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植物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测定方法的改进



全 文 :植物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测定方法的改进!
李忠光,龚 明!!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
摘要:通过对植物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测定反应中动力学曲线的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反应介
质、反应参数和羟胺浓度,以三氯甲烷代替乙醚作为植物色素萃取试剂,克服了植物超氧阴
离子测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和可比性。
关键词:植物;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测定方法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
!#$%&’’() %* +’,-.$’’() +’)/%0 *%$ 1.#’$%230’
4(3%( 5,036,7 3( 87,()
-. /0123456723,5895 :;23
(!#$$% $& ’(&) !()*)+,,-**.* /$01.% 2*(3)0+(45,<62=;23 !##$%,>0;27)
49-)$,6):?0;@ A7ABC 727DE@BF G;2BH;I@ I6CJB 1K @6ABC1L;FB 72;12 C7F;I7D CB7IH;23 M;H0 0EFC1LED7=;2BN
8AH;=6= CB7IH;12 =BF;6=,CB7IH;12 A7C7=BHBC@ 72F 0EFC1LED7=;2B I12IB2HC7H;12 MBCB I12K;C=BFN ?0B CB4
@6DH ;2F;I7HBF H07H I0B=;I7D CB73B2H I0D1C1K1C= ;2@HB7F 1K BH0ED BH0BC 7@ BLHC7IH;12 CB73B2H 1K AD72H A;3=B2H,
1JBCI1=BF @1=B AC1ODB=@ 1K =B7@6CB=B2H =BH01F K1C @6ABC1L;FB 72;12 C7F;I7D ;2 AD72H,72F B2072IBF H0B
7II6C7IE,CBAC1F6I;O;D;HE 72F I1=A7C7O;D;HE N
:’; <%$0-:PD72H;Q6ABC1L;FB 72;12 C7F;I7D;:B7@6CB=B2H =BH01F
植物细胞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由于叶绿体、线粒体和质膜上每时每刻都发生着电子
传递过程中电子的泄露,因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如过氧化氢(R%8%)、超
氧阴离子自由基(8% N*)、羟自由基( N 8R)等(李忠光等,%##))。近几年的研究表明,
活性氧在植物对环境胁迫的信号感受、传导与适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李忠光和龚明,
%##))。因此,准确测定活性氧浓度无疑在植物抗逆性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植物 8% N*测定方法有化学发光法、9S?法、细胞色素法、邻苯三酚法、肾上腺
素法和羟胺氧化法(王爱国和罗广华,,$$#;TD@H2BC 72F RB6ABD,,$+!)。但由于干扰因素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 U %,!
46), ?%),(36, @.((,(36,
!
!! 通讯作者:(6H01C K1C I1CCB@A12FB2IBN T * =7;D:3123=;23VA6OD;IW G=W E2W I2
收稿日期:%##’ * #$ * #X,%##’ * ,% * #%接受发表
作者简介:李忠光(,$+, *)男,彝族,实验师,云南省永德县人,主要从事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
T * =7;D:/012336723— D;V,!)W I1= 电话:#X+, *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计划(%##%5R#!)
及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年度)
颇多,实际应用时困难不少。羟胺氧化法测定植物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灵敏度高,专一
性较好,药剂价廉等特点(王爱国和罗广华,!#;$%&’()* +(, -)./)%,!01)。但是,这
一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色素的干扰;其次是以正丁醇为萃取液有时与
反应介质分层不明显,而以乙醚为萃取液,则反应介质位于下层,给比色带来不便;第三
是酸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内源 234 5的干扰、羟胺的自氧化以及反应介质浑浊等,针对
这些问题,我们作了以下修改,以适合植物 34 65的准确测定。
! 材料和方法
!! 植物材料的培养
挑选饱满的玉米(!# $#%&)品种大黄的种子,以 #7!8 -9:%4 消毒 !# ;<(后,漂洗干净,于 417=>
下吸涨 !4 ?,播于垫有 1层湿润滤纸的带盖白磁盘(4@ A; B !1 A;)中,于 417=>下黑暗中萌发 1# ?。随
后,移植于腐植土中,同样的温度下于人工气候箱中继续培养,每天于 !##!;C%·;
54·&5 !的光强下光照
!@ ?,培养期间定期补充水分。
!# 酸对显色反应的影响
张志良(!#)和 D)’)*&等(4##E)在测定植物 34 65时,反应介质所用的酸不一样,所用酸的浓度也
不一样,为了探讨不同的酸对显色反应速度及检测 234 5 灵敏度的影响,我们用相同浓度的不同酸为反
应介质,即在配制磺胺(即对氨基苯磺酸)和F萘胺时,分别以它们为溶剂,以 4=!;C%GH 2+234 为
234 5源,在 4=>下水浴反应,每隔 ! ;<(用 I2J:34###分光光度计检测一次 K=E#。
!$ 最佳羟胺浓度和反应时间的确定
王爱国和罗广华(!#)及 $%&’()*和 -)./)%(!01)测定植物 34 65 时,我们发现不同浓度的 2-43-
对植物 34 65的测定影响较大。为了确定最佳的 2-43-浓度,我们以功能叶片中提取的 34 65与终浓度分别
为 E L !## ;;C%GH 2-43-发生反应,探讨了不同浓度的 2-43-对反应的影响。
此外,由于 M<+(9和 N?+(9(4##!)及 O<+(等(4##E)在测定中所采用的反应时间不同,有的为 4#
;<(,有的为 1# ;<(。为了确定最佳的反应时间,我们以功能叶片中提取的 34 65 与终浓度为 !# ;;C%GH
2-43-发生反应,以确定最佳的反应时间。
!% 不同萃取试剂对植物色素的萃取效果和标准曲线的制作
由于在用羟胺氧化法(王爱国和罗广华,!#;$%&’()* +(, -)./)%,!01)测定植物 34 65 时,反应介
质位于下层,给测定带来了不便,并且以乙醚作为萃取试剂去除植物色素的效果不太理想。为了更有效
地去除植物色素的干扰,我们用乙醚($’?P% )’?)*,$$)以及比重比水大的四氯化碳(:+*QC( ’)’*+A?%C*<,),
:O)、三氯甲烷(:?);来萃取显色反应结束后的植物色素,试图发现效果更好的萃取液。
除了以上试图获得植物 34 65测定中最佳的实验参数之外,我们还在修改后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了标准
曲线和回归方程。
!& 测定方法的改进
为了更准确地测定植物 34 65,我们对羟胺氧化法的提取和具体测定过程作了如下修改:称植物材料
! 9,加入 1= ;;C%GH磷酸钾缓冲液(/- 07W,不用磷酸钠缓冲液,其实验效果不好,具体原因待研究)E
;%及少许石英砂,充分研磨,转入离心管中并于 !# ### *G;<(离心 != ;<(,取上清液并定容至 E ;%,此液
即为植物 34 65提取液。
测定过程中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和空白调零组,取 1= ;;C%GH磷酸钾缓冲液 #7= ;%分别加入试验组,
对照组和空白调零组,试验组和空白调零组分别加入 !# ;;C%GH盐酸羟胺 #7! ;%(对照组用 #7! ;%蒸馏水
4!4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40卷
取代),摇匀,!#水浴加热 $%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上清液 %) &*(空白调零组用 %) &* +
&&,*-.磷酸钾缓冲液取代),摇匀,!#水浴 !% &’(,分别加入 / &&,*-. 磺胺 $ &*,摇匀,再加入 0
&&,*-.!1萘胺 $ &*,摇匀,!#水浴 !% &’(,加入等体积(2 &*)色素萃取液三氯甲烷,并于 $% %%% 3-&’(
离心 2 &’(,取粉红色水相(上层)测定 42%。
! 结果与讨论
我们用相同浓度的不同酸为反应介质,以 !&,*-. 5657! 为 57!
8源,在 !#下水浴
反应,每隔 $ &’(用 95:;7!%%%分光光度计检测一次 42%,得到图 $4显色反应曲线。从图
$4中可以看出,不同酸对显色反应速度及检测 57! 8的灵敏度不同,反应速度及灵敏度从
小到大依次为: ? <;* ? <2@7> ? ;<2;77<。当反应达到 !% &’(时,以乙酸和磷酸为
反应介质的体系反应速度已经达到最大,其中乙酸反应的灵敏度最高,而其它反应仍未达
到最大反应速度。因此,测定过程中显色反应的最佳时间定为 !% &’(。
图 $ 酸对反应速度及灵敏度的影响
A’BC $ DEEFGH ,E 6G’I ,( 3F6GH’,( 36HF 6(I JF(J’H’K’H’FJ
图 $4可以看出以乙酸为反应介质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和较高的灵敏度,为了进一步探
讨不同浓度的乙酸对反应速度及灵敏度的影响,我们以 !&,*-. 5657! 为 57!
8 源,在
!#下水浴反应,每隔 $ &’(用 95:;7!%%%分光光度计检测一次 42%,得到图 $L显色反应
曲线。从图 $L中可以看出,随着乙酸浓度的增加,反应速度及灵敏度也在增加,当乙酸
浓度为 $! &,*-.时,反应速度和灵敏度达到最大。乙酸浓度超过 $! &,*-.时,反应速度及
灵敏度反而下降。
应用羟胺反应来检测植物 7! C8之所以是一种较灵敏的方法,主要是羟胺反应产物的比
2$!!期 李忠光等:植物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测定方法的改进
色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显色反应分两步:第一步是在酸性条件下,磺胺与 !# $起重
氮化反应形成重氮盐;第二步是重氮盐进一步与!%萘胺偶联形成粉红色偶氮化合物,此化
合物在 &’( )*处有显著光吸收。反应介质的酸度大则增加重氮化作用的速度,但降低偶
联作用的速度(张志良等,+,,(),因此反应介质酸度过大过小都不行,从而得到图 +的
结果。另外,以 +# *-./0乙酸为溶剂,具有在常温下就能完全溶解磺胺和!%萘胺的优点;
而以其它酸为溶剂在常温下能溶解磺胺,但不能溶解!%萘胺,!%萘胺必须加热煮沸才能完
全溶解,由于加热煮沸过程中酸的大量挥发,会影响反应介质的最终乙酸浓度。我们还发
现,在植物 # 1$的测定中,用 &2 **-./0磺胺比用 +3 **-./0磺胺效果好。所以,在后面植
物 # 1$的检测实验中,分别以 +# *-./0乙酸为溶剂配制 &2 **-./0磺胺和 3 **-./0!%萘胺,
可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
为了确定植物 # 1$测定中最佳的 !4#4浓度,我们探讨了不同浓度的 !4#4对反应
的影响,得到图 #5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4#4终浓度在 ( 6 +( **-./0范围内,随着
!4#4浓度的增加,5&’(在增加,当 !4#4浓度达到 +( **-./0时,5&’(最大。相反,当
!4#4浓度大于 +( **-./0 时,5&’(反而下降。因此,在植物 # 1$ 的测定中,最佳的
!4#4终浓度应为 +( **-./0。
图 # 羟胺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反应的动力学曲线
7891 # :8);<8=> =?@A; -B !4#4 @;C=<8)9 D8?F;@-G8H; C)8-) @CH8=C.
我们以功能叶片中提取的 # 1$与终浓度为 +( **-./0 !4#4发生反应,以确定最佳的
反应时间,得到图 #I的动力学曲线。从曲线中可以看出:在 ( 6 J( *8)的反应时间内,随
着反应时间的进行,5&’(在不断增加,当达到 J( *8) 时,5&’(不在增加。另外,在 ( 6 #(
K+#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3卷
!#的反应时间内,$%&’与反应时间成正比,即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在植物 () *+
的测定中需要考虑以下问题:如果测定的是植物中总的 () *+ 含量,那么反应时间应取 ,’
!#;如果测定的是植物中的 () *+ 产生速率,那么反应时间应为 )’ !#。只有这样才能较
准确地反应植物中的 () *+含量和产生速率。
由于植物色素对 () *+测定干扰较大,为了更有效地去除植物 () *+测定中植物色素的干
扰,我们用比重比水大的萃取试剂来萃取植物色素,得到图 &$ 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
知,在 -种色素萃取试剂中,用三氯甲烷作为萃取试剂,反应介质中的植物色素含量最
低,说明在植物 () *+的测定中,以三氯甲烷作为萃取试剂比用乙醚效果稍好。
图 & 不同萃取试剂对色素的萃取效果和标准曲线
./* & 01234526# 788752 68 988737#2 71234526# 37/7#2 6# :;4#2 :/!7#2 4#9 <24#9439 5=3>7
在确定以上最佳技术参数的基础上,我们也建立了在该实验条件下的标准曲线(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很好,其回归方程为 @ A ’B’C&D + EBF, G
C’+ -。在植物的测定中,只要测出 $%&’,通过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换算出 H() + 的浓度,
记录 () *+与 HI)(I反应时间()’或 ,’ !#),即可得出植物中 () *+的产生速率或含量。
由于盐酸羟胺会发生自氧化反应(王爱国和罗广华,CJJ’),所以在具体的测定过程
中以加入盐酸羟胺组为空白调零组,有效地消除了盐酸羟胺自氧化而导致测定结果的偏
高。其次,以不加盐酸羟胺组为对照组,有效地消除残余色素及内源 H() +的干扰。因此,
在测定过程中,盐酸羟胺与 () *+反应所产生的实际 $%&’值 A试验组的消光值 +对照组的消
光值。按文献(王爱国和罗广华,CJJ’;0;<2#73 4#9 I7=:7;,CJE,)直接以磷酸缓冲液作为
空白调零,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偏高,而且由于粉红色水层位于萃取液下层,测定中取液时
%C))期 李忠光等:植物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测定方法的改进
图 ! 新旧方法中植物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的比较
#$% ! &’( )’*+,-. /,)012’ (#*+ ,3- )’*+,-. ,4 .50’2,6#-’
17#,7 21-#/13 02,-5/*#,7 21*’ #7 0317*
!8 9 :;:<,与新方法相比
易受色素干扰,测定结果不稳定,
重复性不好。改用新的萃取液及
测定方法后,经过离心,粉红色
的水相位于上层,并且不产生浑
浊,这样不仅便于比色测定,而
且严格地遵循了 =1)>’2*?@’’2 定
律,从而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
性、重复性和可比性(图 !)。
为了检验此法的有效性,我
们分别用新旧方法检测了萌发 A;<
-的玉米幼苗以及人工气候箱中正
常生长的玉米幼叶、功能叶片和
老叶中 BA %C的产生速率,得到图 !
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玉
米幼苗和幼嫩的叶片中,两种方
法测定的结果差异不显著;但是在成熟叶片和老叶中,旧方法测定的结果比新方法发高,二
者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说明在旧的方法中色素等干扰因素较多。而用新方法测定的结果与荧
光方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法(D17$ 等,A::!)测定的结果很接近,因此,具有很强的可靠性。
〔参 考 文 献〕
张志良,EFF: %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G]%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H<—HI
J3.*7’2 J,K’50’3 L,EFIH % M7+#>#*#,7 ,4 7#*2#*’ 4,2)1*#,7 42,) +N-2,6N31)),7#5)/+?3,2#-’:1 .#)03’ 1..1N 4,2 .50’2,6#-’ -#.)5*1.’
[O]% !#$ %&’()*+,!:HEH—HA:
O#17$ GP,Q+17$ OK,A::E % J44’/* ,4 1>./#.#/ 1/#- ,7 1/*#R’ ,6N$’7 .0’/#’.,17*#,6#-1*#R’ -’4’7/’ .N*’2) 17- ,6#-1*#R’ -1)1$’ #7
3’1R’. ,4 G1#S’ .’’-3#7$.[O]% ,$#- ,)./&’$,#$(EE):EAH<—EAIT
=# QU(李忠光),V5 WX(杜朝昆),U,7$ G(龚明),A::T% Y#)53*17’,5. )’1.52’)’7* ,4 LYLZVKL 17- UYKZUYYU 5.#7$ 1
.#7$3’ ’6*21/*#,7 .N.*’).[O]% 0 12# 3’4+ 5&6(&1* Y/#)(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T):HI—I:
=# QU(李忠光),U,7$ G(龚明),A::T% M7R,3R’)’7* ,4 17*#,6#-17* .N.*’). #7 *+’ 4,2)1*#,7 ,4 KABA?#7-5/’- +’1* *,3’217/’ #7
G1#S’ .’’-3#7$.[O]% ,$#- ,)./&’$ 7’++2(植物生理学通讯),%&(H):8’*’2. [[,X2’0.\N 8@,Y#]5’#21?O57#,2 OG, *- #$,A::T% &#*2#/ ,6#-’ 17- /N/3,,6N$’71.’ )1N 012*#/#01*’ #7 *+’ 1713$’.#/ 17- 17*#?
#7431))1*,2N ’44’/* ,4 *+’ /5/52>#*1/#7. 421/*#,7 42,) 8&$94#:&# *94#(-*#-#[O]% ;&<* =(&*(*/,!%:AE^<—AEFI
D17$ @,Q+17$ =,K5 O_, *- #$,A::!% M7-#2’/* -’*’2)#71*#,7 ,4 .50’2,6#-’ 17#,7 21-#/13 #7 *+’ 0317* ,4 2’- .1$’ >1.’- #7 ,7 R17#3?
3#7?^?1)#7,]5#7,3#7’ (#*+ 435,2’./’7/’[O]% !#$ 7)*+ !(-#,’$:EA<—ETE
D#17 G,U5 ‘,Q+5 GP,A::T% D+’ #7R,3R’)’7* ,4 +N-2,$’7 0’2,6#-’ 17- 17*#,6#-17* ’7SN)’. #7 *+’ 02,/’.. ,4 .+,,* ,2$17,$’7’.#. ,4
.*21(>’22N /1335.[O]% ,$#- =(&*(*,()’:I:E—I:I
a17$ LU(王爱国),=5, UK(罗广华),EFF:% ‘517*#*1*#R’ 2’31*#,7 >’*(’’7 *+’ 2’1/*#,7 ,4 +N-2,6N313)#7’ 17- .50’2,6#-’ 17#,7
21-#/13 #7 0317*[O]% ,$#- ,)./&’$ 7’++2(植物生理学通讯),):<<—HEA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AI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