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美人蕉属植物对夏秋季节变化的生理反应



全 文 :园 艺 学 报 2011,38(增刊):2623 http: // www. ahs. ac. cn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E-mail: yuanyixuebao@126.com

收稿日期:2011–07–11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社会公益项目(200704009);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2009K01-11);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2055
号)
* 通信作者(E-mail:xnwangfei521@126.com;Tel:029-87082613)
美人蕉属植物对夏秋季节变化的生理反应
张文娥 1,2,王 飞 1,*,田治国 1,赵秀明 1,潘学军 2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2贵州大学农学院,贵阳 550025)
夏秋季节是美人蕉属(Canna L.)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而秋分是由暖变冷的转折点,是
美人蕉属植物慢慢走向衰老的始期。探究该属植物衰老的生理机制,有利于延长观赏期,提高观赏
价值及翌年种苗质量。本研究中测定了夏秋之交美人蕉属植物叶片水分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对电
导率、丙二醛含量、蛋白质含量及 3 种保护酶(SOD、CAT、POD)活性,旨在阐明美人蕉属植物
对入秋光温变化的响应机理,为该时期美人蕉属植物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以盆栽的黄花美人蕉(C. indica var. flava)和芭蕉芋(C. edulis Ker)新品种‘兴芋–2’上部叶
片和下部叶片(以植株高度的 1/2划定)为试材,于 2010年 9月 13日—10月 11日每 7 d取样 1次,
分别选取上、下部叶片各 10片做好标记,每次均剪下一部分,置于冰盒中带回实验室用于生理指标
的测定及酶液的提取,提取酶液按测定用量分装,–70 ℃保存待测。每 2盆为一个重复,每处理重
复 3次。所测指标均为上述 10片叶片不同部位的混合样。各项生理指标每个重复平行测定 3次。
夏秋之交,美人蕉属植物上部叶片相对含水量变化较小,下部叶片水分利用率降低,出现水分
亏缺。两种美人蕉属植物叶片含水量均表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除 10月 11日‘兴芋–2’的上、下部
叶片含水量之间无显著差异外,两个品种的其他各个时期下部叶片含水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
上部叶片。随着季节的变化,‘兴芋–2’含水量降低早于黄花美人蕉。干物质含量变化则与之相反。
夏秋之交,美人蕉属植物叶绿素总量、叶绿素 a不断下降,叶绿素 b的降解则在老龄叶片中表
现明显。上部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下部叶片。两个品种间叶绿素含量也存在不同,
黄花美人蕉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兴芋–2’。
反映细胞膜透性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不断上升;尤其在 10 月中旬,二者均出现跃
变式增加,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前 4个时期,这种变化在下部叶片表现更为突出。
可溶性蛋白含量不断升高。上部叶片中的 SOD、POD、CAT 活性均大幅升高,10 月中旬处于
高峰期,但下部叶片却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 种保护酶活性在品种间存在差异,黄花美人
蕉 POD活性显著高于‘兴芋–2’;两品种叶片内 SOD和 CAT活性差异不明显。
入秋后美人蕉属植物上部叶片活性氧代谢较为平衡,而下部叶片活性氧代谢失衡,叶片明显衰
老。夏秋之交,生产上要对美人蕉属植物进行控水栽培,摘除部分老叶,减少养分消耗,推迟上部
叶片衰老时间,可有效提高根茎内含物质的积累,提高种球质量和芭蕉芋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美人蕉属;入秋信号;生理指标;响应机理
中图分类号:S 68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3-353X(2011)S-26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