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fitting growth density and best harvest time of Tribulus terrestris

蒺藜适宜种植密度与最佳采收期研究



全 文 :蒺藜适宜种植密度与最佳采收期研究
韩 梅,杨利民,韩大勇,杨 丽
(吉林农业大学 中药材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摘要] 目的:研究蒺藜适宜种植密度和最佳采收期。方法:在60cm垄作下,设计4个种植密度,即株距10,
20,30,50cm,研究了蒺藜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用薯蓣皂苷作标准品,采用光谱检测法,测
定了蒺藜总皂苷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蒺藜单株产量随密度增大而降低,30和50cm株距间差异不显著,其他株
距间差异显著;单位面积产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各密度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8月下旬达到产量高峰;蒺藜
生长高峰最佳叶面积指数为14;蒺藜总皂苷含量有2个高峰,即6月下旬和8月下旬,其中8月下旬与产量高峰
一致,这时总灰分含量也处于最低水平。结论:蒺藜最佳种植密度度为60cm垄作下大约10cm株距,最佳采收期
8月下旬,产量可达到1400~2000kg·hm-2。
[关键词] 蒺藜;种植密度;最佳采收期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302(2008)07075004
[收稿日期] 20070330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6A0505);吉林省
科技发展计划(200409010205)
[通讯作者] 杨利民,Tel:(0431)84556087,Email:ylmh777
@126.com
  蒺藜TribulusterestrisL.为蒺藜科蒺藜属一年
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地
区,特别适应于中生和中旱生沙地生境,吉林省西部
是蒺藜的主产区。蒺藜果实作为我国传统中药,称
刺蒺藜,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之功
效[1]。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皂苷类成分是蒺
藜的主要的药效成分[2],蒺藜总皂苷能够降低冠状
动脉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和心肌血流量,改善
心肌梗死区供血氧能力,减轻心肌细胞损伤,缩小心
肌梗死范围、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3],抗血栓血
脂[4],抗衰老[5]和增强性功能[6]等。为了实现蒺藜
药材的无公害规范化种植和安全供应,2004年吉林
省立项开展了蒺藜无公害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7]。
种植密度是中药材农业生产上的重要问题,合理的
种植密度可以提高药材产量,确定适宜的最佳采收
期可提高药材的质量,有关蒺藜种植密度和最佳采
收期问题未见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03年在洮南蒺藜无公害规范化种植
基地进行。种植用种子采于2003年8月25日的当
地野生蒺藜成熟种子。播种日期为2003年5月16
日,出苗日期约为5月28日,在播种后15~18d苗
出齐。种植地土质为沙壤质。种植方式为种子直
播,采用当地常见的60cm宽垄作。种植密度按株
距设计4个密度(表 1),各密度播种面积为 30m
(垄长)×06m(垄宽)×3(垄数)=54m2。在蒺藜
生长发育期间大约每15d取样1次,每个种植密度
随机取15株全草,带回实验室采用叶面积仪测定叶
面,并换算出单位叶面积,计算出叶面积指数;然后
在60℃下烘干48h,称量全草干重。另外,大约每
7~15d全草取样 1次,带回实验阴干、粉碎,用
50%乙醇溶液,在 MARS-5微波反应器中提取50
min,定容、过滤后,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所提供
薯蓣皂苷作标准品,采用日本岛津 UV-1700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蒺藜总皂苷含量。总灰分采用
马福炉燃烧法测定。
表1 蒺藜种植密度设计方案
试验密度 株距/cm 密度/株/m2
1 10 167
2 20 83
3 30 55
4 50 33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对蒺藜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
蒺藜单株产量有随密度降低呈增加趋势,即密度
4>密度3>密度2>密度1。显著性检验(P=005)
·057·
第33卷第7期
2008年4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7
April,2008
结果表明,种植密度4与密度3差异不显著,其他各
种植密度间单株产量差异显著。不同种植密度蒺藜
单位面积产量,有随密度降低而减少的趋势,即密度
1>密度 2>密度 3>密度 4。显著性检验(P=
005)结果表明,4个种植密度间单位面积产量差异
均达到显著水平。这一研究结果说明,蒺藜单株产
量由于个体间竞争而呈下降趋势,并且在种植密度
达到株间距30cm以下时差异已达到显著水平,如
株间距为10cm时单株产量比20cm降低3067%,
比30cm降低4667%,而株间距20cm较30cm单
株产量减少2307%。但是,无论单株产量如何变
化,在本研究范围内蒺藜单位面积产量随种植密度
增大显著增加(表2)。
表2 不同种植密度蒺藜单株与单位面积产量
试验密度 单株/g 单位面积/g·m-2
1 10156±33270c 16933±5461a
2 14650±22760b 12208±3989b
3 19044±46190a 10474±3641c
4 22200±63704a 7934±2125d
  注:取样时间2003年8月25日
2.2 种植密度对蒺藜产量增长动态的影响 由产
量积累动态曲线(图1)可以看出,4个种植密度蒺
藜产量积累过程均呈“S”形。单位面积产量随生育
进程而逐渐增加,并且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生育
初期各种植密度产量积累缓慢,7月10日进入快速
积累期以后,积累速度加快,其中10cm株距积累最
快,积累高峰出现在8月10日,为(20239±1707)
g·m-2,另外3个种植密度在8月25日达到积累高
峰,产量见表2。在整个生育期内,10cm株距一直
保持着较大的产量优势,而50cm株距单位面积产
量最低。各种植密度处理产量增量变化动态表明
(图2),株距10cm和20cm种植密度产量增量在7
月25日达到增长高峰,株距30cm和50cm种植密
度产量增量在8月10日达到增长高峰。随后蒺藜
产量增长量下降,甚至株距10cm种植密度在8月
25日出现负增长,说明8月10日以后蒺藜进入发
育后期,茎叶开始衰老,在高密度竞争下甚至出现落
叶现象。
2.3 种植密度对蒺藜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叶面积
指数LAI是衡量植物群体生产规模的重要指标(图
3)。不同种植密度下蒺藜叶面积指数有明显规律
性,即密度1>密度2>密度3>密度4。对8月10
日蒺藜叶面积指数的显著性多重检验 (P=005)
  
图1 不同种植密度蒺藜产量积累
图2 不同种植密度蒺藜产量增量
结果表明,除种植密度3和4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
他种植密度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种植密度
下,株距10cm和20cm蒺藜叶面积指数在7月10
日后呈现快速增大趋势,在8月10日达到最大值,
随后下降,下部叶片由于密度过高而出现落叶现象;
而株距30cm和50cm蒺藜叶面积指数一直处于平
稳增长趋势。蒺藜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关系分析结果
表明(图4),蒺藜产量变化随叶面积指数增大呈对
数函数增长趋势,即在叶面积指数较低时,随着叶面
积指数增大,产量快速增加;而在叶面积指数较高
时,随叶面积指数增大,产量增加减缓,大约在叶面
积指数达到14以后,蒺藜产量不再随叶面积指数
增大而增加,甚至由于蒺藜群体过于荫闭而产量出
现负增长。
图3 不同种植密度蒺藜叶面积指数
图4 蒺藜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关系
·157·
第33卷第7期
2008年4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7
April,2008
2.4 蒺藜总皂苷与总灰分的动态变化 蒺藜总皂
苷含量存在2个峰值期,即6月末到7月初和8月
末到9月初。特别是8月23日,蒺藜总皂苷含量最
高,每克全草干物质中含总皂苷1412mg,其次是9
月7日测定结果,为1346mg,而9月25日总皂苷
含量达到最低值874mg(图5)。蒺藜总灰分含量
在7月23日前波动较大,7月30日后明显下降,9
月25日测定结果为最低值844%,其次是8月23
日的875%。8月23日、9月7日和9月25日3次
平均值为1003%,明显低于从6月25日到9月25
日灰分含量的总平均值1672%(图6)。从蒺藜产
量积累动态看,不同种植密度在8月10日到8月25
日后达到最大值(图1)。因此,从蒺藜药材产量和
质量总体考虑,最佳采收期应在8月下旬。
图5 蒺藜总皂苷含量
图6 蒺藜总灰分含量
3 结论
蒺藜4个种植密度(株距10,20,30,50cm),单
株产量随密度增大而降低,但30cm和50cm株距
  
间差异不显著,其他株距间差异显著。从单位面积
产量看,无论单株产量如何变化,蒺藜单位面积产量
随种植密度增大显著增加,4个种植密度间差异均
达到显著水平。
蒺藜4个种植密度产量积累过程均呈“S”形。
在7月10日前产量增长缓慢,7月10日后产量快
速增长,8月中旬左右达到高峰后下降,8月25日达
到较低点,甚至10cm株距密度出现落叶现象。10
cm株距一直保持着较大的产量优势,而50cm株距
单位面积产量最低。
蒺藜产量随叶面积指数增加而增大,大约达到
14以后,产量不再随叶面积指数增大而增加,甚至
由于蒺藜群体过于荫闭而产量出现负增长。
蒺藜全草总皂苷含量在8月下旬达到最大值,9
月中旬后显著下降;总灰分含量8月中旬以后显著
降低,因此,8月下旬蒺藜全草质量最好。
综合上述结论,蒺藜最佳种植密度度为60cm
垄作下大约10cm株距,最佳采收期8月下旬,产量
可达到1400~2000kg·hm-2。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2005:1274.
[2] 张 健,李 芳,李 俊.蒺藜甾体皂苷的测试[J].中医药研
究,2000,16(4):48.
[3] 程 纯,徐济民.蒺藜抗心肌缺氧再给氧损伤的实验研究[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3,13(2):174.
[4] 褚书地,瞿伟菁,逄秀凤,等.蒺藜皂苷对高血脂症的影响[J].
中药材,2003,26(5):341.
[5] 张秀琴,王钰玫.蒺藜茎叶总皂甙抗衰老作用研究[J].中药
材,1990,13(2):34.
[6] 熊正英,刘社琴.蒺藜提取物对训练大鼠糖原、血睾酮和运动
能力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4,21(8):35.
[7] 韩大勇,韩 梅,杨利民,等.蒺藜生长发育动态研究[J].吉林
农业大学学报,2006,28(5):525.
StudyonfitinggrowthdensityandbestharvesttimeofTribulusterrestris
HANMei,YANGLimin,HANDayong,YANGLi
(Colege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JilinAgriculturalUniversity,Changchun13011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studythesuitablegrowthdensityandtheoptimalharvesttimeofTribulusterestris.Method:Four
growthdensitiesweresetwith60cmbreadthridgeandindividualdistanceof10,20,30and50cm.Theyieldperindividualandper
unitareaunderthediferentgrowthdensitiesweredetermined.Usingyamsaponinasastandardsubstance,thetotalsaponinofT.ter
restriswasdeterminedbyUVspectrophotometry.Result:Theindividualyielddecreasedwiththedensityincrease,butthediference
·257·
第33卷第7期
2008年4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7
April,2008
between30cmand50cmindividualdistancewasnotsubstantial.Theyieldperunitareaincreasedwithdensityincrease,andthe
diferencebetweenaldensitieswassignificant.TheyieldpeakwasinthelasttendayofAugust.Thebestleavesareaindexwas1.4
atthegrowthpeaktime.ThetotalsaponinscontentreachedpeaksrespectivelyinthelasttendayofJuneandAugust,butthepeakin
lasttendayofAugustwasconsistentwiththeoneofyieldperunitarea,andthetotalashescontentwasthelowestatthesametime.
Conclusion:Thesuitablegrowthdensityis10cmindividualdistanceonthe60cmbreadthridge.Theoptimalharvesttimeisinthe
lasttendayofAugust.Theyieldperunitareais1400~2000kg·hm-2.
[Keywords] Tribulusterestris;fitinggrowthdensity;bestharvesttime
[责任编辑 张宁宁]
[收稿日期] 20060119
[通讯作者] 孙启时,Tel:(024)23986468,Fax:(024)23986468,E
mail:sunqishi@sina.com
RPHPLC测定大叶紫珠中桦木酸的含量
潘 萍,贾凌云,孙启时
(沈阳药科大学 中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6)
[摘要] 目的:建立云南民间常用药大叶紫珠中桦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46
mm×200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63∶37)为流动相,205nm为检测波长。结果:大叶紫珠中桦木酸与
其他成分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考察3个不同来源的大叶紫珠叶中桦木酸的含量,不同来源桦木酸含量差异较大,其
中云南大叶紫珠叶中桦木酸含量最高。测定线性范围为00166~0332m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为
985%。结论:该法便捷、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以控制该药材的质量。
[关键词] 大叶紫珠;桦木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302(2008)07075303
  大叶紫珠为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 Calicarpa
macrophylaVahl.,以根、茎、叶入药,具有散瘀止血,
消肿止痛的功效[1],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
贵州、云南等省。大叶紫珠中含有三萜、黄酮、甾醇
类等成分,其中三萜酸类成分具有一定的镇痛活
性[2]。本研究从大叶紫珠茎中分离得到桦木酸等
三萜酸类成分,桦木酸为羽扇豆烷型三萜酸类化合
物,具一定的镇痛活性,此外桦木酸还具有抗 HIV
病毒[3]、抗黑色素瘤[4]及较强的抗癌活性[5]。大叶
紫珠在云南民间长期用作镇痛药,现在多种制剂中
均有使用。由于国内外对大叶紫珠化学成分研究较
少,且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在国内外尚未见报
道,因此难以控制大叶紫珠药材及其制剂质量。本
研究采用乙腈01%磷酸溶液等度洗脱,首次以高
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桦木酸的含量,并以此作为大叶
紫珠质量控制的一个方法。
1 材料
1.1 样品来源 大叶紫珠叶采自云南西双版纳、湖
南会同、广东清平,经沈阳药科大学药用植物教研室
孙启时教授鉴定为大叶紫珠C.macrophyla。
1.2 仪器与试剂 日本岛津 LC-10AT高效液相
色谱仪,甲醇、乙腈均为色谱纯,天津市康科德科技
有限公司水(娃哈哈纯净水,杭州娃哈哈集团)。其
他为分析纯。桦木酸对照品,自制,纯度985%以
上。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 Kroma
silC18(46mm×200mm,5μm),流动相乙腈
01%磷酸溶液(63∶37),检测波长205nm,流速10
mL·min-1,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μL,理论塔板
数按桦木酸计算应不低于5000,此条件下,样品中
桦木酸(tR=146min)与相邻峰分离度大于 15。
见图1。
·357·
第33卷第7期
2008年4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7
April,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