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AXONOMIC STUDIES ON THE GENUS FORMICA L. OF CHINA (HYMENOPTERA:FORMICIDAE)

森林害虫重要天敌——中国蚁属昆虫的研究



全 文 :第 3 卷 第 1 期
1 9 , 0’年 2 月 林 业 科 学研 究FO R E S T R ESI A R CH
V o l
. ,
3
,
No

1
Feb
。 , 1 9 9 0
森林害虫重要天敌一
中 国 蚁属 昆虫 的 研究铃
吴 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 所)
摘要 本文对 中国的蚁属昆虫进行了系统研究。 共记述蚁属21 种 , 其中新种 2
种 , 新地位种 2 种 , 中国新纪录种 6 种 , 提 出了 2 个新异名 。 文中附有中国蚁属工
奴种检索表及其分布。
关健词 膜 翅 目, 蚁科 , 蚁属 , 分类
蚁属 Fol m fca L . 是膜翅目蚁科中较大的一属 , 现已知超过 180 种 , 分布于欧 洲 、 亚洲 、
北美洲大部及近地中海的非洲区 。 蚁属昆虫主要在土中作巢 , 上覆碎石 、 石块或枯枝落叶 ,
有的巢凸出地面成坟状 。 该属许多种类可作为生物防治的天敌 , 具有快速繁殖和易于引放等
特点。 国外已应用该属多种昆虫防治害虫 , 并成功地将欧洲种类引放到北美防治云杉卷叶蛾
等害虫I‘] 。 我国也观察到蚁属的许多种类可有效地捕食多种害虫 , 如 : 类干红蚁和 日本黑褐
蚁捕食松毛虫 , 乌拉尔蚁和高加索黑蚁取食叶蜂类害虫 , 以及红林蚁捕食松干纷等。 但有少
数种类因捕食资源昆虫而成为害虫。
自W he le r t“」和 E m er y ‘”1对世界范围内蚁属进行总结后 , 许多学者工‘, “l对欧洲和北美
的蚁属种类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研究 , 基本搞清了所属地区的种类和分布。 一些亚洲国家的蚁
属区系也有很大进展。 W he ler 〔. 1首次以名录形式对中国蚁属进行了总结 , 计有 2 种 、 1 亚
种和 3 变种 。 此后 W he le r 、 St itz 、 Y咖m a ts u 、 D I哪ky 等人 [ 7“ 。l的研究使中国蚁属蚂蚁又增加了 7 种 、 3 亚种 (原蚁属Pr ot ol 耐ca 已从蚁属中分出 , 不计在内)。 鉴于 该 类 昆虫
在我国的种类 、 分类地位和用名混乱 , 作者根据近年来从全国收采到的标本 , 核对了部分保
存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和哈佛大学标本馆中采于中国的模式标本 , 并研究了欧洲定名标本 , 进
行了系统研究。
符号:
体长(T L ) . 从唇基前缘至 腹末总伸展的长度 。
头长(H L) : 头部正面观沿中线唇基前缘至后头缘的距离。
头宽 (H W ) . 头部正面观复眼下缘的宽度。
本文子 1 9 8 9年 8 月2 , 日收到 。
* 本文是在萧刚柔教授指导和鼓励下完成的。 、在此真攀地祖谢 : 本人在加拿大工作、 学 习时的导 师 H . R 、 W o n g
博士 , 以及康乃尔 大学教授 W . L . Br o w n 博士和哈佛大学教授 E . 0 . W ils o n 博士允许本人在他们的实脸皇
和标本馆进行工作, 并给予了极大帮助 , 英国利兹市博物馆 C . A . C ol li n 耳w 。。d 先生无私地提供所擂研究标本
和经验 , 张培义先生绘制的特征图。 ·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3 卷
眼长 (EL ) : 复 眼最大长度。

触角柄节长(s L ) : 除基环外的长度。
前胸宽(PW ) : 前胸背板的最大宽度 。
胸长 (W L ) : 头后至结节前侧面对角线长 , 即从前脚背板前缘角(不 包括前 凸缘)至并胸腹节侧板后角的直线距离。
前腿节长 (FL ) : 前腿 节长度 。
后 腹部长 (G L ) : 背 面观后腹部长度 。
头 比(Cl) : H W 只 1 0 0/ H L 。
眼比 (0 1) : EL x lo o / H L 。
柄节比 (5 1): SL 火 10 0/ H L 。
腿节比 (Fl) : FL 火 2 0 0 / H L 。
测量单位以 m m 表示。 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林科院昆虫标本馆 。
北京凹头蚊 F o : 二 fe a bo fiin g e , 5 1亏 s p n . 新种(图i , 1 5 )
正模 (工蚁 ) T L 5 . 0 , H L 1 . ‘z , H w 1 . 2 5 , E L o . 3。, sL z . ‘z , Pw o . s7 , w L I . o z , FL I . 3 s , G L I . , o ,
C l sa
,
0 1 2 7
,
5 1 。。, F I g 选。
上领具细刻线 ; 唇基前缘中央平截 , 具中脊 , 头后缘明显深凹 , 头两侧微凸 , 近顶端时
渐收缩 , 后头角呈长圆形 , 并胸腹节侧面观基面和斜面长度几相等 , 其连接处圆形 , 结节上
缘中央具一近半圆形凹陷 , 深 。 额三角区光亮 , 柔毛较少。 复眼具微细纤毛 。 立毛少 , 仅存
在于上领 、 唇基 、 后腹部背板第 3 节至腹末及后腹部腹板 , 柔毛较稀疏 , 后腹部毛较密集。
头部褐红色 , 染有黑褐色 ; 并腹胸和结节红褐色 , 前、 中胸背板上具褐黑色斑 ;后腹部黑色 ,
附肢红褐色。
副模 (工蚁 ) T L ‘. 7一 5 . 。, H L 1 . 2。一 x . 6 2 , H w 2 . 0 2一1 . 4 了, EL o . ss ~ 。. 4 0 , sL i . lo一1 . 5 7 , Pw
0
.
57 ~ 0
. 。。, W L i
.
6 1 ~ 1
.
9 7
,
F L z
.
o 6 ~ 1
.
5 7
,
G L I
.
so ~ 1
. 。盛, C l g 7 ~ 。o , 0 1 2 5 ~ 25 , 5 1 06 ~ , , , Fl g Z~ 9 6 。
正模 : 工蚁 , 北京百花山 , 1 9 8 7. X . 14 , 吴坚、 王常禄采 。 副模 : 46 工蚁 , 记载同正模 ,
与正模同采于一坟状土堆巢中 , 3 工蚁 , 北京百花山 , 19 87. 仅 · 20 , 冯令敏采 。
本新种与富 氏凹头蚁 F . f: ka lfi W h e ele r〔” l和长 凹 头 蚁 F . lo n g ie ep ‘ D lu s k y r‘“J近
似 , 复眼均有细纤毛存在 。 但本新种后腹部背板立毛仅存在于第 3 节至腹末 , 且前足腿节较
长 , Fl在 92 以上 , 易与前两种相区别。
该种多生活在海拔70 o m 左右的山地 , 巢形为坟状 , 一般高30 ~ 40 c m , 直径 约o . s m ,
主要以土堆砌而成 , 伴有千松枝和松针 , 每巢有蚁 8 ~ 9 万只 。 当蚁巢遭破坏时 , 数十或上
百只蚁即围咬骚扰者 。
少毛红蚁 尸。, 爪言c a 留o n g i s p n . 新种(图 10 , 1 5 )
正模(工蚁) T L 6 . 2 , H L 2 . 6 5 , H w 2 . ‘。, EL o . 4 5 , SL I . : s , Pw i . o Z , w L i . o o , FL z . 。。, G L 2 . 。‘,
C l 8 5
,
0 1 2 6
,
5 1 10 5
,
Fl 1 0 2

上领具细刻线 , 唇基前缘圆形 , 具中脊但不明显 ; 头部两侧亚平直 , 近头顶 时 逐 渐 变
宽 , 头后缘平直 , 中央略凹陷 。 并胸腹节侧面观斜面略长于基面 , 其连接处为圆形。 结节较
厚 , 前缘成坡形 , 下部较宽厚 , 后缘平直 , 顶部呈圆形 , 其中央略有凹陷。 额三角区光亮 。
体密被柔毛 , 立毛较少 , 多存在于唇基前部 、 头腹面 、 中胸侧板 、 并胸腹节和后腹部背板末
端及腹板 。 ’ 体暗红色 , 头部和前 、 中胸背板多少染有褐色 , 后腹部除基部红褐色外为黑褐色。
‘ . 副模 (工蚁 ) T L 4 · a一了· 2 , H L 1 . 3‘一 1 · 7 1 , H W I , 12 一 i · 。o , ‘EL o , 3 7一 0 一 9 , S‘ 1 ·3 9一 i · 8 3 , pw
,
.
7导~ 1 . 2 2 , W L 1 . 7 2 ~ 2 . 0‘, FL 1 . 2 5~ 1 . 了6 , G L i . 4 1~ 名. 5 3 , C l a呜~ 5 5 , 0 1 2 4~ Za , 5 1 10 4~ 20。, Fl , 3 ~ 1 0 3 -
1期 昊 坚 : 森林害虫重要关敌—申国蚁属昆虫的研究
图 1 ~ 1 0
田 i ~ 10 二 软属工农头部正面 观 : 1 . 北京凹头教 , 2 . 掘穴效 , 3 . 红林奴 , 4 . 类干 红收 , 5 , 乌 拉尔效 , 6 . 多柑级, 7 . 吮
腹黑揭软 , 台. 北方蚁 , 匀. 四 川凹唇软 , 功 . 少毛红坎 。 田1 ~ 加 , 级属工蚊脚一应铭面观 : 1 . 红林软, 12 . 莱里 氏拉, 1 3 .
日本黑揭级, u . 亮腹黑 揭蚁 , 拓 . 北京 凹头奴 <附结节正茸观 ) , 16 ‘ 格劳卡纹 , ” . 捆穴蚁 , 1 8 ‘ 少毛红蚁 , 1 , . 长 四 头 攀
<附结节正面那), 幼 . 类千红奴。 图21 阅2 . 坎典工软脚郁背面珑: 2 1 . 日本器祠软, 多笋. 莱舜氏软,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3 卷
几与正模描述一致 , 但有些个体立毛也存在于中胸背板 , 结节除上缘外也或多或少 具立
毛 , 后腹部暗红褐色至黑褐色。
正模 . 工蚁 , 吉林永吉 , 19 8 3 · x · 6 , 谷桓生采 , 副模 : 38 工蚁 , 记载同正模。
本新种与中华红蚁 F . 万。。二行 W he e l“工毖I近似 , 但本种前胸背板无立毛 , 至多前 缘 有
1 ~ 2 根纤细立毛 , 后腹部背板第 1 ~ 3 节无立毛 , 体几无光泽和 s1 大于10 , 可与之相区
别 , 该种又与石狩红蚁 F . g es s。。汀: For el[ ‘3 J相近 , 但本新种全身立毛稀少 , 易与之相区别 。
新种采于麻栋 Qo e , c , : a e : : f: s俪 a 林内 , 常见捕食柞蚕 A月才再。r a e a p e , : , i幼 虫 。
乌拉尔效 F o , 功了c a : : a l。。5 1: R u跳k y (图 5 )
F o r 用 fe 。 ” , 。I口 ”s ‘5 R u 名 s k y 1 5 , 5 : 1 3 〔, . 1
F o r 肺‘c a 夕。a r。月 ‘i: v a r . s “尸e r 6 o W he e ler l, 3 3 : 6 5仁立 , 〕 s萝n . n . 新异名
W he d er 在描述变种 s叩。r ba 时 , 没有将其与乌拉尔蚁进行比较 。 事实上 , 他 的描述和
采 自河北(模式产地 )的标本与乌拉尔蚁没有任何种 间区别 。
翻穴笨 F o , 。fe a c : , ic u la : ia L a t re ille (图 2 , 1 7 )
F o r 用泣e 。 ‘“”‘c ” lo r了a L a t r e il! e 1 7份8 : 4 0 [ l ‘】
F o r 协ie o r o f云b a r bi; v a r . g la b 。‘d o 。: i; S a n ts e h三工, 2 5 : 95 t川 , y o . n 新异名
Sa nt 即li 在其变种描述中提及与近似种类的区别时 , 唯独没有谈及与发生在欧亚的常见
种类掘穴蚁的区别。 根据其描述和北京标本与欧洲及国内其他地区的标本比较的结果来看 ,

lab
1 l’d or 对: 与 cu o i‘。Ia rl’。 没有任何种间区别。
红林蚊 F o ; 二 ic a sio a 。 E m e r y o ta t . n . 新地位 (图 3 , 2 1 )
F o r 爪fe o r u f‘b a r 6万5 v a r . : fo a e E m e r y i , 25 : 2 5 0 [ 3 1
5 1, a 。 的原始描述是 W h ee le r 以山东标本为模式写的 , 原变种定 名 为 砰份n ra lis t‘. 1。 因
该名已被占用 , E m 叮y 将其改为现名。 在 W he eler 的描述中提到与红 须 蚁 r ul f西al bis 的主
要区别在于 : 个体较小 , 柔毛更长更密 , 额和胸部立毛较多且较粗钝 , 胸部黑色斑较大等 。
实际上该蚁与红须蚁的重要区别 , 在于索节和柄节 、 头宽和头长相对比例有明显差异 , 经里
测为索节与柄节比 (索节 沐 1 0 0 /柄节 ) : 红须蚁 137 ~ 14 0 , 红林蚁 140 ~ 150 ,索节与头宽比 :
红须蚁 15 5 ~ 17 5 , 红林蚁 17 5~ 1 9 1 , 索节与头长比 : 红须 蚁 13 6~ 14 6 , 红林蚁 1 5 0 ~ 1 6 1 。 而
头比两者是一致的。
类千红蚊 F o , 。ic a a p p r o x加 a , : W he e le r 3 ta t . n . 新地位(图 4 , 2 0 )
F o r m ‘e a tr u , c o r“仍 Fa b r ie泛u s v a r , 。 p p r 。戈i川 a 凡; W he e le r 1. 3 3 ‘6 5 仁, , j
该种与千红蚁 F . t邝nc o r “, 略近似 , 但本种触角柄节无立毛 , 仅顶端偶具 1 ~ 2 根细斜
毛 , sI 小于 1 0 , 以及眼毛细微 , 不甚明显 , 可易与千红蚁区别。 在全国采收的标 本 中尚未
发现与欧洲的干红蚁存在过渡类型 , 因而将其地位提升为种 。
分种检索表(工蚁 )
1
. 落基前缘中央凹 入 (图 9 ) ~ 、 ·、 ·· ·· · · 、 ·、 · ·⋯⋯ “
婚基 前缘平截或国形 , 决 不凹 入 (图 1 ~ 8 )
2
, 休被稀琉的立毛 , 前脚 背板至 多具 3 对立 毛 ,
青海 , 西欢 、 新班、 甘方 、 黑龙江 , 印度 ,
头部较宽 , C兀大于 9 0〔分布古林 、 河北 、 辽宁、 山西 、 内睽古、 囚 川、
口本 , 狡古 , 朝鲜 , 欧洲〕 凹肠奴 F , 舍a ”夕. 1陀e a L a tr e 范I盆.
1期 吴 坚 : 森林害虫重要天敌—中国蚁属 昆虫的研究
体被丰富的立毛 , 前脚背板的立毛数至少超过10 对 . 头部较窄 , C l 小于 8红分布四川、 西 藏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川凹屑蚁F . s e耐sc 人” e ns l’s R u z s k y
3
. 头部正面观其后 缘中央明显 凹 入 (图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 ‘ 4
头部后缘 中央平直 、 凸圆或仅略 凹 入 (图 2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6
‘. 后 腹部背板第 1 节后缘具 一排立毛 , 触角 栖节长 , sl 大于 1 0。 , 胸 部背板常具立毛〔分布黑龙江 、 映 西 , 日 本 , 致
古 , 苏联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一 富 氏凹头蚁 F . 了”儿。阶 W h 。。ler
后腹部背板第 1 节和脚部背板无立毛 存在 , 触角柄节较短 , sI 小于 1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5
. 后腹部背板立毛着生于第 2 节至腹末 , 前足腿节短 , Fl 明显小于 9 0[ 分布黑龙江 (大 兴安岭) , 蒙古 , 苏联〕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长 凹头蚁 F . I。”梦c e p : D lu s k y 中国新 纪 录 〔1 。〕
后腹部背板立毛着生于第 3 节至膜末 , 前 足腿节长 , Fl 大于9 0 【分布北京 (百花 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北京 凹头蚁 F . b 。叮‘。g 。 。: 15 s p . n . 新 种
6
. 全身 除两颊 和附肢外均为黑色或褐黑色 , 有 些体带暗红色 , 但体暗无光泽或者后腹部柔毛极少并具强烈的 光 泽
。 二 。 。 。 。 二 。 · ·⋯ 。 · ·⋯ 。 · 。 二 。 二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双色种 , 头 和胸或仅脚部分红褐色 , 有些体色较深 , 但后腹部柔毛密集 无 间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7
. 后腹部柔 毛稀疏 , 其毛长至多与柔毛 间距离相等, 后 腹 部具强烈光泽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后腹部柔 毛密集 , 几不见毛 间空隙, 后腹部无 光泽或 光泽不显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8
. 额三角区暗 , 多柔毛 , 头、 脚部具细柔毛和刻点 , 无显著光泽 , 后腹部第 1 节背板柔毛与其间距离等长〔分布 甘肃(文
县 ) 、 四川(九寨 沟、卧龙 、峨帽山)、 湖北 (神农架) , 日本」
亮腹黑揭蚁 F . 夕a 夕口才O玄d e s R u z s k y 中国新纪录〔2 “ ,
额三角区光亮 , 几无柔毛 , 头、 胸部与后腹部一样缺少细柔毛 和刻点 , 具 强烈的光泽 ;后 腹部背板第 1 节柔毛 的闻距
为柔毛长度 的 2 倍 以 .上〔分布河北、 北京、 山西 、 内蒙古 、 黑龙江 、 宁夏、 四川、 青海、 湖北 , 亚 洲 , 欧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加 索 黑蚁 F . tr a邢 k a u c as j’c a N a s o n o v
9
. 全身暗无光泽 , 具粗糙的刻点 , 触角 柄节长 , SI 至少为1 1 0 , 体较细长 (图13 , 2 1) 〔分布安 徽 、 湖 南、 北 京 、 湖北 、
四 川 、 云南 、 黑龙江 、 山东、 福建 、 辽宁、 廿肃 、 山西、 广东, 日本 , 朝 鲜 , 蒙 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本黑揭蚁 F . ja P 。爪c a M ot sc hul s k y
至少头 部两侧及前脚背板具光泽 , 触角柄节较短 , sI 至多为 10 5 , 体较粗壮 (图1峨, 2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10
. 中足腿节下方有 3 ~ 7 根立毛 ; 前、 中胸背板具立毛 3 ~ 12 根仁分布四Jll(九寨沟、 红原) , 日本 , 朝鲜 , 蒙古 , 欧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莱受氏蚁 F . le m o nl’ B o n d r oi t 中国新 纪 录“ ”
中足腿节下方无立毛或仅在其基部有 1 ~ 2 根立毛 , 前 、 中脚背板一般无立毛或少于 3 根立毛 〔分布新孤 、 四川、 云
南, 欧洲〕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丝 光 蚁 F . 了。、 G L .
1
. 头部除上毓外暗黑色 , 具粗糙刻 点, 头长与宽几相等 , C l约为 1。。, 触角柄节粗短 , 仅超过后头缘约 其 长 度 的 1/ 4
(图 5 )〔分布河北 、 内蒙古 , 蒙古 , 东欧和北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乌 拉 尔蚁 F 盯al 助5 15 R u zs k y
头部至少两颊和唇基带 红色, 头较长 , C l小于 1 0。, 触角柄节较长 , 超过后头 缘约其长度的 1 / 3 或更多 · · · · · , · · · ·~ ⋯ 1 2
招 . 额 三角区光亮 , 仅具少量短 柔 毛 , 下甄须短粗 , 多毛 , 其第 6 节不长于第 2 节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一 · · , ⋯ 1 3
额三角区 暗 , 柔毛密集 , 下载须 细长 , 少毛 , 其第 6 节长 于 第 2 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19
13
. 大 型 工蚁 sI 大于 1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大型工蚁 5 1小 于1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加 . 前脚背板和后腹部背板第 1 ~ 3 节无立 毛 , 或偶有 1 ~ 2 根立毛 存在于前胸背 板前缘〔分布吉 林 (永 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少 毛 红 蚁F . 功。n g ,’ s p . n . 新种
体除附肢 外密布立毛〔分布映西 、 吉林 , 日本 , 朝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石狩红蚁 尸 . 尹“洲““ For el
巧 . 头部和前脚背板密布立毛 (图 4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16
头部和前 脚背板仅具少许 稀疏立毛 (图 6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17
16
. 头、 脚部 各具一大块褐黑色斑 , 后腹部全为黑色 , 暗 , 无光泽〔分布新班 、 内蒙古, 蒙古 , 欧洲中部和 北部〕
草地蚁 F . 夕r o te ”5 15 R e tZ iu s
头、 脚部均为暗 红色 , 无 明显的揭黑色斑存在, 后腹部黑色 , 其基部红福色 , 略 具光泽〔分布河北 、 北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类干红蚁 F . a 尸p r 。石那 a邢 W he le r st at . n . 新地位
6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3吞
17
. 头部周缘具众多的短立毛 (图 8 ). 足胫节外表面具稀疏的立毛〔分布新皿 (阿勒奉 ) 、 黑龙江 (诺河 ) , 欧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北方蚊 F . a g川 lo 币 a Y a r o w 中国新纪录〔” ]
头部周缘无立毛 , 或仅后头缘例有立毛 , 但决不超过10 根 (图 6 ), 足胫节外表面无 立 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8
18
. 后头缘无立毛存 在 , 中脚侧板背面观至 多具 4 一 5 很立毛〔分布新 . (阿勒泰 ), 蒙古 , 欧洲大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多 栉蚁 F . p ol y ct e 月 Q Fo er st e r 中国新纪录 〔2 约
后头缘有立毛存在 , 中自侧板背面观至少具10 根 立毛〔分布四 川、 云南、 甘甫、 山西、 河北 、 青泽〕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华红 蚊 F . : ‘时附‘5 W h e el er
19
. 结节上缘和前、 中脚背板具 4 根以上前倾立毛 , 立毛较长 (图1 1) 〔分布 山东、 山西 、 河北 、 安徽、 青海、 新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红林蚁F . s‘n a e E m e r y stat . n . 新地位
体背无 立毛 , 或仅 具 1 ~ 2 根短而宜立的立毛 (图16 , 1 7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z0
20
. 并 腹脚 红色 , 结节 具 1 ~ 2 根立毛 (分布新班 (阿尔秦、 伊宁 、 阜 康) , 泉古 , 苏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格劳卡软 F . 9 1。“ c a R u “ k y 中国新纪录 〔“〕
并腹脚色暗 , 通常为暗红揭色或暗红色, 结节无 立毛〔分布北京、 河北、 湖甫 、 山西 、 映西 、 云 南, 欧洲 , 北 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揭穴软 F , c u ” ic ul a ri a Lat r ci lle
今 考 文 做
[ i 〕 Y o u n g s , L . C . , 1 9 5 3 , Pr e d a e e o u s a n ts in b io lo g iea l e o n tr o l o f in , e et p e sts o f N o r t h A m e r益e a n
fo r e s ts
,
B “ 11
.
E . t
.
S o c
.
A 爪 . , 2 9 (4 ) : 4 7 ~ 5 0 .
[ 2 〕W h e e le r , W , M . , 1 , 1 3 , A r e v is io n o f t h e a n ts o f t he g e n u : F o r m ‘e a (L in n e ) M a y r , B “11
.
河 u s . C o m 尸 . 2 0 0 1 . H a r‘ a r d , 5 3 (2 0 ) : 3 7 8 ~ 56 5 .
〔3 〕 E m e r y , C . , 1 , 2 5 , H y m e n o p t e r . : Fa m ily Fo rm ie id a e 一 S u b fa m ily Fo r m ie in a e , Ge o
.
I 。 : e e t
.
,
18 3

2 4 1~ 26 1
.
L们 C o llin g w o o d , C . A . , i , 7 9 , Fo r m ie id a e (H y m e n o Pte r a ) o f Fe n n o : e a n d ia a n d D e n m a r k , F a u n a
E 月t
.
S c 。月d
. ,
8
: 1~ 17 4
.
C S 〕 K u t te r , H , 1 . 7 7 , H y m e n o Pt e r a , Fo r m ic id a e , In s ee ra H e [‘e t‘e a , s : 1~ 2 9 5 .
C 6 〕W h e e le r , W . 入1 . , z , 3 0 ~ 1 9 3 2 , A lis t o f th e k n o w n C h in e s e a n ts , P e人蓄”夕 N a t . H fs t . B o ll . , 5 :
5 3 ~ 8 1
.
[ 7 〕W h e e le r , W . M . , 1 , 2 9 , So m e a n ts fro m C hin a a n d M a n e h u r ia , J4 爪e r . M “5 . N o v . , (3 6 一) : 1一 1 1 .
〔a〕 St it z , H . , 1 0 36 , Sc hw e d is e h 一C h in e : is c h e w iss e n s e h a ft lie h e E x Pe d itio n n a e h d e n n o r d w e stlie h e n
P r o v in z e n Ch i n a s
,
H y m e n o Pte r a
,
3
.
F o r m ie id a e
,
A r儿fv . 2 0 0 1 . , 2 7 A (1 1 ) : 1~ 。.
〔, 〕 Y a s u m a t , u , K . , 1, 魂一, A n ts c o lle e te d b y M r . H . T a k a h a s i in H in g a n (H s in g a n ) N o r t h P r o v 卜
n e e , N o r th M a n e h u r ia (H y m
. ,
Fo r m ie id a e )
,
T r a 八5
. ” .
H
.
S o e
.
F o r m o ‘a , 3 一 1 5 2 ~ 25 5 .
[ 10」 D lu : sk y , G . M . , 20 6 5 , A n ts o f t he g e n u s F o r 沉 ‘c a L . o f M o n g o 】ia a n d N o r th e a , t T i比t (H y -
m e n o Pte r a
,
Fo rm ie id a e )
,
A ”” . 2 0 0 1
. , 2 3 : 15 ~ 魂3 .
【l一〕W h e e le r , W . M . , 10 2‘, F o r 阴 fe a e x se c ta in J a p a n , P : g c he , 2 ‘(l) . 2 6 ~ 2 7 .
〔l幻 D 一u s s k v , G . M . , 1 06 一, T he a n t s o f th e : u b g e n u s C o p to fo r , ‘e a o f th e g e n u : F o r , ‘e 。 (H ym e -
n o p te r a
,
Fo r m ie id a e ) o f t he U S SR
,
2 0 0 1
.
2 几. , 一3 : 1 02 5 ~ 10月0 .
L13〕 F o r e l, A . , 10 0 1 , Fo r m ic id e n d e s N a t u r h is to r is eh e n M u s e u m s z u H u m b u rg , M ‘tt . N a 亡. M “ 5 .
H
a m b“ r g , 15一 3 ~ . 2 .
〔1一〕 R u z , k y , M . D . , l a , 5 , Fa u n ist i: e h e U n te r s u e h u n g e n in o e st lie h e n R u s s la n d , K a z 。” S o e . N 。一
T 门 n s . , 2 8 (5 ) : 1~ 6 4 。
(15〕 Y a r ro w , 1 . H . H . , 一9 5 5 , T h e B r it is h a n t s a川 e d to F o r 附ie a r u fa L . (卜Iy m . , Fo r m ie id a e ) ,
T r a 月‘. s o e . B r
.
E ”t
, ,
1 2
.
1~ 4日
.
〔16 」 La t r e ill。 , P . A . , x7 , 8 , E s s a i s 肚 r l’h is to ir e d e s fo u r m is d e la Fr a n e e , 5 0 p P . B r iv e .
i 斯 吴 坚 : 森林害虫重要夫敌—中国蚁 属昆虫的研究
〔27〕 S a n ts e h i, F . , z , 2 5 , Co n tr ib u tio n a la f么u n e m y r m e e o lo g iq u e d e la C h in e , B “1 1. S o e 犷 a “d .
S e i
.
N a t
. ,
5 6 (2 16 ) : 8 1~ 9 5
[ 2 5〕W h e e le r , W . M . , z , 2 3 , C h in e s e a n t s e o lle e te d b y Pr o f . 5 . F . L ig ht a n d P r o f 、 A . P . J 几e o t ,
月爪e r . M 剐 5
.
N o 口
. ,
(6 9 )
: 1 ~ 6
.
〔z。〕 W he e le r , W . M . , 1 93 3 , N e w a n ts fr o m C h in a a n d J a p a n , P s梦e h e , 魂。, 6 5 ~ 6 7
.
[ 2 0〕 R u z s k y , M . D . , 1 9 0 4 , 0 m u r a v ja e h A r h a n g e ls k o j o b la st i, B “ 11 . S o e . R 。 : 5 . G e o g r a Ph , S t .

P e te r s o ‘r g
, 通z : 2 5了~ 2 9 4 .
[ 2 2〕 B o n d r o it , J . , 2 9 2 7 , D ia g n o s e s d e tr o is n o u v e a u x F o r爪‘e a d , E u r o p e , B “ 11. S o e . E 月r . F r . , 86 :
〔2 2」
the
18 6 ~ 1 8 8
.
Fo e r s te r
,
A
.
, 飞85 0 , H y m e n o P te r o lo g is c h e S tu d ie n 一Fo r m ic a r ia e , 7 4 PP
.
A a e h e n
.
TAX O NOMIC S TU D IE S ON T HE G E NU S FO R M IC A L
.
OF C H口NA (H YME NOPT E R A : FO RMIC !D AE )
W u Jia n
(T he R e se a r c h I o stftu *e o f F
o r e sf心 C A F )
A b st r aC t
S p eC le S ,
In th e f ,
6 n ew
PaPe ]
r e C 0 rds
2 n ew sPec ies o f t h e G en us a r e de s c r ibed
.
A m o n g
(Fo
, 仇fc a 10 ”g fee p s , F 。 le仇a ”玄, F 。 g a g a 忿。该d e s , F 。
a 夕“泣lo n fa , F 。 p o lye t e ”a and F

g la u e a ) fr o m Ch in a a n d 2 n e w s ta tu s (F o r m ic a
s‘n a e and F
.
aP P
r
ox 加 a 刀s)
sy n o n ym o f F
。 u 了a le n sis
a re m en tio ne d

F o 了m ic a p了a te n s1’s v a r 。 su p己r西a is a
a n d F
。 r
o f F
。 c u 刀fc 忿la r l’a 。
p ro v id ed

F o犷m ic a be云if”g en sis ,
A re v isio na ry
u! 话a 1 bl’s
ke y to
v a r

g la西犷1’d o : 5 15 15 a n ew
w o rk e r c a s te o f C h in es e
S y fl o
ne丫
n yr 口
SP氏 le S ls
sP
.
n
.
(fi郎 。 1 , 1 5 )
T h e n ew sPec i始 15 c los e to F 。 f“ka lii W h e ele r a n d F . 10 : g ic印 5 D lus sk y
w ith e rec t h a irs on 即es , b u t e a n be d is tin g u is hed fr o m th e m in t he o u tst a n 己
119 hai
rs o f th e g as t rie ter g ites Pres e n t in g 呱ly o n th e 3 r d se g m e n t to th e
e n d
,
in t h e rou nd ed
e lyPeus
, a
nd i
n t h e Pr o fem o r a lo n罗r a n d Fl o v e r 9 4 。
H o lo tyPe : w o rk e r
,
M t
.
B aihua sh a n
,
B eijin g
, 14
·
X
·
1 9 8 7 , W t Jia n an d
W a n g Ch a n g lu legs
.
Pa r a ty p e s : 4 6 w o r k e r s
,
fr o m th e h o lo type
,
5
nes t
: 3
w o r k e rs
,
M t
.
B a ih
uas
h a n
,
B e ijin g
, 2 0
· 攻 · 1 9 8 7 , Fe n g L in g m in le g .
F盯扭fc a 侧。刀g f, SP . n . (figs . 10 , 1 5 )
T h e n ew SP ec ies r es e刀n b les F
.
sin 己n s is W h e ele r a nd F
. 万esse拄s1’s Fo r el, b u t
it e a n be d ist in g u ished fr om th
e fo rme
r b y no h a ir s on t he Pr o no tu m (so m e
-
t im es h a v in g l~ 2 h a ir s in th e fro n t ) a n d te rg ites i ~ 3 o f the g a s t‘ , 切d y
r a ther du ll
, a
nd 5 1
o v er 1 00 ; and fr
o m t h e lat ter by the sPar se o u tst and i
n g
h a ir s o n w h o le b od y
.
8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H o lo tyPe : w o r k e r
,
Y o n g jie
,
Jie lin P r o v
. , 6
·
x
·
1 9 5 3
,
G u H u ans h e n g leg
.
Pa r a t yPes : 3 8 w o r k e r s w ith th e s a m e d a ta a s th e 12口lo tyPe
.
T h e sPec ic s 15 n a m e d a fte r D r
.
H
.
R
.
\V o n g
, 扭 y s uPe r v is o r 11一 C a zl a d : l。
A 11 th e t yPes a r e d ePo s ite d in th e In 3 e e t C o lle e tio n s o f

f h e R es e a r e h In s t
-
itu te o f F o res t ry
, t h e Chin 既e A e a d em y o f Fo r es t r y , B e ijin g , Chin a .
K ev w o r d s H ym en o Pte ra : Fo r m ie id a e : Fo z
·从 ic a : ta x o n o m y
Fi g s
.
1~ 10 he a d o f F o r m ‘c a 一 w o r k e r s in d o r s a l v ie w . 2 . b e ‘j‘。g e 叮s犷5 W u s p . n
.
, 2
.
e “ 。‘c o lo r ‘。 L a tr e ille , 3 . : ‘, ‘a e E m e r y , 峨. a p 刀r o x ‘m a o s W h e e le r , 5 . o r a [ e o s‘: R u z sk y , 6 . p o [ g -
e te 。。 Fo e r ste r
, 7
. 夕a 夕a to ‘d e s R u z s k y , 8 . a q 。‘[ o ”‘a y a r r o w , , . 5 〔·。 ts e h“e o s‘s R u z s k y , 10 . 理 o n 夕‘
W
u s p
.
n
.
Fig s
.
1 1 ~ 2 0 F o r m “ J 一 w o r k e r s in p r o file . 1 1 . 5 1 ,旧。 E m o r y , 22 . le用“ 。I’ B o n -
d r o it
,
13
.
ja p o ”‘e a M o t se h u ls ky , 1今. g a 夕a to ‘d e s R u z s k y , 2 5 . b e‘j‘。夕口 件: 15 W u s p
.
n
.
(w ith
p e tio le s e a le in a n te r io r v ie w )
,
1‘ . 夕Ia“ e a R u z s k y , 17 . e u 。‘e “Ia r , a L a t r e ille , z a . 切 。 。夕‘ W u
sp
.
n
. ,
1 ,
.
10 ” g ‘c e夕5 D lu ss k y (w ith p et io le s e a le in a n t e r io r v ie w ) , Z o . a 尸夕 r o % ‘拼 a o s W h e e xe r .
Fig :
.
Z x~ 2 2 a litr u n k o f F o r m ‘c a 一 w o r k e r s in d o r sa l v ie w . 2 1 . J“p o o fc o M o tsc h u ls k y , 2 2 .
le m a ” 1 B o n d r o it
.
全国林木引种学术讨论会在浙江富阳召开
1 9 8 9年 1 1月 8 日至 12 日 , 由中国林学会树木引种驯化专业委员会和中囚休木种子公司联
合主持召开了“全国林木引种学术讨论会” 。 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 2叼、省(市)的科研 、生产 、
管理 、 教育部门 , 共六十一名代表 。 学部委员吴中伦教授任会议领导小组组长 , 在大会上作
了“中国树木引种和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的主题报告。 树木引种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潘志
刚副组长作了赴美考察汇报 , 建议我国的树木引种也必须在不同生态区建各有特色的树木园 ,
并开展林木引种试验。 在会上作报告的还有中国林木种子公 一司副经理王棋副组长。 H 个近期
引种成功树种的科研协作组 , 汇报了科研试验进展情况 。来自管理部门的代表 , 介绍丁本省是
如何开展树木引种工作的体会和成果 。会议代表认为我国林 木引种工作取得很大成绩 , 今后仍
应坚持为林业生产服务的方针 , 试验一示范一推广 , 为丰富我国的造林树种不断作出贡献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傅紫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