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麻黄种子包衣育苗技术研究



全 文 :麻黄种子包衣育苗技术研究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呼和浩特 010010)  李和平X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果药开发总公司        刘 珊
摘 要 应用种子包衣的综合植保技术, 探索提高麻黄育苗成活率措施, 研究结果表明: 麻黄种子经药剂包衣处理
育苗能显著提高麻黄的成苗率, 促进幼苗生长,从而提高麻黄育苗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 麻黄 种子包衣 育苗
  麻黄 Ephtdr a sinica 为多年生药用植物, 人工
栽培主要采取育苗移植栽培方法。麻黄育苗从播种
到幼苗速生期这段时期易遭受地下害虫、苗期病害、
鼠鸟等危害, 降低了麻黄出苗率和成苗率。对此笔者
应用种子包衣这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综合植保技
术,探索提高麻黄育苗成活率,促进麻黄幼苗健壮生
长措施,经试验研究取得初步效果。
1 试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 1 试验区概况:试验区位于内蒙古达拉特旗境内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内。该区年平
均气温 6. 1 ℃, 无霜期 134 d,降水量 310 mm, 蒸发
量 216 mm。试验田土质为沙土,土壤 pH 值 9. 0,有
机质含量 0. 163% , 速效氮 9 mg / kg, 速效钾 15
mg / kg。灌溉水源为深井水,水位埋深 13 m ,水质较
好, pH 值 8. 6。
1. 2 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麻黄种子为鄂托克前旗
境内所产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 种子,经风选
净种后饱满度 90%,发芽率 50%。供试种衣剂为从
澳大利亚进口的非豆科牧草种衣剂,其组成有杀虫
剂、杀菌剂、微量元素、生长促进素及配套助剂等。包
衣机械为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牧草种子包衣机。试验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将包衣种子、用“浸种灵”浸种处
理的种子、未处理种子于 5月下旬播入大田及花盆
中,定期观测出苗率、成苗率、麻黄苗生长、分枝、根
系及种苗单株重等,比较各处理种子的育苗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 1 种子包衣育苗对麻黄成苗率的影响: 将经处理
的种子播入装有土壤的花盆中, 每盆 500 粒, 各处
理重复 3 次,结果见表 1。
从表 1中可知, 浸种和包衣处理均可防治麻黄
苗期病害,提高保苗率,而种子包衣处理保苗效果最
好。在大田对比试验中,对各处理的小区选 4个样
方,每一样方内下种 100粒,定期观察出苗和麻黄生
长情况。表 2为各处理麻黄播种后的保苗情况。
表 1 不同处理麻黄种子盆栽保苗结果
处理 保苗数量(株/盆)Ⅰ Ⅱ Ⅲ Ⅳ
平均保苗率
( % )
各处理麻
黄保苗率( % )
包衣处理 242 239 248 243 48. 6 134. 3
浸种 223 218 227 223 44. 6 123. 2
未处理( CK) 192 196 185 191 36. 2 100
表 2 不同种子处理对大田育苗的麻黄保苗的影响
处理 小区平均保苗率( % )Ⅰ Ⅱ Ⅲ Ⅳ
各处理麻黄保苗率
( % )
种子包衣 47. 9 48. 6 48. 3 48. 3 134. 5
浸种 42. 2 39. 9 44. 6 42. 2 117. 5
未处理( CK) 36. 5 34. 2 37. 1 35. 9 100
  从表 2中可知:种子包衣处理保苗效果显著高
于未处理小区和“浸种灵”浸种处理, 且大田优于盆
栽,从大田试验观察发现,未采用包衣处理的小区播
种后鼠、鸟刨食严重, 而经过包衣的能显著防止鼠、
鸟类对播后种子的刨食危害, 成苗率提高 30%以
上。
2. 2 种子包衣对麻黄幼苗生长影响
2. 2. 1 包衣对麻黄出苗期及苗期生长的影响:不同
种子处理对麻黄出苗的影响, 从表 3中可知, 麻黄出
苗所需时间较长且苗很不整齐,从出苗始期至终期
约需 15 d 的时间, 而浸种处理和种子包衣均能对麻
黄出苗的整齐度予以改善, 包衣种子出苗的整齐性
更趋明显。从表中可知,经包衣处理后麻黄开始出苗
时间较晚,但马上进入出苗盛期和末期,比不处理种
子缩短 4 d,比用“浸种灵”浸种处理缩短 2 d。从表
中还可看出,麻黄种子经包衣处理后苗期也显著缩
短。初生叶期比未处理早 6 d,比浸种处理早 4 d, 基
本达到了苗齐苗壮的目的。
2. 2. 2 种子包衣育苗对麻黄1年生苗地上部分的
·384·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0 年第 31卷第 5期
X Address : Li Heping, Ins ti tu te of Ir rigat ion an d S ciences in Pastoral Area of Water Conservancy Minis t ry, Huhehaote
表 3 不同种子处理对麻黄的出苗期的影响
处 理 麻黄出苗期( d) 真叶期( d)始期 盛期 末期 始期 盛期
包衣处理 9 13 17 37 44
“浸种灵”浸种 7 14 19 41 46
未处理( CK) 7 15 21 43 50
影响:不同种子处理对麻黄 1年生苗的苗高、分枝层
数及地上部分鲜重均有显著影响, 以包衣处理最高
(株高比未处理提高 47%, 比浸种处理提高
23. 9% , 平均单株地上部分鲜重比未处理提高
82. 7% ,比浸种处理提高 51. 4%) , 用“浸种灵”浸种
次之(株高比未处理提高 19%, 平均单株地上部分
鲜重比未处理提高 20. 7% ) , 以未处理种子小区效
果最差。说明播前种子处理能显著促进麻黄 1 年生
苗地上部分生长, 而以包衣处理效果最好(表 4)。
表 4 不同种子处理对麻黄 1 年生苗地上部分的影响
处 理 平均株高
( cm )
平均分枝层数
(层)
平均单株地上
部分鲜重(克/株)
包衣处理 17. 1 2. 9 0. 53
“浸种灵”浸种 13. 8 2. 3 0. 35
未处理( CK) 11. 6 2. 2 0. 29
  注:测量株数为 10株
2. 2. 3 种子包衣对麻黄1 年生苗地下部分的影响:
不同的种子处理对麻黄1年生苗地下部分影响也极
显著(表 5)。
从表 5中可知: 包衣处理地下部分生长显著高
表 5 不同种子处理对麻黄 1 年生苗地下部分的影响
处理 平均根基粗
( mm )
主根长
( cm )
侧根系
(个)
地下部分单株
鲜重(克/株)
包衣处理 1. 92 36. 4 2. 7 0. 473
浸种处理 1. 86 30. 3 1. 9 0. 354
未处理( CK) 1. 81 30. 1 1. 8 0. 339
  注:测量株数为 10株
于“浸种灵”浸种和未处理小区,表现在根茎增粗(高
于对照 6%) ,主根增长(高于对照 20. 9%)、侧根数
增加(比对照增加 50% ) ,从而使地下部分鲜重显著
增加 ( 比对照提高 39. 5% , 比浸种处理提 高
33. 6%)。
3 结语
综上所述, 麻黄种子经药剂包衣处理后育苗效
果显著优于现行的“浸种灵”浸种处理和对照。表现
在不仅能提高麻黄种子成苗率,防止苗期病虫害和
鼠鸟取食危害, 能显著地促进苗木出苗的整齐度, 并
缩短苗期,而且显著地促进麻黄苗生长, 提高麻黄 1
年生苗的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长量,达到优质壮苗的
目的。从经济方面分析,包衣 1 kg 麻黄种子的费用
为 18 元,但成苗率提高 30% ,麻黄育苗采用包衣技
术可节省种子用量 3~4. 5 g / m2 , 节约种子费用
0. 9~1. 5 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所以,麻黄种子包
衣技术应在麻黄栽培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 1999-04-06收稿)
  (上接第 334页)
醇,用大孔树脂 500 g 脱色, 再进行硅胶干柱层析,
石油醚-丙酮( 65∶35)展开。待样品展开后,将硅胶
柱切割成七部分。第二部分低压柱层析, 氯仿-甲醇
( 100∶5)洗脱,得化合物Ⅰ 37 mg。第四部分低压柱
层析,氯仿-甲醇( 100∶2)洗脱,得化合物Ⅱ 58 mg。
3 鉴定
化合物Ⅰ:浅黄色针晶, mp: 265 ℃~268℃,分
子式 C16 H12 O 5, EIM S m / z: 284 ( M + , 100) , 241
( 8. 3) , 152 ( 9. 7) , 132 ( 24. 7 ) , 128 ( 8. 6 ) ; IR MKBrmax
cm
- 1
: 3 500~ 3 300, 3 120, 1 640, 1 606, 1 504,
1 240, 820; U V Kmax ( log E) : 269( 4. 29) , 327( 4. 41) ;
1
HNMR ( acetone-d6 ) D: 12. 92( 1H, s, 5-OH ) , 9. 80
( 1H, s, H-7) , 8. 00 ( 2H, d, J = 9. 0 Hz, H-′2, 6′) ,
7. 12( 2H, d, J = 9. 0 Hz) , 6. 76 ( 1H , s, H-3) , 6. 52
( 1H, d, J= 1. 5 Hz, H-8) , 6. 24( 1H, d, J= 1. 5 Hz,
H-6) , 3. 90( 1H , s, 4-OCH3 )。以上数据与文献[ 2]报
道的金合欢素的数据一致, 故鉴定Ⅰ为合欢素。
化合物Ⅱ: 浅黄色结晶, mp> 300 ℃, 分子式
C17H14O7 , EIM S m / z: 300( M
+
, 100) , 316( 80. 2) ,
301( 19. 7) , 288( 28. 0) , 181( 19. 6) , 153( 36. 0) , 69
( 22. 5) ; UV Kmax ( logE) nm: 255( 4. 12) , 346( 4. 30) ;
IR MKBrmax cm - 1: 3 400, 1 645, 1 590, 1 455, 1 275,
1 100, ;
1
HNMR( 400 MHz, C5D5N) D: 13. 80( 1H, s,
5-OH ) , 7. 94( 1H , s, H-6′) , 7. 59( 2H, d, J= 8. 1 Hz,
H-8) , 7. 34( 1H, d, J= 8. 1 Hz, H-7) , 6. 98( 1H, s, H-
3′) , 6. 66 ( 1H, s, H-3) , 3. 86 ( 3H, s, -OCH3 ) , 3. 98
( 3H , s, -OCH3 )与文献[ 3]报道的 5, 4′, 5′-三羟基-6,
2′-二甲氧基黄酮的数据一致,故鉴定化合物Ⅱ为 5,
4′, 5′-三羟基-6, 2′-二甲氧基黄酮。
参 考 文 献
1 周海钧, 等 . 中国民族药志 . 第一卷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 412
2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编 .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 2
3 谢 宁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0, 21( 6) : 376
( 1999-08-23收稿)
·385·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0 年第 31卷第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