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着萌发抑制物质, 能明显抑制双子叶白菜、单子叶小
麦和黄檗自身种子的萌发及生长。不同溶剂类型对
抑制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依次为乙醚> 甲醇> 蒸馏
水, 故此推断此抑制物质可能为非极性化合物。黄檗
果肉和种子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
抑制作用均高于对小麦的抑制作用, 可能与种子大
小或自身对抑制剂的敏感程度有关。黄檗果肉及种
子中含有大量挥发性物质, 但经过实验证明其挥发
物对白菜、小麦种子萌发均无抑制作用。
黄檗果实及果序都较大, 除鸟类采集外, 果实均
散落在树冠周围, 种子需在果皮腐烂后才能与地表
接触, 而果实腐烂速度很慢, 因此种子萌发受果皮及
种子中抑制物质的影响可能是黄檗自我更新障碍的
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研究结果和资料记载, 黄檗种子具有休眠
特性, 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主要为 3 方面: 一是其种
子座果率低, 成熟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6 ]; 二是种
子和果肉中存在着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质, 影响
了种子的发芽进程; 三是黄檗种子具有胚生理后熟
的特点, 种子需要经过低温层积处理, 才能有效提高
发芽率[7 ]。
参考文献:
[ 1 ] 傅立国1 中国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 [M ]1 北京: 科学出版
社, 19911
[ 2 ] 鲁长虎, 常家传, 许 青1 黄檗的更新特点及食果实鸟类对其
种子的传播 [J ]1 生态学杂志, 2004, 23 (1) : 242291
[ 3 ] 夏天睿1 野生黄檗自我更新障碍的种内因素及化学成分多样
性研究 [A ]1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D ]1 北京: 中
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 20061
[ 4 ] 张秋菊, 秦佳梅, 徐克章1 不同溶剂提取对返魂草种子中抑制
物质活性的影响[J ]1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 37 (1) : 292301
[ 5 ] 赵 敏1 防风种子中内源抑制物质活性的研究 [J ]1 中草药,
2004, 35 (4) : 44124441
[ 6 ] 刘利敏1 中药材黄柏及其开发利用 [J ]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32 (9) : 17421791
[ 7 ] 于俊林, 张 昭, 张本刚, 等1 长白山黄檗基本情况调查及保
护 [J ]1 中草药, 2006, 37 (3) : 46124631
干燥方法和提取温度对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的影响
董娟娥1, 2, 龚明贵2, 梁宗锁1, 2, 王淑英3Ξ
(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杨凌 712100; 2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
31 宁夏平罗县黄渠桥镇林业站, 宁夏 平罗 753406)
摘 要: 目的 研究干燥方法和提取温度对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量的影响, 为确定板蓝根、大青叶规范化生产
的干燥技术参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晒干、阴干和不同温度的烘干方法干燥板蓝根、大青叶, 采用不同温度
水浴提取有效成分, H PL C 法测定靛蓝、靛玉红的量。结果 60 ℃烘干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损失最少, 以 60 ℃
烘干为标准, 高温 (90 ℃以上)干燥使板蓝根有效成分损失40%~ 60%、大青叶有效成分损失30% —60% , 阴干也降
低了板蓝根、大青叶中的有效成分的量; 采用索氏提取法、以氯仿为提取溶剂、水浴温度为80~ 85 ℃时对靛蓝、靛玉
红的提取率最高, 其次是90、75 ℃, 95 ℃的提取率最低。结论 50~ 80 ℃烘干和晒干是板蓝根、大青叶适宜的干燥
方法, 阴干和高温烘干的方法不可取。采用索氏提取方法、以氯仿为提取溶剂时, 80~ 85 ℃水浴温度较为适宜。
关键词: 菘蓝; 板蓝根; 大青叶; 干燥; 靛蓝; 靛玉红
中图分类号: R 282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8) 01 0111 04
Effect of dry ing m ethod and extracting tem pera ture on con ten ts of b ioactive con stituen ts
in R ad ix Isa tid is and F olium Isa tid is
DON G Juan2e1, 2, GON G M ing2gu i2, L IAN G Zong2suo 1, 2, W AN G Shu2ying3
(11 Co llege of Fo restry, N o rthw est A & F U 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Ch ina; 21 N o rthw est Inst itu te of So il and
W ater Conservation, M in istry of W ater R esources, Ch inese A cadem y Science, Yangling 712100, Ch ina;
31 Fo resty Stat ion of H uangqu B ridge Tow n, P ingluo 753406, Ch 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 ifferen t drying m ethods and ex tract ing temperatu res on
the b ioact ive con st ituen ts in R ad ix Isa tid is and F olium Isa tid is1M ethods R ad ix Isa tid is and F olium Isa2
tid is w ere dried in the shade, in the sun, and baked ou t w ith differen t tempera tu res; the b ioact ive con2
·111·中草药 Ch 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rbal D rugs 第 39 卷第 1 期 2008 年 1 月
Ξ 收稿日期: 2007205203
基金项目: 陕西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2001KG012G15203)
作者简介: 董娟娥 (1968—) , 女, 副教授, 主要从事天然产物提取和中药现代化理论与技术教学、研究工作。 E2m ail: d je009@ 126. com
st ituen ts in R ad ix Isa tid is and F olium Isa tid is w ere ex tracted by Soxh let ex tract ing m ethod under d ifferen t
tempera tu res; the con ten ts of indigo and indirub in w ere determ ined by H PL C1 Results B ioact ive con2
st ituen ts of R ad ix Isa tid is and F olium Isa tid is lo st less under the drying temperatu re of 60 ℃1 T he con2
ten ts of the b ioact ive con st ituen ts reduced 40% —60% in R ad ix Isa tid is and 30%~ 60% in F olium Isa tid is
at h igh drying temperatu re (over 90 ℃) and also reduced by dried in the shade compared w ith that a t dry2
ing temperatu re of 60 ℃1 T he con ten ts of the b ioact ive con st ituen ts w ere also reduced by dried in the
shade; the con ten ts of indigo and indirub in w ere the h ighest under the ex tract ing temperatu re of 80—85 ℃
by u sing Soxh let ex tract ing m ethod w ith ch lo rofo rm so lven t, the low est, 95 ℃1 Conclusion T he su itab le
m ethods fo r drying R ad ix Isa tid is and F olium Isa tid is are to be dried in the sun and baked under 50—
80 ℃1 T he temperatu re of w ater bath has sign if ican t impact on the ex tract ion ra te of the b ioact ive con2
st ituen ts w h ile u sing Soxh let ex tract ing m ethods, 80—85 ℃ are su itab le1
Key words: Isa tis ind ig otica Fo rt1; R ad ix Isa tid is; F olium Isa tid is; d rying; indigo; indirub in
影响中药材有效成分量的因素很多, 如产地、种
植、采收、初加工、贮运等[1~ 5 ], 其中产地初加工是中
药材生产的重要环节, 也是中药饮片生产的“第一车
间”, 直接影响到饮片的质量[6 ]。长期以来, 中药材的
种植、初加工、炮制等环节一直停留在传统的操作模
式上, 致使中药材的质量达不到现代医学及人们生
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成为制约中药甚至中医发
展的瓶颈, 也是我国中药走向世界的主要障碍之一。
为此,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2 年颁布并实
施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 P) , 以推动中
药质量的全面提升, 其中包括了产地、种植、采收、加
工、包装、贮运等的全面规范化, 并规定中药材的采
收、加工、干燥过程要有明确的技术参数。在中药材
加工、干燥过程中, 处理温度是影响药材内外质量的
决定因素。
板蓝根和大青叶分别为十字花科 (C ruciferae)
植物菘蓝 Isa tis ind ig otica Fo rtune 的根和叶, 具有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 主治温病发热、发斑、
发疹、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
脑炎、肝炎、腮腺炎、丹毒、痛肿等症[7 ] , 是治疗感冒
常用的大宗药材。具调查, 目前市售的板蓝根和大青
叶均没有统一的干燥方法, 仍然存在着质量标准不
够明确, 采收、初加工缺乏相应的质量管理规范等问
题, 致使板蓝根及其制剂在国际市场上得不到认
可[8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以靛蓝、靛玉红为指标性
成分, 研究温度对这2 种成分量的影响, 为确定板蓝
根、大青叶干燥的技术参数, 实现板蓝根、大青叶的
规范化生产和提高中药材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仪器与试剂
111 实验材料: 大青叶于 2004 年 4 月中旬、板蓝根
于2004 年10 月中旬采自陕西汉阴板蓝根规范化种
植基地 (GA P 基地)。基地土壤为砂壤土, pH 值为
6179, 弱酸性。
112 仪器与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仪 (L C—10A T vp
型, 日本岛津) ; 精密电子天平 (M ET TL ER TOL E2
DO A G204 型, 瑞士)。
试剂: 氯仿 (A R 级, 天津化学试剂厂) , 色谱甲
醇 (美国F isher 公司) , 水为双蒸水。靛蓝、靛玉红对
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 方法
211 靛蓝、靛玉红指标成分的H PL C 检测[9 ]
21111 色谱条件: 流动相为甲醇2水 (75∶25) ; 色谱
柱: C 18OD S 反相柱 ( SHM AD ZU ) 150 mm × 4. 6
mm ; 检测波长: 280 nm ; 体积流量: 1 mL öm in; 柱温
25 ℃。在此色谱条件下, 理论塔板数以靛玉红计不
低于4 000, 色谱图见图1。
图1 靛蓝(1)、靛玉红(2)对照品(a)和样品(b)的色谱图
F ig. 1 Chromatogram of ind igo (1) , ind irubin (2)
reference substance (a) , and sample (b)
21112 标准曲线: 精密称取于60 ℃烘箱中干燥至恒
重的靛玉红对照品4. 4 m g、靛蓝对照品1. 9 m g, 置于
25 mL 棕色量瓶中, 用氯仿 (分析纯) 稀释至刻度作为
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靛蓝、靛玉红对照品溶液1、
2、4、6、8、10、12 ΛL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以色谱峰面
积(X ) 和对应的质量浓度 (Y , m gömL ) 作标准曲线,
计算回归方程。靛蓝的回归方程为: Y = 1. 864 35×
·211· 中草药 Ch 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rbal D rugs 第 39 卷第 1 期 2008 年 1 月
10- 8 X - 0. 003 190 47 ( r= 0. 999 5) , 线性范围为
0. 015 2~ 0. 184 2 m gömL ; 靛玉红的回归方程为:
Y = 1. 237 59×10- 8 X + 0. 000 102 616 ( r =
0. 999 8) , 线性范围为0. 035 2~ 0. 424 2 m gömL。
21113 测定法: 精密称取不同处理的待测板蓝根样
品2 g、大青叶样品0. 5 g, 分别置150 mL 平底烧瓶,
加入100 mL 氯仿浸泡15 h, 在80 ℃水浴中索氏回流
提取10 h, 减压浓缩提取液近干, 用氯仿转移并定容
至50 mL 容量瓶中, 0. 45 Λm 微孔滤膜滤过后, 用微
量进样器吸取5 ΛL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以色谱峰
面积和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靛蓝、靛玉红的量。
212 干燥方法对板蓝根、大青叶中靛蓝、靛玉红量
的影响: 将新鲜采集的板蓝根、大青叶样品分别采用
烘箱烘干 (设定温度: 50、60、80、100、120 ℃)、阴干、
晒干等方法进行干燥处理。记录不同处理下板蓝根、
大青叶外观质量的变化。粉碎, 过40 目筛。精密称取
各处理的板蓝根样品粉末 2 g、大青叶样品粉末 0. 5
g, 置索氏提取器中, 加氯仿 100 mL 浸泡 15 h, 水浴
中索氏回流提取 10 h, 浓缩提取液, 置 50 mL 量瓶
中, 用氯仿定容至刻度, 0. 45 Λm 微孔滤膜滤过, 高
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不同处理样品中靛蓝、靛玉红
的量。
213 提取温度对板蓝根、大青叶中靛蓝、靛玉红量
的影响: 精确称取自然干燥的板蓝根样品粉末 2 g、
大青叶样品粉末 0. 5 g, 置索氏提取器中, 加入氯仿
100 mL 浸泡15 h, 分别在不同温度的水浴中连续加
热回流提取 (设定温度: 75、80、85、90、95 ℃) , 浓缩
提取液, 用氯仿定容到50 mL , 0. 45 Λm 微孔滤膜滤
过, 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样品在不同提取温度下靛
蓝、靛玉红的量。
214 数据处理: 采用D PS 数据分析软件, 随机区组
设计, 单因素实验统计分析。各处理间的差异采用
D uncan’s 新复极差法进行比较, 并按 F = 0. 05 和
F = 0. 01进行显著性检验[10 ]。
3 结果
311 干燥方法对板蓝根、大青叶质量的影响
31111 干燥方法对板蓝根、大青叶内在有效成分量
的影响: 表 1 显示, 60 ℃烘干的板蓝根 (靛蓝平均量
6. 168 9 m gökg、靛玉红平均量 12. 548 8 m gökg) 和
大青叶 (靛蓝平均量 330. 633 3 m gökg、靛玉红平均
量 362. 325 8 m gökg) 中有效成分量最高, 其次为 50
℃和 80 ℃处理, 经高温 (100、120 ℃) 干燥的板蓝
根、大青叶有效成分量远比60 ℃烘干的低。以60 ℃
烘干为标准 (100% ) , 高温干燥可使板蓝根有效成分
表 1 不同处理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量的比较
Table 1 Compar ison of con ten ts of bioactive componen ts
in Rad ix Isa tid is and F olium Isa tid is treated
by differen t methods
处理方式 板蓝根ö(m g·kg- 1)靛蓝 靛玉红 大青叶ö(m g·kg- 1)靛蓝 靛玉红
50 ℃烘干 6. 138 9 a 12. 458 2 a 314. 478 8 a 342. 280 1 b
60 ℃烘干 6. 168 9 a 12. 548 8 a 330. 633 3 a 362. 325 8 a
80 ℃烘干 5. 705 2 a 11. 455 4 ab 325. 585 6 a 352. 803 3 a
100 ℃烘干 3. 882 1 c 6. 817 3 c 275. 393 9 b 198. 256 6 d
120 ℃烘干 1. 971 7 d 5. 295 2 d 160. 495 4 c 132. 852 9 e
阴干 4. 895 1 b 10. 422 1 b 299. 964 2 a 281. 153 2 c
晒干 5. 986 0 a 12. 314 9 a 321. 436 7 a 341. 266 7 b
F 检验 F = 45. 6933 F = 44. 36433 F = 337. 29733 F = 13 782. 1733
表中字母 a~ e 表示在 1% 显著水平的差异 (下同) , F 0. 05 (6, 14) = 2. 85,
F 0. 01 (6, 14) = 4. 46
L etters a—e rep ressen t sign ifican t difference at 1% (fo llow ing is sam e)
的损失高达 40%~ 60% , 大青叶有效成分的损失高
达30%~ 60%。
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 对于板蓝根来
说, 50、60、80 ℃烘干和晒干处理的有效成分量没有
显著差异; 100~ 120 ℃烘干处理与其他各处理的有
效成分的量有显著差异。对于大青叶来说, 50、60、80
℃烘干, 阴干和晒干处理的靛蓝的量无显著差异, 靛
玉红的量有差异, 高温干燥与其他处理均有显著差
异。因此, 仅从其中的有效成分的量保存率方面考虑,
板蓝根、大青叶均不宜采用高温干燥 (高于90 ℃)。
31112 干燥方法对板蓝根、大青叶外在质量的影
响: 通过试验观察, 晒干、阴干的大青叶呈灰绿色, 略
带异味, 50、60、80 ℃烘干的大青叶呈墨绿色, 无异
味; 100、120 ℃烘干的大青叶呈墨绿色, 略带焦胡
味; 各处理的板蓝根无明显差异, 均呈淡黄色或黄白
色, 但晒干、阴干的板蓝根有轻微异味。
312 提取温度对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提取率的
影响: 表 2 显示, 提取时水浴温度对板蓝根、大青叶
的影响表现为温度较高或较低时提取率均低。水浴
温度在80~ 85 ℃时, 靛蓝、靛玉红的提取率最高 (板
蓝根中靛蓝为 6. 2~ 6. 3 m gökg, 靛玉红为 12. 3~
12. 6 m gökg; 大青叶中靛蓝为331 m gökg, 靛玉红为
361~ 363 m gökg) , 其次是 90、75、95 ℃的提取率最
低。方差分析与D uncan’s 多重比较结果表明, 80 和
85 ℃下提取率无显著差异, 其余各温度下提取率均
有显著差异。水浴温度为80~ 85 ℃时, 对板蓝根、大
青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最佳。
4 结论与讨论
411 结合药材性状、有效成分量等方面考虑, 60~
·311·中草药 Ch 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rbal D rugs 第 39 卷第 1 期 2008 年 1 月
表 2 不同提取温度对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
提取率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d ifferen t temperatures on extracting
rate of bioactive componen ts in Rad ix Isa tid is
and F olium Isa tid is
处理方式
板蓝根ö
(m g·kg- 1)
靛蓝 靛玉红
大青叶ö
(m g·kg- 1)
靛蓝 靛玉红
75 ℃ 4. 862 1 d 7. 909 5 e 295. 623 4 d 333. 739 2 b
80 ℃ 6. 235 6 a 12. 615 5 a 331. 966 6 a 363. 325 8 a
85 ℃ 6. 311 2 a 12. 324 4 b 331. 652 7 a 361. 776 9 a
90 ℃ 5. 563 5 b 10. 321 5 c 320. 508 1 b 323. 987 3 c
95 ℃ 5. 172 4 c 9. 348 4 d 302. 231 1 c 301. 392 6 d
F 检验 F = 496. 06933 F = 3 002. 88133 F = 3 163. 95833 F = 515. 37833
F 0. 05 (4, 10) = 3. 48, F 0. 01 (4, 10) = 5. 99
80 ℃烘干和晒干是板蓝根、大青叶较为理想的干燥
方式,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低温烘干的方式
干燥。100 ℃以上高温干燥和阴干的方法不可取。在
实际生产中, 如天气晴朗可进行晒干, 如遇多雨天
气, 可采用干燥窑低温烘干。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是关系到中药材质量好坏的
关键, 加工的目的是提高药效, 利于包装、贮藏和运
输, 加工不当不但会引起药材变色、变质、霉烂, 而且
影响疗效。研究表明, 新鲜的植物材料中含有使有效
成分 (次生代谢物) 分解的胞内酶 ( in t racellu lar en2
zym es) , 未经干燥或未经杀青 (杀酶) 的材料放置时
间越长, 由于胞内酶的分解作用, 使其次生代谢物的
量降低也越多。如杜仲中含有可使环烯醚萜类分解
的胞内酶[11 ] , 所有经过杀青处理的杜仲叶中京尼平
苷酸 (环烯醚萜类) 的量比对照 (阴干) 高 1 倍左右,
其他处理均有效地防止了京尼平苷酸的分解[12 ]。不
同干燥方法对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的量影响结
果表明: 采用60~ 80 ℃烘干, 板蓝根、大青叶的有效
成分损失少。采用阴干和高温烘干, 板蓝根、大青叶
中有效成分量损失较多。阴干需要较长时间, 板蓝
根、大青叶细胞中胞内酶分解了部分有效成分, 导致
量降低。烘干处理均能起到杀青作用, 有效地防止了
胞内酶对有效成分的分解。高温处理虽能有效地防
止胞内酶的分解, 但板蓝根、大青叶中的有效成分仍
然有所降低, 可能是因为高温处理导致部分有效成
分分解, 如高温高压煎煮小檗碱的量只有常压煎煮
的65. 7% [13 ]。
412 采用索氏提取方法, 以氯仿为提取溶剂时, 水
浴温度对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提取率影响较大。
温度过高和过低时, 提取液中靛蓝、靛玉红的量均较
低, 80 ℃是合适的提取温度。
索氏提取法的原理是烧瓶中的溶剂在热作用下
不断汽化, 经过冷凝器冷凝到样品中对样品进行提
取, 携带了有效成分的溶剂再回到烧瓶中, 如此循
环。这种过程是对样品的冷浸或温浸提取。对索氏
提取来说, 水浴温度对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实际
上是通过影响溶剂汽化的速度从而影响提取次数的
结果。就溶剂对原料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的过程来
讲, 是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的, 但回到烧瓶中的提取液
在溶剂被再次蒸发的过程中, 在烧瓶中携带有效成
分不断受热, 热不稳定成分就会分解, 随着提取温度
的提高, 分解也越多。以氯仿为溶剂提取板蓝根、大
青叶有效成分时, 由于氯仿的沸点为 61. 2 ℃, 当水
浴温度达到70 ℃以上时, 就可对原料样品进行循环
提取。在提取时间一定的条件下 (10 h) , 当水浴温度
低于 80 ℃时, 氯仿循环次数少, 对原料提取次数也
就少, 有效成分未被完全提取, 因而提取率较低; 当
水浴温度在80~ 85 ℃时, 回流次数有所增加, 使有
效成分提取更完全, 提取率达到最高; 水浴温度在
90~ 95 ℃时, 提取率又有所降低。因此, 在采用索氏
提取法提取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时, 必须选择合
适的水浴温度以保证较高的提取率。
参考文献:
[ 1 ] 房德敏1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J ]1 中草药,
2005, 36 (4) : 63226341
[ 2 ] 曹 君, 王少军, 龚千锋, 等1 不同产地枳壳饮片炮制前后挥
发油成分的 GC2M S 分析 [J ]1 中草药, 2005, 36 (2) : 1722
1771
[ 3 ] 邹节明, 王力生1 中药炮制的现状浅析 [J ]1 中草药, 2005,
36 (4) : 62026231
[ 4 ] 董娟娥, 梁宗锁1 植物次生代谢物积累量影响因素分析 [J ]1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24 (10) : 1979219831
[ 5 ] 董娟娥, 梁宗锁, 尉 芹, 等1 不同区域菘蓝根、叶 (板蓝根、
大青叶) 有效成分差异 [J ]1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 (9) :
1613216181
[ 6 ] 汪雁玲1 产地加工与中药饮片质量 [J ]1 时珍国医国药,
2003, 14 (9) : 5591
[ 7 ] 中国药典 [S ]1 20051
[ 8 ] 叶爱莲, 郑海岚, 李水福1 板蓝根冲剂的质量及其标准亟待
重视 [J ]1 中国中药杂志, 1995, 20 (9) : 57125731
[ 9 ] 董娟娥, 龚明贵, 梁宗锁1 板蓝根、大青叶中靛蓝和靛玉红的
测定方法比较 [J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 35 (2) : 21522191
[ 10 ] 徐文科编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M ]1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
出版社, 20031
[ 11 ] T akahash iT , M atsumo ton N , O sh ioh H 1 T he stab ility of
b ioactive componen ts in the bark of E ucomm ia u lm oid es: E u2
comm ia Cortex [J ]1 S noy akud aku Z assh i, 1988, 42 (2) : 1112
1151
[ 12 ] M A X H , W E I Q 1 Effects of differen t treatm en ts on the
b ioactive constituen ts in E ucomm ia u lm oid es [A ]1 P roceed 2
ing s of the F irst In terna tiona l S ymp osium on E ucomm ia u l2
m oid es [C ]1 Beijing: Ch ina Fo restry Pub lish ing, House,
1999, 15621581
[ 13 ] 张晓燕, 姚国新, 吴金虎, 等 1 两种方法制备黄连解毒汤中
小檗碱含量的比较 [J ]1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3, 23 (8) :
50425051
·411· 中草药 Ch 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rbal D rugs 第 39 卷第 1 期 2008 年 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