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咳喘穴位贴片与贴散体外透皮特性比较研究
何 群,邓桂明,杨广民,徐 立,王 适
(湖南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 药剂教研室,湖南 长沙 410208)
[摘要] 目的:比较咳喘穴位贴片与咳喘穴位贴散的体外透皮特性,从而评价剂型改革的可行性。方法:以丁
香酚,麻黄碱累计透皮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选择Franz扩散池及离体兔皮法进行体外透皮试
验。结果:贴散中麻黄碱和丁香酚的累计透皮率与时间的关系均为威布尔分布模型,贴片中麻黄碱和丁香酚的累
计透皮率与时间关系的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模型。以丁香酚为指标,贴片的透皮速度是贴散的2319倍,透
皮总量是贴散的1738倍;以麻黄碱为指标,贴片的透皮速度是贴散的1784倍,透皮总量是贴散的1215倍。结
论:咳喘穴位贴片的透皮速度比贴散快,透皮总量比贴散多,透皮特性优于原剂型。
[关键词] 咳喘穴位贴片;咳喘穴位贴散;Franz扩散池;丁香酚;麻黄碱;HPLC;Higuchi方程;威布尔分布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302(2007)18187704
[收稿日期] 20061120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05C371(2006.012007.12)
[通讯作者] 何群,Tel:(0731)8458231,8458230,13974930514,E
mail:hequn88@126.com
咳喘穴位贴散系本院中医附属第一医院长期用
于预防及治疗咳喘及喘息型支气管炎的医院制剂,
由于贴散皆为生药原粉,用时需姜汁调敷,剂型落
后、使用不便、躯干部位不易敷贴稳定、易弄脏衣物、
无法携带、易染菌等缺点,为了克服传统散剂的弊
端,保证疗效,故改成贴片。欧美等国对贴片研究较
多,国内对其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1],中药贴片研
究报道极为罕见[25]。为探讨2种剂型的透皮规律,
比较其有效性的差异,作者以丁香酚,麻黄碱透皮率
为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选择 Franz
扩散池离体皮肤法对该穴位贴片与贴散的体外透皮
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盐酸麻黄碱(批号1241200001)、丁香酚(批号
725200209)均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丁
香、麻黄、白芥子、紫菀等8味药材购自湖南省药材
公司经销部,经我院杨广民教授鉴定符合2005年版
《中国药典》一部有关规定;氮酮(化学纯 天津市科
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生理盐水(自制);药用黄
凡士林 (包头黄河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批号
20050101);单硬脂酸甘油酯(上海三浦化工有限公
司,批号20020912);甘油(河南焦作市化工三厂,批
号 050116);Span60(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
中心,批号20040202);Tweenum80(天津市光复精
细化工研究所,批号20051022)。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Agilent1100系列四
元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AgilentChemSta
tion(Agilent化学工作站)、手动进样器(以上均系安
捷伦科技有限公司);AR2140型 Adenturer电子分
析天平(感量01mg,奥豪斯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
司);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巩义
市英峪予华仪器厂);Franz扩散池(自制)全玻璃注
射器(10mL)(上海注射器厂);超声波清洗器(昆山
市淀山湖检测仪器厂)。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湖南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
中心提供,一级)。
2 方法与结果
2.1 咳喘穴位贴片及贴散的制备
2.1.1 咳喘穴位贴片的制备 将本处方8味药材
粉碎过40目筛,用超临界 CO2萃取法提取有效部
位,另将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药用黄凡士林、羊
毛脂、Tweenum80,Span60、甘油等水浴加热使其熔
融,降温至40℃以下,加入上述超临界CO2萃取物,
混匀,排气泡,涂布于白细布上使其自然冷却,凝固
成2mm厚、直径为2cm的贴片。
2.1.2 咳喘穴位贴散的制备 将本处方7味药材
粉碎过40目筛,按等量递增法混匀,另将生姜熬成
汁,加入姜汁到上述7味药粉中调成糊状备用。
2.2 有效成分定量方法
·7781·
第32卷第18期
2007年9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2,Issue 18
September,2007
2.2.1 HPLC测定丁香酚的含量 色谱条件[6]:
HypersilGOLDC18色谱柱(46mm×150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55∶45);柱温 40℃;检测器
DAD;丁香酚检测波长 280nm;流量 10mL·
min-1。理论塔板数按丁香酚、桂皮醛计算不少于
3000,分离度大于15。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丁香酚对照品
00217g,置10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
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丁香酚0217mg)。
供试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丁香细粉约03g,精
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
重,超声处理45min,放冷,再称重,用甲醇补足损失
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吸取续滤液5mL,置25mL
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2.2 HPLC测定贴散中麻黄碱含量 色谱条
件[7]:HypersilGOLDC18色谱柱(46mm×150mm,
5μm);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磷酸调pH
30)(10∶90);柱温25℃;检测器 DAD;检测波长
206nm;流量10mL·min-1。理论塔板数按麻黄
碱计算不少于3000,分离度大于15。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盐酸麻黄碱对照
品100mg,置5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
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50mL量瓶中,用流
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盐酸麻黄
碱8μg)。
供试液的制备:取麻黄细粉约02g,精密称定,
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重,超声
处理45min,放冷,再称重,用甲醇补足损失的重量,
摇匀,滤过,精密吸取续滤液1mL,置中性氧化铝柱
上,用50%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9mL置10mL量
瓶中加磷酸1滴,用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
得。
2.3 咳喘穴位贴片与贴散体外透皮特性研究
2.3.1 离体动物皮肤的制备 取体重合格的兔子,
静养24h,处死。以8%硫化钠溶液去除兔毛,温水
洗净,取下背部皮肤,去除皮下脂肪及筋膜、血管,再
用生理盐水洗净,置于冰箱中4℃冷藏备用。
2.3.2 透皮试验基本方法 经皮渗透实验装置与
基本方法采用离体皮肤法,实验采用改良 Franz扩
散池,将兔皮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置于样品室与接
受室之间,固定,角质层朝上,真皮一侧与接受液接
触,排尽气泡,样品室与接受室直径均为22cm2,透
皮面积为38cm2,接受池中加入14mL生理盐水
(接收介质),供给室中加入供试样品2g,将安装好
的Franz扩散池置于(37±1)℃中搅拌,采用循环
水浴保温,磁力搅拌器的搅拌速度为 1250r·
min-1,于一段时间内间隔一定时间倾取全部接受
液,立即补充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排气泡后继续实
验,取接受液14mL,同时补加14mL生理盐水,接
受液样品用HPLC测定丁香酚及麻黄碱的含量,以
皮上未透皮样品(2.1.1及2.1.2制备的样品)做比
较,求出各时间下的累计透皮率。
2.3.3 咳喘穴位贴片与贴散各试验样品累计透皮
率测定结果 将咳喘穴位贴片与贴散按2.3.2的方
法测得丁香酚、麻黄碱的累计透皮率结果如表1、图
1所示。
表1 咳喘穴位贴片与贴散体外透皮试验 %
t
/h
丁香酚累计透皮率
贴片 贴散
麻黄碱累计透皮率
贴片 贴散
1 150 048 478 127
2 269 093 746 256
3 389 136 952 357
4 502 175 1125 451
5 587 223 1278 585
6 674 267 1417 693
8 822 330 1661 848
10 983 378 1878 972
12 1130 446 2072 1161
18 1415 582 2576 1550
24 1699 668 3000 1755
30 1981 847 3374 2243
42 2311 1081 4023 2968
54 2565 1306 4585 3569
66 2839 1512 5086 4029
78 3105 1713 5544 4473
90 3343 1900 5968 4948
图1 咳喘穴位贴片与贴散体外透皮试验结果
2.3.4 咳喘穴位贴片与贴散各试验样品透皮动力
学模型的拟合 将咳喘穴位贴片与贴散各试验样品
透皮实验结果进行数学处理,建立透皮动力学方程,
并将曲线拟合成直线,即线性化处理,见表2。
·8781·
第32卷第18期
2007年9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2,Issue 18
September,2007
表2 咳喘穴位贴片与贴散各试验样品透皮动力学模型的拟合 %
数学模型
判断
指标
丁香酚累计透皮率
贴片 贴散
麻黄碱累计透皮率
贴片 贴散
威布尔分布 r 09960 09980 09995 09990
SUM 2480 1487 9232 5366
R2 09954 09989 09995 09994
Higuchi方程 r 09989 09945 09999 09952
SUM 3648 6338 0003154 3895
R2 09993 09954 09999 09960
零级动力学 r 09709 09943 09788 09924
SUM 1018 6532 2116 6106
R2 09811 09953 09878 09937
一级动力学 r 08339 08636 08737 08651
SUM 8938 3077 1549 2221
R2 08339 07776 09108 07711
对数正态分布 r 09665 09295 09608 09314
SUM 1169 7868 3874 5368
R2 09783 09431 09777 09447
注:r为线性相关系数;SUM为残差平方和;R2为拟合度;r临 =0874(α=001;υ=5)
由数学模型拟合结果可知咳喘穴位贴片组 Q
与t之间有相关性的函数关系为威布尔分布模型、
Higuchi方程模型、零级动力学模型、对数正态分布
模型,进一步比较残差平方和及拟合度,则更接进、
更符合Higuchi方程模型;咳喘穴位贴散组Q与t之
间有相关性的函数关系为威布尔分布模型、Higuchi
方程模型、零级动力学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进
一步比较残差平方和及拟合度,则更接进、更符合威
布尔分布模型。
2.3.5 咳喘穴位贴片与贴散各试验样品透皮动
力学参数的提取及比较 为比较上述各组的透皮
速度及累积透皮量,设累积透皮量达 30%所需时
间 T30%为透皮速度参数,透皮时间达90h的累积
透皮率 Q90h为累积透皮量参数,代入各组对应的
数学函数方程式中,计算出 T30%及 Q90h,根据理论
值拟合的 T30% 95%可信限的置信区间拟合 T10%
±z,其中 z=t1-0005/2·S/|b|[1+1/n+(y30% -
珋y)2/b2lxx]
1/2运用统计学方法求出各参数的误差
范围,即95%置信区间 z,进而求出拟合 T30% ±z,
再换算出 T30% ±z,同样,根据理论值拟合的 Q90h
95%可信限的置信区间拟合 Q90h±z,其中 z=
t1-0005/2·S[1/n+(x90h-珋x)
2/lxx]
1/2运用统计学
方法求出各参数的误差范围,即95%置信区间 z,
进而求出拟合 Q90h±z,再换算出 Q90h±z,计算结
果见表3,4。
表3 各试验样品透皮动力学参数T10%,Q90h
剂型 指标 T30% /h Q90h/%
贴片 丁香酚 7137 3398
麻黄碱 2399 5968
贴散 丁香酚 1655 1955
麻黄碱 4280 4912
表4 各组参数T30%,Q90h的误差范围
剂型 指标 T30% /h Q90h/%
贴片 丁香酚 7106~7169 3365~3431
麻黄碱 2386~2412 5852~6084
贴散 丁香酚 1647~1663 1839~2071
麻黄碱 4207~4353 4802~5022
由表3,4可知,透皮速度快者T30%小,透皮总量
高者Q90h大,贴片与贴散麻黄碱和丁香酚两个指标
T30%及Q90h可信区间皆未重叠,差别有统计意义,以
丁香酚为指标,贴片的透皮速度是贴散的2319倍,
透皮总量是贴散的1738倍;以麻黄碱为指标,贴片
的透皮速度是贴散的1784倍,透皮总量是贴散的
1215倍。所以咳喘穴位贴片的透皮速度比贴散要
快,透皮总量比贴散多。
3 小结
由本实验结果可知:贴散中盐酸麻黄碱和丁香
酚的累计透皮率与时间的关系均为威布尔分布模
型,贴片中盐酸麻黄碱和丁香酚的累计透皮率与时
间关系的释药曲线符合 Higuchi方程,两者透皮机
理不同。
·9781·
第32卷第18期
2007年9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2,Issue 18
September,2007
透皮速度参数T30%相当于透皮总量(最大量接
近60%)的50%所需时间,透皮总量参数Q90h(90h
后释药量极少,几乎测不出)相当于每贴的使用时
间。
[参考文献]
[1] 奚 炜,胡晋红,朱全刚,等.来氟米特贴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
特性[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4,4(3):240.
[2] 黄绳武,宋宵宏.中药复方制剂心安康贴剂的透皮吸收促进剂
选择研究[J].药学研究,2003,6(7):391.
[3] 张 奇,邓英杰,刘令勉.透皮吸收促进剂对青龙贴中麻黄生
物碱透皮吸收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0年 3月,25
(3):154.
[4] 寿 旦,张静芸.化瘀巴布膏体外透皮吸收研究[J].中草药,
2003,34(3):220.
[5] 李西林,徐莲英,蔡贞贞.麻黄体外透皮吸收特性研究[J].中
成药,2004,26(5):356.
[6] 中国药典[S].一部,2005:92,224.
[7] 张 杰,杜 进,张志勇.HPLC法测定麻黄碱含量[J].黑龙江
医药,2003,16(2):95.
CutaneouspermeationcomparisonofKechuanacupointpatchandpower
HEQun,DENGGuiming,YANGGuangnin,XULi,WANGShi
(ColegeofPharmaceutics,HuNa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Drug,Changsha41020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comparethecutameouspermeationofKechuanacupointpatchandpower,andevaluatethepossibil
ityofdosageformreformofKechuanrecipe.Method:TaketheEugendandEphedrineastheindexes,HPLCwasemployedtodeter
minetheircontents,thepondwithFranzdifusionwereusedtomeasuredthecutameous.Result:ThepermeationofPatchmatched
withHiguchiEquation.TakeEugendastheindex,thepermeationrateoftotalofPatchis2319and1738timesofthepowder,and
1784and1215timesofthepowderwiththeEphedrineasasindex.Conclusion:ThepermeationrateofKechuanacupointpatchwas
morerapidthanthepowder.Moreover,thetotalquantityofpermeationofpatchwasalsomorethanthepowder.
[Keywords] Kechuanacupointpatch;Kechuanacupointpowder;Franzdifusion;eugend;ephedrine;HPLC;HiguchiEqua
tion;Weibuldistribution [责任编辑 鲍 雷]
[收稿日期] 20060927
[基金项目] 广西教育厅项目(桂教科研[2004]20)
[通讯作者] 杨克迪,Tel:(0771)2945608,Fax:(0771)3233718,Email:kdyang@163.com
HPLC研究玉屏风散活性组分群一釜法提取效果
杨克迪,暴惠宾,李 宏,何开鹏
(广西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摘要] 目的:研究玉屏风散中活性成分群(黄芪甲苷、升麻苷及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提取条件。方
法:采用一釜法提取玉屏风散中活性成分群,HPLC分析各活性成分含量。以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及得率为指
标,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较佳的
提取条件为:单位质量(g)药材以10mL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在80℃下提取4h。提取物中活性成分总含量和
得率分别为0.53%,0.16%。结论:在文中较优提取条件下,玉屏风复方中活性成分群得到有效提取。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玉屏风散;活性成分群;一釜法提取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302(2007)18188004
·0881·
第32卷第18期
2007年9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2,Issue 18
September,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