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wo Chalcid-flies Infesting Bamboo

两种竹瘿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全 文 :林 业科 学研究     ,         
   !    
两种竹瘦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王浩杰 徐天森 林长春 刘若平
摘要 竹广肩小蜂和竹长尾小蜂是竹林廖小蜂类的优势种  研究表明广肩小蜂   一代  以蛹
在虫痪内越冬 成虫  月中旬至  月中旬羽 化 ,  月下旬至  月下旬出痪 , 产卵于萌动小枝芽基部
的节间内并形成虫疫 , 在虫痪内完成卵 、幼虫和蛹的发育  幼虫发生期  月上旬  月中旬 ,  龄 , 以
虫屡内壁组织为食 。 长尾小蜂   一代 , 以幼虫在虫痪内越冬  成虫 于  月 中旬至  月上旬羽化 、 出
痪 , 产卵于 已被广肩小蜂产卵的芽中  幼虫孵化后占据广肩小蜂的虫癣 , 幼龄时可食广肩小蜂幼虫
虫体 , 但以植食为主 幼虫  龄 , 发生期  月上旬至次年  月下旬 ,  月后渐渐老熟 、越冬 。
关键词 竹广肩小蜂 、 竹 长尾小蜂 、 生物学特性
竹瘦小蜂类是竹林常见昆虫 , 计  余种 ” , 均属膜翅 目小蜂总科   !      。 分布于我
国 各竹产 区和 日本等地 , 主 要 发生 于毛 竹 楠 竹   勺  如  加              
    、 雷竹    户             和苦竹         , ,       等竹林 , 因栖息于
虫瘦内 , 故俗称竹瘦蜂或竹小蜂 。 竹广肩小蜂 八    从人  , 从          和竹长尾小
蜂                     是其 中的主要种类 , 两者合计 占竹瘦小蜂群体的   左
右 。 广肩小蜂产卵于当年新萌动小枝芽基部的节间内 , 并刺激该处组织增生膨大成虫痪 , 小枝
端部着生的新生竹叶畸型簇生 、提前脱落或枯死 , 致竹株生长受阻 、 出笋的量 、 质下降 。
对竹广肩小蜂和长尾小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文献近  篇 , 主要见参考文献    。 但由于
竹瘦小蜂类种类 多 、 数种混同发生 、 种 间关 系较复 杂 , 尚未见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 , 笔 者于
    一   年在浙江省富阳市和龙游县对危害毛竹     “ 的广肩小蜂和长尾小蜂的
种间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 发现已有文献中在形态和习性方面尚有错误和不清楚之处 , 现就两
种小蜂卵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补充报道 。
材料与方法
   采样竹林
供试虫源采 自位于浙江省富阳市东郊虎 山和龙游县芝坑口 村的毛竹花年竹林 , 竹痪小蜂
危害株率    写           , 有虫株平均每株虫瘦数         !     个 。
   成虫期观察
于成虫羽化前 , 从野外大量采集虫瘦 , 室内逐 日观察成虫羽化进度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收
集成虫作室内插枝饲养 , 观察成虫的交尾 、 产卵和寿命等 。
  一  一   收稿 。
王浩杰副研究员 , 徐天森 , 林长春 , 刘若平中国林 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浙江富阳    
, 本研究为中国林科院亚林所 “中国竹子主要害虫的研 究”部分内容 。
 明惟俊 , 戴国树  竹小蜂的初步研究  第六届华东昆虫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     
 期 王浩杰等 两种竹痪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幼虫期观察
为避免与其它蜂种混淆 , 在竹林 内选择换叶竹株套袖笼 , 混合接入广肩小蜂和长尾小蜂成
虫  从笼内采集虫痪 , 根据小蜂的发育阶段每  一   解剖虫瘦  次 , 镜检观察虫瘦内小蜂 卵 、
幼虫和蛹的发育进度和生活习性 , 测量头壳宽和体长 。
 结 果
   卵的形态描述
竹广肩小蜂的卵长蟒抖形 , 最粗处偏于一端 。 中间卵体部位乳白色 , 外层角质卵壳无色 , 卵
壳向两端逐渐变尖成柄状 , 卵粗端柄较短 , 另一端附有数倍于卵体的细长卵丝 。 卵全长     
士     !   , 其中卵体长       士         , 粗端柄长      士         , 卵丝长
      士         。 最粗处卵径       士        。 详见图  中  。 竹长尾小蜂卵梭
形至长梭形 , 一端较宽 , 卵体乳 白色 , 卵壳角质 、 无色 , 向两端渐尖 , 在宽端成柄状 , 细端的柄不
明显 。 卵全长     士        , 其中卵宽端柄长     士     乐  , 最宽处卵径 
  士         。 与广肩小蜂卵相比 , 长尾小蜂卵较宽 、 短 , 无卵丝 。 详见图  中  。
   生活史
  竹广肩小蜂
  竹长尾小蜂
图  两种小蜂 的卵形 态
     竹广肩小蜂   一代 , 以蛹越冬 , 次年
 月中旬起越冬蛹羽化为成虫 。  月中 、 下旬为
羽化盛期 , 成虫  月下旬出瘦 ,  月下旬至  月
初盛发 ,  月上旬终见 。 卵期  月中旬至  月中
旬 , 幼虫  月初始见 ,  月下旬至  月初盛发 , 
月上中旬老熟 、化蛹越冬 。 详见下页图  中  。
     竹长尾小蜂   一代 , 以幼虫越冬 , 次
年  月上 、 中旬始越冬幼虫陆续化蛹 ,  月中旬为化蛹高峰期 , 成虫  月中旬羽化 出瘦 ,  月下
旬盛发 ,  月中旬终见 , 卵期  月下旬至  月中旬 , 幼虫于  月初始见 ,  月中旬盛发 ,  月后
渐渐老熟 、越冬状态见下页图   。
   生活习性
     竹广肩小蜂
成虫   月中旬至  月中旬在虫瘦内羽化后并不立即出瘦 , 而在虫瘦内滞留 一   , 于 
月中 、下旬 日平均温度持续稳定在   以上 , 小枝芽萌动达到盛期和盛期末时 , 咬圆形羽化孔
出痪 。 白天出瘦 , 以    时和     时最多 。 雌 、 雄蜂基本同步出瘦 , 但雌蜂略迟 。 成虫出
廖期  个月 , 出痪进度与温度密切相关 , 日均温度   左右时 , 成虫出瘦正常 ,  一   后进入
出瘦盛期并持续  星期左右  突然降温使成虫出瘦量明显减少 , 峰期后延 早春气温多变 , 因此
成虫出瘦呈多峰状 。 在不同年份 , 因气候条件和寄主发育进度不同而异 , 成虫出瘦 日和高峰期
可提前或延迟  星期左右 , 详见下页图  。 成虫出瘦时全身沾满竹枝粉屑 , 在竹枝上爬行 、抖翅
数分钟后即可飞行活动 。 成虫具强趋光性 , 室内用棉球浸泡蜂蜜饲养 , 成虫具一定趋蜜性 , 供与
不供蜜水饲养的成虫的寿命差异较大 表   。 成虫性比接近  ,  , 不同年度的变异较小 。 成虫
出瘦当天即可交尾 , 交尾均在白天进行 , 雌虫静止不动 , 雄虫以  足抱握雌虫体背后上方 , 腹部
向前下方弯曲成 弓形  每次交尾历时     一    。 雌虫交尾后即可产卵 , 根据对室内饲养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 卷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竹广肩小蜂

,    一 …… 二一‘产 。  ’ 。‘
,
叮口,,。,
 己且
   ·····一
,



 

, 尹
沪  旦士二主  粗三 二工, 工二三了 生乙兰匕工 主二匕工—  李        竹长尾小蜂 广 ”   尹户口…。:。,
:
;;!fl,,,I",忆80642
ƒ次„辞余知州绷珍袍川印
“吮舒带斥井性气衬节一了气盯节1 2 3 上 中 下 上 中 下日期(旬/月)
图 2 两种小蜂各虫 态年 发生百分率
蛹 ; 一 一一成虫 ; ……卵; 一 · 一幼虫
ƒ卯„侧蛆河睁口
25015025, l.j ..刁Jwe1),
2010550
. .… 、…
, . … 。 .’年才沪.’ 、 :.… … ” 六
I 、
I 、
19 9 4
ƒ次„哥尔冲谈刃俗拼
、.’
,’N
.…
甲. 口口
、 、
、以 、一、
2501 5
目丫., -
2 4 6
、、 .
。橇 27 29 31 8 10 12 14 16 1多 2 0 22 二二各目巴. . 翻口. . ‘2 4 2 6 2 8 3 0
3
日期旧 /月)
图 3 竹广肩小蜂成虫出澳与温度的关系
—雌蜂 ; 一 一 一雄蜂 ; 日平均温度
期 王浩杰等:两种竹痪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雌蜂不同时间的卵巢解剖和怀卵量观察(表 1) , 平均每雌孕卵 9 粒 、 产卵 78 粒 , 其中前 s d 产
卵量占 71 .9% 。 产卵时 , 雌虫 6足抱握小枝芽 , 头 、 胸部与芽平行 , 腹部 90 向下方弯曲 , 将产卵
器垂直插入小枝芽基部节间内产卵 , 每次产卵历时 8.1 (2 ~ 22) m in 。 卵散产 , 每芽落卵量 1~ 3
粒 , 平均 2.1 粒 , 同一芽上产卵多于 1粒时 , 多产于同一节间内 , 也有产于 2~ 3 个节间内 , 并形
成相应数量的虫瘦 。
表 1 室内饲养成虫的寿命和孕卯t
雌性比 成虫寿命 (d) 雌蜂孕卵量 (粉 雌 )
蜂种 雌 蜂 雄 蜂 —-—(%)补充营养 不补充营养 补 充营养 不补充营养 羽化当天 羽化第 3 天 羽 化第 5 天 遗腹卵广肩小蜂 50.3 17.9 14.0 14.0 11.0 99.0 83.0 42.6 20.6(49.7一 50.5) (10 ~ 21) (8一 16) (9~ 21) (6一 14 ) ( 90 ~ 10 7 ) ( 6 7 ~ 9 5 ) (3 6 ~ 5 5 ) ( 5一 6 2 )长尾小蜂 43.7 10.2 4.2 7.9 3.7 2 6.4 37.0 36.2 34.2(39.0 ~ 50. 1) (7~ 15) (3~ 6) (7一 11 ) ( 3 ~ 5 ) (2 3 ~ 3 2 ) ( 2 7 ~ 42 ) (2 8 一4 2 ) ( 2 8 ~ 4 0 )注:括 号内为幅度 。幼虫 :被产卵的小枝芽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 , 被产卵部位组织逐渐增生 、畸型膨大 , 在小枝
中部形成长梭形虫痪 。幼虫孵化后终生在虫瘦内营隐蔽生活 , 以虫瘦内壁组织为食 , 性静少动 。
在同一虫瘦内幼虫数多于 1 头时 , 相互争斗 , 最终仅存 1 头幼虫完成发育 。 根据定期的虫廖解
剖 、镜检幼虫头壳宽和体长 , 幼虫 5 龄 , 发育不整齐 , 7 月中下旬渐入 5 龄 , 9 月上中旬老熟 、化
蛹 。 各龄幼虫头壳宽见表 2 , 幼虫头壳宽(X )与虫龄 (Y )成线性正相关关系 , 相关系数 r一 0.” 9
8 , 回归模型为 Y 一 0. 648 1十 7.9 96 S X 。 图 4 为幼虫的体长增长情况 。
表 2 各龄幼虫头壳宽
头 壳 宽 (m m )
蜂 种一龄 2 龄 3 龄 4 龄 5 龄广肩小蜂长尾小蜂 0.042 9士 0. 0 0 4 0 0 . 16 8 9士0 . 0 10 3 0. 29 5 1士 0 . 0 1 0 4 0 . 4 2 2 6 士0 . 0 0 9 5 0 . 5 4 1 0士 0 . 00 9 70 . 0 2 8 1 0 . 2 7 3 7士0 . 0 14 3 0 . 40 9 7士 0 . 0 1 6 7 0 . 5 7 8 3 士 0 . 0 1 3 3 0 . 7 47 8士0 .0 1 1 9(tu日)事长 主币卞主币节1币卞了币卞.主译.卞上中币1 中下上由下上史5 6 7 8 9 10 11 12日期(旬/月)图 4 两种小蜂幼虫体长增长··一竹广肩小蜂; —竹长尾小蜂
林 业 杆 字 研 冤 9卷
2 .3.2 竹长尾小蜂
成虫 :4 月上旬至 5 月上旬羽化 、 咬圆形羽化孔出痪 , 在虫瘦 内无 明显滞留期 , 雌虫比雄虫
迟 2~ 4 d 。 白天羽化 , 日羽化高峰出现在 10 ~ 12 时和 14 ~ 16 时 。 羽化进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
4 月中旬至 5 月上旬的 日平均温度多在 20 ℃左右 , 日平均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时 , 一般于开始
羽化 3~ 4 d 后进入羽化盛期并持续 5~ 7 d , 突然降温特别当低于 15 ℃时 , 成虫羽化量减少 ,
高峰期延迟或出现多峰 , 羽化 、 出瘦期持续 15 ~ 20 d 。在不同年份间 , 长尾小蜂的羽化出澳 日变
异不大 , 但羽化高峰期有提前或延迟 2~ 3 d 的变化 , 详见图 5 。成虫出痪后需在竹枝上爬行 、颤
翅 , 去除虫体上的竹枝粉屑 , 4 ~ 10 m in 后便可飞行活动 。 成虫具强趋光性和一定趋蜜性 , 补充
营养与否对其寿命影响较大 , 成虫性比在不同年份变化较大 , 平均雌性 比为 43 .7% , 单雌孕卵
量 27 ~ 42 粒 (表 1) 。 交尾时雄成虫多倒挂于雌成虫的腹面 , 或定位于雌虫体背后上方 , 腹端向
腹面钩起成弓状 , 每次交尾历时 2(l 一4) m in 。 室内用新鲜带芽竹枝饲养未观察到雌蜂产卵行
为 , 不同时间的雌蜂经解剖未见卵巢内卵量减少 , 解剖芽也未发现卵 , 室外采集小枝芽解剖观
察表明雌蜂产卵于被广肩小蜂产卵的芽内 。 卵散产 , 每芽产卵 1~ 8 粒 , 多 2~ 3粒 , 平均 3. 2
粒 。 成虫的寿命和性 比等特性详见表 1 。
ƒp„侧明公睁口
“5「z“
r
’ ‘”
‘s
f二o r
,
l
/
“r
/ /
. _产0 ‘ 产
2 5
r
: :
{
”” ’
, 。
r5「__O‘ 产 一 一 ~
3 o
f
2 5
r
2 0 卜
ƒ次)余辞冲牟四斌侣
.·…刀1510 l、尹尹
1 “0

” ” ’ . ” ” ‘” ‘ · . …… 1 ““
, 9 9 4 年 1 20l5
l0
卜 、、一
1 2 3 4 5
5
日期旧 /月)
竹长尾小蜂成虫羽化与温度的关系
—雌蜂 ; 一 一 一 雄蜂; … … 日平均温度
期 王浩杰等:两种竹痪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57
幼虫:幼虫寄食于广肩小蜂虫瘦内 , 活泼好斗 , 杀死广肩小蜂幼虫 , 占其虫瘦 , 同一虫瘦内
的多只长尾小蜂幼虫也相互残杀 , 最后每瘦仅 1 头幼虫完成发育 , 有时甚至全部死亡成空瘦 。
幼虫 5 龄 , 发育不整齐 , 幼虫期的大部分时间取食虫瘦的内壁组织 , 1 月中旬后逐渐老熟 , 在
虫瘦内越冬 。 各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和体长增长详见表 2 和图 4 。
参 考 文 献
福建林学院森保教研组.竹小蜂的初步研究.中国林业科学 , 1 9 7 7 , ( 4 ) : 56 ~ 62 .
龚乃培 .詹仲才.鄂南两种竹小蜂生物学特性观察 .林业科技通迅 , 1 9 8 , ( 9 ) : 21 一 2 .
孙永林 , 秦柳华.竹小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西南林学院学报 , 19 93 , 1 3 ( 4 ) : 2 7 6,
刘云龙.两种竹小蜂的调查.竹类研究 , 1 9 84 , (2 ) : 52 一53 .
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 湖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主编.林虫寄生蜂图志.杨陵 :天则出版社 , 1 9 90 .
S
t
u
d
i
e s o n
t h
e
B i
o
l
o
g i
e a
l
C
h
a r a e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w
o
C h
a
l
e
i d
一f l i e s I n f e s t i n g B a m b o o
W a n g H a oj i e X u ,I

l’a n sen L in C h a n g ch u n L iu R u OP in g
A b stra e t T h e e u ry to m id w a sp , A i o l o m o rP h o u s rh OP a l o ld e s a n d t h e t o r y m i d , D i o m o r u s
a
i
o
lo m
o
rP
h i
,
a r e t w
o
d
o
m i
n a n t s p
e e
i
e s o
f
e
h
a
l
e
i d

f l i e s i n f e
s t i n g b a m b o o
.
A d u l t s o f A
.
rh oP
a lo i d e s e m e
r g e f r o m n l i d F e b r u a r y t o m i d A p r i l
,
b
u t
s
t a y i
n t
h
e
g
a
l l
u n t i l l
a t e
M
a r e
h
.
T h
e y
l
a y e g g
s
i
n n e
w l
y
一 s P r o u t e d b u d s a n d a g a l l d e v e l o p
s a t t h
e s i t e o f e g g

l a y i
一1 9 a s t h e b u d
d e v e l o p s in r o a n e w b r a n e h le t
.
l ~ 3 e g g s e a n b e l a i d i n e
a e h b u d b u t o n l y o n e l a r v a s u r v iv e s
.
T h e l a r v a e f e e d o n in t e r n a l t i s s u e o f t h e g a l l a n d p u p a t e i n m id S e p r e m b e r
.
W i n t e r 1
5 p a s s e d
a s p u p a e i n t h e g a l l a n d t h e r e 15 o n e g e n e r a t i o n a y e a r
.
D
. a i o l o m o rP h i p u p a t e f r o m e a r l y J a n
-
u a r y r o m i d M a r e h
.
A d u l t s e m e r g e i n l a t e A p r i l a n d l a y e g g s i n y o u n g g a ] 15 d e v e l o p e d b y A
.
rh OP
a lo i d e s
.
L a r v a e o f D
. a i
ol
m o rP h i
,
a
f
t e r
h
a t e
h i
n
g
,
k i l l
r
h
e
l
a r v a e o
f A
.
rh oP
a
l
o
i d
e s
,
o e e u
-
p y
r
h
e
g
a
l l
,
f
e e
d
o n t
h
e
i
n t e r n a
l
t i
s s u e a n
d d
e v e
l
o
p i
n t o
m
a t u r i t y
a
f
t e r
N
o v e
m b
e r
.
T h
e t o
-
r y
m i d
o v e r
w
一n t e r s a s m a t u r e l a r v a e i n t h e g a l l
. T h e r e 1 5 o n e g e n e r a t io n a y e a r
.
K e y w o r d s A i o l o m o rP h
o u s rh oP a l
o i d e s , D i o m o r u s a i o l o m o rP h i
,
b i
o
l
o
g i
e a
l
e
h
a r a e t e r i
s t i
e s
W
a n g H
a o j
le
,
A
s s
o
e
i
a t e
P
r o
f
e s s o r
,
X
u
T i
a n s e n
,
I i
n
C h
a n
g
e
h
u n
,
I
i
u
R
u o
p
i
n
g
( T h
e
R
e s e a r e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u
b
t r o
p
i
e a
l
F
o r e s t r
y
,
C A F F
u
y
a n 只 ,
Z l
l
e
j
i
a
n
g
3
1 1 4 0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