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 Experiment and Model of Interception by Broad-Leaved Tree: a Case Study of Acer mono

阔叶树截留降雨试验与模型——以色木槭为例


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得到不同雨强和叶面积指数组合下的色木槭截留降雨过程,并考虑树冠湿润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次降雨最大截留量随雨强增大而减小,枝叶截留速率随树冠湿润度变化而变化。构建色木槭截留降雨随雨强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的模型,对模型模拟验证,模拟精度为92.7%。

The interception process of forest canopy is very important to water cycle of forest. Most studies have conside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ception in one or several rainfall events and precipitation without thinking of the rainfall density and the characters of vegetation, and therefore few study results can be used in distributed rainstorm-runoff model. By taking som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in the lab, data of interception process in unattached events with different rainfall density and leaf area index were got. Based on the dat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infall density and maximum interception per unit leaf area index is quantified. The changing of interception ratio with wetness degree of canopy is also identified. An interception model using rainfall density and leaf area index as parameters is constructed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canopy wetness degree. With the validation experiment, the precision of the model is 92.7%.


全 文 :第 wv卷 第 t期
u s s z年 t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wv o‘²1t
¤±qou s s z
阔叶树截留降雨试验与模型 ) ) ) 以色木槭为例
王安志t 刁一伟t ou 裴铁 t 金昌杰t
kt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 ttssty ~ u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tsss|vl
摘 要 } 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 o得到不同雨强和叶面积指数组合下的色木槭截留降雨过程 o并考虑树冠湿润度的
影响 ∀结果表明 }单位叶面积次降雨最大截留量随雨强增大而减小 o枝叶截留速率随树冠湿润度变化而变化 ∀构
建色木槭截留降雨随雨强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的模型 o对模型模拟验证 o模拟精度为 |u1z h ∀
关键词 } 截留 ~分配降雨 ~模型 ~雨强 ~叶面积指数
中图分类号 }≥z|t1t{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zlst p sstx p sy
收稿日期 }ussx p s{ p u| ∀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计划研究项目kussu≤…tttxsvl o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Ž≤÷v p ≥• p wuxl和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项
目kusswtssxl共同资助 ∀
Αν Εξπεριµεντ ανδ Μοδελ οφ Ιντερχεπτιον βψ ΒροαδpΛεαϖεδ Τρεε}α Χασε Στυδψ οφ Αχερ µονο
• ¤±ª„±½«¬t ⁄¬¤² ≠¬º¨ ¬tou °¨ ¬×¬¨©¤±t ¬± ≤«¤±ª­¬¨
kt1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Αππλιεδ Εχολογψo Χηινεσε Αχαδεµψοφ Σχιενχεσ Σηενψανγ ttssty ~ u1 Γραδυατε Σχηοολοφτηε Χηινεσε Αχαδεµψοφ Σχιενχεσ Βειϕινγ tsss|vl
Αβστραχτ } ׫¨ ¬±·¨µ¦¨³·¬²± ³µ²¦¨¶¶²©©²µ¨¶·¦¤±²³¼¬¶√¨ µ¼¬°³²µ·¤±··²º¤·¨µ¦¼¦¯¨ ²©©²µ¨¶·q²¶·¶·∏§¬¨¶«¤√¨ ¦²±¶¬§¨µ¨§·«¨
µ¨ ¤¯·¬²±¶«¬³¥¨·º¨ ±¨·«¨ ¬±·¨µ¦¨³·¬²±¬±²±¨ ²µ¶¨√¨ µ¤¯ µ¤¬±©¤¯¯ √¨¨ ±·¶¤±§³µ¨¦¬³¬·¤·¬²± º¬·«²∏··«¬±®¬±ª²©·«¨ µ¤¬±©¤¯¯§¨±¶¬·¼¤±§
·«¨ ¦«¤µ¤¦·¨µ¶²©√¨ ª¨·¤·¬²±o¤±§·«¨µ¨©²µ¨ ©¨ º ¶·∏§¼ µ¨¶∏¯·¶¦¤± ¥¨ ∏¶¨§¬± §¬¶·µ¬¥∏·¨§µ¤¬±¶·²µ°pµ∏±²©© °²§¨¯q…¼·¤®¬±ª¶²°¨
¶¬°∏¯¤·¬²± ¬¨³¨µ¬°¨ ±·¶¬±·«¨ ¤¯¥o§¤·¤²©¬±·¨µ¦¨³·¬²± ³µ²¦¨¶¶¬± ∏±¤·¤¦«¨§ √¨¨ ±·¶º¬·«§¬©©¨µ¨±·µ¤¬±©¤¯¯ §¨±¶¬·¼ ¤±§¯¨ ¤©¤µ¨¤
¬±§¨¬ º¨ µ¨ ª²·q…¤¶¨§²±·«¨ §¤·¤o·«¨ µ¨ ¤¯·¬²±¶«¬³¥¨·º¨ ±¨µ¤¬±©¤¯¯§¨±¶¬·¼¤±§°¤¬¬°∏°¬±·¨µ¦¨³·¬²± ³¨µ∏±¬·¯ ¤¨©¤µ¨¤¬±§¨¬¬¶
∏´¤±·¬©¬¨§q׫¨ ¦«¤±ª¬±ª²©¬±·¨µ¦¨³·¬²± µ¤·¬² º¬·« º¨ ·±¨ ¶¶§¨ªµ¨¨²©¦¤±²³¼ ¬¶¤¯¶²¬§¨±·¬©¬¨§q „± ¬±·¨µ¦¨³·¬²± °²§¨¯ ∏¶¬±ª
µ¤¬±©¤¯¯§¨±¶¬·¼ ¤±§¯¨ ¤© ¤µ¨¤¬±§¨¬ ¤¶³¤µ¤°¨ ·¨µ¶¬¶¦²±¶·µ∏¦·¨§ º¬·«·«¨ ¦²±¶¬§¨µ¤·¬²± ²©¦¤±²³¼ º¨ ·±¨ ¶¶§¨ªµ¨¨q •¬·«·«¨
√¤¯¬§¤·¬²± ¬¨³¨µ¬°¨ ±·o·«¨ ³µ¨¦¬¶¬²± ²©·«¨ °²§¨¯¬¶|u1z h q
Κεψ ωορδσ} ¬±·¨µ¦¨³·¬²±~µ¤¬±©¤¯¯§¬¶·µ¬¥∏·¬²±~°²§¨¯~µ¤¬±©¤¯¯ §¨±¶¬·¼~¯¨ ¤©¤µ¨¤¬±§¨¬
林冠分配降雨过程 o是森林水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k°¬®¨ ετ αλqoussvl ∀其中 o林冠截留量可达降雨总量
的 ts h ∗ vs h o有些地方达到 xs h k¬∏ot||z ~≤¤¯§¨µot||sl ∀ ‹²µ·²±kt|t|l提出了以雨间蒸发和截留容量为
参数估算截留损失的模型 ∀随后 o许多学者改进了该方法k≤¤¯§¨µot|{y ~ Š¤¶«ot|z| ~ Š¤¶« ετ αλqot||x ~
¤¶¶°¤±ot|{v ~ •²¥¬±oussv ~ • «¬·¨«¨¤§ ετ αλqot||tl o但多定位观测 o定量分析一次或多次降雨的截留 !穿透
和树干径流k裴铁 等 ot||vl o定位观测对这些过程随雨强 !植被特征变化的深入研究较少k„¶§¤® ετ αλqo
t||{l ∀在实验室进行林冠分配降雨试验 o可控制降雨强度 !改变植被叶面积指数k ΛΑΙl o并精确测量穿透降
雨和树干径流 o为构建截留模型提供了保证k王安志等 oussx ~• ¤±ª ετ αλqoussxl ∀
目前 o对坡面 !流域 !区域乃至全球尺度上水分循环过程的模拟中 o经常采用净雨量k穿透降雨和树干径
流的总和l或林冠截留作为模型参数k•¤°µ¨½ ετ αλqousssl o掌握森林对次降雨的截留过程成为关键问题 ∀
王安志等kussxl在实验室通过改变降雨强度和叶面积指数 o得到了红皮云杉k Πιχεα κοραιενσισl截留次降雨过
程的半经验半理论模型k • ¤±ª ετ αλqoussxl ∀红皮云杉作为针叶树种 o其降雨截留过程与阔叶树种有所不
同 o基于完善其模型 o在实验室以色木槭kΑχερ µονοl为代表 o对阔叶树种截留量及其动态过程进行研究 o探讨
其与雨强和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建立模型 o为准确描述林冠截留过程 o构建并改进流域分布式暴雨
p径流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
t 研究方法
试验在中国科学院长白山站森林水文模拟实验室k°¨ ¬ετ αλqot|{{l进行 ∀选取一棵色木槭 o树高 w1{ ° o
树冠投影面积 w1{u °u o将其从野外移栽到实验室模型槽中 o使其正常生长 ∀在树高 xs ¦°处按树冠投影形
状制作木质承雨盘 o承雨盘设有出流口 o用 ∂ 型槽测流仪自动测量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 o采样频率为 s1x ‹½∀
在计算机控制下进行人工降雨 o通过人工枝剪改变叶面积指数 o同时用 „Œp usss冠层分析仪k°¯¤±·≤¤±²³¼
„±¤¯¼½¨ µl测量叶面积指数 ∀试验过程中 o关闭所有门窗 o以减少蒸发损失 ∀试验结束后 o敞开门窗 o通过实验
室南北两侧的 y个通风风扇吹 w «o使树冠截留水分完全蒸发 o再进行下一次试验 ∀
为了研究雨强对林冠截留的影响 o在固定的叶面积指数 v1v|下进行了 z场不同雨强的试验k„ !… !≤ !⁄!
∞ !ƒ !Šl o雨强分别为 u1s| !t1{z !t1zy !t1wz !t1tz !s1zx和 s1xy °°#°¬±pt ~在固定的雨强 t1tz °°#°¬±pt下又
作了 y个叶面积指数试验k‹ !Œ!!Ž!和 l o叶面积指数分别为 v1tw !t1|s !t1wu !s1z{ !s1wz和 s1t{ ∀为了验
证模型 o接着作了 v场试验k‘!’ !°l o雨强分别为 s1z{ !t1yt和 t1uv °°#°¬±pt ~对应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
t1|s !t1wu !和 s1z{ ∀最后 o为了确定系统的水量损失及承雨系统汇流造成的时间延迟 o对去掉树木覆盖的承
雨系统进行了 v个雨强的降雨试验k± !• !≥l o雨强分别为 s1zz !t1u|和 u1vt °°#°¬±pt ∀
u 模型的提出
影响林冠截留过程的主要因素有植被特征 !降雨特征 !气象因子等k刘家冈等 ousssl ∀气象因子主要影
响着附加截留 o即在降雨过程中截留水分蒸发损失的水量 ∀由于对实验室的通风进行了控制 o将蒸发损失降
到了最低 o因此可以忽略附加截留过程 ~对于植被特征来说 o以往主要考虑叶面积指数 ~降雨特征是指雨强和
雨量 o本试验选取雨强为变量 ∀
假定垂直向下为 ζ轴方向 o林冠顶部为坐标原点 o树高为 η o如图 t所示 ∀到达冠层顶部的雨强 o用 Ρ
kτl表示k°°#°¬±ptl ∀经过林冠和树干截留损失的雨强为 ∃Πkτl k°°#°¬±ptl o以穿透降雨与树干径流形式
到达地表的雨强k净雨l为 Ιkτl k°°#°¬±ptl o则根据水量平衡方程可得到 }
ΘΤs Ρkτl§τ €ΘΤts ∃Πkτl§τ nΘΤn Σs Ιkτl§τ ktl
式中 }Τ为降雨历时 ~Τt 为有效降雨历时k林冠截留历时l o一般来说 oΤt [ Τ~Σ为净雨的时间延迟 ~Ρ !∃Π和
Ι是时间的函数 ∀
假设坐标原点以下任意位置 ζ处的平面 α的总叶面积是 ζ的函数k图 tl o用 Σαkζl表示总叶面积k°°ul o
而单位叶面积对应的最大截留量为 κk°°l o则平面 α处所能截留的最大雨量 Γαk°°vl可表示为 }
Γα € Σαkζl # κ kul
对于给定的雨强 Ρ来说 o它影响着树木枝叶的振幅大小 o从而对单位叶面积对应的最大截留量产生影
响 o因此对于 κ来说 o它是雨强的函数 ∀对于雨强为 Ρ的常强降雨来说 o当 ∃ζ取很小时 o可以忽略在林冠中
雨强随高度变化 o从而将单位叶面积对应的最大截留量表示为 κk Ρl k°°l ∀如果整株树木所有枝叶都达到
最大截留量 o此时所截留的水量 Γk°°vl可表示为 }
Γ €Θηs Σαkζlκk Ρl§ζΠΣ € κk ΡlΘηs Σαkζl§ζΠΣ € κk Ρl # ΛΑΙ kvl
式中 }ΛΑΙ为叶面积指数 ~Σ为林冠的垂直投影面积k°°ul ∀根据式ktl oΓ还可以表示为 }
Γ €ΘΤts ∃Π§τ kwl
式kvl给出了截留总量的计算模型 o在 κk Ρl确定后 o可通过叶面积指数来计算 Γ ∀但实际的截留过程是时间
的函数 o即 ∃Π是时间的函数 o可表示为 }∃Πkτl k°°#°¬±ptl oτ的取值范围为≈s oΤt  ∀
考虑平面 α处枝叶截留水分的速率 ∃Παkτl和雨强 !叶面积与该处枝叶的湿润程度有关k刘家冈 ot|{z ~
¬∏ot|{{l o得到 }
∃Παkτl € Α# Ρ # ΣαkζlΠΣ kxl
式中 }Α为随冠层湿润程度变化的截留系数 o是无量纲数 o取值范围为≈s ot  ∀由于降雨从林冠顶到地面的历
时与整个降雨过程相比量值较小 o因此假设林冠各层接受降雨无时滞 o且各高度的截留速率相等 o则整个林
冠截留速率为 }
∃Πkτl € Α# Ρ # ΛΑΙ kyl
引入表征林冠湿润程度的无量纲数 Βk林冠截留水量与其最大截留量的比l o即 }
yt 林 业 科 学 wv卷
图 t 计算简图
ƒ¬ªqt ⁄¬¤ªµ¤° ©²µ¦¤¯¦∏¯¤·¬²±
Β € ΠkτlΠΓ €Θτs∃Πkψl§ψΠ≈ κk Ρl # ΛΑΙ  kzl
式中 }Πkτl为截留量随时间变化函数k°°l ~τ的取值范围为≈s oΤt  ~Β的取
值范围为≈s ot  ∀则 Α可以表示为 Β的函数 o即 Α€ φkΒl o从而可将式kyl改
写为 }
∃Πkτl € φkΒl # Ρ # ΛΑΙ k{l
而 Πkτl就可表示为 }
Πkτl €Θτs∃Πkτl δ·€ Ρ # ΛΑΙΘτs φkΒl§τ k|l
根据公式kzl !k{l可知 o对于常雨强降雨来说 o林冠的截留量与叶面积指数成
正比 o只要确定函数 φkΒl和 κk Ρl o就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林冠的截留过程 ∀
v 参数的确定
311 数据处理
试验过程中 o实际测量了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线 ∀但是 o承雨盘本身要
吸附一定数量的水 o且盘中汇流需要一定时间 o出口断面出流滞后 o而不能将
实测的流量过程直接作为净雨过程 ∀为了得到净雨过程 o首先要对承雨系统造成的水量损失及时间延迟进
行计算 ∀用 Λ表示单位面积承雨系统的水量损失 oη代表承雨系统内的平均水深 oΘ是实测出口断面流量 ∀
假设大部分水量损失发生在出口断面出现水流以前 o对于常雨强降雨 o可根据公式ktl将截留量随时间的变
化表示为 }
Πk Τ¶l € Ρ # Τ¶ p Λ# Σ τ € Τ¶
Πkτl € Ρ # τ p η p Λ pΘτΤ¶ Θ§τΠΣ Τ¶  τ [ Τ ktsl
式中 }Τ¶为出口断面出现水流的时间 o可实测得到 ~流量 Θ也可以实测得到 ~η和 Λ可根据无覆盖承雨系统
降雨试验来推求 o此时可将公式ktsl改写为 }
Λ € Ρ # Τ¶ΠΣ τ [ Τ¶
η € Ρ # τ p Λ pΘτΤ¶ Θ§τΠΣ Τ¶  τ [ Τ kttl
图 u 试验 ± !• 和 ≥的结果
ƒ¬ªqu • ¶¨∏¯·¶²© ¬¨³¨µ¬°¨ ±·± o • ¤±§≥
根据试验 ± !• !≥的结果k图 ul o得到 v场降雨对应的
水量损失分别为 }s1vyt !s1v{|和 s1v{x °° o将 v者的平均
值作为承雨系统的水量损失 o则 Λ€ s1vz{ °°∀以往的研
究结果表明 oΘ与 η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 o根据试验结
果 o利用公式kttl得到了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o如图 v中的
散点 ∀
从图中的散点分布来看 oη与 Θ的关系近似为幂函数
关系 o因此 o根据最小二乘法 o按幂函数拟合 o得到 Θ与 η
的关系式为 }
η € s qstt { Θs qzxs u ktul
该函数表示的曲线见图 v中的实线 ∀
得到公式ktul后 o可以将实测得到流量过程线 !历次降
雨的雨强和历时代入公式ktsl o得到各次降雨试验对应的截留量在 τ∴ Τ¶时的变化过程k图 wl ∀
312 κ( Ρ)的确定
从图 w¤!¥中可以看出 o各条曲线代表的截留过程都达到了最大截留量 o对应每次降雨的截留过程会得
到一个 Γ ∀根据公式kvl得到一组 κk Ρl值 o将 κk Ρl与相应的雨强 Ρ绘制成图 x ∀据图 x可得到 κk Ρl与 Ρ
之间的经验关系为 }
zt 第 t期 王安志等 }阔叶树截留降雨试验与模型 ) ) ) 以色木槭为例
κk Ρl € p s qss| u Ρu p s qssv u Ρ n s qtwz v ktvl
图 v Θ与 η之间的关系
ƒ¬ªqv • ¨¯¤·¬²±¶«¬³¥¨·º¨¨ ± Θ ¤±§ η
图 w 各次降雨试验的截留过程
ƒ¬ªqw Œ±·¨µ¦¨³·¬²± ³µ²¦¨¶¶²© ¤¨¦« ¬¨³¨µ¬°¨ ±·
该方程代表的曲线见图 x中的实线 o
得到的相关指数为 s1||u | ∀
313 φ(Β)的确定
根据图 w ¤!¥中的历次截留过程 o
可分别得到 Γ和 Πkτl o可获得各采样
时刻对应的 Β值 ∀根据公式k{l可以
得到不同 Β值对应的 φkΒlk图 yl ∀当
Β€ t时 oφkΒl € s ∀因此 o按幂函数拟
合 o得到经验关系为 }
φkΒl € s qvvx |kt p Βltqzut { ktwl
该方程所代表的曲线在图 y中用实线
表示 ∀
图 x 单位叶面积最大截留量 κk Ρl与雨强 Ρ之间的关系
ƒ¬ªqx • ¨¯¤·¬²±¶«¬³¥¨·º¨¨ ± °¤¬¬°∏°¬±·¨µ¦¨³·¬²± ²©∏±¬·
¯¨ ¤©¤µ¨¤ κk Ρl ¤±§µ¤¬±©¤¯¯¬±·¨±¶¬·¼ Ρ
图 y 截留系数 φkΒl与林冠湿润程度 Β之间的关系
ƒ¬ªqy • ¨¯¤·¬²±¶«¬³¥¨·º¨¨ ±¬±·¨µ¦¨³·¬²± ¦²¨©©¬¦¬¨±·
φkΒl ¤±§¦¤±²³¼ º ·¨±¨ ¶¶¬±§¨¬ Β
w 模型验证
从上述的推导可以看出 o林冠截
留过程可用公式kzl !k{l !k|l !ktvl和ktwl来完整描述 o可
得 }
§πkτlΠ§τ € Ρ # ΛΑΙ # φ≈ πkτlΠΓ  ktxl
根据公式ktwl o该微分方程很难甚至无法获得解析解 o但容
易获得数值解 ∀根据试验 ‘!’ !°的雨强和叶面积指数 o利
用本文模型可以得到 v条林冠截留过程曲线k图 zl ∀将图 z
{t 林 业 科 学 wv卷
图 z 降雨试验 ‘!’和 °截留过程的模拟结果
ƒ¬ªqz ≥¬°∏¯¤·¬²± ²©¬±·¨µ¦¨³·¬²± ³µ²¦¨¶¶²± ‘o’ ¤±§°
曲线与图 wk¦l曲线比较发现 o前者与后者线型相近 ∀v场
降雨模拟结果的精度分别为 |s1x h !|u1{ h和 |w1z h ∀可
见 o所建模型可以用来模拟林冠截留过程 ∀
x 结果与讨论
本文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 o分别得到了不同雨强和叶
面积指数组合下的色木槭截留降雨过程 ∀依据试验资料 o
通过引入枝叶湿润度 Βo建立了以雨强和叶面积指数为自
变量的描述林冠截留降雨过程的微分方程 §πkτlΠ§τ € Ρ#
ΛΑΙ#φkΒl ~确定了雨强与单位叶面积最大截留量之间的定
量关系 o即 }单位叶面积最大截留量随雨强的增加而递减 o
可以表示 κk Ρl € p s qss| u Ρu p s qssv u Ρ n s qtwz v ~湿润
度为 Β的枝叶截留系数的经验关系表示为 Β的幂函数形式
φkΒl € s qvx|kt p Βltqzut { o其中 Β€ ΠkτlΠκk Ρl#ΛΑΙ ∀
经过对 v场降雨的模拟 o表明林冠截留模型可以有效模拟截留过程 o模拟得到的过程线与实测结果相
近 o平均模拟精度为 |u1z h ∀
将本研究结果与 • ¤±ª等kussxl的结果进行对比k图 {l o表明阔叶树种k以色木槭为例l单位叶面积的截
留容量比针叶树种k以云杉为例 o见公式 tyl 单位叶面积的截留容量小 ws h ∗ xs h ∀针叶树种的截留系数
φkΒl随 Β的增加呈幂函数递减k公式 tzl o而阔叶树的φkΒl也随 Β的增加按幂函数形式递减 o只是函数的系
数不同 ∀阔叶树的截留系数要比针叶树大 vs h ∗ ws h ∀
κk Ρl € p s qss| y Ρu p s qsu{ z Ρ n s quz{ y ktyl
φkΒl € s qukt p Βltq|wu ktzl
图 { 阔叶树与针叶树的截留系数 φkΒl与单位叶面积截留容量 κk Ρl比较
ƒ¬ªq{ Œ±·¨µ¦¨³·¬²± ¦²¨©©¬¦¬¨±·φkΒl ¤±§ °¤¬¬°∏°¬±·¨µ¦¨³·¬²± ²©∏±¬·¯ ¤¨©¤µ¨¤ κk Ρl
²©¥µ²¤§2¯ ¤¨©¤±§¦²±¬©¨µ²∏¶·µ¨ ¶¨
实验室试验得到的降雨 p截留过程与野外情况存在一定差异 o但只要将本模型适当修正 o就可以用来模
拟实际的阔叶林截留过程 ∀需要改进的地方为 }tl试验结果是在常雨强下得到的 o应该扩充到变雨强情况 ~
ul由于试验过程中几乎没有蒸发 o因此 o模型在野外应用中应考虑附加截留量的分项 ~vl森林存在林窗 o引入
郁闭度 Ν来完善截留模型 ∀
林地的叶面积指数是总的叶面积与林地面积的比 o与上述模型的定义不同 o因此将式ktxl改写为
§πkτlΠ§τ€ Νp t# Ρ#ΛΑΙ#φkΒl ~式中的截留量代表树冠投影面积上的水深 o应扩展为整个林地 o因此应再乘上
郁闭度 Νo得到 §πkτlΠ§τ € Ρ#ΛΑΙ#φkΒl ~考虑到附加截留量 o将常雨强扩展为变雨强 o得到 §πkτlΠ§τ € Ρ#ΛΑΙ#
φkΒl n §ΕkτlΠ§τ∀式中 }Ν为郁闭度 ~Εkτl为附加截留量 o可根据蒸散模型估计 ∀
对于 Β来说需要将试验定义的 ΛΑΙ变为林地叶面积指数 o同时考虑附加蒸散量不会改变枝叶的湿润程
度 o因此将 Β表示为 Β€ Ν#≈ Πkτl p Εkτl Πκ≈ Ρkτl ΠΛΑΙ o从而可将一个林分的截留过程表述为 }
§πkτl € §τ € Νpt # Ρkτl # ΛΑΙ # φkΒl n §ΕkτlΠ§τ
Β € Ν# ≈ Πkτl p Εkτl Πκ≈ Ρkτl ΠΛΑΙ
|t 第 t期 王安志等 }阔叶树截留降雨试验与模型 ) ) ) 以色木槭为例
该式即为阔叶森林截留模型 o通过引入公式ktvl !ktwl就可以根据降雨特征和植被特征得到林分的降雨 p截
留过程 ∀
参 考 文 献
刘家冈 o万国良 o张学培 o等 qusss1 林冠对降雨截留的半理论模型 q林业科学 ovykul }u p x
刘家冈 qt|{z1林冠对降雨的截留过程 q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o|kul }tws p tww
裴铁 o范世香 o韩绍文 o等 qt||v1 林冠分配降雨过程的模拟实验分析 q应用生态学报 owkvl }uxs p uxx
王安志 o刘建梅 o裴铁 o等 qussx1 云杉截留降雨实验与模型 q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ouzkul }vs p vx
„¶§¤® ≤«o¤µ√¬¶° Š oŠ¤µ§¬±ª¨ ± ° ∂ qt||{1 ²§¨¯¯¬±ªµ¤¬±©¤¯¯¬±·¨µ¦¨³·¬²±¬± ∏±¯²ªª¨§¤±§ ²¯ªª¨§©²µ¨¶·¤µ¨¤¶²©¦¨±·µ¤¯ Ž¤¯¬°¤±·¤±oŒ±§²±¨ ¶¬¤q‹¼§µ²¯²ª¼ ¤±§
∞¤µ·«≥¼¶·¨° ≥¦¬¨±¦¨¶oukuΠvl }utt p uus
≤¤¯§¨µ• qt|{y1„ ¶·²¦«¤¶·¬¦°²§¨¯²©µ¤¬±©¤¯¯¬±·¨µ¦¨³·¬²±q²∏µ±¤¯ ²© ‹¼§µ²¯²ª¼o{| }yx p zt
≤¤¯§¨µ• qt||s1∞√¤³²µ¤·¬²±¬±·«¨ ˜³¯¤±§¶q ‘¨º ≠²µ®} • ¬¯¨ ¼ otw{
Š¤¶« ‹ ≤ o¯²¼§≤ • o¤¦«¤∏§Š qt||x1∞¶·¬°¤·¬±ª¶³¤µ¶¨ ©²µ¨¶·µ¤¬±©¤¯¯¬±·¨µ¦¨³·¬²± º¬·«¤± ¤±¤¯¼·¬¦¤¯ °²§¨¯q²∏µ±¤¯ ²© ‹¼§µ²¯²ª¼ otzs }z| p {y
Š¤¶« ‹ ≤ qt|z|1„± ¤±¤¯¼·¬¦¤¯ °²§¨¯²©µ¤¬±©¤¯¯¬±·¨µ¦¨³·¬²± ¥¼©²µ¨¶·¶q ±∏¤µ·¨µ¯¼ ²∏µ±¤¯ ²©·«¨ •²¼¤¯  ·¨¨²µ²¯²ª¬¦¤¯ ≥²¦¬¨·¼otsx }wv p xx
‹²µ·²± • ∞qt|t|1 •¤¬±©¤¯¯¬±·¨µ¦¨³·¬²±q ²±·«¯¼ • ¤¨·«¨µ• √¨¬¨º owz }ysv p yuv
¬∏Š qt|{{1„ ·«¨²µ¨·¬¦¤¯ °²§¨¯²©·«¨ ³µ²¦¨¶¶²©µ¤¬±©¤¯¯¬±·¨µ¦¨³·¬²±¬±©²µ¨¶·¦¤±²³¼q∞¦²¯²ª¬¦¤¯ ²§¨¯¯¬±ªowu }ttt p tuv
¬∏≥ Š qt||z1„ ±¨ º °²§¨¯©²µ·«¨ ³µ¨§¬¦·¬²± ²©µ¤¬±©¤¯¯¬±·¨µ¦¨³·¬²±¬±©²µ¨¶·¦¤±²³¬¨¶q∞¦²¯²ª¬¦¤¯ ²§¨¯¯¬±ªo|| }txt p tx|
¤¶¶°¤± • qt|{v1׫¨ §¨µ¬√¤·¬²± ¤±§√¤¯¬§¤·¬²± ²©¤±¨ º °²§¨¯©²µ·«¨ ¬±·¨µ¦¨³·¬²± ²©µ¤¬±©¤¯¯¥¼©²µ¨¶·¶q„ªµ¬¦∏¯·∏µ¤¯ ¤±§ƒ²µ¨¶· ·¨¨²µ²¯²ª¼ ou{ }uyt p u{y
°¨ ¬× ƒ o≤«¬« • oƒ¤± ≥« ÷ o ετ αλqt|{{1 „± ¬¨³¨µ¬°¨ ±·¤¯ ¶¼¶·¨° ²©©²µ¨¶·«¼§µ²¯²ª¼ °²§¨ ¬¯±ª ¤¯¥²µ¤·²µ¼qŒ±¶·¬·∏·¨²©× µ¨µ¨¶·µ¬¤¯ ∞¦²¯²ª¼ ≥¼°³²¶¬∏° ous }tz{
p t{y
°¬®¨ • Š o ≥¦«¨µ¨µ • qussv1’√ µ¨√¬¨º ²©·«¨ ³²·¨±·¬¤¯ ©¨©¨¦·¶²©©²µ¨¶·°¤±¤ª¨ ° ±¨·²± ²¯º ©¯²º¶¬± ¶±²º°¨¯·p§²°¬±¤·¨§ «¼§µ²¯²ª¬¦µ¨ª¬° ¶¨q …≤ ²∏µ±¤¯ ²©
∞¦²¶¼¶·¨°¶¤±§ ¤±¤ª¨ °¨ ±·ovktl }t p tz
•¤°µ¨½ „ o≥ ±¨¤µ¤·«≥ ˜ ≥ qusss1„ ¶·¤·¬¶·¬¦¤¯p§¼±¤°¬¦¤¯ ³¤µ¤° ·¨¨µ¬½¤·¬²± ²©¬±·¨µ¦¨³·¬²± ¤±§ ¤¯±§¶∏µ©¤¦¨p¤·°²¶³«¨µ¨ ¬±·¨µ¤¦·¬²±¶q²∏µ±¤¯ ²© ≤¯ ¬°¤·¨ otv }
wsxs p wsyv
•²¥¬± ‹ qussv1Œ±·¨µ¦¨³·¬²± ²¯¶¶¤¶¤©∏±¦·¬²± ²©µ¤¬±©¤¯¯¤±§©²µ¨¶··¼³¨¶}≥·²¦«¤¶·¬¦°²§¨ ¬¯±ª©²µ·µ²³¬¦¤¯ ¦¤±²³¬¨¶µ¨√¬¶¬·¨§q²∏µ±¤¯ ²© ‹¼§µ²¯²ª¼ ou{s }t p
tu
• ¤±ª „±½«¬o¬¬±½«²±ªo¬∏¬¤±° ¬¨o ετ αλqussx1„ ¶¨ °¬p·«¨²µ¨·¬¦¤¯ °²§¨¯²©¦¤±²³¼µ¤¬±©¤¯¯¬±·¨µ¦¨³·¬²±©²µΠινυσ κοραιενσισ ‘¤®¤¬q∞¦²¯²ª¬¦¤¯ ²§¨¯¯¬±ªo
t{w }vxx p vyt
• «¬·¨«¨ ¤§⁄o Ž¨¯¯¬«¨µƒ  qt||t1 ²§¨ ¬¯±ª·«¨ º¤·¨µ¥¤¯¤±¦¨ ²©¤¶°¤¯¯ Πινυσραδιατα ¦¤·¦«°¨ ±·q×µ¨¨°«¼¶¬²¯²ª¼o| }tz p vv
k责任编辑 于静娴l
su 林 业 科 学 wv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