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 Discussion on Human Being Syncretising Na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estry

论“天人合一”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环境生态危机不断威胁人类生存的今天,人们在重新审视历史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的认识含有丰富的辩证哲理。与西方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林业管理理念不同,中国古代的林业经营管理思想,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生之道”。随着现代化建设与社会的进步,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粮食、能源等诸多问题,愈来愈倚赖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维系人类生存的途径,对古代这一宝贵思想进行回顾与分析,可为当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借鉴。

Global environment crisis is threatening existence of human beings recently. While reviewing history, man found ancient China had rational knowledge on relations of man and nature. Different with the pursuit profit maximum pattern of the West forestry management,ancient China had brilliant forestry management ideas, its distinguishing feature was the thought of “human being syncretising nature”, achieved econom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harmoniou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day,along with modernization and advancement of society,our nation faces serious population,resource,environment,food supplies and energy problems,relie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estry than ever.The way of live and let live that is the only path of be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It is necessary to review and analysis that brilliant ideology that would provide us lessons and experienc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estry.


全 文 :第 ws卷 第 x期
u s s w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ws o‘²1x
≥ ³¨qou s s w
论/天人合一0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3
胡坚强tl 任光凌ul 朱育晓wl 梅 艳vl 董 源xl
k浙江林学院图书馆 临安 vttvssl k浙江省临安市林业局l k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史研究室 北京 tsss{vl
摘 要 } 在全球环境生态危机不断威胁人类生存的今天 o人们在重新审视历史时发现 o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
的认识含有丰富的辩证哲理 ∀与西方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林业管理理念不同 o中国古代的林业经营管理思想 o是以
/天人合一0思想为指导 o实现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生之道0 ∀随着现代化建设与社会的进步 o
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人口 !资源 !环境 !粮食 !能源等诸多问题 o愈来愈倚赖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已成
为维系人类生存的途径 o对古代这一宝贵思想进行回顾与分析 o可为当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借鉴 ∀
关键词 } 天人合一 o林业可持续发展 o生生之道
中图分类号 }≥z p s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wlsx p ssxy p sy
收稿日期 }ussw p sv p u| ∀
基金项目 }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k项目编号 st…≥styl ∀
3 tl !ul !vl !wl !xl为作者排序 ∀
Α ∆ισχυσσιον ον Ηυµαν Βεινγ Σψνχρετισινγ Νατυρε ανδ
Συσταιναβλε ∆εϖελοπµεντ Φορεστρψ
‹∏¬¤±´ ¬¤±ªtl • ±¨ Š∏¤±ª¯¬±ªul «∏≠∏¬¬¤²wl  ¬¨≠¤±vl
k Ζηεϕιανγ Φορεστ Υνιϖερσιτψ Λιβραρψ Λιν. ανvttvssl k Φορεστρψ ∆επαρτµεντ οφ Λιν. αν o Ζηεϕιανγ Προϖινχε Λιν. ανvttvssl
⁄²±ª≠∏¤±xl
k Σεχτιον οφ Φορεστ ΗιστορψoΒειϕινγ Φορεστρψ Υνιϖερσιτψ Βειϕινγtsss{vl
Αβστραχτ } Š¯²¥¤¯ ±¨√¬µ²±°¨ ±·¦µ¬¶¬¶¬¶·«µ¨¤·¨±¬±ª ¬¨¬¶·¨±¦¨ ²©«∏°¤± ¥¨¬±ª¶µ¨¦¨±·¯¼q • «¬¯¨ µ¨√¬¨º¬±ª«¬¶·²µ¼o°¤±©²∏±§¤±2
¦¬¨±·≤«¬±¤«¤§µ¤·¬²±¤¯ ®±²º¯ §¨ª¨ ²±µ¨ ¤¯·¬²±¶²©°¤±¤±§±¤·∏µ¨ q⁄¬©©¨µ¨±·º¬·«·«¨ ³∏µ¶∏¬·³µ²©¬·°¤¬¬°∏° ³¤·¨µ±²©·«¨ • ¶¨·
©²µ¨¶·µ¼ °¤±¤ª¨ °¨ ±·o¤±¦¬¨±·≤«¬±¤«¤§¥µ¬¯¯¬¤±·©²µ¨¶·µ¼ °¤±¤ª¨ °¨ ±·¬§¨¤¶o¬·¶§¬¶·¬±ª∏¬¶«¬±ª©¨¤·∏µ¨ º¤¶·«¨ ·«²∏ª«·²©/ «∏°¤±
¥¨¬±ª¶¼±¦µ¨·¬¶¬±ª±¤·∏µ¨0 o¤¦«¬¨√¨ § ¦¨²±²°¼o¶²¦¬¨·¼ ¤±§ ±¨√¬µ²±°¨ ±·«¤µ°²±¬²∏¶¶∏¶·¤¬±¤¥¯¨§¨ √¨ ²¯³°¨ ±·qײ§¤¼o¤¯²±ªº¬·«
°²§¨µ±¬½¤·¬²±¤±§¤§√¤±¦¨ °¨ ±·²©¶²¦¬¨·¼o²∏µ±¤·¬²± ©¤¦¨¶¶¨µ¬²∏¶³²³∏¯¤·¬²±oµ¨¶²∏µ¦¨ o¨ ±√¬µ²±°¨ ±·o©²²§¶∏³³¯¬¨¶¤±§ ±¨¨ µª¼
³µ²¥¯ °¨¶oµ¨ ¬¯¨¶²±¶∏¶·¤¬±¤¥¯¨§¨√¨ ²¯³°¨ ±·©²µ¨¶·µ¼·«¤± √¨¨ µq׫¨ º¤¼²© ¬¯√¨ ¤±§¯¨·¯¬√¨ ·«¤·¬¶·«¨ ²±¯¼ ³¤·«²©¥¨¬±ª¬±«¤µ°²2
±¼ º¬·«±¤·∏µ¨ qŒ·¬¶±¨ ¦¨¶¶¤µ¼·²µ¨√¬¨º ¤±§¤±¤¯¼¶¬¶·«¤·¥µ¬¯¯¬¤±·¬§¨²¯²ª¼·«¤·º²∏¯§³µ²√¬§¨ ∏¶¯ ¶¨¶²±¶¤±§ ¬¨³¨µ¬¨±¦¨¶©²µ¶∏¶2
·¤¬±¤¥¯¨§¨√¨ ²¯³°¨ ±·©²µ¨¶·µ¼q
Κεψ ωορδσ} ‹∏°¤± ¥¨¬±ª¶¼±¦µ¨·¬¶¬±ª±¤·∏µ¨ o≥∏¶·¤¬±¤¥¯¨§¨√¨ ²¯³°¨ ±·©²µ¨¶·µ¼o·«¨ • ¤¼ ²© ¬¯√¨ ¤±§¯¨·¯¬√¨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o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 o森林及其生态系统向人类提供基本的生
活条件 o并作为栖息场所和取得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基地 ∀人类正是依靠森林生态系统的供养与庇护才
得以生存和繁衍 o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
t 西方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林业管理模式面临非可持续发展的窘境
西方的宗教认为只有人是仿照上帝的形象造出来的 o非人类生物没有性灵 o/征服它罢 o努力去支配海中
之鱼 o空中之鸟 o以及在地球上走动的一切生物k5旧约#创世纪6l0 ∀西方的经典哲学 o则以人与自然分离和
对立为基本问题 o认为只有人是主体 o自然界只是人类改造的对象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自然秩序中 o万物的
存在就是为了服务于人的目的 ∀康德认为由于非人类生物没有自我意识 o人类无须对其负责 ∀在西方/征服
自然0的传统影响下 o人类在追求效率和利益的最大化 o近似于疯狂地掠夺着森林资源 ∀据统计 o全球森林面
积从人类文明之初的 {s亿 «°u 缩小到目前的 u{亿 «°u o并以每年约 t {ss ∗ u sss万 «°u 的速度消失 o全球
的热带雨林 ) ) ) 地球的肺 o在过去 vs年中一度毁灭了 ws h k余谋昌 ot|||l ∀自然可以满足人的需要 o但不能
满足人的贪婪 o从而诱发了一系列的全球性环境生态问题 ∀当代人类面临十大环境问题 ) ) ) 土地沙漠化 !森
林锐减 !水资源危机 !物种灭绝 !酸雨污染 !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 !土壤流失 !有毒化学品污染 !垃圾成灾 o其
中大部分直接或间接与掠夺森林有关 ∀
在这种情况下 o西方学界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o浅层次的依据是保护人类这个物种的生存与延续 o维护人
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o深层次的依据则来自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反思的目的 o就是要重新确定人与自然的关
系 o重新确立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及其权利和义务 ∀us世纪 zs年代以后 o生态伦理 !生态经济 !可持续发展等
概念被提了出来 o生态k ¦¨²¯²ª¼l和经济k ¦¨²±²°¼l在共同的词头k ¦¨²2l的衔接下紧密联系起来 ∀森林经营思想
和理论也发生了革命性变革 o逐渐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林业观k胡坚强 oussul ∀森林可持续经营思想成
型于 t||t年的第十届世界林业大会和 t||u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o将可持续经营作为森林经营和林
业发展的目标 o可以说是传统林业思想向现代林业思想的革命性转变 ∀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在追求经济 !社会发展的目标的同时 o要实现人 ) 社会 ) 环境的协同发展 ∀从本质
上讲 o主张在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开展林业经济活动 o这其实是个伦理问题k罗杰#伯曼等 oussul o即现代人对
未来人负有伦理上的义务 ∀这种义务意味着我们今天的行为方式不能剥夺子孙后代应享受的与我们同样的
森林机会 ∀机会保存的思想是可持续性的内涵 ∀为后代人保存机会是关于代际间公正的最小概念的共识
k°¤ª¨ ot|zzl ∀扩大其外延 o又可推导出我们对于当代其它地域的人和非人类生物也负有伦理上的义务 ∀我
们今天的行为方式也不能剥夺当代其它地域的人和非人类生物应享受的与我们同样的森林机会 ∀具体来讲
就是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一 !既要实现经济 !社会发展的目标 o又要保证人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和谐统
一 o保障生物多样性 ~二 !既要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需求 ~三 !既要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
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需求 o如巴西亚马逊河的产权斗争 o就是已经长期不断地
k虽然可能不是最优地l开发热带雨林的当地居民与想要过度开发森林资源的现代公司之间的斗争k罗宾#科
恩等 ousstl ∀可持续发展 o其核心就是/ ¬¯√¨ ¤±§¯¨·¯¬√¨ 0 o就是一个/生0字 ∀
与此同时 o西方学界也把目光转向东方 o投向中国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o西方有远见的思想家k如罗
素l就认为人类文明的希望在东方 ∀随着全球环境生态危机不断威胁人类生存 ot|{{年 o一批诺贝尔奖金获
得者集会巴黎 o共同对孔子学说给予了高度评价和殷切希望 }/人类要在 ut 世纪生存下去 o必须要回头二千
五百年 o去汲取孔子的智慧k杨子彬 ot||yl ∀0
u 以/生生之道0 !/自然无为0为内核的/天人合一0思想
与西方征服自然传统不同 o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东方文化
具有早慧早熟性 o要超越于其生产力水平之上 ∀这一点梁漱溟先生在其著作5东西文化及其哲学6有着精彩
的论述 ∀自然界不仅是人类生命和一切生命之源 o而且是人类价值之源 ∀正因如此 o/究天人之际0才成为中
国思想史不断探讨 !不断发展的传统 ∀ /天人合一0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o既是哲学的主流 o又是人生理想
和社会理想的最高境界 ∀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中国森林文明史 ∀森林是我们的先民们最早利用的自然资
源 o从/树叶蔽身 o摘果为食0 o到/钻木取火 o构木为巢0 o再到/作宫室 o制弓矢 o造舟车0广辟森林利用之途 ∀
森林不仅给予中华民族衣食住行的物质条件 o而且它也给予人们以灵感 !智能和启迪 ∀阴阳 !五行 !八卦思想
的产生与森林有着密切的联系k张钧成 ot||ul ∀先哲们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天人合一0思想体系 ∀ /天人合
一0思想形成于先秦时期 o先秦诸子尽管在学术观点上各异 o但在天人关系上却是相通的k张岱年 ot||wl ∀
211 天 !地 !人是和谐统一的整体的宇宙模式
道家认为/道生一 o一生二 o二生三 o三生万物 ∀0 /故道大 o天大 o地大 o人亦大 o域中有四大 o而人居其一
焉k5道德经#二十五章6l ∀0儒学则提出了天 !地 !人/三才0说 o /有天地 o然后有万物 ~有万物 o然后有男女 o0
/人与天地参0 ∀ /天有其时 o地有其财 o人有其治 o夫是之谓能参k5荀子#天论6l ∀0 先哲们认为人是天地万物
的一部分 o天 !地 !人既相互独立 o又紧密联系 o人能依据对天时 !地利的认识而利用自然 o达到/与天地参0 ∀
在这样的世界结构模式里 o/天地与我并生 o万物与我为一k5庄子#齐物论6l o0它们相互作用 !相互依赖 o构成
和谐统一的整体 ∀用现代术语 o世界的存在就是/人 ) 社会 ) 自然0的复合生态系统 ∀
zx 第 x期 胡坚强等 }论/天人合一0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2 .2 /天人合一0思想的核心是/生生之道0和/自然无为0
道家认为/大道汜兮 o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o功成而不有k5道德经#三十四章6l ∀0 /道生之 o
德蓄之 o物形之 o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 o夫莫之命而常自然k5道德经#五十一
章6l ∀0 道的本质就是/利而不害0 o/希言自然0 o就是不干涉 o要/生而不有 o为而不恃 o长而不宰0 ∀同样 o儒
家的观点是/天地之大德日生k5易#系辞传6l0 o/无为而物成 o是天道也k5礼记#哀公问6l ∀0孔子慨叹/天何
言哉 o四时行焉 o百物生焉 o天何言哉k5论语#阳货篇6l d0天的基本功能 o就是生生之道 o而不妄加干涉 ∀
2 .3 道法自然 ,实现人类的发展目标
道家主张/人法地 o地法天 o天法道 o道法自然k5道德经#二十五章6l ∀0儒家也认为/唯天下之至诚 o为能
尽其性 o能尽其性 o则能尽人之性 o能尽人之性 o则能尽物之性 o能尽物之性 o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o可以赞天
地之化育 o则可以与天地参矣0k5中庸6l ∀/天地变化 o圣人效之0 o尧 !舜之所以伟大 o就在于法天而行 ∀ /唯
天为大 o唯尧则之k5论语#泰伯6l ∀0 /无为而治者 o其舜也与k5论语 !卫灵公十五6l ∀0 /大哉圣人之道 o洋洋
乎发育万物 o峻极于天0k5中庸6l ∀人能弘道 o要达到/与天地参赞化育0之职 o就要法天而行 ∀
无论是行/自然之道0 o还是行/三才之道0 o都要达到天地人三者相结合 o要/人与天地相参0 ∀这与现代
生态学 !生态伦理学思想是完全吻合的 ∀人类不是大自然的立法者 !主宰者 o不能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去任
意破坏自然k胡坚强 oussul o而是天赋责任和使命 o去实现自然界的/生生之道0 ∀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
在于此 ∀
2 .4 /天下莫贵于生0的生态伦理
先哲们并不像古希腊的哲人那样认为万物是为人类服务的 o而认为人应当像天那样对待生命 o对待一切
生物 o并提出了/民胞物与0的命题 ∀正如 t|{u年5世界自然宪章6所庄严宣告的 }/每种生命形式都是独特
的 o无论对人类的价值如何 o都应得到尊重 ∀0 在莫贵于生的传统影响下 o一些道德伦理范畴从人扩展到了
/物0 ∀例如/仁0 o/亲亲而仁民 o仁民而爱物k5孟子#尽心上6l0 o正如明代大儒王阳明在5大学问6所说/见草
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惜之心焉 o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 ~草木犹有生者也 ∀0又如/孝0 o/树木以时伐焉 o禽
兽以时杀焉 ∀夫子曰 }断一树 o杀一兽 o不以其时 o非孝也 ∀0 又如/礼0 o/礼有三本 }天地者 o生生之本也k5荀
子#礼运6l o0/杀太蚤 o非礼也k5荀子#大略6l ∀0 /蚤0即早 o指不合时宜过早宰杀生物是不符合礼的k张钧成 o
t||ul ∀ /仁0 !/义0 !/孝0 !/礼0等这些道德伦理规范从人扩展到森林及其它生物 o从道德伦理角度保证人们
不滥砍滥伐 o以免伤及私德 ∀
虽然先人提倡生生之道 o但并不否定人类的物欲 ∀在先秦时期 o与天人合一思想并行的还有民本思潮 ∀
先秦的思想家大多肯定人欲 o承认人生而具有求利 !求富的欲望 ∀当时的经济思想是富民之论 ∀ 5管子#治国
篇6开宗明义 o即说/凡治国之道 o必先富民0 ∀孔子认为/百姓足 o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 o君孰与足k5论语#颜
渊6l0 o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0 k5论语#尧曰6l和/废山泽之禁0 ∀可以说 o这是中国经济自由放任主义
k¤¬¶¶¨½ ƒ¤¬µ¨l的最早表述了 ∀由于秉持中庸之道 o对待人的物欲 o先哲们认为要以/义0进行调节 o周内史兴
就说/义 o所以节也 o0/义节则度0 k5国语#周语上6l ∀孔子也说 o/富与贵 o人之所欲也 o不以其道得之 o不处
也 ∀k5论语#尧曰6l0 /义0这一基本伦理范畴被用于规范人们经济活动的过度求利行为 o有利于当时社会的
全面 !健康 !可持续的发展 ∀
v 古代林业的可持续林业管理实践
/天人合一0哲学思想 o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o传统林业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导下积累了宝
贵的实践经验 o对现代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先人高度重视林业 o在经济生活中把林业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考虑 ∀著名政治家管仲认为 o山泽林木有
重要的价值 o是国家财富的源泉k樊宝敏等 oussvl o/草木植成 o国之富也 o0/草木不植成 o国之贫也k5管子#立
政6l ∀0并且把保护山泽林木作为对君王的道德要求 o/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山林菹泽草莱 o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k5管子#轻重6l0 ∀
311 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管理理念最早阐述
先哲们很早就认识到了人口增长对自然的压力 o人口增殖越快 o人类从周围环境索取的资源也越多 ∀在
{x 林 业 科 学 ws卷
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 o这种索取是安全的 o合理的 ∀但是 o一旦超越环境荷载力的临界点 o就会遭到自然
的报复 ∀孟子就指出 o随着人口的增加 o不适当的砍伐和过度的放牧也会造成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的破坏 ∀0牛
山之木尝美矣 o以其郊于大国也 o斧斤伐之 o可以为美乎 ‚是其日夜之所息 o雨露之所润 o非无萌蘖之生焉 o牛
羊又从而牧之 o是若彼濯濯也 ∀人见其濯濯也 o以为未尝有材焉 ∀此岂山之性也哉k5孟子#告子上6l d0孟子
正是从牛山林木受到破坏的教训中引伸出/苟得其养 o无物不长 ~苟失其养 o无物不消k5孟子#告子上6l0的道
理 ∀欲使资源不屈而能永续利用 o关键是处理好/用0和/养0的关系 o要养之以时 o而用之有节 ∀/斩伐养长不
失其时 o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k5荀子#王制6l0 ∀这些可谓是可持续发展的先知之言 o说的是要节制 o
要让自然界休养生息 o不把森林作为采掘业而滥砍滥伐 o保障森林资源的再生 ∀
3 .2 对森林与生物多样性及与人类的关系的认识
西周末年 o史伯提出/和实生物 o同则不继0的深刻思想 o主张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 /万物负阴而抱阳 o
冲气以为和0k5道德经# 四十二章6l o/夫和实生物 o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 o故能丰长而物生之 o若以同
裨同 o尽乃弃矣k5国语#郑语6l0 ∀/和合之道0就是/生生之道0 ∀孔子对山林有极高的评价 o/夫山 o草木生
焉 o鸟兽蕃焉 o财用殖焉 ∀0森林是自然物种的最大栖息地 o在森林 ) 生物多样性 ) 人类之间是/生0的关系 ∀
现在随着森林面积的减少和荒漠化加快 o特别是随着丰富的生物栖息地 ) ) ) 热带雨林的减少 o地球的物种资
源面临空前的威胁 ∀据估计 o到 usus年地球物种的 x h ∗ tx h将会消失 ∀物种的减少最终意味着人类粮食
原料和药品的短缺 o严重威胁人类生存 ∀这不能不佩服古人思想的预见性k胡坚强 oussul ∀
3 .3 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森林的/义利双行0模式
在民本思潮的影响下 o先哲们主张实施/废山泽之禁0的富民政策 o反对国家垄断专利 ∀早在周励王时 o
大夫芮良夫就指出/夫利 o白物之所生也 o天地之所载也 ~, ,天地百物 o皆将取焉 o胡可专也k5国语#周语
上6l ∀0但是为了防止人们求利心切 o乱砍滥伐 o我国古代在世界上最早建立了管理山林川泽政令的政府机
构 o建立了虞衡制度 o建立山林资源保护区 ∀山有虞 o林有衡 o虞衡为执掌森林之官 o其职责是/掌山林之政
令 o物为之厉 o而为之守禁 ∀0这可以追溯到尧禅天下 o虞舜受之 o命益为虞 o以若草木k陈嵘 ot|{vl ∀虞衡制度
在我国代代相传 o历时近 w sss年 o一直延续到清王朝 ∀虞衡制度的实施 o对我国林业资源管理做出了重要
的贡献 ∀在这些/保护区0内实施/四时教令0制度 o管仲主张/山林虽广 o草木虽美 o禁发必有时k5管子#八
观6l0 ∀ /春秋之斩木 o不入禁 ~凡窃木者 o有刑罚0 ∀非保护区的四野可以斩木 o但也不是毫无限制的 o例如
5礼记#月令6就规定季春之月/毋伐桑柘0 ∀并且在禁发有时的同时 o奖励人工造林 o5管子6记载/民之能树艺
者 o置之黄金一斤 o直食八石 ∀0
3 .4 /出礼入法0 ,依法护林
/出礼入法0 o这是中国古代的法制传统 o同样也体现在先秦林业法制上 ∀当时的法律条例中也有森林保
护的详细规定 ∀ 5周礼6/令万民时斩材有期日0 o/凡窃木者 o有刑罚 ∀0春秋时代郑国子产法令严格执法 o就曾
认为官员滥伐森林 o其罪大矣 o而夺之官邑 ∀ 5吕氏春秋6载/子产相郑 o桃李垂于街 o而莫之敢授 ∀0 在经济利
益的驱使下 o难免有滥砍乱伐的现象 ∀为了从市场源头杜绝 o周代在经济法规中还有/木不中伐 o不鬻于市0
k5礼记#王制6l的明文规定 ∀
在/天人合一0哲学指导下 o先人从道德 !伦理 !行政 !法律 !经济诸方面对森林资源进行可持续管理 o/使
欲必不穷乎物 o物必不屈于欲 o两者相持而长k5荀子#礼论6l ∀0力图形成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
环 o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
w /天人合一0思想与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
4 .1 /天人合一0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可持续发展林业的历史源泉
/天人合一0哲学思想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o其中/天人合一0 !/道法自然0这朴素自然生态
观和以/取之有时 o用之有节0 !/以时禁发0为核心的森林资源利用思想 o蕴涵着朴素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思想
k樊宝敏等 oussvl ∀如今 o我们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o把/天人合一0思想中的合理内容运用于现代林业建
设中 o推动人与自然重归和谐 ∀这将对当代可持续发展的林业 o人类的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随着现代化建设与社会的进步 o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人口 !资源 !环境 !粮食 !能源等诸多问题 o愈来愈倚
|x 第 x期 胡坚强等 }论/天人合一0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赖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原有的/重采轻育0的林业模式凸显出结构性和深层次相的矛盾 ∀一方面 o人民日
益增长的对森林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的需求 o与落后的林业生产力相矛盾 ~另一方面 o旧有的思想观念和现
行林业管理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 ∀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已经由以木
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o中国的林业建设与发展 o充分借鉴古代/天人合一0思
想中的合理内容 o结合当代我国的国情 !林情 o从根本上决定了 ut世纪中国林业必须走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
展之路 o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 o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 ∀这一总体战略思想 o
体现了人类社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o顺应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历史潮流
k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 oussul ∀
4 .2 /天人合一0的自然观是自觉维持森林生态平衡的认知基础
与西方传统的/主体 ) ) ) 客体0的自然观不同 o/天人合一0的自然生态观认为大自然是天 !地 !生 !人相互
依存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 o人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o是整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自然界不是随意改造的
对象 o人类的活动会对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 o自然生态系统所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
响又要人类承担 ∀
过去 o人们对森林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森林除了作为原材料和燃料木材价值上 ∀事实上森林还能产生出
多种多样的非木材效益 ∀它们保持水土 o调节气候 o为动植物种群提供栖息地 o给人们提供娱乐和艺术享受 ∀
由于过去对森林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o产生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 ∀现在 o森林的生态意义和环
境价值已远远超过森林的物质生产价值 ∀社会 !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森林生态系统 o遵循自然规律 o保持自
然界的均衡和谐 ∀
确立/天人合一0的自然观 o有助于人类自觉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o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
/天人合一0的林业观是全新的森林经营管理观念 o就是要转变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的以/木材利用0为中心的
纯经济观 o确立以/生态利用0为中心的生态经济观 o维持森林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平衡 ∀
4 .3 /天人合一0思想中的/贵生0原则为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伦理支持
可持续本质上是伦理学范畴 o是对生命的尊重 ∀要管理森林资源以维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o就要确立的
可持续的森林经营伦理观 o就要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 ∀林业和谐发展的经营伦理观包括两个
含义 }一为/民胞物与0的森林资源生命伦理 o二为/机会保存0的森林资源公平获得伦理 ∀
/天人合一0的思想内核是/生生之道0 o/民胞物与0是对/生生之道0的形象解释 ∀而西方学界在上世纪
zs年代中期彼得#辛格教授才提出/所有动物都是平等0的命题 o还未涉及到植物 k¤°¨ ¶ot|||l ∀ /民胞物
与0的森林资源生命伦理是指人类在经营林业时 o应把森林资源看作是有生命的群体 o看成是人类兄弟朋友 o
不能任意宰割和无节制的开发利用 ∀森林资源生命伦理强调人们不仅要理解森林资源内各种生命现象之间
的协调的自然秩序 o更重要的是要求人们不要把森林资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毫无节制地占有和任意处置 o
而应把人们从单纯的物欲满足中解救出来 o视森林为友 !为伴 o从而使人与森林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伦理关
系 ∀
/机会保存0是森林资源公平获得伦理的内涵 ∀它主张人类与非人类生物之间 !当代人之间以及当代人
与后代人之间在环境资源的利用及其获益上体现出公平性 ∀在以不损害/民胞物与0的森林资源生命伦理所
要求的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 !再生能力和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 o从空间上保证了人类与非人类生物之间 !当
代人之间利用森林资源的公平性 o从时间上保证代际之间在利用森林资源的公平性 ∀这些正是和谐的林业
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 ∀人类不是自然界的立法者 !征服者 o而是天赋责任和使命 o要发挥人类所特有的能动
性 o要作到/人与天地参0 o去实现自然界的/生生之道0 ∀
4 .4 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是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思想舆论基础
林业的发展程度是一国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否 o从更深层次来看 o就是一个民族
的文化素质高低的问题 ∀同时一个民族文化素质高低也决定着其国家林业的发展程度 ∀t||u年 o在联合国
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o对环境教育提出要求 o其中 ut世纪议程中谈到 }教育对促进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o要
求增强公众的生态 !环保意识 o使之成为全体国民的自觉行动 ∀如果不从根本上树立/天人合一0的自然观 o
那么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 ∀树立/天人合一0的价值观就是要利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全民中确立一
sy 林 业 科 学 ws卷
种适应 ut世纪林业发展 !与时俱进的自然生态观 !森林文化观 ∀教育人们认识到人与森林是/民胞物与0的
关系 o即朋友 !兄弟的关系 o是互相依存 !共同繁衍的关系 ~要发扬传统森林文化中优秀的保护森林 o保护生态
的传统 ∀我国有着悠久的植树造林及禁火传统 o例如种植纪念林 !墓地植树怀念先辈 !庭院植树以遗后人 !列
树表道 !寒食节禁火等 ∀建设/天人合一0的可持续现代林业 o传统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
综上所述 o中国传统林业思想为/可持续林业0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 ∀ /天人合一0所追求人与自然的
和谐与统一 o视自然环境 !动植物生长与人的实践活动为一有机整体 o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追求的 ∀在此架
构下的林业必定拥有良性的持续发展 ∀ /天人合一0是人类通向持续发展道路的真正理性 ∀
参 考 文 献
陈 嵘 q中国森林史料 q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ot|{v }w p |
杨子彬 q儒学与现代化 q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ot||y }wtx
余谋昌 q生态伦理学 q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ot||| }txt p txv
张岱年 q中国唯物论史 q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ot||w }y p z
张钧成 q中国林业传统引论 q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ot||u }uv p vs
胡坚强 q试论我国森林旅游的文化内涵 q北京林业大学学报k社会科学版l oussu oktl }xt p xx
樊宝敏 o董 源 o张钧成等 q中国历史上森林破坏对水旱灾害的影响 q林业科学 oussv ov|kvl }tv{ p twu
胡坚强 q中国林业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q浙江林学院学报 oussu ot|kvl }vvs p vvv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 q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 q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oussu }tvy p twt ust p us|
罗宾#科恩 o保罗#肯尼迪 q全球社会学 q文 军等译 q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ousst }w|y p w|z
罗杰#伯曼 o马 越 o迈克尔#科蒙等 q侯元兆译 q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q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oussu }xw p xx
¤°¨ ¶• q׫¨ µ¬ª«··«¬±ª·²§²}…¤¶¬¦µ¨¤§¬±ª¶¬± °²µ¤¯ ³«¬¯²¶²³«¼q׫¨ ¦Šµ¤º2‹¬¯¯ ≤²°³¤±¬¨¶oŒ±¦qot||| }usz p ut{
°¤ª¨ × q≤²±¶¨µ√¤·¬²± ¤±§∞¦²±²°¬¦∞©©¬¦¬¨±¦¼}„± „³³µ²¤¦«·² ¤·¨µ¬¤¯¶°²¯¬¦¼q²«± ‹²³®¬±¶˜±¬√¨ µ¶¬·¼ °µ¨¶¶ot|zz }usu
ty 第 x期 胡坚强等 }论/天人合一0与林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