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Morphology of leaf epidermis of Fritillaria in Anhui province

安徽贝母属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研究



全 文 :安徽贝母属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研究
周守标 3 o王 影 o李金花 o王春景 o余本祺
k安徽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o安徽 芜湖 uwtsssl
≈摘要   目的 }为安徽省贝母属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叶表皮形态依据 ∀方法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 ∀
结果 }除铜陵黄花贝母的下表皮细胞类似平行四边形外 o其他种叶表皮细胞表面观均为长方形或长条形 o垂周壁平
直 !浅波状 !波状或深波状 ∀气孔器为 „¯¯¬∏°型 o仅分布于下表皮 o椭圆形 o单个随机分布 o部分种保卫细胞两极有
×形加厚 o除祁门贝母的气孔器内腔不明显外 o其他种均具有明显的内腔 o气孔器外拱盖内缘波状 !浅波状或近平
滑 ∀角质层纹饰鳞片状 !片状 !颗粒状或突起呈疣状 o其中皖江贝母角质层具条状隆起 ∀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呈凸缘
状或凹陷沟状 o部分种的平周壁凹陷或凸起 ∀结论 }叶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式样 !气孔器外缘 !角质层 !叶表皮细胞壁
等叶表皮特征在种间均有一定的差异 o可以为贝母属植物的生药鉴定 !属内种间的划分和系统演化关系的探讨提
供实验依据 ∀
≈关键词   贝母属 ~叶表皮形态 ~生药鉴定
≈中图分类号   ≥ xyz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zlsu2stsx2sx
≈收稿日期   ussx2tt2tw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kussyŽ
sys2„l~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基金 kussw¶¼¶ssvl~安徽
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基金
≈通讯作者   3 周守标 o∞2°¤¬¯}½«²∏¶«²∏¥¬¤²ƒ √¬³qtyvq¦²°
百合科贝母属 Φριτιλλαρια q是一类重要的药用
植物 o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 o在我国除南方
少数几个省之外 o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tou  ∀
安徽省是我国贝母属植物分布的东南缘 o现资料记
载的有 tt种 ou变种 ot变型 ≈v  o是贝母群南方种系
的重要分布和分化中心 o但对有些种分类位置处理
上存在的争议 ≈w  o使安徽贝母属植物的栽培 !生药
鉴定和用药都产生了混乱 ∀
植物叶表皮性状的研究对植物分类及生药鉴定
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xoy  o但对于安徽贝母属植物
叶表皮性状的研究 o仅有李萍等 ≈zo{ 对安徽贝母 Φ.
ανηυιενσισ的叶表皮进行过显微观察 ∀本研究对分
布于安徽省的 z种 !t变种贝母属植物进行了光学
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o通过观察比较叶表皮细胞
形状 !气孔器类型和角质层等特征 o寻求有意义的叶
表皮性状 o旨在为安徽贝母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和生
药鉴定提供微形态资料 ∀
1 材料和方法
观察材料均采自安徽省野外 o邵建章 !郭新弧等
教授鉴定 o安徽师范大学校园内栽培后观察研究 o凭
证标本保存于安徽师范大学标本室 ∀材料名称和采
集地点见表 t∀
表 t 材料来源
种名 采集地 凭证标本号
祁门贝母 Φριτιλλαρια θιµ ενενσισ 祁门鸦坑 秦卫华 o王影 qswsvtx
天目贝母 Φ. µ οναντηα 宁国仙霞 王影 o王春景 qswsvus
窄叶小贝母 Φ. ξιαοβειµ υ 宁国仙霞 王影 o王春景 qswsvt|
黄山贝母 Φ. ηυανγσηανενσισ 铜陵朱村 田长城 o王影 qswsvuu
铜陵黄花贝母 铜陵董店 王影 o田长城 qswsvut
Φ . µ οναντηα √¤µq τονγλινγενσισ
皖江贝母 Φ. ωανϕιανγενσισ 铜陵大城山 田长城 o王影 qswsvuv
浙贝母 Φ. τηυνβεργιι 霍邱叶集 周守标 o王影 qswsvuw
安徽贝母 Φ. ανηυιενσισ 舒城城冲 王影 o王春景 qswsvux
1q1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
气孔器纵切面观察 }选择正常植株上的完整成
熟叶片 o剪取中脉两侧 tqx ¦° ≅ tqx ¦°的小块 o
ƒ„„固定 o材料设 x个重复 o常规石蜡切片法切片 o
切片厚度 tu Λ°o番红 2固绿对染 o中性树胶封片 o
’ ¼¯°³∏¶p …÷xu显微镜下观察拍照 ∀
叶表皮观察 }选取新鲜植株靠近基部的成熟叶
片 o于叶片中脉处剪取 t ¦° ≅ t ¦°的小块 o置于
xsh ‘¤≤ ’¯溶液中浸泡至叶片发白后取出 o蒸馏水
冲洗后撕取上下表皮 oth的番红染色 o乙醇梯度脱
水 o二甲苯透明 o中性树胶封片 o’ ¼¯°³∏¶p …÷xu显
微镜下观察拍照 ∀
1q2 扫描电镜下观察的材料
#xst#
第 vu卷第 u期
ussz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u
¤±∏¤µ¼o ussz
直接剪取蜡叶标本叶片 t ¦°u小块 o贴在样品
台上 o然后镀金喷膜 o在 ∞’ p txvs∂ °k德国 ∞’
公司 l型扫描电镜下观察和拍照 ∀
2 结果
2q1 扫描电镜下观察的叶表皮特征
2q1q1 气孔器外拱盖内缘特征 根据所观察植物
的气孔器外拱盖内缘特征 o可分为 }k„l气孔器外拱
盖内缘近平滑 o如祁门贝母 ≈|  !天目贝母 ≈t  !窄叶小
贝母 ≈ts  k图 t2voyo|l~k…l气孔器外拱盖内缘浅波
状 o存在于黄山贝母 ≈tt  !铜陵黄花贝母 ≈tu  !皖江贝
母 ≈ts  !浙贝母 ≈t  k图 t2tuotxot{~图 u2vl~k≤ l气孔
器外拱盖内缘波状 o如安徽贝母 ≈tu  k图 u2yl∀
图 t 安徽贝母属植物叶表皮扫描电镜观察
tq祁门贝母 k ≅ txs l~ uq祁门贝母 k ≅ txs l~ vq祁门贝母
k ≅ t sssl~wq天目贝母 k ≅ txsl~xq天目贝母 k ≅ txsl~yq天目贝
母 k ≅ t sssl~zq窄叶小贝母 k ≅ txsl~{q窄叶小贝母 k ≅ txsl~|q
窄叶小贝母 k ≅ t sssl~tsq黄山贝母 k ≅ txsl~ttq黄山贝母
k ≅ txsl~tuq黄山贝母 k ≅ t sssl~tvq铜陵黄花贝母 k ≅ txsl~twq
铜陵黄花贝母 k ≅ txsl~txq铜陵黄花贝母 k ≅ t sssl~tyq皖江贝母
k ≅ txsl~tzq皖江贝母 k ≅ txsl~t{q皖江贝母 k ≅ t sssl
2q1q2 角质层特征 根据上下叶表皮的角质层特
征可划分为 }k„l角质层具疣状突起 o如祁门贝母 !
天目贝母 !铜陵黄花贝母 !黄山贝母 !窄叶小贝母 o其
中铜陵黄花贝母同时还有少量的片状纹饰 k图 t2
txl~k…l角质层具条状隆起和大量密集鳞片 o仅见
于皖江贝母 k图 t2t{~图 v2tsl~k≤l角质层具大量密
集鳞片和片状纹饰 o存在于浙贝母 k图 u2t ∗ v~图 v2
|l~k⁄l角质层具颗粒 o仅见于安徽贝母 k图 u2w ∗
yl∀
图 u 安徽贝母属植物叶表皮扫描
电镜 kt ∗ yl和光镜 kz ∗ t{l观察
tq浙贝母 k ≅ txsl~uq浙贝母 k ≅ txsl~vq浙贝母 k ≅ t sssl~wq安徽贝
母 k ≅ txsl~xq安徽贝母 k ≅ txsl~yq安徽贝母 k ≅ {ssl~zq祁门贝母
k ≅ ussl~{q天目贝母 k ≅ ussl~|q窄叶小贝母 k ≅ ussl~tsq黄山贝母
k ≅ ussl~ttq铜陵黄花贝母 k ≅ ussl~tuq皖江贝母 k ≅ ussl~tvq浙贝
母 k ≅ ussl~twq安徽贝母 k ≅ ussl~txq黄山贝母 k ≅ wssl~tyq窄叶小
贝母 k ≅ ussl~tzq铜陵黄花贝母 k ≅ ussl~t{q浙贝母 k ≅ ussl
2q1q3 细胞壁特征 根据上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
性状 o可以分为 v类 }k„l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部分
侧壁突出于平周壁上 o呈凸缘状 o如祁门贝母 !窄叶
小贝母 !黄山贝母 !浙贝母 !安徽贝母 k图 t2touozo
{otsott~图 u2touowoxl~k…l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
部分侧壁凹陷呈沟状 o存在于天目贝母 !铜陵黄花贝
母 k图 t2woxotvotwl~k≤l上表皮细胞垂周壁部分侧
壁突出于平周壁上 o呈凸缘状 o下表皮细胞垂周壁部
#yst#
第 vu卷第 u期
ussz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u
¤±∏¤µ¼o ussz
分侧壁凹陷呈沟状 o仅见于皖江贝母 k图 t2tyotzl∀
根据上下表皮细胞的外平周壁性状 o可分为 }
k„l上表皮细胞外平周壁凹陷 o下表皮细胞外平周
壁微凸 o如黄山贝母 k图 t2tsottl~k…l仅下表皮细
胞外平周壁微凸 o如窄叶小贝母 !铜陵黄花贝母 k图
t2zo{otvotwl~k≤ l上下表皮细胞外平周壁均没有
凸凹 o如祁门贝母 !天目贝母 !皖江贝母 !浙贝母 !安
徽贝母 k图 t2touowoxotyotz~图 u2touowoxl∀
2q2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叶表皮特征
2q2q1 叶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 安徽贝母
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 k表面观 l多为长方形或长条
形 o偶有近平行四边形 o如铜陵黄花贝母的下表皮细
胞 k图 u2ttlo细胞长轴与叶脉平行 o垂周壁平直 !浅
波状 !波状或深波状 ∀
2q2q2 气孔器特征 气孔器单个随机分布 o仅分布
于下表皮 o无副卫细胞 o属单子叶气孔器类型中的
„¯¯¬∏°型 ~椭圆形 o长轴与叶脉平行 o黄山贝母 !浙贝
母等种类的气孔器两极有明显或不明显的 ×型加
厚 k图 u2zo|otsotuotvotxl∀
根据气孔器保卫细胞的着生情况 o可以分为 u
类 }k„l保卫细胞凹陷 o如祁门贝母 !黄山贝母 !铜陵
黄花贝母 !窄叶小贝母 !皖江贝母 k图 v2tov ∗ yl~
k…l保卫细胞与叶表皮细胞在同一水平面 o存在于
天目贝母 !浙贝母 !安徽贝母 k图 v2uozo{l∀
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叶表皮的特征详见表
uov∀
3 讨论
3q1 扫描电镜和光镜下 o安徽贝母属植物的一些叶
表皮形态特征较为稳定 o如气孔器一致为 „¯¯¬∏°
型 o叶表皮细胞大多为长方形或长条形等 o与张耀甲
等 ≈tv  o李萍等 ≈z 的观察结果一致 o贝母属中这些较
为稳定的叶表皮形态特征为百合科的科下分类提供
了基础资料 ~在种间有差异的叶表皮特征 o如垂周壁
近 !浅波状 !波状或深波状 o角质层上的蜡质纹饰具
鳞片状 !片状 !颗粒状和疣状突起等可作为种间区分
的参考 ∀
3q2 铜陵黄花贝母 !黄山贝母 !祁门贝母和天目贝
母的叶表皮形态特征较为相似 o此 w种的外部形态
特征也较为相近 ~安徽贝母与其他种的外部形态特
征相差较大 o其叶表皮形态特征和其他种的差异也
较大 o这与李萍等 ≈zo{  !濮祖茂等 ≈tw 的观察结果一
致 ∀皖江贝母与天目贝母的外部形态特征虽十分相

图 v 安徽贝母属植物叶横切光镜观察
tq祁门贝母 k ≅ wssl~uq天目贝母 k ≅ wssl~vq窄叶小贝母 k ≅ wssl~
wq黄山贝母 k ≅ wssl~xq铜陵黄花贝母 k ≅ wssl~yq皖江贝母 k ≅
wssl~zq浙贝母 k ≅ wssl~{q安徽贝母 k ≅ wssl~|q浙贝母 k ≅ wssl~
tsq皖江贝母 k ≅ t sssl
近 o但两者叶表皮特征之间差异较大 ~窄叶小贝母与
浙贝母的外部形态特征较为相近 o但叶表皮特征差
异也较大 ∀
罗毅波 !陈心启 ≈w 根据外部形态的相似性 o把
窄叶小贝母归为浙贝母的异名 o同时把祁门贝母 !铜
陵黄花贝母 !黄山贝母 !皖江贝母归为天目贝母的异
名 o从本实验结果来看 o这种归属关系的正确与否仍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
殷淑芬 ≈tu 把铜陵黄花贝母定为天目贝母的变
种 o而杨永康等 ≈ts 把其作为黄山贝母的组合 o铜陵
黄花贝母与天目贝母的叶表皮形态特征较为相近 o
与黄山贝母的差异相对较大 o铜陵黄花贝母与天目
贝母 !黄山贝母的亲缘关系比较有待更多的实验证
据支持 ∀
3q3 本研究中贝母属植物采集地的地理分布从南
#zst#
第 vu卷第 u期
ussz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u
¤±∏¤µ¼o ussz
表 u 光学显微镜下安徽贝母属植物叶表皮的特征
种名
上表皮
细胞形状 垂周壁式样
下表皮
细胞形状 垂周壁式样
气孔器
保卫细胞 内腔
×型
加厚
祁门贝母 长方形 平直稍弧曲 长方形 深波状 凹陷 不明显 明显
天目贝母 长方形 浅波状 长方形 波状 与表皮细胞相平 明显 不明显
窄叶小贝母 长方形 平直 长方形 波状 凹陷 明显 明显
黄山贝母 长方形 平直稍弧曲 长方形 浅波状 凹陷 明显 明显
铜陵黄花贝母 长方形 平直稍浅波状 近平行四边形 浅波状 凹陷 明显 不明显
皖江贝母 长方形 浅波状 长方形 浅波状 微凹陷 明显 明显
浙贝母 长条形 平直 长条形 浅波状 与表皮细胞相平 明显 明显
安徽贝母 长方形 平直稍浅波状 长方形 浅波状 与表皮细胞相平 明显 不明显
注 }气孔器类型均为 „¯¯¬∏°型
表 v 扫描电镜下安徽贝母属植物叶表皮的特征
种名
气孔外拱
盖内缘
角质层
细胞壁
上表皮
垂周壁 外平周壁
下表皮
垂周壁 外平周壁
祁门贝母 近平滑 疣状突起 部分凸缘状 部分凸缘状
天目贝母 近平滑 疣状突起 多数凹陷呈狭沟状 多数凹陷呈狭沟状
窄叶小贝母 近平滑 疣状突起 部分凸缘状 部分凸缘状 微凸
黄山贝母 浅波状 疣状突起 部分凸缘状 凹陷 部分凸缘状 微凸
铜陵黄花贝母 浅波状 片状 !疣状突起 部分沟状 部分凹陷沟状 凸起
皖江贝母 浅波状 鳞片 !条状隆起 部分凸缘状 部分凹陷沟状
浙贝母 浅波状 片状 !鳞片状 部分凸缘状 部分凸缘状
安徽贝母 波状 颗粒状 部分凸缘状 部分凸缘状
向北依次为 }祁门贝母 !天目贝母 !窄叶小贝母 !黄山
贝母 !铜陵黄花贝母 !皖江贝母 !浙贝母与安徽贝母 o
前 y种均采自皖南山区 o后 u种采自大别山区的边
缘地带 ∀从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看 o前 x种植物的
叶表皮角质层上均有明显的疣状突起 o分布较北的
后 v种贝母属植物的叶表皮角质层上没有疣状突
起 o蜡质纹饰为鳞片状或颗粒状 ∀安徽贝母属植物
叶表皮的角质层特征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性 o李萍
等 ≈z 在对 uy种贝母属植物的叶表面显微观察中也
发现过类似现象 ∀
≈参考文献  
≈t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1中国植物志 ≈  q第 tw
卷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t|{s}|zq
≈u  梁松筠 q百合科 k狭义 l植物的分布区对中国植物区系研究的
意义 ≈ q植物分类学报 ot||xovvktl}uzq
≈v  谢中稳 o周良骝 q安徽贝母药用资源的分布及其利用 ≈ q安
徽农业科学 ot||xouvktl}ywq
≈w  罗毅波 o陈心启 q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贝母属的修订 ≈ q植
物分类学报 ot||xovvkyl}x|uq
≈x  洪亚平 o潘开玉 o陈之瑞 o等 q防己科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系
统学意义 ≈ q植物学报 ousstowvkyl}ytxq
≈y  任 辉 o潘开玉 o陈之瑞 o等 q葡萄科植物叶表皮特征及系统
学意义 ≈ q植物分类学报 oussvowtkyl}xvtq
≈z  李 萍 o蒋 鑫 o刘惠娟 o等 q贝母属植物叶表面显微观察研
究 ≈ q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ot||vouwkwl}usxq
≈{  李 萍 o濮祖茂 o蒋 鑫 o等 q叶表面角质层在贝母属植物叶
鉴定中的意义 ≈ q植物资源与环境 ot||wovkvl}ysq
≈|  张定成 o邵建章 q安徽百合科两新种 ≈  q植物分类学报 o
t||tou|kxl}wzwq
≈ts  杨永康 o吴家坤 o邵建章 o等 q国产贝母属的新分类群 k续 l
≈ q武汉植物研究 ot|{zovkul}twtq
≈tt  杨永康 o吴家坤 q国产贝母属的新分类群 ≈ q西北植物学报 o
t|{xoxktl}wtq
≈tu  殷淑芬 q安徽贝母属植物新植物 ≈ q植物分类学报 ot|{vout
ktl}tssq
≈tv  张耀甲 o程 林 o安旺盛 q甘肃贝母属植物花粉形态和叶表皮
特征的研究 ≈ q兰州大学学报 k自然科学版 lot||{ovwkwl}
tvvq
≈tw  濮祖茂 o丁 侃 o苏宝亮 o等 q云南贝母属药用植物叶表面扫
描电镜观察 ≈ q电子显微学报 ousstousktl}ttq
#{st#
第 vu卷第 u期
ussz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u
¤±∏¤µ¼o ussz
Μορπηολογψ οφ λεαφ επιδερµ ισ οφΦριτιλλαρια ιν Ανηυι προϖινχε
‹’˜ ≥«²∏2¥¬¤²o • „‘Š ≠¬±ªo Œ¬±2«∏¤o • „‘Š ≤«∏±2­¬±ªo ≠ ˜ … ±¨2´ ¬
(Κεψ Λαβ οφ ΒιολογιχαλΡεσουρχεσΧονσερϖατιον ανδ Υτιλιζατιον, Χολλεγε οφ Λιφε Σχιενχε,
Ανηυι Νορµ αλΥνιϖερσιτψ, Ωυηυ uwtsss,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ײ ³µ²√¬§¨ § ¬¨³¨ µ¬° ±¨·¤¯ √¨¬§¨ ±¦¨¶©²µ·«¨ ¶¼¶·¨°¤·¬¦·¤¬²±²°¼ ²©Φριτιλλαρια ¬± „±«∏¬³µ²√¬±¦¨q Μετη2
οδ : ¬ª«·°¬¦µ²¶¦²³«¼ ¤±§¶¦¤±±¬±ª¨¯ ¦¨·µ²± °¬¦µ²¶¦²³«¼ º µ¨¨ ¤³³¯¬¨§¬± ·«¨ µ¨¶¨¤µ¦«q Ρ εσυλτ: ׫¨ ¯¨ ¤© ³¨¬§¨ µ°¤¯ ¦¨ ¯¯¶º µ¨¨ ·¨¦·¤±ª¯¨
¬¨¦¨³··«¨ Φ. µ οναντηα √¤µq τονγλινγενσισo º«²¶¨ ¦¨ ¯¯¶²©·«¨ ²¯º µ¨¨ ³¬§¨ µ°¬¶º µ¨¨ ³¤µ¤¯¯¨ ²¯ªµ¤°o ·«¨ ³¤·¨µ±¶²©¤±·¬¦¯¬±¤¯ º¤¯ ¶¯º µ¨¨
¶·µ¤¬ª«·o ¶¬±∏²¯¤·¨o ∏±§∏¯¤±¦¨ ²µ§¨ ³¨∏±§∏¯¤±¦¨q ׫¨ ¶·²°¤·¤¯ ¤³³¤µ¤·∏¶º µ¨¨ ©²∏±§¨ §¬± ²¯º µ¨¨ ³¬§¨ µ°¬¶o ²¥¯²±ªo ·«¨ §¬¶·µ¬¥∏·¬²± ²©
¶·²°¤·¤¯ ¤³³¤µ¤·∏¶º¤¶µ¤±§²° ¤±§¶¬±ª¯ q¨ … ¶¨¬§¨ ¶Φ. θιµ ενενσισo ·«¨ ²·«¨ µ¶³¨ ¦¬¨¶¤¯¯«¤§¶·²°¤·¤¯ ¬±± µ¨¦¤√¬·¼ ²¥√¬²∏¶¯¼o ¬±± µ¨°¤µ2
ª¬± ²©²∏·¨µ¶·²°¤·¤¯ ¯¨ §ª¨ º¤¶¶°²²·«o ¶¬±∏¯¤·¨ ²µ¶¬±∏²∏¶q ׫¨ ¦∏·¬¦∏¯¤µ²©·«¨ ¯¨ ¤© ³¨¬§¨ µ°¬¶º¤¶¶¦¤¯¼o ³¤·¦«¤¥¯ o¨ ªµ¤±∏¯¤µ²µº¤µ2
·¨§o ¶·µ¬³¤³²³«¼¶¬¶¤¯¶² ¬¨¬¶·¨§¬± Φ. ωανϕιανγενσισq ׫¨ ¤±·¬¦¯¬±¤¯ º¤¯¯²©·«¨ ¯¨ ¤© ³¨¬§¨ µ°¬¶¦¨¯¯ ©¯¤±ª¨ §²µ¶∏±®¨ ± ¤¶¦«¤±±¨¯o ·«¨
²∏·¨µº¤¯ ¶¯²©¶²°¨¶³¨ ¬¦¨¶º µ¨¨ ¶∏±®¨ ± ²µ³µ²·∏¥¨ µ¤±·q Χονχλυσιον: ≥²°¨¦«¤µ¤¦·¨µ¶²©·«¨ ¯¨ ¤© ³¨¬§¨ µ°¬¶o ¶∏¦«¤¶¶«¤³¨ ²©¶∏µ©¤¦¨
¦¨¯¯¶²µ³¤·¨µ± ²©¤±·¬¦¯¬±¤¯o ¬±± µ¨°¤µª¬± ²©²∏·¨µ¶·²°¤·¤¯ µ¬° ¶¬½¨ o ¦∏·¬¦∏¯¤µ° °¨¥µ¤±¦¨ ¤±§·«¨ ¦¨¯¯ º¤¯¯¶«²º °²µ¨ ²µ¯¨¶¶§¬©©¨µ2
±¨¦¨ ¤°²±ª·«¨ ¶³¨ ¦¬¨¶q ׫²¶¨ ¦«¤µ¤¦·¨µ¶³µ²√¬§¨ ¬¨³¨ µ¬° ±¨·¤¯ √¨¬§¨ ±¦¨¶©²µ·«¨ §¬√¬¶¬²± ²©¶³¨ ¦¬¨¶¤±§¶¼¶·¨°¤·¬¦ √¨²¯∏·¬²± µ¨ ¤¯·¬²±2
¶«¬³¶²©Φριτιλλαριαq
[ Κεψ ωορδσ] Φριτιλλαρια~ ¯¨ ¤© ³¨¬§¨ µ°¬¶°²µ³«²¯²ª¼~ ³«¤µ¤¦²ª±²¶·¬¦¤¯ ¬§¨ ±·¬©¬¦¤·¬²±~ „±«∏¬³µ²√¬±¦¨
≈责任编辑 张宁宁  
≈收稿日期   ussy2sw2tz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kussw…„zut„us~||2|u|2
st2tyl~国家 /十五 0科技支撑计划 kussy…„tssy„tul~江苏省自然
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k…Žussssusl
≈通讯作者   3 郭巧生 oר¯}ksuxl{wv|yx|to∞2°¤¬¯}ª´ ¶ƒ «¨ µ¥2
¶·¬° ¶¨q¦²°
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花粉形态比较研究
王桃银 o郭巧生 3
k南京农业大学 中药材研究所 o江苏 南京 utss|xl
≈摘要   目的 }研究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花粉形态特征 o以便为药用菊花的孢粉学研究提供资料 o并为优质
品种的建立和规范化种植 kŠ„°l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利用扫描电镜对药用菊花 tu个栽培类型的花粉形态进行
观察和比较 ∀结果与结论 }花粉粒长球形 o赤道面观椭圆形 o极面观 v裂圆形 o具 v萌发沟 o外壁表面具刺状雕纹 o
但不同栽培类型之间存在差异 o这为优质品种的筛选提供了参考依据 ∀
≈关键词   药用菊花 ~栽培类型 ~花粉形态
≈中图分类号   ≥ xyz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zlsu2sts|2sw
药用菊花为菊科菊属植物菊 Χηρψσαντηεµ υµ
µ οριφολιυµ • ¤°¤·q的干燥头状花序 o为常用中药 o具
有散风清热 o平肝明目等功效 ∀用于风热感冒 o头痛
眩晕 o目赤肿痛 o眼目昏花 ≈t  ∀我国药用菊花具有
悠久的历史 o分布广泛 o类型多样 o根据产地的不同 o
主要有杭菊 !贡菊 !亳菊 !滁菊 !怀菊 !济菊和祁菊等
类型 o但是经过长期的相互引种栽培 o造成了地区间
药用菊花类型的混杂 ∀
有关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化学成分 ≈u2w  !农药
与重金属残留 ≈x  !生理特性 ≈yoz  !分子生物学 ≈{ 及新
品种选育 ≈| 等方面已有较多报道 o曾有学者对杭菊
花粉进行过描述 ≈ts  o但对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进
#|st#
第 vu卷第 u期
ussz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u
¤±∏¤µ¼o us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