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Fiber Forms and Tissue Measurements of Bambusa wenchouensis Wood

大木竹纤维形态与组织比量的研究



全 文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18 (3) :250~254
Forest Research
  文章编号 :100121498 (2005) 0320250205
大木竹纤维形态与组织比量的研究 3
苏文会1 , 顾小平1 3 3 , 马灵飞2 , 吴晓丽1 , 岳晋军1
(1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浙江 富阳 311400 ;21 浙江林学院工程学院 ,浙江 临安 311300)
摘要 :通过对浙江南部大木竹的纤维形态和组织比量测定 ,并与造纸性能良好的青皮竹和当地分布较广的绿竹进行
比较 ,结果表明 :大木竹竹材属于长纤维原料 ,纤维长 2. 24 mm ,比青皮竹 (2. 29 mm) 略小 ,而比绿竹 (1. 87 mm) 为大 ;
纤维长宽比达 166 ,较青皮竹和绿竹的相应值 147 和 131 均大 ,其中与绿竹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壁腔比为 3. 5 ;纤维组
织比量达 48. 68 % ,比青皮竹 (50. 19 %)略小 ,而比绿竹 (45. 78 %) 为大。大木竹纤维形态和组织比量各指标在竹秆
的纵向和径向均有一定变异 ,主要表现为 ,纤维壁腔比和纤维组织比量随秆的高度增加而增大 ;在径向部位 ,纤维长
度和长宽比均为竹壁中部较大 ,而壁腔比则为竹壁外侧较大。竹龄主要对壁腔比产生影响 ,1 年生、3 年生大木竹的
壁腔比明显大于当年生竹。
关键词 :大木竹 ;纤维形态 ;组织比量
中图分类号 :S795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 2004208225
基金项目 : 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 (011034)的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 : 苏文会 (1976 —) ,女 ,河北石家庄人 ,硕士研究生3 研究工作在浙江林学院木材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完成 ,并得到李文珠、于红卫和文桂锋等老师的大力帮助 ,特此致谢 !3 3 通讯作者.
Study on Fiber Forms and Tissue Measurements of Bambusa wenchouensis Wood
SU Wen2hui1 , GU Xiao2ping1 , MA Ling2fei2 , WU Xiao2li1 , YUE Jin2jun1
(11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 CAF , Fuyang  311400 , Zhejiang , China ;
21School of Engineering ,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 Lin’an  311300 , Zhejiang , China)
Abstract :The fiber forms and tissue measurements of Bambusa wenchouensis wood in the southern area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tes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B . textilis and Dendrocal- amopsis oldhami . The analytic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ber length
( L) of B . wenchouensis was 2. 24 mm , a little shorter than that of B . textilis (2. 29 mm) but longer than D. oldhami (1. 87
mm) ; the ratio of fiber length to width ( L/ W) was 166 , the largest one among the three woods , and those of the other bam2
boospe cies were 147 and 131 respectively ; the ratio of wall thickness of fiber cell to the cavity diameter ( T/ D) was 3. 5 ; mea2
surements of fiber tissue was 48. 68 % , a bit smaller than that of B . textilis (50. 19 %) but larger than D. oldhami (45. 78 %) .
The fiber forms and tissue measurements were variable in both axial and radial parts of this bamboo : T/ D and fiber tissue mea2
surements increased gradually from the culm foot to tip ; the fiber length and L/ W both were the largest in the central bamboo
wall , while T/ D was the highest in the outer wall . The age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 D , which was much larger of 1 or
32year2old wood than that of month2old wood.
Key words : Bambusa wenchouensis ; fiber forms ; tissue measurements
竹子是我国传统的造纸原料 ,近年来 ,随着国内
对纸产品需求的增大及对树木资源的保护 ,利用竹
材造纸已成为保证纸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途
径。然而 ,由于目前用于造纸的竹种大多产量不高 ,
资源规模不够 ,从而制约了竹浆造纸业的发展。大
木竹 ( Bambusa wenchouensis (Wen) Q. H. Dai)是浙闽
一带重要的高产丛生竹种[1 ] ,在一般立地和经营条
件下 ,该竹秆材年产量约为慈竹 ( Neosinocalamus affi2
nis (Rendle) Keng f . )等常规造纸竹种的 3~4 倍。另
外 ,笔者对此竹竹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从测定
结果看 ,大木竹综纤维素含量较高 ,而木素和氢氧化
钠溶液抽提物的含量较少或中等 ,作为造纸材 ,其纤
维得率高、易打浆、化学药品消耗少。
除化学成分外 ,竹材的纤维形态和组织比量也
是衡量竹种造纸性能优劣的重要内容[2~5 ] 。纤维形
态包括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与纤维壁厚、腔径、壁
腔比等指标 ,组织比量则为竹壁中纤维组织、基本组
织和输导组织所占的比例 ,其中 ,竹材的纤维长度、
长宽比、壁腔比及基本组织比量和纤维组织比量等
5 项指标与竹材的造纸性能直接相关[3 ] 。国家“八
五”科技攻关项目“纸浆竹林集约栽培模式研究”对
102 个竹种的纤维形态等主要材性性状进行了分析
和评价 ,从中筛选了一批较优良的制浆竹种 ,但大木
竹未被纳入测试与评估。鉴于该竹具有较高的生物
产量、适于制浆的化学组成及地处丛生竹北缘的特
殊分布区域等优势 ,本文对不同年龄的大木竹纤维
形态和组织比量作了系统测定与分析 ,并就上述 5
项指标同造纸性能良好的青皮竹 ( Bambusa textilis
McClure) 及当地分布较广的绿竹 ( Dendrocalamopsis
oldhami (Munro) Keng f . ) 进行比较 ,旨在为全面评价
大木竹作为造纸原料的适宜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材料及取样
大木竹与参与竹种青皮竹、绿竹均于 2003 年 10
月采自浙江省平阳县南湖乡 ,样地为竹木混交林 ,自
然生长 ,无人为经营。立地条件为缓坡地 ,微酸性红
壤土。大木竹按当年、1 年生和 3 年生 3 个龄阶 ,各
取生长健康良好的竹株 3 株 ,参比竹种选择 3 年生
生长良好的竹株亦各 3 株。将 3 竹种 15 株样竹的
秆 5 等分截开 ,从基部开始编号 ,代表纵向的不同部
位。从秆段中部节间的中央 ,各取约 3 cm 高的竹
环 ,作为测试材料 ,各试材情况见表 1。
112  测定方法
11211  纤维形态 自每个环上取长、宽各约 1 cm 的
竹块 ,作为测定试样。对 1 年生、3 年生大木竹的各
测试竹块进一步按壁厚三等分剖开 ,作为竹壁径向
部位即竹壁外侧、中部和内侧的测定试样。将试样
劈成火柴秆大小 ,按“硝酸2氯酸钾法”离析纤维。纤
维长度放大 40 倍 ,在投影显微镜上观测 ,每个部位
均测定 100 根 ;纤维宽度和腔径放大 400 倍 ,各部位
测定 50 根。
表 1  试材的基本情况
竹种 年龄/ a 平均秆高/ m 平均胸径/ cm
大木竹 当年 8. 87 7. 13
大木竹 1 12. 30 6. 85
大木竹 3 12. 97 7. 77
青皮竹 3 13. 27 5. 58
绿 竹 3 7. 33 5. 57
  注 :采样时当年生大木竹的秆还处于生长阶段 ,故平均秆高低于
1 年生、3 年生竹。
11212  组织比量 取 1 年生、3 年生大木竹及参比
竹种纵向编号为 1、3、5 段的竹块 ,代表秆的基、中和
梢部。将竹块软化 ,按普通方法制片 ,然后在摄影生
物显微镜 (OLYMPUS BX51)下照相 ,图像运用系统程
序软件包处理 ,根据纤维组织、基本组织和输导组织
所占的比例 ,得到试样的组织比量。
2  结果与分析
211 大木竹纤维形态和组织比量随竹秆部位的
变异
21111  各指标在纵向部位的变异  大木竹与参比
竹种青皮竹、绿竹在竹秆纵向各部位的纤维形态与
组织比量的测试结果见表 2。
由数据可以看出 ,各竹种自秆基至梢部 ,纤维
长、长宽比和壁腔比等指标均有一定变异。以往有
学者认为 ,纤维长度在竹秆纵向的变异状况与节间
长度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相似[6] ,也有人认为此变异
不大[7] 。从本文的测定结果看 ,大木竹及参比竹种
青皮竹的纤维长度和长宽比均未表现出明显的规
律 ,而另一参比竹种绿竹与前人研究的料慈竹
( Bambusa distegia ( Keng et Keng f . ) Chia et H. L .
Fung) 、毛竹 ( Phyllostachys edulis (Carr. ) H. de Lehaie)
变化规律相似 ,均表现为在秆中部纤维长度较大、基
部和梢部有所减小的趋势[8 ,9] ,说明纤维长度与长宽
比的纵向变异状况可能跟竹种有关。大木竹壁腔比
则是基部值较小 ,随高度增加而逐渐增大 ,而两个参
比竹种壁腔比的纵向变化规律不明显 ;大木竹纤维
组织比量和输导组织比量与竹秆高度呈正相关 ,而
基本组织比量则随高度增大而逐渐下降 ,两个参比
竹种的组织比量亦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152第 3 期 苏文会等 :大木竹纤维形态与组织比量的研究
表 2  大木竹及参比竹种纵向部位的纤维形态及组织比量
竹 种 年龄/ a 部位 长度/ mm 宽/μm 长宽比 腔径/μm 壁厚/μm 壁腔比 基本组织/ % 输导组织/ % 纤维组织/ %



- 1 2. 33 14. 6 159. 6 4. 6 5. 0 2. 2 60. 83 4. 79 34. 38
- 2 3. 13 12. 4 252. 4 3. 9 4. 3 2. 2 - - -
1 - 3 2. 65 13. 0 203. 8 3. 8 4. 6 2. 4 45. 21 9. 23 45. 55
- 4 2. 01 12. 6 159. 5 2. 9 4. 9 3. 4 - - -
- 5 2. 47 10. 9 226. 6 1. 5 4. 7 6. 3 40. 38 12. 18 47. 43
均 2. 52 12. 7 198. 4 3. 3 4. 7 2. 8 48. 81 8. 74 42. 46
- 1 2. 39 14. 2 168. 3 3. 7 5. 3 2. 9 55. 99 3. 77 40. 24
- 2 2. 68 13. 8 194. 2 3. 1 5. 3 3. 4 - - -
3 - 3 2. 03 12. 3 165. 0 2. 8 4. 8 3. 4 44. 72 6. 24 49. 04
- 4 2. 23 12. 8 174. 2 2. 8 5. 0 3. 6 - - -
- 5 1. 88 14. 4 130. 6 2. 6 5. 9 4. 5 34. 55 8. 69 56. 76
均 2. 24 13. 5 165. 9 3. 0 5. 3 3. 5 45. 08 6. 23 48. 68



- 1 2. 89 15. 1 191. 4 2. 4 6. 4 5. 3 47. 99 5. 38 46. 64
- 2 2. 61 17. 3 150. 9 2. 7 7. 3 5. 4 - - -
3 - 3 2. 04 15. 4 132. 5 3. 6 5. 9 3. 3 42. 87 8. 14 49. 00
- 4 2. 25 15. 6 144. 2 3. 1 6. 3 4. 1 - - -
- 5 1. 65 14. 7 112. 2 2. 0 6. 4 6. 4 33. 93 11. 15 54. 92
均 2. 29 15. 6 146. 8 2. 8 6. 4 4. 6 41. 59 8. 22 50. 19
绿

- 1 1. 79 13. 9 128. 8 4. 0 5. 0 2. 5 55. 67 5. 73 38. 60
- 2 1. 87 14. 6 128. 1 2. 2 6. 2 5. 6 - - -
3 - 3 2. 23 13. 3 167. 7 2. 4 5. 5 4. 6 47. 62 6. 31 46. 06
- 4 1. 93 16. 1 119. 9 3. 2 6. 5 4. 1 - - -
- 5 1. 54 13. 8 111. 6 2. 8 5. 5 3. 9 41. 09 6. 22 52. 69
均 1. 87 14. 3 130. 8 2. 9 5. 7 3. 9 48. 13 6. 09 45. 78
  注 :“ - 1~ - 5”表示竹秆自基部到梢部的各纵向部位。
21112  纤维形态各指标在径向部位的变异 一般
来讲 ,竹类植物的竹壁自外侧到内侧 ,纤维形态均有
一定变异。大木竹纤维形态各指标的径向测定数据
如表 3。
表 3  大木竹在径向部位的纤维形态
年龄/ a 径向部位 长度/ mm 宽度/μm 长宽比 腔径/μm 壁厚/μm 壁腔比
外侧 2. 38 12. 1 197. 0 2. 3 4. 9 4. 2
1 中部 2. 62 12. 6 208. 6 3. 2 4. 7 2. 9
内侧 2. 58 13. 5 191. 1 4. 4 4. 5 2. 0
外侧 2. 10 13. 1 159. 8 1. 8 5. 7 6. 3
3 中部 2. 42 13. 9 173. 9 3. 3 5. 3 3. 2
内侧 2. 22 13. 4 165. 2 3. 8 4. 8 2. 5
由表 3 可大致看出纤维形态各指标在竹秆径向
的变化趋势。大木竹的纤维长度与长宽比均表现为
竹壁中部大、内侧和外侧较小 ,这与以往研究的毛竹
变化趋势基本一致[8 ] ;壁厚由外至内逐渐减小 ,而腔
径由外至内增大 ,故外侧壁腔比明显大于中部 ,中部
又大于内侧 ,这与竹类植物竹壁外侧的基本密度、力
学强度比内侧大的规律是一致的。
212  不同年龄大木竹的纤维形态与组织比量
关于年龄对造纸原料纤维形态的影响 ,前人已有
一定研究 ,但说法不尽一致[10 ,11]。本文对当年生、1
年生和 3 年生大木竹的纤维长度、长宽比、壁腔比和
组织比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 ,数据见表 4。
表 4  不同年龄大木竹的纤维形态和组织比量
年龄/ a 长度/ mm 宽/μm 长宽比 腔径/μm 壁厚/μm 壁腔比 基本组织/ % 输导组织/ % 纤维组织/ %
当年 2. 30 12. 5 184. 0 7. 1 2. 7 0. 8 - - -
1 2. 52 12. 7 198. 2 3. 3 4. 7 2. 8 48. 80 8. 74 42. 46
3 2. 24 13. 5 165. 9 3. 0 5. 3 3. 5 45. 09 6. 23 48. 68
252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 18 卷
由测定结果看出 ,年龄对纤维长度和长宽比的
影响不大 ,方差分析结果亦不显著 ;壁腔比则跟年龄
呈正相关 ,当年生大木竹的壁腔比显著小于 1 年生、
3 年生竹。上述规律可能是因为竹子的伸长来源于
居间分生组织的分化 ,无次生生长 ,竹笋出土至高生
长停止纤维长度逐渐达到最大值 ,其后进入成竹生
长阶段 ,主要是细胞壁的加厚和干物质的积累 ,而纤
维不再伸长。1 年生与 3 年生大木竹的各组织比量
差异不明显 ,这一点可能与竹株在完成高生长的同
时 ,各组织也已随之分化成熟有关[8 ] 。
213  大木竹及参比竹种纤维长度的频率分布
纤维长度的频率分布 (均一性)是确定纸浆原料
配比的重要依据 ,表 5 列出了 3 个年龄的大木竹及
参比竹种纤维长度的频率分布状况。
表 5  大木竹及参比竹种纤维长度的频率分布 %
竹种 年 龄/ a 0~1. 5 mm 1. 5~2. 0 mm 2. 0~2. 5 mm 2. 5~3. 0 mm 3. 0~3. 5 mm 3. 5 mm 以上
大木竹 当年 22. 6 15. 4 21. 2 16. 8 13. 0 11. 1
大木竹 1 12. 9 18. 7 21. 9 18. 0 12. 2 16. 3
大木竹 3 18. 5 21. 9 23. 0 17. 1 9. 1 10. 4
青皮竹 3 16. 7 21. 0 22. 4 17. 7 10. 7 11. 5
绿 竹 3 29. 4 30. 4 21. 9 10. 2 5. 0 3. 1
表 5 的测定数据表明 ,大木竹纤维长度大于 2. 0
mm的比例可占 60 % ,大部分集中于 1. 5~3. 0 mm
之间 ,长度在 3. 5 mm 以上纤维比例超过 10 % ,参比
竹种青皮竹纤维长的频率分布状况跟大木竹相近 ;
对比之下 ,绿竹纤维长度多在 2. 0 mm 以下 ,占 60 %
左右 ,而长度大于 3 mm 的比例较小。因此 ,从纤维
长度的频率分布看 ,大木竹可考虑作为优质纸张的
制浆原料。
214  大木竹与参比竹种的纤维形态及组织比量的
比较
21411  纤维长度 图 1 为大木竹、青皮竹和绿竹纤
维长度均值的测试结果。由图 1 可看到 ,3 个竹种
的纤维长度均大于 1. 6 mm ,按国际木材解剖协会规
定 ,属于长纤维原料 ,比针叶材、棉麻类短 ,但优于一
般的阔叶材、禾草和芦苇等[13 ,14 ] 。纤维长度是衡量
竹材造纸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说来 ,在一定范
围内 ,细而长的纤维能增加纸张强度、耐折度和耐破
度[2 ] ,并与撕裂度直接相关 ,纤维过短 ,如平均长度
小于 0. 4 mm ,则不宜用于造纸[15 ] 。大木竹纤维长度
为 2. 24 mm ,比本文参比竹种青皮竹 2. 29 mm 略小 ,
而比绿竹 1. 87 mm为大。
21412  纤维长宽比  大木竹与参比竹种纤维长宽
比的均值如图 2 所示。大木竹纤维的长宽比达 166 ,
较参比竹种的相应值 147 和 131 均大 ,其中与绿竹
差异显著 ;跟其它丛生竹的相应值比较 ,亦属于长宽
比较大的竹种[12 ] 。纤维长宽比大的竹材撕裂性和
强固性好 ,宜作优质造纸原料 ,一般来讲 ,原料的纤
维长宽比应大于 30 ,且愈大对造纸愈有利[2 ,16 ] 。
图 1  大木竹与参比竹种的纤维长度
图 2  大木竹与参比竹种的纤维长宽比
21413  纤维的壁腔比  大木竹与参比竹种纤维平
均壁腔比的大小见图 3 ,由图可看出 ,跟青皮竹和绿
竹相比 ,大木竹的壁腔比为小。壁薄、壁腔比小的纤
维原料 ,可压扁性好 ,能赋予纸张较好的纤维结合强
度 ,成纸质地紧密 ;反之 ,纸页疏松 ,易吸水[15 ] 。
21414  组织比量 大木竹的纤维组织比量较青皮竹
略小 ,而比绿竹大 ;3 个竹种的基本组织比量比较结果
是 :大木竹比绿竹小 ,比青皮竹稍大 (图 4) 。造纸原料
的纤维组织是制浆的使用对象 ,其含量与纸浆得率呈
正相关 ;而以薄壁细胞 (基本组织)为主的杂细胞比例
过高 ,不仅导致纸浆得率降低 ,而且会影响纸浆漂白 ,
在抄纸过程中 ,浆料不易滤水 ,经常粘纸辊、断头 ,因
352第 3 期 苏文会等 :大木竹纤维形态与组织比量的研究
而生产出的纸张强度较差 ,质地疏松[13]。
图 3  大木竹与参比竹种的纤维壁腔比
图 4  大木竹与参比竹种的组织比量
3  结论与讨论
近年来 ,我国对纸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 ,目前已
成为世界第二大纸品消费国 ,据预测 ,到 2005 年全
国存在约 1 000 万 t 纸浆的需求缺口[17 ] 。我国森林
覆盖率低 ,几十年来传统的木材制浆 ,造成了林木面
积的急剧下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草浆造纸工艺生
产的纸品种类少、质量差、生产过程污染严重[18 ] 。
因此 ,利用竹材制浆造纸已是缓解我国木材亏缺、减
少纸浆进口、节省外汇、维护经济稳定的重要举措。
目前 ,我国四川省的竹浆造纸产业化程度最高 ,
其制浆竹种多以慈竹、硬头黄 ( Bambusa rigida Keng
et Keng f . )和白夹竹 ( Phyllostachys bissetii McClure) 为
主 ,而这些竹种大多产量较低 ,通常不超过 15 t·
hm - 2。本文所研究的大木竹在一般经营水平下 ,年
产秆材可达 60 t·hm - 2[1 ] ,照此计算 ,如果为年产量
20 万 t 的竹浆厂供应原料 ,慈竹等竹种的营林面积
至少要 5. 4 万 hm2 ,而选择大木竹 ,则仅需 1. 4 万 hm2
的林地。
从本文对大木竹纤维形态和组织比量的分析及
同参比竹种的比较结果看 ,大木竹材纤维长达 2. 24
mm ,且均一性好 ;长宽比 165. 9 ,优于两参比竹种 ;纤
维组织比量较高。造纸原料纤维长、长宽比大是制
造高强度、高撕裂度和耐破度等优质纸张的重要保
证 ,纤维组织比量高有利于提高纸浆得率 ,从而增大
原料利用率。从纤维形态和组织比量各指标综合来
看 ,作为造纸原料 ,大木竹仅次于制浆性能优良的青
皮竹 ,而明显优于绿竹。另外 ,从笔者对该竹的化学
成分测定数据看 ,大木竹综纤维素含量较高 ,而灰
分、木素和抽出物等指标含量较低或中等 ,亦被认定
是造纸的良好材料。其次 ,如上述及 ,大木竹秆材年
产量可为慈竹等竹种的 4 倍 ,如果发展大木竹林作
为原料基地 ,不仅可以填补原料供应不足的缺口 ,还
能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
综上所述 ,在我国竹材加工业突飞猛进、竹材原
料供需矛盾日益凸现的今天 ,基于大木竹产量高、造
纸性能好等特点和优势 ,建议推广种植该竹。
参考文献 :
[1 ] 潘孝政. 大木竹及其栽培[J ] . 竹子研究汇刊 ,1993 ,12 (3) :70~74
[2 ] 马灵飞 ,韩红 ,马乃训. 部分散生竹材纤维形态及主要理化性能
[J ] .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3 ,10 (4) :361~367
[3 ] 夏玉芳. 料慈竹纤维形态和造纸性能及其与其他竹种的比较研
究[J ] . 竹子研究汇刊 ,1997 ,16 (4) :16~20
[4 ] 张喜. 贵州主要竹种的纤维及造纸性能的分析研究[J ] . 竹子研究
汇刊 ,1995 ,14 (4) :14~30
[5 ] 马灵飞 ,朱丽青. 浙江省 6 种丛生竹纤维形态及其组织比量的研
究[J ] .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0 ,7 (1) :63~68
[6 ] 宇野昌一. 竹材 の性质 と其 の适用 [ M] . 东京 :西  原刊行会 ,
1940
[7 ] 重松义则. 宫崎高农学术报[J ] . 1935 ,8 :41~59
[8 ] 马灵飞 ,马乃训. 毛竹材材性变异的研究 [J ] . 林业科学 ,1997 ,33
(4) :356~364
[9 ] 夏玉芳 ,吴炳生. 3 年生料慈竹纤维形态及组织比量分析 [J ] . 贵
州农学院学报 ,1996 ,15 (1) :22~25
[10 ] Shanmughavel P. Influence of age on fibre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ation bamboo ( Bambusa bambos (L) voss) [J ] . World Bamboo
and Rattan , 2003 ,1 (3) :35~38
[11 ] 阎冀豫. 纸浆丰产结构及主要竹种的造纸性能探讨[J ] . 竹类研
究 ,1986 ,5 (4) :39~58
[12 ] 马灵飞 ,韩红 ,马乃训. 丛生竹材纤维形态及主要理化性能[J ] .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4 ,11 (3) :274~298
[13 ] 孔葆青 ,魏丽芬. 植物纤维形态对纸张的影响 [J ] . 西南造纸 ,
2000 (6) :24~24
[14 ] 马乃训 ,张文燕. 竹材制浆造纸述评[J ] . 林业科学研究 ,1995 ,8
(3) :329~333
[15 ] 王菊华. 20 世纪造纸纤维形态领域的重要成就 [J ] . 纸和造纸 ,
1998 (4) :7~9
[16 ] 方红 ,刘善辉. 造纸纤维原料的评价[J ] . 北京木材工业 , 1996 ,16
(2) :19~22
[17 ] 景华纸业网. 明年我国纸浆需求缺口约 1 000 万吨 [ Z/ OL ] .
http :/ / www. papercn. com/ news/ daynews/ 04070919. htm ,2004207209
[18 ] 马乃训 ,陈光财. 加快发展我国的竹材制浆造纸[J ] . 林业科学研
究 ,2004 ,17 (专刊) :109~113
452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 18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