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esearch Progress of Pore Control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Biomass-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生物质活性碳纤维孔隙调控与结构表征研究进展


综述生物质纤维基活性碳纤维、黏胶基活性碳纤维、木质素基活性碳纤维、生物质苯酚液化物基活性碳纤维、生物质沥青基活性碳纤维5种生物质活性碳纤维的孔隙调控与结构表征研究进展,归纳其晶体结构、表面形态结构、表面化学结构和吸附性能,并提出几点建议。

In this review, research progress of pore control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five kinds of biomass-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including biomass fiber-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viscose-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lignin-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phenolated biomass-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and biopitch-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is summarized.Furthermore, crystal structure, surfac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surface chemical structure and adsorptive property of biomass-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are also presented.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in order to further complete the research of biomass-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pore control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全 文 :第 49 卷 第 10 期
2 0 1 3 年 10 月
林 业 科 学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Vol. 49,No. 10
Oct.,2 0 1 3
doi: 10.11707 / j.1001-7488.20131022
收稿日期: 2012 - 11 - 21; 修回日期: 2013 - 01 - 23。
基金项目: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4057)。
生物质活性碳纤维孔隙调控与结构表征研究进展
金 枝 赵广杰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100083)
摘 要: 综述生物质纤维基活性碳纤维、黏胶基活性碳纤维、木质素基活性碳纤维、生物质苯酚液化物基活性碳
纤维、生物质沥青基活性碳纤维 5 种生物质活性碳纤维的孔隙调控与结构表征研究进展,归纳其晶体结构、表面形
态结构、表面化学结构和吸附性能,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生物质活性碳纤维; 孔隙结构; 孔隙调控
中图分类号: TQ342. 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7488(2013)10 - 0140 - 09
Research Progress of Pore Control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Biomass-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Jin Zhi Zhao Guangji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In this review,research progress of pore control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five kinds of biomass-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including biomass fiber-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viscose-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lignin-
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phenolated biomass-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and biopitch-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is
summarized. Furthermore,crystal structure,surfac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surface chemical structure and adsorptive
property of biomass-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are also presented. Finally,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in order to further
complete the research of biomass-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pore control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Key words: biomass-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pore structure; pore control
活性碳纤维( activated carbon fiber,简称 ACF)
以其接触面积大、比表面积高、吸附容量大、吸附脱
附速率快、耐热耐酸碱等优点作为一种新型吸附功
能材料广泛应用于环境净化、催化剂载体、电极材料
等方面。在高度提倡能源绿色化的今天,利用生物
质资源包括林业生物质,如木材及其加工废料
(Asakura et al.,2004; Yoshida et al.,2005),农业废
弃物,如棉 (王元庆等,2009 )、麻 (陈水挟等,
1998)、玉米淀粉(Okabe et al.,2005)等为原料制备
ACF 以取代石化资源成为一项重要课题。自 Abbott
(1962 ) 首次研制成功黏胶基 ACF ( viscose-based
ACF,简称 VACF)以来,如今 VACF 已成为四大工业
化 ACF 之一。20 世纪 90 年代,学者们(曾汉民等,
1991; 岳中仁等,1996a; 1996b; 陈水挟等,1998;
2000; 陈凤婷等,2004; 符若文等,1998a; Chen et
al.,2003; 2007 ) 制备了剑麻基 ACF ( sisal-based
ACF,简称 SACF),对制备工艺、结构表征、吸附性
能、碳化活化动力学等做了一系列研究,之后苎麻基
ACF( ramie-based ACF,简称 RACF ) (刘凤丹等,
2009)、木纤维基 ACF ( woodfiber-based ACF,简称
WACF) (Asakura et al.,2004; Tan et al.,2012)、木
棉基 ACF ( ceiba-based ACF,简称 CACF) (王元庆
等,2009)等研究相继出现。Uraki 等(1997)利用桦
木乙酸木素熔融纺丝制备的木质素基 ACF( lignin-
based ACF,简称 LACF)比表面积达 1 250 m2·g - 1,
高于商业活性碳。近年来,原料成分类似酚醛树脂
的生物质苯酚液化物基 ACF ( phenolated biomass-
based ACF,简称 PBACF ) ( Yoshida et al.,2005;
Okabe et al.,2005)和以生物质柴油副产物生物质沥
青为原料的生物质沥青基 ACF(biopitch-based ACF,
简称 BPACF ) ( Qiao et al.,2005 ) 的研究也逐渐
展开。
ACF 以微孔为主,无法用于大分子吸附,为扩
大适用范围应对其进行孔结构调控。近年来,Qiao
第 10 期 金 枝等: 生物质活性碳纤维孔隙调控与结构表征研究进展
等(2005 )在木材沥青甲醛树脂聚合过程中加入
0. 1%的 Fe (NO3 ) 3,得到的木材沥青基 ACF 具有
30% ~ 50% 的中孔。钱明娟等 (2004 )、张志海等
(2009)通过不同工艺制出大孔 VACF,大孔主要分
布在 50 ~ 200 nm 之间。此外,可通过调节孔径分布
范围和均匀程度制备生物质碳分子筛,目前研究多
数采用活性炭作为前驱体 ( Nguyen et al.,1995;
Kang et al.,2008; Alcaniz-monge et al.,2008),纤维
状分子筛制备则有待进行。本文综述了生物质纤维
基 ACF,VACF,LACF,PBACF,BPACF 的孔结构及调
控研究,归纳其晶体结构、表面形态结构、表面化学
结构和吸附性能,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完善各类生
物质 ACF 的孔结构和调控研究。
1 生物质 ACF 孔隙结构研究现状
1. 1 生物质纤维基 ACF
目前用于制备 ACF 的生物质纤维原料主要有
麻纤维、木纤维、棉纤维三大类。
麻纤维价格低廉且具备中空结构和许多自然孔
隙,是制备 ACF 一种常用的纤维原料。水蒸气活化
SACF 比表面积一般在 700 ~ 1 500 m2·g - 1之间,最
高可达 1 788. 2 m2·g - 1,得率 5% ~ 19% (曾汉民等,
1991; 岳中仁等,1996a; 陈水挟等,1998; 2000; 陈
凤婷等,2004)。陈凤婷等(2004)比较了 SACF、椰
壳活性炭和剑麻茎基活性炭的孔结构,在 850 ℃下
水蒸气活化 90 min,SACF 的比表面积、微孔孔容、中
孔率和平均孔径较其他二者最大; 微孔孔径分布为
0. 4 ~ 2. 0 nm,极微孔占据绝大部分,具有一定的分
子筛效应; 中孔分布在 3. 2 ~ 5. 5 nm 的较为集中。
化学活化 SACF 得率较水蒸气活化高,一般可达
20% ~ 35%,但比表面积较小,一般在 1 000 m2·g - 1
左右,总孔容也较小,0. 5 mL·g - 1左右 (符若文等,
1998a; Chen et al.,2007; 岳中仁等,1996b; Fu et
al.,2003)。
刘凤丹等(2009)在 400 ~ 650 ℃下采用 ZnCl2
活化制备 RACF,产物孔径分布在 10 nm 以下,峰值
孔径集中在 0. 5 nm 和 1. 2 nm,随活化温度升高,微
孔孔容从 0. 43 mL·g - 1升高到 0. 55 mL·g - 1,中孔孔
容从 0. 65 mL·g - 1降低到 0. 23 mL·g - 1,孔隙向较小
的微孔发展; 总孔容与比表面积均逐渐降低,这是
由于高温 ZnCl2 的挥发造成孔穴收缩导致。
Rosas 等( 2009 )将大麻纤维与磷酸以质量比
3∶ 1浸渍后于 550 ℃ 下活化制得 HACF,比表面积
1 355 m2·g - 1、微孔孔容 0. 293 mL·g - 1、中孔孔容
1. 25 mL·g - 1、微孔平均孔径 0. 75 nm、中孔平均孔
径 3 ~ 4 nm; 随磷酸浓度增加,微孔孔容减少,中孔
孔容升高,这是由于渗入碳基质中的磷酸盐和磷酸
盐酯高温挥发留下更大的孔空间。对比 N2 吸附和
CO2 吸附孔测结果推断 HACF 具有一定的宽孔
结构。
Asakura 等(2004)采用针阔叶木木纤维在 N2
保护下以 5 K·min - 1由室温加热至 900 ℃碳化 1 h,
冷却至室温后在 880 ℃下 CO2 活化制备中空 ACF,
比表面积最高达 1 386 m2·g - 1,总孔容 0. 898 mL·
g - 1。针叶木 WACF 主要为微孔,阔叶木 WACF 具
备中孔和微孔,随烧失率增高,中孔率增大。Tan 等
(2012)指出油棕榈果壳纤维在 150 ~ 200 ℃的碳化
预处理后制备 ACF 有利于得到丰富孔隙,900 ℃下
CO2 活化比表面积最高达 2 743 m
2·g - 1、微孔孔容
0. 413 ~ 1. 153 mL·g - 1、总孔容 1. 162 mL·g - 1。
王元庆等(2009)将木棉纤维在磷酸氢二铵溶
液中浸渍并于 200 ℃下预氧化 2 h,后 650 ℃活化
70 min 得到得率约 40%、比表面积 1 518 m2·g - 1、总
孔容 0. 878 mL·g - 1、微孔率 80. 3%、平均孔径
2. 313 nm的 CACF。
1. 2 VACF
VACF 在工业化生产中产量最大,比表面积一
般为 900 ~ 2 000 m2·g - 1,以微孔为主(梁英娟等,
2007; Chen et al.,2005)。Su 等(2007a)指出,N2 吸
附等温线表明浸渍剂浓度超过 30% 时 VACF 出现
裂缝状和瓶颈状的中孔结构,随浓度增加,比表面
积、平均孔径、总孔容增加,得率和微孔率减少。另
表明(Su et al.,2007b)增加 H2O 和 N2 流量,比表面
积、总孔容、微孔孔容均增加,微孔率下降,加大 N2
流量得率提高。另空气中氧、碳反应会加剧孔隙形
成,采用水蒸气混合空气活化有利于增大孔径和比
表面积 ( Su et al.,2012 )。 Jarapala 等 ( 2011 ) 在
900 ℃下水蒸气活化 60 min 得到的 VACF 较同条件
下制备的酚醛基 ACF 孔隙结构发达; 提高活化温
度或时间,VACF 平均孔径增加,而 PACF 减少; 二
者达最优孔结构的工艺参数也不同。
Huanga 等 ( 2002 ) 在 850 ℃、CO2 流 速 为
200 cm3·min - 1条件下活化 14 ~ 60 min 得到 VACF,
相比水蒸气活化产物具有更高的微孔孔容。符若文
等(2001)采用 230 ~ 800 ℃下磷酸活化制备 VACF,
300 ~ 500 ℃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均达最大,磷酸珠粒
在纤维基体中的分散性对活化起主要作用。
1. 3 LACF
木质素是我国造纸工业剩余物的一大部分。
Uraki 等(1997)利用桦木乙酸木素熔融纺丝后在 N2
141
林 业 科 学 49 卷
中以 750 ℃·h - 1 加 热 至 900 ℃,在 含 水 蒸 气
69. 3%、450 mL·min - 1的 N2 中活化 40 min 制得桦
木乙酸 LACF,得率达 17. 1%,比表面积达1 250 m2·
g - 1,大于商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1 220 m2·g - 1,其
中内表面积1 200 m2·g - 1,总孔容 0. 47 mL·g - 1,平
均孔径 2 nm,几乎不存在大于 10 nm 的孔隙。Kubo
等(1998)研究表明1 000 ℃碳化再经 900 ℃水蒸气
活化 80 min 的针叶木乙酸 LACF 比表面积达1 930
m2·g - 1、内表面积1 790 m2·g - 1,孔径小于 10 nm 的
中孔生成同时伴随大量孔径小于 4 nm 的孔隙包括
微孔的生成; 活化 60 min 中孔孔径主要分布在 2 ~
4 nm 之间; 活化 40 min 的阔叶木乙酸 LACF 比表
面积1 180 m2·g - 1,内表面积1 130 m2·g - 1,均低于
同条 件 下 制 得 的 针 叶 木 乙 酸 LACF。 Kubo 等
(2007)利用阔叶木碱木素和聚丙烯以 HKL /PP 质
量比 63∶ 37 混纺后1 000 ℃碳化 1 h,产物比表面积
达512 m2·g - 1。
1. 4 PBACF
生物质苯酚液化物成分与酚醛树脂相当,含大
量芳香基官能团(揭淑俊等,2005),加入甲醛或六
次甲基四胺等可得线性酚醛树脂 ( 马晓军等,
2007)。
生物质苯酚液化物碳纤维中存在一定的孔隙:
马晓军等(2011)制备杉木苯酚液化物基碳纤维,指
出随碳化温度升高,比表面积、微孔表面积、微孔孔
容都增加,中孔孔容下降,微孔和中孔孔径分布越来
越集中; 孔结构在 600 ~ 800 ℃变化最大,孔形状呈
圆锥形状; 1 000 ℃碳化产物比表面积约 700 m2·
g - 1、微孔率约 70%、平均孔径 1. 87 nm,孔径分布较
宽。Yoshida 等(2005)利用玉米淀粉与苯酚以质量
1∶ 3混合,硫酸为催化剂液化,甲醛和 MgO 为中和剂
除去多余苯酚,后经纺丝和 900 ℃碳化得碳纤维表
现为 I 型微孔结构,比表面积达 619 m2·g - 1。
Okabe 等(2005)继 Yoshida 等的研究之后用咪
唑代替 MgO,用废弃木材代替玉米淀粉,并与高浓
度聚乙烯 3∶ 7混合 165 ~ 185 ℃下熔融纺丝,甲醛和
盐酸溶液固化,N2 下1 000 ℃碳化 1 h 制备薄碳纤
维,并将一部分在 800 ℃下水蒸气活化 30 min,由于
咪唑代替 MgO 后抑制孔形成,碳纤维比表面积减少
至 13 m2·g - 1,PBACF 比表面积达 1 048 m2·g - 1、中
孔比表面积 129 m2·g - 1、微孔孔容 0. 42 mL·g - 1、中
孔孔容 0. 12 mL·g - 1。
1. 5 BPACF
生物质沥青是通过压缩真空高温处理生物质原
料得到的挥发物制得,得率达 50% (Prauchner et al.,
2005b)。Qiao 等(2005)指出生物质沥青较化石沥
青含氧量高,主要由 1 ~ 3 个芳香环的酚结构组成,
可用于合成酚醛树脂。
Prauchner 等(2004; 2005a)研究表明桉树沥青
是具有热稳定性的可纺沥青,在 600 ~ 800 ℃碳化过
程中芳香环结构逐步转化为二维六边形网状结构形
成裂缝,紧接着产生微、中孔结构。桉树沥青制的碳
纤维 力 学 强 度 较 低,更 适 用 于 生 产 活 性 碳
(Prauchner et al.,2005b)。Qiao 等(2005)将竹材沥
青和甲醛溶液在酸催化下聚合,制备的竹材沥青基
ACF 比表面积 457 ~ 1 648 m2·g - 1,总孔容 0. 25 ~
0. 97 mL·g - 1,微孔孔容 0. 23 ~ 0. 87 mL·g - 1,微孔
率 90%左右。
表 1 为各类生物质 ACF 的孔隙结构参数值。
表 1 生物质 ACF 各孔隙结构参数值①
Tab. 1 Pore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biomass-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类型
Type
得率
Yield(% )
比表面积
Specific surface
area /(m2·g - 1 )
微孔孔容
Micropore pore
volume /(mL·g - 1 )
中孔孔容
Mesopore pore
volume /(mL·g - 1 )
总孔容
Total pore
volume /(mL·g - 1 )
微孔率
Micropore
percentage(% )
平均孔径
Mean pore
diameter / nm
SACFa 5 ~ 19 700 ~ 1 788 0. 284 ~ 0. 593 0. 062 ~ 1. 063 0. 419 ~ 1. 191 50 ~ 89 1. 94 ~ 2. 91
RACFb — 1 616 ~ 2 086 0. 430 ~ 0. 550 0. 230 ~ 0. 650 0. 780 ~ 1. 080 40 ~ 71 1. 92 ~ 2. 07
HACFb 41. 1 ~ 49. 8 723 ~ 1 355 0. 197 ~ 0. 323 0. 008 ~ 1. 253 0. 331 ~ 1. 546 15 ~ 98 —
WACFc 30 ~ 60 874 ~ 1 386 0. 280 ~ 0. 491 — 0. 464 ~ 0. 898 46 ~ 90 0. 85 ~ 1. 30
CACFb — 799 ~ 825 0. 354 ~ 0. 605 0. 064 ~ 0. 273 0. 418 ~ 0. 878 78 ~ 84 2. 09 ~ 2. 23
VACFa 30 ~ 40 1 000 ~ 2 280 0. 366 ~ 0. 669 — 0. 416 ~ 1. 400 50 ~ 90 2. 26 ~ 2. 45
LACFa 10 ~ 20 1 180 ~ 1 930 — — 0. 470 — 2. 00 ~ 4. 00
PBACFa 1 048 0. 420 0. 120 0. 540 78 —
BPACFc 15 ~ 35 457 ~ 1 648 0. 230 ~ 0. 870 0. 020 ~ 0. 100 0. 250 ~ 0. 970 90 ~ 92 —
① a: 水蒸气活化 Steam activation; b: 化学活化 Chemical activation; c: CO2 活化 CO2 activation.
241
第 10 期 金 枝等: 生物质活性碳纤维孔隙调控与结构表征研究进展
2 生物质 ACF 孔隙调控研究现状
2. 1 控制活化工艺
随活化程度增加,ACF 的孔结构更发达,比表
面积、微孔孔容逐渐升高,但继续增大活化程度,由
于微孔孔壁崩溃微孔逐渐扩大成中孔造成微孔率和
比表面积减少,中孔率增大,并伴随新微孔生成(曾
汉民等,1991; 陈水挟等,1998; Asakura et al.,
2004; Uraki et al.,1997; Su et al.,2007a; Kubo et
al.,1998; 吴明铂等,2008)。产物烧失率增大且发
生收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孔结构 (刘凤丹等,
2009; Kubo et al.,1998)。
仅通过调节活化基本工艺参数很难实现对中孔
和大孔的制造,所以,研究人员还在原料、预处理工
艺和活化方式上进行改进。钱明娟等 (2004)通过
磷酸三铵溶液浸泡高膨润度值的黏胶纤维获得的
VACF 表面大孔覆盖率达 3 个·μm - 2,大孔主要分布
在 50 ~ 200 nm 之间。贺福(2004)指出预氧丝中结
合氧量越大,碳化过程中小分子物质逸走量越多,孔
结构越发达,过度预氧化可制备中孔 ACF。吴明铂
等(2008)对市售的 VACF 进行水蒸气再次活化,在
820 ℃下活化 120 min,VACF 比表面积由 673 m2·
g - 1增加到 2 685 m2·g - 1,微孔率由 99. 8% 减少为
71. 9%。张志海等 (2009)用碱金属盐和路易斯酸
对黏胶纤维预处理,采用化学活化和水蒸气活化结
合制得表面富含大孔和微孔的新型复合孔 VACF,
控制盐浓度、浸渍时间可控制孔径大小和分布,析出
盐颗粒的大小直接影响孔的大小。
2. 2 催化活化
催化活化是利用金属及其化合物对碳的汽化起
催化作用制备中孔 ACF,催化剂为包括碱金属、碱
土金属、过渡金属和稀土元素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和
化合物。
Oya 等(1995)在酚醛树脂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乙
酰丙酮钴,经混合纺丝、碳化、水蒸气活化制备
ACF,产物的烧失量表明在 800 ℃钴对活化起明显
作用,钴浓度在此温度下对活化速率影响不大,高浓
度钴产物中孔率较低浓度略低; 与未添加钴的 ACF
相比,产物比表面积和微孔孔容都降低,中孔孔容明
显提高,作者推测这是因为在钴聚集周围的碳由于
受钴的催化活化作用优先被活化,导致中孔和大孔
的形成同时抑制微孔形成;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图中
作者发现缠绕的碳环结构,大小与活化后的孔隙相
当,推测此结构的碳成分具有高反应活性,并指出这
有可能是另一种成孔机制。Katsuya 等 ( 2011a;
2011b)研究铁和镍对酚醛树脂催化石墨化,发现乱
层碳成分 Ts 有利于中孔形成; 中孔率随乱层微晶
大小 Lc 增大而增大,微孔率随 Ts 的增多而受抑制;
另外 Lc 随催化颗粒富集大小的增大而增大,催化颗
粒的富集形态对中孔表面积也有一定的影响。
Qiao 等(2005)在木材沥青甲醛树脂聚合过程
中加入了 0. 1% 的 Fe (NO3 ) 3,得到的木材沥青基
ACF 中孔率达 30% ~ 50%,比表面积 491 ~ 1 020
m2·g - 1,总孔容 0. 35 ~ 0. 89 mL·g - 1,微 孔孔
容0. 24 ~ 0. 46 mL·g - 1。
2. 3 界面活化
界面活化采用非金属添加剂,主要有炭黑复合
物和制孔剂,如炭黑、石墨粉和活性炭粉等; 有机聚
合物,如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等 (沈曾
民等,2008; 张引枝等,1997),其利用不同富碳基
体间不同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性和热收缩性产生的
较大内应力使界面产生相分离生成孔裂纹从而成为
活化反应中心制备中孔 ACF。目前未有研究采用
界面活化制备中孔生物质 ACF,在机制方面,Zhang
等(1997)指出在足够宽阔的界面分裂处形成由挥
发产物的沉积形成的表面碳层,表面碳层经过气相
缩聚作用芳化形成“微滴”,这些“微滴”经过水蒸气
活化形成中孔; 碳材料表面非晶区、晶格缺陷处、晶
界处、原有孔隙和裂缝处的碳原子为易气化区域,而
稳定晶区的碳原子被保留成为骨架碳。
2. 4 混合聚合物碳化
混合聚合物碳化是指将 2 种或 2 种以上热稳定
性不同的高分子纺丝液掺合纺丝后在一定温度下碳
化,碳化后由于残碳量低的热解型高分子挥发在残
碳量高的碳质型高分子上产生相分离结构从而留下
孔洞(吴明铂等,2008; 沈曾民等,2008)。
Kubo 等(2007)采用 HKL /PP 混合纺丝碳化得
出 1∶ 1时 N2 吸附脱附等温线在中等压力时出现滞
后回环表明中孔生成。Ozaki 等(1997)通过乙醇混
溶质量比 1∶ 1的聚乙烯丁缩醛和酚醛树脂,在 180 ~
190 ℃下熔融纺丝,盐酸和甲醛溶液中稳定化处理
后 900 ℃ N2 保护下碳化 30 min,与纯酚醛产物相比
混合后的产物微孔受抑制,中孔更发达,中孔孔容明
显增大。
Oya 等(2001)指出孔容和孔的大小取决于混合
比例和混合状态,采用质量比为 8 ∶ 2的酚醛树脂和
直径 为 800 nm 的 聚 苯 乙 烯 微 球 混 合 纺 丝 后
1 000 ℃下碳化,产物与纯酚醛树脂碳化产物的 N2
吸附等温线相似,且前者吸附量略微小于后者,结果
不符合聚苯乙烯微球的挥发能导致更多孔隙形成的
341
林 业 科 学 49 卷
假设,这可能是由于混合体系过均匀无法保持孔隙
状态或者闭孔,并指出两相渗透的网结构才有利于
开孔形成。Kadla 等(2004)、Kubo 等(2005)研究表
明木质素与聚氧化乙烯 PEO、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 的混合物表现单一 TG 具相容性,与聚丙烯 PP
以及聚乙烯醇 PVA 混合不具相容性,并指出混合物
相容表现为二者间发生了氢键结合、酸碱中和反应
等一类的放热反应; 添加与木质素相容的聚合物适
宜制备高性能木质素基碳纤维,而不相容聚合物则
适宜制备多孔木质素基碳纤维,且所选的不相容聚
合物应具备适当的分子质量保证其与木质素具有类
似的熔融黏度,混合物才能顺利纺丝。
Patel 等(2002)用质量比为 3 ∶ 7的低密度聚乙
烯和酚醛树脂分别在甲苯和丙酮中溶解,而后混溶
将溶剂旋蒸除去后混合物在 120 ~ 125 ℃纺丝并稳
定化后在 N2 下 900 ℃碳化 2 h,TG 表明低密度聚乙
烯在 500 ℃完全挥发后纤维横截面留下直径亚微米
到 1 μm 的孔隙,并沿纤维轴向延长; 比表面积达
595 m2·g - 1,中孔孔容 0. 115 mL·g - 1,此种孔隙具有
特别的吸脱附行为。
2. 5 蒸镀法调控
蒸镀法调控是指利用化学气相沉积 (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 CVD)将苯之类的小分子烃类
气相沉积在 ACF 孔壁上改变孔径分布,用于制备碳
分子筛。目前 CVD 多用于工业化 ACF 孔隙调控,
对于生物质原料、活性炭分子筛研究较多,而 ACF
分子筛研究几乎没有。
Kang 等(2008)指出缓慢的沉积速率利于孔隙
的精确控制,900 ℃下沉积过快不利于分子筛制备;
苯蒸汽的层流式流动较混合式流动利于生成吸附容
量大的分子筛,因为前者沉积在孔隙开口处发生,而
后者苯将沉积进入孔隙中降低吸附容量。Alcaniz-
monge 等(2008)指出沉积后的产物再经高温 N2 热
处理以及 400 ℃下 O2 热处理可一定程度对分子筛
进行开孔作用,实现孔隙再调控达最优分子筛吸附
容量。
3 生物质 ACF 的物理结构
3. 1 晶体结构
岳中仁等 (1996a; 1996b)指出生物质 ACF 的
微晶结构为乱层石墨结构,微晶尺寸越大比表面积
越小; KOH 活化 SACF 较水蒸气活化晶面间距大是
由于钾蒸汽在碳化活化过程中挤进碳层; 前者的微
晶尺寸较后者小是由于水蒸气活化前已形成一定尺
寸的微晶,而 KOH 对微晶的影响贯穿碳化活化
过程。
Su 等(2012)指出随碳化温度从 600 ~ 1 000 ℃
升高,VACF 的晶面间距几乎保持不变,Lc 逐渐升
高,高碳化温度利于得到厚微晶高密度的 VACF; 碳
化温度为 1 000 ℃ 时,空气和水混合活化得到的
VACF 结构致密度最高,其次是纯水蒸气活化样与
未活化样。
符若文等(2001)得出随活化温度升高,磷酸活
化 SACF 微晶尺寸增大,间距减小。邹田春等
(2010)用水蒸气活化磷酸盐浸渍的黏胶纤维,碳化
温度一定时,随活化时间延长,d002逐渐增大,d100基
本不变,Lc 和 La 均逐渐减小,表明 VACF 内部结构
有序性变差,微晶结构趋于不规整化。
Katsuya 等(2011a; 2011b) 研究铁和镍对酚醛
树脂的催化石墨化发现 Lc 随催化颗粒富集大小的
增大而增大。
3. 2 表面形态结构
岳中仁等(1996a)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图
像表明天然纤维基 ACF 表面有许多长沟纹,VACF
表面呈天然纤维原纤形态,横截面呈许多中空小纤
维,形态如“莲藕”。针叶木 WACF 在烧失率 68%和
43%时纤维长度 1 ~ 2 mm,直径 10 ~ 30 μm,表面几
乎无缺陷,存在一定的中空结构和凹陷,如图 1
(Asakura et al.,2004)。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像表明随碳化温度升高,VACF 表面腐蚀程度加重,
水蒸气空气混合活化产物腐蚀程度大于纯水蒸气活
化(Su et al.,2012)。
图 1 针叶木活性碳纤维 SEM 图像
Fig. 1 SEM images of softwood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a,b. 68%烧失率样品 68% burn-off sample; c. 43%烧失率样品 43% burn-off sample.
441
第 10 期 金 枝等: 生物质活性碳纤维孔隙调控与结构表征研究进展
Kubo 等(2007)采用不同质量比 HKL /PP 纺丝,
初始纤维在 250 ℃下空气中热稳定处理 1 h 的 SEM
图可得其内部呈许多中空结构,为碳化产生的高温
蒸汽提供了通道,如图 2; 碳化后不经活化可制得多
孔或中空结构的碳纤维,如图 3。
图 2 HKL /PP 混纺纤维热稳定处理后 SEM 图像
Fig. 2 SEM images of thermostabilized HKL /PP blend fibers
a,b,c 分别为 HKL /PP 为 100 /0,75 /25,50 /50 的样品,放大倍数为 350;d,e,f 分别为 HKL /PP 为 100 /0,
75 /25,50 /50 的样品,放大倍数为 10 000。 a,b,c: 100 /0,75 /25,50 /50 (HKL /PP) samples respectively,350
magnification times. d,e,f: 100 /0,75 /25,50 /50(HKL /PP) samples respectively,10 000 magnification times.
图 3 HKL /PP 混纺纤维热碳化前后 SEM 图像
Fig. 3 SEM images of HKL /PP blend fiber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arbon fibers
a,b,c 分别为 HKL /PP 为 100 /0,75 /25,50 /50 的初始纤维; d,e,f 分别为 HKL /PP 为 100 /0,75 /25,50 /50
的碳纤维。a,b,c: 100 /0,75 /25,50 /50 (HKL /PP) initial fibers respectively; d,e,f: 100 /0,75 /25,50 /50
(HKL /PP) carbon fibers respectively.
张志海等(2009)通过 SEM 观察不同碱金属盐
预处理后 VACF 表面形态变化,得出盐浓度 0. 125
mol·L - 1时表面出现明显的大孔和一些尺寸数百纳
米的凹坑,这些大孔和凹坑内还存在中孔和小孔,盐
浓度为 0. 25 mol·L - 1时,大孔分布更密,但总体孔径
略下降,再加大浓度,表面变得光滑如同未添加碱金
属盐的 VACF 表面,并有少量突出的白色杂质或析
出物,如图 4。
541
林 业 科 学 49 卷
图 4 不同盐浓度处理后 VACF 的表面孔形态 SEM 图像
Fig. 4 SEM images of the pore structure on the surface of VACFs pretreated
by the alkali metai salt under various concentrations
a. 0 mol·L - 1 ; b. 0. 01 mol·L - 1 ; c. 0. 125 mol·L - 1 ; d. 0. 25 mol·L - 1 ; e. 1. 0 mol·L - 1 ; f. 2. 0 mol·L - 1 .
4 生物质 ACF 的表面化学结构
ACF 主要由 C 和 O 元素组成,表面含氧基团主
要有 C—OH、 C O、COOH 和酯等。符若文等
(1998b)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得出不论是 VACF 还
是 SACF,850 ℃下水蒸气活化时间 0 ~ 70 min 总体
吸收峰强度弱,表面基团浓度低,羧基峰基本没有,
仅1 220 cm - 1和1 580 cm - 1的吸收峰不断增强,前者
属 C—O 振动,后者作者推测为类石墨碳片层大 π
键共轭的醌基和酚基结构。结合 X 射线光电子能
谱 XPS 测试了水蒸气活化 VACF 和 SACF 的 C1S,得
出二者表面含有醌基和酚基且所处化学环境是一个
连续的分布,C1S峰中 C—C 和 C—H 占主导地位。采
用 FTIR 光谱研究未水洗的磷酸活化黏胶纤维表明:
130 ℃时纤维素分子发生化学脱水和部分芳构化,
130 ~ 500 ℃纤维芳构化结构与双键共轭的醛酮增多,
700 ~ 800 ℃磷酸根峰基本消失,主要包含羟基、共轭
醛酮和类石墨片层,随温度上升,1 630 cm - 1 和
1 700 cm - 1 2 组峰逐渐向低波数移动,表明芳环稠环
平面不断增大(Uraki et al.,1997)。
Chen 等 ( 2003 ) 通过 XPS 得出化学活化的
SACF 较水蒸气活化的表面含有较多的 C—H 官能
团和较少的含氧基团,前者的 O /C 比为 0. 075 ~
0. 1∶ 1,后者为 0. 23∶ 1。符若文等(1990)指出,脱羧
反应利于高比表面积的 ACF 的生成。
5 不同孔隙结构生物质 ACF 的吸附性能
5. 1 比表面积
一般来说,物理吸附的吸附容量随比表面积的
增大而增大。Kubo 等 (1998)制备的针叶木 LACF
活化 0 ~ 80 min 比表面积由 370 m2·g - 1增加到1 930
m2·g - 1,对碘的吸附量由约 550 mL·g - 1升高到1 930
mL·g - 1。吴明铂等 (2008)二次活化得到的 VACF
比表面积由 673 m2·g - 1增加到2 685 m2·g - 1,苯吸
附率由 33. 0% 升高到 146. 2%。SACF 比表面积从
700 m2·g - 1升高到1 200 m2·g - 1,对 Au3 + 的吸附量
由 500 mg·g - 1 升高到 1 400 mg·g - 1 (曾汉民等,
1991)。但 SACF 对 Ag - 的吸附与表面积无明显关
系(岳中仁等,1996a),研究也表明 SACF 对不同的
金属离子的吸附具有选择性(曾汉民等,1991),这
可能与不同离子的吸附机制有关,对金属离子的吸
附属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并存,而化学吸附的吸
附容量与比表面积的关系不大。另外,高的外表面
积有利于金属离子吸附速率的提高 ( Chen et al.,
2007)。
5. 2 孔径大小与分布
ACF 孔径大小与分布直接影响着吸附行为的
发生,决定了吸附容量与吸附速率。
符若文等 ( 1998a ) 研究水蒸气和化学活化
SACF 的吸附性能,前者中孔孔容 0. 2 ~ 0. 3 mL·g - 1
641
第 10 期 金 枝等: 生物质活性碳纤维孔隙调控与结构表征研究进展
高于后者 0. 02 ~ 0. 07 mL·g - 1,二者对苯酚吸附能
力相差小,但前者对亚甲基蓝和碘的吸附容量明显
大于后者,这是因为亚甲基蓝和碘分子直径较大,中
孔对其吸附起重要作用。Asakura 等(2004)研究了
针阔叶木 WACF 对甲苯和水等小分子的吸附,阔叶
木 WACF 中孔率增大使吸附容量显著增大,作者认
为此中孔结构还可用于更大分子的吸附。Huanga
等(2002)指出 CO2 活化较水蒸气活化 VACF 微孔
孔径分布较窄,在吸附低浓度有机气体时前者显出
更高的吸附容量。
陈水挟等(2000)以平均孔半径 1. 01 nm 的微
孔 SACF 研究染料分子的吸附行为,结晶紫分子的
尺寸接近 SACF 微孔孔宽较亚甲基蓝尺寸大,前者
的扩散阻力大于后者,所以对后者的吸附速率与吸
附容量都较大。
分子筛是利用孔径大小和分布的均一性使不同的
气体以不同的速率扩散进入孔隙中从而起吸附分离作
用,以微孔为主,孔隙率远低于 ACF,孔径分布为 0. 3 ~
1. 0 nm(马晓军等,2008)。孔径 0. 37 ~ 0. 49 nm 的果
壳基分子筛可成功分离二硫化碳和异戊烷(Nguyen et
al.,1995)。反之,不同气体的选择性吸附也可以用来
表征 ACF的微孔特征(Kang et al.,2008)。
6 建议
综上所述,生物质 ACF 具有丰富的孔结构,适
当制备工艺下其结构与性能足以同商业 ACF 相媲
美,但目前研究仍不完善,现提出如下建议:
1) 填补生物质 ACF 孔结构调控的空白。生物
质纤维基 ACF 孔结构研究起步早且较成熟,但孔调
控研究较少; LACF,PBACF,BPACF 的孔结构研究
刚起步,孔调尚属空白,应进一步完善各项研究。
2) 探讨不同孔调方法对生物质 ACF 的适用
性。目前对生物质 ACF 的孔调多处于试探阶段,研
究重心在于比对孔调前后结构和性能的变化,缺乏
对孔调工艺参数更细致的设定、最优工艺的探索以
及不同工艺对孔调效果影响的研究,例如原料预处
理、添加剂种类、不同添加剂的理化性质、与基体的
混合工艺、孔调工艺的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孔隙形
成与分布的影响。
3) 进一步揭示孔结构与理化构造之间相互关
系。碳和活化剂的反应主要因素包括碳材料表面活
性点浓度、晶型与结构、无机杂质的存在和反应气向
活性点的扩散等 4 类,孔调方法也是基于以上 4 类
因素。所以,结合生物质 ACF 的晶体结构、表面形
态结构、内部形态结构、表面化学结构等理化性质分
析孔隙变化的规律能够从本质上认识孔隙变化的
过程。
4) 进一步揭示孔结构与吸附特性之间相互关
系。加强孔调前后生物质 ACF 对碘、亚甲基蓝、苯
酚、四氯化碳、有机蒸汽等吸附行为的研究、实现对
特定物质的吸附,从而提高生物质 ACF 的实用
价值。
参 考 文 献
陈凤婷,曾汉民 . 2004. 几种植物基活性炭材料的孔结构与吸附性
能比较———( I)孔结构表征 . 离子交换与吸附,20 (2 ) : 104 -
112.
陈水挟,陆 耘,曾汉民 . 1998. 剑麻基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及其碳化
活化动力学 . 合成纤维工业,21(5) : 12 - 14.
陈水挟,陆 耘,曾汉民 . 2000. 染料在剑麻基活性碳纤维上吸附速
度的研究 . 离子交换与吸附,16(3) : 267 - 270.
符若文,刘 玲,陆 耘 . 1998a. 活性碳纤维吸附的研究 I———不同
工艺制备的活性碳纤维的性能比较 . 离子交换与吸附,14(5) :
411 - 418.
符若文,曾汉民,陆 耘,等 . 1998b. 用 FTIR 和 XPS 研究 ACF 的表
面结构 . 离子交换与吸附,14(5) : 419 - 427.
符若文,曾汉民 . 1990. X 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活性碳纤维表面结
构 . 合成纤维工业,13(5) : 19 - 27.
符若文,张永成 . 2001. 磷酸活化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的碳化活化机
理 . 离子交换与吸附,17(3) : 199 - 208.
贺 福 . 2004. 碳纤维及其应用技术 . 1 版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
社,160 - 188.
揭淑俊,张求慧,赵广杰 . 2005. 木材溶剂液化技术及其在制备高分
子材料中的应用 . 林产化工通讯,39(6) : 43 - 49.
刘凤丹,王成扬,杜 嬛,等 . 2009. 苎麻基活性炭纤维超级电容器
材料的制备 . 电源技术,33(12) : 1086 - 1089.
梁英娟,罗湘南 . 2007. 粘胶基活性炭纤维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 江苏
化工,35(4) : 6 - 8.
马晓军,赵广杰,刘辛燕,等 . 2011. 炭化温度对木材液化物碳纤维
吸附特性及孔结构的影响 . 功能材料,10(42) : 1746 - 1749.
马晓军,赵广杰 . 2007. 木材苯酚液化产物制备碳纤维的初步探讨 .
林产化学与工业,27(2) : 29 - 32.
马晓军,赵广杰 . 2008. 新型生物质碳材料的研究进展 . 林业科学,
44(3) : 147 - 150.
钱明娟,潘 鼎 . 2004. 大孔活性碳纤维的初探 . 化工新型材料,32
(6) : 32 - 36.
沈曾民,张文辉,张学军,等 . 2008. 活性炭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1
版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78 - 308.
吴明铂,李中树,冯永训,等 . 2008. 粘胶基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调
控 . 炭素技术,27(6) : 13 - 17.
王元庆,周美华 . 2009. 木棉基活性炭纤维的结构与吸附性能 . 合成
纤维工业,32(3) : 11 - 14.
岳中仁,陆 耘,符若文,等 . 1996a. 不同原料基活性碳纤维的结构
及吸附特征研究 . 合成纤维工业,19(6) : 11 - 14.
岳中仁,陆 耘,曾汉民 . 1996b. KOH 活化制备活性碳纤维的研究 .
功能材料,27(4) : 372 - 376.
曾汉民,陆 耘,朱世平 . 1991. 活性炭纤维 SACF 的制备和对金属
离子的吸附性能 . 材料科学进展,5(1) : 75 - 78.
741
林 业 科 学 49 卷
邹田春,赵乃勤,师春生,等 . 2010. 制备工艺对活性碳纤维微观结
构和吸波性能的影响 . 材料导报: 研究篇,24(2) : 86 - 89.
张引枝,樊彦贞,贺 福,等 . 1997. 添加剂种类对活性炭纤维中孔
结构的影响 . 炭素技术,(4) : 11 - 14.
张志海,吴琪琳,蔡则田,等 . 2009. 碱金属盐对黏胶基活性炭纤维
表面大孔形成的影响 . 新型炭材料,24(3) : 265 - 269.
Abbott W F. 1962. Method for carbonizing fibres. US,3053775.
Alcaniz-monge J,Illan-gomez M J. 2008. Modific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porosity by pyrolysis under pressure of organic compounds.
Adsorption,14(1) : 93 - 100.
Asakura R,Morita M,Maruyama K,et al. 2004. Preparation of fibrous
activated carbons from wood fiber.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39
(1) : 201 - 206.
Chen S X,Liu J R,Zeng H M. 2005. Structure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silver-supporting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40(23) : 6223 - 6231.
Chen S X,Xu R M,Huang H X,et al. 2007. Reduction-adsorption
behavior of platinum ions on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42(23) : 9572 - 9581.
Chen S X,Zeng H M. 2003. Improvement of the reduction capacity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 Carbon,41(6) : 1265 - 1271.
Fu R W,Liu L,Huang W Q,et al. 2003. Studies on the structure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activated by phosphoric acid.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87(14) : 2253 - 2261.
Huanga Z H,Kanga F,Yanga J B,et al. 2002. Adsorp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on activated carbon fiber prepared by carbon
dioxide. Molecular Crystals and Liquid Crystals,388(1) : 23 - 28.
Jarapala R N,Mekala B,Rohitashaw K S,et al. 2011. Preparation,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n micro fibers
for adsorption application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28
(10) : 725 - 733.
Kadla J F,Kubo S. 2004. Lignin-based polymer blends analysis of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in lignin-synthetic polymer blends.
Composites: Part A,35(3) : 395 - 400.
Kang H U,Kim W G,Kim S H. 2008. Pore size control through benzene
vapor deposition on activated carb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144(2) : 167 - 174.
Katsuya I,Yoshinobu O. 2011a. Control of mesoporous and crystalline
structures in turbostratic carbon derived from Fe- or Ni-doped
phenolic resi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46(7) : 2194 - 2200.
Katsuya I,Yoshinobu O. 2011b.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pores in carbon prepared via catalytic carbonization of phenolic
resin containing Fe or Ni compounds.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143(1) : 60 - 65.
Kubo S,Kadla J F. 2005. Lignin-based carbon fibers effect of synthetic
polymer blending on fiber properties. Journal of Polymers and the
Environment,13(2) : 97 - 105.
Kubo S,Uraki Y,Sano Y. 1998. Preparation of carbon fibers from
softwood lignin by atmospheric acetic acid pulping. Carbon,36 (7 /
8) : 1119 - 1124.
Kubo S,Yoshida T,Kadla J F. 2007. Surface Porosity of lignin PP blend
carbon fibers. Journal of Wood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27 ( 3 /
4) : 257 - 271.
Nguyen C,Do D D. 1995. Preparation of carbon molecular sieves from
macadamia nut shells. Carbon,13(12) : 1717 - 1725.
Okabe K,Yao T,Shiraishi N,et al. 2005. Preparation of thin carbon
fibers from waste wood-derived phenolic resi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40(14) : 3847 - 3848.
Oya A,Kasahara N,Horigome R. 2001. Structure of porous carbon fiber
derived from phenolic polymer containing polystyrene microbead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Letters,20(5) : 409 - 411.
Oya A,Yoshida S,Alcaniz-monge J,et al. 1995. Formation of mesopores
in phenolic resin-derived carbon fiber by catalytic activation using
cobalt. Carbon,33(8) : 1085 - 1090.
Ozaki J,Endo N,Ohizumi W,et al. 1997. Novel preparation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mesoporous carbon fiber from a polymer blend.
Carbon,35(7) : 1031 - 1033.
Patel N,Okabe K,Oya A. 2002. Designing carbon materials with unique
shapes using polymer blendingand coating techniques. Carbon,40
(3) : 315 - 320.
Prauchner M J,Pasa V M D,Molhallem N D S. 2005a.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eucalyptus tar pitch-based carbons during carbonization.
Biomass and Bioenergy,28(1) : 53 - 61.
Prauchner M J,Pasa V M D,Otani S,et al. 2005b. Biopitch-based
general purpose carbon fibers processing and properties. Carbon,43
(3) : 591 - 597.
Prauchner M J,Pasa V M D,Otani C,et al. 2004. Eucalyptus tar pitch
pretreatment for carbon material processing.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91(3) : 1604 - 1611.
Qiao W M,Huda M,Song Y,et al. 2005. Carbon fibers and films based
on biomass resins. Energy&Fuels,19(6) : 2576 - 2582.
Rosas J M,Bedia J,Rodriguez-miraso J,et al. 2009. HEMP-deriv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by chemical activation with phosphoric acid.
Fuel,88(1) : 19 - 26.
Ruiz-rosas R,Bedia J,Lallave M,et al. 2010. The production of
submicron diameter carbon fibers by the electrospinning of lignin.
Carbon,48(3) : 696 - 705.
Su C I,Wang C L. 2007a. Optimum manufacturing conditions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 absorbents. Ⅰ . Effect of flame retardant
reagent concentration. Fibers and Polymers,8(5) : 477 - 481.
Su C I,Wang C L. 2007b. Optimum manufacturing conditions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 absorbents. Ⅱ . Effect of carbonization and
activation conditions. Fibers and Polymers,8(5) : 482 - 486.
Su C I,Zeng Z L,Peng C C,et al. 2012.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activator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prepared from viscose-
rayon knitted fabrics. Fibers and Polymers,13(1): 21 -27.
Tan W C,Othman R,Matsumoto A,et al. 2012. The effect of
carbonisation temperatures on nanoporous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ated
carbon fibre(ACF) derived from oil palm empty fruit bunch(EFB)
fibre.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8 ( 3 ) :
1025 - 1031.
Uraki Y,Kubo S,Kurakami H,et al. 1997.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from
acetic acid lignin. Holzforschung,51(2) : 188 - 192.
Yoshida C,Okabe K,Yao T,et al. 2005. Preparation of carbon fibers
from biomass-based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40(2) : 335 - 339.
Zhang Y Z,Wang M Z,He F,et al. 1997. Mesopore development in
PAN-ACF resulting from non-metal additive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32(22) : 6009 - 6013.
(责任编辑 石红青)
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