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mportance of Long-Term Location Investigation for Bamboo Ecosystem

竹林生态系统及其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的重要性


现有国内外对竹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报道多倾向于竹类的正向效应,但此类研究主要局限于研究维持的时间不长,研究的延续性不够,对于系统发育而言尚处于最原始阶段,对竹林生态系统表现出的是否为短期效应缺少长期的定位观察和系统研究。大量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如果不完善、提高竹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与基础研究,竹林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和过程上是不可持续的,可能会成为区域性入侵种,从而影响人文景观和生态系统健康,或因单优种群一次性开花而造成系统崩溃。本文在此基础上简单阐述了由寡物种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问题,并结合目前竹林经营和研究情况,对竹林长期定位观测的重要性进行了定性论述。

Bamboo ecosystem,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forestry ecosystem, is usually made use of foods, structure material, biological energy and so on, especially in Southeast Asia. Development groups have proposed bamboo production as an opportunity for increasing the wealth of the lower-income groups. The area of world forest decreases by predatory uses of people, on the contrary, bamboo increases mainly for economical causes and specialized functional uses like soil and water preservation or sight-seeing matter. As for the study of bamboo ecosystem is rare, except some of incomplete discussion,and the most of papers are inclined to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bamboo in the ecosystem. But those studies last so short that the ecosystem restoration is only at the beginning of initial phase and the results can not be the proofs of positive effects that preserve the soil and water and improve soil fertilization in the long-term dynamic change. Meanwhile,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s so acutely that some catastrophic climate phenomenon like EI Nino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will help the bamboo to expand the habitats and even area of high latitude, if the powerful propagation capacity of bamboo is cared less. Nowadays, more and more natural bamboo system has been changed into semi-artificial or artificial system without conforming to the natural succession principle. Coupled with bamboo ecosystem maybe is in the status of discontinuity that the structure, procession and function are back out for its monocarpic perennial character and the disturbance from nature and human. Moreover, if there is no subtle management and decrease of the damaging disturbance, the bamboo ecosystem is unsustainable and even under the menace of crash. So we discuss the sustainability and plasticity response of bamboo ecosystem that acts the roles in components of agriforestry system, specialized functional groups and part of natural ecosystem. And we strongly suggest the long-term investigation for bamboo through integrating a wide range of experimental, comparative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es, for which nowadays from study cases from home and abroad, ecologists are inclining to gain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long-term dynamics behavior of vegetation like the invasion of bamboo ecosystem.


全 文 :第 wu卷 第 {期
u s s y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wu o‘²1{
㸻qu s s y
竹林生态系统及其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的重要性
李伟成t ov 盛海燕u 钟哲科t
kt1 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杭州 vtsstu ~ u1 杭州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杭州 vtsssxl
摘 要 } 现有国内外对竹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报道多倾向于竹类的正向效应 o但此类研究主要局限于研究维持的
时间不长 o研究的延续性不够 o对于系统发育而言尚处于最原始阶段 o对竹林生态系统表现出的是否为短期效应缺
少长期的定位观察和系统研究 ∀大量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 o如果不完善 !提高竹林生
态系统的管理与基础研究 o竹林生态系统在结构 !功能和过程上是不可持续的 o可能会成为区域性入侵种 o从而影
响人文景观和生态系统健康 o或因单优种群一次性开花而造成系统崩溃 ∀本文在此基础上简单阐述了由寡物种构
成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问题 o并结合目前竹林经营和研究情况 o对竹林长期定位观测的重要性进行了定性论述 ∀
关键词 } 可持续经营 ~竹林 ~干扰 ~入侵 ~定位观测
中图分类号 }≥z|x ~≥zt{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yls{ p ss|x p sz
收稿日期 }ussw p tu p s{ ∀
基金项目 }浙江省重点攻关项目kussw∞yssytl ~国家林业局重点推广项目k≈ussw  vy p wl ∀
Ιµ πορτανχε οφ Λονγ2Τερµ Λοχατιον Ινϖεστιγατιον φορ Βαµ βοο Εχοσψστεµ
¬• ¬¨¦«¨ ±ªt ≥«¨ ±ª ‹¤¬¼¤±u «²±ª«¨ ®¨ t
kt1 Χηινα Νατιοναλ Βαµβοο Ρεσεαρχη Χεντερ Ηανγζηουvtsstu ~ u1 Ηανγζηου Ενϖιρονµενταλ Προτεχτιον Σχιενχε Ινστιτυτε Ηανγζηουvtsssxl
Αβστραχτ } …¤°¥²² ¦¨²¶¼¶·¨°o²±¨ ²©·«¨ ¬°³²µ·¤±·¦²°³²±¨ ±·¶²©©²µ¨¶·µ¼ ¦¨²¶¼¶·¨°o¬¶∏¶∏¤¯ ¼¯ °¤§¨ ∏¶¨ ²©©²²§¶o¶·µ∏¦·∏µ¨
°¤·¨µ¬¤¯ o¥¬²¯²ª¬¦¤¯ ±¨¨ µª¼¤±§¶²²±o ¶¨³¨¦¬¤¯ ¼¯¬± ≥²∏·«¨¤¶·„¶¬¤q⁄¨ √¨ ²¯³°¨ ±·ªµ²∏³¶«¤√¨ ³µ²³²¶¨§¥¤°¥²²³µ²§∏¦·¬²±¤¶¤±
²³³²µ·∏±¬·¼©²µ¬±¦µ¨¤¶¬±ª·«¨ º¨ ¤¯·«²©·«¨ ²¯º¨ µ2¬±¦²°¨ ªµ²∏³¶q׫¨ ¤µ¨¤²©º²µ¯§©²µ¨¶·§¨¦µ¨¤¶¨¶¥¼ ³µ¨§¤·²µ¼ ∏¶¨¶²©³¨²³¯¨o
²±·«¨ ¦²±·µ¤µ¼o¥¤°¥²²¬±¦µ¨¤¶¨¶°¤¬±¯¼©²µ¨ ¦²±²°¬¦¤¯ ¦¤∏¶¨¶¤±§¶³¨¦¬¤¯¬½¨ §©∏±¦·¬²±¤¯ ∏¶¨¶¯¬®¨ ¶²¬¯¤±§º¤·¨µ³µ¨¶¨µ√¤·¬²±²µ
¶¬ª«·2¶¨ ¬¨±ª °¤·¨µq„¶©²µ·«¨ ¶·∏§¼ ²©¥¤°¥²² ¦¨²¶¼¶·¨°¬¶µ¤µ¨ o ¬¨¦¨³·¶²°¨ ²©¬±¦²°³¯ ·¨¨ §¬¶¦∏¶¶¬²±o¤±§·«¨ °²¶·²©³¤³¨µ¶
¤µ¨ ¬±¦¯¬±¨ §·²·«¨ ³²¶¬·¬√¨ ©¨©¨¦·¶²©¥¤°¥²²¬±·«¨ ¦¨²¶¼¶·¨°q…∏··«²¶¨ ¶·∏§¬¨¶ ¤¯¶·¶²¶«²µ··«¤··«¨ ¦¨²¶¼¶·¨° µ¨¶·²µ¤·¬²±¬¶
²±¯¼ ¤··«¨ ¥¨ª¬±±¬±ª²©¬±¬·¬¤¯ ³«¤¶¨ ¤±§·«¨ µ¨¶∏¯·¶¦¤± ±²·¥¨ ·«¨ ³µ²²©¶²©³²¶¬·¬√¨ ©¨©¨¦·¶·«¤·³µ¨¶¨µ√¨ ·«¨ ¶²¬¯¤±§º¤·¨µ¤±§
¬°³µ²√¨ ¶²¬¯ ©¨µ·¬¯¬½¤·¬²± ¬± ·«¨ ²¯±ª2·¨µ° §¼±¤°¬¦¦«¤±ª¨ q  ¤¨±º«¬¯¨ o·«¨ ª¯²¥¤¯ ¦¯¬°¤·¨ ¦«¤±ª¨¶¶² ¤¦∏·¨¯¼ ·«¤·¶²°¨
¦¤·¤¶·µ²³«¬¦¦¯¬°¤·¨³«¨ ±²°¨ ±²± ¬¯®¨ ∞Œ‘¬±²≥²∏·«¨µ± ’¶¦¬¯¯¤·¬²±k∞‘≥’l º¬¯¯ «¨ ³¯·«¨ ¥¤°¥²²·² ¬¨³¤±§·«¨ «¤¥¬·¤·¶¤±§ √¨¨ ±
¤µ¨¤²©«¬ª« ¤¯·¬·∏§¨ o¬©·«¨ ³²º¨ µ©∏¯ ³µ²³¤ª¤·¬²± ¦¤³¤¦¬·¼ ²©¥¤°¥²²¬¶¦¤µ¨§¯¨¶¶q‘²º¤§¤¼¶o °²µ¨ ¤±§ °²µ¨ ±¤·∏µ¤¯ ¥¤°¥²²
¶¼¶·¨° «¤¶¥¨ ±¨ ¦«¤±ª¨§¬±·²¶¨°¬2¤µ·¬©¬¦¬¤¯ ²µ¤µ·¬©¬¦¬¤¯ ¶¼¶·¨° º¬·«²∏·¦²±©²µ°¬±ª·²·«¨ ±¤·∏µ¤¯ ¶∏¦¦¨¶¶¬²± ³µ¬±¦¬³¯¨q≤²∏³¯ §¨
º¬·«¥¤°¥²² ¦¨²¶¼¶·¨° °¤¼¥¨ ¬¶¬±·«¨ ¶·¤·∏¶²©§¬¶¦²±·¬±∏¬·¼·«¤··«¨ ¶·µ∏¦·∏µ¨ o³µ²¦¨¶¶¬²± ¤±§©∏±¦·¬²± ¤µ¨ ¥¤¦® ²∏·©²µ¬·¶
°²±²¦¤µ³¬¦³¨µ¨±±¬¤¯ ¦«¤µ¤¦·¨µ¤±§·«¨ §¬¶·∏µ¥¤±¦¨ ©µ²° ±¤·∏µ¨ ¤±§«∏°¤±q ²µ¨²√¨ µo¬©·«¨µ¨ ¬¶±²¶∏¥·¯¨ °¤±¤ª¨ °¨ ±·¤±§
§¨¦µ¨¤¶¨ ²©·«¨ §¤°¤ª¬±ª§¬¶·∏µ¥¤±¦¨ o·«¨ ¥¤°¥²² ¦¨²¶¼¶·¨°¬¶∏±¶∏¶·¤¬±¤¥¯¨¤±§ √¨¨ ±∏±§¨µ·«¨ °¨ ±¤¦¨ ²©¦µ¤¶«q≥² º¨ §¬¶¦∏¶¶
·«¨ ¶∏¶·¤¬±¤¥¬¯¬·¼ ¤±§³¯¤¶·¬¦¬·¼µ¨¶³²±¶¨ ²©¥¤°¥²² ¦¨²¶¼¶·¨°·«¤·¤¦·¶·«¨ µ²¯ ¶¨¬±¦²°³²±¨ ±·¶²©¤ªµ¬©²µ¨¶·µ¼¶¼¶·¨°o¶³¨¦¬¤¯¬½¨ §
©∏±¦·¬²±¤¯ ªµ²∏³¶¤±§ ³¤µ·²© ±¤·∏µ¤¯ ¦¨²¶¼¶·¨°q „±§ º¨ ¶·µ²±ª¯¼ ¶∏ªª¨¶··«¨ ²¯±ª2·¨µ° ¬±√¨ ¶·¬ª¤·¬²± ©²µ¥¤°¥²² ·«µ²∏ª«
¬±·¨ªµ¤·¬±ª¤ º¬§¨ µ¤±ª¨ ²© ¬¨³¨µ¬°¨ ±·¤¯ o¦²°³¤µ¤·¬√¨ ¤±§·«¨²µ¨·¬¦¤¯ ¤³³µ²¤¦«¨¶o©²µº«¬¦« ±²º¤§¤¼¶©µ²° ¶·∏§¼ ¦¤¶¨¶©µ²°
«²°¨ ¤±§¤¥µ²¤§o ¦¨²¯²ª¬¶·¶¤µ¨ ¬±¦¯¬±¬±ª·²ª¤¬± ¤§¨·¤¬¯¨ §∏±§¨µ¶·¤±§¬±ª²©·«¨ ²¯±ª2·¨µ° §¼±¤°¬¦¶¥¨«¤√¬²µ²©√¨ ª¨·¤·¬²± ¬¯®¨
·«¨ ¬±√¤¶¬²± ²©¥¤°¥²² ¦¨²¶¼¶·¨°q
Κεψ ωορδσ} ¶∏¶·¤¬±¤¥¬¯¬·¼~¥¤°¥²²©²µ¨¶·~§¬¶·∏µ¥¤±¦¨ ~¬±√¤¶¬²±~²µ¬¨±·¨§¬±√¨ ¶·¬ª¤·¬²±
竹类主要分布在亚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热带 !亚热带区域 ∀在亚洲竹子被作为食物 !建筑材料 !纤维生
产原料以及生物能利用材料等 o在非洲许多国家的农林生态系统k¤ªµ¬©²µ¨¶·µ¼ ¦¨²¶¼¶·¨°l中 o竹类也占有重要
的地位k∞°¥¤¼¨ ετ αλqoussvl ∀竹林是一个典型的开放生态系统 o大量基础研究表明 }竹林林冠对降雨可进行
再分配 o枯落物层可涵养水源k萧江华 ousst ~王云琦等 ousswl o地下鞭根系统可固土k何汉杏等 ousstl并恢复
土壤肥力k≤«µ¬¶·¤±·¼ ετ αλqot||zl o能在短时间内使土壤 ≤ !‘!°含量上升 !提高净第一生产力k≥¬±ª« ετ αλqo
t|||l ∀此类研究大多集中在竹类植物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初期 o时间一般为 v ∗ x年 o所以短期的森林植被
研究体现的结果并不全面k ±¨ª¨¶ousssl o而植被生态系统的长期动态研究已经得到绝大多数生态学者的认
同和支持k• ¨¨¶ ετ αλqousstl ∀与世界森林面积逐年减小的现象相反 o世界竹林面积在逐年增大 o虽然有学者
认为目前自然再生能力与计划采伐量基本平衡k∞°¥¤¼¨ ετ αλqoussvl o但是对竹资源地掠夺性利用却是不争
的事实 o而对竹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却极其匮乏 ∀由单一物种k或少数几种竹种l构成的竹林生态系
统主要依赖无性系进行营养繁殖 o并且开花会造成大面积竹林死亡 o但目前 o尚未能证明这种竹林生态系统
在结构 !功能和过程上是否可持续 ∀本文旨在通过大量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果来阐述全球竹林生态系统的
持续发展利用问题及对其进行长期定位观测的重要性 ∀
t 竹林生态系统的缺陷
竹林生态系统在合理地人为利用 !自然林分组合 !无干扰或干扰较小状态下并不存在入侵常绿阔叶林等
其他林分的现象 o并且成为竹林单优群落使得生态系统整体恶化的危险性也大大减小 ∀农林生态系统中竹
林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多 o本身生物特性k强大的繁殖能力l受到较大的抑制 ~在自然系统中 o干扰的形式以自
然干扰k火 o气候灾难如厄尔尼诺等l为主k‹²¯ °ªµ¨± ετ αλqousstl ∀干扰是使生态系统k或者是群落尺度l演
替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o可以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k≤²±±¨ ¯¯ ot|z{l也可以使其变得脆弱 !生态系统的自我
调控能力k自组织l受到考验 ∀竹林生态系统对干扰k人为和自然l极为敏感 o在结构 !功能和过程上表现出一
定的缺陷 o可塑性较强 ∀本文主要探讨人工或是处于自然入侵状态的竹林生态系统 ∀
111 竹林生态系统结构
物种组成是生态系统结构的基础 o是决定过程 !功能和生态系统性质的最重要因素 ∀竹类为多年生木质
植物 o竹林生态系统基本上由单物种k如毛竹 Πηψλλοσταχηψσ πυβεσχενσ林l或少数几种竹构成 o群落外貌单一 o垂
直 !水平结构简单 o其生态系统结构性物种常常也是建群种和优势种 o形成单优势群落 o系统中基本不存在次
优势种 o有少量的伴生种 o其数量特征k多度 !密度 !盖度和生物量等l与优势种相比相差几个数量等级 ∀
尽管人工竹林给当地农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o但其并不具备天然林所具有的生态效益 o取代了多样
化的自然植被 o从根本上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有研究表明 }随着毛竹林经营强度加大 o纯林
化过程表现明显 o这一过程是以丧失大量壳斗科 !樟科和松科等乔木树种为代价的 o乔木层 !灌木层和草本层
的物种组成也发生着显著变化k郑成洋等 oussvl ~较之自然竹林生态系统 o其改善土壤质量和促进养分循环
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等较难存活 o生物多样性较匮乏k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 o
usstl o将直接导致生态系统的功能群结构弱化 ∀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竹林物种多样性较丰富 o群落外貌跌宕 o空间结构复杂 !稳定 o可作为人工竹林的一种
仿自然结构借鉴 ∀然而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背景下 o自然系统渐渐地向半自然生态系统发育
和演替 o很容易发生区域性竹种k即使是丛生竹l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 ‘¨ ¶¯²±等kusstl和 Šµ¬¶¦²°
等kussvl在对秘鲁东南部亚马逊河流域的一种寿命为 vs年左右 !一次性开花的瓜多属丛生竹k Γυαδυα
σαρχοχαρπαl进行的研究表明 o其对水分较为敏感 o虽然利用种子繁殖的危害性有限 o但依赖于自然干扰k如飓
风l入侵热带雨林 o使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减少 o而当地林业经济也将遭受打击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重点保护
区 ) ) ) 西双版纳 o当地原始森林林分k热带季雨林 !热带山地雨林 !亚热带季雨林和常绿阔叶林l正在演变成
橡胶林 !热带经济林或农作物经济林轮作地 o次生林已大面积出现 o如落叶季雨林 !萨瓦那林地 !竹林k黄竹
∆ενδροχαλαµυσ µεµβραναχευσl和草地 o其中黄竹在澜沧江西岸 !海拔 t sss °以下大面积生长并拓展 o盖度已达
到 zs h ∗ {s h o现在在竹林林冠上层仅可以零星发现一些原始森林树种 o这将威胁到当地宝贵的基因资源
k«¤±ª ετ αλqot||xl ∀
综合解释决定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因素是比较困难的k• ¨¨¶ ετ αλqousstl o竹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明显少于其他系统 o因此需要通过生态定位站积累大量原始数据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研究 o特别是长期定位
观测 ∀有学者认为生产力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o净生产力增加 o可以支持更多的种群 o但在人工系
统中并不成立 ∀  ±¨ª¨ 等kt|zyl认为捕食和竞争是互补的 o竹林系统中动物种类稀少k只有少数与竹类植物
协同进化 o并把竹林作为栖息地的特化种 o如中国大熊猫和日本红鹿lk¬∏ ετ αλqousstl o营养结构单一 o故捕
食并不能解释物种多样性 ∀对于人工竹林生态系统而言可能是竹类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加 o单优群落一
y| 林 业 科 学 wu卷
旦建立后系统空间异质性减弱 o在一定的人为干扰下 o其他竞争物种处于劣势 oפ®∏¼¤等kt||{l通过灵敏度
分析发现 }对于系统的可持续性而言 o榉木k Φαγυσ χρεναταl p赤竹属k Σασα ¶³³ql植物组成的混交林系统中榉
木幼苗的耐荫能力比成熟植株的耐荫能力更重要 ∀在自然竹林生态系统中k如竹阔混交林l非生物组分如
光 !温 !水 !土和气比人工竹林的异质性大 o其空间结构复杂 ~从时间结构k非进化尺度l来看 o自然竹林整体运
行过程k如演替l和行使功能的时间较人工竹林持久 o这对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 !稳定性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
112 竹林生态系统的集体觅养行为
竹林的觅养生理整合行为与其他生态系统有本质区别 o是其在资源异质性自然环境中获取必要资源的
一种中性生态策略 ∀与多数多年生无性系繁殖植物类似 o竹林觅养生理整合行为是对全球环境变化和干扰
强度增大产生敏感响应的首要表现 o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并具有优势性 o但是单优种群一次性开花可能造成
生态系统的间歇性崩溃 ∀ ‘¨ ¶¯²±kusstl等和 Šµ¬¶¦²°kussvl等认为在亚马逊河流域 o直接用光竞争并不能解释
Γ q σαρχοχαρπα的蔓延k与当地热带雨林对比 o其冠层的郁闭度相比要小很多l现象 o而认为风k厄尔尼诺现
象l !土壤结构被破坏和倒木等自然干扰出现林窗k林窗周围有 Γ q σαρχοχαρπαl后 oΓ q σαρχοχαρπα迅速入侵成
熟林分并成林 o呈斑块状蔓延 o使其他物种定居时不能较好地发展根系 o限制区域森林的发育k图 tl ~同时 o
Šµ¬¶¦²°kussvl等预测 Γ q σαρχοχαρπα一次性开花后相继死去直至退出时形成的景观空白斑块可以由其他树种
进入被占领区恢复林分 o但所需的演替周期较长 ∀
图 t Γ q σαρχοχαρπα入侵成熟林分与热带林分自我恢复的概念模型示意图
ƒ¬ªqt ≤²±¦¨³·∏¤¯ °²§¨¯ ²©·«¨ ¶∏¦¦¨¶¶¬²±¤¯ µ¨ ¤¯·¬²±¶«¬³¥¨·º¨¨ ±©²µ¨¶·¶º¬·«¤±§º¬·«²∏·¤¥¤°¥²²2§²°¬±¤·¨§¦¤±²³¼
目前全球对竹资源k主要是人工林l的掠夺性利用使得竹林表现出一种正向效应 o但在利用效率不高 o或
与其他系统互相作用 !起辅助性质时 o就必须严格管理 !控制 o以期生态系统健康发育 ∀在印度进行的一项关
于竹子与当地农作物轮作的试验结果k≤«µ¬¶·¤±·¼ ετ αλqot||z ~¤¬¯¯¼ ετ αλqot||zl表明 }休耕期种植竹子可以
恢复土壤肥力k砍伐并留在农田中自然腐烂 o主要是钾肥l o但其前提是只能稀疏地种植竹子 o休耕期每年都
需对竹子进行砍伐 o只保持一定的数量 o并对竹子的浅表层根系进行破坏 ∀这种农业活动有意识地加强了对
竹林强大生殖和拓展空间能力的控制 o发挥了竹林短期恢复大田土壤肥力的作用 ∀
无性繁殖植物入侵经济林 !种植园的危害性很大 o热带和亚热带的竹子就属于这类物种 o在管理较好 !经
营强度较高的种植园里 o竹子具有穿越水或者沼泽等障碍的能力 ∀在印度当地的经济林 ) ) ) 柚木k Τεχτονα
γρανδισl林就常常受竹子入侵 o造成柚木减产或不能继续栽培 ∀有研究表明由原始森林改造并经营了 tx ∗ us
年的柚木 p印度 竹k Βαµβυσα αρυδιναχεαl混交园中进行的一项关于竹子对植被结构 !林分生物量和养分循
环的影响研究时发现 o竹子地上部生物量与柚木生物量呈负相关 o竹子地下根鞭系统富集的大量钾元素限制
了柚木生长k≤«¤±§µ¤¶«¨ ®¤µ¤ot||yl ∀
由于竹林生态系统发育过程过于迅速 o在结构和物质循环上对生态系统的整体耦合有不良影响 o直接影
响其产生的功能 o甚至有崩溃的可能 ∀竹类植物的间歇性大量结实k°¤¶·¬±ªl虽然是一种种群进化产生的防
御方式k¤½¨ ±ot|zyl o但是对于生态系统发育的影响却是毁灭性的 ∀目前全球气候急剧变化 o气候变暖 o造成
很多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k彭少麟 ot||{l o很多灾难性气候现象k如厄尔尼诺等l使得陆地生态系统处于紊乱
状态k‹²¯ °ªµ¨± ετ αλqousstl o多年生无性系植物入侵脆弱生态系统的可能性上升 ~同时 o可能对竹子的生理
生化机理和表型可塑性造成影响 o虽然关于竹子成花调控机制和开花衰老机理的研究项目有所开展 o但有关
成花 !衰老的系统性论述仍比较缺乏k≥¦∏µ¯²¦® ετ αλqousssl o只限于竹子开花年分和花后复壮经营管理技术
的研究 o而成花和衰老机理是选择竹种以培养繁殖的关键 o在此基础上竹类植物的快繁和栽培技术 !竹林管
理技术和采伐技术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o这些研究在印度 !非洲有一定的开展 o但还处于起步阶段
z| 第 {期 李伟成等 }竹林生态系统及其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的重要性
k•¤°¤±¤¼¤®¨ ετ αλqot||{ ~…¤ª ετ αλqousss ~∞°¥¤¼¨ ετ αλqoussvl o而我国则在/六五0期间就有预见性地开展了
这方面的工作 o并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 ∀笔者认为竹子开花衰老的生理 !遗传分子和基因学的认识是对竹
类植物集体觅养行为 !竹林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经营或作为认知生态系统存在演替潜能k可能崩溃l的重要前
提 o也是长期定位观测的一个重要方面 ∀
113 竹林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
全球气候变化是竹林生态系统产生可塑性响应的外因 o强大的集体觅养行为是决定其结构的主要内因 ∀
竹林生态系统的过程和功能是基于其结构而存在的 o过程产生功能 o功能在过程中得以体现 ∀
生产和分解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过程 o在我国竹林生态系统因为生产力高而被政府指定为主要丰产
速生林之一 o但有学者认为有些关于其高产量的报道有些夸大k≥¦∏µ¯²¦® ετ αλqousssl ∀竹林生态系统的结构
决定了系统中能量和生物产品的消费 !交换和分配过程的单一性 o作为典型的开放系统 o竹林生态系统需要
有不断的能量和物质输入 o才能维持其正常运行 o并进行能量和物质输出 ∀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竹林经营粗
放 o系统中消费过程k个体 !种群和功能群对能量和生物产品的使用和消耗l基本属于人为输出 o破坏了系统
原本就脆弱的再生产环节 o破坏了竹林本应表现出的功能 ∀纯竹林下食物链和食物网单纯 !土壤微生物功能
群骤减k曹群根等 ot||yl o使得腐解链简化 o生态系统中分解过程明显变慢 o纯竹林林下凋落物量远低于竹阔
混交林和其他林分 o阻碍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k李正才等 oussvl o土壤肥力急剧下降k楼一平等 ot||z ~刘桂
华等 oussu ~李正才等 oussvl o甚至连水源恢复区内短期的水分涵养功能也受到破坏k王云琦等 ousswl ∀
不可否认竹类植物在恢复生态学k如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增强效应等l和传统美学中有一定的意义 o是
一类被特化的功能群体 ∀但从生态学意义出发 o在没有进行长期观测和有效的真实模拟kµ¨¤¯¬¶·¬¦¶¬°∏¯¤·¬²±l
预测的情况下 o有关竹林生态系统的短期效应能否推演到未来值得怀疑 ∀日本北海道早期利用赤竹属k Σασα
¶³³ql这一复轴型竹类来保持水土 ∀us世纪 |s年代末期 o日本学者就混生竹赤竹属竹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
影响进行了激烈的论证 ∀t||{年 פ®∏¼¤等在日本西南研究榉木 p赤竹属混交林中榉木林的可持续性时 o发
现用蒙特卡洛方法k²±·¨ ≤¤µ¯² °¨ ·«²§l模拟的 xss年中 o榉木种群面积不断缩小 o逐步被原本处于伴生地位
的 Σασα自然地分割成许多碎片 ∀与 Šµ¬¶¦²°等kussvl的研究类似的是 Ž¤º¤±²等kt||vl用矩阵模型模拟森林
动态时发现如果 Σασα大面积死亡 o那么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将会被榉木暂时代替 ~„¥¨ 等kusstl表示这种
大面积的死亡可以开辟典型林窗 o减少对榉木幼苗的抑制 o使得榉木得以生长 ∀ ¤«²®²等kusswl在北海道研
究 tz种针叶树对恢复生态系统的作用时也认为抑制当地几种灌木状竹类植物 o针叶树就可以扩大立木面
积 o建立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 ∀以上论证阐明 Σασα为该地区生态系统真正的统治者 o影响并且抑制处于伴
生地位的榉木 o使榉木成为该地区景观意义上的集合种群 o并有退出该地区的趋势 ~因此 Σασα需要有效地控
制k≠¤¶∏«¬µ² ετ αλqot||yl o由于边缘效应和干扰使得具备强大繁衍生殖和拓展空间能力的 Σασα蔓延地更快 o
强大的无性系k地下鞭根l使得同生k伴生l物种很难再次拓展根系生长k‘¤®¤¶«¬½∏®¤ot|{{l o其经过几十年生
活史阶段后可以大面积的开花进行有性繁殖 o对榉木的种子库有毁灭性的影响k‘∏°¤·¤ot|zs ~פ®∏¼¤ ετ αλqo
t||{l ~另有研究kŒ¬§¤ousswl发现赤竹属植物对蒙古栎k Θυερχυσ µονγολιχαl种子库有间接负面影响 o因为赤竹
属植物群落较单一时 o森林鼠类较倾向这种生境 o并以生境中蒙古栎种子为食物 o影响了蒙古栎的更替 ∀
随着竹林面积的不断增加 o在经营竹林过程中 o由于人文地理 !审美观和旅游业的需要 o一部分竹林发展
成观光林 o系统受人为干扰增加 ∀如何在保持生态功能的同时 o发挥竹林的游憩效益应该受到广泛关注 ∀竹
业经济发达地区如浙江安吉 !德清 o竹林所扮演的角色正在改变 o如将部分笋用林 !材用林改变成观赏林和生
态旅游基地 ∀但不恰当的干扰会适得其反 ∀本中心在调查中发现类似的情况近来在浙江中西 !西北部出现 o
该地区是浙江盛产竹子的地区 o德清 !安吉和临安等县市更是连绵竹山 o当地的主要林分如常绿阔叶林 !常绿
落叶阔叶混交林 !一部分针阔混交林基本退出生态系统 o究其原因大概是上世纪 xs年代当地农户掠夺性樵
采活动使得立木大量减少 o而后政府大力鼓励竹资源开发 !引种和封育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使得竹子毫无阻碍
的进入林窗k人为开辟的林窗和大面积无林地l o竹林面积大幅度上升 o直至覆盖整片丘陵山地 ∀浙江西天目
山被誉为四大佛教胜地之一 o保存了大量珍稀和特有动植物 o其南坡海拔 {ss °以上k东穆坪 p老殿l的竹类
以复轴型华箬竹kΣασαµορπηα σινιχαl占优势 o在森林被破坏后大片出现 o密集成单优群落 o几乎不能通人 o破
坏了当地人文景观和生物资源k王曰玮等 ot|{yl ∀故观赏竹林应尽量栽种本地竹种 o避免单一竹种栽培 o在
一定程度上控制竹子的繁殖能力 o如挖坑灌水k蔡亮等 oussvl等 o重建植被应该多样化 o树种间应该保留一定
{| 林 业 科 学 wu卷
程度的空隙 o斑块化k³¤·¦«¬±¨ ¶¶lk≤«¤±§µ¤¶«¨ ®¤µ¤ot||yl和丛状k¦¯∏¶·¨µ¬±ªlk • ¤¯·¨µousstl种植树木可以更大限
度地发挥种内和种间的互作和耦合作用 o以利于顶极生态系统的形成k演替时间尺度l ~需防止竹林取代当地
天然林 o否则会造成旅游区生态环境恶化和森林服务功能退化 o需进行以获取最大化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和
美学效果为目标的竹林类型经营 ∀
长期缺乏原始数据或者数据之间缺乏可比性造成竹林基础研究较薄弱 o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的基础数据
对于深入了解竹林生态系统的过程和功能是必需的 o也是最合适的方法 ∀竹林生态系统从自然系统渐渐向
农林生态系统k半人工 !人工系统l转变 o系统的生长和发育将不健全 o其生态系统金字塔结构正在发生显著
变化 o初级生产者较强 o却基本没有消费者k非输出l和调控者k系统内部l o显然在缺乏完整的机理性研究和
相应应用技术发展成熟前 o这种强化和缺失造成了结构的破坏 o对环境有不利之处 ~当然单一结构有利于特
定功能的发挥及生态系统相互k与城市生态系统l耦合形成更大的系统发挥更大的功效 o但必须加强/生态系
统管理0这个起到耦合作用的关键步骤 ~同时 o应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的时空格局 o实践证明单一的纯竹林经营
方式并不能发挥竹林应有的生态功能 o如果采用毛竹与杉木等其他合适的针叶 !阔叶树种和农作物混交成
林 o结果则会大大改观 o其水源涵养能力将会大大提高k萧江华 ousstl ~世界银行组织资助研究项目0中国红
壤 µ0发现 o竹子与桑等经济树种一起种植 x年后 o这种农林生态系统使得退化红壤区有了明显的改善k∏ ετ
αλqoussul ∀
u 问题与讨论
虽然我国竹类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竹资源利用在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 o但总的来看 o仍处
于起步阶段 ∀竹林生态系统研究尚存在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急需解决和论证 ∀以竹林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为
基础 o通过量化研究 o探索在林下植被 !土壤学方面的生态系统管理技术以及合理的竹木混交经营模式k萧江
华 ousst ~刘桂华等 oussul o降低现有经营措施对竹林生态系统稳定性 !多样性的破坏 o降低经营措施造成的
水土流失 !林外小流域富营养污染 o提高林地自身对外界干扰的自然承载力和恢复力k楼一平等 ot|||l o加强
竹林生态系统的精细化管理 o寻找有效维护竹林长期可持续经营的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和技术体系 ∀
干扰已经成为竹林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o竹类植物对干扰极为敏感 o故脆弱生态环境中的竹林生
态系统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地域 !物种 !立地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所得到的研究结果会大相径庭 o但对竹林
生态系统潜在危害性有借鉴之处 ∀退化生态系统和生态恢复区域需要理想的植被物种 o它们需要具备 }tl
可以生长在贫瘠和干旱的土壤上 ~ul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覆盖裸露地表 o生物量积累较快 ~vl 提高土壤质量 o
提高土壤微生物功能 !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养分循环速率k≥¬±ª« ετ αλqot|||l ∀但目前利用竹子恢复退化生
态系统只是遵循了0用植被覆盖裸露地表0 o提高人工林的异质性 o而遵循自然演替规律和完善生态系统管
理是人工造林 !开发自然生态系统k有学者认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生态系统l必须依据的法则 ∀在农林
生态系统中 o如果科学合理地经营竹林就不会引起地力退化等后果 o有效控制竹子生长k轮作和销毁鞭根系
统l o也能起到恢复土地肥力k主要是钾 !铁和镁l的作用k≤«¤±§µ¤¶«¨ ®¤µ¤ot||yl o故在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中 o
竹林可以起到初期的辅助功能 o可是从长远效果来看有待商榷 ∀
竹类植物作为恢复生态学中的先锋建群种是可行的 o但竹林生态系统的短期效应是否可以推演还需要
长期的定位观察 o丛生竹应与散生竹 !混生竹区别对待 ∀定位观测是认知生态系统生长 !发育与动态的有效
途径 o是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k∂²ª·ετ αλqot||zl ∀我国在上世纪 {s年代于江西大岗山建立了毛竹人工林生
态定位研究站 o但仅对散生竹进行了定位观察 o缺少多元化k丛生竹和混生竹l o方法不统一 o观测数据和研究
成果相互间可比性不强 o针对我国/建立定位站时间短 o且没有建立统一完善的森林功能监测指标体系 !全国
性森林生态环境功能及各种森林植被类型数据库和信息系统0k蒋有绪 oussul的现实 o应使用多种技术方法
包括遥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 o以及在此基础上 o分别建立定位观测站 o健全森林生态环境资
源动态监测网络体系和预警系统 o如竹林生态系统建设综合效益监测网络体系 !竹阔混交林健康质量监测体
系等 o为科学计量与评价竹林生态环境价值提供准确 !快速 !动态的数据资料和图像信息 ∀建立类似于0全球
种群动态数据库kª¯²¥¤¯ ³²³∏¯¤·¬²± §¼±¤°¬¦¶§¤·¤¥¤¶¨ 简称 Š°⁄⁄l0的基础数据库 o以进一步完善其生物多样性
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监测和研究 ∀ussv年 o/利用小观察窗技术监测竹林地下系统动态0和0亚高山小径竹
克隆种群对林窗干扰的反应及对林窗更新的影响0等项目的开展 o对于竹林生态系统的深入认知 !解析和演
|| 第 {期 李伟成等 }竹林生态系统及其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的重要性
绎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同时 o在竹林生态系统中 o化感 !根系的互利 !对称或不对称竞争 !生态位 !竹林生态
交错带k¥²∏±§¤µ¬¨¶l和群落过渡交错区k ¦¨²·²±¨ l的研究是了解生物多样性 !边缘效应和入侵成熟林分机制的
关键 o从个体 p林分 p群落 p生态交错带各个尺度深入研究竹林的同时 o人为无意识干扰和自然干扰都可能
会导致竹子入侵行为的加剧 o故需要加强有意识的人为干扰k也有学者认为干扰只存在负效应l o以引导其起
到正面效应 ∀
参 考 文 献
蔡 亮 o张瑞霖 o李春福 o等 qussv1 基于竹鞭状态分析的抑制毛竹林扩散的方法 q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ovtkxl }y{ p zs
曹群根 o罗佩韬 qt||y1 毛竹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q竹子研究汇刊 otxkvl }x{ p yy
何汉杏 o葛汉栋 o庄昌盛 qusst1 张家界市漩水林场毛竹林水文生态效益初步研究 ´ q生态效益计量 q中南林学院学报 outkwl }tt p tx
蒋有绪 qussu1 忆森林生态研究进展之一二憾事 q中国林业 ot }uv p ux
李正才 o傅懋毅 o谢锦忠 o等 qussv1 毛竹竹阔混交林群落地力保持研究 q竹子研究汇刊 ouuktl }vu p vz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k…• ŠΠ≤≤Œ≤∞⁄l qusst1 利用天然植被改善中国退化环境 q中国林业出版社 oz
刘桂华 o李宏开 qussu1 檫树毛竹混交林中毛竹鞭根的研究 q应用生态学报 otvkwl }v{x p v{|
楼一平 o盛炜彤 o萧江华 qt|||1 我国毛竹林长期立地生产力研究问题的评述 q林业科学研究 otukul }tzu p tz{
楼一平 o吴良如 o邵大方 o等 qt||z1 毛竹纯林长期经营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q林业科学研究 otskul }tux p tu|
彭少麟 qt||{1 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q生态学杂志 otzkul }vu p vz
王曰玮 o项斯端 o陈启 qt|{y1 西天目山南坡森林植被探讨 q杭州大学学报 otv }uy p wu
王云琦 o王玉杰 o张洪江 qussw1 重庆缙云山几种典型植被枯落物水文特性研究 q水土保持学报 ot{kvl }wt p ww
萧江华 qusst1 重视发挥竹林的生态功能效益 q林业经济 ot }vt p vw
郑成洋 o何建源 o罗春茂 o等 qussv1 不同经营强度条件下毛竹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q生态学杂志 ouukyl }t p y
„¥¨  o ¬ª∏¦«¬ ‹ o ‘¤®¤¶«¬½∏®¤ × q usst1 „± ¬±·¨µ¤¦·¬√¨ ©¨©¨¦·²© ¶¬°∏¯·¤±¨ ²∏¶ §¨¤·« ²© §º¤µ© ¥¤°¥²²o ¦¤±²³¼ ª¤³o ¤±§ ³µ¨§¤·²µ¼ µ²§¨±·¶²± ¥¨ ¦¨«
µ¨ª¨ ±¨ µ¤·¬²±q ’ ¦¨²¯²ª¬¤otuz }u{t p u{y
…¤ª‘o≤«¤±§µ¤≥ o °¤¯±¬  ≥ o ετ αλq usss1 ¬¦µ²³µ²³¤ª¤·¬²± ²© ⁄¨ √2µ¬±ª¤¯ ≈ Τηαµνοχαλαµυσ σπατηιφλορυσ k×µ¬±ql ∏±µ² 2 ¤ ·¨°³¨µ¤·¨ ¥¤°¥²²o ¤±§
¦²°³¤µ¬¶²± ¥¨·º¨¨ ±¬± √¬·µ²³µ²³¤ª¤·¨§³¯¤±·¶¤±§¶¨ §¨¯¬±ª¶q°¯ ¤±·≥¦¬¨±¦¨ otxy }tux p tvx
≤«¤±§µ¤¶«¨ ®¤µ¤ ˜  qt||y1 ∞¦²¯²ª¼ ²© Βαµβυσα αρυδιναχεα k• ·¨½ql º¬¯¯§ªµ²º¬±ª¬±·¨¤® ³¯¤±·¤·¬²±¶²©®¨µ¤¯¤oŒ±§¬¤qƒ²µ¨¶·∞¦²¯²ª¼ ¤±§ ¤±¤ª¨ ° ±¨·o{z }
tw| p tyu
≤«µ¬¶·¤±·¼ oŽ¬°°¬±¶° o ¤¬¯¯¼ ⁄qt||z1 − •¬·«²∏·¥¤°¥²²o·«¨ ¤¯±§§¬¨¶. } „ ¦²±¦¨³·∏¤¯ °²§¨¯ ²©·«¨ ¥¬²ª¨²¦«¨ °¬¦¤¯ µ²¯¨²©¥¤°¥²²¬± ¤± ¬±§²±¨ ¶¬¤±
¤ªµ²©²µ¨¶·µ¼ ¶¼¶·¨° qƒ²µ¨¶·∞¦²¯²ª¼ ¤±§ ¤±¤ª¨ ° ±¨·o|t }{v p |t
≤²±±¨ ¯¯  ‹ qt|z{1 ⁄¬√¨ µ¶¬·¼¬±·µ²³¬¦¤¯ µ¤¬±©²µ¨¶·¶¤±§¦²µ¤¯ µ¨ ©¨¶q≥¦¬¨±¦¨ ot|| }tvsu p tvts
∞°¥¤¼¨ Žo≤«µ¬¶·¨µ¶¶²± o¨§¬± ≥ o ετ αλqussv1 …¤°¥²² ¤¶¥¬²µ¨¶²∏µ¦¨ ¬± ∞·«¬²³¬¤} °¤±¤ª¨ °¨ ±·¶·µ¤·¨ª¼ ·²¬°³µ²√¨ ¶¨ §¨¯¬±ª ³¨µ©²µ°¤±¦¨ k Οξψτεναντηερα
αβψσσινιχαl q…¬²µ¨¶²∏µ¦¨ × ¦¨«±²¯²ª¼ o{{ }vv p v|
Šµ¬¶¦²° … • o „¶«·²± °  ≥ qussv1 …¤°¥²²¦²±·µ²¯ ²©©²µ¨¶·¶∏¦¦¨¶¶¬²±} Γυαδυα σαρχοχαρπᬱ¶²∏·«¨¤¶·¨µ± °¨ µ∏qƒ²µ¨¶·∞¦²¯²ª¼ ¤±§ ¤±¤ª¨ °¨ ±·otzx }wwx
p wxw
‹²¯ °ªµ¨±  o≥¦«¨©©¨µ o∞½¦∏µµ¤ ∞qusst1 ∞Œ ‘¬±² ©¨©¨¦·¶²±·«¨ §¼±¤°¬¦¶²©·¨µµ¨¶·µ¬¤¯ ¦¨²¶¼¶·¨°¶q×µ¨±§¶¬± ∞¦²¯²ª¼ i ∞√²¯∏·¬²±oty kul }{| p ttu
Œ¬§¤ ≥ qussw1 Œ±§¬µ¨¦·±¨ ª¤·¬√¨¬±©¯∏¨±¦¨ ²©§º¤µ©¥¤°¥²²²±¶∏µ√¬√¤¯ ²© Θυερχυ󤦲µ±¥¼ «²¤µ§¬±ª¥¨«¤√¬²µ²©º²²§°¬¦¨ qƒ²µ¨¶·∞¦²¯²ª¼¤±§ ¤±¤ª¨ ° ±¨·ousu }
uxz p uyv
¤½¨ ± ⁄ ‹ qt|zy1 • «¼ ¥¤°¥²² º¤¬·¶² ²¯±ª·²©¯²º µ¨q „±±∏¤¯ • √¨¬¨º ²© ∞¦²¯²ª¼ ¤±§≥¼¶·¨°¤·¬¦¶oz }vwz p v|t
Ž¤º¤±² ŽoŒº¤¶¤ ≠ qt||v1 „ ¤¯·¬¦¨ ¶·µ∏¦·∏µ¨§ °²§¨¯©²µ¥¨ ¦¨«©²µ¨¶·§¼±¤°¬¦¶}·«¨ ©¨©¨¦·²©∏±§¨µ¶·²µ¼ §º¤µ©¥¤°¥²²q∞¦²¯²ª¬¦¤¯ °²§¨ ¬¯±ªoyy }uyt p uzx
¬∏o¬±§¨ °¤±  o ’∏¼¤±ª o ετ αλqusst1 ∞¦²¯²ª¬¦¤¯ §¨ªµ¤§¤·¬²±¬± ³µ²·¨¦·¨§¤µ¨¤¶}·«¨ ¦¤¶¨ ²© • ²¯²±ª‘¤·∏µ¨ • ¶¨¨µ√¨ ©²µª¬¤±·³¤±§¤¶q≥¦¬¨±¦¨ ou|u }|{
p tst
∏o • ¤±ª o°¨ ±±¬±ªƒ • × qussu1 „³³¯¬¦¤·¬²± ²©¬±·¨µ¤¦·¬√¨ °∏¯·¬³¯¨ª²¤¯ ³µ²ªµ¤°°¬±ª©²µµ¨§¶²¬¯ º¤·¨µ¶«¨ § §¨ √¨ ²¯³°¨ ±·}¤¦¤¶¨ ¶·∏§¼ ²© ±¬±ª¶«¬¶«¤±
º¤·¨µ¶«¨ §q „ªµ¬¦∏¯·∏µ¤¯ ≥¼¶·¨°¶ozv }vtv p vuw
¤«²®² ‘oײ¶«¬¼¤ ≠ qussw1 ×µ¨¨µ¨ª¨ ±¨ µ¤·¬²± ¬± ³¤µ·¬¤¯ ¼¯ ¦∏·¦²±¬©¨µ2«¤µ§º²²§ °¬¬¨ §©²µ¨¶·¶¬± ±²µ·«¨µ± ¤±³¤±}µ²¯ ¶¨²© ¶¨·¤¥¯¬¶«°¨ ±·¶∏¥¶·µ¤·¨ ¤±§§º¤µ©
¥¤°¥²²qƒ²µ¨¶·∞¦²¯²ª¼ ¤±§ ¤±¤ª¨ ° ±¨·ot|s }vvx p vww
¤¬¯¯¼ ⁄o≤«µ¬¶·¤±·¼ oŽ¬°°¬±¶° qt||z1 / •¬·«²∏·¥¤°¥²²o·«¨ ¤¯±§§¬¨¶0 }±∏·µ¬¨±·¦¼¦¯¬±ª¤±§¥¬²ª¨²¦«¨ °¬¶·µ¼ ²©¤¤√¤±¨ ¶¨ ¥¤°¥²²·¤¯∏±2®¨ ¥∏±¶¼¶·¨° q
ƒ²µ¨¶·∞¦²¯²ª¼ ¤±§ ¤±¤ª¨ ° ±¨·o|t }txx p tzv
 ±¨ª¨ … „ o≥∏·«¨µ¯¤±§° qt|zy1 ≥³¨¦¬¨¶§¬√¨ µ¶¬·¼ªµ¤§¬¨±·¶}¶¼±·«¨¶¬¶²©·«¨ µ²¯ ¶¨²©³µ¨§¤·¬²±o¦²°³¨·¬·¬²± ¤±§·¨°³²µ¤¯ «¨·¨µ²ª¨ ±¨ ¬·¼q„° µ¨¬¦¤± ‘¤·∏µ¤¯¬¶·o
tts }vxt p vy|
 ±¨ª¨¶∞ ≥ qusss1 °²³∏¯¤·¬²± √¬¤¥¬¯¬·¼ ¤±¤¯¼¶¨¶¬± ³¯¤±·¶}¦«¤¯¯¨ ±ª¨¶¤±§²³³²µ·∏±¬·¬¨¶q×µ¨¨otx kul }xt p xy
‘¤®¤¶«¬½∏®¤× q t|{{1 • ª¨¨ ±¨ µ¤·¬²± ²© ¥¨ ¦¨« k Φαγυσ χρεναταl ¤©·¨µ·«¨ ¶¬°∏¯·¤±¨ ²∏¶ §¨¤·« ²© ∏±§¨µªµ²º¬±ª §º¤µ© ¥¤°¥²² k Σασα κυριλενσισl q ∞¦²¯²ª¬¦¤¯
• ¶¨¨¤µ¦«ov }ut p vx
sst 林 业 科 学 wu卷
‘¨ ¶¯²± … • o ’¯¬√¨ µ¬µ¤ „ ≤ „ o …¤·¬¶·¤ Š × o ετ αλqusst1 ²§¨ ¬¯±ª²© ¤¯±§¶¤·× q °µ²¦¨ §¨¬±ª¶²©·«¨ × ±¨·« …µ¤½¬¯¬¤± • °¨²·¨ ≥ ±¨¶¬±ª ≥¼°³²¶¬∏° o ƒ²½ §¨
Œª∏¤¦∏o°¤µ¤±¤o…µ¤½¬¯oyz p y{
‘∏°¤·¤  qt|zs1 ≤²±¶¨µ√¤·¬²±¬°³¯¬¦¤·¬²±¶²©¥¤°¥²²©¯²º µ¨¬±ª¤±§§¨¤·«¬± ¤³¤±q…¬²¯²ª¬¦¤¯ ≤²±¶¨µ√¤·¬²±ou }uuz p uu|
•¤°¤±¤¼¤®¨ ≥  ≥ ⁄o≠¤®¤±¤§¤º¤¯¤Žqt||{1 Œ±¦¬§¨±¦¨ ²©©¯²º µ¨¬±ªo§¨¤·«¤±§³«¨ ±²¯²ª¼²©§¨√¨¯²³° ±¨·¬±·«¨ ª¬¤±·¥¤°¥²²k ∆ενδροχαλαµυσ γιγαντευσ • ¤¯¯q
¬¨ ∏±µ²l q„±±¤¯¶²© …²·¤±¼o{u }zz| p z{x
• ¨¨¶  o≤²±§¬·• o≤µ¤º¯ ¼¨  o ετ αλqusst1 ²±ª2·¨µ° ¶·∏§¬¨¶²©√¨ ª¨·¤·¬²± §¼±¤°¬¦¶q≥¦¬¨±¦¨ ou|v }yxs p yxx
≥¦∏µ¯²¦®  ’ o⁄¤¼·²± ⁄ ≤ o ‹¤° ¶¨…qusss1 …¤°¥²²}¤± ²√¨ µ¯²²®¨ §¥¬²°¤¶¶µ¨¶²∏µ¦¨ q…¬²°¤¶¶¤±§…¬²¨ ±¨ µª¼ot| }uu| p uww
≥¬±ª« „ ‘o≥¬±ª«≥ qt|||1 …¬²°¤¶¶o±¨ ·³µ¬°¤µ¼ ³µ²§∏¦·¬²± ¤±§¬°³¤¦·²©¥¤°¥²² ³¯¤±·¤·¬²± ²±¶²¬¯ µ¨§¨√¨¯²³¨ ±·¬± ¤§µ¼·µ²³¬¦¤¯ µ¨ª¬²±qƒ²µ¨¶·∞¦²¯²ª¼ ¤±§
¤±¤ª¨ °¨ ±·ott| }t|x p usz
פ®∏¼¤ Žo‹¬§¨¼∏®¬Œqt||{1 ≥∏¶·¤¬±¤¥¬¯¬·¼ ²© ¤± ¬¶²¯¤·¨§ ¥¨ ¦¨«2§º¤µ© ¥¤°¥²² ¶·¤±§}¤±¤¯¼¶¬¶²©©²µ¨¶·§¼±¤°¬¦¶ º¬·«¬±§¬√¬§∏¤¯ ¥¤¶¨§ °²§¨¯q ∞¦²¯²ª¬¦¤¯
²§¨¯¯¬±ªottt }uuv p uvx
∂²ª·ŽoŠ²µ§²± o • ¤µª²qt||z1 ∞¦²¶¼¶·¨°¶q ‘¨º ≠²µ®}≥³µ¬±ª¨µ2∂ µ¨¯¤ªoy| p zs
• ¤¯·¨µ≥ qusst1 ≤¯ ∏¶·¨µ¤©©²µ¨¶·¤·¬²±©²µ¦µ¨¤·¬±ª§¬√¨ µ¶¨ °²∏±·¤¬±©²µ¨¶·¶·µ∏¦·∏µ¨¶) ¤µ¨√¬¨º qƒ²µ¨¶·∞¦²¯²ª¼ ¤±§ ¤±¤ª¨ °¨ ±·otwx ktul }tut p tu{
≠¤¶∏«¬µ² Žoײ¶«¬«¬®² ‹ qt||y1 • ¦¨µ∏¬·° ±¨·³µ²¦¨¶¶¨¶¤±§¶³¨¦¬¨¶¦²¨ ¬¬¶·¨±¦¨ ¬± ¤¶∏¥2¥²µ¨¤¯ ©²µ¨¶·¬± ±²µ·«¨µ± ¤³¤±q „±±¤¯¶²© …²·¤±¼oz{ }zwt p zw{
«¤±ªo≤¤²  qt||x1 ×µ²³¬¦¤¯ ©²µ¨¶·√¨ ª¨·¤·¬²±²©÷¬¶«∏¤±ª¥¤±±¤o≥• ≤«¬±¤¤±§¬·¶¶¨¦²±§¤µ¼¦«¤±ª¨¶oº¬·«¶³¨¦¬¤¯ µ¨©¨µ¨±¦¨ ·²¶²°¨ ³µ²¥¯ °¨¶¬± ²¯¦¤¯ ±¤·∏µ¨
¦²±¶¨µ√¤·¬²±q…¬²¯²ª¬¦¤¯ ≤²±¶¨µ√¤·¬²±ozv }uu| p uv{
k责任编辑 于静娴l
欢迎订阅 ussz年5北京林业大学学报6
k美国工程索引k∞¬l收录期刊l
5北京林业大学学报6是教育部主管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林学与森林生物学学术期刊 ∀本刊拥有
以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国内其他重点综合性大学 !农林院校 !工科院校以及国
外有关科研机构和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为主体的作者队伍 ∀
5北京林业大学学报6是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0和中
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0 o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等多项全国性优秀期
刊奖 ∀
连续收录5北京林业大学学报6的著名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有 }美国工程索引k∞¬l !美国5化学文摘6k≤„l !
俄罗斯5文摘杂志6k„l !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0数据库k≤„…Œl !英国5动物学记录6k• l !中国
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k≤≥×°≤⁄l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5中国学术期刊文摘6 !5中国生物学文摘6 !中国林业
科技文献数据库等 ∀
5北京林业大学学报6为双月刊 o大 ty开本 otxs页左右 o单月月底出版 ∀国内外公开发行 o国内统一刊
号 }≤‘tt p t|vuΠ≥ o邮发代号 }{u p vsw ∀如当地邮局订阅不便或错过征订时间 o也可直接汇款向本刊编辑部
订阅 ∀每期定价 xs元 o连续订阅本刊 t年以上者将得到大幅度优惠 o详情请见本刊订单 ∀
5北京林业大学学报6订单
选项 折扣 正常价格 优惠价格 实际支付
t年ky期lz折 vss元 |s元 uts元
u年ktu期lx折 yss元 vss元 vss元
v年kt{期lw折 |ss元 xws元 vys元
订户姓名 } 联系电话 } ∞2°¤¬¯}
邮编 } 邮寄地址 }
汇款地址 }tsss{v北京林业大学 tw{信箱 期刊编辑部
发行电话 }sts p yuvv{v|z 联系人 }刘大林
发行电子信箱 }¯¬∏§¤¯¬±ƒ ¥­©∏q¨§∏q¦±
注 }从邮局订阅的用户 o请将您的订单复印件寄至本刊编辑部 o我们会将折扣款补寄给您 ∀
tst 第 {期 李伟成等 }竹林生态系统及其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