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wo New Pathogenic Wood-rotting Fungi from Beijing

北京地区黄栌和桑树上的新病原腐朽菌



全 文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 2): 274~ 278
Forest R esearch
  文章编号: 10011498( 2009) 02027405
北京地区黄栌和桑树上的新病原腐朽菌
崔宝凯 1, 杜  萍 1, 2, 陶万强 3, 王金利 3
( 1.北京林业大学微生物研究所,北京  100083; 2.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3.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林业保护站,北京  100029)
摘要: 报道了北京地区两种新的由锈革孔菌科真菌引起的树木腐朽病害, 其病原菌分别为石榴嗜蓝孢孔菌
(Fom itip oria punicata Y. C. Da ,i B. K. Cui& Decock)和桑木层孔菌 (P hellinusm ori Y. C. Da i& B. K. Cui)。石榴嗜
蓝孢孔菌可以引起黄栌干基腐朽,桑木层孔菌则主要造成桑树的心材腐朽。根据采集的标本对这两种新的病原菌
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菌种分离和培养性状描述。
关键词: 石榴嗜蓝孢孔菌;桑木层孔菌;锈革孔菌科; 病原菌
中图分类号: S718. 81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071218
资助项目: 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 林果安全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 D0705002040391 )、北京林业大学新进教师科研启动基金
项目 ( BLX2007014 )和北京林业大学 森林培育与保护 重点实验室科研计划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崔宝凯 ( 1981! ) , 男, 山东临沂人, 博士, 主要从事木生真菌分类与分子系统学、森林病理学等研究. 联系电话: 010
62336309,电子邮箱: baokaicu@i yahoo. com. cn
Two New PathogenicW oodrotting Fungi from Beijing
CUI Baokai1, DU P ing1, 2, TAO Wanqiang 3, WANG Jinli3
( 1. Ins titu te ofM icrob io logy, Bei jing Forestry Un ivers ity, B eijing 100083, Ch ina;
2. H eilong jiang A gricu ltu ralE conomy Profess ionalC ollege, M udan jiang 157041, H eilongjiang, Ch ina;
3. The S tation o fForest Protection, Beijing M unicipal Bu reau of Landscape and Fores try, Bei jing 100029, Ch ina)
Abstract: Tw o new forest diseases w ere recorded from Be ijing. Fom itiporia punicata Y. C. Da,i B. K. Cu i& Decock
andPhellinus mori Y. C. Dai & B. K. Cu i w ere the pathogens. Both fung i belong to the Hymenochaetaceae.
Fom itiporia punicata caused a butt and roo t ro t disease onCotinus coggygria, wh ilePhellinusmori caused a heart rot
disease onM orus alba. Illustrated descr iptions of the tw o pathogensw ere given in detail based on thema terials from
China, and the cu ltural characters of the two pathogens w ere prov ided.
Key words:Fom itiporia punicata; Phellinusmori; H ymenochaetaceae; pathogen
  林木病原腐朽菌指的是能够侵染活立木, 导致
树木根部、干基、心材、边材或整个树干腐朽,并最终
造成树木死亡的一类真菌 [ 1]。我国目前已发现 100
余种林木病原腐朽菌 [ 16]。锈革孔菌科中的很多种
类都是树木的病原菌,能够侵染活树,造成树木的死
亡和木材的腐朽 [ 7] , 如淡黄木层孔菌 ( Phellinus g il
vus( Schw ein. : F r. ) Pa.t )在四川中部能侵染栲树等
(Castanop sis farg esii Franch. )活立木, 是一种典型的
病原菌 [ 8 ] , 沙棘嗜蓝孢孔菌 ( Fom itiporia hippopha
eicola (H. Jahn) F iasson & N iemel∀a )能够造成沙棘
(H ippophae rhamnoides L. )严重的心材腐朽病害 [ 9] ,
茶镳子叶状层菌 ( Phy lloporia ribis ( Schumach. : Fr. )
Ryvarden)在辽宁地区的山楂 ( Cra taegus p inna tif ida
Bge. )树上造成较严重的病害 [ 10] , 窄盖木层孔菌
( Phellinus tremulae ( Bondartsev ) Bondartsev &
Borisov)在东北地区能够造成杨树的心材腐朽
病 [ 11 ]。石榴嗜蓝孢孔菌 (Fom itip oria pun icata Y. C.
D a,i B. K. Cu i& Decock)最初发现于陕西, 生长在
第 2期 崔宝凯等:北京地区黄栌和桑树上的新病原腐朽菌
活的石榴 (Punica grana tum L. )树上 [ 12] , 是一种寄
生菌。桑木层孔菌 (Phellinusmori Y. C. Da i& B. K.
Cui)发现于北京和黑龙江的镜泊湖保护区 [ 13] , 作为
一种新的多孔菌被描述,没有关于其造成树木病害
的报道。
黄栌 (Co tinus coggygria Scop. )既是荒山造林的
先锋树种,又是北京地区重要的绿化树种, 虽然在黄
栌上已经报道了几种病害 [ 1417] , 但最近又在北京的
西山发现了一种由石榴嗜蓝孢孔菌引起的干基腐朽
病。桑树 (Morus alba Linn. )属于桑科 (M o racea)桑
属 (M orus L. ) ,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 也是城市和
农村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 在北京的大兴区进行木
生真菌考察时, 发现了由桑木层孔菌引起的心材腐
朽病。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标本材料研究, 现将黄
栌干基腐朽病和桑树心材腐朽病病原菌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 1 研究材料
研究的标本材料取自作者在北京的实地采样,
标本现保存在北京林业大学微生物研究所标本馆。
菌种分离于采集的子实体, 菌种保存于北京林业大
学微生物研究所。
1. 2 野外调查
野外考察时详细记录病原菌的生态习性、引起
的腐朽类型和子实体新鲜时的性状并拍照, 并仔细
观察病原菌引起病害的症状和危害。
1. 3 室内鉴定
1. 3. 1 肉眼直接观察  首先用肉眼直接观察标本
的颜色、质地、形状、生长年限、平伏或有菌盖, 菌盖
是否有毛或环带等特征,然后用标尺测量子实体的
长度、宽度和厚度。
1. 3. 2 解剖镜下观察  在尼康 SMZ645体视显微
镜下观察子实体的孔口大小和形状, 每毫米的孔口
个数, 刚毛是否可见, 管口是全缘或撕裂等特征。
1. 3. 3 相差显微镜下观察  利用 Melzer、棉蓝和
5%的氢氧化钾三种试剂作为切片浮载剂, 在尼康 E
80 i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显微性状, 包括: 菌丝系统
(单系或二系或三系、菌丝在棉蓝试剂中有无嗜蓝反
应、在 M elzer试剂中有无淀粉质反应或拟糊精反应、
在 5% KOH试剂中有无变化或反应、菌髓或菌肉菌
丝的排列方式 ) ; 生殖菌丝 (颜色、简单分隔或锁状
联合、分隔常见或稀少、薄壁或厚壁、平直或弯曲、有
无分枝、菌髓或菌肉中生殖菌丝常见或稀少、致密或
疏松、交织排列或平行排列、直径 ) ; 骨架菌丝 (颜
色、薄壁或厚壁或近实心、平直或弯曲、有无分枝、致
密或疏松、交织排列或平行排列、直径 ) ;囊状体或拟
囊状体 (有或无、形状、厚壁或薄壁、是否包被结晶、
大小 );其他结构如刚毛、树状菌丝或菌丝钉等的有
无,担子和拟担子 (形状、担孢子梗数量、基部具简单
分隔或锁状联合、大小 ) ; 孢子 (形状、颜色、厚壁或
薄壁,表面光滑或有纹饰,在棉蓝试剂和 Melzer试剂
中的反应、大小、平均长、平均宽、长宽比, 并对相关
数据进行测量 )。
1. 3. 4 变色反应  显微结构 (担孢子、菌丝、刚毛、
囊状体等 )在 Melzer试剂中如果变黑色称之为淀粉
质反应,如果变黄褐色称之为拟糊精反应,如果不变
色称为负反应; 在棉蓝试剂中如果变蓝色称为嗜蓝
反应,不变色称为负反应。
1. 3. 5 标本鉴定  综合宏观、微观特征并结合生态
习性和腐朽类型等性状, 查阅相关资料对采集的标
本进行鉴定。
1. 4 显微结构测量和绘图
在形态描述中, 由于木腐菌的担孢子是最重要
的分类学性状, 为了更加科学地表达这个重要的性
状,至少从每号标本中测量 30个孢子, 将测量数据
中最大和最小值的 5% 去掉,并给出担孢子的平均
长和平均宽, 以及长宽比,其他重要性状,如刚毛、囊
状体、担子和孔口等也尽量给出统计学数据。显微
结构绘图在尼康 D 500显微绘图仪下进行, 显微测
量和绘图均在棉蓝试剂的切片中进行。
1. 5 菌种的分离培养
分离培养用的基质为琼脂麦芽粉培养基, 分离
的菌种经过纯化后于室温下进行培养, 每天定期
观测。
2 研究结果
2. 1 病原菌的分类地位
根据现代分类学观点 [ 18] ,引起黄栌干基腐朽的
病原菌为石榴嗜蓝孢孔菌, 其分类地位属于担子菌
门 Basid imycota, 担子菌纲 Basid imycetes, 锈革孔菌
目 Hymenochaeta les, 锈革孔菌科 Hymenochaetaceae,
嗜蓝孢孔菌属 Fom itiporiaMurrill。引起桑树心材腐
朽的病原菌为桑木层孔菌, 其分类地位属于担子菌
门 Basidimycota,担子菌纲 Basid imycetes, 锈革孔菌目
Hymenochaetales, 锈革孔菌科 H ymenochaetaceae, 木
层孔菌属 Phellinus Qu.l。
275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 22卷
2. 2 形态描述
2. 2. 1 石榴嗜蓝孢孔菌 (图 1、2)  Fom itip oria
pun icata Y. C. Da,i B. K. Cui& Decock, M yco log ica l
Research, 2008
子实体:担子果通常多年生, 盖状无柄, 有时平
伏反卷生长,单生或多个覆瓦状叠生,新鲜时无特殊
气味, 木栓质,干燥后木质。菌盖三角形或马蹄形,
单个菌盖可达 7 cm长, 6 cm宽, 5 cm厚。菌盖上表
面黑褐色, 粗糙, 无同心环带, 有时开裂; 菌盖边缘
钝,黄褐色。孔口表面黄褐色至棕黄色, 具折光性;
管口圆形至多角形,每毫米 4~ 6个;管口边缘薄, 全
缘。菌肉黄褐色, 具同心的环区, 木栓质, 达 40 mm
厚。菌管比菌肉颜色稍暗, 棕黄色, 木质, 达 10 mm
长;菌管分层明显。
菌丝结构: 二系菌丝系统, 生殖菌丝无锁状联
合。骨架菌丝在 Melzer试剂和棉蓝试剂中呈负反
应;菌丝组织在氢氧化钾试剂中变黑, 但菌丝不消
解,也不膨胀。
菌肉:生殖菌丝无色至浅黄色, 薄壁至稍厚壁,
偶尔分枝,直径为 2. 4~ 3. 5 m。骨架菌丝占多数,
黄褐色至锈褐色,厚壁且有一宽或窄的内腔,通常不
分枝, 不分隔, 有时塌陷, 交织排列,直径为 2. 7~ 5.
2 m。
菌管: 生殖菌丝占少数, 无色,薄壁, 偶尔分枝,
简单分隔常见, 直径为 2~ 3 m; 骨架菌丝占多数,
黄褐色, 厚壁, 有一中等程度的内腔, 通常不分枝,
大致沿菌管平行排列, 直径为 2. 5 ~ 4. 8 m。子实
层中无刚毛和囊状体,但有纺锤形或锥形的小囊体,
小囊体无色,薄壁,大小为 5. 6~ 11 # 3. 8~ 6 m; 担
子桶状或近球状,着生 4个担孢子梗,基部有一简单
分隔, 大小为 8~ 15 # 6~ 8. 5 m。拟担子占多数,
形状与担子相似, 比担子稍小。菱形的结晶体偶尔
存在于子实层中。
孢子: 担孢子近球形或球形, 无色, 厚壁,平滑,
在 Melzer试剂中呈拟糊精反应,在棉蓝试剂中其壁
呈强烈嗜蓝反应, 大小为 6. 0 ~ 7. 1 m # ( 5~ )
5. 1~ 6. 1( ~ 6. 2) m, 平均长为 6. 63 m, 平均宽
为 5. 78 m,长宽比为 1. 15。
研究标本: 北京市, 北京西山, 黄栌活树上,
28. 9. 2007戴玉成 9237。
培养性状:石榴嗜蓝孢孔菌培养的菌落形态见
图 3。培养的菌丝初期为白色, 茸毛状, 较稀疏, 后
期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至黄色, 菌丝变得较致密, 毛
毡状,菌落边缘的菌丝白色、稀疏, 菌丝生长过程中
形成的菌落基本没有明显的环带, 在整个生长过程
中菌丝无特殊气味,培养基的颜色不发生变化, 不产
生子实体。在显微镜下观察, 菌丝类型为二系菌丝
系统,具有生殖菌丝和骨架菌丝, 生殖菌丝简单分
隔。菌落边缘的菌丝无色, 薄壁, 直径为 1. 5 ~
3. 8 m。气生菌丝无色至淡黄褐色, 很少分枝, 薄
壁至略厚壁, 直径为 2. 0~ 3. 5 m。
图 1 石榴嗜蓝孢孔菌 ( Fom itiporia punicata ) 的子实体
a.担孢子; b.担子和拟担子; c.小囊体;
d.菌髓菌丝;  e.菌肉菌丝
图 2 石榴嗜蓝孢孔菌 ( Fom itiporia punicata ) 的显微结构图
2. 2. 2 桑木层孔菌 (图 4~ 6)  Phellinusmori Y. C.
D ai& B. K. Cu,i M ycotaxon, 2008
子实体: 担子果通常多年生, 平伏, 不易与基物
276
第 2期 崔宝凯等:北京地区黄栌和桑树上的新病原腐朽菌
图 3 石榴嗜蓝孢孔菌 (Fom itiporia pun icata)分离培养的菌落形态
分离, 新鲜时无特殊气味, 干燥后硬木质, 质量中度
变轻; 子实体可达 15 cm长, 6 cm宽, 1 cm厚; 孔口
表面新鲜时肉褐色,触摸后变为暗褐色,干后锈黄褐
色,有很多开裂, 具折光性, 不育的边缘窄或无,与孔
面同色;管口多数圆形, 有时波浪状, 每毫米 ( 6~ ) 7
~ 8( ~ 10)个; 管口边缘薄, 全缘;菌肉存在于菌管
层间, 肉褐色至黄褐色, 硬木栓质, 厚约 0. 1 mm; 老
的菌管中通常有白色的菌丝束存在; 菌管与孔面同
色,硬木质; 菌管分层明显。
菌丝结构: 二系菌丝系统, 生殖菌丝无锁状联
合。骨架菌丝在 Melzer试剂和棉蓝试剂中呈负反
应;菌丝组织在氢氧化钾试剂中变黑, 但菌丝不消
解,也不膨胀。
菌肉:生殖菌丝无色至浅黄色,薄壁, 经常分枝
并简单分隔,直径为 2. 0~ 3. 2 m。骨架菌丝占多
数,锈褐色, 厚壁,有一窄的内腔或近实心,不分枝,
很少分隔, 扭曲, 交织排列, 直径为 2. 5 ~ 4. 0 m。
白色菌丝束中的菌丝无色,薄壁, 强烈分枝并扭曲,
直径为 1. 0~ 1. 8 m。
菌管: 生殖菌丝占少数, 无色,薄壁, 偶尔分枝,
简单分隔常见,直径为 1. 5~ 2. 5 m;骨架菌丝占多
数,锈褐色, 厚壁, 有一窄的内腔或近实心, 直或弯
曲,大致沿菌管平行排列, 直径为 2. 2~ 3. 5 m; 子
实层中刚毛较多, 锥形或一侧膨大,有时有分枝, 深
褐色, 厚壁, 大小为 11. 0 ~ 24. 0 m # 5. 0 ~ 8. 5
m;拟囊状体存在, 纺锤形,无色,薄壁, 大小为 8. 7
~ 14. 7 m # 3. 5 ~ 4. 2 m;担子桶状, 着生 4个担
孢子梗,基部有一简单分隔, 大小为 9. 0~ 13. 2 m
# 5. 3~ 8. 0 m;拟担子占多数,形状与担子相似, 比
担子稍小;菌丝束中的次生菌丝无色,薄壁, 常分枝
且简单分隔; 菱形的结晶体常存在于菌髓和子实
层中。
孢子:担孢子常卵圆形, 有时近球形, 无色, 厚
壁,平滑, 在 M elzer试剂中呈负反应,在棉蓝试剂中
其壁呈嗜蓝反应, 大小为 ( 4~ ) 4. 3~ 5. 2( ~ 5. 4)
m # ( 3. 5 ~ ) 3. 8 ~ 4. 6 ( ~ 4. 8 ) m, 平均长为
4. 74 m,平均宽为 4. 16 m, 长宽比为 1. 11 ~
1. 31。
研究标本:北京市,大兴区古桑园, 桑树活树上,
4. 9. 2007戴玉成 8291, 8292, 8293。
图 4 桑木层孔菌 (Ph ellinu s mori)新鲜时的子实体
图 5 桑木层孔菌 (Ph ellinu s mori)干后的子实体
培养性状:桑木层孔菌培养的菌落形态见图 7。
培养的菌丝初期为白色, 茸毛状或棉花状,较稀疏,
后期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黄色至淡黄褐色,菌丝变
得致密并加厚,毛毡状,菌落边缘的菌丝白色、稀疏,
菌丝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菌落有明显的环带, 环带处
菌丝略厚,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菌丝无特殊气味, 培养
基的颜色基本不发生变化, 最终也不会形成子实体。
在显微镜下观察, 菌丝类型为二系菌丝系统,具有生
殖菌丝和骨架菌丝, 生殖菌丝简单分隔。菌落边缘
277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 22卷
的菌丝无色,薄壁,直径为 1. 5~ 3. 5 m。气生菌丝
无色至淡黄色,很少分枝, 薄壁至略厚壁, 直径为 2.
0~ 3. 0 m。
a.担孢子; b.担子和拟担子; c.拟囊状体;
d.刚毛; e.菌髓菌丝;  .f菌肉菌丝
图 6 桑木层孔菌 (Ph ellinu s m ori)的显微结构图
图 7 桑木层孔菌 (Ph ellinus m ori)分离培养的菌落形态
参考文献:
[ 1 ] 戴玉成. 中国林木病原腐朽菌图志 [ M ] . 北京: 科学出版
社, 2005
[ 2 ] 戴玉成,吴兴亮,徐梅卿.山鸡椒树上一种新的干基腐朽病 [ J]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 5 ): 555558
[ 3 ] 戴玉成,吴兴亮,魏玉莲, 等. 中国海南台湾相思树干基腐朽病
[ J] .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 3 ) : 352355
[ 4 ] 崔宝凯,孙向前,陈建新, 等. 浙江天目山两种新的阔叶树心材
腐朽病 [ J] .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20( 1 ) : 97100
[ 5 ] 戴玉成,徐梅卿,吴兴亮.中国亚热带地区阔叶树上一种新的立
木腐朽病 [ J] .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14( 1 ) : 4749
[ 6 ] DaiY C, Cu iB K, YuanH S, et al. Pathogen icw ooddecaying fungi
in Ch in a[ J] . Forest Patho logy, 2007, 37: 105120
[ 7 ] 张晓青,戴玉成. 中国真菌志 ! ! ! 锈革孔菌科 [M ] . 北京: 科学
出版社, 2005
[ 8 ] 戴玉成,魏玉莲,徐梅卿,等. 四川栲树心材腐朽病初报 [ J] . 林
业科学研究, 2004, 17( 2 ) : 251254
[ 9 ] 徐梅卿,戴玉成. 沙棘木腐病菌的新记录种 ! ! ! 沙棘针层孔菌
[ J] .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 4 ) : 380382
[ 10] 刘春静,戴玉成.山楂干基腐朽病的初步研究 [ J] . 林业科技通
讯, 2001, 10: 29
[ 11 ] 戴玉成,秦国夫,徐梅卿. 中国东北地区的立木腐朽菌 [ J] . 林
业科学研究, 2000, 13 ( 1) : 1522
[ 12 ] DaiY C, Cu iB K, Decock C. A n ew species ofF om itiporia (H ym
enoch aetaceae, Basid iomycota) from Ch ina based on m orphological
and m olecu lar characters [ J] . M ycological Research, 2008, 112:
375380
[ 13 ] DaiY C, Cu iB K, TaoW Q. P hell inus m ori sp. nov. ( Basidiom yco
ta, H ym enochaetales) from northern Ch in a [ J] . M ycotaxon, 2008,
in p ress
[ 14] 徐公天.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色图谱 [M ] . 北京:中国林业
出版社, 2002
[ 15 ] 朱天辉. 园林植物病理学 [M ]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 16] 张连生. 北方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手册 [M ]. 北京:中国
林业出版社, 2007
[ 17] 葛  瑾,颜  蓉,宋立洲,等. 黄栌枯萎病的综合防治策略 [ J] .
中国城市林业, 2007, 5 ( 3) : 4344
[ 18 ] K irk P M, C annon P F, David J C, et al. D ict ionary of the Fungi
( 9 th Ed it ion ) [M ]. Oxon: CAB In ternat iona,l 2001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