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UTTING BRANCH PROPAGATION OF PLAGIOMNIUM ACUTUM

湿地匐灯藓切茎繁殖研究



全 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  ! ∀# ∃ % & ∋( &&
) ∗ + , − . # ∗/ 0 + 1 . − 2 ∗ 3. − 45 . # 6 78 7 . ,5 1
湿地甸灯醉切茎繁殖研究
武显维 丁朝华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康 丁
武汉 ! 9: : ; ! ∃
提 要 湿地阔灯醉 < #. = 4∗ >, % , % 4+ , − . 5 + 3 + , ∀? 4− ≅ Α Β ∃Χ Β Δ ∗ Ε Β 是五倍子角倍蚜 Φ 7 1#7 7 1 Γ . , % ≅ . Η
#4 . 。14 − 7, ∗ 4> 27 Ι Β 的优良冬寄主之一 。对该鲜切茎繁殖的研究表明 % 切茎碎段繁殖适宜时期为
! ( 月 、  月 , 温度为  9 ( ∋ ϑ Κ > 碎段长度 : Β ϑ ( : Β 87 Λ , 撤播量为 :一 & :  Μ Λ Ν 为宜 。 这不仅
可以提高繁殖系数 , 而且还能延长冬寄主使用寿命 ∋ ( 9. 。 从而为角倍蚜冬寄主的快速繁殖
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关键词 湿地甸灯鲜 , 切茎繁殖 , 五倍子
鲜类植物是致瘦倍蚜虫的越冬寄主 , 与倍蚜虫 、倍树 ∀盐肤木 ∃同为五倍子生产上的
“三要素”之一 。 由于生活在越冬寄主上的倍蚜虫数量是决定产倍的基础 , 因此 , 鲜类植物
对倍蚜虫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 , 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 , 生态环境的破坏 , 导致五
倍子冬寄主数量急剧下降 。大量的倍蚜虫失去了越冬栖息场所和食物条件 , 严重影响倍林
产结倍子 〔, , 。 据统计 , 野生状态下角倍产量仅  ( ΝΟ = Μ ; Λ , 。 随着五倍子生产向着人工
化 、基地化方向的发展 ,对倍蚜虫冬寄主的需要量越来越大 。 然而 , 冬寄主数量极端缺乏 ,
因此 , 研究倍蚜虫冬寄主的快速繁殖技术是五倍子生产的急需 。    9 (    ! 年 , 我们以角
倍蚜的优 良冬寄主之一 , 即湿地旬灯鲜 < #. = 4∗ Λ ,, 4>‘− % . 5 , , 3+ Λ ∀?4− ≅ Α Β ∃Χ Β Δ ∗ Ε Β 为试验材
料 , 开展 了系列繁殖试验研究 , 以便为角倍蚜冬寄主扩大繁殖 、提高繁殖系数提供一条有
效途径 。
 材料和方法
Β  供试材料
鲜种主要采自武汉植物园 自然生长的湿地甸灯鲜 。 繁殖试验前 , 需剔除杂鲜 、清除杂
草 。
Β ∋ 研究方法
试验于    9 (    ! 年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进行 。 试验地点设在郁闭度大 ∀光照
收稿 日 % 叩 # 一 ∋ 别 , 修 Π 日 %   ϑ : ∋; 。 第一作者 % 男 Β ϑ ϑ 岁, 副研究 员 。
第  期 武显维等 % 湿地韧灯鲜切茎繁殖 研究
为  9 : : 一 ∋ ϑ: ∗ #Θ ∃ , 无需人工搭配遮荫的阔叶林内 。 每年 9 一 : 月按设计方案进行繁殖
试验 。
繁殖方法主要采用切茎繁殖 。 碎段长度为 : Β ϑ 一  Β Ν5 Λ , 撒播量为 ∋: (  ∋ : Μ Λ , ∀鲜株
表面无水湿状态时称重 ∃ 。均匀撒播到准备好的土培基质和无土培植基质上 , 按紧压实 , 喷
水湿透 , 加盖透明地膜防雨保湿 。 土培基质经常保持湿润状态 , 满足碎鲜喜湿需求 。
无 土培植基质是一种无纺织物 ∀以下 简称“织物 ” ∃ 。 该 “织物 ”厚度约 Ρ5 Λ , 每 Ο = 约
! Λ ∋ , 吸水强度达到  % ∋: , 纤维拉力强度大 。 垫底为珍珠岩块 , 其大小为 ϑ :5 Λ Θ ϑ: 5 Λ Σ
!5 Λ , 吸水率为  % ∋ Β ϑ 。
无土培植营养液的浓度有 ϑ 种 , 即 8∗Λ = Μ ? 、 #∗ ∗ Λ = Μ ? 、 Ν∗∗ Λ = Μ ? 、 8∗ ∗ Λ = Μ ? 、 ΚΔ ∀以下
分别称 Τ 、 2 、Κ 、 Υ 、Κ Δ ∃ 。 各处理营养液中ς 、< 、Δ 、Κ. 、Ω = 各元素的含量见表  。 切段繁殖
#∗ ≅ 后 , 每隔 9 ( !≅ 喷施一次营养液 。 每个小样方 ∀ϑ :5 Λ Θ ϑ : 。Λ ∃喷施量随繁殖时间的延
长而增加 , 其用量为  : ( 9: Λ ? 。
表  营养元素含且
Χ . Α #7  Ξ #7 Λ 7 − 3 7 ∗ − ,7 − 3 4− − + 3 ,47 − 3 ϑ : Ψ + 34∗ −
营 养液浓度 元 素 含 量
Ξ #7Λ 7 − , 7 ∗ − ,7 − 3 ∀Λ = Μ Ρ一 ∃ς + 3 , 47 − 3≅ 7 − 8 43 Ζ
采样及其计算按文献〔∋〕方法进行 。
切茎碎段繁殖形成鲜株后 , 年生长量的
溅定采用定位标记 , 每隔 ϑ≅ 取 ϑ: 株测其生
长量 , 计算平均值 。
粼 ,乡。 执 , %· : 扰 >%> 其它试验所测数据 , 如鲜枝总数 、鲜枝平
∋: : ∋! : ∋ & ! Β : ! Β : 均长度 、鲜层厚度 、产生假根萌发新枝 ∀发枝 、Η Η 迈)理一一一[ 卫一一) 互Η Η Η 卫旦一一) 卫一一) 色一 生根率 ∃等 , 是在各试验的每一个处理中按一
定距离任选 ϑ 个 85 Λ Θ 85 Λ 的小样方 , 测量所需数据 。 盖度采取估测方法进行 。
差异显著性采用 Υ + −5 . − 氏新复极差法测验 、或称 ΦΦ 6 测验 ∃ 〔∋ , 。
∋ 结果与分析
∋ Β  切茎碎段繁殖时间的筛选
∋ Β  Β  不 同时期切 茎繁殖效果比较
  9 (    ! 年连续两年均从 9 月上旬至 : 月上旬 , 逐月进行切茎碎段繁殖一次 。 两
表 ∋ 不同时期切茎繁殖发枝生根情况
Χ . Α #7 ∋ Ξ //7 7 3 ∗ / <#. − 3 . 87 7 34∗ − ∗ − /∗ ,Λ . 34∴ 7 4− − ∗ ∴ . 34∗ − . − ≅ ,1 4Γ ∗ 4≅ . 3 ≅ 4//7 , 7 − , Λ ∗ − 31
繁殖 日期
∀  Μ 月 ∃
<, ∗ Ε . = . Η
3 Ρ] Υ
≅ . , 7
∀≅ .Ζ Μ
− 4∗ − 31 ∃
繁殖后 Ν]≅
∋ : ≅ . Ζ8 . /35 , Ε , ∗ Ε . = . , 4∗ −
繁范后 9 ]≅
9: ≅ .Ζ 8 . /37 , Ε , ∗ Ε. = . 3 4∗ − 繁殖 后
姜:≅
! : ≅ . Ζ8 . /,7 , Ε ,∗ Ε. = . ,4∗ −
假 根
产生率
6 14Γ ∗ 4≅
<7 , 7 7 − 3. = 7
∀⊥ ∃
发枝率
Ρ− − 7 ∴ . 34∗ −
<7 ,5 7 − Π . = 7
∀⊥ ∃
鲜 茎平均长 “
Ω 7 . −
#7 − = ,## ∗ /
Ρ− − : _ . 3#∗ −
∀5 − # ∃
假 根
产生率
6 14Γ ∗ 4≅
<7 , 5 7 − 3 . = 7
∀⊥ ∃
发枝率
Ρ− − ∗ ∴ . 34∗ −
Ε 7 , 5 7 − 3“ = 5
∀⊥ ∃
鲜 茎
平均长 ‘
Ω 7 . −
#7 − = ,#飞 ∗ /
Ρ− − ] _ . 3 #∗ −
假 根
产生率
6 Ρ飞4乙: 4≅
<7 , 5 5 − 3. = 7
发枝率
Ρ− − ∗ ∴ . ,4∗ −
<7 ,5 7 − 3. = 7
∀⊥ ∃
鲜 茎
平均长 Β
Ω 7 . −
Ρ5 Θ#= 3 Ψ一 ∗ /
Ρ − − ] _ . Ψ Ρ] −
.刁ΚΚ月了#47曰一口ΒΒ⋯曰件),八 目!!∀#卜∃%&∋为亡(工##匕叼曰⋯)弓工∗+直
)∗ , −
. , /
) ), 0
) ∗ , 1
2 , 3
. , .
) ∗ , 2
4‘飞, 4门
∗ + − 5
∗ + 3 !
) + 4!
6 7 + 8 !
∗ + − 5
∗ + / 5
∗ + 8!
+ 8 5
2 ∗ + − . 3 + 0
)∗ ∗ ) ∗ 67
)∗ ∗ ) ∗ ∗
)∗ ∗ ) ∗ ∗
/ 2 + 3 )1 + /
0 3 + 9 0 0 + .
)∗ ∗ ) ∗ ∗
. ∗ + ) 3 . + :
6 ; < 7
∗ + 35
) + 8!
6 = 7
)∗ ∗
)∗ ∗
) ∗ ∗
) ∗ ∗
0 3 + /
3 9 + 1
)∗ 67
. 3 + 1
) ∗ ∗
) ∗∗
)∗ ∗
)∗ ∗
0 ) + 1
3∗ + −
)∗ ∗
. ) + 9
吧) + > 5,4? ,)≅ 己月了Α冲++⋯Β∗ 1Χ月≅月注户几匕八#Β幻 1 ##牛∋卜/∗.)+呱0−1陈
‘ 字毋相同的数据间无显著差异 6! 一 。+ ∗0 7
Δ ! 4Ε ; 8 ΦΓ 44Γ Η ; ( 5 Ι : ϑ4; 8 ! , ; 4; Κ: Γ Κ 盯 ; Γ Κ 8 <> <Φ<; ! Κ 4Ι ( <ΦΦΓ Κ Γ Λ ! 一 Κ 4、; 8 Μ石Ε 8 < > ΝΝ Ο : ; 8 Κ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 卷
年平均结果 ∀见表 ∋∃ 表明 % 在 ! ( 月 、  月进行的切茎碎段繁殖 , ∋ :≅ 后 , 假根的产生和新
枝的萌发均达 &: ⊥以上 > ! :≅ 后 , 鲜茎的平均长度达到 ∋ Β ;5 Λ 以上 。 经统计分析 , 与其它
月份相 比 , 存在着显著差异 。 从而说明在 ! ( 月 、  月进行切茎碎段 繁殖对鲜的生长有
利 。
∋ Β  Β ∋ 醉枝周年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在    ! 年 9 (  ∋ 月 对
,#⎯闷#闷Ρ)飞
Ψ,Ρ)##七
   9 年  月切茎碎段繁殖 的
鲜 地 , 进行鲜枝生长长度的定
位定期测量 , 并将测量结果 与
鲜地气温进行综合分析 。 从图
 可 以看 出 , 鲜 枝周年累积生
长长 度和鲜枝的增长值 ∀第 ∋
次测量长度减去第  次测量长
度之差 ∃均 出现两个生长高峰 ,
即 ϑ 月和  月下旬 , 增长值在
# ∗ Λ Λ 以上 , 此期的温度为 ∋ :
( ∋ ! Κ 。 而在 ; 月上旬( & 月
底 、  月初和  月下旬以后 ,
鲜枝生长几乎停滞或生长极为
缓慢 , 此期的温度分别在 ∋ (
9 ∗ Κ 和  9 Κ 以下 。 从整个枝周
年的生长来看 , 作者认为适宜
鲜枝生长的时期 为 ! ( 月 、 
月和 : 月 , 适宜生长的温度为
 9 ( ∋ ϑ ℃ 。
] 皿
⋯‘%⋯% Μ ≅ α %一、β % α α , 一 , Β ‘’‘⋯%⋯% ‘, 厂“ , 、β一 。户ββΒ 、 、 ∋ χ δ Μ , ’ 、 δ 、β‘ β 、 、ΒΠ‘ %“ Μ , , ‘ 、、 Μ β 一 ’δ , , 一 厂 、 ∃ βΨ’ 4’ , 一 ‘ 厂 β、。 厂 ‘ 。
, 民 # , 、万匕 Η 一)以 α一一一一一目‘Η Η (‘ Η 一‘Η ) 一一‘( 一 一( ‘一一‘, ; ∋ 公 岛 Μ 厂。 ‘, Μ 一 : Μ 一∋观察 日期 ∀日 Μ 月 ∃∀∃Α 8 7 , ∴ . 3 4∗ − . # ≅ . 37 ∀≅ . Ζ Μ Λ ∗ − 31 ∃
Β 一 一 Β 平均温度 Τ ∴ 7 , . = 7 3 7Λ Ε 7 ,. 3 + , 7 ∀℃ ∃
Σ 一 一 Σ 平均累积值 Τ ∴ 7 , . = 7 7 + Λ + #. ,4∴ 7 4−5 , 7 . 8 7 8 ∀−+ ∃] 一 一] 平均增长值 Τ ∴ 7 , . = 7 4− 7 , 7 Λ 7 − 3 ∀Λ Λ ∃
图  醉枝周年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εΡ6 Β φ Κ ∗ , , 7 #. 34∗ − Α7 ,γ 7 7 − 4− − ∗ ∴ . , 4∗ − . − ≅ 37 Λ Ε 7 ,. 3+ , 7
总之 , 无论是从切茎碎段繁殖产生假根和新枝的速率 , 还是从鲜枝周年生长量与温度
的关系来看 , ! 一 月 、  月是最适宜切茎碎段繁殖和生长的时期 。
∋ Β ∋ 切茎碎段撒播量对发枝数量 、盖度形成的影响
鲜株密度 、盖度形成 、鲜层厚度以及繁殖系数与切茎碎段在单位面积上撒播量的多少
直接相关 ∀见表 9 ∃ 。 作者观察到 , 切茎碎段繁殖密度太稀 , 撒播量仅为 ∋ :  Μ Λ , , 则裸露表
面较大 , 盖度形成慢 , 易滋生杂鲜 , 抑制 了培植鲜新枝的生长 。 至年底 , 新发枝数只有 9 Β
根 Μ5 Λ Ν , 盖度仅 : ⊥ , 当年利用率低 。 翌年盖度虽达  : ⊥ , 但杂鲜滋生蔓延 , 培植鲜数量
不足 。 若撒播量  : :  Μ Λ Ν 以上 , 虽盖度形成快 , 杂鲜滋生极少 , 但种鲜用量大 , 降低了繁殖
系数 。 另一方面 , 由于撒播量大 , 新枝萌生多 ,鲜株稠密 ∀ Β &一 − Β Μ5 Λ Ν ∃ , 鲜茎直立 , 鲜层
厚 , 造成鲜层下部叶枯脱落 , 而不利秋迁蚜寄生栖息 。从繁殖新鲜和利用效果综合来看 , 以
撒播量在 : ( & :  Μ Λ Ν 为好 。 按此撒播量繁殖后 , 大约 ϑ ϑ≅ 盖度达  : ⊥ , 基本上无杂鲜滋
生 , 且鲜株密度适中∀ Β :一 ; Β 9 株八 − 飞∋ ∃ , 鲜层下面枯叶少 。 同时 , 此撒播量对于提高繁殖
系数也极为有利 。 一般 #Λ ∋ 纯净母鲜在生长期内 , 可繁殖子鲜 : Λ “ 以上 。
第 # 期 武 显维 等 % 起地加灯鲜 切茎繁殖研究
表 9 撒播量对发枝 、盖度等形成的影响
Χ . Α #7 9 Ξ //7 7 3 ∗ / 87 . ,,7 ,4− = 87 7 3 4∗ − η + . − 3 43Ζ ∗ − /∗ , ,− . 34∴ 7 4− − ∗ ∴ . 3 4∗ − . − ≅ 7 ∗ ∴ 7 , . = 7 7 37 Β
撤播 量
Φ5 . 3 37 , 4∗ −
Φ 7 Κ 3 #] ]
η + . − 3#3 Ζ
∀= ∃
观测 日期 ∀Ω 7 . 8 + , 7 − 一7 − > ≅ . 3 7 ∃   9  一 : ϑ 观测 口期 ∀Ω ∗ . 8 + , 7 Λ 7 − 3 ≅ . 3 7 ∃   ! 一  一 : ;
鲜枝总数
ς ∗ Β ∗ /
Ρ− − ∗ ∴ . 3 #∗ −
鲜 枝平均长Ω 7 . −
#7 − = ,1 ∗ /
Ρ# − : _ . 3 #∗ −
∀7 − 飞∃
盖 度
Κ ∗ ∴ 7 , . = 7
∀写 ∃
醉层厚度
Χ #4 47Ο − 7 8 8
∀7 − 一∃
鲜枝总数
ς ∗ Β ∗ /
Ρ− − : _ . 3 #∗ −
鲜枝平均长Ω 7 . −
#7 − = 3 1 ∗ /
Ρ− − ] _ . 3氏] −
∀7 − 一∃
盖 度
Κ ∗ ∴ 7 ,. = 7
∀环∃
醉层厚度
Χ 1 47 Ο − 7 8 8
∀7 − # ∃
%Β %
ΒΒ9&
;
  !
 ! 
 & 9
∋ ! ;
∋  
%Β %
 Β 9
 Β ϑ
 Β
 Β
Β∋9Β!:,),比]曰]
: :
#艺Ι %‘ >
:
 :
 : :
: :
 : ∀∃
 : : χΒ %
  ϑ
 
& ;
∋ 9
∋ 9
9  9 %Β %
 : :
 : :
 : :
 : :
 : :
 : :
∋ Β 9 醉株切茎段数对发枝数量 、盖度形成的影响
鲜株切茎碎段长度决定碎枝段 数 , 直接影响假根的产生 、新枝萌发的数量 , 以及盖度
形成速度 。 在鲜种等量条件下 , 随着切茎碎段数量的增多 , 碎段端点相应增加 , 每段上 、下
端近切口 处均可产生假根 , 形成新枝 。 故切茎碎段数量多 , 形成新枝的数量亦多 。 但当切
茎碎段长度达到一定限度后 , 形成新枝的数量基本不变 。 从表 ! 可看出 , 用 : Β ϑ 一 : Β 5 Λ 、
: Β ; ( : Β 85 Λ 的碎段进行繁殖时 , 产生的新枝数经统计分析 , 不存在显著差异 。说明醉株切
茎碎段长度以 : Β ϑ一 : Β 8∗ − # 繁殖为宜 。
表 ! 醉株切茎段数对发枝 、盖度形成的影响 ’
Χ . Α #7 ! Ξ //7 7 3 ∗ / Ε #. − 3 . 8 7 7 34∗ − #7 − = 31 ∗ − /∗ , Λ . 34∴ 7 4− − ∗ ∴ . 34∗ − . − ≅ 7 ∗ ∴ 7 , . = 7 7 3 7 Β
繁殖方式
< , ∗ Ε. = . , 4∗ −
− # 7 ,1∗ ≅
种鲜长度Ρ一7 − = Γ #4 ∗ / 切茎段 数ς ∗ Β ∗ /
Φ 7 Κ 3#∗ −
∀7 − 4 ∃
新发枝数 ’ Β
ς ∗ Β ∗ /
Ρ− − ] _ . 3 #∗ −
最 长新枝
Χ 1 7 Ρ 7 − = 3 1 7 8 3
Ρ− − ] _ . 3#∗ −
∀7 − # ∃
新枝平均 长度Ω 7 . − #7 − = 3#飞
∗ / 盆− − ∗ ∴ . 3 4∗ −
∀7 − 一∃
盖 度
Κ ∗ ∴ 7 , . = 7
∀纬 ∃
:ΚΙι口八勺Π弓+上,Π+‘4,)
整 株
) , 9 株
4 , − 株
4 , / 株
9 + 9 Θ 9 + /
) + ) Θ ) + 9
∗ + 3 Θ ∗ + .
∗ + 0 Θ ∗ + 1
9 0
0 ∗
3 0
) ∗ ∗
1 ≅ Ρ
)∗ ∗ 5
) 1 − !
) 3 . !
) + 2
) + 1
) + 0
) + 0
Λ+ Λ 飞∗
, 萦殖时 间 Λ )2 2− 一 ∗ / 一93 , 观察时间 Λ ) 2 2 − 一 ) ) ∗ 9∗ 。 。 字母相同的数据间无显著差异 6! Θ ∗ + ∗ 07
铃 Σ Κ Γ Τ ! > ! : <Γ ( ! Κ; Λ Υ Τ Κ <4 9 3 , )2 2 − , ς ; ! 8 Ε Κ; 一; Ω4: ( ! Κ ; Λ Ξ Γ Ψ + 9 ∗ , ) 2 2 − +
, , Δ ! 4Ε ; 8 ΦΓ 44Γ Η ; ( 5 Ι :4、; 8 ! Ζ ; 4; : :; Κ ! Κ ; Γ Κ 8 <> <Φ<; ! :4Ι ( <ΦΦ; Κ ; Κ ! : :4、; 8写 Ε 8 < > Ν ΝΟ : ; 8 4
9 + / 营养枝与生殖枝切茎繁殖发枝生根情况比较
每年 0 月用头年生 、当年生的营养枝和生殖枝进行切茎繁殖 。 繁殖 9 .:4 后观察 , 其两
年平均结果列入表 0 。 结果表明 Λ 头年生营养枝 的发枝生根率为 1− + . = , 而生殖枝的为
9 9 + 9写 +前者是后者的 9 + 2 倍 , 差异明显 。 这种差异可能与其发育状况有关 。 此外 , 可能还
与营养枝和生殖枝的生长习性有关 。 营养枝以甸甸生长为主 , 生殖枝以直立生长为主 , 甸
甸枝 比直立枝容易发枝生根〔−〕 。 当年生营养枝和生殖枝的发枝生根率分别为 3− + .写和
1) + ) = , 两者差异不大 , 因切茎繁殖前的生殖枝基本上还处于甸旬状态 。 随着生长时间的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落卷
增长 , 当年生营养枝和生殖枝发枝生根率的差异将会增大 。
表 ϑ 营养枝和生殖枝不同枝龄切茎繁殖对发枝生根的影响
Χ . Α #7 ϑ Ξ //7 7 3 ∗ / Ε #. − 3 . 8 7 7 34∗ − ∗ − /∗ , Λ . 34∴ 7 4− − ∗ ∴ . 34∗ −
. − ≅ , 1 4Γ ∗ 4≅ . 3 ≅ 4//7 , 7 − 3 . = 7 8 ∗ / Ε #. − 3 .
发枝生根
情 况
ε∗ , Λ . 3 4∴ 7
Ρ− − : _ . 3 #∗ −
. ΡΓ≅ , ## 4那4≅
ϑ 之. 3 7
头 年 生 当 年 甲胜Χ δ#〔 /4, 8 , Ζ 7 . , Χ 1 7 8 7 5 ∗ − ≅ ∴7 . ,
生玫枝
ϕ . − #7 3∗ Ε ## ∗ , 7
营养枝
ς ∗ + , 48 14− =
8 1 ∗ ∗ 3
生殖枝
ϕ . − #7 3∗ Ε ##∗ , 7
营养枝
ς ∗ + , 4814− =
ϑ : : 3
数量
ς + 一 Α 7 ,
数量
ς + − # Α7 ,
数 量
ς + Λ Α 7 ,
数量
ς + − 4 Α 7 ,
%
−Β Β]Κ
%朽
[∋)公)
+⋯‘)且2曰,#[,)比54‘,4,口∗))∴山 勺Π乙只生根只发枝既生根又发枝
不发枝生根
ΛΛ ΛΛ Λ
ΛΛ ΛΜ, Λ
/ /

. .
4 9

) )9 /
9 − + .

3− + .
9 + /
9 + 0 醉株不 同部位碎段繁殖
产生假根和新枝的比较
切茎碎段 繁殖产生假根和
新枝的快 慢与鲜 株的部 位有
关 。 由表 1 可知 Λ 同一鲜株上的
切茎碎段 , 营养枝以枝头发枝
生根力强 , 中段次之 , 发枝率分
别为 20 + . =和 1 0 + / = Μ生殖枝
以中部发枝生根强 , 枝头次之 ,
发 枝 率 分 别 为 1) + ∗ =和
/ 1 + 9 = 。 无论是营养枝还是生
殖枝 , 中部和枝头的发枝生根
率比枝头高 ) / + . = , 这与自然状态下原株中部发枝甚少的现象不同 。 这主要是 由于切茎
碎段上 、下切口 附近 , 均能发枝生根的缘故 。
表 1 当年生生殖枝和营养枝不同部位产生假根和新枝的比较
Φ ! 5 4; 1 ] Γ Ζ 4Λ ? , Κ 一8 Γ Γ Φ ΦΓ Κ Ζ 、一<Ψ ; < Γ Ψ ! : <Γ ! ( Κ& <⊥ Γ <( ! : ( <ΦΦ; Κ ; : Σ! Κ : 8 Γ Φ Τ 4! : !
发枝生根
情 况
_Γ Κ 4! : <Ψ ;
≅ ∗ Δ ! :≅ Β 44
! Φ :( Φ 44 <‘Γ 一(
0 :! :;
生 殖 枝
⎯ ! 飞尸 :Γ Τ 44 Γ 厂Ρ
营 养 枝
Ξ 。 , , Κ 4 、4、< > 0 )、叨炙
假根
Ο ))) 9 〔7 α (
茎ς <( :44贬、 ∗ ) _4! Κ ! 枝头β Γ Σ Γ Φ Τ 4! :! 假根Ο 4飞<⊥ Γ <( ς <( ( 4Ρ Γ Φ Τ 4! : !
枝头
β Γ Τ Γ Φ Τ 4! :!
数量
Ξ Ε 飞 <7 Ρ Κ
数 摄
Ξ Ε 叉) ) 5; Κ
数从
习 Ε χ47 ; Κ
数量
Ξ Ε 45 ; Κ
数量
Ξ Ε 45 ; Κ
数量
Ξ Ε 45 ; Κ
只生恨 一 Α 一 / 9 − 气+ 1 09 0 6、, 一 一 )9 93 + ∗ ∗ ∗
只发枝 9 3 0 ) + 2 。 。 ∗ ∗ ./ 3 ∗ + ∗ 1 − + . ∗ ∗
即生根又 发枝
不生根发枝
∗ ∗
9 0 / . + )
, Λ ‘Λ+ Μ ∗ ∗ ) ∗ 9−1 − ∗ + ∗ 1 1Λ+ Μ , ‘Λ 2 Λ+ Λ#+唯Λ、几人」Π卜∃2白4月了
9 + 1 切茎碎段的无土培植
进行鲜株切茎碎段的无土培植
可以实现集约化大面积植衅 , 为人
工室 内放养秋迁蚜创造 良好基础 。
本试验采用珍珠岩作垫底 , 无纺 织
物作基质 , 不同浓度的营养液喷 施
处理 , 其结果 6见表 37 是 Λ 切茎碎段
繁殖 0 个月后 , 其醉干重 存在着 显
著差异 。 其中以 8Γ ΓΖ > 八# 的处理优
表 3 喷施营养液对醉株切茎无土培植生物量的影响
β ! 5 4; 3 δ ΦΦ; ; : Γ Φ ( <ΦΦ; Κ ; : Ε : Κ <; : 8 Γ 4Ε :一Γ Γ
击Ι Η ; <> & Κ 6 7 Φ Ζ Γ 8 8 Γ Γ Η Γ Ψ ; Φ! 5 Κ <;
处 理 鲜 干重ε Κ Ι Η ; <> & :
平均
ς ; ! 8
; ! : Φ4 飞] : Ν
差异显著性
6 ! φ ∗ + ∗ 0 7
ΝΝ Ο 0 )2 Α
] γ )1 + / )3 + 3 η . + 0 ) 3 + 0 〔)
于其它各处理 + 鲜干重达 0 3+ )2 , 对
照仅为 )3 + 02 。 在 0 个 月的生长期 内 , 经观察 , 在 3 、 . 月高温季节 + 以 8Γ Γ Ζ > , ‘4, 处理的鲜
枝色泽正常 , 而其它各处理均出现鲜枝不同程度的枯黄 , ] γ 处理甚至出现鲜枝顶端萎缩
第  期 武显维等 % 湿地韧灯醉 切茎获殖研 究
现象 。 说明喷施 ϑ: : Λ = Μ ? 营养液在无土培植中可增强对高温的抗性 。
9 小结与讨论
∀∃ 目前 , 在五倍子产区冬寄主十分紧缺情况下 , 湿地甸灯辞采用切茎碎段繁殖 , 是加
速冬寄主快速繁殖的有效途径 。 有关资料报道 , 角倍蚜越冬寄主的碎枝繁殖 , 宜在早春进
行 , 或头年繁殖 、翌年利用〔‘, , 培植时间长 , 且繁殖系数通常 只扩大 ! 一 倍〔ϑ〕 。 笔者通过两
年的研究认为 , 湿地甸灯鲜切茎碎段繁殖 , 最佳繁殖时期在 ! ( 月和  月 。 此时温度适宜
∀9 一 ∋ ϑ Κ ∃ , 雨水较多 , 空气湿度大 , 最利切茎碎段发枝生根 , 同时便于水份 、避阳等管理 。
切茎碎段在营养液促长的条件下 , 从撒播到形成可利用鲜块只需 ϑ: ( :≅ , 培植时 间短 ,
当年繁殖 Β 当年即可利用 , 且繁殖系数大 。 在生长期内 , 母鲜可剪切 ∋一 9 次 , 连续繁殖利
用 。 ! 月上旬 , 首次剪切母鲜繁殖 , 留地茎段经 : 一  ϑ≅ 后 , 假根上长出新鲜枝 , !: 一 ϑ :≅
后 , 醉枝生长长度达 ∋一 95 Λ 。在 ϑ 月中 、下旬可第 ∋ 次剪切繁殖 ,  月上旬可第 9 次剪切繁
殖 , 这样 #Λ , 的纯净母鲜在年生长期 内 , 可扩大繁殖系数 : 倍以上 。
∀∋∃ 切茎碎段撒播量为 : ( & :  Μ Λ Ν 时 , 滋生杂鲜少 , 鲜株稀密适中 , 鲜种用量节省 。
ϑ ϑ≅ 后盖度达  : ⊥ , 假根丛生交织成棕垫状 , 培鲜效果较为理想 , 可连续利用 9 一 ! 年 。撒
播量达 。。= Μ Λ Ν 以上的 , 虽杂醉滋生少 , 但鲜株稠密 , 一般只能放虫一年 , 利用率低 。
∀Β∃ 等量鲜株切茎碎段繁殖所形成的鲜枝数量是整株繁殖的 9 Β & 倍 。在扩大繁殖系数
和利用年限两方面 , 前者均优干后者 。这是因为 , 切茎碎段繁殖形成新的茎叶体 , 翌年尚未
分化形成生殖枝 , 而整株繁殖形成的茎叶体 Β 翌年分化形成大量的生殖枝 , 不利于秋迁蚜
的寄生 。 此外 ,鲜丛中生殖枝所占比例大 , 用作种鲜繁殖产生假根和萌发新枝的能力也差 ,
而不利于提高繁殖系数 。
∀!∃ 切茎碎段的无土培植具有质量轻 、 保水性好 、 易于搬动等优点 。这对于 人工集中培
醉 , 集中管理越冬蚜 , 为倍林释放春迁蚜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 。由于时间关系 , 无土
培植的系统研究还待进一步深入 。
参 考 文 献
李正洪 , 赖永棋 Β 角倍蚜及其寄主数量与角倍产量关系的研究 Β 林业科学研究 Β   : Β 9 ∀! ∃ % ϑ& 。一 ϑ &9
南京农学院主编 Β 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 Β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  ;  Β ϑ ;一 ∋ ∋
李继华编著Β 扦插的原理与应用 Β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 Β ∋ &一 9!
邓 传财 Β 发展 五倍子应注重醉圃的建立 Β 贵州林业科 技 Β  &  , Β ; ∀# ∃ % ;& ( ;
漆 云庆 , 邱建生 , 杨光勇 Β 角倍蚜冬寄主在盐肤木林内适宜配 置的种类和配 置方 法的研究 Β 贵州林业科技 ,  : , &
∀ ! ∃ % 9 ;一  Ψ
& &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 卷
Κ Ι Χ Χ Ρς ϕ 2 6 Τ ς Κκ < 6 ] <Τ ϕ Τ Χ Ρ] ς ] ε
尸? Τ ϕ Ρ]Ως ΡΙ 再/ Τ ΚΙ Χ Ι Ω
0 + Σ 4. − γ 7 4 Υ 4− = Ν 1. ∗ 1 + . Δ . − = ς 4− =
∀、_ + 1。。 Ρ”对43以尸 ∗/ 2汉.妙 , ;扮Κ1 4, ,78 Τ 5+ 击卿 ∗/ Φ 5介− “, γ + 1. − ! 9: : ; ! ∃
Τ Α 83 , . 7 3 < #. = 4∗ Λ − 4+ Λ . 5 + 3+ Λ ϑ ∗ − 7 ∗ / 31 7 γ 4− 3 7 , 1 ∗ 8 3 8 ∀Λ ∗ 8 8 ∃ ∗ / 31 7 1∗ , − 7 ≅ = . ##
. Ε 1 4≅ ∀Φ 5 1 #7 5 1 37 − ≅ . #4’. 5 14− 7 − 8 48 ∃Β 6 . 48 4− = 31 7 η + . #43Ζ . − ≅ η + . − 3 43Ζ ∗ / 317 γ 4− 3 7 , 1∗ 8 3 8 ϑ
− 7 7 7 8 8 . , Ζ 3∗ = 7 3 Λ ∗ , 7 = . ##8 Β Χ 17 8 3 + ≅ Ζ ∗ − 317 7 + 3 34− = Α , . − 7 1 Ε , ∗ Ε . = . 3 4∗ − ∗ / Ε Β . 7 + 3 + Λ
γ . 8 , 7 Ε ∗ ,3 7 ≅ Β Ξ Θ Ε 7 , 4Λ 7 − 3 . # , 7 8 7 . , 7 1 , 7 8 + #38 4− ≅ 45 . 3 7 % 31 7 ∗ Ε 3 4Λ + Λ Ε 7 , 4∗ ≅ . − ≅ 31 7 Ε , 7 /7 , Η
7 − 5 7 3 7 Λ Ε 7 , . 3+ , 7 ∗ / Ε , ∗ Ε . = . 34∗ − . ,7 Τ Ε , 4#一)+ − 7 , Φ 7 Ε 37 Λ Α 7 , . − ≅  9 ( ∋ ϑ Κ , 317 ∗ Ε 3 4Λ + Λ
<#. − 3. 8 7 7 3 4∗ −
& :  Μ Λ ∋ Β
#7 − = 3 1 . − ≅ 317 8 7 . 3 37 , 4− = 8 7 7 3 4∗ − η + . − 3 43 Ζ . ,7 : Β ϑ ( : Β 87 Λ . − ≅ : (
Δ 7 Ζ γ ∗ , ≅ 8 < #. = 4∗ Λ − 4+ Λ . 5 + 3 + 阴 ?4− ≅ Α Β Χ Β Δ ∗ Ε Β , <#. − 3 . 8 7 7 3 4∗ − , Κ 14− 7 8 7 = .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