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P-HPLC法测定咳停糖浆中盐酸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含量



全 文 :h进样, 测定升麻苷质量浓度, 结果其 RSD为
0. 95% ,表明样品溶液在 8 h内稳定。
2. 8 重现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样品 6份, 制备供试
品溶液, 分别测定升麻苷的质量分数,结果 RSD为
1. 6%。
2. 9 回收率试验:采用加样回收率测定方法。 取已
知含量的样品 0. 25 g (含升麻苷约 0. 17m g ),按高、
中、低浓度法分别添加一定量的对照品溶液 (升麻苷
的量分别约为 0. 25、 0. 19、 0. 11mg ),制备成加样回
收供试品溶液, 并依法测定, 结果平均回收率为
99. 62% , RSD为 2. 1% (n= 9)。
2. 10 样品测定: 取不同批号的样品,制备供试品溶
液,在选定色谱条件下,外标法测定升麻苷含量。结
果见表 1。
表 1 抗敏胶囊中升麻苷含量测定结果 (n= 3)
Tab le 1 Cim ic ifugoside in Kangm in Capsu le (n= 3)
批号 升麻苷 / (m g· 粒 - 1 )
990303 0. 350 8
990310 0. 348 2
990317 0. 348 9
3 讨论
3. 1 比较了甲醇、乙醇超声和回流提取,用氯仿、丙
酮除杂方法,结果用甲醇回流提取 2 h效果最佳。
3. 2 比较了乙腈-水、甲醇 -水、 0. 03m o l /L枸橼酸-
乙腈、 0. 01 m o l /L 枸橼酸 -乙腈 ( pH 3~ 6), 结果
0. 01m o l /L枸橼酸 -乙腈 ( pH 4)分离效果良好。
3. 3 选用 Hype rsil C18柱 ( 250mm× 4. 6 mm, 10
μm )、D iamonsil C18柱 ( 250mm× 4. 6mm, 10μm )、
A llt im a C18柱 ( 250 mm× 4. 6 mm, 10μm ), 结果
A llt im a C18柱 ( 250mm× 4. 6mm, 10μm )分离的峰
形对称,分离效果好。
References:
[1 ] W ang J H, T ian Z, Lou Z Q. D eterm inat ion o f fou r
ch rom ones in Fang feng ( roo t of Sap oshn ikov ia d ivar ica ta
S ch ischk. ) b y H PLC [J ]. Ch in J P harm A na l (药物分析杂
志 ), 1988, 8( 6): 325-328.
[2 ] W ang N H, Yu an C Q. D eterm inat ion of Fang feng ( roo t o f
Saposh n ikov ia d ivar ica ta S ch ischk. ) cu l tivate andw ildness b y
H PLC [J ]. J C h inM ed M a ter (中药材 ), 1990, 13( 10): 9-10.
[3 ]  T ian Q, L i F M. D eterm inat ion of p rim -O -g luco sy lcim ifug in
and 4′-O -β-D g luco sy l-5-O -m ethy lvisamm ino l inG anm ao- qin-
g re G ranu les by RP-H PLC [J ]. Ch in T rad it P a t M ed (中成
药 ), 2002, 24( 9): 671-673.
RP-HPLC法测定咳停糖浆中盐酸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含量
邓开英, 姚丽佳,王白露,李汝惠
(重庆市药品检验所,重庆  400015)
  咳停糖浆是由麻黄、黄芩、金银花等十几味中药
经提取制成的复方制剂, 具有散寒宣肺, 清热化痰,
止咳平喘的功效。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麻黄所含有
效成分,与其功效直接相关。因此本实验建立了分离
效果好、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 RP-HPLC法同时测
定其中盐酸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含量的方法,以控
制产品的质量。
1 仪器与试药
HP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 (美国惠普 ); 盐酸麻
黄碱和伪麻黄碱对照品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
所提供,批号分别为 714-9903和 1237-9601;咳停糖
浆由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提供;乙腈为色谱纯,其余试
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 1 色谱条件: 色谱柱: K rom asil C1 8 ( 250 mm×
4. 6mm, 5μm ) (天津特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流动
相: 乙腈-0. 02m o l /L磷酸二氢钾溶液 (含 0. 2%三
乙胺,磷酸调 pH 2. 7) ( 4∶ 100);体积流量: 1. 5m L /
m in; 检测波长: 214 nm;柱温: 室温。在此色谱条件
下, 盐酸麻黄碱和伪麻黄碱色谱峰均与相邻色谱峰
达到基线分离, 阴性对照无干扰 (图 1)。
2. 2 溶液的制备
2. 2. 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盐酸麻黄碱和伪
麻黄碱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加 0. 01m o l /L盐酸
溶液制成含两种成分 0. 08、 0. 02m g /mL混合溶液,
即得。
2. 2.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 5m L,置
分液漏斗中,加浓氨水 10m L,摇匀,用氯仿 -异丙醇
·765·中草药 Ch ine se T raditiona l and H erba l D rug s 第 35卷第 7期 2004年 7月
收稿日期: 2003-10-04作者简介:邓开英 ( 1968— ),女,副主任药师,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专业在读硕士, 1990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药学专业,同年到四川省中药研究所从事新药研究开发, 1997年至今在重庆市药品检验所工作,从事药物分析、新药质量标准研究。
T e l: ( 023) 89039422
1-盐酸麻黄碱  2-伪麻黄碱
1-eph ed rin e h yd roch lor ide  2-p seu doephed rine
图 1 对照品 (A )、咳停糖浆 (B )和阴性对照 (C)的 HPLC图
F ig. 1 HPLC chrom atogram s of reference substances (A ), Keting Syrup (B), and negat ive samp le (C)
( 3∶ 1)混合溶液振摇提取 5次 ( 10, 5, 5, 5, 5 mL ),
合并提取液, 用 15%氨水 5 mL 洗涤, 水层再用 5
mL氯仿 -异丙醇 ( 3∶ 1)混合溶液提取 1次, 合并提
取液, 用 0. 5 m o l /L 盐酸溶液提取 3次 ( 10, 5, 5
mL ),提取液置 25 mL量瓶中,用饱和氢氧化钠溶
液调节 pH值至 4,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 2. 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缺麻黄的阴
性对照 5mL,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操作,即得。
2. 3 线性关系考察: 取对照品混合溶液 (含盐酸麻黄
碱 1. 212m g /m L,伪麻黄碱 0. 242m g /mL ),分别进
样 2, 4, 8, 12, 16, 20μL,测定峰面积。 以峰面积对进
样量进行线性回归, 结果盐酸麻黄碱回归方程A=
790. 5C+ 0. 71, r= 0. 999 7, 线性范围: 0. 409 6~
4. 096μg;伪麻黄碱回归方程 A= 1 358. 1C- 2. 37,
r= 0. 999 9,线性范围: 0. 102 5~ 1. 025μg。
2. 4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 8μL,
连续进样 5次,测定峰面积,结果盐酸麻黄碱和伪麻
黄碱 RSD均小于 1. 0%。
2. 5 重现性试验:取同一批样品 (批号: 980218),制
备 5份供试品溶液, 分别测定盐酸麻黄碱和伪麻黄
碱的质量浓度,结果其 RSD分别为 1. 8%和 2. 1%。
2. 6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 0, 2,
4, 6, 8, 12 h进样 20μL, 测定盐酸麻黄碱和伪麻黄
碱的峰面积, 结果其 RSD分别为 0. 8%和 0. 9% ,表
明供试品溶液在 12 h内稳定。
2. 7 回收率试验:精密量取已测定含量的咳停糖浆
(批号: 980218, 含盐酸麻黄碱 0. 46m g /mL, 盐酸伪
麻黄碱为 0. 11m g /mL ) 6份, 每份 5mL, 分别精密
加入盐酸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对照品的混合溶液 (含
盐酸麻黄碱 0. 204 8mg /mL,盐酸伪麻黄碱 0. 051 3
m g /mL ) 1. 0、 1. 0、 2. 0、 2. 0、 3. 0、 3. 0 mL, 按 2. 2. 2
项方法制备,并按拟定的方法测定盐酸麻黄碱和伪
麻黄碱的含量, 计算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盐酸麻黄碱 97. 3% ( RSD = 2. 1% )、伪麻黄碱
98. 5% (RSD= 2. 6% )。
2. 8 样品测定: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
各 20μL, 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 并进行计算, 结果
见表 1。
表 1 咳停糖浆中盐酸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含量测定结果 (n= 3)
Tab le 1 Conten ts of ephedrine hydroch loride and
pseudoephedr ine in K eting Syrup (n= 3)
批 号 盐酸麻黄碱 /
(m g· mL- 1 ) RSD /%
伪麻黄碱 /
(m g· mL- 1 ) RSD /%
980218 0. 46 1. 5 0. 11 1. 2
980219 0. 26 1. 9 0. 09 2. 1
000616 0. 31 1. 2 0. 12 1. 4
000702 0. 45 1. 6 0. 15 1. 4
3 讨论
3. 1 流动相选择中, 比较了甲醇-水、乙腈 -水系统
和本实验流动相, 结果前两个流动相使样品中盐酸
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均色谱峰拖尾严重且两者不能达
到较好的分离。而本实验使用的由于三乙胺的加入,
pH值的调节使色谱峰拖尾情况大大改善, 并与相
邻色谱峰达到了基线分离,重现性良好。
3. 2 样品中盐酸麻黄碱和伪麻黄碱色谱峰经 DAD
检测,其 UV光谱与盐酸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对照品
UV光谱完全一致, 均在 210 nm 波长处有最大吸
收。 但由于 210 nm 波长处, 样品基线不平稳, 经试
验考察,选定为 214 nm作为测定波长。
3. 3 样品前处理中,加氨水碱化后用氯仿提取会产
生十分严重的乳化现象,而采用氯仿 -异丙醇 ( 3∶ 1)
混合溶液提取则避免了乳化。
·766· 中草药 Ch ine se T raditiona l and H erba l D rug s 第 35卷第 7期 2004年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