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草喃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7卷第9期2006年9月·1415·
2002,19(5):377—378.
E2]HaoJ Z.DeterminationofcarbendaziminfruitsbyHPLC
EJ].ChinJHealthLabTechnol(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4。14(5):586—587.
[3]XueJ,ChenJ M,GeX,eta1.Residualanalysisof
carbendaziminFoliumIsatidis[J].EnvironChem(环境化
学),1995,14(5):156.
[4]ChenJ M,XHeJ,WangCL,eta1.RP—HPLC
Determinationof residueof carbendazimin Panax
quinquefolium[J].EnvironChem(环境化学),1995,14
(6):541—545.
[5]PanHJ,LiQM.Analyticalmethodofchlorothalonil+
thiram70WPbyHPLC口].PesticideScAdminis(农药科
学与管理),2004,25(5):4-6.
[6]TangHM,DingxP.Determinationofchlorothalonilnd
metalaxylmixturebyHPLCFJ1.ModAgrochem(现代农
药),2003,2(3):19—21.
重新评价香加皮的主产地及其原植物杠柳
李天祥,田俊生,张丽娟+,潘桂湘,刘 虹,高秀梅,张伯礼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方剂学实验室国家中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天津现代中药研究中心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中心,天津300193)
摘要:目的详细调查香加皮原植物杠柳在主产区资源分布现状和蕴藏量,为进一步开发香加皮的天然资源提
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走访调查和现地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文献记载的香加皮主产区5省市(河北、山西、河
南、山东、天津)21个产地进行实地考察。结果传统观点“出产优质香加皮的兖州”已经不出产香加皮;香加皮的产
地有较大的变化,并以山西、河北一带为主;杠柳叶多为披针形、革质;杠柳呈灌木、蔓生灌木、大藤本状的形态变
化。结论通过考察确定了杠柳目前在主产区的分布情况,并提出了“杠柳叶多为披针形、革质,其植物形态呈多样
性”的观点。
关键词:香加皮;杠柳;形态多样性;主产区
中图分类号:R28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6)09—1415—03
Re—assessmentof ainhabitatsofCortexPeriplocaeandoriginalplantPeriplocasepium
LITian—xiang,TIANJun-sheng,ZHANGLi—juan,PANGui—xiang,
LIUHong,GAOXiu—mei,ZHANGBo一1i
(LaboratoryofPharmacolog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FormulaeCo—ConstructedbyThProvince—Department,
TianjinModernChineseNationalMedicineResearchCenterofNationalChineseMedicineHighand
NewTechnologyIndustryBase,ChineseMedicineResearchCenterofTianjinUniversity
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ianjin300193,China)
Keywords:CortexPeriplocae;Peripiocas p umBunge;diversityofmorphology;mainproductive
area
香加皮来源于萝摩科植物杠柳Periploca
sepiumBunge的干燥根皮,为常用中药材。功效祛
风湿、强筋骨。近年来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
疗口],效果较好,而且临床需求量越来越大。
《中国植物志》记载:“杠柳为落叶蔓性灌木,长
可达1.5m。主根圆柱状,外皮灰棕色,内皮浅黄色。
具乳汁,除花外,全株无毛;小枝对生,具皮孔。叶卵
状长圆形,长5~9cm,宽1.5~2.5em,膜质。聚伞
花序腋生,着花数朵;花序梗和花梗柔弱;花冠紫红
色,辐状,中间加厚呈纺锤形,反折,内面被长柔毛;
副花冠环状;雄蕊着生在副花冠内面,并与其合生。
菩荚果2枚,圆柱形,长7~12em。种子长圆形,黑
褐色,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5~6月,果期7~
9月。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
江苏、河南、江西、贵州、四川、陕西和甘肃等省
区。”[23笔者采用走访调查和现地收样相结合的方
收稿日期:2006—01—25
基金项目:天津市卫生局中医、中西医结合基金(20055072);天津市科委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05YFJzJc01102);天津市高等学校科
技发展基金项目(20050310)
作者简介:李天祥(1968一),男,天津中医药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工作。
Tel:(02z)60269330E—mail:litianxian9612@sina.com
*通讯作者张丽娟Tel:(022)27479172E-mail:lijuanzhan963@163.corn
万方数据
·1416· 中草菊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7卷第9期2006年9月
法,对香加皮主产区5省市(河北、山西、河南、山东、
天津)21个产地进行实地考察,认为应重新评价香
加皮的主产地及其原植物杠柳。
1重新评价“兖州一带香加皮质量最佳”的传统观点
河北、山西、河南、山东4省为香加皮的主产
区[3],并且业界普遍认为山东兖州一带的香加皮质
量最佳E43;以山西、河南产量最大[5]。基于上述观点,
对4省1市21个产地:河北(涞水、易县、龙关、蔚
县、宣化)、山西(灵丘、繁峙、原平、宁武、榆次、潞城、
阳泉)、河南(南阳、焦作、开封、新乡)、山东(泰安、长
清、费县、兖州)及天津(蓟县)进行了考察,特别对兖
州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考察。结果在香加皮质量最佳
的兖州没能发现一棵杠柳。因此曾被多种中药文献
沿用的观点“兖州一带香加皮质量最佳”也就失去了
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对河南开封的考察结果与上
述情况相类似,开封地区以黄土和沙土壤为主,十分
适宜杠柳的生长,也是此次重点考察的对象。但考察
结果是在本地很难见到杠柳,只能在农民家的坟地
可以见到少量分布。故开封被认为主产地的观点也
就不存在了。河南新乡为典型的平原,荒地被开垦为
良田,已不存在杠柳的生存空间,故也未能见到杠
柳。在考察河北龙关时,发现当地植被较少,破坏明
显,未见到杠柳。因此,根据对4省1市21个产地的
考察情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杠柳目前的分布情
况与多年来业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有出入。以前认为
平原也是杠柳的分布区,由于开荒种田的破坏,目前
杠柳在平原很难见到;香加皮的产地也有较大变化,
山东兖州和河南开封、新乡及河北龙关已不出产香
加皮;目前杠柳在山西、河北两省较多;具体分布于
山西、河北的荒地、山区,河南的焦作、南阳和山东泰
安、长清、潞城一带,但总的分布面积逐渐减少。至于
药材香加皮在何地出产的质量最佳和最适宜杠柳生
长的土质、气候环境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杠柳叶的形态变化
《中国植物志》详细描述了杠柳的形态:“杠柳为
落叶蔓性灌木,长可达1.5m。⋯⋯,叶卵状长圆形,
膜质,长5~9cm,宽1.5~2.5cm,顶端渐尖,基部
楔形,叶面深绿色,叶背淡绿色...⋯·,,E23。而《中国高
等植物图鉴》对杠柳的形态描述:“蔓性灌木,具乳
汁⋯⋯,叶对生,膜质,卵状矩圆形⋯⋯-E63。但对主产
区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天津进行考察发现:17个
产地杠柳叶多为披针形,一般长5~10cm,宽1.5~
2.5cm,偶尔也见到卵状披针形的叶,但未见到“卵
状长圆形的叶”。核对了《中国植物志》杠柳的版图,杠
柳版图的植物形态与实际考察见到的植物形态并无
差异。叶的质地多为革质。这与《天津植物志》和《中药
大辞典》对杠柳叶的描述比较接近。《天津植物志》对
杠柳叶的描述:“杠柳叶对生,多革质,披针形或卵状
长圆形⋯⋯-E73。《中药大辞典》的描述:“杠柳叶对生;
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3。。见图1。
图1杠柳花枝A(来自《中国植物志》)、B(目采集)
和杠柳革质叶(C)
Fig.1FloweringbranchofP.sepi射mA(from
FloraReipublicaePopularisSinica,
B(fromselfpicking,andleather-
textureleavesofP.sepium(C)
3杠柳的生长形态变化
杠柳为落叶蔓性灌木,在我国分布广泛,多达
13省,其生长环境复杂:既可以生长在广阔的平原,
又能生存于荒山、沙地及林缘和沟坡;杠柳既可生长
在气候湿润的江苏,也可生长在气候干燥的陕西、贵
州,且抗旱性强,能在年降雨量大于200mm的沙丘
上生长,同时还有极强的抗涝能力Es3;在土质方面,
杠柳能在透气性极差的黏土中生长,也可在黄土、沙
土、小砂石中生存。通过对主产区4省1市21个产
地(4个产地没见到)进行实地考察,发现了杠柳生
长形态的多样性:呈现出灌木、蔓生灌木、大藤本的
形态变化。具体情况见表1。
由表I可知,河南南阳、河北易县、天津蓟县、山
西潞城、山西榆次5个产地都有藤本状杠柳的分布,
有的藤茎直径在4cm以上,其长度常超过2m,且
在河南南阳、天津蓟县、河北易县见到了有长达5~
10m的大藤本状杠柳,同时还发现大藤本状杠柳多
伴生槐树、壳斗科植物(麻栎、蒙古栎)、酸枣等可被
缠绕的乔木和较大的灌木植物;山东费县、山西原
平、山西灵丘、河北蔚县、河北宣化、山西宁武、山西
阳泉7个产地有灌木状杠柳的分布,在其周围多伴
生着麻黄、甘草、狭叶柴胡、鬼蒺藜、河朔芫花等旱生
植物。山东长清、河南焦作、山西繁峙、山东泰安、河
北涞水6个产地分布着蔓生灌木状杠柳,且其周围
多伴生着牡荆、小叶榆、酸枣等可被攀援的灌木。由
此可见,杠柳的植物形态未必都是蔓生灌木状,有些
地方还分布着大型藤本和矮小的灌木。综合各地杠
柳生长的土质、气候特征及相伴生植物的不同,可以
得出这样的结论:生长在红、黄湿润土质及伴生乔
万方数据
中草焉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7卷第9期2006年9月·1417·
木、大灌木的杠柳多呈大藤本状;生长在干燥黄土、
沙石土及伴生耐旱草本植物的杠柳多呈灌木状,一
般高不超过1m;生长在气候较湿润、肥沃黄土及伴
生矮小灌木的杠柳多呈蔓生灌木状。可见杠柳有较
强的适应能力,不同的土质、气候等生长环境造成其
生长形态多样性。
4结语
人为的环境破坏导致杠柳的生存空间逐渐变
小,其产地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优质香加皮的
产地兖州没有杠柳,即香加皮在兖州已经消失,这种
现象应该引起业界重视;杠柳在我国分布较广,有较
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生长,具
有极强的抗旱和抗涝能力,其生长形态、叶的形状、
叶的质地呈多样性;杠柳是重要的固沙植物和常用
的药用植物,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药
材香加皮新的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特别是其优良
的强心作用在临床上已受到高度重视,香加皮的用
量日趋增加。故为了保证香加皮的质量和药源能满
足临床需要,又不破坏宝贵的野生资源,应尽早确定
最佳香加皮的产地并研究杠柳的最适宜生长环境,
为进一步建立香加皮GAP基地或利用现代生物技
术生产香加皮的药物活性物质奠定基础,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References:
[13XuLQ,LuHz,ZhangYL.Clinicalobservationon147
casesofCHFtreatedwithBeiwujiapimixture[J].YunnanJ
丁mditChinMedMaterMed(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8,19
(4):29—30.
[2]BeijingInstituteofBotany,ChineseAcad myofSciences.
IconographiaCormophytorumSinicorum(中国高等植物图
鉴)[M].Beijing:SciencePress,1974.
[3]JiangsuNewMedicalCo lege.DictionaryofChi eseMateria
Medica(中药大辞典)[M].Shanghai:ShanghaiScientific
andTechnicalPublishers,1986.
[43ZhangGG.ModernP acticalIdentificationTechnologyof
ChineseMateriaMedica(现代实用中药鉴别技术)[M].
Beijing:People’sMedicalPublishinglouse,2000.
[53WangQ,XuGJ.PhotoStandardfoChineseGenuineCrude
Drugs(道地药材图典·三北卷)[M].Fuzhou:Fujian
ScientificandTechnicalPub ishingHouse,2003.
[6]DelectisFloraeR ipublieaePopularisSinicae,Agendae
AcademiaeSinicaeEdits.ConographioCormophyforum
Sinicorum(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Tomus3.Beijing:
SciencePr ss,1983.
[7]LiuJY.FloraofTianjin(天津植物志)[M].Tianjin:
TianjinPublishingHouseScientificandTechnical,2004.
[8]PangLT,ZhouYQ.Coldareawildsolidsandplant
PeripiocasepiumBeg.ecologyvalueandculturaltechnique
[J].ConserWaterSoilSciTechInf(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3,3:45.
万方数据
重新评价香加皮的主产地及其原植物杠柳
作者: 李天祥, 田俊生, 张丽娟, 潘桂湘, 刘虹, 高秀梅, 张伯礼, LI Tian-xiang,
TIAN Jun-sheng, ZHANG Li-juan, PAN Gui-xiang, LIU Hong, GAO Xiu-mei, ZHANG
Bo-li
作者单位: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方剂学实验室,国家中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天津现代中药研究中心,天津
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中心,天津,300193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6,37(9)
参考文献(8条)
1.Xu L Q;Lu H Z;Zhang Y L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147 cases of CHF treated with Beiwujiapi mixture
1998(04)
2.Beij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1974
3.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1986
4.张贵 现代实用中药鉴别技术 2000
5.Wang Q;Xu G J 道地药材图典·三北卷 2003
6.Delectis Florae Rei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 Agendae Academiae Sinicae Edits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1983
7.Liu J Y 天津植物志 2004
8.Pang L T;Zhou Y Q Cold area wild solid sand plant Peripioca sepium Beg.ecology value and cultural
technique 2003(03)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60905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