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动相混匀 ,注入液相色谱仪 ,进样量 20μL。 结果见
表 1。
表 1 不同澄清方法的肾舒冲剂样品的含量测定
编 号 平均值
(n= 3)
RSD
(% )
1峰面积 12 170 7. 75
浓度 (μg /m L) 4. 64
2峰面积 107 600 4. 50
浓度 (μg /m L) 4. 10
3峰面积 154 300 4. 37
浓度 (μg /m L) 5. 58
4 正交设计优选壳聚糖最佳澄清工艺
4. 1 试验因素与因素水平的确定:根据壳聚糖本身
的特点以及实际应用的情况 ,确定影响澄清效果的
相关因素: 壳聚糖加入量、药液浓度、药液的 pH值 ,
利用 L9 ( 34 )正交表进行试验 ,其因素水平设置如下:
因素 A# 壳聚糖加入量: A1= 1. 0 mL, A2=
2. 0 mL, A3= 4. 0 mL
因素 B# 药液浓度 ( g /mL): B1 = 2. 0, B2=
1. 0, B3= 0. 5
因素 C# 药液的 pH值: C1= 4, C2= 5, C3= 6。
4. 2 结果与分析:按 L9 ( 34 )正交设计表所设定的工
艺条件试验 ,结果见表 2, 3。
实验结果表明 ,壳聚糖处理的样品含量较醇沉
法略低 ,都低于未处理样品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
明 ,壳聚糖加入量、药液浓度、药液的 pH, 在所选择
表 2 壳聚糖澄清工艺的正交试验结果
试验号
A B C
1 2 3 4
峰面积
浓度
(μg /mL)
1 1 1 1 1 129 200 4. 92
2 1 2 2 2 129 300 4. 93
3 1 3 3 3 115 800 4. 41
4 2 1 2 3 111 800 4. 26
5 2 2 3 1 124 500 4. 75
6 2 3 1 2 120 600 4. 60
7 3 1 3 2 108 700 4. 15
8 3 2 1 3 116 100 4. 43
9 3 3 2 1 88 980 3. 40
Ⅰ 14. 26 13. 33 13. 95 13. 07
Ⅱ 13. 61 14. 11 12. 59 13. 68
Ⅲ 11. 98 12. 41 13. 31 13. 10
Ⅰ 4. 75 4. 44 4. 65 4. 36
Ⅱ 4. 54 4. 70 4. 20 4. 56
Ⅲ 3. 99 4. 14 4. 44 4. 37
R 0. 76 0. 56 0. 45 0. 19
Rj 532. 10 530. 79 530. 27 529. 58 Rj= Ⅰ 2+ Ⅱ 2+ Ⅲ 2
Sj= Rj /3- CT 0. 92 0. 48 0. 31 0. 077 CT= (X) 2 /n= 176. 45
表 3 壳聚糖澄清工艺的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 L V M S F
A 0. 92 2 0. 46 11. 95
B 0. 48 2 0. 24 6. 23
C 0. 31 2 0. 155 4. 03
误差 0. 077 2 0. 0385
F0. 05 ( 2. 2)= 19. 0
的 3个水平中对样品含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直
观分析可知因素主次关系为 A、 B、 C,较好的方案为
A1 B2 C1。
( 1999-03-11收稿 )
药液紫外吸收作为中药提取工艺评价指标的可行性考察
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成都 610041) 江 波 侯世祥 孙毅毅
中药制剂工艺步骤多 ,影响因素复杂 ,对其进行
合理性考察 ,实验样本数多。寻求操作简便、耗时少、
迅速可行的评价指标 ,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中药所
含成分复杂 ,致使药液中多成分共存 ,各自的理化性
质相互掩盖或重叠而难于表现 ,如旋光、红外等 ,而
紫外吸收为大多数中药有效成分所具有 ,由于其加
合性而表现出来。因此 ,中药药液一般在紫外区皆有
吸收 ,这就使紫外吸收作为评价指标成为可能。
本实验以川芎、丹参、葛根药材为样本 ,考察其
药液紫外吸收与有效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探讨
了药液紫外吸收作为工艺条件筛选的间接含量指
标 ,评价相对结果的可行性及其适用范围。
1 仪器和材料
岛津 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 Shimpack CLC-
ODS色谱柱 ( 150 mm× 6. 0 mm i. d. , 5μm) ; SPD-
6A紫外检测器 ;岛津 UV-2201紫外分光光度计。
丹参 Salvia mil tiorrhiza Bge.、川芎 Ligus-
ticum chuanx iong Hort.、葛根 Pueraria lobata O-
hw i,经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室王曙副教
授鉴定。
阿魏酸、葛根素 (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
所 ) ,丹参素 (购自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 )。试剂均为
·188· 中草药 Ch inese Tradi 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0年第 31卷第 3期
江 波 98届毕业研究生 ,现工作单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
分析纯。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 1 药材提取液紫外吸收的测定:取三味药材分别
净制 ,粉碎成粗颗粒 ,加水煎煮得提取液 ,取药材提
取液适量 ,加水稀释至适当浓度于紫外区扫描。各药
材紫外吸收图谱中皆有最大吸收峰 ,其中丹参为
283. 8 nm,川芎为 280 nm ,葛根为 250 nm。
取不同批次的各药材提取液 ,分别加水稀释至
一定浓度 ,于各自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值 ,结果
见表 1。
2. 2 药材提取液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2. 2. 1 丹参提取液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以甲醇 -
0. 2 mo l /L N H4Ac(硫酸调节 pH 2. 2) ( 12∶ 88)为
流动相 , 280 nm下检测。 测得的丹参素标准曲线方
程为 A= 20+ 1. 69× 106C , r= 0. 999 9(n= 3)。进样
量在 0. 3~ 4. 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日内与日
间精密度分别为 0. 69%和 1. 61% ;平均加样回收率
为 100. 69% ,RSD1. 40% 。
2. 2. 2 川芎提取液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以甲醇 -
36%醋酸 -水 ( 28∶ 3∶ 69)为流动相 , 322 nm下检
测。测得的阿魏酸标准曲线方程为 A= 93+ 1. 91×
106C , r= 0. 999 9(n= 3)。进样量在 0. 018~ 0. 28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分别为
0. 69%和 2. 0%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0. 14% , RSD
0. 73% 。
2. 2. 3 葛根提取液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以甲醇 -
36%醋酸 -水 ( 25∶ 3∶ 72)为流动相 , 247 nm下检
测。测得的葛根素标准曲线方程为 A= 1 848+ 1. 38
× 106C , r= 0. 999 9(n= 3) ;进样量在 0. 038~ 0. 60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分别为
0. 20%和 0. 50%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0. 60% ,
RSD 0. 70% 。
2. 2. 4 样品测定: 取不同批次的各药材提取液适
量 ,分别稀释至适当浓度 ,进样测定 ,由回归方程计
算出丹参素、阿魏酸和葛根素的含量 ,结果见表 1。
2. 3 数据处理及分析:各药材提取液以紫外吸收值
对有效成分含量进行直线回归 ,并作回归的相关系
数检验 ,结果见表 1。
表 1 药材提取液紫外吸收值与成分含量相关性
丹参 川芎 葛根
丹参素 A 阿魏酸 A 葛根素 A
(% ,n= 9) 283. 8 nm (% ,n= 9) 280. 2 nm (% ,n= 11) 250 nm
1. 10 0. 69 0. 72 0. 38 3. 26 0. 47
r= 0. 826 6 r0. 017= 0. 798 r= 0. 920 r0. 017= 0. 798 r= 0. 982 r0. 017= 0. 785
极显著 极显著 极显著
3 讨论
本实验所选三味药材含有不同种类有效成分 ,
其中丹参含酚酸类 ,葛根含黄酮类 ,川芎含有机酸
类、挥发油类和生物碱类 ,以此三味药材进行实验 ,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实验结果表明单味药材提取液
紫外吸收值与药液中单一有效成分含量相关性显
著 ,说明药液紫外吸收值能反映出有效成分含量的
相对高低 ,其作为间接的含量评价指标是可行的。
中药成分复杂 ,提取液中既含有黄酮、生物碱、
蒽醌、酚酸等小分子化合物 ,也含有多糖、淀粉、蛋白
质等大分子化合物 ,而后者一般无紫外吸收或吸收
很弱 ,药液紫外吸收指标反映的是药液中具有紫外
吸收的同类化合物的总体情况 ;若药材所含有效成
分种类较多 ,则紫外吸收为各类成分吸收的加合 ,此
时紫外吸收值也可间接反应出总的有效成分的含量
高低。因此 ,在工艺条件的优选中 ,药液紫外吸收值
不失为一个简便、快捷的间接含量评价指标。
( 1999-03-21收稿 )
辛花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 ( 300120) 王守愚
辛花口服液是由我院耳鼻喉科将治疗鼻炎多年
临床经验处方经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 [ ( 95)津
卫药制剂 ( 44)第 4-6-21-8号 ] ,由辛夷、苍耳子、白
芷、蒿本、蒲公英等 15味中药组成。对大多数西药疗
效不佳及拒绝上颌窦穿刺术的患者尤为适用。 经几
年临床应用 ,有效率达 91% 。为确保本品内在质量 ,
制定了本品 pH值和相对密度合格范围 ,并对主要
药味辛夷、苍耳子、白芷进行了 TLC鉴别。
1 材料与仪器
药材:辛夷、苍耳子、白芷 (天津市药材公司饮片
·189·中草药 Ch inese Tradi 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0年第 31卷第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