChina,wereselectedandtheexternaleconomiceffectsoftheiranimalhusbandrywere
determinedbysurveysandanalysed.Theexistinganimalhusbandryintheareawasbasedonquantityandthe
agriculturalindustrywascharacterizedasaresiduefoodchain,valueaddedthatexternalizedenvironmental
costsbyutilizingagriculturalbyproductsandfreelygrazingpublicgrassland.Livestocknumberswereincreased
byabout40% withreduceddietfeeding.Thenegativeexternalityoftheexistinganimalhusbandrywas
expressedasgrasslandovergrazingandfarmlandoverharvesting,withgrasslandasthemainsuffererforthis
externaldiseconomy.Theovergrazingconditionwasfurtheraggravatedbytheartificialforageinputrepresen
tedbysilagemaize.Thedevelopmentoflowprofitanimalhusbandrywasthebasisofthisexternaldiseconomy.
Thisilusive,superficialrepresentationofquantityscaletypeanimalhusbandry,suggesteditwasnotfeasible
todevelopanimalhusbandryasadominantindustry.Furtherstudyisrequiredtoestablishanecocompensation
systembasedonanalternativeagriculturalsystemtoresolvetheproblemoftheexternaldiseconomy.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agropastoraltransitionalzoneofNorthChina;animalhusbandry;carryingcapacity;negative
externality;relationshipbetweenfarmingandstockbreeding
26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09) Vol.18,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