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Microbes under Two Kinds of Petrophifle Plants

2种野生岩生植物下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研究


Two kinds of petrophifle plants (Pogonatherum panideum and Erioophorum comosum) are broadly grown on the rock slope of roads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The microfloras in the soil nearby the rhizosphere of two kinds of petrophifle plants were studied in different month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attern of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microbes. The results of incubation by the dilution plate count showed the amount of soil microbes significantly varied with time. The amount of microbes in the soil under P. panideum got the peak in May, then decreased in September, November, July, March and January; and to E. comosum, the amount of soil microorganisms was greater in September than in other months and became less in November, May, March, January and July. Preliminary analysis showed there were the differences of soil microbial composition between two kinds of petrophifle plants; Bacteria was superiority in soil under P. panideum, while the average ratio of actinomyces was the greatest among the main soil microbial populations under E. comosum. Besides, 10 genera of heterotrophic bacteria, 13 genera of heterotrophic filamentous fungi and 2 genera of heterotrophic actinomyces were identified, P.asymmetrica, Trichoderma, Fusarium, Paecilomyces, Cladosporium, Griserubro-violaceus, Albosporus, Gloucus, Aureus, Cinereus, Grideofuseus, Bacillus and Pseudomonas were dominant in soils under two kinds of petrophifle plants, and it indicated the dominant genera of soil microbes were varied with season turning. When biochemical activities of soil microbes were detected, we found 42.7% of microbes excreted amylase and 53.4% of microbes could decompose cellulose.


全 文 :第 wu卷 第 {期
u s s y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wu o‘²1{
㸻qou s s y
u种野生岩生植物下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研究
王慧芳t ou ov 罗承德t
kt q四川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 雅安 yuxstw ~ u q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凌 ztutss ~ v q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tsststl
关键词 } 土壤微生物区系 ~岩生植物 ~优势菌属
中图分类号 }≥txw1vz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yls{ p stv| p sx
Στυδψ ον Εχολογιχαλ ∆ιστριβυτιον οφ Σοιλ Μιχροβεσ υνδερ Τωο Κινδσ οφ Πετροπηιφλε Πλαντσ
• ¤±ª ‹∏¬©¤±ªtou ov ∏² ≤«¨ ±ª§¨t
kt qΧολλεγε οφ Φορεστρψ ανδ Ηορτιχυλτυρε o Σιχηυαν Αγριχυλτυραλ Υνιϖερσιτψ Ψα. αν yuxstw ~ u q Στατε ΚεψΛαβορατορψοφ Σοιλ Εροσιον ανδ ∆ρψλανδ Φαρµινγ
οφ Λοεσσ Πλατεαυ Ψανγλινγ ztutss ~v q Γραδυατε Σχηοολοφ Χηινεσε Αχαδεµψοφ Σχιενχεσ Βειϕινγ tsststl
Αβστραχτ} ׺²®¬±§¶²© ³¨·µ²³«¬©¯¨ ³¯¤±·¶k Πογονατηερυµ πανιδευµ ¤±§ Εριοοπηορυµ χοµοσυµl ¤µ¨ ¥µ²¤§¯¼ ªµ²º± ²±·«¨
µ²¦®¶¯²³¨ ²©µ²¤§¶¬±·«¨ ¶²∏·«º¨ ¶·²©≤«¬±¤q׫¨ °¬¦µ²©¯²µ¤¶¬±·«¨ ¶²¬¯ ±¨ ¤µ¥¼·«¨ µ«¬½²¶³«¨µ¨ ²©·º²®¬±§¶²©³¨·µ²³«¬©¯¨³¯¤±·¶
º¨ µ¨ ¶·∏§¬¨§¬± §¬©©¨µ¨±·°²±·«¬± ²µ§¨µ·²¬±√¨ ¶·¬ª¤·¨ ·«¨ ³¤·¨µ± ²© ¦¨²¯²ª¬¦¤¯ §¬¶·µ¬¥∏·¬²± ²©¶²¬¯ °¬¦µ²¥¨¶q ׫¨ µ¨¶∏¯·¶²©
¬±¦∏¥¤·¬²± ¥¼·«¨ §¬¯∏·¬²± ³¯¤·¨ ¦²∏±·¶«²º¨ §·«¨ ¤°²∏±·²©¶²¬¯ °¬¦µ²¥¨¶¶¬ª±¬©¬¦¤±·¯¼ √¤µ¬¨§º¬·«·¬°¨ q׫¨ ¤°²∏±·²©°¬¦µ²¥¨¶
¬±·«¨ ¶²¬¯∏±§¨µΠq πανιδευµ ª²··«¨ ³¨¤®¬± ¤¼o·«¨ ± §¨¦µ¨¤¶¨§¬± ≥¨ ³·¨°¥¨µo‘²√¨ °¥¨µo∏¯¼o¤µ¦«¤±§¤±∏¤µ¼~¤±§·²
Ε q χοµοσυµ o·«¨ ¤°²∏±·²©¶²¬¯ °¬¦µ²²µª¤±¬¶°¶º¤¶ªµ¨¤·¨µ¬± ≥¨ ³·¨°¥¨µ·«¤±¬± ²·«¨µ°²±·«¶¤±§¥¨¦¤°¨ ¯¨¶¶¬± ‘²√¨ °¥¨µo
¤¼o ¤µ¦«o¤±∏¤µ¼¤±§∏¯¼q°µ¨ ¬¯°¬±¤µ¼¤±¤¯¼¶¬¶¶«²º¨ §·«¨µ¨ º¨ µ¨ ·«¨ §¬©©¨µ¨±¦¨¶²©¶²¬¯ °¬¦µ²¥¬¤¯ ¦²°³²¶¬·¬²± ¥¨·º¨ ±¨·º²
®¬±§¶²©³¨·µ²³«¬©¯¨³¯¤±·¶~…¤¦·¨µ¬¤º¤¶¶∏³¨µ¬²µ¬·¼¬±¶²¬¯ ∏±§¨µΠq πανιδευµ oº«¬¯¨ ·«¨ ¤√¨ µ¤ª¨ µ¤·¬²²©¤¦·¬±²°¼¦¨¶º¤¶·«¨
ªµ¨¤·¨¶·¤°²±ª·«¨ °¤¬±¶²¬¯ °¬¦µ²¥¬¤¯ ³²³∏¯¤·¬²±¶∏±§¨µΕ q χοµοσυµ q…¨ ¶¬§¨¶ots ª¨ ±¨ µ¤²©«¨·¨µ²·µ²³«¬¦¥¤¦·¨µ¬¤otv ª¨ ±¨ µ¤
²©«¨·¨µ²·µ²³«¬¦©¬¯¤°¨ ±·²∏¶©∏±ª¬¤±§u ª¨ ±¨ µ¤ ²© «¨·¨µ²·µ²³«¬¦¤¦·¬±²°¼¦¨¶ º¨ µ¨ ¬§¨±·¬©¬¨§o Πqασψµ µετριχαo Τριχηοδερµαo
Φυσαριυµ o Παεχιλοµψχεσo Χλαδοσποριυµ o Γρισερυβροpϖιολαχευσo Αλβοσπορυσo Γλουχυσo Αυρευσo Χινερευσo Γριδεοφυσευσo Βαχιλλυσ
¤±§ Πσευδοµονασ º¨ µ¨ §²°¬±¤±·¬± ¶²¬¯¶∏±§¨µ·º² ®¬±§¶²© ³¨·µ²³«¬©¯¨ ³¯¤±·¶o¤±§¬·¬±§¬¦¤·¨§·«¨ §²°¬±¤±·ª¨ ±¨ µ¤ ²©¶²¬¯
°¬¦µ²¥¨¶º¨ µ¨ √¤µ¬¨§ º¬·«¶¨¤¶²± ·∏µ±¬±ªq • «¨ ± ¥¬²¦«¨ °¬¦¤¯ ¤¦·¬√¬·¬¨¶²©¶²¬¯ °¬¦µ²¥¨¶ º¨ µ¨ §¨·¨¦·¨§o º¨ ©²∏±§wu1z h ²©
°¬¦µ²¥¨¶ ¬¨¦µ¨·¨§¤°¼¯¤¶¨ ¤±§xv1w h ²© °¬¦µ²¥¨¶¦²∏¯§§¨¦²°³²¶¨ ¦¨¯¯∏¯²¶¨ q
Κεψ ωορδσ} ¶²¬¯ °¬¦µ²©¯²µ¤~³¨·µ²³«¬©¯¨³¯¤±·¶~§²°¬±¤±·ª¨ ±¨ µ¤
收稿日期 }ussw p ts p u| ∀
公路 !铁路等道路的建设严重改变原有的景观k张翼等 ousssl ∀尤其在我国南方 o多山地丘陵 o道路建设
形成大量裸露的陡峭岩石边坡给绿化工作带来更大困难 ∀岩石边坡未形成成熟土壤 o坡度大 o水分易流失 !
蒸发 o一般绿化植物不能生长 ∀选择适生于岩石边坡的野生岩生植物 o是进一步解决岩石边坡植被恢复这一
难题的关键 ∀
野生岩生植物金发草k Πογονατηερυµ πανιδευµl和丛毛羊胡子草k Εριοοπηορυµ χοµοσυµl在我国西南地区广
泛分布 ∀它们具有根系发达 !耐瘠薄 !耐水蚀 !耐干旱 o能够插入岩石缝隙或与低等生物藻类 !地衣共生 o形成
立体绿化群落的特点 ∀这些优越性不仅由野生岩生植物的自身生理特性决定 o还与土壤 p植被系统k¶²¬¯
√¨ ª¨·¤·¬²±¶¼¶·¨°l存在的土壤微生物的数量 !群落组成特点有很大关系 ∀已有学者们认识到土壤微生物能够
推进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o并作为分解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 o分解有机质 o促进养分转化 ~其代谢活动影
响土壤形成和发育 o改善土壤理化性质k陈文新等 oussvl ∀岩石边坡这一特殊生境土壤微生物区系动态及土
壤特性的研究鲜有报道 ∀笔者对这 u种岩生植物根系附近微生物特性进行研究 o可以为植被护坡提供岩石
边坡土壤微生物生态方面的参考 ∀
1 材料与方法
t1t 采样区自然概况 采样区位于四川盆地边缘 o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o雨量充沛 o年降雨量 t vss °°
以上 o降雨多集中在夏秋 u季 o年平均温度 tz1| ε o最高温度 vx ε o最低温度 p v1v ε oz月最热 o年无霜期
长 ∀采样点为 vt{国道西南公路四川省雅安市猪儿嘴路段的岩石边坡 ∀边坡因挖方形成 o经十余年自然恢
复达到 ys h以上植被盖度 ∀边坡为内凹形 o坡向为阳坡 !半阳坡 ∀阳坡土壤为泥岩和少量砂页岩风化残留
物形成的岩性土和黄沙土组合 ∀半阳坡土壤为岩层风化物和少量因苔藓丰富 !滞水形成浅灰色的土壤混合 ∀
土壤正经历着原始的成土过程 o土层薄 o无明显的发生层次 o仅表层颜色略暗 ∀土壤状况如表 t所示 ∀
表 1 2 种岩生植物下土壤养分水分含量及 πΗ值
Ταβ .1 Νυτριεντσ, µ οιστυρε ανδ πΗ ϖαλυειν σοιλσ υνδερ τωο κινδσ οφ πετροπηιφλε πλαντσ
指标
Œ±§¨¬
鲜土含水量
²¬¶·∏µ¨Πh
有机碳
’µª¤±¬¦≤Π
kª#®ªptl
全氮
ײ·¤¯ ‘Π
kª#®ªptl
全磷
ײ·¤¯ °Π
kª#®ªptl
全钾
ײ·¤¯ ŽΠ
kª#®ªptl
水解氮
‹¼§µ²¯¼¶¤¥¯¨‘Π
k°ª#®ªptl
有效磷
„√¤¬¯¤¥¯¨°Π
k°ª#®ªptl
速效钾
„√¤¬¯¤¥¯¨ŽΠ
k°ª#®ªptl
³‹值
³‹ √¤¯∏¨
金发草
Πq πανιδευµ u{1s uv1|u t1|t| s1xxyt t|1su twz1t {1uu vt1wy {1s
丛毛羊胡子草
Ε q χοµοσυµ y1xt tx1u| t1vuy s1yvvu t|1st |w1ux ts1sy vt1yw {1t
t1u 试验材料 金发草为多年生禾本科金发草属植物 o在采集地坡面的半阳坡 !阳坡均有分布 ~在半阳坡与
地衣 !藻类低等生物共生 o阳坡比较少见 o插入岩石缝隙或着生于岩石台上积累的风化物k土壤l上 ∀丛毛羊
胡子草为莎草科羊胡子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o在采样地其根系着生于阳坡岩石缝隙中 o在坡面上的分布与泥岩
夹层走向相同 ∀
t1v 研究方法
tl 采样方法 从 ussv年 v月上旬开始到 ussw年 t月 o隔月采集土样 ∀在岩石坡面选择多株研究材料 o
以消除坡面形状 !植株生长密度带来的误差 ~忽略金发草与丛毛羊胡子草混合生长的坡面区域 ∀金发草吸附
于水分较丰富的半阳坡 o其根系与土壤形成根毡层k  x °°l ∀选择 { ∗ ts株植株后 o去除表面苔藓层 o拔出
草 o将附着在根系上的土壤抖入无菌袋中 o粘着在根系上的土壤连同根系约 {ss ª样品装入无菌袋中 ∀丛毛
羊胡子草着生点土壤水分极少 o根系插入岩石缝隙中很深 ∀选 ts ∗ tx株植株后 o拔出草 o将根系上附着的土
壤抖入无菌袋中 ~因土壤和草根多数留于缝隙中 o还需用竹签轻轻磨擦根系着生处 o可达缝隙深 t ¦°左右 o
共计约 xss ª土壤和根系装入无菌袋中 ∀土样带回实验室 o在无菌台上去除根系 o立即进行土壤微生物区系
分析 ∀
ul 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 土壤微生物采用稀释平板法测数 ∀好气性细菌 !放线菌 !真菌 !厌氧菌分别采
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改良高氏 ´号培养基 !马丁孟加拉红培养基和高泽有机氮培养基培养 ∀具体操作参
照5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6和5土壤微生物实验法6k小林达治 ot|{vl ∀
vl 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的鉴定 划线纯化后 o接种到不同的培养基中 o观察菌落的培养形态 ∀将真菌
分别接种到 °⁄„ !马丁孟加拉红培养基中培养 !观察k魏景超 ot|z|l ∀放线菌分别接种到高氏 ´号培养基 !葡
萄糖天门冬素培养基 !马铃薯块上培养 !观察k阮继生 ot|zzl ∀真菌 !放线菌主要依据培养形态 !气味 !生长速
度 !显微特征 !繁殖方式进行区分鉴定 ∀细菌除此外 o还需要进行生理生化实验k布坎南等 ot|{wl ∀
2 结果与分析
u1t 土壤微生物数量动态分析 金发草和丛毛羊胡子草着生点处土壤微生物数量随时间变化显著k如图
t !ul ∀因为 u种岩生植物的生境有很大的差异 o在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时间动态上表现了不一致性 }测得
采样时间金发草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均高于丛毛羊胡子草 ~两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峰值出现时间分别在 x月
和 |月 o与理论推测的峰值时间相符k陈化癸等 ot|{tl ∀
从图中可知 o金发草的土壤微生物在所测月份里 o平均水平上 o除细菌数量高于丛毛羊胡子草 o培养的其
他类群数量均低于丛毛羊胡子草 ~说明金发草根区土壤水分 !养分更加适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从变异系数 Χ
€ ΣΠξ计算结果可知 }金发草的厌氧菌变异特征最为明显 o而丛毛羊胡子草的好气性细菌的数量随时间波动
较其他类群大 o计算变异系数最小的是丛毛羊胡子草的真菌 o仅为 s1wv ~可以看出细菌对温度 !水分等环境
因子的变化更为敏感 ∀
swt 林 业 科 学 wu卷
图 t 金发草土壤微生物数量月份变化
ƒ¬ªqt ²±·«§¬¶·µ¬¥∏·¬²± ²©¶²¬¯ °¬¦µ²¥¨¶©µ²°
·«¨ ¶²¬¯ ∏±§¨µΠqπανιδευµ
图 u 丛毛羊胡子草土壤微生物数量月份变化
ƒ¬ªqu ²±·«§¬¶·µ¬¥∏·¬²± ²©¶²¬¯ °¬¦µ²¥¨¶©µ²°
·«¨ ¶²¬¯ ∏±§¨µ Ε qχοµοχυµ
u1u 土壤微生物组成动态分析 对土壤微生物选择培养 o测得 u种岩生植物根区土壤微生物组成随月份同
样有较大的变化 }从图 v看出 o好气性细菌对金发草土壤微生物总量贡献最大 o在所测月份的平均比例达到
微生物总数的 yu1ux h ~真菌贡献最小 ~除 t月和 |月 o测定其他月份的土壤微生物组成变异相对小 ∀与丛毛
羊胡子草土壤微生物组成相比 o金发草的土壤中放线菌 !真菌的平均比例明显少于丛毛羊胡子草 o而后者的
好气性细菌数量仅在 v !|月比例超过一半 ~同样 o金发草的厌氧菌较丛毛羊胡子草的比例大k图 wl ∀
图 v 金发草土壤微生物组成月份变化
ƒ¬ªqv ²±·«¦²°³²¶¬·¬²± ²©¶²¬¯ °¬¦µ²¥¨¶
∏±§¨µΠqπανιδευµ
图 w 丛毛羊胡子草土壤微生物组成月份变化
ƒ¬ªqw ²±·«¦²°³²¶¬·¬²± ²©¶²¬¯ °¬¦µ²¥¨¶
∏±§¨µ Ε qχοµοχυµ
从培养数量组成能够看出 o金发草根区土壤真菌的数量较少 o因真菌菌体或生物量较大 o其对土壤质量
的改善 !植物生长的促进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o在物质转化 !有机质分解 !养分有效化等方面真菌起到的作
用相对金发草而言 o对丛毛羊胡子草的贡献大一些 ∀从图 w可知 o当丛毛羊胡子草好气性细菌数量比重少于
us h o放线菌的比重将超过细菌 o而且其放线菌数量平均比例达到 wu1t| h o这一测定结果与许多学者测定的
存在差异k韩景军等 ot||| ~张崇邦等 oussul o笔者认为丛毛羊胡子草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和放线菌自身生理特
性导致了这种差异 o在干旱贫瘠的岩石边坡土壤中 o细菌失去竞争优势 o适应碱性条件的放线菌对水分要求
较低并可利用较难分解的物质进行繁殖 o在丛毛羊胡子草的着生坡面上表现了很大的活性 ∀
u1v 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的时间变化 对 u种岩生植物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进行鉴定 o可以了解植物根区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o进一步分析土壤 ≤ !‘等元素极其相关有机物质如多糖 !木质素 !纤维素 !蛋白质 !硝化物
等的分解 !循环过程 o并从分解亚系统评价这一土壤 p植被系统的稳定性k陈文新 ot||sl ∀
twt 第 {期 王慧芳等 }u种野生岩生植物下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研究
表 2 2 种岩生植物土壤异养丝状真菌优势菌属组成与相对密度
Ταβ .2 Χοµ ποσιτιον ανδ ρελατιϖε δενσιτψ οφ δοµιναντ γενερα οφ ηετεροτροπηιχ φιλαµεντουσφυνγι ιν σοιλσ
υνδερ τωο κινδσ οφ πετροπηιλφλε πλαντσ
菌属 ƒ∏±ª¬ª¨ ±∏¶
相对密度 • ¨¯¤·¬√¨ §¨±¶¬·¼Πh
金发草 Πq πανιδευµ 丛毛羊胡子草 Ε q χοµοσυµ
春 ≥³µq 夏 ≥∏° q 秋 „∏·∏q 冬 •¬±q 春 ≥³µq 夏 ≥∏° q 秋 „∏·∏q 冬 •¬±q
产黄青霉 Πqχηρψσογενυµ x x u
青霉 Πενιχιλλιυµ 单组分枝青霉 Πqµονοϖερτιχιλλατα z us
不对称分枝青霉 Πqασψµ µετριχα vs t{ z xs ws u
木霉 Τριχηοδερµα x { vs ts y tx
曲霉 Ασπεργιλλυσ | { us x
链孢霉 Φυσαριυµ tu { | uw tx v ux y
拟青霉 Παεχιλοµψχε¶ tx w w tv zx
犁头霉 Αβσιδια v x ts w t { x
毛霉 Μυχορ w
根霉 Ρηιζοπυσ us u
腐霉 Πψτηιυµ u w w
枝孢霉 Χλαδοσποριυµ x| us w{ ts uy x
头孢霉 Χεπηαλοσποριυµ t
粘帚霉 Γλιοχλαδιυµ u
弯孢霉 Χυρϖυλαρια t
其他 ’·«¨µ¶ ty u w w v u tv y
表 u !v !w分别列出从 u种岩生植物根区土壤鉴定出的异养丝状真菌 !异养放线菌 !异养细菌的菌属及其
时间变化 ∀根据相对密度的大小可知 o土壤微生物不同类群的优势菌属和次要菌属均随时间发生变化 o而且
u种岩石植物根区的土壤异养真菌和细菌的优势菌属在春夏季节存在相同类别 ∀u种岩生植物的土壤异养
丝状真菌分离出 tv个菌属 o在夏秋季优势菌属的类别达到 u ∗ v个 ~好气性细菌共分离出 ts个属 o冬季出现
了 v ∗ w个优势菌属 ~放线菌的菌属仅分离出 u个 o为链霉菌属和诺卡氏菌属 o以链霉属为优势菌 o链霉属进
一步分离出 tv个类群及亚群 o与异养细菌相似 o链霉属优势类群类别在冬季最多 ∀x月在丛毛羊胡子草根
区土壤中鉴定出诺卡氏属 o推测此时土壤养分最为贫瘠 o仅维持贫营养的细菌 !真菌和耐贫瘠的放线菌类群
的生存 ∀次要菌属对环境的要求和耐受力不同 o在不同季节出现的次要菌属的类别差异较大 ∀
表 3 2 种岩生植物土壤异养放线菌优势菌属组成与相对密度
Ταβ .3 Χοµ ποσιτιον ανδ ρελατιϖε δενσιτψ οφ δοµιναντ γενερα οφ ηετεροτροπηιχ αχτινοµψχεσιν σοιλσ υνδερ τωο κινδσ
οφ πετροπηιφιλε πλαντσ
菌属 „¦·¬±²°¼¦¨¶ª¨ ±∏¶
相对密度 • ¨¯¤·¬√¨ §¨±¶¬·¼Πh
金发草 Πq πανιδευµ 丛毛羊胡子草 Ε q χοµοσυµ
v月
¤µq
x月
¤¼
z月
∏¯ q
|月
≥ ³¨q
tt月
‘²√ q
t月
¤±q
v月
¤µq
x月
¤¼
z月
∏¯ q
|月
≥ ³¨q
tt月
‘²√ q
t月
¤±q
诺卡氏菌属 Νοϖαρδια t{1x
灰红紫类群 Γρισερυβροpϖιολαχευσ tz1s uw1s z|1v xu1| xw1s y|1s uw1s
白孢类群 Αλβοσπορυσ t1v v1x tx1s ts1{ us1x tv1s v1s y{1s z1s vs1s
球孢类群 Γλουχυσ x1s xu1s w{1s vs1s ts1{ tw1s u1s tt1s x1s |1s tw1s
金色类群 Αυρευσ y|1s vt1z wx1s vs1s u1x x1s y1s z1s
玫瑰红亚群 Ροσεορυβερ s1x s1ux v1z u1z s1v t1s t1u
玫瑰褐亚群 Ροσεοφυσχυσ w1x s1ux u1s
链霉属
Στρεπτοµψχεσ
粉红孢类群
Ροσε 玫瑰紫亚群 Ροσεοϖιολαχευσ v1s弗氏亚群 Φραχλιαε tv1x v1s
蓝色类群 Χψανευσ s1| u1s v1s u1s s1v v1s u1x x1s u1s x1y
绿色类群 ςιρδισ y1v |1s u1z x1s v1s t{1s
烬灰类群 Χινερευσ x1y wu1z ts1s s1w v1x x1s ts1s tx1s
灰褐类群 Γριδεοφυσευσ t1v w{1s tt1s
浅紫灰类群 Λαϖενδυλαε t|1y u1s uz1s tv1s v1s
其他 ’·«¨µ¶ s1x s1w s1z t1s s1v u1s s1{ t1t s1x s t1s s1u
对所分离出的各菌群的菌株进行生化活性测定时发现 owu1z h的菌株具有分泌淀粉酶 !溶解淀粉的作
用 ∀xv1w h的菌株能够在纤维素上生长 o具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 ∀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不良环境
uwt 林 业 科 学 wu卷
的能力 o同时它是一类氨化作用旺盛的类群 o它的数量和存在状态是氨化细菌生命活动状况的特征之一k罗
明等 oussul ∀同时 o真菌 !放线菌的很多种类对土壤氮分解起到很大的作用 o如本试验中分离鉴定出的青霉
属和曲霉属 ∀链孢霉属 !链霉菌属在有氧和适宜的温度下可以强烈的分解纤维素 o不排除 u种岩生植物根系
附近土壤微生物中某些菌属具有较强的分解和转化有机质的能力 ∀
表 4 2 种岩生植物土壤异养细菌菌属组成与相对密度
Ταβ .4 Χοµ ποσιτιον ανδ ρελατιϖε δενσιτψ οφ δοµιναντ γενερα οφ ηετεροτροπηιχ βαχτερια ιν σοιλ υνδερ τωο κινδσ οφ πετροπηιφλε πλαντσ
菌属
…¤¦·¨µ¬¤ª¨ ±∏¶
相对密度 • ¨¯¤·¬√¨§¨±¶¬·¼Πh
金发草 Πq πανιδευµ 丛毛羊胡子草 Ε q χοµοσυµ
春 ≥³µq 夏 ≥∏° q 秋 „∏·∏q 冬 •¬±q 春 ≥³µq 夏 ≥∏° q 秋 „∏·∏q 冬 •¬±q
棒状杆菌 Χορψνεβαχτεριυµ v1| u{1w ty1{ t{1x xu1|
芽孢杆菌 Βαχιλλυσ v1x ut1| tx1x ty1x vy1w uu1x xs1s tz1v
气单孢菌 Αεροµονασ tu1{
产碱杆菌 Αλχαλιγενεσ tu1z tt1x u{1z tv1s
黄单孢菌 Ξαντηοµονασ |1v t1| t|1ux
假单孢菌 Πσευδοµονασ wz1y yy1z tv1s uz1t ty1v vu1v ut1zx tz1u
黄杆菌 Φλαϖοβαχτεριυµ v1x u1t us1z tt1w
节细菌 Αρτηροβαχτερ uv1x u1u ut1{
微球菌 Μιχροχοχχυσ v1y ty1u
纤维杆菌 Χελλυβαχτεριυµ u1u y1t
其他 ’·«¨µ¶ t1v v1w s1| v1y t1t u1z u1v t1u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采用常规活菌培养法对 u种野生岩生植物金发草和丛毛羊胡子草根区的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类群进
行了培养 o将异养丝状真菌 !异养放线菌和异养细菌纯化 o并鉴定到属 ∀得到了 u种岩生植物根区土壤的好
气性细菌 !放线菌 !真菌和厌氧菌数量及组成的时间变化 ~同时获得了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优势菌属随季节
变化的特征 ∀鉴定过程中 o对培养的土壤微生物进行生化活性测定 o结果表明 }xs h左右微生物具有分解淀
粉和纤维素的功能 ∀u种岩生植物的根区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分布特征既表现了一般趋势也具有其特殊分
布 }金发草和丛毛羊胡子草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别在 x月和 |月达到最高值 o且好气性细菌在峰值月的比重均
超过 zs h ~丛毛羊胡子草根区土壤中放线菌数量不容忽视 o平均比重占到 wu1t| h o大大超出耕作土壤及草
原土壤 ∀鉴定出的丝状真菌菌属和链霉菌类群类别丰富 o均超出 ts个 o但优势菌属少并随季节发生变化 ∀
因活菌培养条件的限制 o培养出的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小于实际土壤中的数量 ~可能存在未培养和鉴定出的贫
营养土壤微生物 o它们对岩生生境的改善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陈华癸 o李阜隶 o陈文新 o等 qt|{t q土壤微生物学 q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ox }ww p wx
陈文新 qt||s q土壤和环境微生物学 q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ov p {
陈文新 o李阜隶 o阎章才 qussv q我国土壤微生物学和生物固氮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q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ouwkwl }y p tu
韩景军 o罗菊春 qt||| q长白山北部林区云冷杉林下土壤的研究 q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oty kvl }wz p xs ox|
罗 明 o单娜娜 o文启凯 o等 qussu q几种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特性的研究 q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o{kyl }yt{ p yuu
阮继生 qt|zz q放线菌分类基础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小林达治 qt|{v q土壤微生物实验 q叶维青 o张维谦 o译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vs p ttz
魏景超 qt|z| q真菌鉴定手册 q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张崇邦 qussu q东北麦田土壤微生物 !小型动物及其生化活性的季节动态 q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o{kvl }vzu p vzy
张红忠 qt||s q微生物分类学 q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ovsv p vyy
张 翼 o王桂萍 o汪有科 qusss q河南三灵高速公路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体系 q西北林学院学报 otxkvl }u| p vx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微生物室 qt|{x q土壤微生物研究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ws p wz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放线菌分类室 qt|zx q链霉菌的鉴定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布坎南 • ∞o吉本斯 ‘∞qt|{w q伯杰细菌鉴定手册 q{版 q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 o译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k责任编辑 朱乾坤l
vwt 第 {期 王慧芳等 }u种野生岩生植物下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