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rial of Eucalypt Species/Provenances in the East Part of Hainan Island

海南岛东部地区桉树树种/种源试验*



全 文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FO R E S T R E S E A R C H
V o l
.
A u g
,
N o
.
4
1 9 9 4
海南岛东部地区按树树种 /种源试验 ’
梁坤南 周文龙 仲崇禄 杨 曾奖
摘要 在海南岛东部进行的按树 1 个树种79 个种源试验 , 5年的结果表明 , 不同树种种源间生
长差异极显著 , 来自印度尼西亚 M t . m an di r i的尾叶按 1 2 8 9 5种源是所有参试树种 / 种源中表现最好
的 , 树高 、 胸径和 每公顷材积分别为 1 3 . 82 m 、 1 2 . 54 C m 和 128 . 34 m 3 。 同一 树种种源间生长差异也
极显著 , 最佳种源的每公顷材积与最差种源相 比 , 尾 叶按为 8 . 46 : 1 , 细叶按 5 . 86 : 1 , 赤按 5 . 32 , 1
和巨按 3 . 0 4 : 1 。 细 叶按 、赤按和巨按种源树高 、胸径和材积生长与原产地纬度显著负相关 , 尾叶按
种源与原产地海拔高极显著负相关 。 本文提出了适合海南岛东部地 区生长的树种和种源 。
关键词 按树引种 、树种 / 种源 、海南岛
按树 (E uc a ly Ptus )是我国华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 绝大多数的种和亚种原产澳大
利亚和其近邻岛屿 , 仅少数几个树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面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群
岛东部的一些岛上川 。按树引种到中国已有百年历史 , 而引种到海南岛也有 70 多年历史 , 现已
成为海南岛人工造林的第一大树种 , 其人工林面积是全岛人工林总面积的 50 %认引种的按树
品种主要是窿缘按 , 占 97 % , 其品种单一 ; 窿缘按产量低 , 年均材积生长量仅为 7 . 65 m , /h m Z ;
且 抗 风性差 , 尤 其在海 南 岛东 部 地 区 , 每次 10 一 12 级 以上 台风 , 窿缘按 风倒 、 风 折达
16
.
2 % [2,
3 〕。 为此 , 在海南岛东部选择速生 、高产且较抗风的按树品种尤为重要 。 本试验 目的是
通过对从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引进的 1 个树种 79 个种源进行树种 /种源试验 , 为海南
岛东部地区选出适合的树种和种源 。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海南岛东部的琼海县国营上捅林场 , 1 90 14 , N , 1 1。“ 2 8 ‘E , 海拔 15 m 。 试验地属
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年均降雨量 2 1 82 m m , 年平均气温 24 ℃ , 年蒸发量 1 8 28 m m , 年平均
相对湿度 86 肠 。 台风频繁 , 年平均有 4 . 3 次台风影响琼海 , 其中在琼海登陆的台风平均达 0 . 3
次 , 占年平均在海南登陆的台风次数的 16 写 。 试验地土壤属于浅海沉积发育的粗砾质黄色砖
红壤 , 表层土壤腐殖质含量为 0 . 8 % 一 1 . 5 % 。含 N 量在 0 . 05 %以下 。 土体中石砾含量高 , 在 85
一 1 2 0 c m 的土层中 , > 3 m m 的石砾占 61 . 9 % , 胶结成极为坚硬的石盘层川 。
林地前作为低产的窿缘按残林 , 林木稀疏 , 产量低 , 10 年生蓄积量仅为 79 . 35 m 3 /h m ,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参试树种 n 个 , 共 79 个种源 , 其中巨按 15 个种源 、赤按 14 个种源 、柳按 13 个种源 、细叶
按 15 个种源 、尾叶按 7 个种源 、柠檬按 6 个种源 。 除作为对照的广州柠檬按和 当地窿缘按外 ,
1 9 9 2一 0 8一 0 4 收稿 。
梁坤南助理研究员 , 周文龙 , 仲崇禄 , 杨曾奖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 究所 广州 51 0 5 2 0) 。
* 本研究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 中心 (ACI A R )资助 “澳大利亚 阔叶树种引种与栽培试验 ”内
容之一 。 本所廖宝文同志参加了部分工作 。 试验得到海南省琼海县上捅林场的大力支持 , 在此一并致谢 。
4 0 0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7 卷
其余树种和 种源均 由澳 大 利亚 联 邦科 学 与工 业研 究组 织 森林和 林产 品研 究 所 (D FF P ,
CSI R O )种子中心提供 。 参试树种/ 种源原产地概况详见表 1 。
表 1 参试树种 /种源原产地概况
种批号 树 种 原 产 地 纬 度
(
。 ’
)S
海 拔
(m )
14 8 6 0
14 8 4 9
1 4 8 3 8
1 4 5 19
1 3 0 19
14 5 0 9
1 4 4 3 1
1 4 4 2 0
1 4 3 9 3
1 4 2 1 0
1 3 9 6 5
1 3 4 3 1
1 4 8 6 1
1 3 3 6 5
1 30 2 0
1 3 6 6 3
1 50 6 2
1 4 5 18
1 3 9 4 1
1 50 5 2
1 50 50
1 4 5 40
1 39 3 3
1 50 4 9
1 4 9 18
1 4 9 1 7
1 4 8 4 7
1 4 1 0 6
1 2 1 8 7
1 5 0 1 1
15 0 5 4
14 5 2 7
14 5 26
1 4 5 24
1 4 5 0 8
14 5 0 7
14 4 3 5
14 4 2 9
13 3 4 0
1 32 6 3
1 30 2 9
1 30 15
1 3 28 2
E M BR A PA
N E A T HE R T ()N
W N W CA R D W E l l
M T G E PR G E
,
T A R E E
N W ()F C () FFS H A R以) U R
U R B E N V ll l
_
E
B E IT H O R PE ST F()R E ST
1 2 K M 5 R A V E N SH ()E
2 5一 3 6 K M SE M A R E E B A
2 7 K M S E O F R A V E N S HO E
S E E D ()R CH A R D
M T
.
I
J
E W IS
E M B R APA
S E E D ()R CH A R D
N N W C ()FFS H A R B( )U R
W R ()T H A M PA R K
N E ()F K A T H E R IN E
T E N N AN T C K
V IC T ()R IA R IV E R
IS D E l l
_
R IV E R
G IB B R IV E R
PE N T E C()S T R IV E R
N FIT ZR ()Y C R ()S SIN G
B U l l OC K C R E E K
I A U R A
N W () F M T C A R B IN E
E N U C K PE T F ()R D
G I B E R T R IV E R
S K M W IR V IN E B A N K
K R ()()M B IT T ()P S
,
M()N T ()
S E ()F T A MW ()R T H
B AR R IN G T ()N T () PS
G I
J
EN IN N E S
A R M ID A I E
U R B E N V ll l E
CH A E I U N D I S
,
F
,
K E N ll
J
W ()R T H ST F()R E ST
B l
,
A CK以)W N T A B L E I‘A N D
N
.
E
.
()F W A R W ICK
CO N SU E I
J
() T
,
I
,
A N D S
N E ()F B U I
J
AH D E I
J
A H
N ()R T H FR M N E L I
J
IG E N
N () F M AR I
,
B( )R ()U G H
B R AZ ll
Q I D
Q I D
N S W
N S W
N S W
Q I D
Q I
J
D
Q I D
Q I D
5 A FR ICA
N Q ID
B R A Z ll
_
5 A FR ICA
N S W
Q I D
N T
N T
N T
W A
W A
W A
W A
Q I D
W Q I D
W Q I D
Q I D
N Q I
J
D
Q I D
Q L D
N S W
N S W
N S W
N S W
N S W
N S W
Q I
J
D
Q l

D
Q I
J
D
Q I
J
D
N SW
N SW
0 I
J
D
1 7 0 6
18 1 4
3 1 5 0
3 0 1 3
2 8 3 1
2 6 5 2
1 7 4 2
1 7 0 6
1 7 5 0
经 度
(
o ‘
)E
10 0 0 0
14 5 3 6
14 3 0 0
15 2 0 1
15 3 0 2
1 5 2 3 0
15 2 4 2
14 5 2 8
14 5 3 3
14 5 3 3
0 5 0
6 2 0
2 3 0
1 3 5
6 0 0
5 0 0
8 6 0
9 0 0
7 2 0
1 6 3 6
窿缘按
3 0 1 0
16 4 8
14 2 3
19 3 4
16 2 0
16 5 0
16 3 0
15 4 8
18 0 6
20 4 6
15 3 4
16 2 2
17 1 0
1 8 0 0
1 7 24
2 4 5 1
3 1 3 1
3 2 0 0
2 9 4 7
3 0 3 9
28 3 4
30 1 3
26 3 8
2 3 5 0
27 5 8
24 5 7
32 2 2
3 5 3 3
22 4 0
14 5 1 6
10 0 0 0
10 0 0 0
15 3 0 1
14 4 1 0
1 3 2 2 1
1 3 4 1 3
1 3 1 0 7
1 2 5 3 2
1 2 6 1 0
1 2 7 5 3
1 2 5 4 2
1 4 3 5 5
14 4 2 7
14 4 4 3
1 4 5 15
1 4 3 0 0
1 4 5 0 9
1 5 1 0 1
15 1 3 1
15 1 5 0
15 2 0 9
1 5 2 0 8
1 5 2 3 0
1 5 2 4 6
1 5 2 3 3
1 4 9 0 5
1 5 2 12
1 4 8 0 3
1 0 0 28
1 5 0 1 1
1 4 9 54
8 4 0
9 8
2 3 0
2 0 0
3 3 5
1 0 0
2 5 0
4 0 0
l 0
1 1 0
4 0 0
9 0
4 0 0
5 0 0
1 5 0
6 8 0
7 3 0
1 1 0 0
4 5 0
1 0 3 0
9 0 0
6 0 0
6 4 0
6 0 0
7 8 0
8 5 0
1 0 9 0
8 0
3 0
3 0
4 期 梁坤南等 :海南岛东部地区按树树种 / 种源试验 4 0 1
续表 1
种批号 树 种
1 4 8 5 2
1 4 8 5 1
1 4 8 5 0
1 4 7 0 3
1 3 4 7 2
1 4 8 6 4
13 6 5 7
15 0 8 9
14 5 3 2
13 8 2 8
1 28 9 8
1 23 6 2
10 14 0
1 28 95
1 24 1 1
1 24 18
1 33 2 1
1 20 18
1 4 1 30
e k
一e x
e k
一ei
1 3 4 18
1 34 43
1 4 1 15
1 34 4 2
14 4 24
12 9 6 5
13 4 4 6
13 9 9 4
1 3 5 4 4
13 5 4 1
13 3 5 0
1 3 3 1 9
1 3 3 0 7
1 1 3 0 4
1 33 0 3
柠橄按 MT G A R NE T
柠檬按 HE R B ER T ()N
柠橄按 IR V IN E B A N K
柠橄按 W . O F M T C A R B IN E
柠橄按 ES E O F M T . Mo l LO Y
班缘按 HE R B E R T O N A R E A
圆锥花按 S W O F N ()w R A
尾叶按 MT . E以 )N FIJ()R ES
尾叶按 MT . L E W O T O BI
尾叶枝 MT M U T IS W . T IMO R
尾叶按 MT B()IJE N G
尾叶按 5 D llJ I E A ST T IM () R
尾叶按 E O F H A T O B U I, ICO T IMO R
尾叶按 MT M A N D IR I
树脂按 1 4 . 5 K M 5 R A V E N S HO E
树脂按 MT . IJ E w IS
小果灰按 W O F W (X〕【J G ()O LG A
小果灰按 K A N G A R (刃 CK SF
托里按 S W O F K U R A N D A
班缘按 QIO N G H AI . H AIN A N
柠橄按 G U AN G ZH O U . G U AN G IX 〕N G
细叶按 SIR IN U M U S() 3 E R I PL A T
细叶按 KE NN E D Y R IV E R
细叶按 S O F HE I, E N V AL E
细叶按 N O F M AR E E B A
细叶按 R A V E N SH ()E
细叶按 SW O F M T G A R N E T
细叶按 N T H O F CA R D W E I‘IJ
细叶按 CR E D IT O N 5 . F .
细叶按 4 0 K N O F G L AD ST O N E
细叶按 g K SW O F IM BIL
细叶按 S O F U R BE N V ll, L E
细叶按 N O F W (刃LG (〕O LG A
细叶按 W IN D SOR
细叶按 N E R R IG U N D A H
细叶按 S A LE
Q l
_
D
Q l

D
Q L D
Q I
J
D
Q I
J
D
Q I D
N SW
IN I洲乃N ES IA
IN 以 )N E S IA
IN 【X )N ES IA
IN以)N E SIA
IN 】X )N E S IA
IN IX )N E SIA
Q I D
Q l

D
N SW
N SW
Q l
_
D
CH IN A
CH IN A
PN G
Q l
,
D
N Q I

D
Q I
J
D
Q I
J
D
Q I
J
D
Q I
J
D
Q I
J
D
Q l
,
D
Q I D
N SW
N SW
N SW
N SW
V IC
纬 度
(
o ‘
)S
17 4 1
1 7 2 3
1 7 2 6
1 6 1 8
1 6 4 2
1 7 2 5
3 5 00
8 3 8
8 3 1
1 0 3 5
8 2 1
8 3 7
8 5 3
8 1 5
17 4 2
16 3 6
3 0 0 4
3 0 0 7
16 5 3
19 0 6
2 3 0 8
9 3 0
15 2 6
1 5 4 6
1 6 5 5
1 7 3 9
1 8 3 0
1 8 1 6
2 1 00
2 3 44
2 6 30
2 8 36
2 9 5 5
3 3 3 2
3 6 13
3 8 0 7
14 5 0 7
14 5 2 3
14 5 1 2
14 5 0 5
14 5 2 3
14 5 2 3
1 50 3 0
1 2 2 2 7
1 2 2 4 5
1 2 3 3 5
1 2 3 1 5
1 25 3 8
1 2 5 3 2
1 2 2 5 8
1 45 2 8
1 45 1 7
1 5 3 0 6
1 5 2 4 6
1 4 5 3 6
1 1 0 2 4
1 1 3 1 9
1 4 7 2 6
1 4 4 1 1
1 4 5 1 4
1 4 5 2 5
1 4 5 2 1
1 4 4 4 5
1 4 6 0 0
1 4 8 3 0
1 5 1 0 1
1 52 3 7
1 52 2 4
15 3 1 2
1 5 0 5 0
1 4 9 4 8
1 4 7 0 4
海 拔
(m )
8 5 0
1 0 0 0
9 0 0
9 4 0
6 0 0
9 5 0
1 2 0
5 0 0
3 9 8
1 2 0 0
8 9 0
1 1 0 0
2 1 0 0
4 1 5
9 4 0
1 1 0 0
2 0 0
3 3 5
4 2 0
3 0
6 0
5 8 0
6 0
l4
38 0
7 00
8 0 0
4 0
70 0
l0
10 0
4 0 0
3 0
1 0 0
8 0
1 0
注 : 巨按 (E uca l〕沪t u s g r a o d is H ill e x M a id e n ) 、赤按 (E . : a m a ld u l门515 De h n h ) 、柳按 (E . : a lig n a Sm ith ) 、 窿缘按 (E .
, , se 汀a F . M u e ll. ) 、柠檬按(E . c it r io d or H o o k . f. ) 、圆锥花按(E . 扣 n ic ulo ta Sm ith ) 、尾叶按 (E . 5 . T . B la k e ) 、
树脂按 (E . res i ,: ‘介阳 Sm ith ) 、小果灰按 (E . ProP i, : , ua 块a n & M a id e n ) 、托里按 (E . 勿r ellia , a F . M u ell. ) 、细叶按 (£. t ere ti-
c o r,J is S m ith )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 4 次重复 , 1 8 (3 X 6) 株长方形小区 , 观察株为 12 株 。 株行距
1
.
5 m x 3 m
,
1 9 8 6 年 6 月定植 。 造林前拖拉机全垦后挖穴 , 规格为 40 c m 义 40 。m 又 40 。m , 造
林时每穴施火烧土 2 . 5 k g , 复合肥 75 9 作基肥 。 定植后每年进行树高 、胸径等项目的观测 。
本文主要是以 5 年生试验林进行统计分析 , 方法采用方差分析 [s] 、邓肯多重比较和相关分
析 。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7 卷
3 结果与分析
3
.
1 树种 /种源适应性
3
.
1
.
1 树种 / 种源成活率和保存率 n 个 树种 79 个种源的成活率经方差分析 , 巨按 、赤按 、
柠檬按 、尾叶按和细叶按 5 个树种种源间成活率无显著差异 , 而柳按种源间的成活率差异显
著 。 n 个树种成活率比较 , 树种间的成活率差异极为显著 , 赤按和细叶按的成活率最高 , 分别
为98 . 37 %和 94 . 91 % , 与小果灰按 、托里按和树脂按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 圆锥花按和柳按的
成活率最低 , 分别仅为 7 7 . 1 0 %和 7 8 . 5 3 % (表 2 ) 。
植后 5 年 n 个树种间保存率差异极为显著 。 柳按的保存率最低仅为 9 . 78 % , 与其余树种
显著差异 , 圆锥花按也只有 37 . 47 % 。 n 个树种以赤按 、托里按和细叶按保存率最高 , 分别为
9 0
.
4 9%

8 7
.
5 0 %和 81 . ”% , 其差异不显著 , 但与其余 8 个树种的保存率差异显著 (表 2 ) 。
表 Z n 个按树树种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D u nc a n 多重范围比较 (9 5 % )
s a 保存率(写)
b
aaQ
Ž00”51工J‘任匕J‘11Žb,一
种一按

细 叶
小果灰按
圆锥花按
成活率 ( % )
9 8
.
3 7 a
9 4
.
9 1 a b
9 3
.
7 5 a b e
9 3
.
7 5 a b e
9 3
.
0 5 a b e
9 1
.
6 8 ab e
8 6
.
6 1 b e d
8 6
.
12 b e d
8 5
.
7 7 e d
7 8
.
5 3 d e
7 7
.
10 e
树 种
赤 按
托 里 按
细 叶 按
尾 叶 按
巨 按
窿 缘 按
柠 檬 按
小果灰按
树 脂 按
圆锥花按
柳 按
9 0
8 7
8 1
5 9
5 6
5 6
5 1
4 7
4 4
3 7
9
.
.
7 3 b e
.
9 0 b e
.
8 1 b e
.
4 7 c
7 8
F = 6
.
0 3 ) F ( 0
.
0 1 ) = 2
.
98 F = 1 8
.
1 > 矛’ ( 0 . 0 1 ) = 2 . 9 8
赤按和尾 叶按两树种种源间保存率差异都不显著 。 赤按低纬度北领土 K at her ine 种源
( 1 5 0 62 )仍保持 1 0 0 %的保存率 , 另一北领土 T e n n a n t 种源 ( 14 5 1 8 )的保存率是赤按种源中最
低的 , 仅为 7 0 . 95 % 。 尾叶按 7 个种源中以 1 2 3 6 2 保存率最高 , 达 71 . 03 写 , 1 2 8 9 5 种源次之 , 为
6 8
.
7 5 %
,而 1 4 5 3 2 种源保存率最低 , 仅为 45 . 83 % 。
细 叶按 、 巨按和柠檬按 3 个树种种源 间保存率差 异都极 显著 。 细叶按种源保存率从
40
.
13 %到 91 . 68 % , 最低 的为高纬度的维多利亚州种源 1 3 03 , 与其余种源差异显著 , 低纬度
种源保存率较高 。 巨按种源保存率从 37 . 47 %到 68 . 78 % , 最低的为 1 4 4 31 种源 , 其次为两个南
非种源 1 3 9 6 5 和 1 3 3 65 , 分别仅为 39 . 58 %和 39 . 60 % 。 柠檬按种源保存率最高为 6 . 68 % , 而
对照种源则最低 , 仅为 2 . 90 % , 与其余柠檬按种源差异显著 。
在 79 个种源中 , 保存率大于 80 %的有赤按 12 个 , 细叶按 9 个和托里按 1 个 。 13 个柳按种
源 、对照柠檬按和对照窿缘按的保存率都低于 30 % 。 保存率低的树种和种源 , 主要因台风的影
响 , 造成树木风倒风折 , 如树脂按 、尾叶按以及柠檬按个别种源 ;其次是受青枯病的危害 , 如柳
按和 巨按种源 。
3
.
1
.
2 树种 / 种源 的杭风性 据对 1 9 8 8 年 10 月份 2 3 号和 2 4 号台风 (风力 10 级 , 阵风 1 1
4 期 梁坤南等 :海南岛东部地 区按树树种/ 种源试验
级 )的风 害调查 , 柠檬按对照种源 受害最严重 , 风折木和风倒 木 (树干倾斜度大 于 60 “ )达
3 2
.
1 %
, 总受害率为 40 . 3% , 其次为树脂按 1 2 4 18 种源 , 分别为 27 . 8%和 41 . 6 % , 圆锥花按也
较严重 , 分别为 1 2 . 4 %和 31 . 9 % 。 7 个尾叶按种源中 1 2 8 9 8 最严重 , 分别为 13 . 2 %和 21 . 3 % ,
而 1 2 8 9 5 种源较轻 , 总受害率为 3 . 3 % 。 13 个种源的柳按风倒木和受害率平均分别为 4 . 5 %和
21
.
7 %
,
14 5 2 6 种源最严重 , 分别为 9 . 5 %和 39 . 0 % 。 15 个细叶按种源中总受害率最高的仅
7
.
0 %
,托里按也只有 3 . 3写。 14 个种源的赤按受台风危害最轻 , 无风倒木和风折木 , 仅树冠嫩
枝和嫩梢风折以及部分树叶脱落 。 所 以这 3 个树种的保存率较高 。
3
.
2 树高 、胸径和材积生长
由于柳按种源 、树脂按和圆锥花按等保存率低 , 故仅以赤按 、细叶按 、尾叶按 、 巨按 、柠檬按
和窿缘按 6 个树种 60 个种源进行生长比较分析 , 对照的柠檬按和窿缘按保存率低 , 仅作参考 。
3
.
2
.
1 60 个种 / 种源 60 个种源 (含 6 个树种 )间的树高 、胸径和材积经方差分析表明 , 差异
极为显著 。 尾叶按 12 8 9 5 种源最好 , 树高 、胸径和每公 顷材积分别为 13 . 82 m 、 12 . 54 c m 和
1 2 8
.
3 4 m
, , 尤以每公顷材积显著优于其余种源 。 尾叶按 1 5 0 8 9 种源的每公顷材积位居第二 , 达
9 1
.
6 9 m
3 。尾叶按 12 3 6 2 、 1 4 5 3 2 、 1 2 8 9 8 种源 , 巨按 1 3 4 3 1 、 1 4 4 2 0 、 1 4 2 1 0 、 14 8 4 9 种源 , 赤按 1 4 9 1 8
种源 , 细叶按 1 3 4 1 8 、 1 3 5 4 1 、 13 4 4 3 种源的材积生长均与 1 5 0 8 9 种源无显著差异 (表略 ) 。
3
.
2
.
2 赤按种源 14 个赤按种源经方差分析表明 , 种源间树高 、胸径和材积生长差异极为显
著 , 而 区组间不显著 。 树高 、胸径和材积 生长最 好的 种源 来 自昆士 兰北 部 的 L au ra 种源
(14 91 8)
, 尤以胸径和材积生长显著好于其余种源 , 其树高 、胸径和材积分别为 1 2 . 38 m 、 8 . 69
em 和 7 7 . 7 l m , / h m , (表 3 ) , 是最差的北领土种源 1 4 5 28 的 1 . 4 8 倍 、 1 . 6 5 倍和 5 . 3 2 倍 。 L a u r a
种源在亚热带地区福建的漳州有同样的生长表现川 。 另一昆士兰 M t . ca rb in e 种源 (1 4 9 1 7) 的
树高 、胸径和材积生长位居第二 , 北领土 K a th e r in e 种源 (15 0 6 2) 胸径和材积生长位居第三 , 而
昆士兰 Pet for d 种源 (14 8 4 7) 的树高 , 胸径和材积生长均位于平均水平 。
表 3 14 个赤按种源 5 年生树高 、脚径和每公顷材积 D unc an 多重范围比较 (9 5 % )
材 积 (m 3 / hm Z )
7 7
.
7 l a
ee
d
,
dd
bcCc
月任‘亡Ug一0左几0b110口”勺了连且O曰八J叮ld盆月,Q†00口匕J弓g目
.⋯OU,†Q”b一0,口50…匕亡J工亡J任连压,几介jj自乙八,曰
树 高 ( m )
1 2

3 8 a
1 2
.
0 8 a b
种批号
1 4 9 1 8
1 4 9 1 7
1 5 0 6 2
1 5 0 5 2
1 3 6 6 3
1 2 1 8 7
1 5 0 5 0
1 3 9 4 1
14 8 4 7
14 5 4 0
1 39 3 3
1 50 4 9
1 4 10 6
14 5 18
脚 径 ( e m )
8
.
6 9 a
7
.
70 b
7
.
3 4 b e
7
.
3 0 b e
7
.
1 1 b e d
7
.
0 7 b e d
6
.
6 8 e d e
6
.
4 6 e d e
6
.
3 2 d e
6
.
2 9 d e
6
.
1 2 e f
6
.
0 1 e f
5
.
8 2 e f
5
.
2了 I
种批号
14 9 1 8
14 9 1 7
1 50 6 2
1 50 5 2
1 2 1 8 7
1 36 63
1 50 50
14 8 4 7
1 39 4 1
1 45 40
1 50 4 9
1 4 1 0 6
1 3 9 3 3
1 4 5 1 8 1 4
.
6 1
g
ddee
e
阮bCcc一bQJOU几JQ”,曰11.R一.⋯1人,l”.”U”.且11.,
种批号
1 49 1 8
1 49 1 7
1 50 5 2
1 36 6 3
1 21 8 7
1 50 6 2
1 48 4 7
1 50 5 0
1 39 4 1
14 5 4 0
1 4 1 0 6
1 3 9 3 3
1 5 0 4 9
1 4 5 18
1 0

5 6
1 0

30
1 0

2 1
10

0 2
9

7 6
9

12
吕. 3 8
F = 1 0
.
4 ) F ( 0
.
0 1 ) = 2
.
63 F = 10
.
3 ) F ( 0
.
0 1 ) = 2
.
6 3 F 州 1 2 . 1 > F ( 0 . 0 1 ) = 2 . 6 3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7 卷
1 9 8 9 年 3 月调查时发现赤按种源普遍发生树冠顶端枯萎 , 经统计分析 , 不同种源其枯萎
程度不同 , 种源间枯萎株数的百分率差异极为显著 , F (5 . 7) > P’0 . 。: (2 . 6 3 ) 。 1 45 18 和 1 3 93 种
源最严重 , 分别为 ” . 67 %和 5 . 2 % , 个别小区达 80 % 以上 , 而 1 4 9 18 和 1 4 91 7 种源极少发现
有枯萎 。 赤按种源发生枯萎 , 与 1 98 8 年 10 月两次台风危害有关 , 台风造成了这些种源的树冠
树叶部分脱落 ,嫩梢折断 , 虽然受害的单株仍能萌芽抽梢 , 但对 以后的生长还是有影响的 , 5 年
生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 , 极少发生枯梢的 1 4 9 18 和 1 4 9 1 7 种源 , 树高 、胸径和材秧都是最好的 ,
枯梢最严重的 1 4 5 18 和 1 3 9 3 3 种源则材积生长最差 。
3
.
2
.
3 细叶按种源 15 个细叶按种源经方差分析表明 , 种源间的树高 、胸径和每公顷材积生
长差异极为显著 , 而区组 间的差异不显著 , 树高生长以来自昆士兰州的 K en ne d y 河 1 3 4 4 3 种
源 和 M T . G a r n e t 1 3 5 4 4 种源最好 , 分别为 12 . 6 6 m 和 1 2 . 6 5 m , 来 自巴布亚新几 内亚 的
13 4 1 8 种源树高生长虽与以上 2 个种源差异显著 , 但其胸径生长和材积生长是最好的 , 分别为
9
.
05
。m 和 74 . 04 m , /h m Z , 来自高纬度的维多利亚州 1 3 3 0 3 种源其树高 、胸径和材积生长最
差 , 分别为 8 . 4 8 m 、 6 . 23 。m 和 1 2 . 63 m , / hm , , 尤以树高和材积显著差于其余 14 个种源 。 新南
威尔士州的 4 个种源除 1 3 31 9 种源略为好些外 , 其余 3 个种源的生长表现较差 (表 4 ) 。 细叶按
最好种源的树高 、胸径和材积生长分别是最差种源 1 3 3 0 3 的 1 . 49 倍 、 1 . 45 倍和 5 . 89 倍 。
表 4 15 个细叶按种源 5 年生树高 、胸径和每公顷材积 D o nc a n 多重范围比较 (9 5 % )
种批号
1 3 4 4 3
1 3 5 4 4
1 3 3 1 9
1 3 5 4 4
1 2 9 6 5
1 3 4 1 8
1 4 4 2 4
1 3 4 4 2
1 3 4 4 6
13 9 9 4
14 1 1 5
13 3 5 0
1 33 0 4
1 3 3 07
1 3 3 0 3
树 高 (m )
1 2
.
6 6 a
1 2
.
6 5
a
1 1
.
9 3
1 1
.
8 3
1 1
.
5 6
1 1
.
4 8
1 1
.
2 0
1 0
.
2 6
9
.
8 1
9
.
7 6
8
.
4 8
a b
a b
a b e

be d
氏d
比d e
e d e
d e
d e
e
e
种批号
1 3 4 1 8
1 2 9 6 5
1 3 5 4 1
1 3 5 4 4
1 3 3 1 9
1 4 4 2 4
1 4 1 1 5
1 3 4 4 3
1 3 9 9 4
1 3 4 4 6
1 3 4 4 2
1 3 3 5 0
1 3 3 0 7
1 3 3 0 4
1 3 3 0 3
胸径 (e m )
9
.
0 5
吕. 9 5
8
.
6 5 a b
8
.
5 2 a b e
8
.
4 0 a b e
8
.
3 4 a b e
8
.
2 7 a b e
8
.
2 4 a b e
8
.
2 4 a b e
7
.
9 8 a b e
7
.
9 5 a b e
7
.
8 4 a b e
7
.
5 3 bC
7
.
3 1 e d
6
.
2 3 d
种批号
1 3 4 1 8
1 3 5 4 1
1 3 4 4 3
1 3 5 4 4
1 4 4 2 4
12 9 6 5
1 3 3 1 9
1 3 4 4 6
1 3 9 9 4
14 1 15
1 3 4 4 2
13 3 5 0
13 3 0 4
13 3 0 7
13 3 0 3
材积 (m 3 / h m z )
7 4
.
0 4 a
6 9
.
5 2 a
6 9
.
2 6
a
6 3
.
6 5 a b
6 3
.
5 3 a b
6 2
.
9 0
a
b
6 0
.
7 0 a b
5 6
.
0 8 a b e
5 5
.
8 3 a b e
5 2
.
8 5 a b e
5 2
.
6 8 a b e
4 0
.
6 0 bC
3 5
.
6 6 e
3 4
.
1 2 e
12
.
6 3 d
亡Jg†n0ƒ乙匕do
.⋯,立0,丈目.11
F = 9
.
3 > F ( 0
.
0 1 ) = 2
.
5 5 F ~ 2
.
8 > F ( 0
.
0 1 ) = 2
.
5 5 F = 5
.
0 > F ( 0
.
0 1 ) = 2
.
5 5
3
.
2
.
4 尾叶按种源 7 个种源的尾叶按 5 年生树高 、胸径和材积生长差异极显著 (表 5 ) 。 印度
尼西亚低海拔 M t . m an di r i 种源 ( 1 2 8 9 5) 的树高 、胸径和材积生长最好 , 分别为 13 . 82 m 、 1 2 . 54
c m 和 1 2 8 . 34 m 3 / h m , , 尤以材积生长显著优于其余 6 个种源 。 另两个低海拔种源 M t . L e w ot 。-
bi ( 1 4 5 3 2) 和 M t . eg o n ( 1 5 0 8 9) 分别在树高和胸径生长位居第二和第三 。 参试种源中海拔最高
的 T im o r 种源 ( 10 2 4 0 )的树高 、胸径和材积生长最差 , 分别仅为 7 . o s m 、 6 . 2 6 c m 和 1 5 . 18 m , /
hm
Z , 与其余 6 个种源差异极为显著 。 海拔高仅次于 1 0 1 4 0 种源的另一 Ti m or 种源 ( 1 38 2 8) 的
树高 、胸径和材积生长倒数第二 。 最好种源 ( 12 89 5) 的树高 、胸径和材积生长分别是最差种源
4 期 梁坤南等 :海南岛东部地区按树树种 / 种源试验 4 0 5
(1 0 1 40 )的 1 . 9 5 倍 、2 . 0 0 倍和 8 . 4 6 倍 。 7 个种源的尾叶按保存率为 4 5 . 8 3 % ~ 7 1 . 0 3 % , 抗风
性虽差些 ,但可选择抗性较强 , 保存率较高 , 生长最好的 12 8 9 5 种源在本地区适当发展 。
表 5 7 个尾叶按种源 5 年生树高 、胸径和每公顷材积 D u uc a n 多重范围比较 (95 % )
种批号
1 2 89 5
1 4 53 2
1 5 08 9
1 2 3 62
1 2 8 98
1 3 8 2 8
1 0 1 4 0
树 高 (m ) 种批号
1 2 8 9 5
14 5 3 2
15 0 8 9
12 8 9 8
1 23 6 2
1 38 2 8
10 14 0
胸径(e m ) 材积 (m 3 / hm Z )
b
LU
b
.
b
aa1 2
.
5 4
1 2

4 1
O†匕J六IQ曰月了1五1dl
::
种批号
1 2 8 9 5
1 5 0 8 9
1 23 6 2
1 45 3 2
1 28 9 8
1 3 8 28
1 0 14 0
1 2 8
.
3 4
9 1

6 9
8 9

5 1
8 4
.
4 0
7 0
.
1 7
6 6
.
4 6
1 5
.
18
a
l.0
b
LU
,曰匕J几b月0no11R”,口9’O甘OUQ†⋯八J几, .立1n”.二1人1, 卫孟.工
7
.
0 8 e 6
.
2 6 b
F = 2 9
.
5 ) F ( 0
.
0 1 ) = 4
.
0 1 F = 9
.
5 ) F ( 0
.
0 1 ) = 4
.
0 1 F = 8
.
6 ) F ( 0
.
0 1 ) = 4
.
0 1
3
.
2
.
5 巨按种源 巧 个巨按种源经方差分析表明 , 种源 间树高生长和材积生长差异极显著 ,
而胸径生长差异显著 。 昆士兰州 R av en s h o e 的两个种源 ( 1 4 4 20 和 1 4 2 1 0) 树高生长最好 , 分别
为 13 . 16 m 和 1 2 . 32 m , 且分别是最差的南非种源 1 3 3 6 5 的 1 . 34 倍和 1 . 26 倍 。 胸径和材积生
长则以昆士兰的 L e w is 种源 ( 1 3 4 3 1 )最好 , 分别为 10 . 8 3 c m 和 8 1 . 8 0 m , / hm , , 分别是胸径最
差种源 1 4 51 9 和材积最差种源 1 3 3 6 5 的 1 . 45 倍和 3 . 04 倍 (表 6 ) 。
表 6 15 个巨按种源 5 年生树高 、胸径和每公顷材积 D un ca n 多重范围比较 (9 5 % )
材积 ( m 3/ hm Z )
e
d
UCC
b
an8
0山一矛O乙411n61ld且11汽Jdg‘
desede
eŽh,†1C乙匕六6匕JU甘0。JŽ14oU匕”8
.⋯1n6,曰OU月性口O”qŽd .八JQ‘任bhOU,声丹矛产亡Jdb几渝险‘峪月性任d内jC乙9自
胸径 ( e n i )
10
.
8 3 a
10
.
3 0 a b
1 0
.
23 a b
1 0
.
20 a b
1 0
.
1 1 a b
9
.
78
a
b
9
.
7 6 a b
9
.
40 a b
9
.
1 8 a b e
9
.
0 7 a b e
8
.
9 4 玩
种批号
1 3 4 3 1
1 4 4 2 0
1 4 2 1 0
1 4 8 4 9
1 3 0 1 9
1 4 8 3 8
1 4 8 6 1
1 3 0 2 0
1 4 3 9 3
14 5 0 9
14 8 6 0
14 4 3 1
1 3 96 5
14 5 19
1 3 3 65
beC悦c
种批号
1 4 42 0
1 4 2 10
1 3 4 31
1 4 84 9
1 4 4 3 1
1 3 0 20
1 4 8 61
1 4 8 38
1 4 3 93
1 3 9 65
1 3 0 1 9
1 4 8 60
1 4 5 0 9
1 4 5 1 9
1 3 3 6 5
树 高 ( m )
1 3
.
1 6 a
1 2
.
3 2 a b
1 2
.
1 5 a b
1 1
.
8 8 a b
1 1
.
5 6 玩
1 1
.
3 2 仪
1 1
.
2 7 抚 d
1 1
.
2 2 玩 d
1 1
.
1 9 玩d
1 1
.
1 8 仪d
1 0
.
9 1 bc d e
1 0
.
4 0 e d e
1 0
.
2 8 e d e
9
.
8 9 d e
9
.
7 9 e
种批号
1 8 4 3 1
1 4 4 2 0
14 4 3 1
14 2 1 0
14 8 4 9
14 8 3 8
14 3 9 3
13 9 6 5
14 8 6 0
13 0 2 0
14 8 6 1
13 0 19
13 3 6 5
14 50 9
1 4 5 19
8
.
9 1
8
.
6 2
8
.
5 4
7

4 6
F 一 4 . 6 > F ( 0 . 0 1 ) = 2 . 54 F = 2 . 5 ) F ( 0 . 0 5 ) = 1 . 9 3 F 一 6 . 1 > F ( 0
.
0 1 ) 一 2 . 5 4
3
.
2
.
6 柠檬按种源和窿缘按种源 参试的柠檬按种源 5 年生每公 顷材积都不高 , 平均仅为
39
.
0 m
3 , 最高的为 14 7 0 3 种源 , 也只有 59 . 68 m , , 最低的是对照种源仅为 27 . 3 m 3 , 其原 因是
保存率低 , 2 年生的保存率为 “ . “% , 5 年生时 下降到 2 . 92 % , 而 5 年生保存 率最高 的
1 4 7 0 3 种源也仅为 6 6 . 6 8 % 。
参试的窿缘按种源 5 年生材积以 13 2 8 2 种源为最好 , 达 63 . 58 m 丫hm , , 保存率 72 . 93 % ,
而对照种源易风倒 、 风折 , 保存率很低 , 仅为 27 . 08 % , 每公 顷材积 43 . 79 m 3 , 另一种源 1 4 8 6 4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7 卷
生长较差 , 保存率虽有 68 . 75 % , 但 5 年生每公顷材积只有 29 . ol m , 。
3
.
3 树高 、胸径 、材积和保存率与原产地地理位置相关分析
对赤按 、细叶按 、巨按和尾叶按种源的树高 、胸径 、材积和保存率与原产地的纬度 、经度和
海拔高进行相关分析 (表 7 ) 。 结果表明 , 赤按 、细叶按和巨按种源的树高 、胸径 、材积和保存率
与原产地纬度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 而与经度和海拔高相关不显著 (赤按和细叶按种源 )或显
著 (巨按种源 ) ;尾叶按种源的树高 、胸径和材积与原产地的海拔高极显著负相关 , 与原产地的
纬度和经度相关不显著 。除细叶按种源保存率与原产地纬度极显著负相关外 , 其余树种与原产
地纬度 、经度和海拔高相关不显著 。 因此在海南岛东部地区应选择低纬度的赤按 、细叶按和巨
按种源以及低海拔的尾叶按种源为宜 。
表 7 树高 、胸径 、材积 、保存率与原产地地理位置相关关系
树 种 项 目 纬 度 经 度 海 拔
赤 按
细叶按
一 0 . 7 3 7 . ’
一 0 . 6 6 7 “ “
一 0 . 64 1 ’
一 0 . 5 2 3
一 0 . 5 6 9 .
一 0 . 73 0 二
一 0 . 77 3 ’ .
一 0 . 73 5 二
一 0 . 35 0
一 0 . 28 0
一 0 。 3 4 1
0
.
1 4 6
一 0 . 7 1 3 “
一 0 . 8 0 5 ‘ .
一 0 . 7 2 1 .
一 0 . 1 2 1
0
.
2 8 7
0
.
2 6 6
0
.
3 4 7
0
.
3 4 0
0
.
0 0 5
一 0 . 0 3 9
一 0 . 12 6
一 0 . 1 6 2
一 0 . 6 5 1
一 0 . 6 2 0
一 0 . 4 7 0
0
.
5 3 0
一 0 . 5 8 7
一 0 . 6 4 7 .
一 0 。 6 3 3 .
一 0 . 14 8
0
.
04 5
一 0 , 03 6
一 0 . 0 1 4
0
.
3 1 2
0
.
0 9 5
0
.
43 7
0
.
3 1 3
0
.
27 2
一 0 . 98 8 . “
一 0 . 97 0 . ’
一 0 . 88 0 二
r o
.
o s
= 0
.
53 2
r o
.
0 1
~ 0
.
66 1
r o
.
o s
= 0
.
5 14
r o
.
0 1
= 0
.
6 4 1
高径积率一
存 率
尾叶按
r o
.
0 5 ~ 0
.
75 5
r o
.
o l一 0 . 8 7 5
高径积率

巨 按
0
.
2 1 9
0
.
56 9
0
.
67 8
.
0
.
5 8 1
0
.
0 8 6
r o
.
o s = 0
.
6 0 2
r o
.
0 1
= 0
.
7 3 8
高径积率

树胸材保一
4 结 语
(l) 在海南岛东部台风重灾区 , 台风对本试验的影响因树种不同有所不 同 , 赤按 、细叶按和
托里按较其它种按树抗风 , 故有较高的保存率 。 树脂按 、小果灰按 、个别尾叶按和柠檬按种源 ,
易风倒风折 , 保存率不高 , 而柳按种源和一些巨按种源除受台风影响外 , 幼林期易受青枯病危
害 , 因此保存率低 , 特别是柳按种源 , 平均保存率仅为 9 . 78 % 。
(2) 不同树种种源间差异极显著 , 尾叶按 1 2 8 9 5 种源是所有参试种源中最好的 , 树高 、胸径
和材积分别为 1 3 . 82 m 、 12 . 54 。m 和 1 28 . 34 m , /h m , , 其 中每公顷材积显著优于其余种源 。 同
一树种种源间差异也极显著 , 赤按 L a u r a 种源 (1 4 91 8) 是 14 个赤按种源中表现最好的 , 胸径和
材积生长显著好于其余 13 个种源 , 材积生长是最差种源 (1 45 1 8) 的 5 . 32 倍 ; 15 个种源的细叶
按 5 年生胸径和材积生长都以巴布亚新几 内亚 1 3 41 8 种源最好 , 分别是最差种源 (1 3 3 0 3) 的
1
.
4 5 倍和 5 . 86 倍 ;尾叶按 1 2 8 9 5 种源 5 年生树高 、胸径和材积分别是最差种源 1 0 1 4 0 的 1 . 95
倍 、 2 . 0 倍和 8 . 46 倍 ;来 自M t . le wi s 的巨按 1 34 31 种源的材积生长是最差种源 1 3 3 6 5 的3 . 64
倍 。
4 期 梁坤南等 :海南岛东部地区按树树种 / 种源试验 4 0 7
根据分析结果 , 在台风严重的地 区可 以发展 赤按 1 4 9 18 种源 , 细叶按 1 3 41 8 、 1 3 5 41 和
1 3 4 4 3 种源 , 也可适当发展尾叶按 1 2 8 9 5 种源 。 在台风不严重地区 , 尾叶按 1 2 8 9 5 、 1 5 0 8 9 、 1 4 5 3 2
种源 , 巨按 1 34 31 、 1 4 4 2 0 种源可以大力发展 。
(3 )细叶按 、赤按和巨按种源树高 、胸径和材积生长与原产地纬度显著负相关 , 尾叶按种源
与产地海拔极显著负相关 。因此在海南岛东部地区应选择低纬度的赤按 、细叶按和巨按种源以
及低海拔的尾叶按种源为宜 。
参 考 文 献
杰科布斯 M R . 按树栽培 . 罗马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 19 79 .
海南省林业局 (总公司 ) . 海南省按树发展战略 . 海南林业科技 , 19 0 , (3 ~ 4 ) : 1 ~ 4 .
海南省林业局按树区划组 . 海南省按树区划 (摘要 ) . 海南林业科技 , 1” o , (3 一 4 ) : 4一 23 .
周文龙 , 梁坤南 . 尾叶按种源试验 . 林业科学 研究 , 1 9 91 , 4 (2 ) : 17 2 ~ 1 7 .
I刁n e P , G alw e y N , A lv ey N . G e n s ta t 5 A n I n tr团 u e r io n . O x fo r d : ()x fo r d U n iv e r s it y P r e s s , 1 9 8 7 .
白嘉雨 . 建立“澳大利亚阔叶树种引种与栽培试验 ”项 目的意义及其进展 . 澳大利亚树种在中国的栽培和 利用国际研讨
会论文集 , 19 8 .
T r ia l o f E u e a lyp t S p e c ie s / P r o v e n a n e e s
in th e E S S t P s r t o f H s in a l Is ls n d
L ia n g K u n n a n Z h o u W e n lo n g Z h o n g Ch
o , :g lu Ya
n g Z e n蔚 IC n g
A b st r ac t T h e r e s u lt s o f s p e e ie s / p ro v e n a n e e t r ia l in v o lv e d 1 1 s P e e ie s a n d 7 9
Pr o v e n a n e e s a t s

ye a r
一 o ld in rhe e a s t p a r t o f H a in a n Is la n d sh o w e d tha t the g r o w th d iffe r
-
e n e e s a m o n g 7 9 p r o
v e n a n e e s w irhin rhe d iffe
r e n t s p e e ie s w e r e h ig h ly s ig n ifie a n t w h ile t h e
g r o w th d iffe r e n e e s a m o n g p r o v e n a n e e s w irh in t h e s a m e s p e e ie s w e r e a ls o hig hly s ig n ifie a n t
.
T he r a t io s o f th e b e s t Pr o v e n a n e e a n d the w o r s e o n e s o n v o lu m e p e r h e e t a r e fo r E
.
u r
oP hy lla
,
E
.
tere t ieorn
is
,
E
.
c a m a ld u le n s is a n d E
.
g ra n d is w e r e r e sPe e tiv e ly 8
.
4 6 , 1
,
5
.
8 6 , 1
,
5
.
3 2 , 1
a n d 4
.
0 3 , 1
.
T he he ig h t g r o w th
,
D BH a n d
v o lu m e p e r h e e t a r e o f E
.
tere tic o期 15 , E .
c a m a ld u le n s is a n d E
.
g ra n d is w e r e r e s p e e t iv ely s ig n ifie a n t a n d the r e w e r e n e g a t iv e e o r r e la
-
t io n s w ith the Ia tit u d e o f n a ti
v e h a bit a t w hile th e he ig h t g r o w th
,
D BH a n d v o lu m e P e r
h e e ta r e fo r E
.
u r pPhy l
a w a s h ig hly s ig n ifie a n t a n d w it h n e g a t iv e e o r r e la t io n s w ith the a lt i
-
t u d e o f n a ti
v e ha b ita t
.
T h e Pa Pe r h a v e Pu t fo r w a r d s o m e o t he r s Pe e ie s a n d P r o v e n a n e e s s u it
-
a ble fo r p la n tin g in the e a s t p a r t o f H a in a n Is la n d
.
K ey w o r d s e u e a lyp t
, s p e e ie s / p r o v e n a n e e
,
H a in a n Is la n d
I
J
ia n g K u n n a n
,
A s s is ta n t Pr o fe s s o r
,
Z ho u W e n lo n g
,
Zh o n g C h o n g lu
,
Y a n g Ze n g jia n g (T h e R e s e a r e h In s t it u te o f T r o p i
-
e al F o r e s tr y
,
C AF G u a n g z ho u 5 1 0 5 2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