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Role of Wildlife in the Occurrence and Prevalence of Zoonosis

野生动物在人兽共患病发生、传播中的作用


近年来,人兽共患病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野生动物作为许多人兽共患病原体的“储存宿主”,其作用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介绍几种古老的和近年来新出现的重大人兽共患病的流行和危害情况,阐述野生动物在其发生和流行中的作用,探讨人兽共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Recently zoonosis has been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affecting all continents. The role and importance of wildlife as a reservoir of many zoonotic pathogens are being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This article introduce the occurrence, prevalence and epidemic caused by major age-old or emerging zoonosises in which the role of wildlife is introduced. The cost-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se diseas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全 文 :第 wu卷 第 x期
u s s y年 x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wu o‘²1x
¤¼ou s s y
野生动物在人兽共患病发生 !传播中的作用 3
李永成 孙贺廷 刘 枫
k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 沈阳 ttssvwl
摘 要 } 近年来 o人兽共患病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o野生动物作为许多人兽共患病原体的/储
存宿主0 o其作用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介绍几种古老的和近年来新出现的重大人兽共患病的流行和危害情
况 o阐述野生动物在其发生和流行中的作用 o探讨人兽共患病的预防 !控制措施 ∀
关键词 } 野生动物 ~人兽共患病 ~公共卫生 ~储存宿主
中图分类号 }• t{ ~≥zt{y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ylsx p stus p sz
收稿日期 }ussx p s| p uu ∀
3 孙贺廷为通讯作者 ∀
Τηε Ρολε οφ Ωιλδλιφειν τηε Οχχυρρενχε ανδ Πρεϖαλενχε οφ Ζοονοσισ
¬≠²±ª¦«¨ ±ª ≥∏± ‹ ·¨¬±ª ¬∏ƒ ±¨ª
k ΓενεραλΣτατιον φορ Μονιτορινγ Ωιλδλιφε Πατηογεν2Οριγινσ ανδ Επιδεµιχ ∆ισεασεσo Στατε Φορεστρψ Αδµινιστρατιον Σηενψανγ ttssvwl
Αβστραχτ} • ¦¨¨±·¯¼ ½²²±²¶¬¶«¤¶¥¨ ±¨ ¤ °¤­²µ³∏¥¯¬¦«¨ ¤¯·«³µ²¥¯ °¨ o¤©©¨¦·¬±ª ¤¯¯ ¦²±·¬±¨ ±·¶q ׫¨ µ²¯¨¤±§¬°³²µ·¤±¦¨ ²©
º¬¯§¯¬©¨ ¤¶¤ µ¨¶¨µ√²¬µ²© °¤±¼ ½²²±²·¬¦³¤·«²ª¨±¶¤µ¨ ¥¨¬±ª¬±¦µ¨¤¶¬±ª¯¼ µ¨¦²ª±¬½¨ §q ׫¬¶¤µ·¬¦¯¨ ¬±·µ²§∏¦¨ ·«¨ ²¦¦∏µµ¨±¦¨ o
³µ¨√¤¯ ±¨¦¨ ¤±§ ³¨¬§¨ °¬¦¦¤∏¶¨§¥¼ °¤­²µ¤ª¨2²¯§²µ °¨¨ µª¬±ª½²²±²¶¬¶¨¶¬± º«¬¦«·«¨ µ²¯¨²© º¬¯§¯¬©¨ ¬¶¬±·µ²§∏¦¨§q׫¨ ¦²¶·2
©¨©¨¦·¬√¨ ³µ¨√¨ ±·¬²± ¤±§¦²±·µ²¯ ²©·«¨¶¨ §¬¶¨¤¶¨¶¤µ¨ §¬¶¦∏¶¶¨§¬±·«¬¶³¤³¨µq
Κεψ ωορδσ} º¬¯§¯¬©¨ ~½²²±²¶¬¶~³∏¥¯¬¦«¨ ¤¯·«~µ¨¶¨√²¬µ
历史上 o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几次大的传染病流行 o基本都是从动物传播到人类的 o比如鼠疫 !天花和流
感等 ∀目前 o人兽共患病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 ∀
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人兽共患病定义为那些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
染 ∀迄今为止 o人兽共患病的总数仍不清楚 o但根据 פ¼¯²µ等kusstl的研究 o在其所列的 t wtx种已知的人类
病原体中 oyu h是人兽共患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o新的人兽共患病还在陆续地被发现和证实 ∀人兽共患
病主要包括细菌病 !病毒病 !立克次氏体病 !原虫病 !真菌病和寄生虫病等 o而大多数人兽共患病与野生动物
有重要的流行病学联系 o其作为人兽共患病病原的主要/储库0 k储存宿主l o并携带和散播病原体或其传播
媒介k如蚊 !跳蚤 !蜱类等l o向其他野生动物k同种或异种l !饲养动物 !人类传播人兽共患病原体k…¨ ±ª¬¶ ετ
αλqousswl ∀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发的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
因疾病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近年来 o埃博拉 kŠ¨ ²µª¨¶p≤²∏µ¥²·ετ αλqo
ussul !西尼罗河热k‹¤¼¨ ¶ ετ αλqoussyl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k≥„• ≥l k°¨ ¬µ¬¶ ετ αλqousswl和高致病性禽流
感k≠∏¨± ετ αλqoussxl等一系列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表明 o以野生动物为主要/储库0的人兽共患病 o不仅严重
威胁着野生动物自身的健康和生存 o而且威胁人类的健康 o并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野生动物在人兽共患病
的发生 !传播和流行中的作用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
人类在面对由人兽共患病带来的无处不在的巨大威胁时 o如何正确认识动物与人类所受到的疾病威胁 o
如何处理好人类与包括野生动物在内的生态环境的关系 o以及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或减少发生的
频次等问题 o则非常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
t 野生动物与历史上由人兽共患病引起的重大事件
在整个历史中 o人兽共患病一直影响并威胁着人类健康 o每一次人兽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 o都给人类社
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巨大的灾难 o其后果不亚于甚至超过一场战争 ∀野生动物总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o
例如鼠疫k³¯¤ª∏¶l ∀鼠疫是由鼠疫耶森氏杆菌kΨερσινια πεστισl所致的自然疫源性 !烈性传染病 o根据流行种群
的不同分为人间鼠疫和鼠间鼠疫 ∀后者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 ~人间鼠疫多由野鼠传至家鼠 o再由家鼠
传染于人引起 o其传染性极强 !发病快 !病情重 !死亡率高 o在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6中被列为甲类
传染病 ∀历史上记载过 v次世界性大流行 }第 t次在公元 y世纪 o几乎遍及全世界 ~第 u次发生于 tw世纪 o波
及整个欧亚和北非 o被称为/黑死病0 ~第 v次发生于 t{|w年 o于 t|ss年流传到 vu个国家 o据估计鼠疫累计已
导致 u亿人死亡k• ²¯ ¬¯±¶ ετ αλqoussvl ∀鼠间鼠疫传染源k储存宿主l有松鼠k Σχιυροταµια󶳳ql !地鼠k Νεσοκια
¶³³ql !狐kςυλπε󶳳ql !狼k Χανι󶳳ql !猫k Φελι󶳳ql !豹k Παντηερα ¶³³ql等 o其中黄鼠属k Χιτελλυσl和旱獭属
k Μαρµοταl最重要 ∀家鼠中的黄胸鼠k Ραττυσ φλαϖιπεχτυσl !褐家鼠k Ρ qνορϖεγιχυσl和黑家鼠k又名屋顶鼠 oΡ q
ραττυσl是人间鼠疫的重要传染源 ∀鼠疫通过蚤类在鼠中传播 o病原菌 p蚤 p鼠构成自然疫源地 o在自然界循
环存在k赵广英 ousssl ∀目前 o该病仍然在亚洲 !非洲和美洲散在发生或呈地方性流行 o据 • ‹’统计每年都
有 tss ∗ v sss个病例发生kŽµ∏¶¨ ετ αλqousswl ∀
狂犬病是一种主要侵害神经系统的急性 !接触性 !古老的人兽共患病 o死亡率接近 tss h ∀据统计 o全世
界有 {z个国家有狂犬病报道 o估计全世界每年有 x万人死于该病 o印度每年的死亡人数多达 ux sss例以上 ∀
usst年我国狂犬病死亡人数 {yu例 o病死率高达 |{1{{ h k金国梁 ousswl ∀狂犬病病毒kµ¤¥¬¨¶√¬µ∏¶o• ∂l的传
播方式是接触被感染动物的唾液 o通常是被这只动物咬伤或抓伤 ∀潜伏期可以持续几个星期到一年或更长
时间 ∀所有的哺乳动物k包括野生哺乳动物l都有可能感染并传播狂犬病 o猫 !狼 !狐和蝙蝠k Μψοτι󶳳ql等
在此病的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 o但狂犬则是主要的传染源k赵广英 ousssl ∀
2 由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类的新疾病的出现和流行
在全球生态失衡 !环境污染的情况下 o野生动物携带的病原体变异速度呈现出不断加快的趋势 o野生动
物向畜禽 !人类传播疫病的风险越来越大 o传播途径也越来越广 o带来的威胁越来越严重 ∀近 vs年来 o新发
的或突发的传染性疾病不断涌现 o种类有 vs余种 o而且绝大多数都在不同程度上与野生动物有关 ∀这些新
出现的传染病越来越多地威胁人类健康k⁄¤¶½¤® ετ αλqousssl o给现代发达社会的人类带来灾难 ∀
211 艾滋病
据统计 o目前全球有近 w sss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o成千上万人因此而丧生 ∀令人遗憾的是 o即便是科
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o虽然全世界很多相关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努力 o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
效药物 o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 ∀艾滋病被世人称为/超级癌症0和/世纪杀手0 ∀
研究成果显示 }t|{v年发现的人类艾滋病很可能也是一种人兽共患病 o其自然宿主基本认定是生活在
非洲中部和东部的绿猴k Χερχοπιτηεχυσαετηιοπσl k⁄¤±¬¨¯ ετ αλqot|{{l或黑猩猩k Παν τρογλοδψτεσl k≤µ¤±§¤¯¯ ετ αλqo
t|||l ∀病毒学者从 uss只非洲绿猴的末梢血液中成功地检出 zs只带有与人类艾滋病病毒极为相似的病
毒 o而这种绿猴多生活在人类居住地附近 ∀它们成群结队在旅游胜地及公园等场所觅食或与人们嬉戏 o有时
会咬伤游客 o这样就将猴艾滋病毒传给人k尤其是原居住于扎伊尔的海地人l o又由移民将病毒传到美国 o进
一步传播到世界k≥«¤µ³ ετ αλqot|||l ∀艾滋病的传播媒介是一种吸血的马厩蝇k Ηψβοµιτρα βιµαχυλαταl o因为这
种吸血蝇在叮咬人或动物时 o总是要先吐出一些肠中血到被叮咬者的血液中 o而且其肠道内的消化酶不能完
全杀死艾滋病病毒 o依然有感染能力 ∀这就增加了其传播艾滋病病毒机会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欧布赖恩
博士研究还发现 o不仅灵长目动物身上含有艾滋病毒 o许多猫科动物 o如家猫 !狮k Παντηερα λεοl !美洲豹
kΠαντηερα παρδυσl等体内也能发现其踪迹 ∀他认为 o许多动物体内都含有自己的病毒 o这可能致病 o也可能相
安无事 ∀问题是 o当动物病毒进入人体 o就像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类那样 o其后果可能导致瘟疫 o最终造成人与
人之间的疫病传播k‹²¯ °¨ ¶ ετ αλqousstl ∀
212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µ¤±¶°¬¶¶¬¥¯¨¶³²±ª¬©²µ° ±¨¦¨³«¤¯²³¤·«¼ ,×≥∞)
×≥∞是由朊病毒导致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的总称 o包括人库鲁kŽ∏µ∏l病 !早老性痴呆k≤⁄l !吉斯特曼
p斯召斯列综合症 !致死性家族失眠症 !羊痒病 !鹿慢性消耗病k≤ • ⁄l !牛海绵脑病k…≥∞l !猫海绵脑病kƒ≥∞l
和传染性雪貂白质脑病kא∞l ∀ ≤ • ⁄自 t|z{年首次被确认为 ×≥∞以来 o目前已在美国科罗拉多州 !怀俄明
州地区的鹿kΑξισ¶³ql和糜鹿k Ειαπηυρυσ δαϖιδιανυσl体内发现k • ¬¯¯¬¤°¶ ετ αλqoussu ~≥³µ¤®¨µετ αλqot||zl o呈地
方流行性k¬¯¯ µ¨ετ αλqousssl o但近几年有逐步扩散的迹象 o并有向人类传播的潜在威胁k • ¬¯¯¬¤°¶ ετ αλqo
ussu ~…¨ ¤¯¼ ετ αλqousswl ∀动物 ×≥∞的发生通常由于种间屏障而局限于特定种类的宿主k…¨ ¤¯¼ ετ αλqousswl o
与此类似 o人类 ×≥∞的发生通常具有家族性或零星散发 !无明显传染来源的特点 o但突变形式的 ≤⁄k√≤⁄l
tut 第 x期 李永成等 }野生动物在人兽共患病发生 !传播中的作用
是一例外 o其被认为是由 …≥∞通过食源性感染传播给人类的k • ¬¯¯ ετ αλqot||y ~…¨ ¤¯¼ ετ αλqoussul ∀自 usst年
以来 o除了英国和其他几个欧盟国家外 o日本 !以色列和加拿大等国家也在本土养殖的牛群中发现了 …≥∞
k…µ¤§¯ ¼¨ ετ αλqousswl o目前 o该病正在走向全球化 ∀
213 埃博拉病毒(∞¥²¯¤√¬µ∏¶)
t|zy年 o埃博拉病毒首次发现于非洲的扎伊尔k现刚果民主共和国l和苏丹 ∀在发现埃博拉病毒的 us多
年里 o全世界死于这种病毒的大约有 t万人 ∀由于这种病毒多发生在非洲偏僻地区 o所以实际死亡人数可能
远远大于这一数字k∏¼¨ °¥¨ ετ αλqot||x ~Š¨ ²µª¨¶ετ αλqot||| ~Ž«¤± ετ αλqot|||l ∀最近 o刚果k金l西北部与加
蓬接壤的地区再次大规模暴发埃博拉病毒 o已经死亡 tss多人 ∀分布在该地区的大猩猩k Γορριλλα γορριλλαl和
黑猩猩数量的锐减也与病毒爆发有关kŽ«¤± ετ αλqot|||l ∀几次埃博拉病毒爆发的原因都是当地居民食用了
附近森林里的灵长类动物或接触了它们的尸体kŠ¨ ²µª¨¶ ετ αλqot|||l ∀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可能是由生态
学原因而不是病毒变异引起的k¨µ²¼ ετ αλqoussul ∀
214 亨德拉病毒(‹ ±¨§µ¤√¬µ∏¶,‹ ∂¨)和尼帕病毒(‘¬³¤«√¬µ∏¶,‘¬∂)
尽管两者在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方面不同 o但在病毒学分类上均属于副粘病毒科 o共同组成亨尼帕病毒
属k∏µµ¤¼ ετ αλqot||x¤l ∀
t||w年 |月 o‹ ∂¨ 首次发现于澳大利亚昆士兰省患有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的赛马身上 o导致高死亡率并表
现为人接触性感染k≥¨ √¯¨ ¼ ετ αλqot||xl ∀对当地 x sss多只家养动物进行抗体检测 o未发现 ‹ ∂¨ 抗体k∏µµ¤¼
ετ αλqot||x¥l ∀但是 o黑狐蝠k Πτεροπυσ αλεχτοl等 w种狐蝠体内具有抗亨德拉病毒的抗体k≠²∏±ª ετ αλqot||yl ∀
对当地 t swv个狐蝠样本进行血清学检测 o发现 wz h的样本呈亨德拉病毒阳性反应 ∀虽然没有发现病毒从
狐蝠直接传播给马 o但实验室感染证实这种方式是可能的k‹¤¯³¬± ετ αλqousss ~ƒ¬¨ §¯ ετ αλqousstl ∀在昆士兰 o
马群的发病时间正好与狐蝠的繁殖季节相重叠kƒ¬¨ §¯ ετ αλqousssl o而且从实验室感染和自然感染的狐蝠胎
儿组织中分别分离到亨德拉病毒k • ¬¯¯¬¤°¶²± ετ αλqousssl o因此 o最可能的传播途径是马采食了被携带病毒
的狐蝠胎儿组织或胎水污染的牧草所致 ~马由于采食狐蝠吃剩的果实而感染也是发病的原因之一 ∀病毒在
马群中的传播是通过感染的尿液或鼻腔分泌物 o人由于与病马接触而感染kƒ¬¨ §¯ ετ αλqousst ~…¤µ®¨µoussvl ∀
t||{年 |月至 t|||年 w月 o‘¬∂ 在马米西亚首次爆发 o导致成千上万头猪死亡 o并在几周内导致 uzy人
感染 o其中 tsx人死亡k≤⁄≤ ot||| ~≤«∏¤ ετ αλqousssl ∀在尼帕病毒感染的猪场内 o该病传播速度很快 ∀人群
的感染病例多为与病死猪直接接触的饲养人员 o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死猪伤口 !分泌物 !排泄物 !体液及呼山
的气体等而感染 o目前 o没有发现尼帕病毒在人之间传播k≤«∏¤ ετ αλqousssl ∀对 tw种 vuw只蝙蝠kςεσπερτιλιο
¶³³ql的血清检测结果显示 o其中 x种 ut只蝙蝠有尼帕病毒抗体k≠²¥ ετ αλqousstl ∀后来 o从黑猴狐蝠
k Πτεροπυσ ηψποµελανυσl尿液内分离到尼帕病毒 o进一步证实狐蝠是尼帕病毒的自然宿主k• ¼¨±¨ ¶ ετ αλqoussxl ∀
但尼帕病毒的爆发直接与环境破坏有关 o森林面积减小 !食物不足 o迫使狐蝠从森林生境中迁移到森林边缘
附近的果园取食 ~而马来西亚有许多养猪场与果园毗邻 o狐蝠污染的果实掉落到地上 o被猪吃掉 o进而把这种
致命的病毒带给人类k≠²¥ ετ αλqousstl ∀
215 西尼罗病毒( • ¶¨·‘¬¯¨ √¬µ∏¶, • ‘∂)
• ‘∂ 于 t|vz年首次从乌干达西尼罗河省的一名妇女的血液中分离 !确认为病原体 o并因此而得名 o该
病毒为黄病毒科的成员 o同属这一科的还有登革热病病毒 !日本脑炎病毒以及丙型肝炎病毒等k‹¤¼¨ ¶ ετ αλqo
usstl ∀但近几年来 o• ‘∂ 在美洲的出现 o以及在罗马尼亚 !俄罗斯 !以色列及其他地区的频繁暴发和流行 o
说明该病毒已经成为一个重新出现的威胁全球的病原 o且大有蔓延之势k√²√ ετ αλqousss ~≠¤°¶«¦«¬®²√ ετ
αλqousst ~ §¨¯²¦® ετ αλqoussxl ∀
• ‘∂ 通过蚊子叮咬或输血传播给人类或马 !禽等易感动物k¦¨¤± ετ αλqoussul ∀嗜鸟 k²µ±¬·«²³«¬¯¬¦l蚊
类为 • ‘∂ 传播的主要媒介 o有数种鸟类主要是候鸟为 • ‘∂ 携入者或扩大宿主 k¤°³¬¬©¼¬±ª«²¶·lk√¤± §¨µ
 ∏¨¯ ±¨ ετ αλqoussxl ∀鸟感染后通常不出现临床症状 o但有一个持续时间比较长的 !高滴度的病毒血症期 o此
时被蚊子叮咬后 o即可通过感染的蚊子而传播 ∀在自然条件下 o病毒在鸟 p蚊 p鸟的传播循环中存在 ∀感染
• ‘∂ 的蚊子叮咬鸟类以外的其他动物或人时 o即可将病毒传播给这些动物或人 ∀病毒在人 p人之间 o非人
脊椎动物 p人之间的直接传播还未见报道 o但病毒可在鸟 p鸟之间不需蚊子作为载体而直接传播最近已经
被实验证实 ∀至目前为止 o在北美已经至少在 tts多种鸟 !近 vs种蚊子体内分离到病毒 ∀除了人 !马 !鸟和
uut 林 业 科 学 wu卷
蚊子以外 o还发现了猕猴k Μαχαχα µυλατταl !犬 !猫 !狼 !蝙蝠 !金花鼠 k Ταµχυσ σιβιριχυσl !灰松鼠 k Σχιυρυσ
ϖυλγαρισl !臭鼬k Μεπηιτισ µεπηιτισl !家兔k Χρψχτολαγυσ χυνιχυλυσl !山羊k Χαπρα ηιρχυσl !绵羊k Οϖισ αριεσl !美洲驼
kΛαµα γλαµαl !羊驼kΛαµα γυανιχοεl !驯鹿k Ρανγιφερταρανδυσl和牛等多种哺乳动物 o甚至于冷血动物短吻鳄
k Χαιµαν χροχοδιλυσl感染 • ‘∂ 发病或死亡的病例 k√¤± §¨µ ∏¨¯ ±¨ ετ αλqoussx ~¤¦²¥¶²± ετ αλqoussxl ∀另外 o还
首次出现了人类因输血 !器官移植而感染 • ‘∂ 的病例和感染母亲因为哺乳而感染婴儿的病例k≤⁄≤ oussul ∀
216 流感(Œ±©¯∏¨±½¤)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kŒ±©¯∏¨±½¤√¬µ∏¶l引起的 !流行于动物和人类中的急性 !高度传染性疾病 o至今仍是世界
上人和动物发病最多 !传染最快和传播最广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o而且经常不定期地暴发流行 ∀t|t{年西
班牙暴发的流感 o导致 u sss多万人死亡 o比第 t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还多 kפ∏¥¨±¥¨µª¨µετ αλqousssl ∀在
美国 o每年因流感导致的死亡人数近 u万人 o超过车祸和艾滋病造成的死亡人数k≤⁄≤ ousssl ∀动物的流感
尤以禽流感的危害最大 o常给养禽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但禽流感因导致公共卫生事件而受到极大关注 o则
始于 t||z年在香港发现 ‹x‘t禽流感病毒感染并致人死亡的报道k∏ ετ αλqoussvl }ussv年 u月香港再次暴
发禽流感并导致 t人死亡k≥·²«µετ αλqoussu ~ƒ µ¨ª∏¶²± ετ αλqousswl ~ussv年 u月底荷兰暴发禽流感 o起初由禽
到人的传播继而发展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kƒ²∏¦«¬¨µετ αλqousswl }ussv年底到 ussw年 v月 o越南 !泰国等东
南亚国家及地区暴发 ‹x‘t高致病性禽流感 o并有 ‹x‘t感染人和引起死亡的报道kƒ µ¨ª∏¶²± ετ αλqousswl o到
目前为止 o在亚洲地区因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而死亡的人数已上升到 yv人 ∀ussx年 o‹x‘t高致病型禽流感
在日本 !中国的青海湖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以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生 o疫情的蔓延方向 !路线和发生
时间符合候鸟的迁徙活动规律 ~而且 ous世纪 zs年代以来的研究证明 }‹x‘t高致病型禽流感病毒k«¬ª«
³¤·«²ª¨± ¤√¬¤± √¬µ∏¶o‹°„Œ∂l可以从野生鸟类体内分离到k¬∏ ετ αλqoussxl o野生鸟类特别是迁徙鸟在该病传
播中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k∞¯ ¬¯¶ ετ αλqoussw ~√¤± …²µ° ετ αλqoussx ~≤«¨ ± ετ αλqoussxl ∀更让专
家们担心的是 o候鸟极有可能在迁徙过程中将所携带的 ‹°„Œ∂ 通过粪便等散播给当地的留鸟 !水禽 o再由它
们将该病毒传播给家养动物和人类 ∀
217 ≥„• ≥和猴痘
ussu年冬季至 ussv年春夏 o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导致了 ≥„• ≥ ) ) )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k¶¨√¨ µ¨
¤¦∏·¨ µ¨¶³¬µ¤·¬²±¶¼±§µ²°¨ l在中国的暴发 o严重威胁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o同时也给世界上众多的国
家和地区均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至今 o病毒的来源仍是病毒学家们研究和探讨的热点问题 ∀目前 o已经从蝙
蝠 !猴 !果子狸k Παγυµα λαρϖαταl和蛇等数种野生动物体内检测到冠状病毒基因 o已测出的病毒基因序列与
≥„• ≥病毒基因序列完全一致 ~另外 o即将发表于美国5国家科学院学报6上的研究成果显示 o中国香港科学家
袁国勇等人在 x|只捕获的野生鲁氏菊头蝠k Ρηινολοπηυσσινιχυσl中 o可从其中 uv只蝙蝠的肠道分泌物中分离
到蝙蝠非典冠状病毒 o基因组分析和进化分析表明 o该病毒与果子狸和人类身上发现的非典冠状病毒有最密
切的联系 o而差异存在于较易突变的纤突基因 o类似的差异也存在于感染果子狸和人类的不同非典冠状病毒
株之间 o基因差异分析表明 }该病毒与果子狸身上的冠状病毒基因差异更小 o它们可能是共同的/基因祖先0
演变而来的 o进而他们推测 o果子狸可能只是病毒从其他野生动物迁移到人类的一个中介k¤∏ ετ αλqo
ussxl ∀因此 o≥„• ≥病毒或类 ≥„• ≥冠状病毒可能存在于部分野生动物体内 o其来源最大的可能是野生动物
k≥¤¬©ousswl ∀此外 o冠状病毒变异频繁 o研究表明 o用 u种冠状病毒同时感染动物 o可发生体内重组 o产生
xs h的/新0病毒 o根据这些研究结果 o我们可以推测 ≥„• ≥无疑是动物病毒进化或变异后感染人类 o从而成
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又一个罪魁祸首k‹²¯ °¨ ¶ ετ αλqousswl ∀
t|x{年猴痘病毒首次发现于一捕获的灵长类动物身上 o目前已知猴 !啮齿类动物 !兔 !人均可患病 ∀人
猴痘病毒是一种罕见的 !散发的 !天花样的动物源性病毒 ∀us世纪 zs年代初次发现以来 o主要散发于非洲
中西部雨林国家 o在非洲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并没有人感染猴痘病毒的报道 ∀但自 ussv年 x月 tv日在
美国威斯康星州由草原土拨鼠k Χψνοµψσλυδοϖιχιανυσl传染给人开始 o截止到 ussv年 y月 tt日 o美国 ≤⁄≤ 至
少接到疑似病例报告 xw例 o确诊 |例 ∀随后疫情的发展出现恶化 o虽然患者仍局限在原有的 v个州 o但是作
为传染源的猴痘病毒携带鼠已扩散至 tx个州 o该病的出现引起了美国卫生部门和各国科学家们的极大关
注 o原因之一就是担心该病毒可能从此在北美的野生动物中长期立足 o威胁人类 o一旦发生进化 o将会在人类
中更易传播 o甚至取代早已消灭的天花病毒而填补已出现的生态链缺口k• ¨¨§ ετ αλqousswl ∀
vut 第 x期 李永成等 }野生动物在人兽共患病发生 !传播中的作用
v 人兽共患病的发生 !危害和防控带给我们的启示
≥„• ≥在人们心中造成的阴影至今仍挥之不去 o而现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又频繁暴发 o我们应该冷静地思
考由人兽共患病带给人类的威胁 ∀野生动物作为许多人兽共患病流行病学的重要环节 o应该被纳入为害风
险分析中 ~我们在采取综合的 !整体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人兽共患病时 o野生动物作为病原/储存器0的作用
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
311 合理开发和利用大自然
近年来与野生动物有关的人兽共患病频繁地侵害人类的健康 o其主要原因可能涉及以下几点 }其一 o人
口数量的极剧增长 o工业的发展 !环境污染的加剧 o森林的滥砍乱伐 o野生动物的滥捕乱猎 o人类向自然界的
野蛮索取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o导致大量的未知病原微生物进入人类的环境 o不断给人类带来新的威胁 ∀其
二 o人类生产活动范围的扩大不可避免地挤占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o缩小了人类与之的距离 o使人类与自
然宿主接触过于频繁 o从而增加了被野生动物所携带病原感染的几率 ∀其三 o不良的饮食习惯或风俗 o人类
不科学地接触或食用了野生动物或其尸体 o从而导致相关病原的传播和流行 o非典和埃博拉病毒感染则是最
典型的例子 ∀为了减少和避免与野生动物疫病有关的人兽共患病对人类的危害 o应普及公共卫生健康知识 o
倡导民众建立良好的卫生意识 ~人类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大自然 o尊重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 o保护全球生态
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健康 o才能最终保障人类自身的健康 ∀
312 建立和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预警
us世纪 {s年代 o美国流行病学家卡尔文#施瓦布的论点 ) ) ) 世界只有一种医学 ) ) ) 是对人类与动物 o
包括野生动物 !家养动物间的健康和疾病联系日益紧密的最好诠释 ∀我们在面对源于野生动物的人兽共患
病带给人类的巨大威胁时 o应主动采取措施而不是被动地防守 ~野生动物作为许多人兽共患病病原的/储存
宿主0 o作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一大隐患 o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应该是人类和动物疫病监测网
络的有机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 }• ‹’先期建设的不同动物疫病的主动监测网络及各种预警预报系统 o在预
警 !有效控制疫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鉴于野生动物疫病与人类生活和健康的重大关系 o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野生动物
疫病监测预警技术体系 !管理体系和制度 o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5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6虽然明确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 o加强对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 o但在一
些具体职能上还需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而我国现行的5中华人民共国和动物防疫法6 !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
染病防治法6 ! 5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6等法律中对野生动物野外种群疫病监测与预警的职能界
定上也属空白 o使国家在野生动物疫病种类 !分布范围 !扩散途径和发生动态方面缺乏最基本的相关资料 o给
野生动物保护和人类健康带来极大隐患 ∀因此 o在目前重大疫病暴发日益频繁的情况下 o应在修改相关法律
时增加有关内容 o加强国内野生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及各级预警预报系统的建设和投入 o争取做到防患于未
然 o及时发现野生动物疫源疫情 o从而阻断向家养动物 !人类传播并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
有效的监测依赖于实验室快速鉴定某种新发病原的能力 o再加上野生动物疫病的研究起步较晚 o我国应
重视和加强野生动物疫病 o特别是人兽共患病原的流行病学 !致病性 !快速检测 !快速诊断方法和预防 !治疗
用的疫苗 !药物等方面的研究 o建立人兽共患病研究控制中心 ∀
另外 o通过科技培训提高包括基层人员在内的各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o是我们提高监测能
力做好监测预警工作的前提条件 ∀
313 构筑统一 !高效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总结防控 ≥„• ≥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经验利教训 o有关部门已经发现我国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存在的问
题 o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o在动物与人类健康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 o动物防疫体系应该成为公共卫生
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筑统一 !高效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o建立和完善重大人兽共患疫情的紧急反应
体系 o林业 !人医 !兽医 !检疫和经贸部门 !政府部门之间进行通力合作 o采用迅速 !高效 !统一指挥和统筹领导
的方式 o制定并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 o发挥社会各个部门和人民的共同力量 o对于控制重大人兽共患病疫情
是行之有效的 ∀
wut 林 业 科 学 wu卷
314 建立数据信息系统和平台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一个完善的流行病学数据库将有助于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的精确程度 o加强防疫体系的快速反
应能力 o是建设真正有效 !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另外 o有效的疫病控制系统 o有赖
于一定的信息平台 o需要有快捷的 !准确的疫情信息来源 o并做到疫情的公开和有效利用 ∀目前 o国内应加大
投资力度 o完善各种疫病信息平台的建设 o将无机的 !散在的疫病信息 o结合地理环境或发生时间 !条件等进
行综合分析 o形成一个有机的 !动态的 !宏观的信息系统和平台 o将会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对各类动物疫病的
监测 !预警利防控 o实现迁徙和越冬地的全程监控 ∀
当前 o全球性的生产 !贸易和畅达的交通加快了人兽共患病流行的频率 !拓宽了其传播范围 ∀各学科间 !
国际间的合作对于快速鉴定某种病原 !有效控制疫情的爆发和流行 o是十分必要的 o天花在全球范围内的消
灭表明 }人类欲控制或消灭一种传染病 o必须开展国际合作 ~另外 oussw年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高致病性禽
流感的有效控制凸显了 • ‹’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通过国际合作 o实现信息 !数据等方面的交流和共享 o技
术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o进而实现对人兽共患疫情的预警和及时 !有效的反应 ∀
w 结束语
人兽共患病不仅仅是公共卫生问题 o而且是重大的社会问题 ~也不仅仅是一个地区 !一个国家的问题 o而
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 ∀同时还应认识到 o病原微生物寄生在野生动物 !家养动物和人类等宿主并与之相
互斗争 o通过突变和渐变两种基本进化方式来实现自身的生存和物种延续 o这使人类和人兽共患病的斗争将
永远存在 o很难将某种病原体从自然界彻底消灭k天花是迄今为止人类消灭的唯一传染病l o那种把人兽共患
病全部消灭的想法更是不现实的 ∀而且可以断言 o新的病原体和新的人兽共患病疫情今后还会出现 ∀我们
只有在全球范围内依靠科学 !通力合作加强人兽共患病监测 !预警 !预防和控制的基础上 o尊重自然规律 o适
度地向自然界索取 o保护生态平衡 o才能为人类自身创造和谐 !稳定 !健康的生存环境 ∀
参 考 文 献
金国梁 q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与预防 qussw q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ouxkwl }t{s p t{t
赵广英 qusss q野生动物流行病学 q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µ®¨µ≥ ≤ qussv q׫¨ „∏¶·µ¤¯¬¤± ³¤µ¤¯¼¶¬¶·¬¦® °¤¼ ¥¨ ·«¨ °¬¶¶¬±ª ¬¯±®¬±·«¨ ·µ¤±¶°¬¶¶¬²± ²© ‹ ±¨§µ¤√¬µ∏¶©µ²° ¥¤·¶·²«²µ¶¨¶·²«∏°¤±¶q  §¨ ‹¼³²·«¨ ¶¨¶oys
kwl }w{t p w{v
…¨ ¤¯¼ ∞ ⁄o ¤§§²¬ • „ o • ¬¯¯¬¤°¶∞ ≥ o ετ αλqussw q≤«µ²±¬¦º¤¶·¬±ª§¬¶¨¤¶¨ ¤±§³²·¨±·¬¤¯ ·µ¤±¶°¬¶¶¬²±·²«∏°¤±¶q∞°¨ µªŒ±©¨¦·⁄¬¶otskyl }|zz p |{w
…¨ ¤¯¼ ∞ ⁄o≥¦«²±¥¨µª¨µ…qussu q∂¤µ¬¤±·≤µ¨∏·½©¨ §¯·p ¤®²¥§¬¶¨¤¶¨ ¤±§¥²√¬±¨ ¶³²±ª¬©²µ° ±¨¦¨³«¤¯²³¤·«¼q ≤¯ ¬± ¤¥  §¨ouukwl }{w| p {yu
…¨ ±ª¬¶• Š o¨¬ª«·²± ƒ „ oƒ¬¶¦«¨µ • o ετ αλqussw q׫¨ µ²¯¨²© º¬¯§¯¬©¨ ¬± °¨¨ µª¬±ª¤±§µ¨2 °¨¨ µª¬±ª½²²±²¶¨¶q • √¨ ≥¦¬× ¦¨«ouvkul }w|z p xtt
…µ¤§¯ ¼¨ • o¬¥¨µ¶®¬° ° qussw q…²√¬±¨ ¶³²±ª¬©²µ° ±¨¦¨³«¤¯²³¤·«¼ k…≥∞l }·«¨ ±¨§²©·«¨ ¥¨ª¬±±¬±ª²µ·«¨ ¥¨ª¬±±¬±ª²©·«¨ ±¨§‚ƒ²¯¬¤ ‘¨∏µ²³¤·«²¯ owu k≥∏³³¯
„l }xx p y{
≤ ±¨·¨µ¶©²µ⁄¬¶¨¤¶¨ ≤²±·µ²¯ ¤±§°µ¨√¨ ±·¬²± k≤⁄≤l qt||| q ’∏·¥µ¨¤®²© ‹ ±¨§µ¤p ¬¯®¨ √¬µ∏¶p ¤¯¤¼¶¬¤¤±§≥¬±ª¤³²µ¨ ot||{ p t||| q≤¤± ≤²°°∏± ⁄¬¶• ³¨oux
ktul }ts{ p ttu
≤ ±¨·¨µ¶©²µ⁄¬¶¨¤¶¨ ≤²±·µ²¯ ¤±§°µ¨√ ±¨·¬²± k≤⁄≤l qussu q ˜³§¤·¨}Œ±√¨ ¶·¬ª¤·¬²±¶²© • ¶¨·‘¬¯¨ √¬µ∏¶¬±©¨¦·¬²±¶¬± µ¨¦¬³¬¨±·¶²©²µª¤±·µ¤±¶³¯¤±·¤·¬²± ¤±§¥¯²²§
·µ¤±¶©∏¶¬²± ) ) ) ¬¦«¬ª¤±oussu q   • • oxt kv|l }{z|
≤ ±¨·¨µ¶©²µ⁄¬¶¨¤¶¨ ≤²±·µ²¯ ¤±§°µ¨√¨ ±·¬²±k≤⁄≤l qusss q‘²·¬¦¨ ·²µ¨¤§¨µ¶}⁄¨ ¤¯¼¨ §¶∏³2³¯¼²©¬±©¯∏¨±½¤√¤¦¦¬±¨ ¤±§¤§­∏±¦·„≤Œ°¬±©¯∏¨±½¤√¤¦¦¬±¨ µ¨¦²°°¨ ±§¤2
·¬²±¶©²µ·«¨ usss p usst ¬±©¯∏¨ ±½¤¶¨¤¶²±q   • • ow|kuzl }yt| p yuu
≤«¨ ± ‹ o≥°¬·« Š o«¤±ª≥ ≠ o ετ αλqussx q„√¬¤± ©¯∏} ‹x‘t √¬µ∏¶²∏·¥µ¨¤®¬± °¬ªµ¤·²µ¼ º¤·¨µ©²º¯ q‘¤·∏µ¨ owvykzsw{l }t|t p t|u
≤«∏¤Ž…o…¨ ¯¯¬±¬ • o •²·¤° „ o ετ αλqusss q‘¬³¤«√¬µ∏¶}¤µ¨¦¨±·¯¼ °¨¨ µª¨ ±·§¨¤§¯¼ ³¤µ¤°¼¬²√¬µ∏¶q≥¦¬¨±¦¨ ou{{kxwzsl }twvu p twvx
≤µ¤±§¤¯¯ Ž„ o ∂¤¶¦² ⁄ „ o°²¶¤§¤ ⁄o ετ αλqt||| q„§√¤±¦¨¶¬± ∏±§¨µ¶·¤±§¬±ª·«¨ √¨²¯∏·¬²± ²© ‹Œ∂ q „Œ⁄≥ otv k≥∏³³¯ „l }v| p wz
⁄¤±¬¨¯  ⁄o¬≠ o‘¤¬§∏≠  o ετ αλqt|{{ q≥¬°¬¤±¬°°∏±²§¨©¬¦¬¨±¦¼ √¬µ∏¶©µ²° „©µ¬¦¤± ªµ¨ ±¨ °²±®¨ ¼¶q ∂¬µ²¯ oyukttl }wtuv p wtu{
⁄¤¶½¤® ° o≤∏±±¬±ª«¤° „ „ o‹¼¤·„ ⁄qusss q∞°¨ µª¬±ª¬±©¨¦·¬²∏¶§¬¶¨¤¶¨¶²©º¬¯§¯¬©¨ ) ) ) ·«µ¨¤·¶·²¥¬²§¬√¨ µ¶¬·¼ ¤±§«∏°¤± «¨ ¤¯·«q≥¦¬¨±¦¨ ou{zkxwxul }wwv
p ww|
∞¯ ¬¯¶×  o…²∏¶©¬¨ §¯ • …o…¬¶¶¨·„ o ετ αλqussw qŒ±√¨ ¶·¬ª¤·¬²± ²©²∏·¥µ¨¤®¶²©«¬ª«¯¼ ³¤·«²ª¨ ±¬¦‹x‘t ¤√¬¤±¬±©¯∏¨±½¤¬± º¤·¨µ©²º¯ ¤±§ º¬¯§¥¬µ§¶¬± ‹²±ª
Ž²±ª¬± ¤¯·¨ ussu q „√¬¤± °¤·«²¯ ovvkxl }w|u p xsx
ƒ µ¨ª∏¶²± ‘  oƒµ¤¶¨µ≤ o⁄²±±¨ ¯¯¼ ≤ „ o ετ αλqussw q°∏¥¯¬¦«¨ ¤¯·«µ¬¶®©µ²°·«¨ ¤√¬¤± ‹x‘t¬±©¯∏¨±½¤ ³¨¬§¨ °¬¦q≥¦¬¨±¦¨ ovswkxyzvl }|y{ p |y|
ƒ¬¨ §¯ ‹ o ≠²∏±ª° o ≠²¥  o ετ αλqusst q׫¨ ±¤·∏µ¤¯ «¬¶·²µ¼ ²© ‹ ±¨§µ¤¤±§‘¬³¤«√¬µ∏¶¨¶q ¬¦µ²¥¨¶Œ±©¨¦·ovkwl }vsz p vtw
ƒ¬¨ §¯ ‹ ∞o…¤µµ¤·° ≤ o‹∏ª«¨¶• o ετ αλqusss q„ ©¤·¤¯ ¦¤¶¨ ²© ‹ ±¨§µ¤√¬µ∏¶¬±©¨¦·¬²±¬± ¤«²µ¶¨ ¬± ±²µ·« ±∏¨ ±¨¶¯¤±§}¦¯¬±¬¦¤¯ ¤±§ ³¨¬§¨ °¬²¯²ª¬¦¤¯ ©¨¤·∏µ¨¶q
„∏¶·∂ ·¨oz{kwl }uz| p u{s
ƒ²∏¦«¬¨µ• „ o≥¦«±¨ ¥¨¨µª¨µ°  o •²½¨ ±§¤¤¯ ƒ • o ετ αλqussw q„√¬¤±¬±©¯∏¨±½¤ „ √¬µ∏¶k‹z‘zl ¤¶¶²¦¬¤·¨§º¬·««∏°¤± ¦²±­∏±¦·¬√¬·¬¶¤±§¤©¤·¤¯ ¦¤¶¨ ²©¤¦∏·¨
xut 第 x期 李永成等 }野生动物在人兽共患病发生 !传播中的作用
µ¨¶³¬µ¤·²µ¼ §¬¶·µ¨¶¶¶¼±§µ²°¨ q°µ²¦‘¤·¯ „¦¤§≥¦¬˜≥„ otstkxl }tvxy p tvyt
Š¨ ²µª¨¶„ o¨µ²¼ ∞  o• ±¨¤∏·„ „ o ετ αλqt||| q∞¥²¯¤«¨ °²µµ«¤ª¬¦©¨ √ µ¨²∏·¥µ¨¤®¶¬± Š¤¥²±ot||w p t||z } ³¨¬§¨ °¬²¬²ª¬¦¤±§«¨ ¤¯·«¦²±·µ²¯ ¬¶¶∏¨¶qŒ±©¨¦·
⁄¬¶otz| k≥∏³³¯ tl }yx p zx
Š¨ ²µª¨¶2≤²∏µ¥²· ≤ o¨µ²¼ ∞o¨¯¯¨µ‹ qussu q∞¥²¯¤}¤√¬µ∏¶ ±¨§¨ °¬¦·² ¦¨±·µ¤¯ „©µ¬¦¤‚  §¨×µ²³k¤µ¶l oyukvl }u|x p vss
‹¤¯³¬± Žo≠²∏±ª° oƒ¬¨ §¯‹ ∞o ετ αλqusss qŒ¶²¯¤·¬²±²©‹ ±¨§µ¤√¬µ∏¶©µ²° ³·¨µ²³¬§¥¤·¶}¤±¤·∏µ¤¯ µ¨¶¨µ√²¬µ²©‹ ±¨§µ¤√¬µ∏¶qŠ¨ ± ∂¬µ²¯ o{t }t|uz p t|vu
‹¤¼¨ ¶≤ Š qusst q • ¶¨·‘¬¯¨ √¬µ∏¶}˜ª¤±§¤ot|vz o·² ‘¨º ≠²µ® ≤¬·¼ot||| q„±± ‘≠ „¦¤§≥¦¬o|xt }ux p vz
‹¤¼¨ ¶∞ …oŠ∏¥¯ µ¨⁄qussy q • ¶¨·‘¬¯¨ ∂¬µ∏¶}∞³¬§¨ °¬²¯²ª¼ ¤±§≤¯ ¬±¬¦¤¯ ƒ ¤¨·∏µ¨¶²©¤± ∞°¨ µª¬±ª∞³¬§¨ °¬¦¬±·«¨ ˜±¬·¨§≥·¤·¨¶q„±±∏• √¨  §¨oxz }t{t p
t|w
‹²¯ ° ¶¨∞ ≤ qusst q ’±·«¨ ²µ¬ª¬± ¤±§ √¨²¯∏·¬²± ²©·«¨ «∏°¤±¬°°∏±²§¨©¬¦¬¨±¦¼ √¬µ∏¶k‹Œ∂l q…¬²¯ • √¨ ≤¤°¥°«¬¯²¶≥²¦ozykul }uv| p uxw
‹²¯ ° ¶¨∞ ≤ o •¤°¥¤∏·„ qussw q ∂¬µ¤¯ √¨²¯∏·¬²± ¤±§·«¨ °¨¨ µª¨ ±¦¨ ²©≥„• ≥ ¦²µ²±¤√¬µ∏¶q°«¬¯²¶×µ¤±¶• ≥²¦²±§… …¬²¯ ≥¦¬ovx|ktwwzl }tsx| p tsyx
¤¦²¥¶²± ∞ • o Š¬±± ° ∞o×µ²∏·°¤±   o ετ αλqussx q • ¶¨·‘¬¯¨ √¬µ∏¶¬±©¨¦·¬²±¬±©¤µ° §¨ „°¨ µ¬¦¤± ¤¯ ¬¯ª¤·²µ¶k„¯ ¬¯ª¤·²µ°¬¶¶¬¶¶¬³³¬¨±¶¬¶l ¬± ƒ¯ ²µ¬§¤q • ¬¯§¯
⁄¬¶owtktl }|y p tsy
Ž«¤± „ ≥ o׶«¬²®² ƒ Žo‹ ¼¨°¤±± ⁄o ετ αλqt||| q׫¨ µ¨ °¨¨ µª¨ ±¦¨ ²©∞¥²¯¤«¨ °²µµ«¤ª¬¦©¨ √¨ µo⁄¨ °²¦µ¤·¬¦• ³¨∏¥¯¬¦²©·«¨ ≤²±ª²ot||x qŒ±©¨¦·⁄¬¶otz|
k ≥∏³³¯ tl }zy p {y
Žµ∏¶¨ ‹ o®¬µ®¨ °² „  o ‹¤±§¨ ¤¯±§Žqussw q • ¬¯§¯¬©¨ ¤¶¶²∏µ¦¨ ²©½²²±²·¬¦¬±©¨¦·¬²±¶q∞° µ¨ªŒ±©¨¦·⁄¬¶otsktul }usyz p uszu
¤∏≥ Žo • ²² ° ≤ o¬Ž≥ o ετ αλqussx q≥¨ √¨ µ¨ ¤¦∏·¨ µ¨¶³¬µ¤·²µ¼ ¶¼±§µ²°¨¦²µ²±¤√¬µ∏¶2¯¬®¨ √¬µ∏¶¬± ≤«¬±¨ ¶¨ «²µ¶¨¶«²¨ ¥¤·¶q°µ²¦‘¤·¯ „¦¤§≥¦¬˜ ≥ „ otsu
kv|l }twsws p twswx
¨µ²¼ ∞  o≥²∏´ ∏¬¨µ¨ ≥ o •²∏´ ∏¨·° o ετ αλqussu q • 2¨ °¨ µ¨ª¨ ±¦¨ ²© ¥¨²¯¤«¤¨ °²µµ«¤ª¬¦©¨ √¨ µ¬± Š¤¥²±q¤±¦¨·ovx|k|vszl }ztu
¬∏o÷¬¤² ‹ o¨¬ƒ o ετ αλqussx q‹¬ª«¯¼ ³¤·«²ª¨ ±¬¦‹x‘t¬±©¯∏¨±½¤√¬µ∏¶¬±©¨¦·¬²±¬± °¬ªµ¤·²µ¼ ¥¬µ§¶q≥¦¬¨±¦¨ ovs|kxzv{l }tusy
∏ ÷ ‹ o≤«² ⁄o‹¤¯¯ ‹ o ετ αλqussv q°¤·«²ª¨ ±¨ ¶¬¶²©¤±§¬°°∏±¬·¼·²¤±¨ º¬±©¯∏¨±½¤ „ k‹x‘tl √¬µ∏¶¬¶²¯¤·¨§©µ²° §∏¦® °¨ ¤·q„√¬¤± ⁄¬¶owzk≥∏³³¯ vl }ttvx
p ttws
√²√ ⁄ Žo…∏·¨±®² „  oŠµ²°¤¶«¨ √¶®¼ ∂ o ετ αλqusss qŒ¶²¯¤·¬²± ²©·º²¶·µ¤¬±¶²© • ¶¨·‘¬¯¨ √¬µ∏¶§∏µ¬±ª¤± ²∏·¥µ¨¤®¬±¶²∏·«¨µ± •∏¶¶¬¤ot||| q∞°¨ µªŒ±©¨¦·
⁄¬¶oykwl }vzv p vzy
¦¨¤± • Š o˜¥¬¦² ≥ • o…²∏µ±¨ ⁄o ετ αλqussu q• ¶¨·‘¬¯¨ √¬µ∏¶¬± ¬¯√ ¶¨·²¦®¤±§º¬¯§¯¬©¨ q ≤∏µµ×²³ ¬¦µ²¥¬²¯ Œ°°∏±²¯ ouyz }uzt p vs{
 §¨¯²¦®  o≥±²º Ž• o¨¤¦«≥ qussx q°²·¨±·¬¤¯ ·µ¤±¶°¬¶¶¬²±²© • ¶¨·‘¬¯¨ √¬µ∏¶¬±·«¨ …µ¬·¬¶«Œ¶¯ ¶¨}¤± ¦¨²¯²ª¬¦¤¯ µ¨√¬¨º ²©¦¤±§¬§¤·¨ °²¶´∏¬·²¥µ¬§ª¨ √¨ ¦·²µ¶q
 §¨ ∂ ·¨∞±·²°²¯ ot|ktl }u p ut
¬¯¯ µ¨ • o • ¬¯¯¬¤°¶∞ ≥ o ¦≤¤µ·¼ ≤ • o ετ αλqusss q∞³¬½²²·¬²¯²ª¼ ²©¦«µ²±¬¦º¤¶·¬±ª§¬¶¨¤¶¨ ¬±©µ¨ 2¨µ¤±ª¬±ª¦¨µ√¬§¶¬± ≤²¯²µ¤§²¤±§ • ¼²°¬±ªq • ¬¯§¯ ⁄¬¶o
vykwl }yzy p y|s
∏µµ¤¼ Žo •²ª¨µ¶• o≥¨¯√ ¼¨ o ετ αλqt||x¤o „ ±²√¨¯ °²µ¥¬¯¯¬√¬µ∏¶³±¨ ∏°²±¬¤²©«²µ¶¨¶¤±§¬·¶·µ¤±¶°¬¶¶¬²±·²«∏°¤±¶q∞°¨ µªŒ±©¨¦·⁄¬¶otktl }vt p vv
∏µµ¤¼ Žo≥¨ ¯¯ ¦¨® ° o ‹²²³¨µ° o ετ αλqt||x¥q „ °²µ¥¬¯¯¬√¬µ∏¶·«¤·¦¤∏¶¨§©¤·¤¯ §¬¶¨¤¶¨ ¬± «²µ¶¨¶¤±§«∏°¤±¶q≥¦¬¨±¦¨ ouy{kxuszl }|w p |z
∏¼¨ °¥¨ × oŽ¬³¤¶¤  qt||x q∞¥²¯¤«¤¨ °²µµ«¤ª¬¦©¨ √ µ¨¬± Ž¬®º¬·o¤¬µ¨ qŒ±·¨µ±¤·¬²±¤¯ ≥¦¬¨±·¬©¬¦¤±§× ¦¨«±¬¦¤¯ ≤²°°¬·¨¨¤±§ • ‹’ ≤²¯ ¤¯¥²µ¤·¬±ª ≤ ±¨·µ¨ ©²µ
‹¤¨ °²µµ«¤ª¬¦ƒ √¨ µ¨¶q¤±¦¨·ovwxk{|yul }tww{
°¨ ¬µ¬¶≥ oŠ∏¤± ≠ o ≠∏¨± Ž≠ qussw q≥¨ √¨ µ¨ ¤¦∏·¨ µ¨¶³¬µ¤·²µ¼ ¶¼±§µ²°¨ q‘¤· §¨ots }≥{{ p |z q
• ¨¨§Ž⁄o ¨¯¶®¬ • oŠµ¤«¤°  …o ετ αλqussw q׫¨ §¨·¨¦·¬²± ²© °²±®¨ ¼³²¬¬± «∏°¤±¶¬±·«¨ • ¶¨·¨µ± ‹ °¨¬¶³«¨µ¨ q‘∞±ª¯   §¨ovxskwl }vwu p vxs
• ¼¨±¨ ¶  o≤²∏±²µ⁄o’±ª≥ o ετ αλqussx q‘¬³¤«√¬µ∏¶¬± ¼¯ .¨ ¶©¯¼¬±ª©²¬¨¶o≤¤°¥²§¬¤q∞° µ¨ªŒ±©¨¦·⁄¬¶ottkzl }tswu p tswz
• ²¯ ¬¯±¶≥ ∞o • ²¯ ¬¯±¶≥  o •¼¤± ∞ × qussv q ≠ µ¨¶¬±¬¤³¨¶·¬¶¤±§·«¨ ³¯¤ª∏¨ q „° ≤ ¬¯± °¤·«²¯ ott|k≥∏³³¯l }z{ p {x
≥¤¬©qussw q „±¬°¤¯ ¦²µ²±¤√¬µ∏¶¨¶}º«¤·¦¤±·«¨ ¼ ·¨¤¦«∏¶¤¥²∏··«¨ ¶¨√ µ¨¨ ¤¦∏·¨ µ¨¶³¬µ¤·²µ¼ ¶¼±§µ²°¨ ‚ • √¨ ≥¦¬× ¦¨«ouvkul }ywv p yys
≥¨¯√ ¼¨ „ o • ¨¯ ¶¯•  o ¦≤²µ°¤¦®Š o ετ αλqt||x qŒ±©¨¦·¬²± ²©«∏°¤±¶¤±§«²µ¶¨¶¥¼ ¤±¨ º¯ ¼ §¨¶¦µ¬¥¨§°²µ¥¬¯¯¬√¬µ∏¶q  §¨ „∏¶·otyuktul }ywu p ywx
≥«¤µ³°  o…¤¬¯¨ ¶∞o •²¥¨µ·¶²± ⁄o ετ αλqt||| q ’µ¬ª¬±¶¤±§ √¨²¯∏·¬²± ²© „Œ⁄≥ √¬µ∏¶¨¶q…¬²¯ …∏¯¯ ot|ykvl }vv{ p vwu
≥³µ¤®¨µ× • o ¬¯¯ µ¨  • o • ¬¯¯¬¤°¶ ∞ ≥ o ετ αλq t||z q ≥³²±ª¬©²µ° ±¨¦¨³«¤¯²³¤·«¼ ¬± ©µ¨ p¨µ¤±ª¬±ª °∏¯¨ §¨ µ¨k Οδοχοιλευσ ηεµιονυσl o º«¬·¨p·¤¬¯¨ § §¨ µ¨
k Οδοχοιλευσϖιργινιανυσl ¤±§ •²¦®¼ ²∏±·¤¬± ¨¯® k Χερϖυσ ελαπηυσ νελσονιl ¬± ±²µ·«¦¨±·µ¤¯ ≤²¯²µ¤§²q • ¬¯§¯ ⁄¬¶ovvktl }t p y
≥·²«µŽqussu qŒ±©¯∏¨±½¤p• ‹’ ¦¤µ¨¶q¤±¦¨·Œ±©¨¦·⁄¬¶ouk|l }xtz
פ∏¥¨ ±¥¨µª¨µŽo • ¬¨§ „ ‹ oƒ¤±±¬±ª× Š o ετ αλqusss q׫¨ t|t{ ¬±©¯∏¨±½¤√¬µ∏¶}„ ®¬¯¯ µ¨¦²° ¶¨¬±·²√¬¨º q ∂¬µ²¯²ª¼ ouzwkul }uwt p uwx
פ¼¯²µ‹ o¤·«¤° ≥  o • ²²¯«²∏¶¨  ∞qusst q •¬¶®©¤¦·²µ¶©²µ«∏°¤± §¬¶¨¤¶¨ °¨ µ¨ª¨ ±¦¨ q°«¬¯²¶×µ¤±¶• ≥²¦²±§… …¬²¯ ≥¦¬ovxy }|{v p |{|
√¤± …²µ° ≥ o׫²°¤¶Œo ‹¤±´ ∏¨·Š o ετ αλqussx q‹¬ª«¯¼ ³¤·«²ª¨ ±¬¦‹x‘t¬±©¯∏¨±½¤√¬µ∏¶¬±¶°∏ªª¯ §¨×«¤¬ ¤¨ª¯ ¶¨o …¨ ª¯¬∏° ∞° µ¨ªŒ±©¨¦·⁄¬¶ottkxl }zsu p
zsx
√¤± §¨µ ∏¨¯ ±¨ Ž o°¨ ±¶¤¨µ· …o‘¤∏º¼±¦® ‹ qussx q • ¶¨·‘¬¯¨ √¬µ∏¶¬±·«¨ √ µ¨·¨¥µ¤·¨ º²µ¯§q„µ¦« ∂¬µ²¯ otxskwl }yvz p yxz
• ¬¯¯ • Š oŒµ²±¶¬§¨  • o ¬¨§¯ µ¨ o ετ αλqt||y q „ ±¨ º √¤µ¬¤±·²© ≤µ¨∏·½©¨ §¯·p¤®²¥§¬¶¨¤¶¨ ¬±·«¨ ˜Žq¤±¦¨·ovwzk|ssyl }|ut p |ux
• ¬¯¯¬¤°¶∞ ≥ o ¬¯¯ µ¨ • qussu q≤«µ²±¬¦º¤¶·¬±ª§¬¶¨¤¶¨ ¬± §¨ µ¨¤±§¨¯®¬± ‘²µ·« „°¨ µ¬¦¤q • √¨ ≥¦¬× ¦¨«outkul }vsx p vty
• ¬¯¯¬¤°¶²±   o ‹²²³¨µ° × o≥¨ ¯¯ ¦¨® ° • o ετ αλqusss q∞¬³¨µ¬°¨ ±·¤¯ «¨ ±§µ¤√¬µ∏¶¬±©¨¦·¬²±¬± ³µ¨ª±¤±·ª∏¬±¨ ¤p³¬ª¶¤±§©µ∏¬·…¤·¶k Πτεροπυσ πολιοχεπηαλυσl q
≤²°³°¤·«²¯ otuuku p vl }ust p usz
≠¤°¶«¦«¬®²√ ∂ ƒ o • ±¨ª¯ µ¨Š o°¨ µ¨ ¼¯ª¬± „ „ o ετ αλqusst q „±¬±©¨¦·¬²∏¶¦¯²±¨ ²©·«¨ • ¶¨·‘¬¯¨ ©¯¤√¬√¬µ∏¶q ∂¬µ²¯²ª¼ou{tkul }u|w p vsw
≠²¥  oƒ¬¨ §¯ ‹ o •¤¶«§¬„  o ετ αλqusst q‘¬³¤«√¬µ∏¶¬±©¨¦·¬²±¬± ¥¤·¶k²µ§¨µ≤«¬µ²³·¨µ¤l ¬± ³¨ ±¬±¶∏¯¤µ¤¯¤¼¶¬¤q∞° µ¨ªŒ±©¨¦·⁄¬¶ozkvl }wv| p wwt
≠²∏±ª° o‹¤¯³¬± Žo≥¨¯¯¨ ¦® ° • o ετ αλqt||y q≥ µ¨²¯²ª¬¦ √¨¬§¨±¦¨ ©²µ·«¨ ³µ¨¶¨±¦¨ ¬± °·¨µ²³∏¶¥¤·¶²©¤³¤µ¤°¼¬²√¬µ∏¶µ¨ ¤¯·¨§·²¨´ ∏¬±¨ °²µ¥¬¯¯¬√¬µ∏¶q∞°¨ µª
Œ±©¨¦·⁄¬¶oukvl }uv| p uws
≠∏¨± Ž≠ o • ²±ª≥ ≥ qussx q ‹∏°¤±¬±©¨¦·¬²± ¥¼ ¤√¬¤±¬±©¯∏¨±½¤ „ ‹x‘t q ‹²±ªŽ²±ª  §¨ottkvl }t{| p t||
k责任编辑 朱乾坤l
yut 林 业 科 学 wu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