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Bryoflora Characteristics of Shibing Karst World Natural Heritage Nominated Property in Guizhou*

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苔藓植物区系特征



全 文 :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苔藓植物区系特征∗
李晓娜1ꎬ2∗∗ꎬ 龙明忠3ꎬ4∗∗ꎬ 刘  洋1ꎬ2ꎬ 陆亚一1ꎬ2
(1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ꎬ 贵州 贵阳  550001ꎻ 2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喀斯特山地
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ꎬ 贵州 贵阳  550001ꎻ 3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ꎬ
江苏 南京  210093ꎻ 4 贵州民族大学宣传部ꎬ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 由于地理环境优越、 海拔跨度大、 生境异质性高、 人为影响小等原因ꎬ 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
产提名地的苔藓植物丰富ꎬ 共有 50科 128属 286种 (含变种和亚种)ꎬ 其中苔类 17 科 23 属 43 种ꎬ 藓类
33科 105属 243种ꎮ 其优势科、 属均反映了该区系的温带向热带过渡的性质ꎮ 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结果显
示ꎬ 该区苔藓植物北方温带成分、 热带成分和东亚成分分别占 37􀆰 12%、 31􀆰 82%和 30􀆰 30%ꎬ 其中中国特
有分布型占 12􀆰 12%ꎬ 反映了施秉喀斯特苔藓植物区系具有温热并重、 东亚色彩浓厚、 特有性较高的特征ꎮ
通过对施秉喀斯特与其它五个区域的苔藓区系进行对比发现ꎬ 施秉苔藓区系丰富度高ꎬ 与同为云贵区的香
纸沟、 马岭河、 罗平喀斯特地区亲缘关系最近ꎮ
关键词: 苔藓植物区系ꎻ 地理成分ꎻ 物种丰富度ꎻ 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
中图分类号: Q 9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845(2014)03-271-08
Bryoflora Characteristics of Shibing Karst World Natural
Heritage Nominated Property in Guizhou∗
LI Xiao ̄Na1ꎬ2∗∗ꎬ LONG Ming ̄Zhong3ꎬ4∗∗ꎬ LIU Yang1ꎬ2ꎬ LU Ya ̄Yi1ꎬ2
(1 Institute of South China Karstꎬ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ꎬ Guiyang 550001ꎬ Chinaꎻ 2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Incubation
Base for Karst Mountain Ecology Environment of Guizhou Provinceꎬ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ꎬ Guiyang 550001ꎬ Chinaꎻ
3 School of Geographic and Oceanographic Scienceꎬ Nanjing Universityꎬ Nanjing 210093ꎬ Chinaꎻ 4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Party Committeeꎬ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ꎬ Guiyang 550025ꎬ China)
Abstract: Shibing karst World Natural Heritage nominated property is rich in bryophytes because of its superior ge ̄
ographyꎬ huge elevation differenceꎬ high heterogeneity in habitatsꎬ and little human disturbance. A total of 286 spe ̄
cies of bryophytes (including subspecies and varieties) in 128 generaꎬ 50 families were found. There were 43 spe ̄
cies of Hepaticae in 23 generaꎬ 17 families and 243 species of Musci in 105 generaꎬ 33 families. Both the dominant
families and genera suggest that the bryoflora of Shibing karst area is transitional between temperate zone and tropic.
The phytogeographical elements were dominated by northern temperate elements ( 37􀆰 12%)ꎬ tropical elements
(31􀆰 82%) and eastern Asia elements ( 30􀆰 30%)ꎬ while area ̄pattern of endemic to China occupied 12􀆰 12%.
Thereforeꎬ the bryoflora of Shibing karst area is of the nature of both the temperate and tropical elementsꎬ and pos ̄
sessed strong eastern ̄Asia colour and relatively high endemism. The results of comparison with other five sites show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2014ꎬ 36 (3): 271~278
Plant Diversity and Resources                                    DOI: 10.7677 / ynzwyj201413158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003037)ꎻ 国家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 (建城 [2005] 115 号 / /建城景函 [2012] 175 号)ꎻ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 (黔科合 J 字 [2009] 2284 号)ꎻ 贵州省科技计划课题 (黔科合 SY 字 [2012] 3174 和
3184号) 和贵州师范大学资助博士科研项目 (李晓娜)
同为第一作者
收稿日期: 2013-07-29ꎬ 2013-11-18接受发表
作者简介: 李晓娜 (1980-) 女ꎬ 博士ꎬ 副教授ꎬ 主要从事苔藓植物、 喀斯特生态环境等教学和科研工作ꎮ
E ̄mail: maidoulxn413@163􀆰 com
龙明忠 (1979-) 男ꎬ 在读博士ꎬ 讲师ꎬ 主要从事岩溶、 喀斯特水土保持等研究ꎮ E ̄mail: lmzlucky@163􀆰 com
that the species abundance of Shibing karst area was higher and its bryoflora was most similar to Xiangzhigouꎬ Ma ̄
linghe and Luoping karst areas in Yunnan ̄Guizhou Bryological Region.
Key words: Bryofloraꎻ Phytogeographical elementꎻ Species abundanceꎻ Shibing Karst World Natural Heritage nom ̄
inated property
  继 2007年 6月 27日 “中国南方喀斯特” (第
一期ꎬ 包含贵州荔波喀斯特、 云南石林喀斯特、
重庆武隆喀斯特三地) 在第 31 届世界遗产大会
上审议通过并正式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之后ꎬ
贵州施秉喀斯特于 2008 年被正式列为贵州省申
报 “中国南方喀斯特” 第二批世界自然遗产提
名预选地ꎮ 2012年 7月ꎬ “中国南方喀斯特” 第
二期申报工作得到实质性开展ꎬ 2013 年 3 月 6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受理此申
报项目ꎮ 在未被正式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之
前ꎬ 重庆金佛山喀斯特、 贵州施秉喀斯特、 广西
环江喀斯特和桂林喀斯特四地均为 “中国南方
喀斯特” 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ꎮ
位于贵州省施秉县的施秉喀斯特提名地由舞
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云台山景区、 杉木河景
区、 生态水源涵养区三大片区组成ꎬ 地处从低海
拔到中等海拔、 从高原喀斯特到低山丘陵喀斯特
的逐渐过渡地带ꎬ 具有春暖夏凉、 四季如春、 降
水丰沛的中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特点ꎬ 年均气温
约 16 ℃ꎬ 年均降水量约 1 220 mmꎮ 区内白云岩
喀斯特发育强烈ꎬ 地形破碎ꎻ 地势北高南低ꎬ 海
拔高程 593~ 1 246 mꎬ 平均海拔 912 mꎻ 地表水
发育ꎻ 土壤主要为白云岩风化形成的石灰土ꎮ 施
秉喀斯特提名地保存和发育了大面积的原生森林
植被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ꎬ 山体中下部形成原始
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ꎬ 在山脊和山体
顶部形成山地常绿硬叶林和针叶林ꎬ 森林覆盖率
达 93􀆰 95%ꎮ
作为先锋植物ꎬ 苔藓不仅是区域内生物多样
性和森林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ꎬ 还与当地森林生
态的演替密切相关 (胡人亮ꎬ 1987)ꎮ 因此ꎬ 研
究施秉喀斯特提名地的苔藓植物对于从生物多样
性和生态过程方面补充提炼世界自然遗产突出普
遍价值具有一定意义ꎮ 张朝晖等 (1997) 曾对
施秉云台山喀斯特地区 (包括杉木河、 云台山、
黑冲三个片区) 的苔藓种类做了初步调查ꎬ 报
道了苔藓植物 31科 93属 147种ꎬ 较为丰富ꎮ 但
由于提名地面积 (283 km2) 远大于当时的调查
面积 (210 km2)ꎬ 边界亦做过调整ꎬ 因此本文对
区内的苔藓植物物种资源进行调查ꎬ 并对其区系
特征进行研究ꎬ 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区苔藓
起源、 演化和生态过程等积累基础数据和资料ꎬ
并为该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工作提供数据和理论参考ꎮ
1  研究方法
先后 4次对该区进行苔藓植物标本的野外采集工
作ꎬ 共采集不同海拔、 不同生境的标本千余号ꎮ 后经通
风阴干ꎬ 标本被存柜并在解剖镜和显微镜下进行观察ꎬ
参阅 «中国苔藓志»、 «Moss Flora of China»、 其它地方
苔藓志以及其它文献资料 (吴征镒ꎬ 1983ꎬ 1991ꎻ 王荷生ꎬ
1992ꎻ Holz和 Gradsteinꎬ 2005ꎻ Zhang 和 Corlettꎬ 2003ꎻ 吴
征镒等ꎬ 2011) 进行苔藓植物物种和区系地理成分鉴定ꎮ
物种丰富度的对比分析中所利用的丰富度指数计算
公式如下 (Xij—k 个地区中第 i 个地区 n 个分类单元中
的第 j个分类单位数据ꎬ Xij—k 个地区中 n 个分类单位
中第 j个分类单位的数据平均值ꎬ n—分类阶层数):
Sj =∑

j = 1
Xij - Xij
Xij
    区系分析中所用的区系成分比率 (FER) 公式为:
FER=(FEi / T) × 100%ꎮ 其中ꎬ FEi 为某区系中第 i 个区
系成分的分类群数ꎬ T 为某区系中分类群的总数ꎬ 世界
分布类型均不列入计算ꎮ
2  苔藓植物区系组成
经鉴定ꎬ 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
地共有苔藓植物 50 科 128 属 286 种 (含变种和
亚种)ꎻ 其中苔类 17 科 23 属 43 种ꎬ 藓类 33 科
105属 243种ꎬ 没有发现角苔类ꎮ 地理位置、 海
拔垂直分布、 人类保护等因素使得该区的苔藓植
物十分丰富 (吴鹏程和贾渝ꎬ 2006)ꎮ
2􀆰 1  科的组成分析
将各科所含种数的多少划分为 4个等级ꎬ 如
表 1所示ꎮ 区内苔藓植物所含种数大于 10 的多
型科有 7 个ꎬ 所含种数占总种数的 53􀆰 85%ꎬ 将
272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6卷
其视为优势科 (表 2)ꎬ 分别为丛藓科 Pottiaceae
(44种)、 青藓科 Brachytheciaceae (35 种)、 灰
藓科 Hypnaceae ( 19 种)、 羽藓科 Thuidiaceae
(17 种)、 真藓科 Bryaceae (16 种)、 提灯藓科
Mniaceae ( 12 种) 和蔓藓科 Meteoriaceae ( 11
种)ꎮ 种数在 6 ~ 10 之间的多型科共有 8 个ꎬ 分
别为凤尾藓科 Fissidentaceae (9 种)、 牛舌藓科
Anomodontaceae ( 8 种)、 绢藓科 Entodontaceae
(8种)、 瘤冠苔科 Aytoniaceae (6)、 曲尾藓科
Dicranaceae (6)、 珠藓科 Bartramicaceae (6)、 平
藓科 Neckeraceae (6)、 金发藓科 Polytrichaceae
(6)ꎮ 少型科 (2~5种) 共有 19科ꎬ 所含种数占
总种数的 20􀆰 63%ꎬ 分别为扁萼苔科 Radulaceae
(5种)、 地钱科 Marchantiaceae (5 种)、 白发藓
科 Leucobryaceae (5 种)、 孔雀藓科 Hypopterygi ̄
aceae (5种)、 叶苔科 Jungermanniaceae (4 种)、
地萼苔科 Geocalycaceae (4 种)、 蕨藓科 Ptero ̄
bryaceae ( 4 种 )、 指叶苔科 Lepidoziaceae ( 3
种)、 护蒴苔科 Calypogeaceae (3 种)、 葫芦藓科
Funariaceae (3种)、 薄罗藓科 Leskeaceae (3种)、
柳叶藓科 Amblystegiaceae ( 3 种)、 光萼苔科
Porellaceae ( 2 种)、 细鳞苔科 Lejeuneaceae ( 2
种)、 蛇苔科 Conocephalaceae (2 种)、 缩叶藓科
Ptychomitriaceae (2种)、 扭叶藓科 Trachypodace ̄
ae (2 种)、 木藓科 Thamnobryaceae (2 种)、 锦
藓科 Sematophyllaceae ( 2 种)ꎮ 单型科共有 16
个ꎬ 占了总科数的 34􀆰 00%ꎬ 分别为齿萼苔科
Lophocoleaceae、 羽苔科 Plagiochilaceae、 耳叶苔
科 Frullaniaceae、 小叶苔科 Fossombroniaceae、 绿
片苔科 Aneuraceae、 光苔科 Cythodiaceae、 魏氏
苔科 Wiesnerellaceae、 牛毛藓科 Ditrichaceae、 大
帽藓科 Encalyptaceae、 紫萼藓科 Grimmiaceae、
木灵藓科 Orthotrichaceae、 卷柏藓科 Racopilaceae、
蔓枝藓科 Bryowijkiaceae、 万年藓科 Climaciaceae、
碎米藓科 Fabroniaceae、 塔藓科 Hylocomiaceaeꎮ
区内优势科 (≥10种) 有 7个 (表 2)ꎮ 其中ꎬ
灰藓科、 真藓科、 羽藓科是世界广布的大科ꎬ 丛
藓科、 青藓科、 提灯藓科的种类则多为温带分
布ꎬ 蔓藓科分布在赤道南北 30°纬度内ꎬ 是典型
的热带亚热带类群ꎮ 反映了该区苔藓植物既有温
湿特点ꎬ 又有热带性质ꎬ 这与当地的地理位置以
及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特征相一致ꎮ
2􀆰 2  属的组成分析
将各属所含种数的多少划分为 4 个等级ꎬ 如
表 3所示ꎮ 区内苔藓植物所含种数大于 10的多型
属有 2个ꎬ 分别是青藓属 Brachythecium (14种)
表 1  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苔藓植物科的分级统计
Table 1  Grade statistics of bryophyte families in Shibing karst area
级别 (所含种数) Grade (Species number)
科 Family
数量 Number /个 比例 Percentage / %
种 Species
数量 Number /个 比例 Percentage / %
单型科 Monotypic families     (1) 16 32􀆰 00 16 5􀆰 59
少型科 Oligotypic families     (2~5) 19 38􀆰 00 60 20􀆰 98
多型科 Polytypic families    (6~10) 8 16􀆰 00 56 19􀆰 58
                      (>10ꎬ 优势科) 7 14􀆰 00 154 53􀆰 85
总计 50 100 286 100
表 2  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苔藓植物优势科
Table 2  The dominant families of bryophytes in Shibing karst area
序号
No.
优势科名
Dominant family
属数
Genus
number
种数
Species
number
占总种数百
分比 / %
Percentage
in species
序号
No.
优势科名
Dominant family
属数
Genus
number
种数
Species
number
占总种数百
分比 / %
Percentage
in species
1 丛藓科 Pottiaceae 17 44 15􀆰 38 5 真藓科 Bryaceae 6 16 5􀆰 59
2 青藓科 Brachytheciaceae 10 35 12􀆰 24 6 提灯藓科 Mniaceae 2 12 4􀆰 20
3 灰藓科 Hypnaceae 11 19 6􀆰 64 7 蔓藓科 Meteoriaceae 5 11 3􀆰 85
4 羽藓科 Thuidiaceae 4 17 5􀆰 94 总计 Total 55 154 53􀆰 85
3723期                  李晓娜等: 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苔藓植物区系特征                    
表 3  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苔藓植物属的分级统计
Table 3  Grade statistics of bryophyte genera in Shibing karst area
级别 (所含种数) Grade (Species number)
属 Genus
数量 Number /个 比例 Percentage / %
种 Species
数量 Number /个 比例 Percentage / %
单型属 Monotypic genera     (1) 78 60􀆰 94 78 27􀆰 27
少型属 Oligotypic genera   (2~5) 40 31􀆰 25 125 43􀆰 71
多型属 Polytypic genera    (6~10) 8 6􀆰 25 58 20􀆰 28
                        (>10) 2 1􀆰 56 25 8􀆰 74
总计 Total 128 100 286 100
和匐灯藓属 Plagiomnium (11 种)ꎻ 种数在 6 ~ 10
之间的多型属有 8个ꎬ 如真藓属 Bryum (10种)、
凤尾藓属 Fissidens (9 种)、 小石藓属 Weisia (7
种)、 美喙藓属 Eurhynchium (7种)、 绢藓属 En ̄
todon (7 种)、 净口藓属 Gymnostomum (6 种)、
扭口藓属 Barbula (6 种)、 羽藓属 Thuidium (6
种)ꎻ 种数在 2~5之间的少型属有 40个ꎬ 占总属
数的 31􀆰 25%ꎬ 所含种数占总种数的 43􀆰 71%ꎬ
如扁萼苔属 Radula (5 种)、 地钱属 Marchantia
(5种)、 泽藓属 Philonotis (5 种)、 麻羽藓属 Cl ̄
aopodium (5种) 等ꎻ 单型属有 78个ꎬ 占总属数
的 60􀆰 94%ꎬ 如酸土藓属 Oxystegus、 卷柏藓属
Racopilum、 细枝藓属 Lindbergia、 羊角藓属 Herp ̄
etineuron和鼠尾藓属 Myuroclada等ꎮ
该区的苔藓植物优势属 (≥5 种) 有 17 个
(表 4)ꎬ 共含 118种ꎬ 占所有苔藓种数的 41􀆰 26%ꎮ
其中ꎬ 真藓属、 绢藓属、 小石藓属、 地钱属为世
界广布属ꎬ 扭口藓属、 匐灯藓属、 净口藓属、 美
喙藓属、 青藓属、 灰藓属 Hypnum 主要分布在温
湿地带ꎬ 凤尾藓属、 长喙藓属 Rhynchostegium、
扁萼苔属、 泽藓属、 羽藓属、 麻羽藓属分布在温
带及热带亚热带地区ꎬ 白发藓属 Leucobryum则
为热带亚热带属ꎮ 从优势属组成可以看出ꎬ 施秉
喀斯特苔藓植物区系具有过渡性质ꎬ 以温带成分
为主ꎬ 热带亚热带成分也占有较大比例ꎬ 这与优
势科组成的分析结果相一致ꎮ
3  苔藓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
施秉喀斯特提名地的苔藓植物区系复杂ꎬ 除
中亚分布型外的其它 14 种分布型均有 (表 5)ꎬ
每个物种的区系地理成分类别详见名录 (http: / /
journal􀆰 kib􀆰 ac􀆰 cn / UserFiles / File / LXN􀆰 pdf)ꎮ 其中ꎬ
北温带分布型居首ꎬ 所占比例为 29􀆰 92%ꎻ 热带
亚洲分布型次之ꎬ 占 23􀆰 86%ꎻ 东亚分布型居第
3位ꎬ 占 18􀆰 18%ꎮ 另外ꎬ 中国特有分布型也具
有一定数量ꎬ 占 12􀆰 12% (居第 4 位)ꎬ 反映了
该地区植物区系的特殊性及古老性ꎬ 对研究中国
西南苔藓植物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ꎮ
表 4  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苔藓植物优势属
Table 4  The dominant genera of bryophytes in Shibing karst area
序号
No. 属名 Genus
种数
Species
number
百分比
/ %
Percentage
1 青藓属 Brachythecium 14 4􀆰 90
2 匐灯藓属 Plagiomnium 11 3􀆰 85
3 真藓属 Bryum 10 3􀆰 50
4 凤尾藓属 Fissidens 9 3􀆰 15
5 小石藓属 Weisia 7 2􀆰 45
6 美喙藓属 Eurhynchium 7 2􀆰 45
7 绢藓属 Entodon 7 2􀆰 45
8 羽藓属 Thuidium 6 2􀆰 10
9 扭口藓属 Barbula 6 2􀆰 10
10 净口藓属 Gymnostomum 6 2􀆰 10
11 扁萼苔属 Radula 5 1􀆰 75
12 地钱属 Marchantia 5 1􀆰 75
13 白发藓属 Leucobryum 5 1􀆰 75
14 泽藓属 Philonotis 5 1􀆰 75
15 麻羽藓属 Claopodium 5 1􀆰 75
16 长喙藓属 Rhynchostegium 5 1􀆰 75
17 灰藓属 Hypnum 5 1􀆰 75
  总计 Total 118 41􀆰 26
从表 5还可以看出ꎬ 该区苔藓区系以北方温带
成分 (共占 37􀆰 12%)、 热带成分 (共占 31􀆰 82%)
和东亚成分 (30􀆰 30%) 占绝对优势ꎬ 三者所占
比例相差不大ꎬ 共同组成了该苔藓区系成分的主
体 (99􀆰 24%)ꎮ 该区的种子植物区系属东亚植物
472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6卷
表 5  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苔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统计
Table 5  The phytogeographical elements of bryophytes in Shibing karst area
分布型 Areal ̄patterns
种数
Species
number
百分比
Percentage
/ %
成分类型 Floristic elements
种数
Species
number
百分比
Percentage
/ %
世界分布 Cosmopolitans 22 — 世界广布 Cosmopolitans 22 —
泛热带分布 Pantropic 2 0􀆰 76 热带成分 Tropic element 84 31􀆰 82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Tropical Asia and Tropical America disjuncted 4 1􀆰 52
旧世界热带分布 Old World Tropics 5 1􀆰 89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
Tropical Asia to Tropical Australia 6 2􀆰 27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Tropical Asia to Tropical Africa 4 1􀆰 52
热带亚洲分布 Tropical Asia 63 23􀆰 86
北温带分布 North Temperate 79 29􀆰 92 北方温带成分
Northern temperate element
98 37􀆰 12
东亚至北美洲际间断分布
East Asia and North America disjuncted 12 4􀆰 55
旧世界温带分布 Old World Temperate 6 2􀆰 27
温带亚洲分布 Temperate Asia 1 0􀆰 38
地中海ꎬ 西亚至中亚分布
Mediterraneanꎬ West Asia to Central Asia 2 0􀆰 76
古地中海成分
Acient Mediterranean element 2 0􀆰 76
东亚分布 East Asia 48 18􀆰 18 东亚成分 East Asian element 80 30􀆰 30
中国特有分布 Endemic to China 32 12􀆰 12
总计 Total 264(286) 100 总计 Total 264(286) 100
注: 世界分布未列入统计ꎮ   Note: Cosmopolitans is not included in the statisties
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中地区 “川、
鄂、 湘” 亚地区 (吴征镒等ꎬ 2011)ꎬ 其温带成
分和热带成分相差不大ꎬ 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性质
(王荷生ꎬ 1998)ꎮ 作为孢子植物ꎬ 该区的苔藓区
系地理成分也证明了这一点ꎮ
以上特征反映了施秉喀斯特提名地苔藓区系
从温带向热带过渡的性质ꎬ 并具有温热并重、 东
亚色彩浓厚、 特有性较高的特征ꎮ 施秉喀斯特地
处我国阶梯地势第二级与第三级的过渡地区ꎬ 是
一个河流深切的中亚热带喀斯特峡谷区域ꎬ 属于
中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ꎬ 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和
气候特征造就了该苔藓区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ꎮ
4  与其它地区苔藓区系的关系
为了解施秉喀斯特提名地苔藓区系特征及其
分布、 演化等规律ꎬ 本文选取贵州贵阳香纸沟
(彭涛ꎬ 2006)、 贵州兴义马岭河峡谷 (赵传海ꎬ
2006)、 云南罗平喀斯特河谷 (李晓娜ꎬ 2006)、
海南尖峰岭 (孙悦ꎬ 2011)、 浙江金华山 (郭水
良和曹同ꎬ 2001) 与其进行比较ꎮ
4􀆰 1  地理环境、 气候及植被类型的比较
六个地区的地理环境、 气候和植被类型等基
本信息如表 6所示ꎮ
4􀆰 2  物种丰富度比较
一个苔藓区系中的物种丰富度不能仅从种数
去考虑ꎬ 还应对科、 属、 种进行综合评估ꎮ 如表
7所示ꎬ 6 个区域中排在前四位的施秉、 罗平、
香纸沟和马岭河均属于中国苔藓植物地理分区的
云贵区ꎮ 云贵区的苔藓种类由于海拔高度存在明
显差距ꎬ 物种丰富而多样ꎬ 成为中国苔藓种类最
复杂的地区之一 (吴鹏程和贾渝ꎬ 2006)ꎮ 施秉
喀斯特地区的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在 6个区域中
最高ꎬ 这与该区面积大、 海拔跨度大、 生境异质
性高、 人为影响小、 环境质量好是分不开的ꎮ
5723期                  李晓娜等: 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苔藓植物区系特征                    
4􀆰 3  优势属比较
从表 8可以看出ꎬ 世界广布的真藓属、 温带
分布的青藓属、 温热地区分布的凤尾藓属是大部
分区域存在的优势属ꎮ 香纸沟、 马岭河、 罗平和
施秉等 4个区域的优势属相似度较高ꎬ 四地的优
势属均反映了温热并存的区系特征ꎮ 金华山的苔
藓优势属反映了其以温带为主的区系特性ꎮ 尖峰
岭的苔藓优势属与其它区域差异大ꎬ 反映了该区
系的热带特征ꎮ
4􀆰 4  区系地理成分比较
苔藓植物地理成分区系谱是指某一特定苔藓
植物区系中各区系成分百分率的集合ꎬ 反映了各
种区系成分在该区系中占有的比率或对其区系总
体的贡献ꎬ 有利于在研究苔藓植物区系间的关系
时消除调查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对其的影响 (马
克平等ꎬ 1995)ꎮ 6 个区域的苔藓区系地理成分
谱系如表 9所示ꎮ
根据 FER 值对 6 个区域进行聚类分析ꎬ 其
结果 (图 1) 与优势属的对比结果一致ꎮ 六个区
域的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关系树状图很明显地分为
3组: 施秉与香纸沟、 马岭河和罗平喀斯特河谷
以步长= 1聚为关系最近的一组ꎬ 这 4 个区域同
属中国苔藓地理分区中的云贵区ꎬ 相邻的地理位
置、 同为碳酸盐岩岩性、 相似的海拔和气候、 相
同的植被类型等特征决定了其苔藓地理区系一脉
相承ꎬ 温热成分并重ꎻ 属于华东区的浙江金华
山ꎬ 最低海拔较第一组低ꎬ 偏东北的地理坐标以
及局部喀斯特、 大部流纹岩的岩性使其苔藓区系
自成一派ꎬ 温热并存但以温带成分为主ꎬ 与第一
组在步长= 16处聚在一起ꎻ 第三组为位于岭南区
表 6  六个区域地理环境、 气候和植被类型
Table 6  Th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ꎬ climate zones and vegetation types of six sites
区域 Region 地理位置Coordinate
海拔
Elevation
/ m
面积
Area
/ km2
岩性
Lithology
气候带
Climate zone
植被类型
Vegetation type
香纸沟
Xiangzhigou area
N 26°33′ꎬ
E 106°45′ 960~1563 54
白云岩、
石灰岩
亚热带季风
湿润气候 常绿阔叶林
马岭河峡谷
Malinghe river valley
N 25°9′ꎬ
E 104°56′ 900~1210 60
白云岩、
石灰岩
中亚热带湿润
季风气候 常绿阔叶林
罗平喀斯特河谷区
Karst river valleys in Luoping
N 24°4′ꎬ
E 104°20′ 700~1930 53
石灰岩、
白云岩
南亚热带和暖
温带共存的高
原季风气候
常绿阔叶林
尖峰岭保护区
Jianfengling nature reserve
N 18°52′ꎬ
E 109°19′ 200~1412 202 花岗岩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
林、 高山矮林
金华山
Jinhuashan Mountain
N 29°13′ꎬ
E 119°38′ 400~1312 10
流纹岩为主ꎬ
局部石灰岩
亚热带山地季风
气候
常绿阔叶林、 落叶常
绿阔叶混交林
施秉喀斯特
Shibing karst area
N 27°10′ꎬ
E 108°05′ 593~1246 283 白云岩
中亚热带季风
湿润气候
常绿阔叶林、 常绿硬
叶林
表 7  六个区域苔藓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排序
Table 7  Species abundance ordination of bryophytes in six sites
排序
Ordination 区域 Region
科数
Family number
属数
Genus number
种数
Species number
丰富度指数
Abundance index
1 施秉喀斯特 50 128 286 0􀆰 57
2 罗平喀斯特河谷区 45 110 281 0􀆰 26
3 香纸沟 42 110 281 0􀆰 19
4 马岭河峡谷 41 105 250 -0􀆰 01
6 尖峰岭保护区 40 93 238 -0􀆰 20
7 金华山 38 77 140 -0􀆰 80
672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6卷
表 8  六个区域的苔藓植物优势属
Table 8  The dominant genera of bryophytes in six sites
排序
Ordination
香纸沟
Xiangzhigou
马岭河
Malinghe
罗平
Luoping
尖峰岭
Jianfengling
金华山
Jinhuashan
施秉
Shibing
1 青藓属Brachythecium(17)
凤尾藓属
Fissidens(19)
青藓属
Brachythecium(18)
凤尾藓属
Fissidens(12)
真藓属
Bryum(9)
青藓属
Brachythecium(14)
2 凤尾藓属Fissidens(15)
真藓属
Bryum(16)
凤尾藓属
Fissidens(17)
扁萼苔属
Radula (10)
青藓属
Brachythecium(9)
匐灯藓属
Plagiomnium(11)
3 真藓属Bryum(10)
扭口藓属
Barbula(9)
真藓属
Bryum(14)
耳叶苔属
Frullania(9)
凤尾藓属
Fissidens(7)
真藓属
Bryum(10)
4 扭口藓属Barbula(10)
青藓属
Brachythecium(8)
绢藓属
Entodon(11)
网藓属
Syrrhopodon(9)
羽藓属
Thuidium(5)
凤尾藓属
Fissidens(9)
5 石灰藓属Hydrogonium(9)
美喙藓属
Eurhynchium(7)
扭口藓属
Barbula(10)
疣鳞苔属
Cololejeunea(8)
匐灯藓属
Plagiomnium(5)
小石藓属
Weisia(7)
6 粗枝藓属Gollania(9)
偏蒴藓属
Ectropothecium(6)
灰藓属 Hypnum、
短月藓属
Brachymenium、
石灰藓属
Hydrogonium(8)
顶胞藓属
Acroporium(8) —
美喙藓属
Eurhynchium(7)
7 美喙藓属Eurhynchium(8)
净口藓属
Gymnostomum、
毛口藓属
Trichostomum、
丝瓜藓属 Pohlia、
羽藓属 Thuidium、
绢藓属 Entodon(5)
白发藓属
Leucobryum(8) —
绢藓属
Entodon(7)
注: 括号内数字代表该属所含种数ꎮ   Note: Figures in brackets represent the species in the genus
图 1  六个区域苔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聚类分析
Fig􀆰 1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of bryoflora of six sites
7723期                  李晓娜等: 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苔藓植物区系特征                    
表 9  六个区域的苔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谱系
Table 9  Bryofloristic spectrum of the six sites
区系成分
The Phytogeographical Elements
香纸沟
Xiangzhigou
马岭河
Malinghe
罗平
Luoping
尖峰岭
Jianfengling
金华山
Jinhuashan
施秉
Shibing
热带分布 Tropics 91 / 33􀆰 58 70 / 29􀆰 54 82 / 31􀆰 06 153 / 66􀆰 81 13 / 11􀆰 11 84 / 31􀆰 82
北温带分布 North Temperate 67 / 24􀆰 72 57 / 24􀆰 05 52 / 19􀆰 70 11 / 4􀆰 80 32 / 27􀆰 35 79 / 29􀆰 92
东亚至北美洲际间断分布
East Asia and North America disjuncted 10 / 3􀆰 69 8 / 3􀆰 38 12 / 4􀆰 55 4 / 1􀆰 75 8 / 6􀆰 84 12 / 4􀆰 55
旧世界温带分布 Old World Temperate 4 / 1􀆰 48 5 / 2􀆰 11 2 / 0􀆰 76 5 / 2􀆰 18 6 / 5􀆰 13 6 / 2􀆰 27
温带亚洲分布 Temperate Asia 10 / 3􀆰 69 13 / 5􀆰 49 1 / 0􀆰 38 1 / 0􀆰 44 — 1 / 0􀆰 38
东亚分布 East Asia 64 / 23􀆰 62 44 / 18􀆰 57 58 / 21􀆰 97 42 / 18􀆰 34 57 / 48􀆰 72 48 / 18􀆰 18
地中海ꎬ 西亚至中亚分布
Mediterraneanꎬ West Asia to Central Asia — 3 / 1􀆰 27 4 / 1􀆰 52 — — 2/ 0􀆰 76
中国特有分布 Endemic to China 25 / 9􀆰 23 37 / 15􀆰 61 53 / 20􀆰 08 13 / 5􀆰 68 1 / 0􀆰 85 32 / 12􀆰 12
注: 数值格式为 FEi / FER (%)ꎻ 热带分布包括: 泛热带 (Pantropic)、 热带亚洲 (Tropical Asia)、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 (Tropical A ̄
sia to Tropical Africa)、 旧世界热带 (Old World Tropics)、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 (Tropical Asia to Tropical Australia)、 热带亚洲和热带
美洲间断分布 (Tropical Asia and Tropical America disjuncted)
的尖峰岭ꎬ 经度虽与第一组差别不大ꎬ 但更低的
纬度和海岛特征造成其热带雨林的气候特征ꎬ
加之花岗岩岩性和较低的最低海拔使其具明显热
带性质的苔藓区系与施秉喀斯特提名地亲缘关系
最远ꎮ
致谢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研究生赵志
成、 李世奇、 肖静怡等参与标本采集与整理、 记录等工
作ꎻ 施秉县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的王云、 邓朝文两位副局
长为作者做向导ꎬ 并为野外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ꎮ
〔参  考  文  献〕
胡人亮ꎬ 1987. 苔藓植物学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孙悦ꎬ 2011. 尖峰岭国家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硕士学位) [D]. 海口: 海南大学
王荷生ꎬ 1992. 植物区系地理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吴征镒ꎬ 1983. 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 (上册)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吴征镒ꎬ 孙航ꎬ 周浙昆ꎬ 2011.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 [M]. 北
京: 科学出版社
Guo SL (郭水良)ꎬ Cao T (曹同)ꎬ 2001. Preliminary report of bryo ̄
flora from Jinhua Mountainꎬ Zhejiang provinceꎬ China [ J ] .
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浙江
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ꎬ 24 (1): 55—61
Holz Iꎬ Gradstein SRꎬ 2005. Phytogeography of the bryophyte floras of
oak forests and pa′ramo of the Cordillera de Talamancaꎬ Costa
Rica [J] . Journal of Biogeographyꎬ 32 (9): 1591—1609
Li XN (李晓娜)ꎬ 2006. Bryophytes of karst valleys in Luoping Coun ̄
tyꎬ Yunnan Province (PhD) [D]. Guiyang: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Ma KP (马克平)ꎬ Gao XM (高贤明)ꎬ Yu SL (于顺利)ꎬ 1995.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ra of Dongling Mountain are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 number of other mountainous floras in Chi ̄
na [J] . 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 (植物研究)ꎬ 15 (4):
501—515
Peng T (彭涛)ꎬ 2006. Diversity of the bryophyt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ravertine deposition of stream ̄waterfalls in Xiangzhigouꎬ
Guizhou [D]. Guiyang: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Wang HS (王荷生)ꎬ 1998. Characteristics of spermatophyte forest
floras in China [J] .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ꎬ 6 (2): 87—96
Wu PC (吴鹏程)ꎬ Jia Y (贾渝)ꎬ 2006. The regionalization and
distribution types of the bryophytes in China [ J] . Journal of
Pla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ꎬ 15
(1): 1—8
Wu ZY (吴征镒)ꎬ 1991. The areal ̄types of Chinese genera of seed
plants [J] .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云南植物研究)ꎬ 1
(9): 1—139
Zhang Lꎬ Corlett RTꎬ 2003. Phytogeography of Hong Kong bryophytes
[J] . Journal of Biogeographyꎬ 30 (9): 1329—1337
Zhang ZH (张朝晖)ꎬ Wang CL (王承录)ꎬ Wang ZH (王智慧)ꎬ
1997.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the bryophytes in the mountain
Yuntai karst forest areaꎬ Shibing countyꎬ Guizhou province [J] .
Guizhou Science (贵州科学)ꎬ 15 (1): 70—76
Zhao CH (赵传海)ꎬ 2006. Bryofloraꎬ ecology and travertine deposi ̄
tion of bryophytes in Malinghe river valley [ D ]. Guiyang: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872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