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emporal-spatial variation of elongating time of wheat in Huang-Huai wheat production area

黄淮麦区冬小麦拔节期的时空变化研究



全 文 :    倡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06BAD04B08)资助
收稿日期 :2005唱04唱19   改回日期 :2005唱07唱12
黄淮麦区冬小麦拔节期的时空变化研究 倡
钟秀丽  王道龙  李玉中  赵  鹏  闫旭宇  孙忠富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100081   北京)
摘   要   依据黄淮麦区及其周边地区的 36 个农业气象观测站 20a 的观察资料 ,分析了影响冬小麦拔节期的主要
因子 ;建立了已拔节概率随时间变化的方程 ,分析其重要参数的地区分布 。 并讨论了造成地区差异的原因和生产
应用上的问题 。
关键词   黄淮麦区   冬小麦   拔节期   时空变化
Temporal唱spatial variation of elongating time of wheat in Huang唱Huai wheat production area .ZHONG Xiu唱Li ,WANG
Dao唱Long ,LI Yu唱Zhong ,ZHAO Peng YAN Xu唱Yu ,SUN Zhong唱Fu(Instiute of Agro唱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唱
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CJEA ,2007 ,15(2) :22 ~ 25
Abstract   Twenty years data of winter wheat elongating time ,varieties ,vernalization feature ,and average air temperature
of every 10 days in spring ,occurrence and injury of frost ,etc .were collected from 36 agro唱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唱
tions ,which are located in Huang唱Huai wheat production area and its around areas .With these data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longating time of w in ter wheat were analyzed ;the function on accumulative probability with time was estab唱
lished and the variations of some main parameters in this area were also analyzed .Finally ,the causes for the variation in pa唱
rameter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guidance for the practical production was also proposed .
Key words   Huang唱Huai wheat Production area ,Winter wheat ,Elongating time ,Temporal唱spatial variation
(Received April ,19 ,2005 ;revised July 12 ,2005)
冬小麦拔节期是决定每穗小穗数 、单位面积穗数和成穗率的重要时期 ,所以是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1] 。
拔节后小麦抗冻力明显减弱 ,遇到足以造成伤害的低温常发生霜冻 ,叶片 、幼穗受害 ,影响产量 ,因此小麦拔
节期是霜冻敏感期[2 ,3] 。 黄淮麦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 ,是小麦霜冻害的多发地区 。 拔节期的地区差异和年
际变化都很大 。 研究拔节期时空变化规律 ,可以为指导栽培管理和制定霜冻防御对策提供依据 。
1   研究方法
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为农业气象观测站小麦物候期的系统观测记录 。 为反映当地的一般情况 ,选择适
时播种 、种植当地主栽品种的地段的连续观测记录 。 同时 ,为了揭示拔节期的变化规律 ,并使结果能与周围
地区相衔接 ,选取黄淮麦区及其周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 36 个农业气象观测站 ,收集 1981 ~ 2000 年逐年的小
麦拔节期 、栽培品种及其春化特性 、春季各旬的平均气温和霜冻发生与危害情况资料 ,分析黄淮麦区冬小麦
拔节期的时空变化规律 。
2   结果与分析
2畅1   影响拔节期的主要因素
温度 。 日平均气温回升到 0 ℃ 时冬小麦开始返青 。 为了解返青后温度对拔节期的影响 ,统计历年初春
(多年平均超过 0 ℃ 的下一旬 ~ 最早拔节期的前一旬)的平均温度 ,与各年拔节期进行回归分析 ,求出二者的
相关系数 R 。 计算结果显示各站的 R 均为负值 ,表明初春温度偏高具有提早拔节的作用 ,反之则推迟拔节 。
R 值比较分析表明 ,各站 R 值的差异很大 ;R 值高的站历年种植的品种变化很小 ,如莱阳站 20a中有 15a种
植烟农 15 号 ,R 为 - 0畅78 ,达极显著水平 ;R 值较高的站一般是历年品种更换较多 ,但春化特性相同 ,如运
城站 ,前后换了 11 个品种 ,但都是半冬性的 ,R = - 0畅53 ,达显著水平 ;R 值低的站往往是品种更换多 ,而且
第 15 第 2 期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Vol畅15   No畅2
2 0 0 7 年 3 月 Chinese Journal of Eco唱Agriculture March ,  2007
春化特性差异大 ,如安康站更换 10 个品种 ,而且有半冬性和春性交替 ,R = - 0畅13 ,相关不显著 。 可见在研
究初春温度对拔节期的影响时要考虑品种因素 。
品种 。 在播种期相同的条件下 ,不同品种的拔节期往往有明显差异 。 如河南省商丘市 2003 年的品种比
较试验发现 ,春性品种在 3 月 17 日前后拔节 ,半冬性品种在 3 月 25 日前后 ,而强冬性品种在 4 月 11 日左
右 ,拔节期最大相差 25d 。 返青 ~ 拔节期的积温差达 290 ℃ 。 然而 ,同样这几个品种在北京地区种植 ,春性品
种在 4 月 5 日前后拔节 ,半冬性品种在 4 月 7 日 ,强冬性品种在 4 月 11 日 ,拔节期最大相差仅 6d 。 可见品种
对拔节期的影响随地区而异 ,南部地区影响较大 ,北部地区影响较小 。 商丘北京两地的春季的气候差异很
大 ,春性品种在商丘的拔节期比在北京早 18 ~ 19d ,半冬性品种早 13 ~ 15d ,而冬性品种仅早 0 ~ 2d 。 说明春
性品种在不同地点种植拔节期变化较大 ,而冬性品种则较小 。
生产上种植的选择品种是受农业气候条件制约 ,冬季严寒的地区只有种植冬性品种 ,安全越冬的比率才比
较高 。 反之冬季温暖的地区 ,只有春性品种才能够通过春化阶段而抽穗结实 。 唐山地区越冬期负积温达
- 300 ℃左右 ,历年种植冬性品种 。 肥乡的负积温减少到 - 200 ℃ 左右 ,有些年份种植冬性品种 ,另一些年份种
植半冬性品种 。 濮阳的负积温减少到 - 100 ℃ 左右 ,多数年份种植半冬性品种 ,少数年份种植春性品种 。 兴化
的负积温是零 ,历年都种植春性品种 。即一个地方种植的品种可以很多 ,但都具有相近的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
宜的春化特性 。 故在一个地区生产上观察到的品种拔节期的差异小于品种比较试验中观察到的差异 。
播期 。 分期播种试验证明 ,晚播能推迟拔节 。 但拔节期的推迟小于播期的推迟 。 小麦适播期内晚播
10d ,在北京地区拔节期只能推迟 0 ~ 2d ,在商丘则推迟 3 ~ 5d 。 在黄淮麦区 ,既可种植半冬性品种 ,又可种植
春性品种 ,可供选用的品种很多 。 前茬作物收获很早的年份 ,如果播种春性品种 ,则拔节期必将明显提早 ,
遭受霜冻害的危险性增大 ,所以通常改用偏冬性品种 ,以推迟拔节期 ,避免霜害 。 在晚播的年份 ,则多种植
偏春性品种 ,避免拔节期推迟太多而加大灌浆期遭受高温 、干热风的风险 。 这种人为的调整使得播种期对
拔节期的影响变小 。
2畅2   平均拔节期的地
    区分布
由于每年种植的品
种 、温度 、播期不同 ,同
一观测站点不同年份的
拔节期早晚不同 ,两年
拔节期相同的情况很少
出现 。 故采用多年拔节
期的平均值反映当地拔
节的一般日期 。 根据
20a的资料 ,36 个站的
平均拔节期见表 1 。 从
表 1 可以看出温度和种
植品种相近的站的平均
拔节期相近 ,如阜阳和
南阳的温度相近 ,且均
是多数年份种植春性品
种 ,少数年份种植半冬
性品种 ,两地平均拔节
期相差很小 。 种植品种
相近 ,温度条件不同 ,则
拔节期随温度而变 ,如
信阳 、徐州 、商丘和濮阳
都是多数年份种植半冬
性品种 ,少数年份种植
表 1   部分站点的平均拔节期
Tab畅1   Average elongating time of winter wheat in some counties
站点
Agro唱meteorological
平均拔节期
(日/月)
标准差
St andard
种植品种
Variet ies
observation st atio ns Averag e elon唱
g ating t ime
(day/month)
erro rs 多数年份
In most
years
少数年份
In a f ew
years
个别年份
In several
years
合肥 20畅4/03 10畅7 春性 半冬性
阜阳 20畅8/03 8畅4 春性 半冬性
凤阳 26畅6/03 13畅2 半冬性 春性
信阳 22畅5/03 13畅8 半冬性 春性
南阳 20畅5/03 6畅3 春性 半冬性
驻马店 23畅2/03 9畅0 半冬性 春性
郑州 23畅9/03 8畅4 半冬性 春性 冬性
商丘 28畅9/03 5畅7 半冬性 春性
新乡 30畅3/03 8畅2 半冬性 春性
濮阳 1畅0/04 6畅8 半冬性 春性
兴化 19畅3/03 9畅1 春性
徐州 24畅1/03 10畅6 半冬性 春性
滨海 27畅5/03 7畅8 半冬性 春性
菏泽 1畅0/04 7畅8 半冬性 冬性
临沂 8畅0/04 4畅4 冬性 半冬性
泰安 8畅3/04 5畅0 冬性 半冬性
栾城 9畅5/04 4畅0 冬性 半冬性
肥乡 8畅9/04 2畅6 半冬性 冬性
黄骅 19畅7/04 3畅6 冬性 半冬性
临汾 11畅5/04 4畅6 冬性 半冬性
太谷 20畅2/04 7畅1 冬性 半冬性
万荣 8畅8/04 4畅0 冬性
第 2期 钟秀丽等 :黄淮麦区冬小麦拔节期的时空变化研究 23 
春性品种 ,但是温度条件不同 ,信阳最暖 ,小麦在冬季仍能生长 ,后 3 个站的温度按顺序逐步降低 ,返青期分
别为 1 月中旬 、1 月下旬和 2 月上旬 ,拔节期也依序推迟 。 种植的品种和温度都差异很大 ,则平均拔节期差
异也会很大 。 如合肥 、菏泽和黄骅 ,多数年份种植的品种分别为春性 、半冬性和冬性 ,合肥温暖 ,小麦在冬季
不停止生长 ,菏泽和黄骅的返青期分别在 1 月下旬和 2 月中旬 ,因此菏泽的拔节期比合肥推迟 11畅6d ,黄骅
比菏泽推迟 18畅7d 。
如上所述 ,温度条件是决定种植品种的重要因素 。 平均拔节期又主要决定于品种和温度条件 ,所以拔
节期的地区分布与温度的地区分布相似 。 平均拔节期南北差异大 ,东西差异小 。 南部温暖 ,多数年份种植
春性品种 ,返青 ~ 拔节需要的积温少 ,拔节期在 3 月 21 日以前 。 中部地区温度较低 ,多数年份种植半冬性品
种 ,1 月中 、下旬返青 ,拔节期在 3 月 22 日 ~ 4 月 5 日 。 北部地区气候寒冷 ,多数年份种植冬性品种 ,2 月上
旬后返青 ,返青 ~ 拔节需要的积温较多 ,拔节期在 4 月 6 日 ~ 4 月 20 日 。 由合肥到黄骅约 750km ,拔节期相
差约 30d 。 东西方向上平均拔节期的差异也可以用温度和种植品种来解释 。 临汾 、新乡 、菏泽和临沂 4 个站
纬度相近 ,临汾在太行山以西 ,海拔高 ,温度低 ,多数年份种植冬性品种 ,拔节期很晚 ;新乡和菏泽在太行山
以东下沉气流形成的较高气温区内 ,多数年份种植半冬性品种 ,拔节期较早 ;临沂温度较低 ,多数年份种植
冬性品种 ,拔节期较晚 。 因此等拔节期线在太行山以东向北突出 ,在山西和近太平洋向南弯曲 。 临汾到临
沂相距约 690km ,拔节期最大差仅 12d 。
2畅3   拔节期变化的时间趋势
各站拔节期的年际变化较大 ,最早和最晚的差值 10 ~ 50d 。 对各站拔节期与年份进行回归分析表明 ,有
表 2   部分站点的 K 值及有关参数
T ab畅2   The K value and some relevant parameters calculated f rom data provided by different
agro唱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s
组别
G roup
No .
站   点
Agro唱meteorolo gical
observation st ations
K a R2 进入拔节期的
日序
Greg orian day
o f elongat ing
1 信阳 0畅1205 5畅46 0畅96 57
1 驻马店 0畅1909 10畅72 0畅76 61
1 郑州 0畅2239 13畅80 0畅93 69
1 濮阳 0畅2669 17畅20 0畅97 75
1 肥乡 0畅5543 50畅27 0畅94 93
1 栾城 0畅5399 48畅75 0畅95 93
2 合肥 0畅1300 5畅07 0畅94 52
2 凤阳 0畅1144 4畅80 0畅79 55
2 徐州 0畅1476 7畅57 0畅93 65
2 泰安 0畅3462 19畅83 0畅92 92
2 黄骅 0畅4578 45畅19 0畅95 101
2 唐山 0畅4157 45畅96 0畅92 104
3 滨海 0畅2380 17畅61 0畅87 74
3 淮阴 0畅1266 5畅96 0畅86 65
3 宿州 0畅2430 15畅98 0畅93 75
3 商丘 0畅3159 22畅80 0畅91 77
3 卢氏 0畅2069 14畅56 0畅91 78
3 商县 0畅3227 26畅72 0畅99 88
4 临沂 0畅3915 33畅54 0畅97 91
4 菏泽 0畅2258 18畅02 0畅92 84
4 新乡 0畅2168 14畅56 0畅76 75
4 运城 0畅3327 25畅71 0畅98 82
4 万荣 0畅4676 41畅31 0畅91 92
4 临汾 0畅3988 35畅42 0畅98 92
14 个站的相关系数达
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
且为负值 ,说明 39 % 的
站点这 20a里拔节期有
可信的提早趋势 ,平均
提早 速 率 为 0畅8d/a 。
这些站点多数分布在
华北平原的黄河以北
和渭河平原 。 相关系
数不显著的有 22 个站 ,
其中 18 个站为负值 ,4
个 站 为 正 值 。 说 明
61 % 的站这 20a里拔节
期没有可信的提早趋
势 。 这些站点分布在
淮河平原和秦岭到豫
西山地附近 。
2畅4  拔节期的概率分布
分析各站 20a 的资
料可以看出拔节很早的
情况出现概率很小 ;随时
间推移 ,概率逐渐增大 ,
到平均拔节期前后达到
最大 ;之后又逐渐减小 。
以商县为例 ,3月 28 ~ 30
日这一时段进入拔节期
的概率仅为 5 % ;随后逐
渐增大 ,到 4月 6 ~ 8日达
24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第 15 卷
30 % ;之后又逐渐下降 ,到 4 月 15 ~ 17 日仅为 5 % 。 概率随时间的变化呈偏态分布 。 如果某日出现严重低
温 ,那么这一天之前已经拔节的小麦可能遭受霜害 ,该日之前各时段进入拔节期的概率之总和为拔节概率 。
严重低温出现时已拔节概率越大可能造成的损失越重 。 各站已拔节概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都是前期缓慢
增大 、中期迅速增大 、之后增长逐渐减慢的 S 型 。 用 Logistic方程拟合实测数据 :
P = 100
1 + 99 e- ( k d + a) (1)
式中 ,d 代表日序 ,P 为第 d 日的已拔节概率 。 k 和 a 是回归系数 。 用上述方程拟合各站点的资料 ,得出相
应的相关系数 R 和回归系数 。 结果表明除驻马店和新乡各站点 R2 均在 0畅84 以上 ,达到极显著水平 。 各站
的 k值差异很大 ,小的只有 0畅1 ,大的达 0畅5 。 凤阳的 k值只有 0畅1144 ,已拔节概率 P 随日序 d 增大很慢 ,由
5 % 到 100 % 用了 51d ;郑州 k值为 0畅2239 ,P由 5 % 到 100 % 用了 29d ;运城 k值为 0畅3327 ,增加同样的概率
用了 19d ;肥乡 k值为 0畅5543 ,P由 5 % 达到 100 % 只用 11d 。 可见 k 值决定已拔节概率随时间增大的速率 ,
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 表 2 列出部分站点的 k值及有关参数 。 第 1 、2 组分别列出 114°E 和 118°E 附近几个站
的数据 ,可以看出 k值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第 1 组栾城 、肥乡一带最大 、信阳 、驻马店最小 ,第 2 组的唐山 、黄
骅一带最大 ,凤阳 、合肥最小 ;序列 3 、4 分别列出 34°N 和 41°N 附近几个站的数据 ,序列 3 的 k 值由东向西
是波动的 ,没有明显的趋势 ,序列 4 有先波动后增大的趋势 ,在运城 、临汾盆地 k 值最大 。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表明造成平均拔节期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温度 。 冬季温度决定种植品种的春化特性 ,而春性
品种拔节较早 ,冬性则较晚 。 春季温度高低对拔节期有明显影响 。 平均拔节期的地区分布与温度的地区分
布相似 ,取决于纬度 、海拔高度 、离海岸远近和地形地势[4 ,5]等因素 。 20a来全球气候明显变暖 ,但是黄淮麦
区 61 % 的站点拔节期的逐年变化没有显著的提早趋势 。 分析其原因 ,一是这些站点初春温度没有变暖趋
势 ,或者虽有变暖趋势但变暖速率很小 ;二是品种变化很大 ,甚至有春性和半冬性的反复更换 。
k值决定已拔节概率随时间增大的速率 ,其大小与品种和温度有关 。 寒冷地区种植的冬性品种冬前不
进入幼穗分化阶段 ,拔节早晚取决于返青到拔节期的温度 。 拔节期年际变化小 ,已拔节概率在 20d左右的时
间内由 0 增大到 100 ,k 值较大 。 温暖地区种植的春性品种 ,播种后一个月就进入幼穗分化期[6] ,此时期到
拔节期时间长达 100d左右 ,各个时段的温度变化都影响拔节期的早晚 ,拔节期变化大 ,k 值较小 。 太行山东
麓到运城 、临汾盆地的 k值相对较高 ,是因为气流由黄土高原 、太行山沿坡下沉增温[7 ,8] ,初春温度升得快 ,
拔节期变化较小所致 。
灌拔节水是许多地方重要的增产措施 ,拔节期的地区分布可以为制定合理的调水配水计划提供参考 。
拔节后霜冻害是生产上的一个问题 ,躲避和抗御是两个主要的防霜途径 。 有些地方历年的拔节期比较集中
( k值较大) ,通过调整品种 、播期和采用镇压等措施 ,使拔节期推迟 ,从而大大减轻遭霜害的危险 。 这类地区
可采用以躲避为主的途径 。 另一些地方历年的拔节期早晚差异很大( k值较小) ,躲避措施对减轻霜害风险
的作用比较小 ,应该采取以抗为主的途径 ,如种植抗霜力强的品种 ,喷洒抗霜制剂等[9] 。 因此 k 值可以为制
定防御对策提供依据 。
参   考   文   献
1   金善宝 .中国小麦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600 ~ 616
2   华东农业研究所 ,安徽省人民政府农业厅淮北小麦工作组 .安徽宿县地区 1954 年 4 月 20 日小麦春霜冻害调查 .华东农业科学通报 ,
1954 (9) :1 ~ 15
3   卜慕华等 .1953 ~ 1954 年山西省小麦春霜冻害的调查研究 .北京 :财经出版社 ,1957
4   张家诚 ,林之光 .中国气候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5   江爱良 .橡胶树北移的几十个农业气象问题 .农业气象 ,1983 ,4(1) :9 ~ 21
6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小麦栽培学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89 ~ 102
7   顾庭敏 .华北平原气候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1 ,25 ~ 38
8   钱林清 ,郑炎谋 ,郭慕萍 ,等 .山西气候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1 .43 ~ 83
9   钟秀丽 .近 20 年来霜冻害的发生与防御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气象 ,2003 ,24(1) :4 ~ 6
第 2期 钟秀丽等 :黄淮麦区冬小麦拔节期的时空变化研究 25