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当归芍药散研究的新进展



全 文 :当归芍药散研究的新进展
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 ( 300070)  张志耘  胡志洁
摘 要 当归芍药散具有刺激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抗老年性痴呆、清除免疫复合物、改变血液流
变性、改善微循环、调整垂体 -卵巢轴功能和调节子宫活动等功能 ,这些作用广泛地用于治疗妇科多种疾病。近年又
用该方剂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缺铁性贫血、美尼尔氏综合征 ,特别是在治疗老年性痴呆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
为这一古方名方增添了新的用途。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抗老年性痴呆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当归芍药散是《金匮要略》所载一著名方剂 ,由
当归、白芍、茯苓、白术、泽泻、川芎组成。多年来被广
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 ,具有养血疏肝、健脾利湿、
和血利水等功效。 近 10余年来 ,当归芍药散不仅在
妇科、皮肤科有较多应用进展 ,而且在治疗老年性痴
呆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实践上也获得了许多新成果 ,
为这一古方名方增添了新的用途。现就上述诸方面
的研究进展状况作一概述。
1 药理作用
1.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近年来多项实验表
明 ,本方对老年性痴呆尤其是早期阿耳茨海默氏病
( AD)有显著疗效 ,对小鼠脑内单胺类物质的影响因
部位不同而作用各异 [1 ]。以鹅膏蕈氨酸破坏迈内特
基底核、结扎大鼠与小鼠双侧总动脉两组动物模型
探讨本方与钩藤散的药理作用的差异 ,结果表明本
方试验组可以明显延长大鼠反应的潜伏期 ,抑制乙
酰胆碱合成酶的减少 [2 ]。对谷氨酸诱导小鼠小脑颗
粒细胞神经元损伤后给予本方可抑制谷氨酸所致的
培养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的增加 ,抑制 KCl引起的
Ca
2+增加。结果表明当归芍药散对 Ca2+依赖性神经
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3, 4 ]。
选用 Mor ris水迷宫筛选出的老年性痴呆鼠为
动物模型 ,探索当归芍药散改良方治疗老年性痴呆
鼠的疗效。结果证实该方具有促进老年痴呆鼠海马
结构胆碱能纤维侧支抽芽作用。 这一作用或许是该
方改善学习记忆的机制之一 ,因为许多研究表明 ,学
习记忆与基底前脑胆碱能系统密切相关 [5 ]。 另外采
用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为模型 ,加入服用当归芍
药散改良方的痴呆鼠血清的实验结果可延长海马神
经元的存活时间 ,提高存活神经元中有突起神经元
所占比率 ,提示该方剂含有某些能够促进神经元突
起生长的物质 [6 ]。 采用跳台和避暗法研究本方对正
常及多种记忆障碍小鼠被动回避反射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归芍药散对正常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一
定促进作用。对于东莨菪碱、亚硝酸钠及乙醇造成的
多种记忆障碍均有明显改善 ;并能翻转 D-半乳糖所
致亚急性衰老小鼠出现的记忆损害。当归芍药散有
利于自由基的清除 ,抑制过氧化脂质的生成 [7 ]。
1. 2 对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本方可使妊娠大鼠血液
粘度明显降低 ,增加循环流量 [8 ]。给予几组患者服用
后 ,检测全血粘度切变率、血浆粘度高切变率和血浆
通过时间均有明显改善 ,眼球结膜小 ,静脉口径增
大 ,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增加 [ 9]。健康人组服用本方 1
周后 ,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降低 ,血中血小板丙二醛
的产生明显降低 ,提示对血液流动性和血小板内环
氧酶系产生作用 [10 ]。 痛经患者服用本方后 ,异常的
血液流变指标、血浆及经血前列腺素 F2 ( PGF2 ) 多
项指标都有明显的改善 [11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本方
的活血化瘀作用能降低血液粘度 ,改变血液流动性 ,
从而改善脑血流动态和脑微循环 ,达到其治疗老年
期痴呆症的作用。
1. 3 调整垂体 -卵巢轴功能 ,调节子宫活动: 当归芍
药散中的芍药、茯苓、泽泻、当归有不同程度的激活
孕酮产生分泌作用 ,白术则对此分泌有抑制效果。说
明本方中的各生药对黄体机能的促进或抑制具有综
合效果 [12 ]。实验证明本方可激活多巴胺能神经元酪
氨酸羟化酶的活性 ,增加脑中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和 5-羟色胺的组织浓度。总之口服本方后首先促进
了大脑中枢的功能 ,继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对卵巢的
作用 ,并通过对卵巢的直接或间接作用 ,增强子宫的
功能 [13 ]。
芍药中含有芍药苷 ,可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张力 ;
当归油有抑制狗、兔、豚鼠等畜体子宫的收缩 ,并可
松弛紧张的子宫 ,其作用快而持久 ;当归煎剂、酊剂
· 附 8·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 l and Herbal Drug s  2000年第 31卷第 7期          
Address: Zh ang Zhiyu n, Tianjin In sti tute of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 Tian jin
能使家兔离体子宫收缩节律性增强 ,振幅减小 ,紧张
度降低 ,大剂量则呈现完全抑制作用 ;川芎可使家兔
离体子宫收缩加强 ,甚至挛缩 ,大剂量则转为抑制 ,
可使收缩停止 [14 ]。 总之 ,当归芍药散对子宫的作用
机制具有双向性 ,且较为复杂 ,从而达到受孕、安胎
的临床功效。
1. 4 清除免疫复合物:本方可明显提高自身免疫性
疾病模型小鼠循环中免疫复合物的清除率 ,其作用
主要是当归所致。 单独使用当归提取液或使用除去
当归的提取液对免疫复合物 (以过氧化物酶-抗过氧
酶复合物为模型 )的结合都无影响 ,提示该方剂中药
用植物的配伍对此活性起了重要的作用 [ 15]。本方对
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生反应模型 ( GV HR)的自身免
疫疾患样病态有改善效果 [16 ]。 对小鼠巨噬细胞 Fc
受体和 CR3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连续给药 6
周 ,小鼠免疫复合物的清除显著加速 ,并能显著地促
进免疫复合物与巨噬细胞的结合。本方还能促进免
疫复合物与枯否细胞的结合 ,并促进枯否细胞对免
疫复合物的消化 ,能显著缩短免疫复合物从循环中
被清除的时间 ,其机制是通过增加巨噬细胞 Fcγ
Ⅱ /Ⅲ 受体和 CR3的表达 ,从而增加细胞与免疫复
合物的结合 [17 ]。
1. 5 其他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本方主要组成
药:当归、芍药、川芎等均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镇静
作用。对卵巢摘除动物模型睡眠障碍的实验表明 ,本
方可改善动物模型的睡眠 ,这可能与抑制下丘脑的
代谢转换亢进有关 [18 ]。
2 临床应用
2. 1 老年性痴呆: 本方中当归、芍药、川芎利气活
血 ,茯苓、白术、泽泻可健脾、利湿、祛痰。这些药效作
用恰恰对导致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病因——气郁、痰
郁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临床依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
则及神经内分泌实验的基础 ,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给
予本方治疗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效果 [ 19~ 22]。对 5例使
用脑代谢激活剂时间较短的阿耳茨海默病患者 ,合
并给予本方进行一年以上的观察 ,结果对患者漫游、
多动、意识低下等痴呆的周围症状有一定效果 ,智力
得分的测定中 ,全部病例均获改善或处于稳定状
态 [23 ]。
2. 2 更年期综合征:用本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24
例 ,卵巢切除 13例 ,前者有效 18例 ,后者有效 9
例 [24 ]。 另有报道 ,本方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诸多症状
有改善的功效 [25 ]。
2. 3 缺铁性贫血:对 118例缺铁性贫血女性患者
使用本方治疗 ,除 6例并用铁剂外 , 112例患者中 ,
血液检查有效 110例 ,有效率为 980. 2% ,治疗期间
没有出现副作用 [26 ]。
2. 4 慢性肾炎高血压:用本方和防己黄芪汤加减化
裁治疗慢性肾炎高血压 22例 , 4周为一个疗程 ,一
般为两个疗程 ,结果显效 14例 ,有效 5例 ,总有效
率为 86. 36% [27 ]。
2. 5 美尼尔氏综合征: 以本方加丹参、白茅根为基
本治疗 110例美尼尔氏综合征患者 ,服药 7~ 20 d
后 ,痊愈 88例 ,显效 11例 ,有效 2例 ,总有效率
91. 82% [ 28]。
2. 6 皮肤病:用本方加减治疗黄褐斑 235例 ,结果
痊愈 58例 ,显效 69例 ,有效 87例 ,总有效率
91. 06% [ 29]。熊晓刚使用本方加减治疗黄褐斑 1例 ,
脂溢性脱发 1例 ,带状疱疹 1例 ,坠积性湿疹 1例 ,
均获满意疗效 [30 ]。
综上所述 ,当归芍药散在妇科疾患及老年性痴
呆的治疗功效上有着很广泛的研究应用领域。如能
在药理作用方面深入研究 ,在临床使用方面开发新
的剂型 ,探索新的适应症 ,会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 伊藤忠信 .日本东洋医学杂志 , 1991, 41( 1) : 185
2 让原光利 .日本东洋医学杂志 , 1997, 47( 6) : 176
3 王柯慧译 .国外医学 -中医中药分册 , 1996, 18( 6): 42
4 左 风译 .国外医学 -中医中药分册 , 1998, 20( 5): 41
5 罗焕敏 ,姚志彬 ,陈以慈 . 中国老年学杂志 , 1995, 15( 5): 283
6 罗焕敏 ,姚志彬 ,谢 瑶 ,等 . 中国老年学杂志 , 1998, 18( 2): 90
7 寇俊萍 ,禹志领 ,刘 中 ,等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1997, 3( 4):
25
8 贝原学 .汉方医学 , 1984, 8( 11): 16
9 林孝秀 .日本东洋医学杂志 , 1989, 39( 4): 18
10 鸟居冢和生 .和汉医药学会会志 , 1987, 4(1) : 20
11 谢春光 ,蓝肇熙 . 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90, 10( 7): 410
12 臼杵析 .国外医学· 中医中药分册 , 1991, 13( 4): 41
13 聂淑琴编译 .国外医学· 中医中药分册 , 1998, 20( 1): 19
14 陈 奇 .江西中医药 , 1984, ( 3): 42
15  Iijima K. 和汉医药学会会志 , 1993, 10( 1): 28
16 周件贵 ,席文胜 . 中成药 , 1996, 18( 10): 42
17  Iijima K. 和汉医药学会会志 , 1996, 13( 2): 132
18 饭冢进 .和汉医药学会会志 , 1996, 13( 4): 418
19 水岛宣昭 ,池下照彦 . 和汉医药学会会志 , 1989, 6( 3): 456
20 尾崎哲 .新药与临床 , 1992, 41( 3): 220
21 张士云 ,吴 凡 . 安微中医学院学报 , 1996, 15( 6): 20
22 朱支波 .江苏中医 , 1995, 16( 12): 43
23 原田英昭 .日本东洋医学杂志 , 1996, 46( 6) : 142
24 植村和子 .产科と妇人科 , 1978, ( 7): 125
25 刘 平 .中成药研究 , 1984, ( 10): 30
26 赤濑朋秀 .日本东洋医学杂志 , 1995, 45( 5) : 18
27 刘文军 ,戴希文 ,李秀英 ,等 . 中医药信息 , 1997, ( 5): 28
28 程运文 .国医论坛 . 1991, ( 1): 9
29 杨恒裕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 1987, 10( 5): 36
30 熊晓刚 .国医论坛 , 1997, 12( 1): 21
( 2000-01-21收稿 )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0年第 31卷第 7期       · 附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