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Soil Nitrogen Content on Tree Diversity in Xishuangbanna Tropical Seasonal Rain Forest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土壤氮含量对乔木树种多样性的影响



全 文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土壤氮含量对乔木树种多样性的影响∗
宋彩云1ꎬ2ꎬ 徐武美1ꎬ2ꎬ 李巧明1∗∗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植物系统发育与保护生物学实验室ꎬ 昆明  650223ꎻ
2 中国科学院大学ꎬ 北京  100049)
摘要: 大气氮沉降或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系统氮输入增加ꎬ 可能会提高土壤氮含量水平ꎬ 促进优势种的生长
和减少环境异质性ꎬ 从而使物种共存的生态位减少ꎬ 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ꎮ 为研究土壤氮含量的增加对森
林群落乔木树种多样性的影响ꎬ 本研究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随机设置了 14 个 1 ha 的样方ꎬ 对各样方
土壤总氮 (TN) 含量、 乔木树种丰富度以及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 20 ha动态监测样地中各样方乔木树种
及建群种望天树 (Parashorea chinensis) 生物量进行了调查ꎮ 结果表明: 土壤氮含量与乔木树种丰富度具有
显著负相关而与群落及建群种望天树生物量具有显著正相关ꎮ 我们推测其机制可能是: 土壤氮含量增加促
进了建群种望天树等的生长及群落生物量的积累ꎬ 减少树种共存的生态位ꎬ 由于竞争排斥等原因而导致群
落树种丰富度降低ꎮ 因此ꎬ 减少生态系统人为氮输入ꎬ 对于保护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乔木树种多样性具
有重要意义ꎮ
关键词: 总氮ꎻ 热带季节雨林ꎻ 树种丰富度ꎻ 生物量ꎻ 西双版纳
中图分类号: Q 948􀆰 1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0845(2015)01-099-06
Effects of Soil Nitrogen Content on Tree Diversity in
Xishuangbanna Tropical Seasonal Rain Forest
SONG Cai ̄yun1ꎬ2ꎬ XU Wu ̄mei1ꎬ2ꎬ LI Qiao ̄ming1∗∗
(1 Laboratory of Plant Phylogenetics and Conservationꎬ Xishuangbanna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ꎬ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ꎬ
Kunming 650223ꎬ Chinaꎻ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ꎬ Beijing 100049ꎬ China)
Abstract: Atmospheric nitrogen deposition and human activities may enhance the nitrogen input into ecosystemsꎬ in ̄
crease content of nitrogen in soil and reduce biodiversity due to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dominant species and decrea ̄
sing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environment.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ent of nitrogen in soil and tree
diversity in Xishuangbanna tropical seasonal rainforestꎬ we randomly setted 14 plots with each of 1 haꎬ investigated
the tree species richnessꎬ total soil nitrogen (TN)ꎬ biomass of the foundation species (Parashorea chinensis) and
the whole trees of each plot. Our study showed increasing content of total soil nitrogen will promote growth of domi ̄
nant speciesꎬ decrease niches for species coexistence and reduce tree diversity due to competitive exclusion.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reducing anthropogenic nitrogen supply to ecosystems would play a vital role for protecting tree
diversity in Xishuangbanna tropical seasonal rainforest.
Key words: Total nitrogenꎻ Tropical seasonal rain forestꎻ Tree diversityꎻ Biomassꎻ Xishuangbanna
  生态位理论认为ꎬ 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会
促进优势种的生长ꎬ 降低环境异质性ꎬ 从而减少
物种共存的生态位ꎬ 由于竞争排斥而使群落物种
多样性降低 (Van Valenꎬ 1965)ꎮ 然而ꎬ 由于人类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2015ꎬ 37 (1): 99~104
Plant Diversity and Resources                                    DOI: 10.7677 / ynzwyj201514066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1370267) 和中科院研究所 135研究项目 (XTBG ̄T01) 资助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ꎻ E ̄mail: lqm@xtbg􀆰 ac􀆰 cn
收稿日期: 2014-04-22ꎬ 2014-07-10接受发表
作者简介: 宋彩云 (1986-) 女ꎬ 硕士ꎬ 主要从事群落遗传学研究ꎮ
活动加剧ꎬ 一方面ꎬ 由于生境的机械破坏ꎬ 使物
种多样性迅速减少ꎻ 另一方面ꎬ 人类活动促进了
生态系统养分的输入ꎬ 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现象日
益严重ꎬ 同样会导致物种共存的生态位减少ꎬ 物
种多样性降低 (Harpole 和 Tilmanꎬ 2007)ꎮ 氮是
影响生态系统物种组成、 多样性、 动态与功能的
关键性营养元素ꎬ 许多植物适应于在低氮环境下
共存ꎬ 然而人类活动迅速地改变着生态系统氮循
环 (Vitousek等ꎬ 1997)ꎬ 氮输入的增加被认为是
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因素之一
(Sala等ꎬ 2000ꎻ De Schrijver 等ꎬ 2011)ꎬ 长期以
来受到各国政府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
(Secretariat of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 ̄
tyꎬ 2004ꎻ Sutton 等ꎬ 2011)ꎮ 氮对群落物种多样
性的影响有两个最为重要的假设: Ⅰ. 氮利用效
率假设ꎬ 即氮可利用性的增加可能会促进高氮转
化效率植物的快速生长ꎬ 从而取代低氮转化效
率的慢速生长植物ꎬ 导致群落共存的物种减少
(Aerts 和 Vanderpeijlꎬ 1993)ꎻ Ⅱ. 氮同质化假
设ꎬ 即过量的氮输入会降低生态系统空间异质
性ꎬ 最终导致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 ( Gilliamꎬ
2006)ꎮ 一系列研究表明ꎬ 土壤氮含量的增加ꎬ
确实会导致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 ( Stevens 等ꎬ
2004ꎻ Harpole 和 Tilmanꎬ 2007ꎻ Clark 和 Tilmanꎬ
2008ꎻ Lu 等ꎬ 2010ꎻ Stevens 等ꎬ 2010)ꎮ 然而ꎬ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ꎬ 世界许多地区已经出现生
态系统高氮沉降水平ꎬ 并且有不断增长之势ꎬ 尤
其是亚洲地区 (De Schrijver 等ꎬ 2011)ꎬ 其对生
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可小觑ꎮ
西双版纳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ꎬ 是 In ̄
do ̄Burma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ꎬ
有超过 5 000种维管植物ꎬ 对中国及世界生物多
样性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Myers 等ꎬ 2000ꎻ Cao
等ꎬ 2006)ꎮ 然而ꎬ 西双版纳地区大规模的橡胶
树种植ꎬ 一方面使原始森林面积迅速减少ꎻ 另一
方面ꎬ 对橡胶林的大量施肥ꎬ 养分极有可能随水
流输入到附近的原始森林ꎮ 此外ꎬ 西双版纳地区
的降水偏酸性 ( pH< 5􀆰 6) ( Larssen 等ꎬ 2006)ꎬ
酸性降水中可能含有较多的含氮化合物ꎬ 其过量
沉降也可能导致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氮输入的
增加ꎮ 这些人为生态系统氮输入的增加对西双版
纳地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ꎬ 然
而ꎬ 相关的研究却较为少见ꎮ 本研究主要探讨以
下两个问题: Ⅰ.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土壤含
氮水平与群落乔木树种多样性的关系? Ⅱ. 其潜
在的机制是什么?
1  研究方法
1􀆰 1  研究位置的选择与样方的设置
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 20 ha 热带季节雨林
动态监测样地 (大样地) 及周围森林为研究平台ꎮ 大样
地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补蚌村南贡山东部斑
马山脚 (101°34′26″-47″ Eꎬ 21°36′42″-58″ N)ꎮ 样地林
冠上层高达 50~60 mꎬ 主要为望天树 (Parashorea chinen ̄
sis)ꎬ 中下层乔木主要有毛猴欢喜 (Sloanea tomentosa)、
绒毛番龙眼 (Pometia tomentosa)、 假海桐 (Pittosporopsis
kerrii) 等 (兰国玉等ꎬ 2008)ꎻ 样地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气
候ꎬ 旱季和雨季交替明显ꎬ 年平均降水量为 1 493 mmꎬ 5
月到 10月为雨季ꎬ 降雨量充沛ꎬ 植物生长旺盛ꎬ 11 月
到次年 4月为旱季ꎬ 降雨量少ꎬ 靠雾水补充植物供水不
足ꎻ 样地的土壤类型为砖红壤ꎬ 呈酸性 (pH4􀆰 5 ~ 5􀆰 5)
(Cao等ꎬ 2006)ꎮ 本研究在大样地里随机设置了 6个 1 ha
样方 (1~6样方)ꎬ 在大样地外约 3 km 以内的周围森林
随机设置了 8个 1 ha样方ꎬ 其中 2个设置在西双版纳望
天树景区内 (7~8样方)ꎬ 6个设置在望天树景区与大样
地之间 (9~14样方) (图 1)ꎬ 所有样方均位于西双版纳
国家自然保护区内ꎬ 植被保存较好ꎮ
1􀆰 2  各样方土壤 TN的测定
大样地 6个 1 ha样方土壤 TN 数据由中国科学院西
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究站提供ꎬ 测定方法详见 Hu
等 (2011) 的文献ꎮ 大样地外 8 个 1 ha 样方采用系统取
样的方法采集样品 (Krebsꎬ 1999)ꎬ 取样时间及方法与
大样地一致ꎬ 均在旱季进行ꎬ 在表层 0~ 10 cm 范围内取
样ꎮ 大样地外各样方的具体取样方法为: 把 100 m × 100
m的样方均分成 25个 20 m × 20 m 的小样方ꎬ 各分割线
的交叉点作为一个取样点ꎬ 共计有 36个取样点ꎬ 在每个
取样点清理地表凋落物后ꎬ 在表层 0~ 10 cm范围内用环
刀取 500 g左右表层土ꎬ 交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
物园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经标准化制样 ( LY / T 1210 -
1999) 后用碳氮分析仪 (Vario MAX CN) 进行测定ꎮ 运
用 SPSS16􀆰 0描述性统计分析中的 explore 过程寻找各样
方所测数据的极值ꎬ 极值的判断标准为: 上极值点的变
量值大于第 75百分位数+3 倍四分位数间距ꎻ 下极值点
的变量值小于第 25百分位数-3 倍四分位数间距 (卢纹
岱等ꎬ 2003)ꎮ 对一组数据进行极值分析后剔除极值以平
均值代表该样方土壤总氮含量ꎬ 所有值保留至小数点后
两位 (HJ / T 166-2004)ꎮ
001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7卷
图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 20 ha动态监测样地及周边森林选取的 14个 1 ha样方
( “■” 示望天树景区内的 2个样方ꎻ “ ●” 示大样地内的 6个样方ꎻ “▲” 示望天树景区和大样地之间的 6个样方)
Fig􀆰 1  Forteen plots set within the 20 ha forest dynamics plot and the near forest in Xishuangbanna tropical seasonal rainforest
( “■” represent the 2 plots set in the Wangtianshu scenicꎻ “ ●” represent the 6 plots set in the 20 ha plotꎻ
“▲” represent the 6 plots set in the forest between 20 ha plot and Wangtianshu scenic)
1􀆰 3  各样方乔木树种丰富度调查
在 1 ha的样方中ꎬ 随机选 5 个 20 m × 20 m 的小样
方ꎬ 对所有胸径大于 1 cm的植株进行鉴定并汇总以代表
1 ha样地乔木树种丰富度的相对水平ꎮ 每个物种都制作
了凭证标本ꎬ 存放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植
物系统发育与保护生物学实验室ꎬ 各样方树种名录见附
录 (http: / / journal􀆰 kib􀆰 ac􀆰 cn / UserFiles / File / SCY􀆰 pdf)ꎮ
1􀆰 4  大样地各样方群落乔木与建群种望天树生物量的测定
根据 Zheng等 (2006) 和郑征 ( 2000) 总结的西双
版纳热带湿性季节雨林乔木生物量回归模型ꎬ 结合大样
地 6个 1 ha样方胸径大于 1 cm 的所有乔木植株胸径数
据ꎬ 计算群落建群种望天树及所有乔木树种生物量ꎮ
1􀆰 5  数据处理
土壤总氮含量和乔木树种丰富度数据采用 Z ̄score变
换进行标准化ꎬ 变换公式为 Zi =
xi - x

ꎮ 式中ꎬ xi =变
量 x的第 i个观察值ꎬ x为变量 x 的均值ꎬ S 为变量 x 的
标准差ꎮ 用 SPSS16􀆰 0 对各样方乔木树种丰富度、 TN、
望天树生物量、 群落树种生物量进行 Kolmogorov ̄Smirnov
正态分布检验ꎬ 以探讨各组数据是否满足直线相关分析
所涉变量正态分布的要求ꎮ 用 SPSS16􀆰 0 相关分析中的
Bivariate过程ꎬ 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方法对各样方乔木
树种丰富度与土壤 TN含量进行线性相关分析 (卢纹岱ꎬ
2003ꎻ 李春喜等ꎬ 2008)ꎮ
2  研究结果
2􀆰 1  各样方土壤总氮含量及乔木树种多样性
极值分析表明ꎬ 第 2、 6 样方分别存在一个
极大值 (3􀆰 30 g􀅰kg-1ꎻ 2􀆰 78 g􀅰kg-1)、 第 3 样方
存在一个极小值 (1􀆰 21 g􀅰kg-1)ꎬ 剔除极值后ꎬ
各样方土壤总氮含量及变化见图 2ꎻ 各样方乔木
树种丰富度见表 1ꎮ 由表 1 可以看出ꎬ 大样地各
样方乔木树种丰富度均较高ꎮ 根据本文 1􀆰 5 的方
法对各样方乔木树种丰富度与土壤 TN 含量进行
标准化ꎬ 标准化后各样方土壤总氮与乔木树种丰
富度变化趋势见图 3ꎬ 由图 3 可以直观地看出ꎬ
土壤总氮含量与群落乔木树种丰富度呈相反的变
化趋势ꎮ
2􀆰 2  大样地各样方望天树及群落乔木树种生物量
    大样地各样方望天树及群落乔木树种生物量
见表 2ꎬ 各样方乔木树种生物量较高ꎬ 平均为
551􀆰 45 t􀅰ha-1ꎬ 且望天树生物量占据了相当的比
重 (28􀆰 4%)ꎮ
2􀆰 3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乔木树种丰富度与
土壤 TN的相关性
各样方乔木树种丰富度与土壤 TN的正态分布
1011期                宋彩云等: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土壤氮含量对乔木树种多样性的影响                 
图 2  各样方土壤总氮含量 (平均值 ±标准误)
Fig􀆰 2  Content and dynamics of TN
(Mean ± SE) of the plots
图 3  各样方土壤 TN与乔木树种丰富度 (数据经 Z ̄score标准化)
Fig􀆰 3  Dynamics of TN and tree species richness of
each plot (data standardized by Z ̄score)
表 1  各样方群落乔木树种丰富度
Table 1  Tree species richness of each plot
样方 Plo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乔木树种丰富度
Richness 116 103 126 130 122 124 70 95 100 78 87 78 71 87
表 2  大样地各样方群落乔木树种与望天树生物量 (t􀅰ha-1)
Table 2  Biomass of trees and foundation species Parashorea chinensis of each plot ( t􀅰ha-1)
样方编号 Plot
1 2 3 4 5 6 平均
生物量 Biomass
群落乔木 Tree          604􀆰 24 651􀆰 15 628􀆰 59 503􀆰 55 455􀆰 63 465􀆰 53 551􀆰 45
望天树 Parashorea chinensis 129􀆰 93 257􀆰 22 191􀆰 52 160􀆰 97 120􀆰 06 79􀆰 11 156􀆰 47
检验结果表明ꎬ 其均服从正态分布 (P>0􀆰 05)ꎻ
乔木树种丰富度与土壤 TN 含量的 Pearson 线性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ꎬ 当土壤 TN 含量增加时ꎬ 群
落乔木树种丰富度极其显著地降低 ( r = -0􀆰 775ꎬ
P= 0􀆰 001) (图 4)ꎮ
2􀆰 4  大样地各样方土壤 TN 与建群种望天树及
群落乔木树种生物量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ꎬ 当土壤 TN 含
量增加时ꎬ 望天树及群落乔木树种生物量显著增
加 ( r = 0􀆰 904ꎬ P = 0􀆰 013ꎻ r = 0􀆰 834ꎬ P = 0􀆰 039)
(图 5、 6)ꎮ
3  讨论
土壤 TN含量增加ꎬ 对应的群落乔木树种丰富
度显著降低ꎬ 这与许多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一致
(Stevens等ꎬ 2004ꎬ 2010ꎻ Clark等ꎬ 2007ꎻ Harpole和
图 4  各样方土壤 TN与乔木树种丰富度的线性相关图
Fig􀆰 4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N and tree
richness of each plot
201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7卷
图 5  大样地各样方土壤 TN与望天树
生物量的线性相关图
Fig􀆰 5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N and biomass of Parashorea
chinensis of each plot in Xishuangbanna tropical forest dynamics plot
图 6  大样地各样方土壤 TN与群落乔木树种
生物量的线性相关图
Fig􀆰 6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N and biomass of trees of
each plot in Xishuangbanna tropical forest dynamics plot
Tilmanꎬ 2007ꎻ Clark和 Tilmanꎬ 2008ꎻ Lu等ꎬ 2010)ꎮ
Clark和 Tilman (2008) 开展的缓慢低水平氮添加
实验表明ꎬ 人工低水平氮添加大约减少了 17%的
地表植物物种多样性ꎮ Stevens等 (2010) 对欧洲
地区开展的氮沉降相关研究进行总结ꎬ 发现氮沉
降增加的初始阶段ꎬ 物种多样性减少最为显著ꎮ
Clark等 (2007) 对北美 23个群落氮添加实验进
行了综述ꎬ 发现人工氮添加会减少 0 ~ 65%的群
落物种多样性ꎬ 并且在低的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
及较寒冷的地区ꎬ 氮添加对物种多样性影响更加
明显ꎮ 在国内ꎬ 李禄军等 (2009) 以科尔沁沙质
草地为对象ꎬ 研究了氮素添加对沙质草地生态系
统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ꎬ 发现随着土壤含
氮量的增加ꎬ 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减小ꎬ 群落地上
生物量显著增加ꎮ Lu 等 (2010) 在鼎湖山常绿
阔叶林开展的氮添加实验表明ꎬ 高水平氮添加会
显著降低群落物种丰富度ꎬ 研究者认为ꎬ 氮添加
对物种间竞争排斥作用的影响较小ꎬ 而主要通过
改变土壤特征 (如土壤 pH)ꎬ 进而影响到群落物
种共存ꎮ
本研究也探讨了维持土壤氮含量与乔木树种
丰富度负相关的生态学机制ꎬ 我们利用已建成的
大样地研究平台ꎬ 估算了大样地 6 个 1 ha 样方
建群种望天树及群落乔木树种生物量 (表 2)ꎬ
大样地各样方乔木树种生物量高于西双版纳热带
季节雨林平均水平 (463􀆰 80 t􀅰ha-1) (郑征等ꎬ
2006)ꎻ 望天树生物量及群落乔木树种生物量与
土壤 TN含量的相关分析表明ꎬ 高氮水平下更有
利于大样地各样方望天树的生长及群落生物量的
积累 (图 5、 6)ꎬ 这与 Lu等 (2010) 的研究结果
相反ꎮ 作者认为ꎬ Lu 等在调查群落物种多样性
时ꎬ 主要针对的是林下层 (understory layer) 植
物ꎬ 林下层植物主要受光资源限制ꎬ 即使土壤氮
可利用性增加ꎬ 也可能对植物的生长影响不大ꎻ
而本研究则调查了群落中的所有树种ꎬ 其中许多
植株都能生长至林冠ꎬ 在光资源限制较小的情况
下ꎬ 土壤养分可利用性 (如氮) 对植物的生长就
显得尤为重要ꎮ
本研究支持氮利用效率假设 (Aerts和 Vander ̄
peijlꎬ 1993): 当土壤 TN 含量增加时ꎬ 可能促进
了建群种望天树或其它高氮利用效率植物的生长
及生物量的积累ꎬ 同时ꎬ 竞争排斥共存种ꎬ 导致
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ꎬ 这与生态位理论的预测也
是一致的ꎮ 但是ꎬ 热带雨林树种丰富ꎬ 各种生态
因子及生态关系错综复杂ꎮ 此外ꎬ 由于条件限
制ꎬ 我们并没有估算大样地外 8 个 1 ha 样方望
天树及群落乔木树种生物量ꎬ 只是利用大样地已
有的数据进行了一般推算ꎬ 所以关于土壤氮含量
3011期                宋彩云等: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土壤氮含量对乔木树种多样性的影响                 
与乔木树种丰富度负相关的内在维持机制ꎬ 还需
要进行更加深入及全面的研究ꎮ
基于本研究的主要结论ꎬ 作者认为ꎬ 要对西
双版纳地区的橡胶林进行科学施肥ꎬ 防止养分随
水流等输入到附近的原始森林ꎻ 此外ꎬ 还需长远
地看待大气氮沉降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影响ꎬ
尽快开展模拟大气氮沉降对西双版纳物种多样性
影响的相关研究ꎮ
致谢  感谢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究
站提供部分数据ꎬ 张文富同志帮助调查乔木树种多样性ꎮ
〔参  考  文  献〕
李春喜ꎬ邵云ꎬ姜丽娜ꎬ 2008. 生物统计学 (第 4版)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ꎬ 134—138
卢纹岱ꎬ 2003. SPSS统计分析 (第 4版) [M]. 北京:电子工业出
版社ꎬ 169—396
Aerts Rꎬ Vanderpeijl MJꎬ 1993. A Simple Model to Explain the domi ̄
nance of low ̄productive perennials in nutrient ̄poor habitats [ J] .
Oikosꎬ 66: 144—147
Cao Mꎬ Zou XMꎬ Warren M et al.ꎬ 2006. Tropical forests of
Xishuangbanna China [J] . Biotropicaꎬ 38: 306—309
Clark CMꎬ Cleland EEꎬ Collins SL et al.ꎬ 2007. Environmental and
plant community determinants of species loss following nitrogen
enrichment [J] . Ecology Lettersꎬ 10: 596—607
Clark CMꎬ Tilman Dꎬ 2008. Loss of plant species after chronic low ̄
level nitrogen deposition to prairie grasslands [J] . Natureꎬ 451:
712—715
De Schrijver Aꎬ De Frenne Pꎬ Ampoorter E et al.ꎬ 2011. Cumulative
nitrogen input drives species loss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 J] .
Global Ecology & Biogeographyꎬ 20: 803—816
Gilliam FSꎬ 2006. Response of the herbaceous layer of forest ecosys ̄
tems to excess nitrogen deposition [ J] . Journal of Ecologyꎬ 94:
1176—1191
Harpole WSꎬ Tilman Dꎬ 2007. Grassland species loss resulting from
reduced niche dimension [J] . Natureꎬ 446: 791—793
Hu YHꎬ Sha LQꎬ Blanchet FG et al.ꎬ 2011. Dominant species and
dispersal limitation regulate tree species distributions in a 20 ̄ha
plot in Xishuangbannaꎬ southwest China [ J ] . Oikosꎬ 121:
952—960
Krebs CJꎬ 1999. Ecological Methodologyꎬ 2nd edn [ M]. Menlo
Park: Addison ̄Wels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ꎬ 291—294
Larssen Tꎬ Lydersen Eꎬ Tang DG et al.ꎬ 2006. Acid rain in China
[J]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ꎬ 40: 418—425
Lan GY (兰国玉)ꎬ Hu YH (胡跃华)ꎬ Cao M (曹敏) et al.ꎬ 2008.
Establishment of Xishuangbanna tropical forest dynamics plot: spe ̄
cies composition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 J] .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植物生态学报)ꎬ 32 (2): 287—298
Li LJ (李禄军)ꎬ Zeng KH (曾德慧)ꎬ Yu ZY (于占源) et al.ꎬ
2009. Effects of nitrogen addition on grassland species diversity
and productivity in Keerqin sand land [ J] . Chinese Journal Ap ̄
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ꎬ 20 (8): 1838—1844
Lu XKꎬ Mo JMꎬ Frank GF et al.ꎬ 2010.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nitro ̄
gen additions on plant diversity in an old ̄growth tropical forest
[J] . Global Change Biologyꎬ 16: 2688—2700
Myers Nꎬ Mittermeier RAꎬ Mittermeier CG et al.ꎬ 2000. Biodiversity
hotspots for conservation priorities [J] . Natureꎬ 403: 853—858
Sala OEꎬ Chapin FSꎬ Armesto JJ et al.ꎬ 2000. Biodiversity ̄global
biodiversity scenarios for the year 2100 [ J ] . Scienceꎬ 287:
1770—1774
Secretariat of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ꎬ 2004. Expanded
Programme of Work on Forest Biological Diversity [M]. Montre ̄
alꎬ 22p (CBD programmes of work)
Stevens CJꎬ Dise NBꎬ Mountford JO et al.ꎬ 2004. Impact of nitrogen
deposition on the species richness of grasslands [ J] . Scienceꎬ
303: 1876—1879
Stevens CJꎬ Dupre Cꎬ Dorland Eꎬ 2010. Nitrogen deposition threatens
species richness of grasslands across Europe [ J]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ꎬ 158: 2940—2945
Sutton MAꎬ 2011. The European Nitrogen Assessment [ M]. Cam ̄
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an Valen Lꎬ 1965.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and width of ecological
niche [J] . American Naturalistꎬ 99: 377—390
Vitousek PMꎬ Aber JDꎬ Howarth RW et al.ꎬ 1997. Human alteration
of the global nitrogen cycl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J] . Eco ̄
logical Applicationsꎬ 7: 737—750
Zheng Z (郑征)ꎬ Feng ZL (冯志立)ꎬ Cao M (曹敏)ꎬ 2000. Bio ̄
mass and net primary production of primary tropical wet seasonal
rain forest in Xishuangbanna [ J] . 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
(植物生态学报)ꎬ 24 (2): 197—203
Zheng Zꎬ Feng ZLꎬ Cao M et al.ꎬ 2006. Forest structure and biomass
of a tropical seasonal rain forest in Xishuangbannaꎬ Southwest
China [J] . Biotropicaꎬ 38: 318—327
Zheng Z (郑征)ꎬ Liu HM (刘宏茂)ꎬ Feng ZL (冯志立)ꎬ 2006.
Biomass of tropical montane rain forest in Xishuangbanna of
Southwest China [ J] .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生态学杂
志)ꎬ 25 (4): 347—353
401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