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梵天花的生药学研究



全 文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6期2005年6月·923·
梵天花的生药学研究
姜建萍,廖月葵,李 莹
(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梵天花,别名狗脚迹、地桃花、三角枫、三合枫、
拦路虎、八大锤等,为锦葵科植物梵天花Urena
procumbensL.的全草,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
湾、湖南、海南、广东、广西等地的山坡、原野、村边、
路旁口]。本品甘、苦、平,具有解毒消肿、散瘀止痛、化
痰止咳、祛风利湿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泄泻、痢
疾、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风毒流注、疮疡肿痛、
跌打损伤、毒蛇咬伤[2’3]。笔者对其药材性状,显微特
征进行了研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的鉴定
依据。
1材料与仪器
标本采自广西南宁市郊高峰林场,经笔者鉴定
为锦葵科植物梵天花UrenaprocumbensL.的
全草。
RM2145型切片机(LEICA)、MPS60型生物
显微镜及Qwin图像分析仪系统(LEICA)、ZF—I
型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顾村电光仪器厂)、UV一
160A型可见紫外分光光度仪(日本岛津)。实验所
用试剂均为分析纯。硅胶(青岛海洋化工厂)。
2方法与结果
2.1药材性状:干燥全株长40~80cm。根圆柱形,
有时稍弯曲,直径0.5~5CITI,表面黄灰色或淡棕
色,有细纵皱纹及侧根痕,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类白
色,切断面有放射状纹理。茎粗1~7ClTI,圆柱形,棕
黑色,幼枝暗绿色至灰青色;质坚硬,断面纤维性,木
部白色,中心有髓。叶常3~5深裂,裂片倒卵或棱
形,灰褐色至暗绿色,微被毛;嫩叶卵圆形,沿叶缘稍
内处有浅色斑痕,形似狗之足迹(鲜品更明显),
气微。
2.2显微特征
2:2.1根横切面:①木栓层为5~7切向延长的扁
平细胞,排列整齐。②皮层细胞2~5列,有的薄壁
细胞内含草酸钙簇晶及细小淀粉粒。③韧皮部与纤
维束相间排列,纤维束从大到小,靠近韧皮部的地方
纤维束排列多,而皮层纤维束少,类似三角形。④形
成层明显有2~4列扁平细胞。⑤木质部宽广,约占
收稿日期:2004—07—20
根半径的3/4,导管单个或数个相聚径向排列,木纤
维较多。⑧射线细胞1至数列,有的细胞含有细小淀
粉粒。韧皮部射线宽广,呈漏斗状,细胞径向延长,类
长方形。木质部射线较窄。见图1。
1一木栓层 2皮层3一草酸钙簇晶4~纤维柬5一韧皮射线
6韧皮部7一形成层8一木质部 9一木射线
1-phellogn2-cortex3-clustercrystal4-fiberundle
5-phloemray6-phloem7-cambium8-xylem9-xylemray
图1梵天花根横切面
Fig.1TransversesectionofU.procumbensroot
2.2.2茎横切面:呈类圆形。①表皮细胞1列,类方
形或类长方形,外被有非腺毛。②皮层细胞类圆形,
有的细胞内含有草酸钙簇晶。⑧韧皮部纤维束众多,
与韧皮细胞相间排列数层。④形成层明显。⑤木质
部发达,导管单个或数个相聚径向排列,木纤维较
多。⑧射线细胞1至数列,有的细胞内含有细小淀粉
万方数据
·924·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6期2005年6月
粒。韧皮部射线宽广,呈漏斗状,细胞切向延长,类长
方形。木质部射线较窄。⑦髓部较大,薄壁组织有散
在的大型分泌细胞,细胞内含分泌物。见图2。
1一非脲毛 2一表皮 3一皮层 4一草酸钙簇晶 5一纤维柬
6韧皮射线7一韧皮部8一形成层9一木质部
10一木射线11一分泌细胞12一髓部
l—nonglandularhair2 epidermis3-cortex4一clustercrystal
5一fiberbundle6 phloemray7一phloem8-cambium
9一xylem10一xylemray11一secretorycell12-marrow
图2梵天花茎横切面
Fig.2TransversesectionofU.procumbemsstem
2.2.3叶横切面:①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细胞间
嵌有星状非腺毛和腺毛。上表皮细胞类方形,有时可
见分泌细胞。下表皮细胞较小,类方形或类长方形,
上、下表皮具气孔。②叶肉栅栏细胞不通主脉,海绵
组织为2~3列不规则的细胞组成。③主脉上、下内
侧均有厚角细胞,主脉管束有纤维束散在。④薄壁细
胞有的内含有草酸钙簇晶。见图3。
2.2.4粉末:浅绿色:①棕色块:棕黄色或棕红色团
块,大小形状不一。②导管多为网纹导管及螺纹导
管,直径均为19~551am或4~281am。⑧木栓细胞
淡黄棕色或无色,多见类方形或类长方形、不规则
形。④纤维众多,成束或单个散离,平直,较长,直径
为5~31am。⑤非腺毛有两种,均甚多,一种为线状
非腺毛,为单细胞型,平直或稍弯曲,末端尖直径约
8~31am,长约39~2981am,另一种为星状非腺毛,
基细胞部有5~8成分星状,基部直径12~50!am,
长63~3221am。⑥腺毛长纺锤形,头部细胞6~9
个,直径43~751am,柄部细胞通常l~2个。⑦淀粉
粒多为单粒,直径为6~141am,偶见复粒,2~7粒。
⑧草酸钙簇晶较多,散在于薄壁细胞中,直径约
11.55~76.94,am。见图4。
1一上表皮2一厚角组织3分泌细胞4一栅栏组织
5一星状非腺毛 6一气孔7一木质部 8一腺毛 9一韧皮部
10一纤维束11-草酸钙簇晶12-下表皮
1-upperepidermis2 collenchyma3-secretorycell
4-palisadetissue5-stellateh ir6-stoma7-xylem
8-glandularhair9——phloem10—-fiberundle
11-clustercrystal12lowerpidermis
图3梵天花叶横切面
Fig.3TransversesectionofU.procumbensleaf
1一棕色块 2一导管 3一木栓细胞4一纤维 5一星状非腺毛
6一腺毛 7一草酸钙簇晶 8一淀粉粒
1-brownagglomeration2 vessel3-phellogencell
4——fiber5——stellatehair6-glandularhair
7-clustercrystal8-starchgrain
图4梵天花粉末图
Fig.4PowderofU.procumbens
3理化鉴别
3.1 薄层色谱:称取药材根和地上部分的粗粉各
10g,分别加95%乙醇100mL水浴加热回流1h,
滤过,挥去乙醇,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
供试品溶液15~20肚L点于活化了的CMC—Na
(O.7%)一硅胶GF25板上,以正丁醇一醋酸一水(12:
2:1)为展开剂,展距为8.3cm,晾干,在紫外灯
(365nm)下观察,地上部分有1个不明显的亮蓝色
斑点,而根有2个明显的亮蓝色斑点。以5%磷钼
万方数据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6期2005年6月·925·
酸试剂作为显色剂,喷雾后,在110℃下烘5min
后,地上部分有2个蓝黑色斑点,其Rf值分别为
0.47和0.34,根有2个蓝黑色斑点,其Rf值分别
为0.47和0.36。
3.2 紫外光谱:称取药材根和地上部分的粗粉各
10g,分别加95%乙醇100mL水浴加热回流1h,
滤过。分别取滤液0.5mL稀释至50倍,摇匀,在
200~800nm波长测定紫外光谱,结果地上部分在
280、219nm有吸收,根在280、225nm有吸收。
4小结
梵天花根横切面薄壁细胞含众多草酸钙簇晶,
韧皮部射线呈漏斗状。茎横切面表皮有非腺毛,韧皮
部射线呈漏斗状。叶横切面上、下表皮有哑铃状的气
孔及腺毛、星状非腺毛。全草粉末有导管、腺毛、非腺
毛、纤维、草酸钙簇晶、棕色块、淀粉粒。这些显微特
征是重要的鉴别特征。此外,梵天花薄层色谱和紫外
吸收光谱鉴别梵天花根和梵天花茎中所含化学成分
的异同性,可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References:
[1]EditorialOff ceofNationalChineseHerbalMedicineCollee—
tion.CollectionofNationalChineseHerbalMedicine(全国中
草药汇编)EM].Beijing:People’SMedicalPublishing
House。1975.
[2]EditorialBoardofChinaHerbal,StateAdministrationof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hina.ChinaHerbal(中华本
草)[M].Shanghai:ShanghaiScientificandTechnicalPub
lishers,1999.
1-33BoardofHealthofGuangxiZhuangAutonomousRegion
RevolutionaryC mmittieeSelection.GuangxiHerbal(广西
本草)I-M].SectionI.Na ning:GuangxiPeople’sPub
lishingHouse。1974.
RP—HPLC法测定龙胆中的当药苦苷和当药苷
魏岚,陈晓辉,毕开顺。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 110016)
龙胆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ma —
shuricaKitag.、龙胆G.scabraBunge、三花龙胆G.
triyToraPall.或坚龙胆G.rigescensFranch.的干
燥根及根茎[1],尚有非正品草本威灵仙(草龙胆)
Veronicastrumsibiricum(L.)Pennell的干燥根及
根茎和红花龙胆G.rhodanthaFranch.的干燥全
草。龙胆苦、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澡湿、泻肝胆火
的功效[1],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浙江、湖南、江西、福建、江苏、广东、新疆也有分布。
龙胆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裂环烯醚萜苷类,主含龙胆
苦苷、当药苦苷(swertiamarin,SwT)、当药苷
(sweroside,SWO)等。本实验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
龙胆中当药苦苷和当药苷的提取工艺,建立了龙胆
中当药苦苷和当药苷同时定量的RP—HPLC法,并
对38个不同产地的龙胆进行了测定,从而为龙胆
的质量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1仪器与试药
岛津LC一10A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
紫外检测器,N2000色谱工作站,岛津UV--265FW
型紫外分光光度仪,SartoriusBP210S型电子分析
天平,ZFQ85A型旋转蒸发仪。甲醇、乙腈为色谱
纯,其他试剂为分析纯。龙胆样品共38批,由本校
孙启时教授鉴定,粉碎过40目筛,置于干燥阴凉处
备用。当药苦苷和当药苷对照品,购于昆明同持医药
有限公司,质量分数为99.5%。
2 方法
2.1 提取工艺的考察:以当药苦苷和当药苷为检测
指标,选取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
每个因素3个水平,采用L。(34)正交表进行试验,
按2.4项制备样品溶液,按2.5项进行测定。综合
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
用20倍于药材量的甲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10
rain。
2.2检测波长的选择:取当药苦苷和当药苷的对照
品适量,用甲醇分别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mg/L的
溶液,在400200nm进行紫外扫描,结果显示当
药苦苷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35nm,当药苷的最大吸
收波长为243nm,故选择240nm为检测波长。
.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当药苦苷对
照品10mg,当药苷对照品8mg,置25mL量瓶
收稿日期:2004—08—12
作者简介:魏岚(1978),女,辽宁省沈阳市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药现代化研究。Tel:(024)23986268
*通讯作者毕开顺E—mail:ksbi@mail.sy.In.cn
万方数据
梵天花的生药学研究
作者: 姜建萍, 廖月葵, 李莹
作者单位: 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5,36(6)
被引用次数: 1次

参考文献(3条)
1.Editorial Office of Na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ollection 全国中草药汇编 1975
2.Editorial Board of China Herbal;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a 中华本
草 1999
3.Board of Health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Revolutionary Committiee Selection 广西本草
1974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赵庆芳.马世荣.马瑞君.陈学林.曾小英 当归熟地育苗试验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2005,36(5)
2. 叶明远.李水福.蓝梅英 常用畲药名称初探[期刊论文]-中草药2005,36(8)
3. 邹节明.ZOU Jie-ming 现代中成药的药材炮制[期刊论文]-中草药2005,36(5)
4. 赖红芳.吴志鸿.黄秀香.Lai Hongfang.Wu Zhihong.Huang Xiuxiang 心叶黄花稔多糖的微波提取工艺研究[期刊
论文]-广东化工2009,36(9)
5. 郭守军.杨永利.GUO Shou-jun.YANG Yong-li 胡芦巴胶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草药2005,36(8)
6. 徐芳.高林善 牛黄降压丸(胶囊、片)降压疗效及药理研究概述[期刊论文]-中草药2005,36(9)
7. 王亚丽.梁逸曾.李博岩.胡芸.胡黔楠.WANG Ya-li.LIANG Yi-zeng.LI Bo-yan.HU Yun.HU Qian-nan 当归补血汤
中组分的变化及归属分析[期刊论文]-中草药2005,36(10)
8. 刘颖.张小茜 升麻质量标准的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2005,36(9)
9. 谢燕.张钧寿 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研究概况[期刊论文]-中草药2005,36(8)
10. 邹节明.王力生.ZOU Jie-ming.WANG Li-sheng 中药炮制的现状浅析[期刊论文]-中草药2005,36(4)

引证文献(1条)
1.孙琛.赵兵.李文婧.刘向辉.李鑫.申万祥.巩江.倪士峰 梵天花属药学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2(13)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50604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