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麻黄在美国



全 文 :· 信息与文摘 ·
麻黄在美国
草麻黄 EP h ed a rsin i ea S t a p f . 含生物碱 0 . 5% 一
2
.
5%
, 主要为麻黄碱 ( e p h e d r in e ) 、 伪麻黄碱 ( p s e u -
d oe p he 击 ine )等 。 草麻黄作为传统药物已有 2 千年的
合理使用历史 , 但人们对其用法 、 毒性及功效等仍有
争议 。 F D A 已批准麻黄碱及其盐类可以用于伤风 、
感冒 、 呼吸道过敏以及气喘等外卖药 (O T C )中的有
效成分 。 美国有很多含草麻黄或其提取物的制品用
作各种用途 , 如肌肉痛 、 关节炎 、 浮肿及能量补充剂
和饮食产品 , 但其大部分用途并未得到 F D A 的批
准 。 人们对麻黄的功效 、 安全性的关注和从其中分得
生物碱的作用机制的模糊认识迫切需要有强有力的
法规加以调节并施行 “ 工业标签警告 ” 。 为此 , 1 9 9 5 -
10

n 一 12 在华盛顿举行了关于麻黄的专家听证会 ,
由学术界有威望的草药专家组成 , 目的并非取缔它 ,
而只是想广泛听取意见以便制订 出有效的管理措
施 。 听证会最后提出了三项行动建议 ,即 1) 标签警
告 :所有含麻黄碱类生物碱的饮食补剂 , O T C 都应
有标签警告 。 内容应包括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 过
量服用引起的危害并在没有专职医生的推荐下不得
连续服用超过 7 d , 而且这些产品 不应售给不足 18
岁的年轻患者 。 2) 成品形式 : 含麻黄碱的饮食补剂 ,
其成品形式应以促进该产品的安全使用为标准 ,不
得包含在任何可能被误为食品 、 小吃或饮料的成品
中 , 否则易引起误服大量麻黄碱而导致严重后果甚
至死亡 。 3) 麻黄碱摄取剂量 :对把草麻黄作为主要成
分的饮食补剂 , 推荐的每次摄取量或服用量是 25
m g 总麻黄生物碱或 20 m g 麻黄碱 , 每天最多服 4
次 。 这一推荐剂量是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 。 另外 , 伪
麻黄碱每天可服用 4 次 , 每次剂量 30 一 60 m g 。 多年
来草麻黄作饮茶常用 , 《中国药典 》规定麻黄茶中草
麻黄的用量可在 .1 5一 .9 0 9 ,而 日本药典则规定草
麻黄的总麻黄碱含量应至少含 。. 6% , 与其它有兴
奋作用的植物 , 如含咖啡因和茶碱的茶叶混合沏茶
作饮食补剂时 ,麻黄碱剂量应是 10 ~ 15 m g 。
(陆顺芳摘译 史玉俊校 )
〔H e r b a lg r a m 1 9 9 6 , ( 3 4 ) : 22 ; ( 3 6 ) : 2 1〕
云南红豆杉不同部位中紫杉醇及其相关化合物的含量
紫杉醇 (t ax ol )是从红豆杉科植物中分离出的 S Pe 一Pa k CI : 柱处理 , 收集 5 % ~ 80 % 甲醇液作样
一种二菇类化合物 , 是近年来发现的最有效的抗癌 品 , 以 H ZO 一M e O H 一T H F (5 5 : 35 : 10 )洗脱 , 用于分
药物之一 。 为了充分利用植物资源 , 云南大理医学院 离 t ax ol 、 10 一去乙酞基紫杉醇 (1 。 一 d a 一 t ) 、 ec Ph al o m an -
等科研工作者采用 H P L c 测定了云南红豆杉中主 ni ne 和 10 一去乙酞基 一 ec p ha lo m an ni ne ( 10 一d -a c ) ; 另
要 at x oi ds 的含量 。 收集 30 环一 65 % 甲醇 液 作样 品 , 以 H ZO 一M e O H -
分别取云南红豆杉植物树皮 、 根 、 心材 、 嫩枝 、针 T H F ( 67 : 25 : 8) 洗脱 , 用干分离 b ac ca ti n 皿 和 1 0 -
状叶粉碎 , 过 40 目筛 , 以氯仿一甲醇 ( 1 , )l 室温提取 去乙酞基一 b ac ca ti n ( 10 一 d a 一b) ,结果见表 1 。
4 次 , 每次 24 h 。 回收溶媒后溶于适量甲醇中 , 用
表 1 云南红豆杉不同部位中 at xo ids 的百分含量 %
样 品
树皮

心材
嫩枝
针叶
t a x o l
1
.
8土 0 . 2 1
0
.
8 2土 0 . 0 8 3
0
.
3 4士 0 . 0 4 2
0
.
19土 0 . 0 1 8
1
.
1士 0 . 0 1 3
10 一d a
一 t
( + )
0
.
0 2 7士 0 . 0 0 36
0
.
2 5士 0 . 0 2 6
2
.
4士 0 . 0 7 1
2
.
3士 0 . 1 5
e e P h a l o m a n n i n e
2
.
2士 0 . 1 7
1
.
1士 0 . 1 0
0
.
8 2士 0 . 0 9 3
0
.
4 7士 0 . 0 4 4
0
.
0 5 4士 0 . 0 0 7 5
1 0一d a一 e
3
.
5士 0 . 2 9
1
.
2士 0 1 1
0
.
0 6 7士 0 . 0 0 8 5
0
.
6 1士 0 . 0 5 5
0
.
3 1士 0 . 0 2 8
b a e
e a t i n 顶
0
.
3 2土 0 . 0 3 5
0
.
6 5士 0 . 0 5 8
1
.
6士 0 . 1 1
1
.
2士 0 . 0 9 4
1
.
2士 0 . 1 2
1 0

d a

b
0
.
1 6士 0 . 0 1 9
1
.
4士 0 . 1 1
( 一 )
0
.
0 7 7士 0 . 0 0 6 6
1
.
7士 0 . 1
从表中可知 , 云南红 豆杉树皮中 at xo l 含量最
高 ,根中较少 ,而在心材 、 嫩枝 、针叶中含量最低 。 1 0 -
d
a 一
b 在针叶中含量最高 , 提示可以利用针 叶作为
1 0

d a

b 半合成 t a x o l的原料 。 b a e e a t in 孤在心材 、 嫩
枝和针叶中含量约为 0 . 01 % 一 0 . 02 % , 而在树皮和
根中含量较低 。 就云南红豆杉资源利用而言 , 要获取
《中草药》 19 9 7 年第 28 卷第 3 期
at x ol
,最有价值的是树皮和根 , 而从心材 、 嫩枝 、 针叶
中提取其前体化合物 1 0 一 d a 一 b 和 b ac ac t ni 皿 ,通过半
合成的方法得到 at x ol 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
(王 宁摘译 史玉俊校 )
〔F i t o t e r a p ia , 1 9 9 6 , 6 7 ( 2 ) : 1 4 9〕
·
1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