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Contribution Rate Analysis: Economic Increment from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Forest Management Industry

科技进步对营林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全 文 :第 5 卷 第 3 期
1 9 9 2 年 6 月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V o l. 5
Ju n
。 ,
,
N o
.
3
FO R E ST R E S EA R C H 1 9 9 2
科 技进 步 对营林 产 业 经 济
增 长 贡 献 率 分 析
李智勇 黄鹤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调研室 )
摘婆 本项研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 (A H P )对营林科技进步的经济贡献率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定
量分析相结合的测算 , 以寻求我国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评价计量的新途径 。 研究结果 指出 , 营林
科技进步的经济贡献率为2 % , 在15 % 一25 %取值区间内 。
关扭词 贡献率 科技进步 经济评价 营林产业
1 分析方法的选择
选用层次分析法 (A H P法 )分析科技进步对营林经济增长的贡献。 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
1
.
1 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局限
Y = F (x
,
k
, u )
式中 : Y = 测量的产出 , x = 投入指标 , 包括劳动力和资本; k = 技术知识水平 ,
所有的未测量的因素。
该方法是用中性技术进步假设来分析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的。 其基本思想是 , 除掉生产过
程中 x 的影响 , 若 u 可以忽略不计 , 那 么余下的部分便是技术进步了。 这一理论的中性技术
进步假设还认为 , 技术进步是一个独立于资本及劳动力之外的因素‘其变化将不会影响二者
的边际替代率。 现实技术进步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对资本及劳动力的影响〔’l来实现的 , 这一
点在微观经济水平上尤其明显 ; 其二 , 经济增长中的余额并非全是由技术进 步创 造 的 , 其
三 , 生产函数法仅能得出过去科研投资之平均收益 , 仅能说明某一工业的投入回收率特别高
或特别低 , 却不能得出某一特定研究项目的好坏 。 如果数据不可靠 , 即使采用生产函数法 ,
其结果也很难让人信服 。 还有一点 , 科研活动对经济影响的时滞 , 也将无法在生产函数中得
到体现。
1
.
2 层次分析法在营林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评价中的可能性
营林产业技术经济评价系统是一个多目标、 多层次和多因素的复杂系统。 层次分析法正
是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 , 使之既有条理化又有层次相互联系 。 根据对一定客观
现实的判断 , 就每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表示 , 利用数学方法确定表达每一层次的全
部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 , 并通过排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汇2 〕。 其基本思路是按照各类
本文于 1 9 9 1年 9 月 1 1 日收到 。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5 卷
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 , 排成从高至低的若干层次 , 建立不同层次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
对同一层次元素相对重要性的比较结果 , 决定层次各元素重要性的先后次序 , 以此来作为决
策的依据。
营林产业技术经济评价系统同时还是一个非线性系统 , 一般的线性方程和一些非线性模
型均难以准确描述该系统的运行规律和作用机制。 其分析结果亦将在某种程度上与真实系统
相悖 。 而层次分析法的优势正是一种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一种定量方法 。 它能把定性因素定量
化(建立判断矩阵 ) , 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和减少主观影响 , 使评价更趋科学化。 因为这种
定性分析定量化的过程就是建立在对 目标系统分析和对制约因素的专家咨询评判基础上的。
2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与分析
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的要求 , 在明确了合理的营林科技进步贡献率之后 , 就需要对 目标
合理的营休科技进步贡献丰
~一〕一一一1一 背林现代化水平工
’ 一1 蕊
部济门科需技求强度装术备水技平技术开发能力生产效率穷力动索质
(: -
产,
C , (一
r
J-
, 广, 一, 禹 r L ,至益 全价
济招门拄术低等需求济部术门技中等需求装备投资完成倾新增困定资产灾害控制邃丰生产林蕊选种良堵育飞机种抽科林曾
研经费林营技科员人总效
,‹们林新增固定资产值串FCJ⋯万名工取科找人数员工平职均教育受程度
系统的有关因素进行划分和选定 , 在此墓础
上 , 建立起层次结构 。 本项研究 ( 是根据已
有的营林产业技术经济评价研究成果 , 划分
和选定了对营林技术进步贡献率产生影响的
6 个方面14 个因素 , 据此建立起 层 次 结构
(图 1 ) 。 为方便判断矩阵的建立和计算 , 下
面对 6 个制约方面的 14 个制约因素进行关系
分析和作用度分析。
2. 1 劳动力介质
2

1
.
1 职工干均交教育程度 根据 中 国林
业科技实力评价 I“l得出整个林业队伍的文化
程度偏低 , 在现有1 8 6 . 5 4万林业职工中( 1 9 5 6
年 ) , 初中毕业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4 。 8
%
。 因此 , 平均受教育程度偏低的现实就将
对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贡献起了限制作用。
2
.
1
.
2 万名职工科技人 员数 据调查 , 19 8 6
年林业职工中专人才 (具有中专以 上学 历和
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数 )只有 1 63 7 6人 ,
占职工总数 8 . 7 % 。 万亩森林经营面积科技
人员数仅为0 . 7人。
2. 2 生产效奉
F一 F - r一 F一 F 一 F 一 r 一 F 一 F 一 F . : F 一 F一‘
5K
S
1 0 % 1 5% 2 5% 3 5 % 45 叼
S

S一 S一 5. 5 .
图 1 营林科技进步贡献率递阶层次结 构示愈
2
.
2
.
1 全 员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资金投入 、劳动力投入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 l’] 。从 19 8。一19 8 6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来看〔‘] , 呈上升趋势 , 年均递增率为2 . 14 % 。
再则 , 科技进步的经济增长作用也受资金和劳动力投入的影响 , 因此 , 从总体水平来看 , 技
术进步对营林经济增 一民是有一定贡献的。
2
.
2
.
2 营林新增 固定肯产产伍率 固定资产的多少隐含了技术装备的总量水平 。 当年 新 增
3 期 李智勇等: 科技进步对营林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33 7
固定资产与当年新增产值之比 , 亦能从一个方面表明设备投入的经济增长贡献作用。 据1 9 8 。
~ 19 8 5年的统计分析 , 营林新增固定资产产值率有升有降, 保持在一定水平并呈增长趋势。
2

3
2

3

1
技术开发能力
营林科技人 员总数 科技人员数量 , 由1 9 8 0年的 1 4 2 26 人增加到1 9 8 6年的23 15 2人 ,
年均增长率达8 . 46 % [sl 。 这一发展趋势有利于多出成果。 但从质量上看, 在 50 岁以下的专业
技术千部中 , 具有高、 中级技术职称的人数仅占 1 3 . 8 % ; 低技术职称的人数则高达 80 %以
上。 这种明显不合理的人才结构对成果的产出质量将会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不利影响 。
2
.
3
.
2 营林科研经费 1 9 8 5年林业部直属科研机构经费为4 2 9 . 4万元 , 按职工总人数5 6 57
人计 , 人均经费7 5 0 元 , 比全国林业科研机构人均营林科研经费少2 3 0 0元 。 营林基本 建 设
投资完成额中科研投资由1 9 8。年的1 6 4 4 . 6万元增至 1 9 8 6年的 2 4 64 万元 , 年均递增 6 . 97 % ,
占基本建设投资比例由1 9 8 0年2 . 87 %上升到 19 8 6年 4 . 16 % 。 但这几年部课题经费始终在4例
万元左右变动 。 据此可见 , 科研经营投入在人均科研经费指标上比全国低 , 故对技术进步的
经济增长作用难以产生较大的贡献。
2
.
4 营林现代化水平
2

4

1 速生丰产林营造 我国对速生丰产林的资金、 劳力和技术的投入十分重视 。 速生丰产
林面积由1 9 8 。年的1 . 74 万公顷增加到 19 8 5年的10 。 48 万公顷 , 上升幅度较大。 几个主要树种 ,
如杉木 、 湿地松、 杨树等 , 造林时基本采用种子园种子或从优良种源区采种。 据科技计量模
型评价 , 速生丰产林营造对营林现代化水平的作用系数为。. 397 。, 高居营林现代化水平评价
指标的首位。
2
.
4

2 良种培育 营林产业良种工作起步较晚 , 水准低 。整个营林系统良种基地面积1 9 8。~
1 9 8 6年间呈递减趋势, 而造林面积却呈递增趋势 , 这种不合理现象所导致的良种培育在营林
现代化水平中没有起到它应起的作用(对丰产林以外的一般造林用种而言) , 据营林科技计量
模型评价 , 其作用系数仅为。. 0 13 60
2
.
4
.
3 飞播造林 据科技计量模型评价 , 集约化经营中 , 飞播造林指数对营林现代化水平起
到了一定作用, 其作用系数为。. 1 09 6 。 飞播指数由1 9 8。年的。. 19 7 0上升到 19 8 6年的。. 3 70 。,
增长幅度较大。
2
.
4
.
4 灾 害控制 研究指出 , 我国森林火灾情况十分严重。 除病害防治率 有 所 提 高 以 外
(1 9 5 0年为2 一 2 5 %多 19 5 5年为3 1 . 1 0 % ) , 虫害防治率呈下降趋势(1 9 8 0年 40 。 5 8 % , 1 9 8 5年
3 7
.
4 7 % )
, 火灾成灾率上升 (19 8 0年2 4 . 2 7 % , 1 9 8 5年6 6 。 4 4 % )。 从总体水平上看, 灾 害控
制水平有所下降。
2
.
5 技术装备水平
2
.
5
.
1 新增 固定资产 新增固定资产总体水平仍呈上升势态 (1 9 8 0年 20 4 54 万 元 ; 1 9 8 6 年
25 80 9万元 )。 这对技术进步的经济贡献有一定积极作用。
2
.
5
.
2 装备投资完成额 研究表明 , 装备投资完成额呈逐年递减趋势(1 9 8。年 5 70 . 8万元 ,
1 9 8 6年3 5 2 9万元 )。
2
.
6 经济部门的技术铸求
从营林产业经济部门的活动来看 , 对技术还处于低需求状态。 究其原因 , 在于竞争机制
还未真正引入经济活动 , 而大部分经济部门对技术中等需求的技术市场还难以形成 。 这种技
林 业 科 学 研 岁乙 5 卷
术低需求状态在一定时期内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技术进步的经济贡献 。
2
.
7 几种可能的贡做率方案
恨据上述分析和现行营林产业的技术经济评价结果 , 在专家咨询的墓础上 , 确定了 6 个
背林科技进步贡献率方案 , 分别为5 % 、 10 % 、 15 % 、 25 % 、 35 %和 45 % 。
3 判断矩阵的构造与计算
3
.
1 到断矩阵的构造
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出发点 , 它用来表示上一层元素间的相对重要性。 本研究采用
的是多层次权重分析法 , 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层次的判断矩阵 。 其基本原理是 , 假定 A 层元素
A
。 与下层元素 B : , 几 , ⋯ , B。 有联系 , 则所构造的判断矩阵取下面的形式 :
式中 , b . , 表示对于 A 。 而言 , B ‘对 几 相对重要性的数值表现 形 式。 通 常 b , 取 1 , 2 , 3. 二 ,
9 及它们倒数 , 其含义为 : “ 1 ”表示 B ‘与 B , 同等重要 , “ 5 ”表示 B , 比 B , 重要 , “ 7 ”表示
B
‘ 比 几 重要得多 , “ 9 ”表示 B ‘ 比 B , 极端重要 。 诸倒数表示相应反比较。
显然 , 对于任何判断矩阵都有 :
香“ = l ; b‘i = 1 / b八 (i, i = 1 , 2 , ⋯ , n )
因此 , 对于 , 判断矩阵 , 仅需要对 n( , 一 1 )/ 2个元素给出数值。
判断矩阵的数值是根据客观数据、 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认识综合后给出的 , 判断矩阵的
质量可通过一致性检验来检查 , 这种检验通常是结合排序步骤进行的。 对于层次单 排 序 而
言, 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 即对于矩阵 B , 计算满足特征与特征根向量
B. W
二 探“W 。 式中久。 。 : 为 B 的最大特征根 , 平为对应于 之。 。: 的正规化特征向量 , W 的分量
W
‘即是相应元素单排序的权值 。
对判断矩阵的赋值 白‘, 的一致性检验办法是 :
( 1 ) 求出一致性检验指标 C l C l 二 (几。 , 、 一 。)/ (, 一 1 )
式中 n 为判断矩阵的维数 , 几, 。二 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位 。
(2) 求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R l
单层次判断矩阵的平均一致性指标 R l 随矩阵的维数而变动。
(3 ) 求 出相对一致性指标 CR
CR 的数学表达式为 Cl/ R I。 当 C R 愈小时 , 判断矩阵的完全一致性愈好 , 其极限值为O。
一般认为 C R 成 0 . 1时 , 就可以认为判断矩阵纂本符合 完全一致性条件 , !成于可接受程度 。 如
染 C R ) 。。 1 , 那么一般 认为初步建立的判断矩阵是不能令人满愈的 , 需要爪新 分 析赋位 , 仔
细修正 , 直到检验通过为止 。
3 期 李智勇等 : 科技进步对营林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33 9
根据上述原理 , 建立了下述判断矩阵:
3

1
.
1 对于合理的营林科技进步贡献率 , 哪些制约方面更重要(表略)o
3

1
.
2 对于各制约方面 , 哪些制约因素更为重要(表略 )。
3

1
.
3 对于各制约因素 , 哪些方案更为合适(表 1 )o
表 1 所选方案对各翻约因索的, 共性到断
S : S : S 。 5 . 5 5 5 。 权重 备 注 S : S a S 一 S ; S 。 权重 备 注
S : 1 1 / 3
5 2 3 1
5 0 5 3
S 一 7 5
5 0 3 3
5 0 1 1 / 3
S , 1 1 / 3
S : 3 1
S : 5 5
S 一 5 7
S : 3 3
5 . 1 1 / 3
S : 1 1 / 3
5 2 3 1
S : 1 1
泞. 1 1 / 3
S 、 1 / 3 1 / 5
S 。 l / 3 1 / 7
对 F : , F : 的重要性刻断
1/ 5 1 / 7 1/ 3 1 0
.
0 ‘7
1/ 3 1 / 5 1 / 3 3 0
.
1 02
1 1 3 5 0
.
3 02 C I = 0
.
0 7 5 5
1 1 3 5 0
.
3 49 C R = 0
.
0 6 0 ‘
1 / 3 1 / 3 1 1 0
.
1 3‘
1 / 5 1 / 5 1 1 0
.
0 65
对F 4 , F i l的重要 性判断
1 / 5 1 / 5 1/ 3 1 0
.
0 4 7
l / 3 1 / 7 1 / 3 3 0
.
0 5 4
1 1/ 3 1 5 o
.
2 1o C I = 0
.
1 2 0 5
3 1 5 7 0
.
4 7 5 C R = 0
.
0 97 0
1 1 / 5 1 1 0
.
1 3 6
1 / 5 1 / 7 1 1 0
.
0 5 7
对 F , : 的重要性判断
1 1 3 3 0
.
1 55
1 3 5 7 0
.
32 2
1 3 5 7 0
.
2 7 4
1/ 3 1 3 5 0
.
13 7
1 / 5 1 / 3 1 7 0
.
0 8 0
1 / 7 1 / 5 1/ 7 1 0
.
0 32
对 F l‘ 的重要性判断
1/ 5 1 / 7 1/ 5 1 0
.
0 42
1/ 3 1 / 5 1 3 0
.
1 1 1
1 1 / 。 1 5 0
.
2 0 7
3 1 3 7 0
.
4 3 7
1 1 / 3 1 3 0
.
1 5 7
1/ 5 1 / 7 1/ 3 1 0
.
0 4 5
C l = 0
.
1 0 1
C R = 0
.
0 8 1
C l = 0
.
0 3 5 1
C R = 0
.
0 2 8 3
对 F 。 , F : 。, F 6 的重要性 判断
1 / 3 1/ 5 1 / 5 1 / 3 1 0
.
05 4
1 1/ 3 1/ 5 1 / 3 1 0
.
0 a 5
3 1 1/ 3 1 3 0
.
2 0 6 C I = 0
.
0 召7 6
5 3 1 1 5 0
.
3 6 0 C R = 0
.
0 38 4
3 1 1 1 3 0

2 2 7
i x / 3 1 / 5 1 / 3 1 0
.
0 6 5
对 F 。, F , 的重要 性判断
z / 3 1 / 5 1/ 7 一/ 3 1 0
.
0 4 5
1 1 / 3 1 / 5 1 / 3 3 0
.
1 0 0
3 1 1 / 3 1 5 o
.
2 1 9 C I = 0
.
0 7 5 6
5 3 1 1 3 0
.
3 2 5 C R = 0
.
0 6 1 0
3 1 1 1 3 0
.
2 22
1 / 3 1/ 5 1 / 3 1 / 3 1 0
.
0 59
对 F : , F 。的重要性判断
1 / 3 1 / 5 1 / 3 3 5 0
.
10 7
1 1 / 3 1 3 5 0
.
18 9
3 1 3 5 7 O
.
4 1 7 C I = 0
.
0 6 7 5
1 2 / 3 1 0 s o
.
zsg C刀 = o . e 5 4 4
i / 3 1 / 5 1 / 3 1 3 0
.
06 5
1/ 5 1 / 7 1 / 5 1 / 3 1 0
.
03 3
对F 12 的重要性判断
1 / 3 1 / 5 1 1 3 0
.
09 9
1 1/ 3 1 3 5 0
.
1 9 0
3 1 3 5 7 0
.
42 7 C J = 0
.
1 0 1 3
1 1/ 3 1 3 5 0
.
1 0 5 C R = 0
.
0 55 9
i / 5 1 / s x / 5 1 1 0
.
0 6 7
1 / 5 1/ 7 1 / 5 1 1 0
.
0 45
一几J口a目口
乳一53151137135,t, 2L/15I/‘’一
!
,.二1上‘土‘
;

”油飞.日”比
l
”l“川l
们11
日卜
!
州州“仁引日卜“n卜妇妇L州曰日””j
,d
31/1。51、舀Ž勺.才.知1目人.山.口喀‘。65
3

2 判断矩阵的计算
( l) 按照 6 个制约方面 (C : , 仇 , 一 , C。)对于可能的营林技术进步贡献率总目标的重要
程度 , 计算出相对权重 。
( 2 ) 对于 C l , CZ , ⋯ , C 。 , 分别算出 (F , , F Z ) , ( F 3 , F 4 ) , ⋯ , 等因素的相对权重。
(3 ) 利用 C : , 二 , ⋯ , C。的权重对相应因素 F : , F : , 二 : , F : ‘ 加权相乘 , 得出 F ; , F : , ⋯ ,
凡‘ 的组合权重 。
( 4) 按照 F , , F : , ⋯ , 凡 ‘ 中各因素对可能贡献率 (S , , S : , ⋯ , S。 )的影响 , 算出可能贡献
率相对权重。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5 卷
(5 ) 通过用 F : , F Z , ⋯ , F : ‘的组合权重 , 对于S : , S : , ⋯ , S 。的相对权重进行 加 权平
均 , 就可以得到 s ; , 又 , ⋯ , S 。的组合权重(表 2 )。 它表明了可能的营林技术进步贡献率对
于 总目标的权重 。
裹 2 贡做率方案(S 方案 )的组合权,
贞 献 ’杯
大 小
厂 , F : F : F 。 F 。 F 。 F : F , F o F : o F : 1 F t Z F 1 3
0
.
0 5 3 0
.
0 1 8 0
.
0 0 9 0
.
0 2 1 0
.
0 5 8 0
.
0 1 2 0
.
0 12 0
.
0 5 5 0
.
0 2 8 0
.
0 10 0
.
0 4 2 0
.
1 2 5 0
.
0 6 5
F :
-
0

3 2 7
组合权重
0
.
10 了 0 . 0 4 7 0 , 0 4 7 0 . 0 4 7 0 . 1 0 7 0 . 0 5 4 0 . 0 5 4 0 . 0 4 8 0 . 0 4 8 0 . 0 5 4 0 . 0 4 7 0 . 0 9 9 0 . 15 5 0 . 二2 7
0
.
1 8 9 0
.
1 0 2 0
.
1 0 2 0
.
0 8 4 0
.
1 89 0
.
0 8 5 0
.
0 85 0
.
1 0 0 0
.
1 00 0
.
0 85 0
.
0 8 4 0
.
1 9 7 0
.
32 2 0
.
0 4 2
0
.
1 4 7 0
.
3 02 0
.
3 0 2 0
.
2 19 0
.
4 1 7 0
.
2 06 0
.
2 0 6 0
.
2 1 9 0
.
2 1 9 0
.
7 06 0
.
2 1 9 0
.
42 7 0
.
2 7 4 0
.
11 1
0
.
1 8 9 0
.
3 4 9 0
.
3 4 9 0
.
4 5 7 0
.
1 8 9 0
.
36 0 0
.
3 6 0 0
.
3 5 7 0
.
3 52 0
.
3 6 0 0
.
4 5 7 0
.
1 05 0
.
13 7 0
.
2 0 7
0
.
C6 5 0
.
1 3 6 0
.
1 3 6 0
.
1 3 6 0
.
0 6 5 0
.
22 7 0
.
2 2 7 0
.
2 2 2 0
.
2 2 2 0
.
2 21 0
.
1 3 6 0
.
0 6 9 0
.
0 8 9 0
.
4 3 7
0
. 〔3 3 0 . 0 6 5 0 . 0 6 5 0 . 0 5 7 0 . 0 3 3 0 . 06 8 0 . 0 6 8 0 . 0 5 9 0 . 0 5 9 0 . 0 6 8 0 . 0 5 7 0 . 0 45 0 . 0 3 2 0 . 15 7
0
.
0 6 3 0
0
.
12 9 1
0
.
2 4 6 1
0
.
3 5 3 6
0
.
1 5 2 9
0
.
0 5 0 5
3-2.5655
4 结 论
(1) 就合理的营林科技进步贡献率而 一言, 不同的制约方面有着不同的重要作少[] 。 其中经
济部门的技术需求强度对营林技术进步贡献率影响最大 , 权重为0 . 3 92 , 其次是技术开 发能
力、 装备水平和营林现代化水平 , 权重分别为0 . 23 1、 。. 1 6 和。. 10 6 ; 劳动力素质和生 产效
率的权重分别为。. 07 。和。。。3 4 。 在14 个制约因素中 , 营林产业经济部门对技术进步的低需求
因素影响最大 , 权重为O。 32 八 其次是营林科研经费和装备投资完成额 , 权重分别为0 。 1 73 和
。. 1 25 , 最后是部门经济对技术进步的中等需求、 背林科技人员数量 、 飞播造林和职工 平 均
受教育程度等。 据此可知 , 营林科学技术进步对营林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这一技术经济过程
反映在供给与需求行为上时 , 以需求为代表的政策 、 体制和管理等因素限定了营林科学技术
进步的经济增 一氏贡献值 , 而 以供给为代表的科研活动、 水平和成果应用等因素对营林科技进
步的经济增长贡献值的作用受到抑制。
(2) 6 个可能的营林技术进步贡献率方案的权重计算结果表 }归, 各个制约因素对于各个
可能的贡献率方案的影响是很不相同的 (表 2 ) 。
(3) 为了能反映各制约因素的正负作用 , 在综 合各个因素影响的丛础上 , 对各个方案进
行权重加权计算, 得出了合理的技术进步贡献率 :
S = 0

6 3 0 x s : + 0
.
1 2 9 1 X S
: + 0

2 4 6 1 x S 3 + 0
.
3 5 3 6 x s. + 0
.
1 5 7 9
K S
。 + 0
.
5 0 5 0 x s。= 2 2 旦石
因此 , 营林产业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 % , 取值区间为15 %一 25 % 。
今 考 文 献
牛若峰 , 何桂庭 , 朱希刚 , 等 . 农业科学技术研究 和利用的经济评价 . 北京 :
王烷 尘 . 可 行性研究 和多 目标决策 . 北京 : 机 械工 业出版社 , 1 9 8 6 .
李钾勇 . 中国林 收科找实力 评价 . 林业 科学 , 19 9 1 , 2 ( 4 ) .
中目林业 ‘l毛鉴城委会 . 中l目林业年鉴( 19 4 9一 1 98 6 ) . 北京 : 中囚林业 出版主L ,
农业出版社 , 1 9 8孔
3 期 李智勇等 : 科技进步对营林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3 4 1
T he C o n rr ibu tio n R a te A n a l夕5 15 : E e o n o m ic
Io e r e m o n t j
r o m S e fe n tific a n d T e c hn o lo g fe a l
In n o 刀 a tio ” 才0 F o r e s t M a n a夕e m e n t l”d u s tr夕
L i Z h iy o n g
(T h e R e s e a r c h I o st‘tu r e o f S c fe o t if‘e a o d T e e h o o lo 夕ic a l I o fo r o a tfo n C A F )
H u a n g H e yu
(T 石e 刀 it, fs io ” o j S e 1’e ”t e ch P o l‘e夕 C A F )
A b stra e t T h e e o n tr ibu tio n ra te (CR ) o f s e ie n t ifie a n d t e e h n o lo g ie a l
in n o v a t io n h a s be e n a n im Po r ta n t in d e x to e v a lu a te th e le v e l o f se ie n e e
a n d te e h n o lo g y a 立 d t h e e e o n o m ie d e v e lo Pm e n t o f in d u s t r y . T h e Co b b

D o u g la s
fu n e t io n w h ie h h a s w ide ly be e n a PP lie d in th e s t u d y o f E e o n o m ie R a te s o f
R e tu r n (E R R )
,
15 lim ite d t o b e a PPlie d in fo r e s t m a n a g em e n t in du
st ry
.
B e e a u s e fo r e s t m a n a g e m e n t in d u s tr y 15 a lo n g
一t e r m in d u s t r y a n d 15 d is tu
-
r b e d s e r io u s ly b y s o e ia l a n d n a tu r a l fa c to r s

In th a t e a s e
,
w e s e le e t the
A n a lytie a l H ie r a re hy Pr o e e s s (A H P m e th o d )
,
w h ie h e o m b in e s q u a lita t iv e
a
nd q
u a n t ita t iv e a n a lys is to e v a lu a te CR o f fo r e s t m a n a g e m e n t in du
s t r y
,
a n d e x p e e t to lo o k fo r t h e n ew w a y to e v a lu a t e CR
.
T h e r e s u lts b y A H P
sh o w th a t t h e CR 15 a 2 2 % in fo r e s t m a n a g em e n t in d u s t r y
,
w hle h 15 in
th e r a n g e o f 1 5 % ~ 2 5 %

K e v wo
r d s e o n tr ib u t io n r a te s e ie n tifie a n d t e eh n o lo g ie a l in n o v a t io n
e e o n o m ie e va lu a tio n fo r est m a n a g e m e n t in du
s tr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