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Coleus carnosifolius Dunn.

肉叶鞘蕊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全 文 :≤ 2≤ 2≤ 2
≤ 2≤ 2≤ 2≤ 2
≤ 2≤ 2χ≤ 2χ
≤ 2χ≤ 2χ≤ 2χ≤ 2
χ∀以上光谱数据与文献≈报道的龙胆苦甙一致∀
化合物 无色透明方晶  ∗
ε 味甜∀ ∞ ≥    
        ≅   与标准品葡
萄糖红外叠谱一致故此化合物鉴定为葡萄糖∀
化合物 白色针状结晶  ∗
ε 反应呈阳性其红外光谱及
薄层层析  值均与标准品齐墩果酸一致∀
4 参考文献
 王建农等中草药 Β 
  ∏≤ ° ∏ Β 
 龚运淮天然有机化合物的≤ 核磁共振化学位移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Β 
致谢 原植物样品由朱兆仪研究员鉴定∀
) ) 收稿
肉叶鞘蕊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穆青 李朝明 孙汉董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
摘要 从肉叶鞘蕊花中分离得到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树脂酸白桦树脂醇齐墩果酸Β2胡
萝卜甙∀
关键词 鞘蕊花属 肉叶鞘蕊花 白桦树脂酸 白桦树脂醇
肉叶鞘蕊花 Χολευσ χαρνοσιφολιυσ⁄∏为
唇形科鞘蕊花属植物分布于广西民间用于治
疗蛇伤!炎症和关节炎等病≈其化学成分未见
报道∀我们对其化学成分作了研究从中得到白
桦树脂酸∏白桦树脂醇∏
齐墩果酸Β2胡萝卜甙等 个化合物其结构由
光谱方法和与标准品进行 × ≤ 对照检查确定∀
与该属在国内分布的其他种不同≈肉叶鞘蕊
花的化学成分中未发现二萜成分∀
1 仪器
熔点由 显微熔点仪测定未经校
正∀ 红外光谱由岛津  2 红外光谱仪测
定∀   与 ≤  由 ∏  2 型
核磁共振仪测定≤⁄≤作溶剂×  ≥ 为内标
化学位移以 ∆  表示∀ 质谱仪为 ƒ2
型∂ 电子轰击∀ 所有光谱数据均由
昆明植物所仪器测试中心测定∀ 柱层析硅胶为
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 ≤ 用  ∗  硫酸
喷雾后烘烤显色∀
2 提取分离
Χχαρνοσιφοιυσ⁄∏采自广西桂林∀植物
全草干样 粉碎以甲醇热回流提取
≅ ∀提取液减压浓缩至 加水 溶解
用乙酸乙酯萃取≅ 乙酸乙酯层蒸干得
棕色胶状粗提物∀ 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2
乙酸乙酯乙酸乙酯2甲醇溶剂系统梯度洗脱∀
石油醚2乙酸乙酯Β ∗ Β 洗脱部
分得到二十二烷酸二十七烷酸三十烷酸以及
Β2谷甾醇∀石油醚2乙酸乙酯Β 洗脱部分
得到白桦脂酸白桦脂醇和齐墩果酸
∀ Β2胡萝卜甙在乙酸乙酯2甲醇Β 
部分得到∀
3 鉴定
化合物 ≤    白色固体 
∗ ε ≈Α⁄ β≤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 
    2      2≤   
 ≅ ≤  ∀
## 中国中药杂志 年第 卷第 期
 ≤  谱数据见附表∀ 以上光谱数据与白桦
树脂酸≈一致∀
附表 化合物 和 的≤  谱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溶剂 ≤⁄≤ 
化合物 ≤    白色粉末 
∗ ε ≈Α⁄ β≤  ∀    
∀
∞2 ≥ ≈  
基峰
∀   ≤⁄≤ ∆   
2     
   2   
  2      
 2 ∀≤  谱数据见附表∀ 以上光
谱数据与白桦树脂醇≈一致∀
化合物 ≤    白色固体 
∗ ε ∀        
∀ ∞2 ≥ 
≈       基峰 

∀ 光谱数据与齐墩果酸≈一致∀ × ≤ 检
查 值与标准品相同∀
化合物 白色粉末  ε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检查 值与 Β2胡萝卜甙一致混合熔点不下
降∀
4 参考文献
 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六十六卷北京科学出
版社Β 
 李朝明等云南植物研究 Β Β 
 ≤≤ ≤ Β 
 川口利一 他药学杂志 Β 
 ∞•      Β 
 × × 
致谢 各项光谱数据由本所仪器组测定∀
) ) 收稿
海龙!海马脂肪酸的分析
岳雪莲 杨天文 危北海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 
海龙!海马均具有补肾壮阳!消肿散结之
效∀由于药源少海马价格昂贵∀我们在调研中
发现尖海龙药源较为充足如能代替海马使用
将缓解后者药源紧张问题∀ 余竞光≈从尖海龙
分离得到胆甾醇ϖ 2胆甾烯酮2Ν 2苯基2Β2萘
胺经气相色谱分析其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为硬
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我们对尖海龙!刺海马
的各类成分进行了比较本文报告脂肪酸的分
## 中国中药杂志 年第 卷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