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致谢 °≤部分得到成都中医药大学宋英副教授帮
助 ∀
≈参考文献
≈t 肖培根 q新编中药志 q第一卷 q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oussu q
vzu q
≈u 楼之岑 o秦 波 q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k北方编l q北
京 }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ot||x q|u{ o
|ys q
≈v 郭巧生 o段金廒 o贺善安 q半夏不同居群 v种化学成分的动态比
较研究 q中国中药杂志 ousst ouykxl }u|{ q
≈责任编辑 王康正
金钗石斛组培品与野生品的形态组织学比较
任凌燕 o范俊安 3 o王昌华 o张 艳
k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o重庆 wsssyxl
金钗石斛 ∆ενδροβιυµ νοβιλε ¬±§¯ q为兰科石斛属植物 o是
我国常用珍贵中药 o5神农本草经6列为上品 o具有显著的养
阴益精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石斛具有增强人体免疫 o疏
通血管 o抗癌 o抗衰老及治疗白内障等作用≈t ∀由于生态环
境的恶化及长期的过度采集 o加上其生长繁殖极为缓慢 o石
斛的野生资源日趋稀少 o现已濒于绝灭≈u ∀为了解决石斛的
种苗 o品质复壮问题 o同时促进石斛的药材生产并保护种质
资源 o本课题组以组织培养方法对金钗石斛进行了快速繁殖
研究≈v ∀为了弄清金钗石斛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是否发生品
种变异 o同时为扩大石斛药材资源提供一定的依据 o对其组
培品和野生品的植物形态及组织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q1 材料 金钗石斛野生品来源于四川合江县 ∀金钗石斛
组培品来源于用其野生品的/龙抱柱0为繁殖材料 o经组织培
养成试管苗后 o移栽于基质为锯木屑后生长成熟的植株 ∀
1 q2 方法 采用徒手切片 !表面制片 o水合氯醛透化 o间苯
三酚和浓盐酸染色 o稀甘油装片 ∀光学显微镜 ≠ °≥ p
uk日本l显微摄影与观察 ∀
2 实验结果
2 q1 金钗石斛组培品与野生品组织结构显微比较 结果见
表 1 ∀金钗石斛组培品在根 !茎 !叶等组织构造上与野生品
相似 o但发现组培品的薄壁组织中所含的粘液质及淀粉粒等
细胞内含物较野生品的少 o且叶下表皮的气孔数目也相对较
少 ∀结果见表 t ∀通过对金钗石斛组培品与野生品的植物
形态进行比较 o发现二者在植物形态上大体相似 o只是组培
品的植株较为矮小 ~叶片较狭小 ∀
2 q2 金钗石斛组培品与野生品植物形态比较k表 ul 金钗
石斛组培品与野生品在药材性状上相似 o二者都是茎下部圆
柱形 o中央及上部扁圆形 o向上稍呈0之0形弯曲 o表面金黄色
或黄绿色 o有光泽 o有纵皱纹 o多节 o节稍膨大 o棕色 o常残留
膜状叶鞘 ∀但组培品的苦味及粘性不及野生品 ∀
表 t 金钗石斛组培品与野生品组织结构比较
品种 根横切面 茎横切面 叶主脉横切面 叶上下表皮 内含物
野生品 圆形 ∀从外到内依次
为表皮 !皮层 !中柱 !髓
部 ∀随着根的逐渐老化 o
表皮会完全脱落 ∀皮层
宽广 o其中外皮层明显 o
由 t 列略成椭圆形的细
胞组成 o壁甚厚且强烈木
化 ∀中柱部分由木质部
和韧皮部组成 o有限外韧
型 o木化 ∀中央无髓部或
髓部较小
扁圆形 o边缘有浅波 ∀
表皮为 t 列细小扁平细
胞 o外被厚的角质层 o黄
色 o易与细胞分离 ∀中柱
宽广 o散有多数有限外韧
型维管束 ~韧皮部外侧有
纤维束 o呈半环状 o壁甚
厚 ∀维管束周围的薄壁
细胞有时木化 o并具壁
孔 ∀薄壁组织中具含有
草酸钙针晶的粘液细胞
和网纹细胞
上 !下表皮外均被角质
层 ∀上 !下表皮均见有向
内突起的点状腺毛 o上表
皮可见稍突起的气孔 ∀
叶肉组织无栅栏组织和
海绵组织之分 ∀主脉维
管束外韧型 o韧皮部外侧
有纤维束 o呈半环状 o壁
甚厚 o木化 ∀薄壁细胞中
偶见草酸钙针晶
上表皮细胞较大 o多呈
xz边形 o具有向内突起的
点状腺毛 ∀下表皮细胞
较小 o呈多边形 o具有不
等式气孔和点状腺毛 o腺
毛周围具有角质纹理 o气
孔指数为 | qz h ∗ tu qx h
含淀粉
粒 !粘液质
相对较多
≈收稿日期 ussv2s|2t{
≈通讯作者 3范俊安 oר¯ }w{sszyv{ o∞2°¤¬¯}©¤±∏±¤± ¦´§¤qª²√ q¦±
#||y#
第 u|卷第 z期
ussw年 z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 z
∏¯¼ oussw
续表 t
品种 根横切面 茎横切面 叶主脉横切面 叶上下表皮 内含物
组培品 圆形 ∀从外到内依次
为表皮 !皮层 !中柱 !髓
部 ∀随着根的逐渐老化 o
表皮会完全脱落 ∀皮层
宽广 o其中外皮层明显 o
由 t 列略成椭圆形的细
胞组成 o壁甚厚且强烈木
化 ∀中柱部分由木质部
和韧皮部组成 o有限外韧
型 o木化 ∀中央无髓部或
髓部较小
扁圆形 o边缘有浅波 ∀
表皮为 t 列细小扁平细
胞 o外被厚的角质层 o黄
色 o易与细胞分离 ∀中柱
宽广 o散有多数有限外韧
型维管束 ~韧皮部外侧有
纤维束 o呈半环状 o壁甚
厚 ∀维管束周围的薄壁
细胞有时木化 o并具壁
孔 ∀薄壁组织中具含有
草酸钙针晶的粘液细胞
和网纹细胞
上 !下表皮外均被角质
层 ∀上 !下表皮均见有向
内突起的点状腺毛 o上表
皮可见稍突起的气孔 ∀
叶肉组织无栅栏组织和
海绵组织之分 ∀主脉维
管束外韧型 o韧皮部外侧
有纤维束 o呈半环状 o壁
甚厚 o木化
薄壁细胞中偶见草酸钙
针晶
气孔指数为 x q| ∗ tt q
t h ∀含淀粉粒 !粘液质
相对较少
表 u 金钗石斛组培品与野生品在植物形态的比较
品种 株高r¦° 茎粗r¦° 叶片形态 备注
野生品 vs ∗ xs t qvs 矩圆形 o长 y ∗ tu ¦° o宽 t ∗ v ¦° w ∗ x年生 o已开花
组培品 u ∗ us s q{s 较狭小 o长 t qx ∗ { qs ¦° o宽 s qx ∗ t q{ ¦° u年生 o未开花
3 小结
通过对金钗石斛组培品和野生品在植物形态 !药材形状
及根 !茎 !叶等组织构造的对比研究 o实验结果表明组培品与
野生品在形态组织结构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o说明金钗石斛
经过组织培养过程后 o在植物形态及组织结构上没有发生较
大的变异 ∀但二者在化学成分上是否一致 o有待进一步研
究 ∀
≈参考文献
≈t 夏鸿西 o朱利泉 o别之龙 o等 q石斛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q实
用药学 ot||| otvkvl }tt q
≈u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 q中国药用植物栽培
学 q北京 }农业出版社 ot||t qtstu q
≈v 张 艳 o范俊安 o李泉森 o等 q金钗石斛培养初步研究 q时珍国医
国药 ousst otukul }t{| q
≈责任编辑 王康正
°≤测定复方草玉梅含片中齐墩果酸的含量
陈万里 3 o茅向军 o熊慧林 o杨永东
k贵州省药品检验所 o贵州 贵阳 xxssswl
复方草玉梅含片用以治疗咽喉口腔肿痛 o由草玉梅 !两
面针 !射干 !百合 !生地 !玄参 !岗梅根 !甘草 !薄荷脑 |味药
组成 o收载于5贵州省药品标准6t||w年版修订本 ∀原质量标
准无含量测定项 o不利于标准提高及产品质量控制 o为控制
产品质量 o考虑到草玉梅为方中君药 o其中含齐墩果酸≈t o故
以草玉梅所含有效成分齐墩果酸为含测指标 ∀文献报道齐
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法有非水滴定法≈u !旋光法≈v !高效液相
色谱法≈w ox 等 o其中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 o结果准确 ∀
1 仪器与试药
≈收稿日期 ussu2tu2us
≈通讯作者 3陈万里 oר¯ }ks{xtly{szsys2uss
岛津 ≤ p ts√³高效液相色谱仪 o ≥× 色谱工作
站 ~齐墩果酸对照品k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o含量测定
用 o批号 szs|2|{svl ~复方草玉梅含片k贵州贵宝药业有限公
司 o批号 ussustu| oussustvt oussusvsyl ~甲醇为色谱纯 ~其余
试剂均为分析纯 ∀
2 方法与结果
2 q1 实验色谱条件 ∞¯¬·¨ ≤t{色谱柱kw qy °° ≅ uss °° ox
Λ° o大连依利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l ~流动相甲醇2水k|sΒ
tsl ~流速 t qs °#°¬±p t ~检测波长 uus ±° ~进样量 ts Λ~柱
温为室温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齐墩果酸与其他组分能达到
基线分离 o阴性对照无干扰k图 t o图 u o图 vl ∀
2 q2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齐墩果酸对照品适量 o加
甲醇制成每 t °约含 s qtu °ª的溶液 o即得 ∀
#ssz#
第 u|卷第 z期
ussw年 z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 z
∏¯¼ ous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