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tioxidant and osmoregulation substance properties of flower buds in Platycodon grandiflorus male sterile lines

桔梗雄性不育花蕾抗氧化及渗透调节物代谢特性研究



全 文 :书桔梗雄性不育花蕾抗氧化及渗透
调节物代谢特性研究
刘自刚1,杨亚丽1,呼天明2,汪玉琳1,许瑞3,雷燕妮1,何军1
(1.商洛学院生物医药工程系,陕西 商洛7260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陕西 杨凌712100;
3.甘肃中医学院护理系,甘肃 兰州730000)
摘要:在桔梗花器官发育过程中,取不同发育时期的桔梗花蕾,测定其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
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比较分析桔梗不育材料与可育材
料花蕾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差异。结果表明,1)花前花蕾发育的各阶段,桔梗不育花蕾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
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低于相应可育花蕾,其中尤以游离脯氨酸表现最为明显,随开花前花蕾的发育,可
育花游离脯氨酸含量不断升高,而不育花蕾中其含量较低且变化很小。2)与可育花蕾相比,不育花蕾在发育过程
中SOD、POD、CAT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其活性明显高于可育花蕾。3)在桔梗花蕾发育的各阶段,不育花丙
二醛含量均明显高于相应可育花。桔梗不育花蕾(开花前)生长发育过程中,体内活性氧代谢紊乱、丙二醛积累及
游离脯氨酸等“物质代谢损亏”可能是引起桔梗雄性败育的原因。
关键词:桔梗;雄性不育;活性氧;物质代谢
中图分类号:Q9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2)02007706
  桔梗(犘犾犪狋狔犮狅犱狅狀犵狉犪狀犱犻犳犾狅狉狌狊)是一种药用、食用、观赏兼用型植物。近年来,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对传统医
学研究的支持和传统中草药“回归大自然”浪潮的再次兴起[1],以及桔梗抗衰老、抑癌、抗虫杀菌和气味掩饰剂等
功效相继被发现,使社会对桔梗原材料的需求迅速增加,单靠野生桔梗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在此情况下,各地
普遍开展了桔梗野生种质资源及其遗传育种研究,而良种培育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常依赖于特异种质的发掘、
鉴定及有效利用[2,3]。
雄性不育特性是植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植物雄性不育选育亲本材料培育杂交种,是利用植物杂种优势
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国内外对桔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的搜集、鉴别及其有效成分的
分析等方面,而有关桔梗杂种优势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仅见魏建和等[4]采用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自然授粉材料
为亲本组交配组合,对桔梗杂种优势进行了初步分析;魏建和等[4]、吴基日等[5]、王志芬等[6]、刘自刚等[7]分别在
不同栽培群体中发现并鉴定了桔梗雄性不育突变材料,并对不育材料生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7]。魏建
和等[4]、吴松权等[8]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桔梗不育花药的发育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桔梗不育花药绒毡层
细胞在花药发育的早期提前解体,导致了小孢子发育异常。这些研究在桔梗雄性不育发生机理的阐明及其有效
利用方面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一般而言,植物雄性不育的发生是基因特异表达、生理生化反应以及形态建成的最终结果。许多研究表明,
植物不育与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过氧化物保护酶活性有关,且关联情况不尽相同[9,10]。有关桔梗雄性不育生理
生化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桔梗雄性不育花蕾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
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进行了动态分析,探讨桔梗雄性
不育的生理生化机理,为桔梗雄性不育突变种质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第21卷 第2期
Vol.21,No.2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77-82
2012年4月
 收稿日期:20101213;改回日期:20110304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2008k1602),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2010JK525)和甘肃省中医药科研立项课题(GZK
201041)资助。
作者简介:刘自刚(1975),男,甘肃天水人,副教授,硕士。Email:lzgworking@163.com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07年7月于陕西商洛桔梗栽培群体中发现了雄性不育突变材料,对其进行了鉴定并编号为PA;选同一群
体优良可育单株进行连续自交,自交可育株系编号为PB,同时用PB连续给PA回交授粉,因此,试验材料PA、
PB两者具有相近遗传背景,除花药外(不育花药干瘪萎缩灰褐色,可育花饱满浅黄色),其他性状表现基本相似。
试验地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北纬33.54°,东经109.53°,地处秦岭南坡受东南季风影响,年平均降水量725.5mm,
平均海拔722m,年平均气温12.8℃,绝对无霜期为180d左右。2007年3月20日 育苗,5月25日移栽,栽培密
度为10cm×25cm,田间管理同当地常规栽培。于盛花期晴天上午6:00-8:00按花蕾发育大小将其分11个等
级(表1),取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蕾各10g,装入塑料自封袋后立刻装入冰盒,带回实验室后超低温保存备用。
表1 桔梗花蕾取材时期划分
犜犪犫犾犲1 犉犾狅狑犲狉犫狌犱犱犲狏犲犾狅狆犻狀犵狆犺犪狊犲狊狅犳犘.犵狉犪狀犱犻犳犾狅狉狌狊
序号
No.
发育时期
Developingphases
发育阶段
Developingperiodofbud
花蕾Bud
长Length(cm) 宽 Width(cm)
1 幼蕾期1。The1stperiodofyoungbud. 蕾期Buddingstage 0.75 0.35
2 幼蕾期2。The2ndperiodofyoungbud. 0.86 0.44
3 中蕾期1。The1stperiodofmediumsidedbud. 0.99 0.49
4 中蕾期2。The2ndperiodofmediumsidedbud. 1.26 0.60
5 大蕾期1。The1stperiodofbigsizedbud. 1.37 0.77
6 大蕾期2。Thesecondperiodofbigsizedbud. 1.45 0.89
7 花前期2d。2daysbeforeblooming. 花期Bloomingstage 1.65 1.07
8 开花当天。Thedayofblooming. 1.80 1.25
9 花后1d。1dayafterblooming. 2.02 1.15
10 花后2d。2daysafterblooming. 2.23 1.23
11 花后5d。5daysafterblooming. 2.27 1.71
1.2 方法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兰G250法[11];可溶性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游离脯氨酸含量
测定采用酸性茚三酮比色法;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ltase,SOD)活性测定采用氮蓝四唑(TNB)光化
还原法;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法[10];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采用紫外
吸收法;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法[12]。实验设3次重复。利用
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可溶性糖含量
不育材料和近等基因可育材料花蕾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显示(图1),1)不育花蕾和可育花蕾在发
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即随着幼蕾逐渐发育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到开
花当天花蕾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高,之后开始下降。2)花前花蕾发育的各阶段可育花蕾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相
应不育花蕾,而开花当天和花后1d不育花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可育花。3)花蕾发育过程中,可育花蕾和不育花蕾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虽然相同,但变化幅度明显不同;可育花蕾从幼蕾到开花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平
缓升高,而不育花蕾升高速度较快,特别是开花前2d到花蕾开放这一时期,不育花蕾可溶性糖含量升高了
73.56%,而可育花蕾仅升高了10.18%。
87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2) Vol.21,No.2
图1 桔梗不育花蕾和可育花蕾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
犉犻犵.1 犇狔狀犪犿犻犮狊狅犳狊狅犾狌犫犾犲狊狌犵犪狉犮狅狀狋犲狀狋犻狀犳犾狅狑犲狉犫狌犱狊狅犳犿犪犾犲狊狋犲狉犻犾犲犾犻狀犲犪狀犱犳犲狉狋犻犾犻狕犪犫犾犲犾犻狀犲狅犳犘.犵狉犪狀犱犻犳犾狅狉狌狊
 图中数字1~11分别代表,1:幼蕾期1;2:幼蕾期2;3:中蕾期1;4:中蕾期2;5:大蕾期1;6:大蕾期2;7:花前期2d;8:开花当天;9:花后1d;10:花
后2d;11:花后5d;不同字母表示同一发育时期的不育花蕾和可育花蕾间在0.05水平差异显著,下同。Numbersfrom1to11representthe1stperi
odofyoungbud,2ndperiodofyoungbud,the1stperiodofmediumsidedbud,the2ndperiodofmediumsidedbud,the1stperiodofbigsizedbud,
the2ndperiodofbigsizedbud,2daysbeforeblooming,thedayofblooming,1dayafterblooming,2daysafterbloomingand5daysafterblooming,
respectively.Differentlettersindicatesignificantdifferenceat犘<0.05,thesameasbelow.
2.2 游离脯氨酸含量
结果显示(图2),1)花蕾发育的各时期,可育花蕾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高于相应不育花蕾,二者比值最高为花
前2d花蕾,此时可育花蕾游离脯氨酸含量为不育花蕾的7.33倍。2)随着花蕾的发育,可育花蕾不断积累游离
脯氨酸,其含量呈上升趋势,到花前2d达到最高,为63.58μg/mL,开花后其含量迅速下降到较低的水平;而不
育花蕾在发育过程中几乎不积累游离脯氨酸,其含量一直处在较低水平,也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图2 桔梗不育花蕾和可育花蕾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犉犻犵.2 犆犺犪狀犵犲狊狅犳犳狉犲犲狆狉狅犾犻狀犲犮狅狀狋犲狀狋犻狀犳犾狅狑犲狉犫狌犱狊狅犳犿犪犾犲狊狋犲狉犻犾犲犾犻狀犲犪狀犱犳犲狉狋犻犾犻狕犪犫犾犲犾犻狀犲狅犳犘.犵狉犪狀犱犻犳犾狅狉狌狊
2.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桔梗花蕾发育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显示(图3),1)随着花蕾的发育(从幼蕾1到开花当天),可育花蕾可
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花蕾开花当天其含量达到最低;而不育花在花蕾发育前期(从幼蕾期1到大蕾期2)可
溶性蛋白质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大蕾期2之后,其含量明显降低;开花后桔梗不育花和可育花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明显升高,之后随着花后时间的延长,其含量又明显下降。2)随着花蕾的发育(从幼蕾期1至开花当天),可育花
蕾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相应不育花蕾,且在幼蕾期和中蕾期二者可溶性蛋白质的比值维持在1.70~1.86。
97第21卷第2期 草业学报2012年
图3 桔梗不育花蕾和可育花蕾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
犉犻犵.3 犆犺犪狀犵犲狊狅犳狊狅犾狌犫犾犲狆狉狅狋犲犻狀犮狅狀狋犲狀狋犻狀犳犾狅狑犲狉犫狌犱狊狅犳犿犪犾犲狊狋犲狉犻犾犲犾犻狀犲犪狀犱犳犲狉狋犻犾犻狕犪犫犾犲犾犻狀犲狅犳犘.犵狉犪狀犱犻犳犾狅狉狌狊
2.4 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桔梗各发育期花蕾抗氧化酶活性变化显示(表2),1)花蕾发育各时期(从幼蕾1至花前2d),不育花蕾SOD
活性略高于可育花蕾,POD、CAT活性则明显高于相应可育花蕾;开花后各发育时期,不育花CAT活性仍高于
可育花,而SOD活性则低于可育花。2)随着花蕾的发育,不育花蕾与可育花蕾SOD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即在花
蕾发育初期均呈缓慢上升趋势,至开花前活性上升速度加快,开花当日SOD活性达到最大,花后1d,活性明显降
低,而后又升高。幼蕾期1至花后1d不同发育阶段,不育花蕾和可育花蕾POD活性变化较为平缓,但不育花蕾
POD活性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可育花蕾酶活性水平较低;发育后期(花后2d)可育花POD活性开始明显下
降,而不育花酶活性明显升高。在发育的各时期不育花和可育花CAT活性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发育前期酶活
性均逐渐上升,达到最大活性后开始下降;但与可育花蕾相比,不育花蕾CAT活性升高幅度大于可育花蕾。
表2 桔梗不育花蕾和可育花蕾犛犗犇、犘犗犇、犆犃犜活性及 犕犇犃含量的动态变化
犜犪犫犾犲2 犆犺犪狀犵犲狊狅狀狋犺犲犪犮狋犻狏犻狋犻犲狊狅犳犛犗犇,犘犗犇,犆犃犜犪狀犱犕犇犃犮狅狀狋犲狀狋犻狀犳犾狅狑犲狉犫狌犱狊狅犳
犿犪犾犲狊狋犲狉犻犾犲犾犻狀犲犪狀犱犳犲狉狋犻犾犻狕犪犫犾犲犾犻狀犲狅犳犘.犵狉犪狀犱犻犳犾狅狉狌狊
花蕾发育时期
Buddeveloping
period
SOD活性
SODavtivity(U/min·g)
可育花蕾
Fertilizablebud
不育花蕾
Malesterilebud
POD活性
PODactivity(U/min·g)
可育花蕾
Fertilizablebud
不育花蕾
Malesterilebud
CAT活性
CATactivity(U/min·g)
可育花蕾
Fertilizablebud
不育花蕾
Malesterilebud
MDA含量
MDAcontent(μmol/g)
可育花蕾
Fertilizablebud
不育花蕾
Malesterilebud
1 0.219b 0.285a 0.140b 0.366a 80.65a 87.86a 0.46b 1.27a
2 0.244b 0.298a 0.176b 0.406a 86.88b 134.00a 0.43b 1.49a
3 0.306a 0.331a 0.200b 0.380a 90.00b 140.16a 0.93b 1.64a
4 0.244b 0.330a 0.207b 0.491a 83.00b 168.96a 1.13b 1.67a
5 0.277a 0.313a 0.189b 0.455a 88.00b 173.46a 1.08b 1.95a
6 0.314b 0.347a 0.102b 0.383a 92.00b 185.34a 1.07b 2.02a
7 0.361b 0.631a 0.118b 0.340a 94.00b 195.65a 2.00b 2.98a
8 0.951a 0.650b 0.202b 0.322a 104.0b 170.00a 2.28b 4.62a
9 0.288a 0.234b 0.136b 0.499a 69.00b 158.00a 1.75b 5.00a
10 0.503a 0.278b 0.379a 0.371a 36.00b 154.00a 1.58b 3.69a
11 0.824a 0.353b 0.196b 0.712a 32.71b 134.00a 1.60b 3.57a
 不同字母表示犘<0.05差异显著。
 Differentlettersmeansignificantdifferenceat犘<0.05.
08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2) Vol.21,No.2
2.5 丙二醛含量变化
花蕾发育过程中丙二醛含量变化显示(表2),在花蕾发育的各阶段,不育花蕾和可育花蕾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趋势基本相同,总体上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但在花蕾发育前期(大蕾期2之前),不育花蕾丙二醛含量逐
渐升高,而可育花丙二醛含量变化较为平缓,并维持在较低水平上;大蕾期2之后不育花丙二醛积累更为迅速,到
开花1d后其含量达到最高,为5.0μmol/g,比相应可育花丙二醛含量高2.85倍。在花蕾发育各个阶段,不育花
丙二醛含量均高于相应可育花,特别是在开花后,这种差异变得更为明显。
3 讨论
伴随植物呼吸作用的进行,其体内也不断产生对植物细胞有危害作用的活性氧等自由基,在正常情况下,植
物体内活性氧等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在生境胁迫、代谢紊乱、花药败育等特殊情况下,常常
诱导体内活性氧等自由基的增加,导致机体受到各种伤害[13]。植物体内负责清除氧自由基的酶系主要包括超氧
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13],关于SOD、POD、CAT等保护酶与雄性不育的
关系,目前存在2种不同的认识,对水稻(犗狉狔狕犪狊犪狋犻狏犪)[14,15]、油菜(犅狉犪狊狊犻犮犪狀犪狆狌狊)[16]、玉米(犣犲犪犿犪狔狊)[17]等不
育系花蕾发育的研究结果认为,不育系中保护酶活性下降,致使活性氧水平升高,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而使细胞
受损,引起小孢子生长发育出现异常从而导致雄性不育的发生;另外一观点认为,不育系花蕾中保护酶活性水平
高于其保持系,认为这是不育系对其体内活性氧水平升高的应答反应[18,19]。本研究结果与后者的观点较为吻
合,桔梗花蕾发育过程中,不育花蕾SOD、POD、CAT活性均高于相应可育花蕾,这可能是不育花蕾对其细胞内
活性氧代谢异常的一种应答反应,不育花蕾代谢发生紊乱可导致细胞活性氧积累,SOD是一种典型的诱导酶,活
性氧含量的增加可诱导SOD活性的升高,而SOD酶促反应产物H2O2 又可诱导POD和CAT活性升高,导致桔
梗不育花蕾SOD、POD、CAT酶活性高于相应可育花蕾。
一般认为丙二醛在植物体内积累是活性氧毒害的表现,它的含量是判断膜脂过氧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表[20],许多研究表明,花蕾败育的发生伴随膜脂过氧化作用,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增强是不育系的一个普遍特
征[2124]。陈贤丰和梁承邺[21]、张明永等[16,22]、段俊等[17]、余筱南等[18]分别在研究水稻[21~22]、油菜[16]、玉米[17]、及
棉花(犌狅狊狊狔狆犻狌犿犺犻狉狊狌狋狌犿)[18]等不育花药时发现,较高的自由基和 MDA含量是导致雄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桔梗花蕾发育,不育花蕾丙二醛不断积累,其含量和增加速度均明显高于相应可育花蕾,说
明在桔梗不育花蕾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因膜脂过氧化作用而受到的损伤要明显高于可育花蕾。对桔梗不育材
料活性氧代谢的研究结果显示,不育花蕾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升高,但丙二醛的积累也明显增加,这表明不育花蕾
活性氧的产生速度要明显高于清除速度,活性氧清除酶活性水平的提高只能部分清除细胞内产生的氧自由基,而
积累在细胞中的活性氧自由基使膜脂过氧化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花蕾发育异常而导致桔梗雄性不育。因此,花蕾
发育过程中活性氧代谢紊乱和膜脂较强的过氧化作用可能是导致桔梗雄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许多研究表明,植物器官的物质和能量代谢水平异常与雄性不育的产生有关,不育花蕾中游离脯氨酸含量降
低是较为普遍的现象[23,24]。本研究与前人的结果基本一致,桔梗花蕾发育的各阶段,可育花蕾游离脯氨酸、可溶
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不育花蕾,其中尤以游离脯氨酸表现最为明显,花蕾发育过程中,可育花蕾游离
脯氨酸不断积累,而不育花蕾含量一直处在较低水平,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代谢亏损可能是导
致桔梗败育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石有太,陈垣,郭凤霞,等.掌叶大黄种子灌浆动态及其发芽特性研究[J].草业学报,2009,18(3):178183.
[2] 刘自刚,张雁,王新军,等.桔梗育种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6,37(6):962964.
[3] 唐祈林,王培,卢艳丽,等.玉蜀黍属物种间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J].草业学报,2009,18(4):154160.
[4] 魏建和,黄璐琦,陈士林.中药桔梗杂种优势利用基础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2006.
[5] 吴基日,严一字,朴锦.桔梗雄性不育种质JXB1的发现与鉴定[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7,29(4):245248.
[6] 王志芬,苏学合,单成钢.桔梗雄性不育材料的发现与鉴定[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7,21(5):810.
18第21卷第2期 草业学报2012年
[7] 刘自刚,张雁,杨亚丽.桔梗雄性不育突变体的发现与鉴定[J].北方园艺,2009,27(1):4042.
[8] 吴松权,全雪丽,朴雪梅,等.桔梗不育材料的发育解剖学研究[J].广西植物,2009,29(6):729731.
[9] 宋军,张中华,潘光堂.苎麻雄性不育材料的生理生化特性初探[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7,15(5):428432.
[10] 关天霞,党占海,张建平,等.亚麻温敏型雄性不育系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
29(3):248253.
[11] 陈俊辉,陶力,朱婉华,等.生物化学实验(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2] 张志良,翟伟箐.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3] 万里强,李向林,石永红,等.PEG胁迫下4个黑麦草品种生理生化指标响应与比较研究[J].草业学报,2010,19(1):
8388.
[14] 李美茹,刘鸿先,王以柔,等.釉型两用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过程中氧代谢的变化[J].中国水稻科学,1999,13(1):
3640.
[15] 张明永,梁承邺,黄毓文,等.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中幼穗和花药的某些生理指标变化[J].热带亚热带植物
学报,1994,2(2):7176.
[16] 张明永,梁承邺,段俊,等.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发育进程中活性氧的代谢[J].植物学报,1997,39(5):480482.
[17] 段俊,梁承邺,张明永.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仁[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6,32(5):331334.
[18] 余筱南,陈金湘,李瑞莲,等.棉花温敏雄性不育系培育与应用研究简报[J].棉花学报,2003,15(6):380381.
[19] 刘恒蔚,牛英,周瑞阳.成花光敏感的雌雄性不育兰麻活性氧代谢研究[J].生命科学研究,2005,9(2):145149.
[20] 刘艳,岳鑫,陈贵林.水分胁迫对甘草叶片和根系细胞超微结构与膜脂过氧化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0,19(6):7981.
[21] 陈贤丰,梁承邺.水稻不育花药中 H2O的积累与膜脂过氧化的加剧[J].植物生理学报,1991,17(1):4448.
[22] 张明永,梁承邺,段俊,等.CMS水稻不同器官的膜脂过氧化水平[J].作物学报,1997,23(5):603606.
[23] 朱广廉.花粉中的游离脯氨酸及其功能[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5,4:712.
[24] 王建明,郭春绒,张作刚,等.西瓜不同品种苗期感染枯萎病菌后的生理生化变化[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1):
13431348.
犃狀狋犻狅狓犻犱犪狀狋犪狀犱狅狊犿狅狉犲犵狌犾犪狋犻狅狀狊狌犫狊狋犪狀犮犲狆狉狅狆犲狉狋犻犲狊狅犳犳犾狅狑犲狉犫狌犱狊犻狀
犘犾犪狋狔犮狅犱狅狀犵狉犪狀犱犻犳犾狅狉狌狊犿犪犾犲狊狋犲狉犻犾犲犾犻狀犲狊
LIUZigang1,YANGYali1,HUTianming2,WANGYulin1,XURui3,LEIYanni1,HEJun1
(1.DepartmentifBiologicalandMedicalEngineering,ShangluoColege,Shangluo726000,China;2.Colege
ofAnimalScienceandTechnology,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721000,China;3.Department
ofNursing,GansuCo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anzhou730000,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Malesterilityisveryimportantintheutilizationofhybridheterosisin犘犾犪狋狔犮狅犱狅狀犵狉犪狀犱犻犳犾狅狉狌狊.The
physiologicalandbiochemicalmechanismsofmalesterilematerial,thecontentsofsolublesugar,freeproline,
solubleprotein,andtheactivityofsuperoxidedismultase(SOD),peroxidase(POD),andcatalase(CAT)in
flowerbudsatdifferentdevelopmentalstagesofmalesterilelinesandviablelineswereinvestigated.There
sultsshowedthat:1)Thecontentsofsolublesugar,freeproline,andsolubleproteininflowerbudsatdiffer
entdevelopmentalstagesofmalesterilelineswaslowerthanthoseofviablelines.Freeprolineirreversiblyin
creasedinmalesterilebudsasflowerbudsdeveloped,butitscontentinviablebudswaslower.2)Thevaria
tioninactivityofreactiveoxygenspeciesandscavengerenzymeswasalmostsamebetweensterilebudsandvia
blebudsduringbuddevelopment,whereasactivitiesofSOD,POD,andCATwashigherinmalesterilebuds
thaninviablebuds.3)Themalondialdehyde(MDA)contentofmalesterilebudswashigherthanthatofviable
budsataltimes.Highactivityofreactiveoxygenspecies,scavengerenzymes,highcontentofMDAandlow
contentoffreeprolinemaybetheresultsofmalesterilityin犘.犵狉犪狀犱犻犳犾狅狉狌狊.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犘犾犪狋狔犮狅犱狅狀犵狉犪狀犱犻犳犾狅狉狌狊;malesterility;reactiveoxygenspecies;substancemetabolism
28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2) Vol.21,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