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香柏的化学成分研究



全 文 :19710 ( C21 ) 和一个甲氧基碳信号 δ 5515 ( C32
OCH3 ) 。在 HMBC 谱中 , H22′与 C21 相关 ,提示羰
基连在苯环的 1′位 ; H22′、H26′都与δ15215 ( C24′)
相关 ,表明苯环的 4′位上连有氧杂原子 ;连氧碳信
号δ14716 (C23′) 与 H25′相关 ,提示其为苯环的 3′
位 ;甲氧基氢信号δ3181 (3′2OCH3 ) 与 C23′相关 ,表
明该甲氧基连在苯环的 3′位。综上所述 ,鉴定化合
物 10 为 32羟基212(32甲氧基242羟基2苯基)2丙基212
酮 , 即 β2hydroxypropiovanillone。1 H2NMR ( 400
M Hz ,DMSO2d6 )δ: 3104 (2 H , t , J = 614 Hz , H22) ,
3175 ( 2 H , t , J = 614 Hz , H23) , 7142 ( 1 H , d , J =
116 Hz , H22′) , 6183 ( 1 H , d , J = 810 Hz , H25′) ,
7149 (1 H ,dd , J = 810 ,116 Hz , H26′) ,3181 (3 H , s ,
3′2OCH3 ) 。13 C2NMR ( 100 M Hz , DMSO2d6 ) δ:
19710 (C21) ,4018 ( C22) ,5712 ( C23) ,12814 ( C21′) ,
11111 (C22′) ,14716 ( C23′) ,15215 ( C24′) ,11419 ( C2
5′) ,12312 (C26′) ,5515 (C3′2OCH3 ) 。
参考文献 :
[ 1 ]  中国药典 [ S]1 一部1 20051
[ 2 ]  中国药材公司1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 M]1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891
[3 ]  蒋伟哲 , 孔晓龙 , 黄仁彬 , 等1 肿节风片的抗菌和消炎作用
研究 [J ]1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 2000 , 17 (1) : 502521
[4 ]  李 延1 8 种中草药的抗肿瘤作用实验 [J ]1 时珍国医国药 ,
2001 , 12 (7) : 58725881
[5 ]  钟立业 , 刘天浩 , 陈运贤 , 等1 肿节风防治化疗后血小板减
少症的研究 [J ]1 中药材 , 2005 , 28 (1) : 352381
[6 ]  石心红 , 陈华贺 , 孔令义1 沙戟化学成分的研究 [J ]1 中国药
学杂志 ,2007 ,42 (4) :25222551
[7 ]  李 宁 , 吴永军 , 李 铣 , 等1 过山蕨的化学成分研究 ( Ⅱ)
[J ]1 中草药 , 2008 , 39 (1) : 342361
[8 ]  许旭东 , 胡晓茹 , 袁经权 1 草珊瑚中香豆素化学成分研究
[J ]1 中国中药杂志 , 2008 , 33 (8) : 90029021
[9 ]  Tsutomu N , Yuka I , Hiroko M , et al1 Triterpenes and fla2
vonol glucuronides f rom Oenothre chei ranthi f ol ia [J ]1 Chem
Pharm B ull , 2007 , 55 (2) : 33423361
[ 10 ]  Brigit te M , Werner H , Eckard W , et al1 Uv2induced biosyn2
t hesis of quercetin 32O2β2glucuronide in Dill cell cultures [J ]1
Phytochemist ry , 1985 , 24 (3) : 46524671
[ 11 ]  李 媛1 草珊瑚、紫荆和小叶石楠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
究 [ D]1 北京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士研究
生学位论文 , 20061
[ 12 ]  Han T , Li H L , Zhang Q Y1 New t hiazinediones and t he
component s f rom X anthium st rumarium [J ]1 Chem N at
Com p d , 2006 , 42 (5) : 56725701
[ 13 ]  赵爱华 , 赵勤实 , 李蓉涛 , 等1 肾茶的化学成分 [J ]1 云南植
物研究 , 2004 , 26 (5) : 53625381
[ 14 ]  高慧媛 , 隋安丽 , 陈艺虹 , 等1 中药黄独的化学成分 [J ]1 沈
阳药科大学学报 , 2003 , 20 (3) : 17821801
香柏的化学成分研究
马燕燕 ,伏劲松 ,单晓庆 ,王  林 ,王  博 ,王晓玲

(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药物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 :目的  研究香柏 S abina sinoal pina 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反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 ,利用波谱数据
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香柏中分离得到 10 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伞形花内酯 (1) 、柏黄酮 (2) 、
茵芋苷 (3) 、hypolaetin272O2β2xylopyranoside (4) 、hypolaetin272O2β2glycoside (5) 、穗花杉双黄酮 (6) 、银桦内酯 (7) 、槲
皮苷 (8) 、山柰酚 (9) 、芹菜素 (10) 。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香柏 ;柏科 ;黄酮类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 :R28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 2670 (2010) 01 - 0032 - 05
  香柏 S abi na si noal pi na Spreng1 为柏科崖柏属
植物 ,又名美国侧柏。柏科植物是一种常绿乔木或
灌木 ,是传统的优良绿化树种和用材树种 ,其根、茎、
叶、枝均可入药 ,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如以
侧柏叶入药的方剂早在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中就有记载 ;柏科其他药用植物在古代本草中也有
记载 ,如《晶珠本草》:“圆柏子开闭 ,解热 ,利肺肝胆
病 ,关节炎。刺柏叶清热 ,治疔疮 ,炭疽”;《四部医
典》:“刺柏叶 ,解肾热 ,治炭疽[1 ]”。现代研究发现该
科植物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萜烯
类和酚类化合物、有机酸、多糖、木脂素、鞣质、树脂、
无机元素等 ,具有止血、镇咳祛痰、扩张支气管、抑
菌、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柏科植物资源丰富 ,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西
藏、青海等地 ,在我国分布区域广 ,资源量大 ,但未见
香柏作为药用植物的报道 ,且香柏的化学成分及药
·23·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1 期 2010 年 1 月
①  收稿日期 :2009207210
  作者简介 :马燕燕 (1986 —) ,女 ,藏族 ,在读硕士研究生。 Tel :13408672441  E2mail :xiaogayan @1631com
  3 通讯作者 王晓玲 Tel :13258159190  Fax : (028) 85524382  E2mail :wx13232 @sina1com
理作用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为了促进对该属植物
的开发利用 ,阐明其化学成分、寻找新的具有生理活
性的化合物 ,为开发新药源提供新的先导化合物 ,本
实验对香柏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 ,从中分离得到
10 个化合物 ,分别为伞形花内酯 (1) 、柏黄酮 (2) 、茵
芋苷 (3) 、hypolaetin272O2β2xylopyrano side (4) 、hy2
polaetin272O2β2glycoside (5) 、穗花杉双黄酮 (6) 、银
桦内酯 (7) 、槲皮苷 (8) 、山柰酚 (9) 、芹菜素 (10) 。化
合物 1~10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  材料和仪器
香柏 S abi na si noal pi na Spreng1 水煮提取 2 h ,
浓缩的干浸膏样品由四川恩威中医药开发有限公司
于 2007 年 9 月提供。
所用材料和仪器包括 :X —4 数字显微熔点测定
仪 (温度计未校正) ,质谱用 Finnigan L CQ Advan2
tage MAX 型质谱仪测定 ;核磁共振用 Varian UN I2
T Y INOVA 400 型核磁共振仪测定 , TMS 为内标 ;
检测用薄层色谱硅胶 GF254 和分离用柱色谱硅胶
(100~200 目和 200~300 目)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
产品 ;反相薄层色谱板 ( Rp218 F254 ) 为 Merck 公司
产品 ; 反相柱色谱用硅胶 ODS ( Cosmosil 75C18
OPN) 为 Nacalai Tesque 公司产品 ; Sep hadex L H2
20 为 Pharmacia 公司产品 ;红外光谱仪为 Perkin2
Elmer 1700 型 ;紫外光谱仪为北京普析 TU21901 型
分光光度计。
2  提取与分离
取香柏干浸膏 234 g ,用硅胶 (100~200 目 ,4
kg)柱色谱 ,氯仿2甲醇 (20 ∶1 ,17 ∶1 ,15 ∶1 ,13 ∶1 ,
10 ∶1 ,8 ∶1 ,7 ∶1 ,6 ∶1 ,5 ∶1 ,4 ∶1 ,3 ∶1 ,2 ∶1) 梯
度洗脱 ,洗脱馏分根据薄层板点板情况合并共分 12
段。第 1 段反复硅胶柱色谱 ,再经 Sep hadex L H220
纯化得化合物 1 (50 mg) 。第 2 段经 C18纯化合并相
同部分经 Sep hadex L H220 纯化得化合物 9 ( 50
mg) 。第 4 段反复硅胶柱色谱得化合物 2 ( 120
mg) 、7 (50 mg) 。第 5、6 段的洗脱馏分根据薄层板
点板情况合并相同部分 ,反复硅胶柱色谱 ,再经
Sep hadex L H220 纯化得化合物 3 (24 mg) 。第 7 段
反复硅胶柱色谱 ,多次甲醇重结晶得到化合物 4 (50
mg) 。第 8 段反复硅胶柱色谱 ,经 Sep hadex L H220
纯化 ,甲醇重结晶得化合物 10 (20 mg) 。第 9 段反
复用 Sep hadex L H220 纯化得化合物 8 (150 mg) 。
第 10 段反复硅胶柱色谱得化合物 6 (20 mg) 。第 12
段经硅胶柱色谱 ,根据薄层板点板情况共分为 4 段 ,
第 2 段反复甲醇重结晶得化合物 5 (40 mg) 。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 1 :白色针晶 (甲醇) , mp 223~225 ℃,
negative ESI2MS : m/ z 161117 [ M - H ] - , 196190
[ M + Cl ] - , 322195 [ 2 ×M - H ] - , 358183 [ 2M +
Cl ] - ,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62。UV ( MeO H)
nm :217 , 319 ; IRνKBrmax ( cm - 1 ) : 3 438 , 3 160 , 2 363 ,
1 683。红外光谱显示有羟基 ( 3 438 cm - 1 ) 、烯键
( 2 363 cm - 1 ) 和 羰 基 ( 1 683 cm - 1 ) 的 存 在。
1 H2NMR和 13 C2NMR上可以观察到苯环上有一个
ABX 偶合系统 ; 7152 ( 1 H , d , J = 814 Hz , H25) ,
6178 (1 H , dd , J = 814 ,214 Hz , H26) ,6171 (1 H , d ,
J = 21 4 Hz , H28) ;一对烯键上的氢信号 :7193 (1 H ,
d ,J = 912 Hz , H23) ,6120 (1 H ,d , J = 916 Hz , H24)
提示可能为香豆素类化合物。1 H2NMR ( DMSO2
d6 )δ:71 93 (1 H , d , J = 912 Hz , H23) ,7152 (1 H , d ,
J = 814 Hz , H25) , 6178 (1 H , dd , J = 81 4 , 214 Hz ,
H26) ,6171 (1 H , d , J = 214 Hz , H28) ,6120 (1 H , d ,
J = 91 6 Hz , H24) , 10158 ( 1 H , s , O H27) ; 13 C2NMR
(DMSO2d6 )δ: 16016 ( C22) ,11116 ( C23) ,14417 ( C2
4) ,12917 (C25) ,11313 (C26) ,16115 (C27) ,10213 (C2
8) ,11116 (C29) ,15517 (C210) 。以上数据与文献报
道的基本一致[2 ] ,故鉴定化合物 1 为伞形花内酯。
化合物 2 :黄色粉末 ( MeO H) ,mp > 300 ℃,盐
酸2镁粉反应呈阳性。ESI2MS m/ z : 5391 34 [ M +
H ] + , 537127 [ M - H ] - , 相对分子质量为 538。
FeCl3 溶液反应呈阳性 ,提示其可能为黄酮类化合
物 ; UV λMeOHmax nm : 217 , 225 , 274 , 329 ; IR νKBrmax
(cm - 1 ) :3 322 ,1 662。红外光谱显示有羟基 (3 322
cm
- 1 )和羰基 (1 662 cm - 1 )的存在。结合1 H2NMR、
13 C2NMR和相对分子质量 ,推测该化合物具有对称
结构。10 个苯环质子信号 , 6176 ( 4 H , d , J =
818 Hz , H23′,5′,3Ê,5Ê) , 6180 ( 2 H , s , H26 , 6′) ,
7150 (4 H ,d ,J = 818 Hz , H22′,6′,2Ê,6Ê) 。还有 3 个
羟基质子信号 :δH 13116 ( 1 H , s) , 10183 ( 1 H , s) ,
10130 (1 H ,s) ,从偶合情况看 ,在 A 环上发生了 5 ,7
位的羟基取代 ,而在 B 环上则发生了 4′位上的羟基
取代 ,推测可能为双黄酮。1 H2NMR (DMSO2d6 )δ:
6147 ( 2 H , s , H23 , 3″) , 6176 ( 4 H , d , J = 818 Hz ,
H23′,5′,3Ê,5Ê) ,6180 ( 2 H , s , H26 , 6′) , 7150 ( 4 H ,
d , J = 818 Hz , H22′,6′,2Ê,6Ê) 。13 C2NMR (DMSO2
d6 )δ:163182 ( C22 ,2″) ,102187 ( C23 ,3″) ,182130 ( C2
4 ,4″) ,161130 ( C25 ,5″) ,98171 (C26 ,6″) ,162174 (C2
7 ,7″) ,98155 ( C28 ,8″) ,155106 (C29 ,9″) ,104100 (C2
10 , 10″) , 121145 ( C21′, 1Ê) , 128121 ( C22′, 2Ê) ,
·33·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1 期 2010 年 1 月
116111 ( C23′,3Ê) ,161111 ( C24′,4Ê) ,116111 ( C25′,
5Ê) ,128121 (C26′,6Ê) 。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的基
本一致[3 ] ,故鉴定化合物 2 为柏黄酮。
化合物 3 :淡黄色粉末 ,mp 220~221 ℃。nega2
tive ESI2MS : 359122 [ M + Cl ] - , 647101 [ 2M -
H ] - ,682183[ 2M + Cl ] - ,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324。UVλMeOHmax nm : 217 ,290 ,320 ; IRνKBrmax (cm - 1 ) :
3 443 , 2 931 , 2 376 , 1 704。红外光谱显示有羟基
(3 443 cm - 1 ) 、烯键 ( 2 376 cm - 1 ) 和羰基 ( 1 704
cm
- 1 )的存在。从1 H2NMR看出分子中含有糖基 ,
5102 (1 H ,d ,J = 712 Hz ,glc H21′)和烯键信号 8101
(1 H ,d ,J = 916 Hz , H24) ,7166 (1 H ,d , J = 818 Hz ,
H25) ;苯环上有一个 ABX 偶合系统 : 7166 (1 H ,d ,
J = 818 Hz , H25) , 7102 (1 H , dd , J = 814 , 214 Hz ,
H26) , 7105 ( 1 H , d , J = 214 Hz , H28) 。1 H2NMR
(DMSO2d6 )δ: 8100 (1 H ,d , J = 916 Hz , H24) ,7166
(1 H , d , J = 818 Hz , H25) , 7102 ( 1 H , dd , J = 814 ,
214 Hz , H26) ,7105 (1 H ,d , J = 214 Hz , H28) ,6134
(1 H ,d ,J = 916 Hz , H23) ,5141 (1 H ,d , J = 418 Hz ,2O H) ,5114 (1 H ,d ,J = 414 Hz ,2O H) ,5107 (1 H ,d ,
J = 512 Hz ,2O H) ,5104 (1 H ,d , J = 712 Hz , H21′) ,
4161 (1 H , t , J = 512 , 610 Hz ,2O H) , 3172 ( 1 H , q ,
J = 818 ,614 Hz , H25′) ,31 13~3148 (5 H ,m ,glc H2
2′~4′,6′) 。13 C2NMR (DMSO2d6 )δ:160145 (C22) ,
160145 ( C27) , 155126 ( C29) , 144146 ( C24) , 129165
(C25) ,113167 (C26) ,113149 ( C23) ,113136 ( C210) ,
103140 ( C28) , sugar moiety : 100120 ( C21′) , 77136
(C23′) , 76171 ( C25′) , 73134 ( C22′) , 69186 ( C24′) ,
60187 (C26′) 。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4 ] ,
故鉴定化合物 3 为茵芋苷。
化合物 4 :淡黄色粉末 ,mp 215~217 ℃; nega2
tive ESI2MS m/ z : 433163 [ M - H ] - ,469172 [ M +
Cl ] - ,867160[ 2M - H ] - ,903134 [ 2M + Cl ] - ;确定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434。FeCl3 溶液反应呈阳性 ,提
示其可能为黄酮类化合物 ; UVλMeO Hmax nm :273 ,303 ,
342 ; IRνKBrmax (cm - 1 ) : 3 313 ,1 662 ,红外光谱显示有
羟基 (3 313 cm - 1 )和羰基 (1 662 cm - 1 ) 的存在。由
1 H2NMR看出分子中含一个糖基 ,其 1 位上氢的化
学位移为 4198 (1 H ,d , J = 716 Hz , H21′) ,B 环上有
一个 ABX 偶合系统 ,显示为 3′,4′取代。1 H2NMR
(DMSO2d6 )δ: 6173 (1 H , s , H23) , 12140 ( 1 H , s , 52
O H) , 9196 ( 1 H , s , 82O H) , 9149 ( 1 H , s , 4′2O H) ,
8169 (1 H ,s ,3′2O H) ,6157 (1 H , s , H26) ,7150 (1 H ,
br s , H22′) , 6191 ( 1 H , d , J = 810 Hz , H25′) , 7150
(1 H , d , H26′) , 4198 ( 1 H , d , J = 716 Hz , H21″) ,
3126~3181 (5 H ,m ,xyl H22″~5″) ;13 C2NMR (DM2
SO2d6 ) ,δ: 164113 ( C22) , 102163 ( C23) , 182111 ( C2
4) ,152125 (C25) ,98134 (C26) ,150182 (C27) ,126191
(C28) ,144146 (C29) ,105115 (C210) ,121153 (C21′) ,
115190 (C22′) ,145162 (C23′) ,149183 (C24′) ,113151
(C25′) ,119116 (C26′) ,101153 (C21″) ,72190 (C22″) ,
75155 (C23″) ,69121 (C24″) ,65178 (C25″) 。以上数据
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5 ] ,故鉴定化合物 4 为 hy2
polaetin272O2β2xylopyranoside。
化合物 5 :淡黄色粉末 ,mp 257~258 ℃; nega2
tive ESI2MS m/ z : 463120 [ M - H ] - ,927107 [ M -
H ] - ,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464。FeCl3 溶液反应
呈阳性 ,提示其可能为黄酮类化合物 ; UV λMeO Hmax
nm : 260 , 273 , 303 , 342 ; IR νKBrmax ( cm - 1 ) : 3 292 ,
1 665 ,红外光谱显示有羟基 ( 3 292 cm - 1 ) 和羰基
(1 665 cm - 1 ) 的存在。由 UV、IR、1 H2NMR 和
13 C2NMR可知 ,化合物 5 结构与化合物 4 相似。通
过酸水解反应得到的苷元部分 ,在多种溶剂系统下
的 TL C 检示结果可知 ,其 Rf 值基本一致 ,进一步说
明其苷元的结构相同 ,均为 hypolaetin。酸水解产
物中的水相与葡萄糖标准品对照 ,其 TL C 行为与葡
萄糖一致 ,证实其糖基为葡萄糖 ,因此结合分子量 ,
推测该化合物有可能是 hypolaetion2O2β2glycoside。
1 H2NMR ( DMSO2d6 )δ: 6173 ( 1 H , s , H23) , 12139
(1 H ,s ,52O H) ,9169 (1 H ,br s ,82O H ,4′2O H) ,8165
(1 H ,s ,3′2O H) ,6164 (1 H ,s , H26) ,7150 (1 H , s , H2
2′) ,6190 (1 H ,br d ,J = 818 Hz , H25′) ,7150 (1 H ,br
d , J = 716 Hz , H26′) , 4194 ( 1 H , d , J = 716 Hz ,
H21″) ,3174 (1 H ,br d , J = 1018 Hz , H25″) ,3148~
3116 (5 H ,m ,glc H22″~4″,6″) ;以上数据与文献报
道的基本一致[ 6 ] ,故鉴定化合物 5 为 hypolaetin2O2
72β2glycoside。
化合物 6 :黄色无定形粉末 (甲醇) , mp 286~
287 ℃, ESI2MS m/ z : 537158 [ M - H ] - , 573112
[ M + Cl ] - ,1 076119[ 2M - H ] - ,FeCl3 溶液反应呈
阳性 ,盐酸2镁粉反应呈阳性 ,提示其可能为黄酮类
化合物 ; UV λMeOHmax nm : 275 , 330 ; IRνKBrmax ( cm - 1 ) :
3 438 ,1 655 ,红外光谱显示有羟基 (3 438 cm - 1 ) 和
羰基 (1 655 cm)的存在。结合1 H2NMR及13 C2NMR
推断分子式为C30 H18 O10 。13 C2NMR中可以看出分子
有对称结构 ; 1 H2NMR中有 12 个苯环质子信号 :
6146 ( 1 H , d , J = 214 Hz) , 6118 ( 1 H , d , J =
214 Hz) ,6140 (1 H , s) , 7158 (2 H , d , J = 214 Hz) ,
·43·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1 期 2010 年 1 月
6172 (2 H , d , J = 818 Hz) ,6184 (1 H , s) ,6180 (1 H ,
s) ,8100 ,8101 (2 H , m) ,7115 (1 H , d , J = 912 Hz) ;
从偶合情况看 ,在 A 环上发生了 5 ,7 位的羟基取
代 ,而在 B 环上则发生了 4′位上的羟基取代 ;一个
1 ,42二取代的苯环 :7158 (2 H ,d , J = 818 Hz) ,6172
(2 H ,d ,J = 818 Hz) ;一个 1 ,2 ,3 ,42四取代的苯环 :
6146 ( 1 H , d , J = 214 Hz) , 6118 ( 1 H , d , J =
214 Hz) ,提示该化合物为具有芹菜素骨架的双黄
酮 ;还有 6 个羟基质子信号 : 13111 (1 H , s) ,12198
(1 H , s) , 10181 ( 1 H , s) , 10162 ( 2 H , br s) , 10127
(1 H ,s) 。1 H2NMR (DMSO2d6 )δ: 6146 (1 H , d , J =
214 Hz , H22) ,6118 (1 H ,d , J = 214 Hz , H26) ,6140
(1 H ,s , H26″) ,7158 (2 H ,d , J = 818 Hz , H22Ê,6Ê) ,
6172 (2 H ,d , J = 818 Hz , H23Ê,5Ê) ,6184 (1 H ,s , H2
3) , 6180 ( 1 H , s , H23″) , 8100 , 8101 ( 2 H , m , H22′,
6′) , 7115 ( 1 H , d , J = 91 2 Hz , H25′) ; 13 C2NMR
(DMSO2d6 )δ: 16413 ( C22) ,10311 ( C23) ,18212 ( C2
4) ,16119 ( C25) ,9913 ( C26) ,16413 ( C27) ,9415 ( C2
8) ,15717 ( C29) ,10410 ( C210) ,12112 ( C21′) ,12812
(C22′) , 12017 ( C23′) , 16013 ( C24′) , 11612 ( C25′) ,
13118 (C26′) ,16411 ( C22″) ,10310 ( C23″) ,18215 ( C2
4″) ,16111 ( C25″) , 9819 ( C26″) , 16116 ( C27″) , 10412
(C28″) ,15510 ( C29″) , 10411 ( C210) , 12119 ( C21Ê) ,
12816 (C22Ê) ,11612 (C23Ê) ,16111 (C24Ê) ,11612 (C2
5Ê) ,12815 ( C26Ê) ,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
致[ 7 ] ,故鉴定化合物 6 为穗花杉双黄酮。
化合物 7 :白色针晶 (甲醇) , mp 246~249 ℃,
ESI2MS : m/ z 161 [ M - H ] - , 197113 [ M + Cl ] - ,
323130[2M - H ] - ,提示该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
162。UV λMeOHmax nm : 320 ; IR νKBrmax ( cm - 1 ) : 3 445 ,
2 335 ,1 690 ,红外光谱显示有羟基 (3 445 cm - 1 ) 和
羰基 (1 690 cm - 1 ) 的存在。1 H2NMR谱中 ,δ6124
(1 H ,d ,J = 10 Hz)和 7165 (1 H ,d , J = 912 Hz) 为一
组 AB 型偶合质子 ;7135 (1 H ,d , J = 814 Hz) ,6179
(1 H , dd , J = 310 , 810 Hz) 和 6185 ( 1 H , d , J =
210 Hz)为一组 ABX 型偶合质子 ,这些特征与 B 环
被取代的香豆素相符 ,再结合苯环上的羟基信号
6115 (1 H ,br s) ,有可能该化合物为 62羟基香豆素。
1 H2NMR ( DMSO2d6 )δ: 6124 ( 1 H , d , J = 10 Hz ,
H23) , 6179 ( 1 H , dd , J = 310 , 810 Hz , H27) , 6185
(1 H ,d ,J = 210 Hz , H28) ,7135 (1 H ,d , J = 814 Hz ,
H25) ,7165 (1 H , d , J = 912 Hz , H24) ,6116 (1 H , br
s ,O H27) 。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8 ] ,故
鉴定化合物 7 为 62羟基香豆素 ,即银桦内酯。
化合物 8 :黄色粉末 (甲醇) , mp 178~182 ℃;
ESI2MS m/ z :447115[ M - H ] - ,448113[ M ] + ,得其
相对分子质量为 448 ,结合核磁共振推出分子式为
C21 H20 O11 ,不饱和度为 12。UV λMeO Hmax nm : 260 ,
350 ; IRνKBrmax (cm - 1 ) : 3 445 ,2 363 ,1 655。红外光谱
显示有羟基 (3 445 cm - 1 ) 和羰基 (1 655 cm - 1 ) 的存
在。1 H2NMR谱显示有 5 个芳香质子 :7130 (1 H ,d ,
J = 112 Hz) ,7127 (1 H , d , J = 810 Hz) ,6189 (1 H ,
d , J = 814 Hz) , 6139 ( 1 H , d , J = 116 Hz) , 6121
( 1 H , d , J = 112 Hz) ; 其 中 6139 ( 1 H , d , J =
116 Hz) ,6121 (1 H ,d ,J = 112 Hz)为黄酮母核 A 环
上面的 H28 , H26 的特征信号 ;而 7130 (1 H , d , J =
112 Hz) ,7127 ( 1 H , d , J = 810 Hz) , 6189 ( 1 H , d ,
J = 81 4 Hz)为黄酮母核 B 环上面的 H22 , H26 , H25
的特征信号 ; 5125 (1 H , s) 为鼠李糖的 H21′信号 ,
0182 (3 H ,d , J = 516 Hz) 为鼠李糖上的甲基信号 ;
在低场有 4 个宽单峰应为酚羟基 :10188 (1 H ,br s) ,
12166 ( 1 H , s ) , 9172 ( 1 H , s ) , 91 36 ( 1 H , s ) 。
1 H2NMR (DMSO2d6 )δ:12166 (1 H ,s ,O H25) ,10188
(1 H ,br s ,O H27) ,9172 (1 H , s ,O H24′) ,9136 (1 H ,
s , O H23′) , 7130 ( 1 H , d , J = 112 Hz , H26′) , 7127
(1 H , d , J = 810 Hz , H22′) , 6189 ( 1 H , d , J =
814 Hz , H25′) ,6139 (1 H ,d , J = 116 Hz , H28) ,6121
(1 H , d , J = 112 Hz , H26) ; 5125 ( 1 H , s , Hrha21 ) ,
3197 (1 H , br s , H rha22) ,3152 (1 H , dd , J = 810 Hz ,
H rha23) ,3117 (1 H ,t ,J = 810 Hz , H rha24) ,0181 (3 H ,
d ,J = 810 ,614 Hz , H rha26) 。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的
基本一致[9 ] ,故鉴定化合物 8 为槲皮苷。
化合物 9 :黄色粉末 (甲醇) , mp 275~277 ℃,
ESI2MS m/ z : 285156 [ M - H ] - , 571130 [ 2M -
H ] - ,607119 [ 2M + Cl ] - ,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86 ,结合核磁共振谱推出分子式为C15 H10 O6 ,不饱
和度为 11 ,FeCl3 溶液反应呈阳性 ,提示可能为黄酮
类化合物。UVλMeOHmax nm :280 ,370 ; IRνKBrmax (cm - 1 ) :
3 431 ,2 328 , 1 620 ; 红外光谱显示有羟基 ( 3 431
cm
- 1 )和羰基 (1 620 cm - 1 )的存在。1 H2NMR (DM2
SO2d6 )有 6 个苯环质子和 4 个羟基质子信号 :6118
(1 H , d , J = 210 Hz) , 6143 ( 1 H , d , J = 210 Hz) ,
6191 ( 2 H , d , J = 818 Hz) , 8102 ( 2 H , dd , J = 818 ,
018 Hz) , 10180 (1 H , br s) , 12148 ( 1 H , s) , 10111
(1 H ,s) ,91 40 (1 H ,br s) 。从偶合常数看 ,B 环发生
的是单取代 ,有 AA′BB′偶合系统 ,而在 A 环中 5 ,7
位发生取代 , 6143 (1 H , d , J = 116 Hz) , 6118 (1 H ,
J = 11 2 Hz)为黄酮母核 A 环上面的 H28 , H26 的特
·53·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1 期 2010 年 1 月
征信号 ;δ6178 处没有单峰 ,说明该化合物为黄酮类
化合物且 H23 被取代 ,有可能该化合物为山柰酚。
1 H2NMR ( DMSO2d6 )δ: 6118 ( 1 H , d , J = 210 Hz ,
H26) ,6143 (1 H , d , J = 210 Hz , H28) ,6191 (2 H , d ,
J = 818 Hz , H22′,6′) , 8102 ( 2 H , dd , J = 818 ,
018 Hz) ,10180 (1 H , br s ,72O H) ,12148 (1 H , s ,52
O H) , 10111 ( 1 H , s , 6′2O H ) , 9140 ( 1 H , br s , 32
O H) 。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10 ] ,故鉴定
化合物 9 为山柰酚。
化合物 10 :黄色针晶 (甲醇) ,mp 340~342 ℃,
ESI2MS m/ z :270130[ M - H ] - ,得其相对分子质量
为 270 ,结合 NMR 谱推出分子式为C15 H10 O5 ,不饱
和度为 11 ,FeCl3 溶液反应呈阳性 ,提示可能为黄酮
类化合物。UVλMeOHmax nm :270 ,325 ; IRνKBrmax (cm - 1 ) :
3 431 ,2 335 , 1 655 ,红外光谱显示有羟基 ( 3 431
cm
- 1 )和羰基 (1 655 cm - 1 ) 的存在。1 H2NMR谱有
7 个苯环质子和 2 个羟基质子信号 : 6118 (1 H , d ,
J = 212 Hz) ,6147 (1 H , d , J = 212 Hz) ,6178 (1 H ,
s , H23) , 6193 ( 2 H , d , J = 818 Hz) , 7194 ( 2 H , J =
818 Hz) ,10169 (1 H ,br s) ,12196 (1 H ,s) 。从偶合
常数看 ,B 环发生的是双取代 ,有 AA′BB′偶合系
统 ,而在 A 环中 5 ,7 位发生取代 ,δ6178 的单峰为
黄酮类化合物 H23 的信号 ,该化合物可能为芹菜
素。1 H2NMR ( DMSO2d6 ) δ: 6118 ( 1 H , d , J =
212 Hz , H26) ,6147 (1 H ,d , J = 212 Hz) ,6178 (1 H ,
s , H23) , 6193 ( 2 H , d , J = 818 Hz , H23′,5′) , 7194
(2 H , J = 818 Hz , H22′,6′) ,10169 (1 H , br s , H24′2
O H) ,12196 (1 H ,s , H252O H) 。以上数据与文献报
道的基本一致[11 ] ,故鉴定化合物 10 为芹菜素。
4  酸水解试验
分别取化合物 4、5 各 5 mg ,于 200 mL 烧瓶中 ,
用 1 %的硫酸溶液 100 mL 煮沸 40 min ,冷却 , 20
mL 氯仿萃取 3 次 ,合并氯仿部分浓缩至干得苷元
部分。将 2 个残渣用甲醇 1 mL 溶解 ,作多种溶剂
系统的 TL C 对照 ,其 Rf 值均相同 ;化合物 4、5 的水
相分别与木糖、葡萄糖标准品做多种溶剂系统的
TL C 对照 ,其 Rf 值均相同。
参考文献 :
[1 ]  高 静 , 单呜秋 , 安 伟 , 等1 柏科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J ]1
中药材 , 2008 , 31 (11) : 1765217691
[2 ]  于德泉 , 杨峻山 1 分析化学手册 [ M]1 北京 : 化工出版社 ,
19991
[3 ]  钱正明 , 李会军 , 齐芳芳 , 等1 红花忍冬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J ]1 林产化学与工业 , 2006 , 26 (3) : 6281
[4 ]  刘玉明 , 梁光义 , 徐必学 1 苗族药马蹄金化学成分的研究
[J ]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03 , 1 (15) : 152171
[5 ]  Tsutomu N , Naoki I , Yuka I , et al1 Neolignan and flavonoid
glycosides in J uni perus communis var1 dep ressa [J ]1 Phyto2
chemist ry , 2004 , 65 : 20722131
[6 ]  Siddiqui S A , Sen A B1 Hypolaetin 72glucoside f rom J uni2
perru macropoda [J ]1 Phytochemist ry , 1971 , 10 : 43424351
[7 ]  谭桂山 , 陈立章 , 徐康平 , 等 1 垫状卷柏的化学成分研究
[J ]1 有机化学 , 2004 , 24 (9) : 1082210851
[8 ]  刘明生 , 何泉泉 , 靳德军 , 等1 海南裂叶山龙眼的化学成分
研究 [J ]1 中国药学杂志 , 2005 , 40 (12) : 89328941
[9 ]  冯育林 , 吴 蓓 , 李云秋 , 等1 骆驼蹄瓣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J ]1 中草药 , 2009 , 40 (4) : 53625381
[ 10 ]  尚小雅 , 李 帅 , 王素娟 , 等1 红绒毛羊蹄甲中的黄酮类成
分 [J ]1 中草药 , 2009 , 40 (2) : 19621991
[ 11 ]  刘玉明 , 杨峻山 , 刘庆华1 红花化学成分研究 [J ]1 中药材 ,
2005 , 28 (4) : 28822891
伞花木化学成分研究
何  轶 ,赵 明 ,宗玉英 ,蔡三协 ,车镇涛

(香港中文大学 中医学院 ,香港)
摘  要 :目的  研究伞花木 Eurycory mbus cavaleriei 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 H220、RP218 等
色谱手段对伞花木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 ,并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伞花木中分离得到 10 个
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正三十八烷醇 (1) 、豆甾醇 (2) 、乙酰齐墩果酸 (3) 、莨菪亭 (4) 、臭矢菜素 A (5) 、臭矢菜素 B (6) 、
胡萝卜苷 (7) 、山柰苷 (8) 、山柰酚232O2β2D2葡萄糖基 (1 →4)2α2L2鼠李糖苷272O2α2L2鼠李糖苷 (9) 、秦皮苷 (10) 。
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伞花木 ;臭矢菜素 A ;臭矢菜素 B
中图分类号 :R28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 2670 (2010) 01 - 0036 - 04
·63·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1 期 2010 年 1 月
①  收稿日期 :200920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