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tipromoting Tumor and Antioxidant Actions of G9315

G9315抗促癌和抑制促癌物诱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全 文 :   抗促癌和抑制促癌物诱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北京      傅乃武 刘朝 阳 张如意
摘要    是从胀果甘草中提取的含有  个黄酮体的 混 ’合 物 。   剂 量 明 显 抑 制 二甲基
苯葱      合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皮肤乳头瘤的生成 , 表现出较强的抗促癌 作 用 。   卜 
 显著抑制巴豆油诱发的   大鼠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               ,    ,  
协   明显抑制巴豆油诱发的     新生小鼠皮肤表皮细胞和     小鼠肝线粒体的  , 显
著对抗巴豆油诱发的    小鼠肝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 使丙二醛    产量明显减少 。
关键词    ! 抗促癌 化学发光 脂质过氧化
我们曾对胀果甘草中  种主要黄酮体和  种三菇类化合物进行了抗氧化研究〔〕, 发现有
些黄酮体具有较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     是含个黄酮体的棍合物。 报道它 的抗促 癌 和 抑
制促癌物诱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
 材料和方法
   动物  昆明种小鼠、      小鼠和   大鼠系我所动物室供给 。 雌性 , 小鼠体重 
    , 大鼠体重        。     新生小鼠年龄    。
   药物和试剂     巧是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植化室供给 。 巴豆油按文献〔幻制备 。   
  和    系   产品 , 其它试剂购自北京市化工厂 。 脱毛剂由份硫化钠 、 份洗衣
粉和 份淀粉加水调成糊状而成 。
   小 鼠 皮 肤二阶段诱癌和药物抑制试验  实验前  周 用 电 推剪将小鼠背部皮肤   
 。   的毛剃掉, 再用脱毛剂脱去剩余毛发 。 观察 周 , 将个别于脱毛部位又长出新毛的小
鼠剔出 。 其余小鼠随机分为 组 。   对照组  实验开始的第 天 、 第 天和第  天 , 于 脱 毛
皮肤涂以     件    协丙酮 · 次 , 从第 周开始 , 每周  、 涂以巴豆油      ‘  时
丙酮 · 次 , 共  周 。              巴豆油     和巴豆油的应 用 方 法 同对 照
组 , 只是在     和巴豆油之前   涂以    !   或       协丙酮 · 次。   抗促 癌
试验      和巴豆油的应用方法 同对照组 , 从第 周开始在应用巴豆油之前    涂 以 
        协丙酮 · 次。
       新生小鼠皮肤表皮的分离和化学发光     取新生的        幼鼠 , 按
  等方法〔〕分离皮肤表皮细胞 。配成终浓度为   丫 细胞悬液 。取此细胞悬液  扭
加入          终浓 度   一       放入化学发光仪暗室内        测本底 ,
再加入巴豆油 卜   卜  , 立 即测定 。 药物组测定先加入     ,  ℃作用 ,   , 再 加
入巴豆油 。 化学发光仪   一 型 , 仁海市计量局实验工厂  , 测定时的甄别电压为    ,
每次测量时间    , 共测  次。 从计算机上显示又士  。
       大鼠中性粒细胞    的分离和       大鼠断头取 血 , 加 等 量  
           , 分离  。 取此  液               , 先测本底 , 再加入巴
豆油或    加巴豆油 , 分别测定。
       小 鼠肝 线粒体  和脂质过氧化  按常规方法分离肝线粒体和用   法测 定
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 按        法〔‘〕测定蛋白。 取  线粒体 液 放
      ,          ,                ,                       ! ∀ #, B e i j i n s
. , 北永医科大学药学院植化室
《中草药 》1 9 9引砰第 26 卷第8期 4 1 1
入化学发光仪暗室内 ( 37 ℃ ) 预温305, 测本底, 然后加入巴豆油20时 ( 30协g ) 棍匀 , 测 定
C L 。 药物组则先加入G 9 3 15液 , 3 7 ℃温育Zom in , 再加入巴豆油20协l , 3 7 ℃温育30m in , 按
T B A 法测 M D A 产量 。
1 . 7 B al b /c 小鼠肝微粒体C L ‘ : 按常规法分离肝微粒体 。 N A D P H 系统 :内含G 一6 一P l l2 m
m o l/ L
,
N A o P
6 m m
o
l
/
L
,
G
一 6 一P o 0 S S i g m a u n i t 。 用0. lm o l/ L T ris 一 H C I ( p H
7 . 5 ) 配制 。 取 o.s m l微粒体液加入o.sm l N ^ n P H 系统反应液 , 3 7 c 放置305, 测本底 。 加
入C C I; 20件l ( 终浓度sm m o l/L · m l ) , 混匀 , 室温放置lom in , 测 C L , 测定条件同上 。
G 9 3 1 5 组则先加入药物 , 室温温育 zom in , 再加入 C C I‘l o m i n 后测定 。
2 结果
2 .1 G 9315 对小鼠皮肤二阶段诱癌的抑制作用 : 从图IA , 对照组小鼠第 12 周小鼠生瘤 率
为75 % , 0 5 3 2 5 Z m g 和 4m g组分别为34.4% 和28.1% 。 图IB , 对照组第12周每只小鼠生 瘤
数为 2.56 , G 9 3 1 5 Z m g 和4m g组分别为0.45和0.37。 从图2 , G 9 3 1 5 4 m g 仅在巴豆油 促 癌
阶段应用 , 也使小鼠生瘤率和生瘤数 目明显减少 。 其抑瘤效力与在致瘤全过程都应用相同剂
量的 G 93 15。 表示G 9 3 15主要影响促癌过程 , 有较强的抗促癌作用 。
/ 一一户岁共
户声二一一
州|月叫招即八”忿裤石叭阵禹理盛州…弓李井扛己令俘讯
]0 11 ]2
已宕\二琴滋‘”
泣止之兰
拐发吩山时间 t、周、
圈 1 G 9315对O M B A和巴豆油诱发小鼠皮
肤乳头瘤的抑制作用 每组鼠数32只
i 一 D M B A , + 巴豆油 2一 G , 3 1 5 Z m g + D M B A +
巴豆油 3一 G 9 3 1 5 4 m g + D M B A + 巴豆油
拐发吩山时间 t‘周 、
图2 G g引 5对抗巴豆油的促痛作用
每组鼠数32只
1一 D M B A + 巴豆油 2一 G 9 3 1 5 4 m g + D M B A +
巴豆油 3 · D M B A + G g 3 1 5 4 m g + 巴豆油
2 2 G 9 3 1 5抑制巴豆油诱发的B al b /c新生小鼠皮肤表皮细胞C L : 从表 1, 2 x 1 0 6 / m l 表 皮
细胞在静息状态下 的C L 为77.2 , 加入巴豆油50件g , C L 增至 19 2 .0 , 净增 114.8 。 G 9 3 1 5 2 0 卜g /
m l明显抑制巴豆油刺激的表皮细胞C L 。
2
.
3 G 9 3 1 5 对抗巴豆油刺激的W ista r大鼠中性粒细胞 ( P M N ) C L : 从表 2 , 大 鼠P M N
1 x loeC /m l在巴豆油30卜g刺激下C L 明显增加。 G 9 3 1 5 1 0 ~ 2 0 协g / m l , 显著对抗巴豆油诱
发的PM N 化学发光。
2
.
4 G 9 3 15 抑制巴豆油诱发的B al b/c 小鼠肝线粒体C L : 从表3 , B “lb /c 小鼠肝线粒体 加
入巴 豆油 30协g , C L 显著增加 。 G 9 3 z 5 2 0 卜g / m l明显对抗巴豆油刺激的C L 增加。
·
4 1 2
·
表1 G 9315抑制巴豆油诱发的 新生小鼠表
皮细胞化学发光 ( C L ) ( 交士 s )
药物剂量 C L (计数/2 x 10 .细胞.305)
组别 — 增加数 尸值(卜g / m l) 本底 加 巴豆油对照 一 77 .2士7 。 2 ( 8 ) . 1 9 2 . 0 士 1 5 .1 (8 ) 1 1 4 。 8G 9 3 1 5 2 0 7 9 。 2 士 7 。 0 ( 7 ) 1 7 0 . 8 士 1 8 .8 (7 ) 9 1 .6 < 0 。 0 5手实验次数 二 3 , 括弧内数字为试验管数2 .5 G 9 3 15抑制巴 豆 油 诱 发 的B al b/c 小鼠 肝线 粒体脂质过氧化 : 从表4 , 巴豆油30
卜g 显著增加肝线粒体脂质 过 氧 化 , M D A
量明显增多 。 G 9 3 z 5 2 0 ~ 4 0 林g / m l明显对
抗巴 豆油诱发的脂质过氧化 , M D A 产量比
巴豆油组显著减少。
2
.
6 G 9 3 1 5 抑制C C I‘诱发的B al可e小鼠肝
微粒体C L : 从表5 , C C I ‘ 6 m m o l / m l 显著
增加肝微粒体C L , G 9 3 1 5 2 0 ~ 2 0 协g / m l明
显对抗C C I‘刺激的肝微粒体C L 。
3 讨论
小 鼠皮肤二 阶段诱癌试验是研究癌发生
和癌变机理的经典模型 , 它包括启动和促癌
阶段 。 常用此模型来研究致癌 物 和促癌物 ,
也用于研究抗致癌物和抗促癌物 。 本实验用
昆明种小鼠 , 以D M B A 和 巴 豆 油 分 别 作
为启动剂和促癌剂 , 诱发出小鼠皮肤乳头瘤 ,
观察到G 9315有明显的抑制乳 头 瘤 生 成 作
用 , 其抑瘤作用主要在促癌阶段 。 T P A 是强
促癌物 , 它是巴豆油中主要活性成分 。 T P A
对小鼠皮肤的促癌作用涉及许多形态和生化
改变。 现着重研究促癌剂巴豆油对不同细胞
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 文献中多采用测定丙二
醛(M D A )的产量作为脂质过氧化 的 指 标 。
在完整细胞上 , M D A 被线粒体代谢的速 度
很快 , 且与细胞其它一些成分发生反应 , 故测
表2 G 9315抑制巴豆油刺激大鼠中性
粒细胞化学发光 ( C L ) ( 又士 s )
组别药物剂量
C L (计数/l x l沪 细胞/305)
(“g / m l , 本底 增加数 尸值加巴豆油
对照 一 7 2。 8 士 4 9 (6 ) , 1 4 6 . 7 士 2 7 .3 ( 6 ) 7 3 。 9
G 9 3 1 5 1 0 7 1
.
1 士 2 .3 (6 \ 1 0 3 .8 土J .2 (6 少 3 2 。 7 * .
G 9 3 1 5 2 0 6 9
.
8 士5 。 2 ( 6 ) 9 4 . 5 士 7 .6 ( 6 冬 2 4 。 7 * 申 < 0 。 0 1
实验次数 二 3 , 括 弧内数字为试验管数
. ,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表3 / G9 315 抑制巴豆油诱导的
小鼠肝线粒体化学发光 ( C L ) ( 又士 s )
药物剂量组别(卜g / m l)
C L (计数八 m g蛋白· 3 0 5 )
加巴豆油
(30卜g )
2 2 1 。 1 士 2 7 。 9 ( 6 )
增加数 尸值
本底
对照
G 93 15
9 2。 5 ( 6 ) . 1 2 8 。 6
2 0 8 7
.
4 土 4 。 7 ( 6 ” 1 6 9 。 7 士 1 1 。 4 ( 6 ) 8 2 。 3 < 0 。 0 1
. 实验次数 = 3 , 括 弧内数字 为试验管数
表4 G 9315对抗巴豆油诱发的小鼠
肝线粒体脂质过叙化 无( 士 s )·
药物剂量
组别 ‘卜g 声m l)
M D A
尸值(卜m o l/ m g 蛋白 )
1。 3 3 士 0 。 1 7 今
2 。 3 2 士 0 。 1 1
1

4 7 士 0 。 2 9
1
.
0 5 士 0 。 3 2
< 0

0 1 二
< 0 。 0 1 . 中 中
< 0

0 1 . * 申
20切
对照
巴豆油
G 93 15
G 9 315
实验次数 = 3 , 每次试验 , 每个剂量平行3管
表5
与对照组比较 申二 与巴豆油组比较
G 9 3 15对抗C C I一诱发的小鼠
肝橄粒体C L ( 又士 s )
药物剂量组别(协g / m l )
C L (计数/m g蛋白 · 3 0 5 ) 增加数 尸值
本底 加C C I‘
对照
G 9315
G 9315
一 182 .0士 6 . 5 . 9 4 5 。 4 士 7 1 . 0 76 3 。 4
: : :
.
0 士 1 1 . 1 5 5 7 .4 土 5 6 。 2 3 4 8 。 4 < 0 . 0 1 * 今

7 士 10 。 8 4 4 9 . 5 士 4 0 。 2 2 6 8 。 8 < 0 . 0 1 . ,
1020
吞实验次数 = 3 , 每次试验每个剂量平行2管
与对照组 比较
得的M D A 值比实际值要低 。 近来有人应用化学发光法测量细胞 的脂质过氧化〔5 , 6 〕, 观察到
细胞的M D A 产量和C L程度是一 致 的。 我 们 应 用 C L 法 测 量 皮肤 表 皮 细 胞 , 中性 粒
细 胞和肝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 , 观察到在巴豆油作用下这些 细 胞 的C L 大 大 增 加。 同时
测 量 了 小 鼠 肝 线 粒体M D A 在 巴 豆 油 刺 激 下 显 著 增 加。 其 结 果 与 C L 一致 , C 14 C
( T 转 第422页 )
《中草 》19 9 5 年第26 卷第8期 . 4 1 3 ·
后随仿体重增加接近Zkg , 身长增加接近 sc m 。
5
.
1 . 3 无效: 经治疗l个疗程 , 临床症状无改善 , 1 年后随访无变化。
5
.
2 治疗结果: 对照组 , 治愈36 例 , 见效12 例 , 无效14 例 , 总有效率77.42% , 1 例病人服
药3d , 症状有改善 , 停药症状又出现 , 故放在治疗无效。 观察组 , 治愈52 例 , 见效8例 , 无
效2例 , 总有效率96 .7 % 。 治愈后均测试微量元素锌值仍在正常范围内。 经统计学处理 ,
尸< 0 .0 1 , 有显著性差异 。
6 讨论
对照组单纯用多酶片治疗 , 对厌食症治疗效果不理想 , 而观察组加用儿保1号后 , 通 过
中西医结合治疗 , 发挥了中草药在机体调节机制作用 , 真正起到标本兼治目的 , 儿保1号 治
疗厌食症疗效可靠 , 效果满意 。 获得家长好评 , 但其调解机制 , 有待进一步研究 。
汤剂喂药困难 , 特别3岁以前 , 长时间煎煮也麻烦 , 制成冲剂简单易行 , 口味酸甜 , 小
儿易接受 , 且药性也无改变 。
对大便次数多的病儿 , 因儿保1号用后易使便次略增加。 应注意使用 , 以防引起腹 泻 ,
减量或暂停使用 。
( 2 9 9 5
一0 2 一2 3 收稿 )
(上接第423页 )
对 肝 脏有严重损伤 , 它的毒性机理是由于在微粒体内被细胞色素P 一 4 50 系统激活 , 使 C C I‘
“C CI 如 使内质网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加 , 损伤肝脏 。 我们在体外条件下 , 在肝微粒体中加入
C cl ‘ , 在 N A D P H 一 N A D P 系统存在下 , C C 1 4使微粒体C L 大大增加 , 说明微粒体膜 脂 质
过氧化明显增加。 有许多材料支持此观点 。 在促癌过程中活性氧可能发挥重要作用〔7〕。 从抗
氧化剂预防促癌物对动物的促癌作用也间接地支持此观点 。 G 9 3 15 是从胀果甘草中提取的 含
6个黄酮体的复合物 , 在体外条件下这些黄酮体对几种活性 氧 ( 0 百、 ’0 : 、 · o H 、 H : o : ) 有显著
的对抗作用〔’〕。 本文观察到G 9 3巧有效预防巴豆油对小鼠皮肤的促癌作用 , 对巴 豆油诱发的
不同细胞 的脂质过氧化有明显对抗作用 , 这提示 , G 9 3 巧的抗促癌作用可能与抗氧化作用 有
一定关系 。 促癌过程是一个涉及许多种改变的复杂过程 , 对一 G 9 3 ] 5 的抗促癌作用机理 尚需进
一步研究 , 期望能够发展为一个有效的预防肿瘤的药物。
参 考 文 献
1 傅乃武 , 等.中药药理 与临床 , 2 0 9 4 , 1 0 ( 5 ) : 2 6
2 傅乃武 , 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 1 9 9 3 , 1 5 :
2 9 5
3 F i
s e
h
e r
S M
, e t a l
.
C
a a n c e r
R
e s , ] 9 8 5
.
4 5
:
3 1 3 0
4 B
r a
d i
o r
d M
.
A
n a
1 B i
o e
h
e
m
,
1 9 7 6
,
7 2
:
2 4 8
S m i t h M T
,
1 9 8 2
,
3 1
:
1 9
T
r u s
h M A
,
1 9 8 2
,
8 1
:
8 0 5
T
r o
l l
e t a l
.
T
o x
i C
o
l

1 9 8 5
e t a l
.
B i o e h e m P h a r m a c o l
,
e t a l
.
B i
o e
h
e
m P h
a r
m
a e o
l
A
n n
R
e v
P h
a r
m
a e o
l
,
1 5
:
5 0 9
(
1 9 9 5
一0 8 一 2 7 收稿 )
欢迎订阅
19 9 6年《山西中医 》、 《中国医药学报 》
422
亡6 riginal 。r t i。l。 o o p 。g 。 峨。s )
b e t e r m ln a t io n o f M a t r in e in J ie s h e n b a o L o t io n b y T L C S e a n n in g
L i X ia n g y a n g , T u
W
a n q i
a n
T L C
l
o t i
o n 。
s c a n n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w a s d e v e l o P e d f o r t h e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m a t r i n e i n
T h e m e t h o d 1 5 s i m P l e
, a n d h i g h l y s
e n s i t i
v e 一 , i t h a n a v e r a g e r e c o v e r y
3 3龙。
J i e s h e 应b a o
o f 。。. 8 7陌
an d a v a ria tio n e o ffieie n t o f l 。
( o r i g i n
a
l a
r t i c l e o n p a g e 4 0 5 )
A
n t i p r o m o t i n g T u m o
r a n d A
n t i o x i d
a n t A c t l o n s o f G
o 3 1 5
F u N a i w u
,
L i u Z h
a o
y a
n
g
,
Z h
a n g R
u
y i
G
。 : : 。 w a s a e o m P l e x e x t r a e t e d f r o m G l y e y r r h f z a e io f l
a t e B a t a l , a n d e o n s i s t e d o f 6 f l a v o -
n o i d
s
w i t h s i g
n
i f i
e a n t a n t i
o x
i d
a n t e f f
e c t s

A t Z m g d o s e
,
i t
s
h
o
w
e
d s t
r o n
g
a n t i P
r o
m o t i n g
e
f f
e e t o n t w
o s t a g
e c a r c
i
n o
g
e n e s
i
s
i
n
m
o u s e s
k i
n
i n d
u e e
d b y D M B A p l
u s c r o t o n o i k A
t
x o “g / m l d o s e , i t i n h i b i t e d t h e e h e !n i l u m i n e s e e n e e ( C L ) o f p o l y m o r p h o n u e l e a r l e u k o c y t e
( P M N )
o
f
W
i
s t a r r a t i
n
d
u e e
d b y
e r o t o n 0 1 1
, a t 2
0 拜g / rn l , i t i n h i b i t e d t h e C L o f n e w b o r n
B
a
l b /
e
m
o u s e e p i d
e r
m i
s a n d l i v e
r
m i t o c h o n d r i a i n d
u c e d b y
c r o t o n 0 1 1
.
I t
a
l
s o
i
n
h i b i
t e d t h
e
C L
o
f B
a
l b /
e m o u s e m i
e r o s o m
e
i n d
u c e
d b y C C I 二
( o rig in a l a rtiele On pa g e 4 11 )
E f fe e ts o f D a y e c a i ( S e la g ‘ne lla d o e d e。le i。i‘) a n d C h in e se L iv isto n a
( L ‘。玄5to n a c h ‘n e o s is ) o n t h e a e t i v it y o f P r o t e in K in a s e C
H u a n g C ai ,
Q
i
n
Y
a n
m
e i
,
L i
a n
g N i
a n e i
P
r o t e i
n
K i
n a s e
C ( P K C ) w
a s
p a
r t i
a
l l y p
u r
i f i
e
d f
r o 口 ra t b r a in b y D E A E 一5 2 c o l u 口n c h ro ·
m a t o g r a P h y
, a n
d t h
e e
f f
e e t s o f
e t h
a n o
l
e x t r a c t s o f S
e
l
a
g i
” e l l a d o e d e r l e i介 1 5 a n d L i口 f‘ t o n a
c h i n e n s i s o n P K C a e t i v i t y w 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I n o r d e r t o v e r i f y t h e r e l i a b i l i r y o f t h
e a s s a y
s y s t e m
,
t h
e e
f f e e t
o
f P
o
l y m y
x
i
n
B
, a
k
n o
w n P K C i
n
h i b i t
o r
, o n t h
e a e t i v i t y
o
f P K C w
a s
a
l
s o t e s t e d
.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e t h
a n o
l
e x t r a e t o f 5
.
d
o e
d
e r
l
e
f
” 1 1 s t r o n g l y i n h i b i t e d
P K C a c t i v i t y w i t h I C 5 0 2
. 2 协g / m l
. T h e e t h a n o l e x t ra e t o f L . c h f件 e ” s f s ( 1 0 0 协g / m l ) i n h ib i t e d
P K C a c t iv it夕by 66.6% . Po lym yxin B inhibited P K C aetiv ity w ith IC 。 。 x 7 . 7 U / m l .
( O r i g i n a l a r t i e l e o n P a g e 4 1 4 )
E f f e e t s o f B i g B l a e k A n t a n d I t s C o m p o u n d P r e P a r a t i o n s
o n t 卜e R N A a n d D N A L e ve ls in T este s o f R a ts
W ang Zhong , Z h e n g X u e x i u , Y u a n G u o y i n g , e t a l
5 0 m
a
l
o
W
i
s t a r m i
c e w e
r e r a n
d
o
m l y d i
v
i d e d i
n 屯0 8 gro u P s . T h e eff ec ts o f th e b ig b lac k
A n t P re P aratio n s (a lia s X u a n ju ) o bta in ed in d iffe re n t w a y s a n d th e ir e o m P o u n d P re P a ra ti-
o n s in d iff ere n t d o sa g es o n th e a m o u n t o f R N A a n d D N A in th e testes o f m iee w ere ob ser -
v e d . A fre r a d m in istratio n of th e P re P 、r a t i o n s f o r 2 1 d a y s , t h e m 三e e 钾 e r e d e e a P i t a t e d a n d
t h e t e s t e s w e r e e x e i s e d a n d w e i g h e d 。 T h e R N A a n d D N A i n t h e t e s t e s w e r e i s o l a t e d a n d
.
4 4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