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stima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in Desertified Lands Using Measured Soil Spectral Data

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实测光谱估测


在对2个荒漠化典型区土壤采样、化验分析和光谱测量的基础上,分析荒漠化土地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及土壤有机质的光谱敏感范围,构建多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结果表明: 荒漠化土地土壤具独特的波浪型光谱曲线,其主要特点是在可见光和近红外的500~900 nm光谱范围存在一个明显的弓形突起区,其对提取土壤有机质信息有实际意义; 相关分析发现,在中心波长分别为600和830 nm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光谱范围分别存在1个有机质光谱敏感区;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波长588 nm处的反射光谱对数lgR588和反射光谱倒数1/R588以及波长835 nm处的反射光谱倒数的导数(1/R835)‘和反射光谱对数的导数(lgR835)‘分别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地估测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The topsoil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tral segments sensitivity to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were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laboratory analysis and spectral measurement of soi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2 typical areas of desertification, and then models for estimating SOM of topsoil layer were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s of desertified lands had the unique wave-shaped spectral curves, with an obvious bow-shaped protuberance area in 500-900 nm wavelength range, which could be used to extract SOM information from soil spectrum. It was found by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that there were two spectral segments sensitive to SOM, centered at 600 and 830 nm wavelength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of model valid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models, taking the logarithm reflectance and reciprocal reflectance at 588 nm (lgR588, 1/R588) and the first derivative reflectance of reciprocal reflectance and logarithm reflectance at 835 nm (1/R835)‘, (lgR835)‘ as independent variable respectively, could be used to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SOM content in desertified lands.


全 文 :第 !" 卷 第 # 期
$ % & & 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 ’)./-* ’)+)(-*
/012!"!+02#
3456!$ % & &
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实测光谱估测!
高志海&7白黎娜&7王琫瑜&7李增元&7李晓松$7王玉魁8!!
"&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7北京 &%%%?&# $2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北京 &%%&%&# 8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7北京 &%%%C8# !2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7郑州 !>%%%8$
摘7要!7在对 $ 个荒漠化典型区土壤采样(化验分析和光谱测量的基础上!分析荒漠化土地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
及土壤有机质的光谱敏感范围!构建多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 结果表明& 荒漠化土地土壤具独特的
波浪型光谱曲线!其主要特点是在可见光和近红外的 >%% j?%% 5A光谱范围存在一个明显的弓形突起区!其对提
取土壤有机质信息有实际意义# 相关分析发现!在中心波长分别为 #%% 和 C8% 5A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光谱范围分
别存在 & 个有机质光谱敏感区#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波长 >CC 5A处的反射光谱对
数 1HB>CC和反射光谱倒数 &eB>CC以及波长 C8> 5A处的反射光谱倒数的导数 "&eBC8> $b和反射光谱对数的导数
"1HBC8> $b分别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地估测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关键词!7荒漠化土地#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光谱# 估测模型
中图分类号! ’&>C2$" ’&>&2? f>" ,_"?777文献标识码!-777文章编号!&%%& B"!CC#$%&&$%# B%%%? B%C
收稿日期& $%%? B&$ B&## 修回日期& $%&& B%! B$#%
基金项目&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R-l$8R%!$和国家 C#8 计划课题"$%%#--&$G&%C$ %
!王玉魁为通讯作者%
2(0’#%0’")"*7"’.G&-%)’83%00,&!")0,)0’)H,(,&0’*’,5I%)5(
J(’)- 3,%(9&,57"’.7$,80&%.H%0%
W90G@F@9F&7R9F.F59&7Z95HRD5HQ4&7.FGD5HQ495&7.FEF90;05H$7Z95Hn4‘4F8!!
"&2/#01&2+*&3+*0+46+*#73*0B#9+3#;#’7%’( &’: M’4+*9&3%+’ C#-"’%<=#7+4;3&3#6+*#73*0>:9%’%73*&3%+’7M’73%3=3#+46+*#73
B#7+=*-#M’4+*9&3%+’ C#-"’%<=#7! 5"%’#7#>-&:#90+46+*#73*07N#%$%’( &%%%?&# $2M’73%3=3#+4B#9+3#;#’7%’( >EE.%-&3%+’7!
5"%’#7#>-&:#90+4;-%#’-#77N#%$%’( &%%&%&# 82O&3#*?;+%.5+’7#*,&3%+’ 5+.#(#! N#%$%’( 6+*#73*0@’%,#*7%307N#%$%’( &%%%C8#
!2)&=.+P’%& B#7#&*-" &’: Q#,#.+E9#’35#’3#*+4;3&3#6+*#73*0>:9%’%73*&3%+’7!"#’(R"+= !>%%%8$
:1(0&%80&7,@D<0O;0F1;ODN;<4:FD: 05 <@DK9;F;0L19K0M9<0MQ9591Q;F;95: ;ODN:D;DM:D;DM%% B?%%
5AU9TD1D5H<@ M95HD! U@FN@ N041: KD4;D: <0DY9591Q;F;<@9<<@DMDUDMD,@DMD;41<0LA0:D1T91F:9CC
5A"1HB>CC ! &eB>CC $ 95: <@DLFM;<:DMFT9 5A
"&eBC8> $b! "1HBC8> $b9;F5:DOD5:D5:D;DM;,< ="&5(&7:D;DM77荒漠化是指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
的干旱(半干旱和干旱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k+*_! &??>$!至少包含土壤退化和植被退化 $ 种
过程"WM9F5HDM#3&.6! $%%%$!这 $ 个过程既相互作用
又相互联系!但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荒漠化发生的
状态和过程% 植被退化受降水年际波动的影响较
大!容易逆转 ",@0A9;#3&.6! &??!$!但土壤退化更
能反映土地潜在生产力下降的长期趋势!这也是联
合国在荒漠化评价中更多地考虑土壤退化因素的重
要原因!而荒漠化类型也主要依据风蚀(水蚀(盐渍
化(冻融等土壤退化的化学(物理过程而划分%
土壤有机质 " ’\=$是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地生
林 业 科 学 !" 卷7
产能力的重要因子!也是指示土壤退化程度的重要
指标% 传统的土壤有机质信息获取主要是通过土壤
的野外取样化验分析来实现!这种方法精度高!但适
时性差(成本高!很难满足荒漠化过程中土壤退化快
速监测的需要% 现代光谱测量分析技术的发展为土
壤退化过程中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动态变化监测提供
了新的有效手段% 土壤成分与土壤反射光谱关系研
究开始于 $% 世纪 #% 年代"R0UDM;#3&.6! &?#>$!之
后!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壤的反射光谱测量和土壤取
样化验分析!国内外就土壤有机质的光谱响应特征
及其定量反演方法开展了大量研究% 大部分研究发
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光谱曲线上基本不存在明显
的吸收峰!但其在可见光至近红外范围存在明显的
光谱敏感区!最敏感光谱区域为 #%% jC%% 5A!而且
不同区域和不同土壤类型的光谱敏感区有较大差
异!并基于原始光谱(光谱微分技术等建立了不同类
型土壤的有机质定量反演模型 "mMF;@595 #3&.6!
&?C%# 徐彬彬等! &?C%# &??&# R94AH9M:5DM#3&.6!
&?C># lD5:DM;05 #3&.6! &?C?# W45;941F;#3&.6! &??&#
RD5X:0M#3&.6! &??"# W91T90#3&.6! &??C# 徐彬彬!
$%%%# 沙晋明等!$%%8# 谢伯承等!$%%!# 孙建英等!
$%%## 何挺等!$%%## 贺军亮等!$%%"# 卢艳丽等!
$%%"# 周萍等!$%%C$% 在土壤有机质的光谱响应特
征和反演建模技术研究基础上!直接用遥感影像数
据定量估测区域地表土壤有机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
些进展"’D1FHD#3&.6! $%%## 程彬等!$%%C$%
土壤有机质主要由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
及它们分解或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组成!不同区域
和不同土壤类型的水热条件变化大!土壤有机质的
分解水平各不相同!土壤光谱特性也存在很大差异
"R94AH9M:5DM#3&.6! &?C># RD5X^0M#3&.6! &??"$!这
也是很难用一个通用模型反演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重
要原因% 目前!虽然关于土壤有机质光谱特征及其
定量估测技术的研究较多!但针对干旱(半干旱荒漠
化地区土壤的研究很少!目前仅见徐彬彬等"&?C%$
在新疆南疆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本研究在甘肃民
勤县和青海共和县 $ 个典型区进行土壤采样化验分
析和室内光谱测量!判定荒漠化地区土壤有机质的
光谱敏感区!建立基于实测光谱的土壤有机质含量
估测模型!以期为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质的快速监
测提供有效手段%
&7研究区概况
本研究选择甘肃省民勤县和青海省共和县作为
典型研究区%
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段的石羊 河下游
"&%8a%$b)&%!a%$b*!8Ca%>b)8?a%#b+$!总面积约
&2# 万 ‘A$!海拔 & %%% j& ?8# A% 全县大部分被流
动(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及戈壁所覆盖!平原耕作绿洲
仅约占总面积的 &%d% 该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
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2# c!年均降水量 &&82$
AA% 植 被 以 旱 生 的 唐 古 特 白 刺 " D%3*&*%&
3&’(=3+*=9$(泡泡刺 "DF7E"&#*+-&*E&$(短穗柽柳
"C&9&*%L.&L& $( 珍 珠 " ;&.7+.& E&77#*%’& $( 红 砂
"B#&=9=*%& 7++’(+*%-&$和沙蒿">*3#9%7%& &*#&’&*%&$
等低矮灌木(半灌木为主!结构简单!覆盖度低% 地
带性土壤为灰棕漠土!非地带性土壤以风沙土(灌溉
耕作土(盐土和草甸土为主!大多质地疏松(肥力差%
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最终导致绿
洲边缘植被退化和固定沙地活化是该区荒漠化的主
要特点%
青海省共和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东临黄河!
北靠青海湖! 西与柴达木盆地 毗 连 " ?Ca!#b)
&%&a$$b*!8>a$"b)8#a>#b+$!总面积约 &2"8 万
‘A$!其中陆地占 C!2C#d!其余为青海湖和黄河龙
羊峡水库水域!全境海拔$ !%% j8 #%% A% 气候类
型上属高寒干旱荒漠和半干旱草原过渡区"杨世琦
等!$%%>$!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 %2"
j#28 c!年降水量 $>% j!$% AA!年蒸发量& !%% j
$ !%% AA!年无霜期 CC 天# 草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
的 ">d以上!植被以克氏针茅" ;3%E& S*0.+,%$(短花
针茅";F2*#,%4.+*&$(沙生针茅" ;FE.&*#+7&$(芨芨草
">-"’&3"#*=9 7E.#’:#’7$( 青 海 固 沙 草 " T*%’=7
S+S+’+*%-&$和冷蒿">*3#9%7%& 4*%(%:&$等为主!土壤以
栗钙土(棕钙土(风沙土(草甸土(沼泽土和盐土为
主% 受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条件和
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场退化和沙化是共
和县荒漠化的主要特点%
$7研究方法
>?@A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
土壤样品采集于 $%%" 年 > 月% 共取土样 &>? 个
"民勤试验区 C& 个!共和试验区 "C 个$% 样点的分布
充分考虑了 $ 个研究区的不同荒漠化程度和土壤类
型!同时也考虑了样点分布的均匀性% 取样深度控制
在 8 NA% 样品经自然风干!适当压磨后去除植物残体
等杂质% 每个样品 8 等份!一份用于光谱测量!一份
用于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另一份留存备查%
>?>A土壤光谱测量
采用 -’^SFD1:’ODNS]便携式光谱仪测量土壤
%&
7第 # 期 高志海等& 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实测光谱估测
样品 的 反 射 光 谱! 测 量 的 光 谱 范 围 为 8>% j
$ >%% 5A!采样间隔为 & 5A!输出波段数为$ &>%个%
在与自然光良好隔绝的暗室中!将土样置于直径 $%
NA的黑色盘形容器中!装满后刮平土壤表面!将光
谱仪光纤探头通过支架固定于样品上方!探头距土
壤样品表面 8% NA"视场角约 >a$% 光源为可提供平
行光的& %%% Z卤光灯!固定于样品的侧上方!距土
壤表面 >% NA!光源天顶角 &>a% 每一样品共测量 !
次!每次测量之间将托盘旋转 ?%a!每次测量重复 $>
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光谱% 以准同步测量的漫
反射标准白色参考板的辐射光谱为参考!通过比值
法获得土壤样品的绝对反射光谱 B""$ "贺军亮等!
$%%"$&
B""$ GQD"";0F1$KQD"";0F1$ UB""MDL$! "&$
式中& B""MDL$为土壤和参考板的反射率!QD"";0F1$
和 QD""MDL$分别为土壤和参考板测量亮度的平均
值!"为光谱采样的中心波长%
>?BA土壤有机质测定
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 B外加热
法测定"鲁如坤!&??C$%
>?KA光谱数据分析
$2!2&7光谱变换7本研究除对原始反射光谱数据
分析外!还对反射光谱进行了对数(倒数(一阶微分
等反射光谱数据变换并进行同步分析!以期构建对
土壤有机质反应更敏感的光谱参数% 数据变换的主
要目的是降低背景噪声对土壤光谱的影响!如对数
变换可增强可见光区的光谱差异!降低光照条件变
化的乘性影响!倒数变换可使某些非线性关系变为
线性关系!而微分光谱可降低对低频噪声影响的敏
感性!减少大气散射和吸收对目标光谱特征的影响
"(104一阶微分光谱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S495 #3&.6!
&??C$&
BV""$ G*B""%I&$ HB""%H&$+K""%I& H"%H&$!
"$$
式中&"%B&和 "%f&分别为波段 %B& 和波段 %f& 的中
心波长# B""%B&$和 B""%f& $分别为波段 %B& 和波
段 %f& 的反射光谱值!BV""%$为波段 %反射光谱的
一阶微分光谱值%
$2!2$7光谱指数构建7根据荒漠化土地土壤光谱
曲线的弓形变化特征!参考徐彬彬等 "&?C% $的方
法!构建了 #%% 5A处弓曲差"Q#%% $和 C%% 5A处弓
曲差"QC%%$$ 个光谱指数!另外!本研究新构建了弓
前变率 "5L$(弓后变率 "5K $和 "%% 5A处弓形高
"W"%%$8 个光谱指数!比较基于不同光谱指数提取
土壤有机质信息的效果% 上述光谱指数的具体计算
公式如下&
Q! GB""$ H*B""&$ IB""$$+K$! "8$
式中& Q!为波长 "处弓曲差# B""&$和 B""$$分别
为弓曲前波长 "& 处和弓曲后波长 "$ 处的光谱反射
值# B""$为波长 "处的光谱反射值% 本研究中用
于 Q#%%计算的 "& 和 "$ 分别为 >>% 和 #>% 5A!用于
QC%%计算的 "& 和 "$ 分别为 ">% 和 C>% 5A%
5G*B""$$ HB""&$+K""$ H"&$! "!$
式中& 5为曲线变率!研究中分为弓前变率"5L$和
弓后变率"5K$$ 类!本研究中计算 5L时 "& 和 "$ 分
别为 >>% 和 >"% 5A!计算 5K 时 "& 和 "$ 分别为 C8%
和 C>% 5A%
W! GB""$ HB"5"$! ">$
式中& W!为波长 "处的弓曲高!B"5"$为假设在光
谱曲线弓前和弓后点间直接连直线在波长 "处获
得的对应光谱反射数值!本例中 "取 "%% 5A!弓前
和弓后点分别取 !?% 和 ?%% 5A%
$2!287相关分析7分析 8>% j$ >%% 5A光谱范围
内土壤反射率及其多种光谱变换形式与土壤有机质
含量的相关系数!确定土壤有机质光谱反应的敏感
区域!为有机质含量的估测建模提供依据%
$2!2!7土壤有机质含量回归估测建模与验证7将
&>? 个土壤样本分为 $ 组!一组用于建模!另一组用
于验证% 建模样本 &%# 个"民勤试验区 >! 个!共和
试验区 >$ 个$!占样本总数的 ##2"d!验证样本 >8
个"民勤试验区 $" 个!共和试验区 $# 个$!占样本
数的 8$28d% 根据相关分析结果!选择相关系数较
高的波长值处的原始光谱反射率及其光谱变换形
式!并计算相关的光谱指数!分别建立土壤有机质含
量的回归估测模型% 有机质含量实测值和模型预测
值相关的决定系数 "B$ $ 值越大! 均方根误差
"]=’*$值越小!模拟线偏离 &p&线越少!模型预测
效果越好%
87结果与分析
B?@A不同土壤类型的反射光谱特征
图 & 为在民勤和共和 $ 个试验区选取的 # 种典
型地类的土壤样品的反射光谱曲线% 这些地类的地
表土壤粒径组成不同!相应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很
大差异!其中未退化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达
!2&#>d!该类草地的优势种为克氏针茅# 含量最低
的流动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仅为 %2&!&d "表 &$%
从图 & 可以看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盐碱地和
粘土地的反射值最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的流动沙
&&
林 业 科 学 !" 卷7
地和平沙地次之!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退化草地和未退
化草地的反射率最低% 根据戴昌达等"$%%!$对我国
主要土壤光谱曲线类型的划分!研究区主要土壤的光
谱曲线基本上属波浪型!除未退化草地外!主要荒漠
化地类的光谱曲线在 >%% j?%% 5A范围都存在一个
明显的弓形突起区!这是荒漠化土地退化土壤的典型
光谱特征% 土壤光谱曲线首先在可见光范围内急剧
上升!至 #%% 5A处曲线上升的陡度开始下降!并在此
形成一个明显的弓曲!之后!在近红外范围的 C%% 5A
处曲线呈下降趋势!并形成第二个弓曲!至 C?% 5A后
曲线又开始上升% 光谱曲线上的弓形突起区可能对
提取荒漠化土壤有机质信息有实际意义%
图 &7# 种典型地类的土壤反射光谱曲线
SFH6&7’0F1MDL1DN<95ND;ODN表 @AL 种典型地类地表土壤特征
C%1D@AC"$("’.84%&%0,&’(0’8(*"&L 0<$’8%..%)58"E,&0<$,(
土地覆盖类型
.95: N0TDM土壤类型
’0F1土壤粒径组成
’0F1O9M粘粒 (19Q
" q%2%%$ AA$
粉粒 ’F1<
"%2%%$ j%2%$ AA$
砂粒 ’95:
"%2%$ j$ AA$
石粒 WM9TD1
" r$ AA$
有机质含量
’\=N05"d$
板结粘土地
(0AO9N壤土
.09AQ;0F1
>%2>8 $#2&8 $82$& %2&8 %28%$
盐碱地
’91F5DX91‘91F195:
盐碱土
’91F5DX91‘91F;0F1
&%2%! !2"% C>2$# %2%% %2CC"
平沙地
S19<;95:Q195:
风沙土
-D01F95 ;95:Q;0F1
$2"" %2#C ?$2#$ 82?8 %2$?&
流动沙地
=0KF1D;95: :45D;
风沙土
-D01F95 ;95:Q;0F1
82"& %2#& ?>2#C %2%% %2&!&
退化草地
D^HM9:D: M95HD195:
栗钙土
(9;<950IDA
#2?C &%2C$ C$2$% %2%% &2!C"
未退化草地
+05X:DHM9:D: M95HD195:
栗钙土
(9;<950IDA
C2C$ 8>2"8 >>2!> %2%% !2&#>
B?>A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反射光谱相关性
图 $ 左侧从上到下分别为不同波长的土壤光
谱反射值 B及其对数 1HB和倒数变换 & eB与有机
质含量的相关系数 *的变化情况% 可以发现!B与
有机质含量在中心波长 #%% 5A的可见光范围存
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中!>8? j#>C 5A波谱范围"谱
宽 &&? 5A$的 *值达 %2C> 以上!波长 >CC 5A处 *
为最大值达%2C"? "# 对数变换和倒数变换都在一
定程度上增强了光谱反射值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
相关性!1HB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呈负相关!*值大
于 %2C> 的波谱范围扩大到 >&8 j#C" 5A"谱宽
&"! 5A$ !>CC 5A处的最大值为 %2C?# %!而 & eB
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值大于 %2C> 的范围扩
大到!?? j"%! 5A"谱宽 $%> 5A$ !>CC 5A处的最
大值达%2?%% C% 图 $ 右侧部分为不同波长范围土
壤光谱反射值及其对数和倒数变换的一阶微分与
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系数 *的变化情况% 土壤光
谱反射值的一阶微分变换"Bb$与土壤有机质含量
$&
7第 # 期 高志海等& 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实测光谱估测
在中心波长 >8% 5A的可见光范围和中心波长 C8%
5A的近红外光谱范围分别有一个强相关区& 在可
见光区 $ 者呈显著负相关!>$8 j>!& 5A波长范围
*值 超 过 %2C>! 波 长 >$? 5A 处 为 最 大 值 达
%2C#C ?# 在近红外区 $ 者成正相关!$ 者的相关性
更强!相关的波谱范围更宽!"?% jC"> 5A波谱区
的 *值超过 %2C>!波长 C8> 5A处为最大值达
%2?&! 8% 反射光谱对数的一阶微分变换"1HB$b和
反射光谱倒数的一阶微分变换"& eB$b与土壤有机
质含量只在中心波长 C8% 5A的近红外范围有一
个 强 相 关 区! *最 大 值 都 出 现 于 C8> 5A 处%
"1HB$b与 有 机 质 含 量 呈 正 相 关! *最 大 值 达
%2?8" ?!##8 jC?" 5A波长区域"谱宽 $8! 5A$的
*值超过 %2C>!其中 "!! jC#> 5A波长范围 "谱宽
&$& 5A$的 *值超过 %2?%# "& eB$b与有机质含量
呈负相关!*最大值为%2?!" >!#%8 j?%& 5A范围
"谱宽 $?C 5A$的 *值超过 %2C>!其中 #"& jC">
5A范围"谱宽 $%! 5A$的 *值超过 %2?%%
图 $7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反射光谱相关性
SFH6$7(0MMD1977由以上分析不难发现!虽然 B!1HB!&eB!Bb!
"1HB$b和"&eB$b等土壤光谱参数与土壤有机质含
量的高相关波谱区有一定差异!但主要可概括为 $
个区域& 一个区域存在于可见光的绿光至红光范
围!中心波长为 #%% 5A!主要出现于 B不进行微分
变换的情况下!B经对数和倒数变换后与土壤有机
质含量的相关性更高!以倒数变换的相关性更高!相
关系数*最高值都出现于 >CC 5A处# 另一个区域存
在于近红外范围!中心波长为 C8% 5A!主要出现于B
进行微分变换的情况下!B经对数和倒数变换后再
进行一阶微分变换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更高!*
最高值都出现于 C8> 5A处% 这一结果说明对数(倒
数和微分变换都能有效地降低各类噪声对荒漠化土
地土壤光谱的影响!从而增强土壤光谱反射与有机
质含量的相关性% 土壤光谱反射与有机质含量的第
& 个高相关区基本与荒漠化土壤光谱曲线的第 & 个
弓曲位置一致!而第 $ 个高相关区基本与光谱曲线
第 $ 个弓曲后的曲线下降区位置一致!这说明荒漠
化土壤光谱曲线在 >%% j?%% 5A范围的弓形突起区
对有机质信息提取有实际意义%
B?BA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的建立
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反射光谱的相关性
分析结果!分别选择 B>CC!1H"B>CC $! &eB>CC!BC8>b!
"1HBC8>$b和"&eBC8> $b# 个指标为自变量!建立土壤
有机质含量的实测高光谱估测模型# 同时!分别选
择 Q#%%!QC%%!5L!5K 和 W"%%> 种反映 >>% j?%% 5A范
围光谱曲线弓形变化特征的光谱指数为自变量!建
立有机质含量的回归估测模型% B$ 值越大!]=’*
8&
林 业 科 学 !" 卷7
越小!说明模型的相关性越大!拟合误差越小!建模
效果越好% 表 $ 为用 && 个参数分别建立的土壤有
机质含量估测模型!可以看出!所有模型的相关性都
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q%2%%% &$!B$ 值介于 %2">
777
和 %2C? 之间!]=’*值介于 %2!? 和 %2"& 之间% B>CC!
QC%%和 5L这 8 个模型的 B
$ 值都低于 %2C!]=’*值也
较大!建模效果明显较差!而其他模型的 B$ 值都在
%2C 以上!]=’*的差异也不大!建模效果都比较好%
表 >A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反演模型!
C%1D>A3"5,.(*"&,(0’#%0’)- 7G3 8")0,)0(’)5,(,&0’*’,5.%)5(9(’)- #,%(9&,5("’.4<$,&($,80&%.5%0%
自变量
)5:DOD5:D5NDT9MF9K1D
样本数
+4AKDM0L;9AO1D;
回归模型
]DHMD;;F05 A0:D1 B
$ ]=’*
B>CC &%# XhC2&%$ & B$?2?%! "Y %2""8 !!! %2#C" #
1HB>CC &%# XhBC2%8$ % B&!28$? #Y %2C%$ "!! %2#!& #
& eB>CC &%# XhB!28%> #"& f&2$$> $Y %2C&& $!! %2#$" #
BC8>b &%# Xh%2!#% % f&% ?!!2%#% %Y %2C8> $!! %2>C# 8
"1HBC8> $b &%# Xh%2!"8 $ f# C>"2$$$ &Y %2C"& $!! %2>&C 8
"& eBC8> $b &%# Xh%2>%C > B"C&2%&# !Y %2CC% >!! %2!?? !
Q#%% &%# XhB&2&$$ " f%2%$? ?# eY %2C$% 8!! %2#&$ $
QC%% &%# XhB82$$& ? f%2%&? ? eY %2#&" !!! %2C?8 !
5L &%# XhB82!>> ? f%2%%> 8 eY %2">C !!! %2"%? ?
5K &%# Xh%2#>$ $ f&& >8C2$8&Y %2C8! 8!! %2>CC %
W"%% &%# XhB"2$!C # B$2#C# &15"Y$ %2C>$ 8!! %2>>> &
77" !!& #h%2%%% &6
B?KA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反演模型的验证
利用 >8 个未参与建模的验证样本数据!建立实
测土壤有机质含量值和模型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值
的简单线性关系!从不同模型的 B$ 和 ]=’*的变化
以及各个模型的相关验证模拟线偏离 &p&线的程
度!综合评价各模型对未知样本的预测能力%
图 8 为上述 C 个建模效果比较好的模型的验证
结果% 所有 C 个模型验证的 B$ 都大于 %2C!其中
&eB>CC!"&eBC8>$b!"1HBC8>$b和 W"%%模型的 B
$ 值超过
%2C>!验证的 ]=’*值在 %2!> 和 %2>! 之间!这说明
无论是 B$ 还是 ]=’*值!模型间的差异都较小% 所
有模型的验证模拟线相对于 &p&线都有一定程度的
偏离"斜率小于 &$!当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时!预测
值都高于实测值!而有机质含量较高时!预测值基本
都低于实测值!这可能与随着有机质含量增加光谱
逐渐趋于饱和有关% 在 C 个模型中! "&eBC8>$b!
"1HBC8>$b!1HB>CC和 &eB>CC模型验证模拟线的偏离程
度较低!斜率都在 %2C 以上!而其他模型的斜率都在
%2C 以下!模拟线的偏离相对大%
综上所述!在模型的拟合精度差异很小的情况
下!验证模型线偏离 &p&线的程度就成为验证模型
可用 性 的 最 重 要 指 标! 这 样 就 不 难 判 断! 以
"&eBC8>$b!"1HBC8>$b!1HB>CC和 &eB>CC光谱参数为自变
量构建的模型!对未知样本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预测
能力较强!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实测高光谱估测的较
适宜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在围绕光谱曲线的弓形
突起区专门设计的 > 个光谱指数中!W"%%和 5K 的建
模效果仅次于上述 ! 种模型!其他 8 个指数的建模
效果相对较差%
!7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荒漠化土地土壤具独特的
波浪型光谱曲线 "戴昌达等!$%%!$!其最显著特点
是在可见光和近红外的 >%% j?%% 5A光谱范围存在
& 个明显的弓形突起区!这可能是荒漠化土地土壤
的典型光谱特征%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弓形突
起区!土壤有机质有 $ 个主要的反射光谱敏感区&
一个存在于中心波长 #%% 5A的可见光绿光和红光
范围!主要在土壤反射光谱不进行微分变换时体现!
与弓形突起区的第 & 个弓曲的位置正好一致!另一
个存在于中心波长 C8% 5A的近红外范围!主要在土
壤光谱进行微分变换时体现!位于弓形突起区第 $
个弓曲后的曲线下降区!这 $ 个光谱敏感区对运用
土壤反射光谱估测荒漠化土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有
实际意义%
基于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质的光谱反映特征!
建立了多种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光谱估测
模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以波长 C8> 5A反射光谱
倒数的导数"&eBC8>$b和对数的导数"1HBC8> $b以及波
长 >CC 5A反射光谱的对数 1HB>CC和倒数 &eB>CC作为
自变量分别建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估测模型!对未
知样本的预测精度高!是基于实测光谱估测荒漠化
土地 土 壤 有 机 质 含 量 的 适 宜 模 型! 也 说 明
"&eBC8>$b!"1HBC8>$b!1HB>CC和 &eB>CC这 ! 个光谱参数
在描述 >>% j?%% 5A光谱范围弓形突起变化方面更
具有代表意义%
!&
7第 # 期 高志海等& 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实测光谱估测
图 87实测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模型预测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
SFH687]D19本研究确定的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质光谱敏感
区位于可见光和近红外波谱范围!这与大多数前人
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光谱敏感区的具体位置与其
他类型土壤存在明显差异 "mMF;@595 #3&.6! &?C%#
W91T90#3&.6! &??C# 谢伯承等!$%%!# 徐彬彬等!
&?C%! 沙晋明等!$%%8# 何挺等!$%%## 贺军亮等!
$%%"# 卢艳丽等!$%%"$!这反映了荒漠化土地土壤
光谱反应的特殊性!这可能与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
质的组成和分解状态以及较高的盐分含量有关"徐
彬彬等!&?C%# RD5X^0M#3&.6! &??"# (@95H#3&.6!
$%%$$%
参 考 文 献
程7彬!姜琦刚6$%%C2遥感影像在土壤属性估算中的应用6中国农
学通报!$!"&$ & !#" B!"%6
戴昌达!姜小光!唐伶俐6$%%!2遥感图像应用处理与分析6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6
何7挺!王7静!林宗坚!等6$%%#2土壤有机质光谱特征研究6武汉
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8&"&&$ & ?"> B?"?6
贺军亮!蒋建军!周生路!等6$%%"2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光谱特性及
其反演6中国农业科学!!%"8$ & #8C B#!86
卢艳丽!白由路!杨俐苹!等6$%%"2基于高光谱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预
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6中国农业科学!!%"?$ & &?C? B&??>6
鲁如坤6&??C2土壤农化分析6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6
沙晋明!陈鹏程!陈松林6$%%82土壤有机质光谱响应特性研究6水
土保持研究!&%"$$ & $& B$!6
孙建英!李民赞!郑立华!等6$%%#2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北方潮土土壤
参数实时分析6光谱学与光谱分析!$#"8$ & !$# B!$?6
谢伯承!薛绪掌!王纪华!等6$%%!2褐潮土的光谱特性及用土壤反射
率估算有机质含量的研究6土壤通报!8>"!$ & 8?& B8?>6
>&
林 业 科 学 !" 卷7
徐彬彬!戴昌达6&?C%2南疆土壤光谱反射特性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
分析6科学通报!$>"#$ & $C$ B$C!6
徐彬彬!季耿善!朱永豪6&??&2中国陆地背景和土壤光谱反射特性
的地理分区的初步研究6环境遥感!#"$$ & &!$ B&>&6
徐彬彬6$%%%2土壤剖面的反射光谱研究6土壤!8$"#$ & $C& B$C"6
杨世琦!高旺盛!隋7鹏!等6$%%>2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因素定量研
究6生态学报!$>"&$$ & 8&C& B8&C"6
周7萍!王润生!阎柏琨!等6$%%C2高光谱遥感土壤有机质信息提取
研究6地理科学进展! $"">$ & $" B8!6
R94AH9M:5DM= *! ’F1T9.S! RFD@1..! #3&.6&?C>2]DL1DN<95ND
OM0ODMRD5X^0M*!)5K9Mn! (@D5 n6&??"2,@DMDL1DN<95ND;ODNA9"!%% B$>%% 5A$ :4MF5H9N05’D5;F5H0L*5TFM05AD56
R0UDM;’ -!l95‘;]36&?#>2]DL1DN<95ND0LM9:F95’0F1’NFD5ND! &%%"$$ & &8% B&8C6
(@95H(! .9FM: ^ -6$%%$2+D9MXF5LM9MD: MDL1DN<95ND;ODN9591Q;F;0L;0F1(95: +6’0F1’NFD5ND! &#""$$ & &&% B&
(1040L9591Q&""&$$ & $$&> B$$!$6
S495 ,! ZF1F9A _6&??C2 D^MFT9]DA0&6
W91T90.’! /F<0MD10)6&??C2/9MF9KF1F1F5D;0L;0F1;LM0A;04<@D9;"$$ & &## B&C&6
WM9F5HDM-! ’AF<@ = ’! ’V4FMD;/]! #3&.6$%%%2 D^;DMN1FA9-:9O<9"!$ & 8#& B8""6
W45;941F;S]!m0N@DM=S! WMFLF;(.6&??&2’4ML9ND;05 N10;DXM95HDMDL1DN<95ND9;9L45NN05#!?6
lD5:DM;05 ,.! ’IF19HQF-! R94AH9M:5DM= S! #3&.6&?C?2’ODNK95: ;D1DN’NFD5ND’0NFD8"#$ & &""C B&"C!6
mMF;@595 _! -1DY95:DM3 !^ R4<1DMR 3! #3&.6&?C%2 ]DL1DN<95ND
-ADMFN9304M591! !!"#$ & &$C$ B&$C>6
’D1FHD,! Rs@5DM3! ’N@AF:@91A9OOF5H4;F5H@QODM;ODNMDHMD;;F05 A0:D1F5HOM0ND:4MD;6WD0:DMA9! &8# " & B$ $ & $8>
B$!!6
,@0A9; !^=F::1D<05 +6&??!2 D^;DM(@FN@D;k+*_6&??>2 k5FWD5DT9& k5F!责任编辑7于静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