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1995—10—20收稿。
崔士英副教授,赵彦民,齐志广(河北师范大学 石家庄 050016)。
*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委员会 1992~1995年重点项目。蚧虫学名由蚧虫专家汤礻方德教授鉴定,特此致谢!
柿树蚧虫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崔士英 赵彦民 齐志广
摘要 经调查, 在石家庄市郊区柿园蚧虫有 6 种: 柿绒蚧、柿真棉蚧、日本龟蜡蚧、角蜡蚧、草履
蚧、桃树木坚蚧,其中前两者为优势种, 柿真棉蚧为国内新纪录。其发生特点是数种混合发生, 但以
一种为主。对柿树物候和主要蚧虫的生活史观察表明:蚧虫的发生与柿树物候期有一定相关性,从
而确定了灭虫的最有效时间是 :柿绒蚧在柿树结果后、果膨大前( 6月 10 日前后) ;柿真棉蚧在柿果
膨大前后( 6月中旬 ) ;日本龟蜡蚧在果膨大以后( 6 月下旬) ;草履蚧在柿树芽萌动时期 ( 3 月上旬)。
控制柿树蚧虫的危害, 仍应以化防为主, 保护利用天敌为辅。用久效磷或氧乐果喷雾防治,虫口减退
率在 94%以上, 辅之以久效磷涂梢, 防效可达 100%。
关键词 柿树蚧虫 柿真棉蚧 柿绒蚧 防治方法
蚧虫是危害柿树的重要害虫之一[ 1~3] ,一般年份使柿果减产 10%以上, 严重年份可达
30%以上[ 1]。危害柿树的蚧虫往往是混合种群,几种蚧虫同时发生,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困
难。目前生产防治上, 盲目增加用药次数的结果,增加了蚧虫的抗药性, 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
态平衡。因此,掌握柿树主要蚧虫的发生时序,为防治提供依据,是目前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之一。作者于1993~1995年,对危害柿树的蚧虫种类,主要种类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
系统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 1 试验地点和材料
本试验在太行山东麓的鹿泉市上寨乡北寨村进行。试验柿树园管理较为粗放, 树龄在30 a
以上。柿树( Diospy r os kaki L. f. )为当地优良品种大红袍(栽培品种)。农药为久效磷、水胺硫
磷、氧乐果、来福灵、甲胺磷、功夫、灭多威、敌敌畏,均购于鹿泉市上寨乡供销社。
1. 2 蚧虫种类调查及生活习性观察
每年 4~6月在柿园采集蚧虫成虫标本,制成整体装片鉴定。
生活习性的观察在柿园定点、定株进行,每年 3~10月, 5~7 d 观察一次, 必要时增加次
数。根据防治的需要,重点观察其发生世代数、若虫涌散期, 尤其是涌散高峰期。同时观察柿树
的物候期和蚧虫的天敌。
1. 3 药效试验
在柿园选择树龄和长势较一致的柿树进行, 1株树为 1小区, 1种处理, 4次重复,随机排
列,清水对照,常量喷雾。喷药前调查虫口数,喷药 1周后检查防治效果。调查虫口的方法是: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 5) : 514~518
Forest Research
在小区的不同方位,选 4个枝条,每样本的虫数不少于 50头, 调查统计虫数。
田间防治的时间、用药品种和次数,以为主蚧虫的生物学特性而定。
2 结果与分析
2. 1 危害柿树的蚧虫种类、优势种及发生情况
据称,河北省危害柿树的蚧虫有 3种[ 2]。经 3 a 调查,危害当地柿树的蚧虫计有 6种:柿绒
蚧 Eriococcus kak i Kuwana, 柿真 棉 蚧 Eup ulrinaria citricola ( Kuw . ) , 日 本 龟 蜡 蚧
Paraceroslegia j ap onica( Green) ,角蜡蚧(大白蜡蚧) Cerop lastes cerif er us ( Fabricirus) ,草履蚧
Drosicha cerp lenta ( Kuw ana) ,桃树木坚蚧 Parlhenolecanium per sicae ( Fabr . )。柿真棉蚧分布
日本,后传入美国加州 [ 3] ,在我国为新记录。柿绒蚧、柿真棉蚧发生面积大,虫口密度高,危害严
重,为优势种。日本龟蜡蚧和角蜡蚧已在点、片形成危害,呈扩张之势。草履蚧大发生时,村寨
附近尤其严重。桃树木坚蚧零星发生,危害不严重。因此,当地的防治主要对象为柿绒蚧、柿真
棉蚧、日本龟蜡蚧和草履蚧。
2. 2 柿树物候、主要蚧虫生活习性及天敌
2. 2. 1 主要柿树蚧虫生活习性的观察
( 1)柿绒蚧:一年 4代,在浙江一年 5代[ 3] ,以 1龄若虫在柿树枝干的树皮裂缝中越冬, 尤
以 1~3年生枝条的阴面更多。各代的发生情况如下: 4月中旬,越冬代若虫爬到新梢、叶和蕾
上取食危害。4月末雄性个体开始化蛹, 5月中旬雄成虫羽化,随即交配、死亡。雌成虫分泌蜡
丝形成蜡壳。成熟的卵产在体后的空腔内。产卵量平均为 197粒( 124~353粒)。卵期 7~10
d。6月上旬第一代若虫孵化,孵化期 15 d 左右。第二至第四代若虫孵化时间分别为 7月上旬、
8月上旬、10月上旬。第二代后,出现世代重叠。第二代开始危害柿果, 第三代最严重。
( 2)柿真棉蚧:一年 1代。以 2龄若虫在当年生枝条上越冬,翌年 3月上旬越冬虫体复苏。
3月底4月初越冬若虫蜕皮,雌虫进入3龄,雄性个体发育成前蛹。4月 20~25日雄成虫羽化,
随即交配。5月 20日前后雌成虫分泌白色卵囊,产卵在其中。产卵量平均 2 144粒。6月上旬
若虫孵化, 6月中旬为高峰期。孵化后的若虫很快固定在叶片腹面。10月上旬越夏若虫蜕皮发
育成 2龄若虫,并由叶片转移到当年生枝条上越冬。
( 3)日本龟蜡蚧:一年 1代。以交配的雌成虫在寄主枝条上越冬。6月初产卵, 6月中旬为
高峰期, 7月上旬结束。产卵量平均 2 000多粒。若虫孵化盛期在 6月下旬至 7月初, 7月中旬
孵化结束。初孵若虫很快爬到叶片上固定取食,叶背面叶脉两侧尤多。两天后,虫体背面出现
蜡点, 10 d后,虫体即被蜡包围, 8月上旬开始出现雄蛹, 9 月上旬雄成虫羽化盛期,交配后即
死去, 8月上旬雌成虫陆续由叶转移到 1~2年生枝条危害、越冬。
( 4)草履蚧: 1989年前后曾严重危害柿树, 1994年以后虫口再度趋于上升。在当地一年 1
代,以若虫在树下隐蔽处越冬。2月上旬越冬若虫开始上树, 2月下旬达盛期, 3月中旬基本结
束,历时约 1个月。上树后若虫多聚集在芽痕处固定取食。4月初第一次蜕皮,进入 2龄, 4月
中旬第二次蜕皮后,雌性个体进入 3龄,雄性个体分泌蜡质物化蛹。5月初雄成虫羽化、交配,
中旬为交配盛期, 中下旬开始群聚下树, 6月上旬下树完毕。下树后雌成虫找阴潮隐蔽处,分泌
絮状卵囊,产卵其中,以若虫越夏越冬。
2. 2. 2 柿树物候与主要蚧虫的发生关系 经 1994~1995年的观察(见表 1) , 在当地柿树蚧
5155 期 崔士英等: 柿树蚧虫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虫的活动在柿树发芽前开始。一年之中,草履蚧活动最早,各种蚧虫的世代始期大体与柿树的
终花期相吻合,柿树果期正是若虫孵化高峰期, 日本龟蜡蚧稍晚一些。
表 1 柿树物候与蚧虫发生关系
月 11~2 3 4 5 6 7 8 9 10
旬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柿
绒
蚧
柿真
棉蚧
日本龟
蜡蚧
草履
蚧
越冬代(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代 · - -
二代 · - +
三代 · - - - - +
四代 · - - ( - )
越冬代( - ) ( - ) ( - ) ( - ) - - - - + + + +
一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越冬代(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代 · · -· - - - - + + + + + ( + )
越冬代( - ) ( - ) - - - - - - - + + +
一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柿树物候 休眠
芽
萌
动
发
芽
展
叶
抽
梢
现
蕾
始
花
盛
花
终
花
结
果
果
膨
大
果
成
熟
落
叶
终
叶
注:·卵, - 若虫, + 成虫, ( - )停育,表中只表明雌虫生活史。
2. 2. 3 几种蚧虫的主要天敌 在柿园中, 发现 4种瓢虫捕食蚧虫。
( 1)红环瓢虫 Robolia limbata Motschulsky: 经观察,此虫只取食草履蚧,成虫觅食力强,
一年 1代。3月下旬越冬成虫出蛰、取食、交配, 4月中旬产卵, 4月下旬幼虫孵化, 5月中旬化
蛹, 5月下旬成虫羽化,在树下隐蔽处越夏越冬。
( 2)红点唇瓢虫 Chilocorus kuwanae Silv estr i:一年 2代,以成虫越夏越冬,捕食日本龟蜡
蚧、柿真棉蚧、草履蚧。
( 3)黑缘红瓢虫 Chilocor us rubidus Hope:在当地喜食杏树上球坚蚧,也取食柿树蚧虫。一
年 1 代,以成虫越冬, 3月中旬出蛰, 4月下旬老熟幼虫常数十或上百头聚集在桃( Amygdalus
sp. )或杏( Armeniaca sp. )树枝条上化蛹。5月中旬羽化, 成虫滞育,在当地主要在柿树上越夏,
常见成百上千头聚集在 1棵柿树树叶上越夏和在树下越冬。
2. 3 主要蚧虫的防治试验
2. 3. 1 农药筛选 1994年 6月,以柿真棉蚧为对象, 在其孵化盛期, 用 8种农药试验的结果
见表 2。喷后虽下了一次小雨,但依然可以看出久效磷,水胺硫磷和氧乐果效果较好。
表 2 农药防治柿真棉蚧小区效果
农药名称 浓 度 校正死亡率( % )
(经反正弦转换)
差 异显 著 性测 验
5% 1%
久效磷 1 000倍 95. 3 a A
水胺硫磷 1 000倍 80. 0 b AB
氧乐果 1 000倍 72. 8 b AB
来福灵 2 000倍 68. 3 b BC
甲胺磷 1 000倍 64. 6 b BC
功 夫 2 000倍 60. 9 b BC
灭多威 2 000倍 59. 6 b BC
敌敌畏 1 000倍 34. 4 c C
516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10 卷
1995年 6月用几种有机磷再次进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3种有机磷内吸剂对柿真棉蚧若
虫的防治效果都很好(表 3)。
表 3 几种有机磷内吸剂防治柿真棉蚧若虫效果
处 理 死 亡 率( % )
1 2 3 4 平均
久效磷 1 000倍 99. 43 98. 12 98. 71 98. 57 98. 77
氧乐果 1 000倍 96. 45 97. 24 94. 23 94. 19 95. 89
甲胺磷 1 000倍 91. 90 93. 75 90. 07 99. 40 95. 44
6月中旬, 还进行了用 3种有机磷内吸剂防治试验,效果都好(表 4)。
表 4 3 种农药防治 3 种蚧虫效果
处 理 死 亡 率( % )柿绒蚧 柿真棉蚧 日本龟蜡蚧
久效磷 1 000倍 98. 53 98. 77 97. 17
氧乐果 1 000倍 94. 30 95. 89 96. 08
甲胺磷 1 000倍 95. 90 95. 44 91. 51
注:日本龟蜡蚧孵化迟,试验于 6月 20日进行。
1995 年 5月上旬, 用久效磷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柿真棉蚧死亡率达 97. 72% ,草履蚧为
96. 60% ,但对日本龟蜡蚧的成虫无效。
2. 3. 2 田间防治试验 根据调查,当地柿树蚧虫发生类型如下: ( 1)柿绒蚧—角蜡蚧混合发生
型(Ⅰ型) ; ( 2)柿真棉蚧发生型(Ⅱ型) ; ( 3)日本龟蜡蚧—柿真棉蚧混合发生型(Ⅲ型) ; ( 4)草履
蚧—柿真棉蚧混合发生型(Ⅳ型)。在 1995年 3~6月进行防治,结果如下:
1号试验地,Ⅰ型, 1. 3 hm2 , 6月 10日柿绒蚧第一代若虫孵化高峰期,用久效磷 1 000倍
液喷雾, 7 d 后虫口减退 97%以上, 7月上旬进行第二次防治, 基本上控制住了危害。
2号试验地,Ⅱ型, 0. 5 hm2 , 5月 10日用久效磷 1 000倍液喷雾防治柿真棉蚧成虫, 7 d 后
虫口减退 98%以上,用久效磷 5倍液涂梢防治漏治者 1次, 6月初检查, 不见成虫危害。
3号试验地, Ⅲ型, 20株, 5月 10 日用久效磷 1 000倍液喷雾防治柿真棉蚧成虫, 6月 20
日用氧乐果 1 000倍液喷雾防治日本龟蜡蚧若虫, 10日后虫口减退 96%以上。
4号试验地,Ⅳ型, 10株, 3月中旬在柿树基部涂防虫胶防治草履蚧若虫上树, 5月 10日当
草履蚧蜕皮进入成虫期聚集下树时,喷久效磷 1 000倍液, 同时防治草履蚧和柿真棉蚧成虫,
虫口减退 95%以上。
4 讨论与结论
( 1)在当地危害柿树的蚧虫有 6种, 它们的发生特点是以1种为主混合发生。试验表明,按
其发生时序喷药的防治策略是可行的。柿绒蚧的第一代若虫涌散期,即防治关键期,在 6月 10
日前后,柿真棉蚧在 6月中旬,日本龟蜡蚧 6月 20日以后,而草履蚧则在 3月上旬。
( 2)以柿真棉蚧为对象,久效磷和氧乐果的防治效果都很好,对柿绒蚧、日本龟蜡蚧的初孵
若虫及草履蚧的成虫, 防治效果也很满意。能 1次喷药, 同时防治两种以上蚧虫。施药方法仍
应以喷雾为主,用 4倍久效磷涂梢防治柿真棉蚧, 10 d防效可达 100% ,可作为辅助手段。
( 3)柿园中蚧虫的天敌种类和数量虽多,但不足以控制蚧虫的发生。目前仍应以化防为主,
5175 期 崔士英等: 柿树蚧虫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保护利用天敌为辅。6月份正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时,几种瓢虫都在聚集越夏,防治时应
尽量避开。红环瓢虫在草履蚧发生的后期,对其种群数量有重要的控制作用。1991年曾见到因
食料不足,红环瓢虫大量死亡的现象。
参 考 文 献
1 纪春福.柿绒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林业科技通讯, 1989, ( 9) : 7~11.
2 高宝嘉,崔巍.河北果树蚧虫危害及常见种类识别.河北农大学报, 1993, 16( 1) : 66~70.
3 汤礻方德.中国蚧科.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1991.
Study on Persimmon Scales and Its Control
Cui S hiy ing Zhao Yanmin Qi Zhiguang
Abstract A cco rding to the invest igat ion recent ly made in the persimmon orchards in
the suburbs of Shijiazhuang City , 6 species of persimmon scales ar e found: Er iococcus kaki . E-
up ulrinaria ci tricola, Paraceroslegia j aponica, Cerop lastes cerif er us, Drosicha cerp leata,
Partheuolecanium per sicae. Among them, E. kaki and E. citri cala are dominant species, and
the lat ter is new ly r ecorded in China. Usual ly, it is very typical that the persimmons are at-
tacked by one dominant species, mix ing w ith another or other species. The persimmon phe-
no logy and the life cycle o f the principal scales have been studied. It is clear that the appear-
ance of the scale is related to the persimmon phenolog y. As for E. kaki , the best cont ro l pe-
riod is betw een the persimmon fruit bearing s and the f ruit expansion( ar ound June 10) ; for E .
citr icala, in the process of fruit expansion( around mid-June) ; for P . j ap onica, af ter f ruit ex-
pansion( in the last ten-das of June) ; for D . cerp leata, in the time of persimmon sprout ings( in
the f ir st ten-days o f M ar ch) . Fo r the contr ol of the persimmon scales, the chemical preven-
tion plays an impor tant role, w hile the ut ilizat ion of the natural enemy may as w ell help. By
spraying monocrotothos or omethoate, the scale population decreased by over 94% , and if
monocrotothos is simultaneously appl ied on the top of the t ree, the mo rtal ity o f the scales can
reach 100% .
Key words persimmon scale Ericoccus kaki Eupulrinara citr ical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ui Shiyin g, Ass ociate Profes sor, Zhao Yanmin, Qi Zhiguang ( Heb ei Teachers University Sh ijiazhuang 050016) .
518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10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